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共28页
《中国近现代史》第五章_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
![《中国近现代史》第五章_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https://img.taocdn.com/s3/m/674a59aefd0a79563c1e729a.png)
Page12
十里洋场的投机家
1919-1920年,蒋介石与张静江、陈果夫混迹于上海十里洋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 主讲:王衡军 场。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当经纪人,从事证券投机买卖。
2016/3/15 Page13
蒋介石深谙统御厚黑之术 ,在面对孙中山时屡屡得手。 他深知孙中山视其为军事人才 ,一次次以受到排挤为名表示 不满而辞职回乡或回上海,甚 至在军事斗争最需要他的时候 不辞而别,又在孙中山督责劝 慰下归军复职。 1918年-1922年间,蒋介石 历任作战科主任、第二支队司 令、第二军参谋长等职,一步 步获得孙中山的重视,与此不 2016/3/15 无关系。
贺衷寒
戴笠
推行保甲制度
结构:10户为甲,10甲为保,10保以上为
乡镇 实行:联保连坐 联保就是各户之间联合作保,共具保 结,互相担保不做通共之事;连坐就是1 家有罪,9家举发,若不举发,10家连带 坐罪。 希望:民众支持政府→对工农红军进行军 事‚围剿‛ 结果:民众怨声载道→将全国变成大囚笼
实行文化专制 新闻出版的审查制度→→干涉舆论自由 宣传共产主义 = ‚反动宣传品‛; 批评国民党 = ‚危害民国‛; 对统治不满 = ‚反动言论‛; ‚他们的嘴就是法律,无理可 说。……一切刊物,除胡说八道的官办东 西和帮闲凑趣的‘文学’杂志而外,较好 的都要压迫得奄奄无生气的。‛——鲁迅
2016/3/15 Page7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 主讲:王衡军 少年蒋介石与母王氏 毛福梅、蒋经国与芬娜(蒋方良 )
姚冶诚与蒋纬国
姚冶诚是蒋介石从上海带回 的小妾,后来与毛福梅、陈洁 如一起被抛弃。
蒋介石故居陈列馆的介绍
2016/3/15
姚冶诚与蒋纬国邱爱伦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 主讲:王衡军
第五专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专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0c2ca7ce3186bceb18e8bb04.png)
中心 城市
朱德
林彪
刘伯承
贺龙
陈毅
聂荣臻
粟 裕
许 光 达
陈 赓
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27年秋-1928年底
党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
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
怎么知道打仗呢? 在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国共 产党人经历了一个实践、探索的艰 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 苦过程,逐步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 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理论。 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
思想路线
1937年夏
《实践论》、《矛盾论》
课后思考题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 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为什么毛泽东同志能够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 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做出最突出的贡献?对我们 今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哪些启示?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宁汉合流
→
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
蒋介石
“
1928年12月29日凌晨, 东北易帜
贯 彻 和 平 , 帅 帜 义 已 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肢解东北、图谋独占 遗 。 , 于 的诡计,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领土的完整; 年 ”服 即 志 实现国家统一,符合民心,顺应历史潮流。 , 从日 月 国起力 张学良 日 谋 民 宣 凌 统 “日方欺我甚,誓必易 晨 政 布 , 一 帜,即死于青白旗下, 、 吾亦甘心。”
4万多 3万多 3万多 7万多 8万多
约2.5:1 约7:1 约10:1 约4:1 约6:1
毛泽东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讲稿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3d4f5b2d8e9951e79b892792.png)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讲稿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上一章的内容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共产国际、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在革命前景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国内局势却风云突变,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大革命中途夭折。
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举起的屠刀,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内容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大革命失败以后的中国政局(二)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二、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一)党内三次“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二)遵义会议及其历史作用(三)长征的胜利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2.认识革命新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2.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创建的意义及现实启示史上“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及危害 3.党在历4.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1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使中国革命走向复兴的新的革命道路。
这条革命新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探索并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它的创建有何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来共同学习(一)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局1.国民党统治在全国的建立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经过宁汉合流、东北易帜,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国民党上台后,在全国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为了镇压和控制人民,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afedec6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5.png)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中国革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始于 19 世纪末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革命最终失败了。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二、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以保证人民对政权的掌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三、进行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共产党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斗争,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课件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5e471ba5e9856a56126098.png)
PPT课件
8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 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 难。
❖ 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据中 共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 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 其中共产党员26000多人。
PPT课件
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
❖ 1、1927年,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国民政府镇压中 国共产党,
❖ 2、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上,正式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中国国民党反动派” 的总方针。
PPT课件
15
❖ 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 文件,明确提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 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认为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的 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 用广大的农村势力以想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 得着胜利。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PPT课件
12
❖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 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南 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 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 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 同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 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课件
1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6f5682c63186bceb19e8bba6.png)
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探索
(一)国民党政权对全国的反动统治
1.国民党政权的对外政策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推行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 益的卖国主义政策。 2.国民党政权的对内政策 (1)政治上奉行法西斯专制独裁统治 (2)经济上奉行超经济的掠夺政策 (3)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3.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重点内容:
1、认识国民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国民党政权 的反动本质,懂得为什么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是中国革命的直接目标。 2、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艰苦历程,懂得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重大突破,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3、了解“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懂得只 有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抗日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 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第二,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实现 了全民族的抗战,这是抗战取胜的最重 要原因。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中流 砥柱作用 。 第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援。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 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 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注意为核心的伟大民族 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927 年革命失败后,开展武装斗争,以武装的革 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一思想很快就成了全党的共 识。但中国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应该指向哪里?武 装斗争的重心是放在城市,还是放在农村?中国共产 党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的,而是付出了血的代价 后才认识到的 。
28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8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7740b666caaedd3383c4d3ce.png)
总之,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十年内战时期。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蒋介石的屠杀政策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促使他们拿起武器进行战斗。但是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哪里?应当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呢?
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然而,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1央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
1929年4月,针对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担心农村斗争超过城市斗争将不利于中国革命的观点,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
随着红军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大,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他指出:那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在1928年IO月和11月,毛泽东就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培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阐明工农武装割据长期存在并发展的条件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才能同那种怀疑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右倾悲观思想划清界限,又同那种认为可以无条件地在农村发动武装暴动的“左”倾盲动错误划清界限,虽然,就全党来说,这时还没有解决以农村为工作中心的问题,但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解决这个问题奠定了基础。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6076f3dcb9f3f90f76c61b7a.png)
3、1937年夏, 毛泽东从马克 思主义认识论 的高度总结中 国共产党的历 史经验,科学 地阐明了党的 马克思主义思 想路线。
毛 泽 东 在 抗 大 做 演 讲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2、毛泽东:《论新阶段》(1938年12月) 3、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 上讲话》(2006年10月22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细则和选民证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革命根据地 着重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发展重工业生 产和商业贸易。 的经济建设
鄂豫皖苏区的农田水利建设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3、革命根据地的文 化教育事业
保长印
军 统 特 务 头 子 戴 笠
李 公 仆
闻 一 多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一)大革命失败后 的艰难环境
两次反革命政变后,中 国革命转入低潮: 共产党被宣布为“非 法”,许多党员和干部 被捕被杀; 一些不坚定分子纷纷退 党,有的投降变节;
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3、左联文化运动
在军事上反“围剿”的同时,国统区的共产党员和进步 文化界人士还在文化战线上开展了反“围剿”的斗争, 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化运动(左联)。
鲁
迅
瞿秋白
聂耳
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讲(第五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讲(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c9229fdc6f1aff00bed51e3d.png)
”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
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
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 “左”倾机会主义。其主要错误是:
打着“反对立三路线”的旗号, 实际推行了一条比立三路线
回顾五次反围剿
更“左”的机会主义路线
(三)国民党的“围剿”与土地革命的的严重挫折
1936年10月 ,在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历时 两年的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宣告胜利结束了。 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A宣传意义 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
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 果而告结束。”
B 保存实力 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了并锻炼了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
教学重点: 1. 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 性质。 2.中国革命战略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曲折过程及其 原因。 3.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以及中国革命新道路 的开辟。 4. 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5. 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 本章难点在于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解。
党和红军的骨干,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以全力投入 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全国实现抗日民 族解放战争的伟大斗争。
C铸就长征精神
红军四渡赤水 纪念塔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红军战士雕像
爬雪山 过草地 吴起镇 旧址 1935年9月红军第一次会师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 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 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 是不可能设想的。 ——毛泽东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 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泽东 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 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 长征是波澜壮阔的诗史。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5ddb53ba0d4a7303763a53.png)
25
井冈山中心区—茨坪
26
27
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13日
28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1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 (1)继续走城市中心的道路,还是将主攻方向转向
农村? ❖ (2)采取和平夺权,还是武装夺权的斗争方式? ❖ 2 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 (1)四次反围剿 ❖ (2)两个土地法
地结合起来 ❖ (3)对土地革命的影响——被迫长征
37
二、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 1 遵义会议 ❖ 2 红军长征的胜利 1934.10-1936.10
38
三、总结历史经验 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39
Q&A
人人思考,大声说出
40
结束语 CONCLUSION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 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来自于您的声音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帮助, 大家在填写评估表的同时,也预祝各位步步高升,真心期待着再次相 会!
6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 1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中国革命转入 低潮
“白色恐怖”。 中共“六大”时的材料统计: 1927年3月—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
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
7
8
9
敢不敢坚持革命?
❖ 对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是坚定的、 明确的!——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斗争!
34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 1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 1931年11月,江西瑞金 ❖ (2)根据地建设
中国近代史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近代史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851696b29b89680203d825e1.png)
第二,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 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中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军统: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戴笠
第三,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 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 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保甲内 各户要互相监视、互相告发,在保甲内强 制实行“连坐法”。
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应当指向城市,还是 指向农村呢?这个问题,只有遵循马克 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加以回答。
中国能不能 走俄国十月革命 道路,主要看这 条道路是否符合 中国的实际。中 国共产党当时共 同的认识也是: 革命工作应当以 城市为中心。
中国广大的乡村基层政权被地主阶级和旧 式富农所把持,地主阶级逐渐变成了帝国主 义的附庸,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 柱。国民党政权继续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不承认中国有土地问题,拒绝在农村开展土 地改革,从而使中国广大农民处在了死亡线 上。
(3)形成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 利用超经济的力量,即依靠国家政权力量一方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的建立
1、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宣告南京国民
政府成立。这是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开
端。在国民政府成立大会上,国民党元老胡
汉民成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仍然为国民
革命军总司令。
蒋
汉 民 介 石 与
胡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蒋介石一手操 纵下,国民党于1928年2月召开二届四中 全会。会议改组了国民政府,谭延闿为国 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军委主席、国民党中常委,后来又出任国 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这样,以蒋介石 为首的国民党中央组成,国民党内出现了 暂时的统一。
第五讲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第五讲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https://img.taocdn.com/s3/m/5a850ab4f121dd36a32d82a8.png)
③在土地革命问题上 提出 “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 ④在军事斗争问题上 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 却中的逃跑主义。 ⑤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 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3.屡次出现 “左”倾错误的原因及危害
(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 “左”倾情绪 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2)共产国际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3)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 高,缺乏实践经验;
(三)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1.连续取得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 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从1930年10月到 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 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针,实行“诱敌深入”、“避敌 主力、打其虚弱”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连续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1932年底,又 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1935年12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 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 1936年12月,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了《实践论》、 《矛盾论》,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 的主观主义错误,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 义思想路线。
(二)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 1927年7月,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①将党所掌握 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②组织湘、鄂、赣、 粤四省的农民,准备秋收暴动;③召开中央会议, 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①彻底清算了陈独 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 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选出了以瞿秋白为 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八七会议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中国近代史第五章
![中国近代史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b454811d14791711cc791754.png)
第二次:1930年6月到1930年9月,李立三为代 表“左”倾冒险错误,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 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 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即“会师武汉,饮马 长江”。
第三次:1931年1月到1935年1月,王明为代表 “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其主要内容是: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革命性质, 将民族资产阶级当作最危险的敌人。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主张 红军配合中心城市。 在土地问题上,主张“ 地主不分田,富农分 坏田”。 在军事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在党内斗争上,实行残酷斗争, 无情打击。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 国性的抗日战争
1、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共产党 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
从1935年12月至1937年8月,毛泽东进行了大量 的理论工作,先后发表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 践论》《矛盾论》等著作。
2、迎接抗日战争的到来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所进行的理论工作, 对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思想路线进行了拨 乱反正,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 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
3、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 首先到达陕北,胜利完 成了长征。1936年10月, 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 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 静宁会师。至此,三大 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 束。
毛泽东在中央红军取得
长征胜利后曾说:“ 长征
是历史记录的第一次,长
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
队,长征是播种机”。
2、反“围剿”作战与土地革命
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 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 从1930年10月到 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 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 军队的三次“围剿”。1932年底,又取得了 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4d4d0e3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2.png)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从血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但是受俄国模式的影响,党在最初领导武装斗争的过程中,走的都是俄国“城市中心论”的道路,结果均遭到失败,在此情形下,起义队伍被迫转向农村。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经过艰苦探索,逐渐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光辉理论。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第一次伟大历史转折就是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完成这一伟大历史性转变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是在俄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发生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成为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一个支部。
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曾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大力帮助,从建党到国民革命,党基本上是按照俄国革命的模式开展工作的,即以城市为中心,以开展城市工人运动和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为工作重心。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先例,使得所有人对俄国道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胜利充满信心,而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轰轰烈烈,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又部分地掩盖了道路问题的暴露。
但是,正当工农兵奋勇前进,大革命汹涌澎湃的时候,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革命力量遭受严重摧残和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1927年至1928年,在1年不到的时间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被屠杀了31万人。
各地革命工会几乎全被解散,工会会员由近300万人急剧锐减至几万人;农会也被取消,1000余万农民协会会员大都流失。
蒋介石凭借其掌握的强大武装力量占有了全国所有城市。
在反动统治下,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中国革命进入一个低潮时期。
为挽救和复兴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三大武装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
(视频)我们来看一段南昌起义的录像。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4f577458a98271fe910ef98b.png)
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4、红军长征的胜利 (1) 三大主力会师 (2) 长征精神: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②
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一切牺牲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 是,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 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④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同国民党反动统治作坚决斗争
——民主革命的基本依据和战略出发点
3、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2) 八七会议
特点
补充说明
清算陈独秀右倾机会主 提出“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
义错误
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任务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 ①中心问题:土地革命
总结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提出,指明了中国革命 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 初步形成。 ②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红军游击战争 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 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2) 反“围剿”战争:积极防御的方针、“诱敌深入”、“避敌主 力,打其虚弱”战术,连续粉碎四次“围剿”
《星星之火,可以 燎原》
①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 路 ②红军、游击队、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 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 的最高形式
《反对本本主义》
①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 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②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 革命首创精神
(5) 赣南会议、宁都会议、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反对邓毛谢 古的斗争——对着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1) 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2) 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共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 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3) 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 领导地位 (4)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中国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b5b3c76529647d2628520e.png)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 为了坚持革命,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进行武装斗争。但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从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来看, 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
❖ 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 但是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 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逐步转移到农村区域,在那里 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 权的斗争。
❖ 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转移到井冈山区域、创建农村 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广州起义余部也纷纷上了 井冈山。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 1927年七一五政变后,经过几番周折,实现 了宁汉合流。1928年12月29日,奉系军阀首 领之子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 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此 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中 国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正式结束。这样,国 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 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南 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 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 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
❖ 同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 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初,中国共产 党先后领导了近百次武装起义。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d7c2953f87c24028915fc348.png)
戎相见。国民党政府统一全
国政权是形式的,中国依然
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6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国民党政府通过建立庞
大的军队、特务系统、保甲
制度,文化专制主义等一系
列严厉的手段来维护代表地
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感惊恐。蒋介石从1930年
到1932年对农村革命根据
地进行的四次围剿,被根据
地军民的英勇斗争所粉碎。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6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在进行反“围剿”斗争 同时,土地革命在农村革命 根据地的深入开展。由于经
济和政治上获得了翻身,广
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日益高
民党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
产党人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战
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0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
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
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
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 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11
涨,根据地建设不断发展。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7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18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国民党统治区内一度 低落的革命斗争开始恢 复和发展。农村根据地 的政权、经济建设呈现 生机勃勃的景象 。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30页PPT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3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5949ca3169a4517723a3ed.png)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 苦探索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9c8644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3.png)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始于中国革命失败后的转型时期。
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革命道路已经堵死的局面,必须寻找新的道路来实现中国的革命目标。
为了找到新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摸索。
这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发扬,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分析,以及党的实践活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最终,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解放农村,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这一新道路在中国革命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中国人民解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