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血清学试验四种方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梅毒血清学检测模式的选择

梅毒血清学检测模式的选择

梅毒血清学检测模式的选择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

它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

近年来,我国梅毒的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因此,对梅毒的诊断及正确地评价,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依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对常用3种血清学试验方法以及检测模式的选择进行了专题讨论,有助于检验人员控制检验质量、临床医师提高梅毒实验诊断效能,减少漏诊和误诊。

01梅毒血清学试验概括梅毒螺旋体一旦侵入人体后,血清中可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和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

因此梅毒血清学试验包括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两大类。

0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采用一定比例的卵磷脂、牛心肌心磷脂及胆固醇混合物为抗原,与梅毒螺旋体感染机体过程中释放的类脂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类脂抗原抗体(反应素)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出现凝集颗粒为阳性反应。

0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采用梅毒螺旋体全菌或特异性重组蛋白作为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由于条件不同,所开展的试验方法不尽相同,但根据《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18》,必须同时具备开展至少两种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条件,本文讨论的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特点见表1。

表1 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比较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 )优点操作简便迅速,结果容易判定,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客观准确,特异性和灵敏性均好试剂稳定,结果明了,敏感性好,特异性强不足反应素特异性不强,敏感性低,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前带现象引起的假阴性操作步骤繁琐、必须成批进行标本检测,检测梅毒IgM和IgG的混合体手工操作,对操作人员水平要求较高,不合适大批量检测临床应用梅毒血清学初筛试验和治疗疗效的观察各期梅毒的筛查,医院内大批量血液的筛查梅毒筛查的确证02梅毒血清学检测模式选择依据01检测目的流行病调查,传染病筛查、诊断、疗效观察02目标人群针对不同人群选择合适的方法,如住院患者的传染病筛查,性别门诊疑似梅毒患者,孕产妇的孕前、产前筛查、产后追踪等03实验方法充分考虑每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诊断率04检测时间避开窗口期,必要时多次复查;检测周期时长05成本效益降低检测成本,提高诊断率,避免漏诊、误诊减少纠纷表2 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对梅毒不同分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临床分期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敏感性一期74%~87% 70%~100% 二期100% 100%三期34%~94% 95%~98%特异性96%~99% 94%~100%表中数据摘自《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18》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不同分期的梅毒诊断,不能仅靠单一的检测方法来完成,必须进行联合检测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比较

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比较
要检测手段 ; P R R法 和 T U T法检测梅 毒非特异性抗体 , RS 应作 为I 临床梅毒 的筛查实验 以及梅毒复发 、 再感染和治疗的监测手段 。
[ 关键词 ] 梅毒 ; 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 甲苯胺红不加热 血清试验 ; 梅毒 梅毒酶 联免疫 吸附试验 ; 梅素 螺旋体 明胶凝集
l00 R R和 T U T 0 :% = P R S 均为假 阳性 。
用[] J。临床输斑与检验, 0 ,( )15 2 84 2 : . 0 2
3 讨论
梅毒是由梅毒苍白螺旋体引起, 主要通过性行为和胎盘
传播 。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非特 异性抗类脂质抗体 和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 。依据感染梅毒螺 旋体后机体产 生抗
螺旋体血清试验 和梅 毒螺旋 体血 清试 验。为此 , 我们就 如何
更合理 地利用 R R、 R S T P T U T、P—E !A和 T P LS P A4种最 常用 的检测方法对梅 毒辅 助诊 断阳性率进行 比较分析 。
抗体 , 两种试验具有相同的标准化的抗原 , 所以敏感性相似。
测。
检测血 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是诊 断梅毒螺旋 体感染 的
依据之一。. E IA 、 P A检测 的是梅毒 IM和 I 的混 r P— LS T P g g G
合抗体, 在梅毒各期均有较高敏感性。梅毒 IG抗体治愈后 g 相 当长的时间 内仍然 存在较 高 的阳性率 , 至终生 阳性 。因 甚
此T P—B IA、P A试验应作为诊断梅毒螺 旋体感染 的确认 LS T P

结 果
本 文 选 用 梅 毒 阳性 样 本 7 1例 ,O份 正 常 对 照 ;4 4 5 7 1份 阳 性 结 果 标 本 中 , 期 梅 毒 12例 , P 阳 性 率 7 . % , R S 一 5 RR 30 T U T 阳性 率 7 . % , P —E IA 阳 性 率 9 . % , P A 阳 性 率 57 T LS 61 T P

梅毒检测不同方法的比较

梅毒检测不同方法的比较

塞理蝰蕉盘壶!!!卫生!月笠】!鲞苤盟塑(鱼丑【)』!型,!!P。

!!!坠2螋!,!!ll!.型!!!(堕!幽垦堡Ⅱ墅卫9a登上。

3709合适的,属不合理用药。

,如果病情确实需要抗生素联合用药,应开展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用药或建议患者住院治疗观察。

如果为了方便门诊的经验用药,检验科应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常规化、制度化,定期总结和反馈结果,并及时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生素的依据,使经骑治疗“有据可依”.对提高抗感染治疗成功率,减步或延缓细菌耐药性,节约医疗]1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4。

3.3合理应用药物该院门诊注射用药的比例过高,静脉用药达到46.62%==处方中针剂的滥用,可能用为有患者存在“药物口服不如注射效果好”的观点,要求接受注射治疗;也存在医帅为追求效果而忽略贯序用药的原则”・==注射方式给药增加血源性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机会,静脉注射有输液反应,会增加盯肾负担,有的还会引起血栓,并且消毒要求严格,技术要求高,成本增加,既浪费了卫生资源,又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有调研显示我国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比较普遍”。

该二级医院办存在不合理用药,应加强合理用药的培训,促进合理用药。

34制定处方费用该院门诊主要接诊的患者仍为呼吸、消化、心脑【『}L管系统疾病,就诊多为常见病、多发病,所以制定统一的诊疗常规和用药是可行的,日对每种疾病经过进・步探讨并规定其处方费用也是可以试行的=这对更加规范用药及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是有益的。

处方分析廊该经常化、制度化,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反馈,叫以促进合理用药,也提高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埘医院的信任:增加信任、减少纠纷,对构建和谐社会吐王起到促进作用:参考文献:『】]刘建荣.李傻武药品名称的使用与管理lJ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3):42812J徐银川临床抗生紊的滥用分析及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4):83[3]田素芝社区卫生服务站静脉用药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07。

梅毒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毒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毒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通过与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的比较评价其它不同梅毒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

方法:用国产TP-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阳性标本44例,分别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对44例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TP-ELISA进行比较。

结果TPHA与TP-ELISA符合率为97.73%,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UST与TP-ELISA符合率为3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A-ABS与TP-ELISA符合率为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P-ELISA和TPHA可用来初筛梅毒,TP-ELISA更为简便、经济,便于质控。

[关键词]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居高不下,目前梅毒血清学检验已列入献血员、临床患者输血前后、孕妇及各种创伤性疾病检查前的常规检测项目。

除了感染早期,梅毒的血清学仍是实验室检查的主要指标。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是新近用于诊断梅毒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方法,笔者将TP-ELISA筛选阳性的标本分别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

ABs)3种不同方法检测,并将结果与TP-ELISA法比较,评价各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

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门诊和病房送检的经TP-ELLIA检测阳性的标本44份。

1.2试剂TRUST试剂盒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TP-ELISA试剂盒为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TPHA试剂盒为日本富士株式会社产品,FTA-ABS试剂盒为EUROIMMUN产品。

四种梅毒抗体血清学检验方法的比较

四种梅毒抗体血清学检验方法的比较

四种梅毒抗体血清学检验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评价四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以及对梅毒诊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方法分别采用ELISA、TRUST及胶体金法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对255例皮肤科门诊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均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比较ELISA、TRUST和胶体金法对梅毒的诊断价值。

结果在对87例阳性和168例阴性标本的检测中,TRUST法、胶体金法、ELISA诊断梅毒的敏感度分别为73??56%、95??4%、98??8%,特异度分别为97??0%、98??8%、100%。

TRUST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LISA、胶体金与TPPA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与TPPA法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初筛,胶体金可用于急诊快速筛查,阳性标本用TPPA法来进行确认,以TRUST法及其滴度试验作为对疗效及愈合的判断指标。

【关键词】梅毒抗体; TPPA、TP??ELLSA、TRUST;胶体金法作者单位: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检验科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全身各器官病变的性传播疾病,其传染力强、危害性大。

据世界卫生组织(WTO)报告,成年人每年新发梅毒1200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

梅毒的诊断需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诊断,由于梅毒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有些患者对病史陈述缺乏真实性,故血清学检测是诊断梅毒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血清学诊断TP的有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胶体金法,ELISA法、TPPA法等等不同的检测方法都有其特殊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有效的方法对梅毒早期诊断、预防和控制梅毒的传播,避免因错误的检测结果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对255例患者的血清就我院检验科常用的TRUST 法胶体金法ELISA法以下方法学评价。

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一)

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一)

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一)【摘要】安全的血源,是输血安全的保证。

大多数采供血机构采用的非特异性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差,对输血安全影响很大。

为选择合适的梅毒检测方法,本文探讨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优劣,从而总结出适合用于献血者梅毒筛查的方法。

【关键词】梅毒;检测;血站筛查非特异性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是目前血站筛查梅毒的常用方法。

传染期的梅毒献血者,试验结果可能为阴性,献血者献血后造成梅毒传播;检测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部分假阳性的献血者被淘汰。

因此梅毒的检测方法对输血安全非常重要。

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可产生两种抗体: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

目前用于梅毒检验的方法就是检测这两种抗体。

1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1.1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抗原以胆固醇晶粒为载体,包被上心磷脂和卵磷脂,构成VDRL 抗原颗粒。

再把抗原颗粒结合到活性炭上,当抗原与血清中反应素以一定的比例相互作用时,出现凝集,凝集颗粒呈黑色。

1.2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抗原以胆固醇晶粒为载体,包被上心磷脂和卵磷脂,构成VDRL抗原颗粒。

再把抗原颗粒结合到甲基胺红上,当抗原与血清中反应素以一定的比例相互作用时,出现凝集,凝集颗粒呈红色。

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血清学试验2.1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首先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抗原直接涂在载玻片上,然后将密螺旋体无毒株Reiter株制成吸收剂加至待测血清标本中,吸收掉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

再将吸收后的血清加到玻片的抗原膜上,再加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最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2.2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TPHA):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经超声破碎后,得到可溶性抗原成分,致敏红细胞。

用无毒株Reiter株制成吸收剂与血清反应,吸收掉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

四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比较

四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比较

四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硕士研究生:王雨新指导老师:张卓然教授专业名称:病原生物学摘要梅毒(syphilis)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

病原学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直接影响梅毒的治疗与预防。

至今还未建立梅毒螺旋体的培养方法,直接检测病原体很困难,血清学检测在梅毒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梅毒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treponemalpallidum,TP),其含有表面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两类抗体,一类为非特异性抗体;另一类为抗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

血清学试验包括非特异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

非特异性试验是以类脂质为抗原的实验方法,其中较为常用的是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oluidineredunheatedsel'Limregaintest,TRUST);特异性试验是以梅毒螺旋体本身或非致病的螺旋体为抗原,以检查病人血清中抗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目前应用的方法有:(1)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reponemalpallidumhemagglutinationassay,TPHA);(2)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treponemalpallidum-enzymelinkedimmnosorbentassay,TP—ELISA);(3)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luoresenttreponemalantibody.absorptiontest,FTA.ABS)等。

通过对这几种方法的研究,寻求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更为简单快速的方法,用于输血前和对梅毒早诊断、早治疗的最佳方法。

1.研究对象和方法确诊为梅毒的患者79例,I期梅毒27例,II期梅毒24例,潜伏·1‘梅毒28例;非梅毒对照组98例,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22例,妊娠妇女26例,孕期为26.28周,健康对照组50例。

检测梅毒的四种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检测梅毒的四种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食管癌主要以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晚期的食管 癌患者一旦出现转移主要是以综合治疗为主,针对淋巴结转 移我们采用化疗联合放疗的治疗手段,但一旦出现肺内多发 转移.往往只有化疗和对症治疗fl】。
近年来.紫杉醇作为主要的抗肿瘤化疗药物在消化道恶 性肿瘤的治疗上受到重视。Kim等应用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 和顺铂治疗晚期胃癌取得51%的有效率[21。美国MD Anderson 癌症治疗中心Ajanid等将其用于治疗上消化道肿瘤,取得很 好的疗效131。紫杉醇用于治疗食管癌的单药有效率町达16%- 31%。王瑞林教授采用醛氢叶酸.氟尿嘧啶,顺铂治疗晚期食 管癌,具有较好治疗效果141。紫杉醇与顺铂、氟尿嘧啶无交叉 耐药性,联合应用HT以明显提高疗效。初治患者的有效率为 62.5%~77.0%阁。
120例非梅毒对照组中.经11P地LISA检测阴性例数为114 例,特异性为95%。 3讨论
据文献报道|ll。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血清中产生的抗 螺旋体抗体比抗类脂质抗体出现早。且特异性抗体出现早、 消失迟,即使经过正规抗梅毒治疗,仍可检测出其特异性抗 体。甚至可终生检出。ELISA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即在聚乙烯 微孔条上预标记基因表达梅毒抗原,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fuP) 标记基因重组梅毒抗原,检测血清中11P--IgG抗体和早期的IgM 抗体。该法利用抗原的不同特性,联合使用可得到更高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嘲。TP—ELISA有结果客观准确,操作简便,试 剂成本低等优点。可作为早期梅毒诊断的方法,尤其适用于 二期梅毒的诊断。但TP—ELISA本身也存在问题,如标本中 一些类过氧化物酶样物质的增高,血浆蛋白紊乱等,会造成 假阳性14t。而当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低于试剂检测限时, 又可出现假阴性。从上述结果中可看到,对于对照组的检测, 120例中出现6例假阳性。SYP采用纯化重组基因的梅毒抗 原,以胶体金作为指示标记于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反应,以 双抗原夹心法原理快速定性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灵敏度也 较高,见表1。但血清/浆中浓度过低时,SYP会产生假阴性反 应。SYP成本低,操作简便。结果明了快速,但不适于批量检 测。TPPA为梅毒确证试验,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当高13t,但操 作较复杂,对操作人员水平要求也较高。有资料表明HI,TPPA 对早期梅毒的检出率较低,有可能是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 体抗体滴度未达到试剂盒的检测范围。而产生假阴性反应的 原因。这点从表1中也可看出。

四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

四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4月第20卷第4期ChinJDermVenereol,Apr.2006,V01.20,No.4职业分布上,学生、军人与其他人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学生、军人主要由未婚人员组成有关,显示学生、军人为低危人群。

在学历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异,这与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有所不同,艾滋病阳性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学历高者相对感染率低些∞J。

鉴于梅毒的流行状况,这就要求献血前应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咨询,对高危人群应劝其放弃献血,并尽量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同时必须加强检验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严把血液质量关,选择特异性、灵敏度较好的检测试剂,输血时尽量输用保存了3天以上的血液。

总之,为了确保血液质量,应该在献血前、检验、发血等环节进行全程控制,才能够为临床提供合格的血液,从而保证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1]杨国庆,朱祥明,杨勇,等.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检测情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3,19(12):142.[2]徐明华,吴晓黎,宋哲.烟台市无偿献血梅毒血清学分析[J].齐鲁医学检验,2004,15(6):70.[3]濮德敏,侯萌,杨丹.同济医院门诊1987年~2001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189.[4]张雅莉,赵晓华,王瑁.陕西省西安地区血检阳性无偿献血者的结构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4(4):305.[5]汪宁.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与面临的挑战[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5):291.[收稿日期]2005—10—24[修回日期]2005-12-04四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TheComparativeStudyforSyphiliswithFourSerumTests赵华1,李代渝2,雷丽明2ZHAOHua,LIDai‘yu,LEILi。

ming[摘要]目的比较四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检测效果。

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方法比较

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方法比较

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方法比较目的:对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ELISA)、免疫发光法、凝集法(TPPA)四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方式进行比较。

方法:选取我院60份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同时抽取6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对四种检测方式进行比较。

结果:四种检测方法中凝集法检测率为100%,准确率最高,酶联免疫法与免疫法光法的阳性平均检出率为98%,而胶体金法的梅毒阳性检出率为95%,且假阳性出现比例为3%,与其他三种检测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胶体金法在操作中简便快速,但假阳性假阴性均有发生,质量控制没有另外三种方法好,凝集法检出率最高,为最准确的梅毒抗体检测方式。

标签: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测定梅毒是一种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本病起病较慢,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主要通过性来传播。

由于本病对患者的伤害较大且发病缓慢,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血清诊断为主要的诊断方式,目前在临床中通常有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免疫发光法、凝集法四种,本院将对四种抗体测定方式进行研究比较,寻找准确率最高的测定方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60份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同时抽取6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60例梅毒患者中有37例为一期梅毒患者,16例为二期梅毒患者,7例为三期梅毒患者。

所有患者血清均来自于我院体检以及住院部患者群中,所有标本收集完成后均行血清分离处理,放置冰箱保存。

1.2仪器试剂方法一:胶体金法(SYP)试剂来源: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方法二:酶联免疫法(ELISA)仪器:科华ST-360酶标仪试剂来源: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方法三:免疫发光法(CMIA)仪器:ABBORT C16200 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试剂配套。

方法四:凝集法(TPPA)试剂来源:富士瑞必欧珠式会社。

1.3结果观察对四种测定方式测定的梅毒阳性率进行比较,并做好详细记录。

梅毒螺旋体实施不同梅毒检验方法的结果准确率对比

梅毒螺旋体实施不同梅毒检验方法的结果准确率对比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21 Vo1.21 No.40232投稿邮箱:zuixinyixue@·医学检验·梅毒螺旋体实施不同梅毒检验方法的结果准确率对比董杰,曾婉云(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检验科,广东 广州 510620)0 引言梅毒为感染梅毒螺旋体所致的传染病,需予以梅毒螺旋体方面检测,尽早检出梅毒感染情况,从而予以针对性干预[1-2]。

以下报告中针对本医院予以收入检验的120例怀疑患有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实施样本数值评定,探析针对梅毒螺旋体采取差异性梅毒测定方式的检验结果情况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文中将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予以收入检验的120例怀疑患有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纳入指标数据研究内容,女64例,男56例,年龄22~76岁,平均(47.36±4.12)岁。

1.2 方法。

全部患者都给予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测定、凝集法测定、Syphilis 测定方式。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测定方式:患者维持空腹采集5 mL 静脉血,实施抗凝,依据3000 r/min 转速实行15 min 离心操作,得到血清,放入试管内,予以手工操作,吸取50 uL RPR 阳性对照及阴性对照,平铺于纸卡的两个圆圈内,另外吸取50 uL 等待将策的血清平铺于纸卡的另一个圆圈内,运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剂,采取相关试剂盒内有关针头以及滴管,针对RPR 试剂予以吸取,保持垂直滴加1滴在上面血清内,采取RPR 旋转仪对于纸卡予以水平方面转动8 min ,维持转速是100 r/min ,之后3 min 中于光线较为充足的位置评估结果。

凝集法测定方式:患者维持空腹采集5 mL 静脉血,实施抗凝,依据3000 r/min 转速实行15 min 离心操作,得到血清,放入试管内,选取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试剂盒予以测定,予以手工操作,选用体外被动颗粒凝集检测方法,予以检测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

梅毒的检测方法区别

梅毒的检测方法区别
不加热(灭能)血清反应素试验(USR)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采用改良VDRL抗原,即将VDRL抗原用稀释液稀释后离心沉淀,于沉淀中加入EDTA、氯化胆碱和防腐剂。EDTA可使抗原在半年内不变性,氯化胆碱可灭活补体等,使用血清可不必加热灭活。抗原不必每天配制,在4—8℃冰箱中可保存半年。
1、玻片定性实验
+ + +∽+ + + +:肉眼可见大或较大的块状物。
玻片半定量实验玻片定性实验阳性[(+ +)以上]者做半定量实验,以进一步诊断。先将待检血清用0.9%氯化钠稀释成6个稀释度,即血清原液1:2、1:4、1:8、1:16、1:32,各取0.05ml稀释血清加在玻片的圆圈内,按定性实验方法操作和判定结果。

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 TPI)
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是第一个建立的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其原理是用接种于动物体内(家兔睾丸)的Nichol株螺旋体(活的)加患者血清(抗体)后,在补体的参与下可抑制螺旋体的活动。用暗视野显微镜进行观察,如≥50%螺旋体停止活动,则为阳性,20%~50%螺旋体停止活动,则为可疑,≤20%螺旋体停止活动则为阴性结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采用改良VDRL抗原,即将VDRL抗原用稀释液稀释后离心沉淀,于沉淀中加入EDTA、氯化胆碱和防腐剂。EDTA可使抗原在半年内不变性,氯化胆碱可灭活补体等,使用血清可不必加热灭活。抗原不必每天配制,在4—8℃冰箱中可保存半年。
1、玻片定性实验
(1)吸取待检血清(不必灭活)0.05ml,加于玻片的圆圈中,并分散到整个圆圈。用1ml注射器专用针头吸取抗原,每份待检标本上滴加1滴,摇动玻片4分钟,观察结果。

梅毒血清不同检验方法的比较

梅毒血清不同检验方法的比较

梅毒血清不同检验方法的比较目的本文探讨了使用3种不同的方法和试剂对各期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法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分别对74例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抗体检测。

结果TRUSA方法在Ⅰ期梅毒和Ⅲ梅毒时,阳性率分别为69.8%和50.0%,Ⅱ期梅毒时抗体滴度高,3种方法阳性率均为100%,ELISA方法在各期梅毒时的阳性率也为100%,TPPA方法的阳性率除在Ⅰ期梅毒时为93.0%外,其它各期也都达到100%。

结论ELISA方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RUST方法,特异性较高的方法还是TPPA。

建议临床医生对梅毒患者作血清学检测时,应同时用TRUST和ELISA方法检测,最后作确证试验。

标签: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双抗原夹心酶联免附吸附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梅毒螺旋体学名为苍白螺旋体(Treponemapalidum,TP),是梅毒的病原体。

目前,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筛查试验的主要为梅毒快速反应素诊断试验(RPR)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者均为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差。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对潜伏期梅毒和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为梅毒的患者,采用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1]。

本文采用了TPUST、ELISA和TPPA3种方法,同时对74例梅毒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比较多种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方法。

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10年1~12月门诊皮肤性病科和妇科患者,经临床确诊为获得性梅毒74例,其中男50例,女24例,年龄18~68岁。

其中Ⅰ期梅毒43例,Ⅱ期梅毒21例,Ⅲ期梅毒2例,潜伏期梅毒8例。

梅毒诊断及分期标准依据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皮肤性病学》[2]。

1.2试剂与仪器TRUST和ELISA试剂盒分别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TPPA试剂为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

梅毒抗原血清实验的金标准

梅毒抗原血清实验的金标准

梅毒抗原血清实验的金标准
一、血清学检测: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非特异性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
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特异性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金标准)。

二、梅毒诊断分为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

梅毒诊断原则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三、梅毒上报要点
1、必须是双阳方可确认为上报病例。

即做RPR定性和TPPA(金标准)均为阳性。

2、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报告病例分为隐形和1、2、3期梅毒。

3、胎传梅毒:RPR和TPPA双阳,3个月以后复查滴度升高,且滴度≥生母4倍,即可确认为上报病例。

4、仅报首诊确诊的新发病例,复诊与随访检测者不报告。

术前、孕产妇、输血人员梅毒筛查阳性者,不作为隐性梅毒诊断与报告,应做TPPA进一步确证。

5、梅毒再次感染者需要报告。

附:梅毒病例上报标准
四、《传染病报告卡》备注栏必须注明:1、双阳;2、与报告结果相应的临床症状。

四种试剂在梅毒筛查试验中的比较

四种试剂在梅毒筛查试验中的比较

四种RPR、TRUST试剂在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的比较苏莹珍1,2陈玲1施玉华1杨莉1 俞守义2 马艳玲1摘要:[目的] 了解一种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剂和三种甲苯胺红试验TRUST试剂梅毒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在梅毒筛查中的意义。

[方法] 用54份血清为评价样本对一种RPR,三种TRUST试剂做盲法筛检。

用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法对初筛结果做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果]四种试剂梅毒检出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有1-2个滴度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非特异性检测可作为以监测为目的的筛查,对转诊的梅毒患者,在监测疗效时应注意不同试剂产生的检验误差。

关键词:梅毒; RPR;TRUST梅毒(syphilis)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一些高危人群中更为严重,是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1]。

目前用于梅毒血清学的常用的检验方法较有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TPPA)和免疫印迹等。

不同方法和试剂的灵敏度、特异度、成本及操作难易程度不同。

合理地选用检测方法及试剂对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解一种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剂和三种甲苯胺红试验TRUST试剂梅毒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我们对使用较多的一种RPR和三种TRUST试剂进行比较。

1 材料和方法1.1 血清来源2009年本中心自愿咨询门诊患者血清54份。

1.2 试剂和仪器TRUST试剂盒为万泰、新创、金豪三个产品,RPR为科华公司产品。

水平旋转震荡仪为姜堰市天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由专业检测人员严格按照4种试剂盒的要求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样品进行盲法定性及定量试验,以血清最高稀释度产生阳性反应报告滴度。

1.4 统计学方法试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滴度取其对数值后采用多个相关样本非参数Friedman检验。

2结果2.1定性检测结果54份血清中,金豪、万泰、新创和科华结果见表1。

检测梅毒的四种方法临床应用比较

检测梅毒的四种方法临床应用比较

检测梅毒的四种方法临床应用比较目的比较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4种梅毒检测方法,选择一种适合医院梅毒检测的模式。

方法(1)分别用以上四种方法检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2012年10月~2013年5月间确诊为梅毒的患者135例,其中一期梅毒46例,二期梅毒39例,三期梅毒5例,潜伏梅毒45例。

(2)2012年10月~2013年5月间我院住院患者术前或输血前抽取血样32066份,先用TP-ELISA法检测,发现阳性266例,再用TPPA、RPR、SYP法分别检测。

结果(1)第一组试验结果:TPPA、ELISA、RPR、SYP 四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分别是98.78%、98.78%、78.52%、91.11%。

TPPA、TP-ELIS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PA、ELISA、RPR、SYP 四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前两种与后两种间以及后两种互相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第二组试验结果:266例TP-ELISA阳性标本分别用TPPA、RPR、SYP法检测,阳性率分别是85%、69%、79%。

TPPA、RPR、SYP 三种试验彼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TPPA法适用于其他方法检测阳性后再进行确诊试验,或者工作量较小的医疗机构;RPR适合基层医院的梅毒筛查和治疗疗效观察;TP-ELISA法适合工作量较大的医疗机构进行初筛检验;SYP法适用于基层医院或急症检测,但检测后应用其它方法进行复检。

标签:梅毒;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集试验;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敏感度梅毒螺旋体又称苍白密螺旋体,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它只感染人类,梅毒主要通过性、血液和母婴垂直传播,也可以通过哺乳及意外受染,具非常高的传染性[1]。

梅毒患者是该病的惟一传染源,早期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早发现通过有效治疗可以控制感染,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避免该病的传播。

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毒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摘要】安全的血源,是输血安全的保证。

大多数采供血机构采用的非特异性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差,对输血安全影响很大。

为选择合适的梅毒检测方法,本文探讨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优劣,从而总结出适合用于献血者梅毒筛查的方法。

【关键词】梅毒;检测;血站筛查【中图分类号】R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02-01 非特异性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法,是目前血站筛查梅毒的常用方法。

传染期的梅毒献血者,试验结果可能为阴性,献血者献血后造成梅毒传播;检测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部分假阳性的献血者被淘汰。

因此梅毒的检测方法对输血安全非常重要。

梅毒螺旋体侵入机体可产生两种抗体: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

目前用于梅毒检验的方法就是检测这两种抗体。

1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1.1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抗原以胆固醇晶粒为载体,包被上心磷脂和卵磷脂,构成VDRL抗原颗粒。

再把抗原颗粒结合到活性炭上,当抗原与血清中反应素以一定的比例相互作用时,出现凝集,凝集颗粒呈黑色。

1.2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抗原以胆固醇晶粒为载体,包被上心磷脂和卵磷脂,构成VDRL抗原颗粒。

再把抗原颗粒结合到甲基胺红上,当抗原与血清中反应素以一定的比例相互作用时,出现凝集,凝集颗粒呈红色。

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血清学试验2.1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首先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抗原直接涂在载玻片上,然后将密螺旋体无毒株Reiter株制成吸收剂加至待测血清标本中,吸收掉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

再将吸收后的血清加到玻片的抗原膜上,再加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最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2.2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TPHA):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经超声破碎后,得到可溶性抗原成分,致敏红细胞。

4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

4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

4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周守容;邓安彦;陈华平;吴春磊;穆万洋;刘敏【摘要】目的:对4种梅毒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8 468例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结果者再作梅毒胶体金法(SYP)、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结果:共检出ELISA阳性621例,其中经TPPA确认阳性有566例,SYP阳性有575例,与ELISA法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1.1%、92.6%.TRUST阳性有158例.根据ELISA检测的原始吸光度值,将621例标本分为低、中、高吸光度组,与TPP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三组检测结果经TPPA确认后,阳性比例分别为83/132、182/188和300/301.结论:使用4种梅毒血清学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以使结果更准确、可靠,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等提供更有力的依据.【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2(025)016【总页数】3页(P1967-1969)【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测;应用价值【作者】周守容;邓安彦;陈华平;吴春磊;穆万洋;刘敏【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输血科,四川省南充市,637000;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输血科,四川省南充市,637000;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输血科,四川省南充市,637000;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输血科,四川省南充市,637000;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输血科,四川省南充市,637000;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输血科,四川省南充市,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传播疾病。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和输血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血清学试验四种方法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2-10-25T14:28:14.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唐玉秀[导读] 比较4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实验室和临床提供参考。

唐玉秀(广西全州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全州541500)
【摘要】目的比较4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观察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实验室和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梅毒酶联免疫吸咐试验(TP-ELISA),梅毒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

结果RPR 和SYP两种方法对梅毒检出率明显低于TP-ELISA和TPPA法。

结论 SYP法,ELISA法是实验室初筛梅毒的最佳方法,如果要确诊梅毒要用TPPA法,疗效观察用RPR法。

【关键词】梅毒TP-ELISA RPR SYP TPPA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

该病病程长,危害大,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器管[1-3]。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因此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成为关键问题,防止梅毒的蔓延是重中之重。

实验室如何更好的选用哪种检测方法,避免漏诊,误诊,错诊而产生的医疗隐患等。

目前用于梅毒血清学检验的方法较多,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从而选择更合适的试验方法,对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

1 选择的对象,试剂和仪器,检测的方法
1.1选择的对象选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和门诊检测梅毒项目的患者。

大约12400份标本,其中有125例确诊病人,大多数病例无临床症状。

1.2使用的试剂和仪器
(1)试剂:SYP使用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

ELISA和RPR由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

TPPA是使用日本富士公司试剂盒。

(2)仪器深圳雷杜RT-3100洗板机,上海新波SYM-810酶标仪,XK96-8型梅毒旋转振荡器。

1.3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先用SYP,TP-ELISA法初筛,检出阳性和弱阳性标本后再用RPR滴渡法和TPPA检测法。

2 结果
SYP和ELISA法初筛结果表1
由SYP和ELISA法筛检阳性标本中,再进行RPR和TPPA检测。

先做RPR原倍,阳性者,再做生理盐水稀释滴度1:2,1:4,1:8,1:16 阳性符合率见表2
从表2可得知TPPA为确诊试验,SYP和ELISA法为初筛试验,RPR为疗效观察试验。

3 讨论
由于梅毒感染后,抗心磷酯抗体出现晚于特异性螺旋体抗体,而且梅毒晚期又可能转阴,故RPR,SYP不适宜一期梅毒早期和三期梅毒诊断,对潜伏期和神经梅毒也不敏感。

[4]而且SYP,RPR不易于自动化,结果的判断也存在主观性,已不是很适合梅毒的筛检法,但RPR滴度法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

梅毒酶联免疫吸咐试验(TP-ELISA)是一种基于基因工程的特异性检测技术,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特异性抗体在梅毒的潜伏期即产生,对梅毒的早期辅助诊断较好。

TP-ELISA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医院大批量检测。

但存在的缺点是该方法检测的是梅毒IgG 和IgM的混合抗体,IgG抗体治愈后相当长的时间仍然存较高的阳性率,甚至终身阳性,因此TP-ELISA阳性只说明正在感染或者曾经感染过,不能判断梅毒疾病活度与否,所以不能作为疗效监测手段[5]。

当然,ELISA法本身也存在不足,这与检测的标本,操作人员的操作有关(如放置时间过长,显色未避光等)导致假阳性。

TPP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前三种方法都高,是临床常用的梅毒确诊试验,也可以进行效价测定。

但是成本高,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不太适合大批量标本的检测。

适合用于前三种方法测定阳性后的确诊试验。

由于该法检测同样是梅毒IgM的IgG的混合抗体[6],存在与TP-ELISA相类似的不足。

综上所述四种梅毒学血清方法比较,TP-ELISA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明显高于SYP,但不能取代SYP法,但两种方法可以互补,结合两种方法更能更好的检测梅毒。

对于TP-ELISA和SYP法阳性者,应用TPPA法作确诊试验,RPR作滴度检测,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提供诊治意见。

参考文献
[1]郭兑山,宁平,方德强,等,梅毒螺旋体抗体IgG ELISA和RPR试验的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05,14(2):88.
[2]龚向东,叶顺章,张国成等,2000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3):131.
[3]刘鹏,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技术与应用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10):939-941
[4]黄永梅,ELISA,TPPA和TRUST,RPR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8):88-89.
[5]王培华,输血技术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2-105.
[6]何旭东,李龙,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增刊):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