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能退化,学佛、成佛还有意义吗

合集下载

用有所得心不可修佛法事

用有所得心不可修佛法事

用有所得心不可修佛法事(一)-洪文亮老师开示(2009-11-15 13:36:33)标签:曹洞佛法洪文亮生死正法眼藏只管打坐文化分类:洪文亮老师用有所得心不可修佛法事(转自正法眼藏论坛:)右佛法佛法修行不是为人修也。

如今世人佛法修行人。

其心与道远之远矣。

若人赏玩者。

纵知非道乃修行之。

若不恭敬赞叹。

虽知是正道弃而不修。

痛哉。

汝等试静心观察。

此心行为佛法耶。

非佛法耶。

可耻可耻。

圣眼所照矣。

夫佛法修行者。

尚不为自身。

况为名闻利养修之乎。

但为佛法可修之也。

诸佛慈悲哀愍众生。

不为自身。

不为他人。

唯佛法之常也。

不见小虫畜类养育其子。

身心艰难经营。

苦辛毕竟长养。

于父母终无益耶。

然而念子之慈悲。

小物尚然。

自似诸佛之念众生。

诸佛之妙法不唯慈悲一条。

普现诸门。

其本皆然也。

既为佛子。

盍惯佛风乎。

行者不可念为自身而修佛法。

不可为名利而修佛法。

不可为得果报而修佛法。

不可为得灵验而修佛法焉。

但为佛法而修佛法。

乃是道也。

今天这个讲题【用有所得心不可修佛法事】,可能很多人不容易接受。

因为一般我们学佛都要有所得,没有所得我们学了干什么?不管是在家的或者是出家的都一定是有所得才要学。

出家修道,大家都想要解脱、开悟成佛,开悟成佛是不是有所得呢?或者是为了消除过去的很多业障,祈求到阿弥陀佛国土去,为了往生净土而修道。

此目的比我们平常在家的人终日在名利上转是太好、太高尚了,但是,还是有所得。

道元禅师这里也是反对,有所得就不对。

至于我们在家的人为了名利,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是佛教信徒、是好人,更不用谈了。

说到「有所得」,梁武帝见达摩祖师是一个好例子。

过去达摩祖师到中国来,谁见了他?梁武帝。

梁武帝是很有名的学佛皇帝,盖很多的寺庙,供养很多的出家人,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做很多的社会救济工作。

所以,他认为自己对佛法的功德不小,就问达摩祖师:我这样做,你看我的功德还不错吧?结果,达摩是怎么回答他?没有功德!哎?他听了很不高兴。

心想:在我周围的很多出家众,他们都恭维我皇帝皇上真了不起呀,不象过去的几位皇帝一样,能够注意到佛教的事情,出家的事,能够照顾他们,是了不起的一个皇帝。

《玄奘之路》纪录片第一集:乱世孤旅

《玄奘之路》纪录片第一集:乱世孤旅

《玄奘之路》纪录片第一集:乱世孤旅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

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

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了心中的圣地。

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

在异国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

因为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

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依然返回故土。

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

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的变成了神话,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西天取经。

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目全非,在《西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

真实的玄奘越走越远,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

《三藏法师传》由玄奘的弟子惠立和彦棕撰写,真实地讲述了玄奘的一生,在一千三百年之后,让我们根据这两本著作,穿越时间的迷雾,从神话回到真实,从唐僧回到玄奘。

公元627年的秋天,大唐的都城长安,一场罕见的霜灾突然降临,严寒冻死了关中地区所有的庄稼,大面积的饥荒就在眼前。

刚刚立国九年的大唐措手不及,只能打开城门,放任灾民逃难,在扶老携幼的百姓中间,行走着一个僧人,这个僧人就是玄奘,那一年,他二十八岁。

与寻找食物的难民的不同,玄奘离开长安不是逃荒,而是为了实现根植于心中多年的一个梦想,他的目的地在遥远的西方,兵荒马乱,盗匪横行,西去之路危险重重,玄奘明白,他很可能再也无法返回大唐。

公元600年,隋帝国创建二十年,在都城长安以东的洛阳附近,一个婴儿悄然诞生了。

洛州是今天的洛阳,玄奘就出生在距离洛阳三十公里的陈河村。

玄奘俗姓陈,《大唐三藏法师传》记载,陈氏家族曾经显赫一时,玄奘的高祖和曾祖作过北魏的太守,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祖父因为品学兼优而出任国子博士,同样是朝廷的高级官员。

福报的名言名句

福报的名言名句

福报的名⾔名句1.善良的⼈有福报的句⼦1、善良是最原始的天性善良的⼈待⼈友善不摆⾼姿态容易亲近⼈有着做⼈和⽣活的准则。

有的⼈因为⼼存善念之⼼不因年龄⽽美美好的品⾏帮你塑造美好的形象。

2、⼈在做天在看。

⼈的善良之举迟早会得到善报。

与⼈相处不要只顾⾃⼰算计别⼈;不要踩着别⼈成就⾃⼰。

只有与⼈友善才能感受到⼈⼼的冷暖才能体会到社会的情义;才会发现⾃⼰的价值才能提升⾃⼰的幸福度! 3、天地虽⼤但有⼀念向善⼼存良知虽凡夫俗⼦皆可为圣贤道之所在虽千万⼈吾往矣。

4、这个世上谁也不傻。

谁好谁坏嘴上不说⼼⾥有数。

你的善良别⼈会永远记在⼼;你的恶⾏别⼈⼀辈⼦不会忘。

不要以为⾃⼰聪明只不过是别⼈不想与你计较。

再精明的⼿段迟早会被识破;再灵巧的掩饰终将会被揭露。

5、做⼈就要做个善良的⼈。

⼼中有善念⾏中有善举。

不欺负⽼实⼈不占别⼈便宜。

别⼈有难扶⼈⼀程;别⼈有危助⼈⼀把。

利再⼤也不出卖朋友;名再⾼也不违背良⼼。

以真诚⽴世以善良待⼈⼀⽣光明磊落坦坦荡荡问⼼⽆愧。

2.福⽓名⾔句1. 祸福⽆门,为⼈所召。

赏析:这句话出⾃《左传·襄公⼆⼗三年》。

灾祸或是福⽓没有专门的进⼊之门,全在于⼈们的召唤。

2. 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后羞。

赏析:这句话出⾃《史记·三王世家》。

不依仗⾃⼰的权势地位去作威作福,这样就不会遭受屈辱和祸患。

3. 天有不测风云,⼈有旦⼣祸福赏析:这句话出⾃元·⽆名⽒《合同⽂字》。

旦⼣:早晚。

意谓⼈的祸福像变化⽆常的天⽓⼀样,难以预料。

4. 福⽣于隐约,⽽祸⽣于得意。

赏析:这句话出⾃《说苑·敬慎》。

幸福产⽣于⼩⼼谨慎,隐忍出事,⽽祸患产⽣于⾃鸣得意。

5. 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为功。

赏析:这句话出⾃《史记·管晏列传》。

善于处理政务的⼈,会将祸患转化为福报,将失败转化为成功。

6.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赏析:这句话出⾃《杂兴》兴盛是衰少的开始,福是祸的根基。

7. ⼈⽽好善,福虽未⾄,祸其远矣。

南齐书 列传 卷五十四译文

南齐书 列传 卷五十四译文

《南齐书》列传·卷五十四高逸○褚伯玉明僧绍顾欢臧荣绪何求刘虬庾易宗测杜京产沈飗士吴苞徐伯珍《易》有君子之道四焉,语默之谓也。

故有入庙堂而不出,徇江湖而永归,隐避纷纭,情迹万品。

若道义内足,希微两亡,藏景穷岩,蔽名愚谷,解桎梏于仁义,示形神于天壤,则名教之外,别有风猷。

故尧封有非圣之人,孔门谬鸡黍之客。

次则揭独往之高节,重去就之虚名,激竞违贪,与世为异。

或虑全后悔,事归知殆;或道有不申,行吟山泽。

咸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戒。

求志达道,未或非然;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然,与樵者之在山何殊别哉?故樊英就征,不称李固之望;冯恢下节,见陋张华之语。

期之尘外,庶以弘多。

若今十余子者,仕不求闻,退不讥俗,全身幽履,服道儒门,斯逸民之轨操,故缀为《高逸篇》云尔。

褚伯玉,字元璩,吴郡钱唐人也。

高祖含,始平太守。

父襜,征虏参军。

伯玉少有隐操,寡嗜欲。

年十八,父为之婚,妇入前门,伯玉从后门出。

遂往剡,居瀑布山。

性耐寒暑,时人比之王仲都。

在山三十余年,隔绝人物。

王僧达为吴郡,苦礼致之,伯玉不得已,停郡信宿,裁交数言而退。

宁朔将军丘珍孙与僧达书曰:“闻褚先生出居贵馆,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

自非折节好贤,何以致之?昔文举栖冶城,安道入昌门,于兹而三焉。

夫却粒之士,餐霞之人,乃可暂致,不宜久羁。

君当思遂其高步,成其羽化。

望其还策之日,暂纡清尘,亦愿助为譬说。

”僧达答曰:“褚先生从白云游旧矣。

古之逸民,或留虑儿女,或使华阴成市。

而此子索然,唯朋松石,介于孤峰绝岭者积数十载。

近故要其来此,冀慰日夜。

比谈讨芝桂,借访荔萝,若已窥烟液,临沧洲矣。

知君欲见之,辄当申譬。

”宋孝建二年,散骑常侍乐询行风俗,表荐伯玉,加征聘本州议曹从事,不就。

太祖即位,手诏吴、会二郡,以礼迎遣,又辞疾。

上不欲违其志,敕于剡白石山立太平馆居之。

建元元年卒,年八十六。

常居一楼上,仍葬楼所。

孔稚圭从其受道法,为于馆侧立碑。

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

儒释道有感

儒释道有感

浅谈《儒释道》一直觉得这样的命题太大了,以自己的格局写这样的随笔,说这样的大话有点不合适,总觉得是前辈的不尊敬,童言无忌吧,莫怪莫怪!!!只当取乐就好,莫要当真。

说到这些不免我又要愤青一下了,其实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有能力有德行的大哲人一般都是述而不作的,比如老子,比如孔子,再比如释迦摩尼。

道德经据说是老子化胡,西出函谷关时路遇尹喜,尹喜见老子虽然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紫气头上飘,朝霞身后照,如此背景画面中的老子,沉静如水,清气扑面,仿若神仙一般。

尹喜大喜!他知道当今世上的智者来了!他要留住老子,让他教授自己学问。

但他到了老子跟前,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那老子,笑眯眯地看着他,自然如风,沉静如水,他顿觉得自己的这团躁气,遇到老子这股清气,悬殊太大,不觉自惭形秽。

《史记》记载“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当然道德经是不是尹喜逼着写的就不得而知了,野史嘛,没有文字记录没有文物记载。

释迦摩尼是释迦族部落出身的王子三十五岁菩提树下感悟佛法成就无上菩提,八十岁入涅槃,四十年传播佛法,普度众生。

(佛把人分为几等,佛是最高级的,下面是菩萨,罗汉,罗汉分缘觉罗汉和声闻罗汉,缘觉罗汉就是因缘际会成文罗汉,声闻罗汉就是听佛讲法成为罗汉然后夜叉畜生恶鬼最后是地狱,所以佛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是畜生恶鬼地狱三苦)所以说释迦摩尼的著作基本上也是后人记录其生前的言行,不是他自己写的。

论语那更不用说了,根本就是孔子的弟子在孔子死后整理的,不是孔子自己写的。

所以说像这些圣人,他们不是自己写书,是他们不能写吗?非也,是不敢写!老子也曾说过,一曰慈二月捡三月不敢为天下先。

所以说现在的一些动不动就出书,写篇文章动不动就发表的人我们真应该反省一下,俗话说阴谋不可外泄阳谋不可内藏。

动不动有点成就就急不可耐的像让人家知道并不是什么好事。

言归正传,我简单的报告一下神马事儒释道,贻笑大方哈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角原来是一家如果把道家比喻成莲藕的话,佛家就是莲花,儒家就是荷叶道家跟道教是有区别的,道教我们暂且不说。

成佛路上果位的划分——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浏览

成佛路上果位的划分——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浏览

成佛路上果位的划分——关于佛教果位的知识浏览⼀、佛、菩萨、罗汉的说法是按照⼤⼩乘做的简单划分。

如按⼤乘圆教之义,则把成佛路上的果位分为五⼗⼆个阶位。

从低到⾼分别是: 1、⼗信:也叫“⼗信⼼”,即信⼼、念⼼、精进⼼、慧⼼、定⼼、不退⼼、回向⼼、护法⼼、戒⼼、愿⼼。

2、⼗住:也叫“⼗⼼住”,即发⼼住、治地⼼住、修⾏⼼住、⽣贵⼼住、⽅便⼼住、正⼼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住、灌顶⼼住。

3、⼗⾏:也叫“⼗⾏⼼”,即欢喜⼼⾏、饶益⼼⾏、⽆嗔恨⼼⾏、⽆尽⼼⾏、离痴乱⼼⾏、善现⼼⾏、⽆著⼼⾏、尊重⼼⾏、善法⼼⾏、真实⼼⾏。

4、⼗回向:也叫“⼗回向⼼”,即救护⼀切众⽣离相回向⼼、不坏回向⼼、等⼀切佛回向⼼、⾄⼀切处回向⼼、⽆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切众⽣回向⼼、如相回向⼼、⽆缚解脱回向⼼、法界⽆量回向⼼。

5、⼗地:也叫“⼗地⼼”,即四⽆量⼼、⼗善⼼、明光⼼、焰慧⼼、⼤胜⼼、现前⼼、⽆⽣⼼、不思议⼼、慧光⼼、受位⼼。

6、第五⼗⼀位;称为⼊法界⼼,即为等觉。

7、第五⼗⼆位:称为寂灭⼼,即为妙觉。

即是最⾼圆满的果位——佛。

⼆、补充说明: 1、⼀般说的阿罗汉是⼩乘四个果位中的最⾼果位,其初果须陀洹断惑的程度等同于圆教初信位菩萨,但是神通智慧与圆教初信位菩萨⽆法相⽐。

同理,⼆果斯陀含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三信位菩萨,三果阿那含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五信位菩萨,四果阿罗汉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七信位菩萨。

辟⽀佛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信位菩萨,权教菩萨断惑程度等同于圆教九信位菩萨。

圆教初住以前的⼗信位菩萨没有证得法⾝,也叫“假菩萨”,⼗信位圆满则明⼼见性,⼤彻⼤悟,进⼊圆教初住位,即是法⾝⼤⼠,才是“真菩萨”。

2、在佛教中,最低的果位是⼤乘初信位菩萨,即⼩乘初果,证得此果位,则已⼊圣流,不再是凡夫,虽然未出六道,但永不堕落三恶道,天上寿命终尽,降⽣⼈间,⼈间寿命终尽,上升天上,如此七次往返,即证得阿罗汉果位,出离轮回,永⽆分段⽣死。

信仰的力量改变命运创造奇迹

信仰的力量改变命运创造奇迹

信仰的力量改变命运创造奇迹信仰是人类内心最深处的一种力量,它具有无穷的能量,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

无论是宗教信仰、理念信仰还是个人信仰,都可以激发人们追求进步、超越自我的动力,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信仰的力量对人生的影响和改变。

首先,宗教信仰是一种强大而古老的信仰形式,它能给人以无与伦比的精神寄托和力量。

不同宗教教义中的神圣经典教导着信众要秉持善良、宽恕和仁爱的价值观,激励他们扶危济困、关爱他人,从而塑造出高尚的品德和善良的心灵。

例如,佛教强调无私和慈悲,启发信众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基督教则教导信徒爱人如己,关怀他人的痛苦和困境,从而成为一个仁慈的人。

这种宗教信仰的力量不仅仅局限于个体,而是汇聚成社会的正能量,改变着人们的命运,创造出一个和谐、宽容的社会。

其次,价值观的信仰也是影响人生的重要因素。

命运的改变不仅仅来自外界的因素,更取决于我们的内心信念和价值观。

有人说:“信仰是一种道路,能够指引我们走在正义的轨道上。

”当我们坚定地信念并执着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物时,我们会更加努力地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从而让命运有所转变。

例如,一个年轻人坚信努力学习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他会不断地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并最终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这种价值观信仰不仅激发了他的内在动力,也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改变了他的命运,创造了奇迹。

最后,个人信仰也是改变命运的重要因素。

个人对于未来的展望和信心,对于实现目标的坚定信念,都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当我们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梦想,并为之不断努力时,我们会不断突破自我,超越困难和挫折,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例如,马拉松运动员在面对艰辛和痛苦的比赛过程中,需要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以信念支撑自己坚持到终点。

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信仰和坚持不懈的追求,才能创造出一个个闪亮的奇迹。

信仰的力量是立体的,它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行动和决策中,对于个体和社会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论心境

论心境

生死轮转,六道轮回,都是指的核心以外的轮子,倘若通过修炼进入那个如如不动的核心,哪里还会有生死轮回一说呢?众生最内在的本质都是和那个如如不动的中轴是一体的,外围的生死轮回从未进入,也不能够进入内在的核心——无常中的核心——如如不动者(中轴)。另一面则意味着,历史在重复、人类在重复、因果在重复、重复在重复,惟有这个中心点始终没有重复。-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宇宙,能够和人沟通就是和宇宙沟通。人尽管只是宇宙的一滴,但这一滴具备了宇宙所有的属性和特征。人体随着四季变化,四季随着宇宙变化,宇宙又是随着人的心态在变化。宇宙的成、住、坏、空都是由人类来决定。-
一间黑暗的屋子有一千年都是处在无明之中,只要是把灯光打开,千年的黑暗,刹那间消失,仅此刹那间,就能看清屋内所有的家当。哪怕只是一个瞥见就能使整个人生蜕变,所有的一切原本都在,从未丢失,还找什么呢?-
论心境
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若解脱万事达。-
千般万种心是种,是种也须心去种。-
种到自性能起用,方知本来无需种。-
上乘大法既无成规,也无次第,一悟永悟,一证到底,犹如:一月普现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
在禅者的眼里只有当下,只有此时此刻,从不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当下的那一顿悟就是终极,是没有次第的,此岸就是彼岸,"一"就是一切,刹那间就是永恒。修禅是最单调的,也是最无聊的,惟有透过无聊才能达成终极,无聊可以杀掉一切妄想,迸发出一切智慧,智慧是在无聊中产生的,无聊具有无比强大的渗透力,无聊可以透顶,无聊可以成佛,无聊可以看透人生。-
"心"是创造一切事物的种子,未来的世界和涅槃之果皆是由现在的心造成的,修行只要把那个能生的心消灭就行了。有现在的心方可延续成未来的果,没有现在的心,也就没有未来的果。现在的心为因,不在现量境上起分别作用,那么未来的果也就无处依它生起。-

佛教哲学与人生意义

佛教哲学与人生意义

佛教哲学与人生意义佛教哲学是一种追求内心清净、平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哲学体系。

它的理论基础是四圣谛、八正道等说法,通过人们对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行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思考,引导人们得到自我救赎,达到“涅槃”的境界。

在佛教哲学中,人生意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这也是我们所探讨的主题。

佛教中人生意义的根本观念是:生老病死、苦乐皆因因果报应。

在佛教的眼中,人生是短暂的、无常的、苦难的。

有形之物都是会逝去的,生命终究会走向死亡,而人生之中的苦难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佛教看来,这些苦难是因缘果报的结果,既然苦难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人们应该通过正觉的修持,获得涅槃境界,从而摆脱轮回、解脱苦难。

佛教对于人生的常识解析也有着很深刻的理解。

佛教认为,所有人都处于同一痛苦之中,而这种痛苦的根源,是人在对于自我存在的错误认识上。

人们通常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单一的存在体,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佛教认为,人类的生命根源是对于万物的信赖,因此,人们在看待问题时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更为深刻的体认。

人们应该明白,自己的存在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

佛教认为,生命意义的根源不仅在于追求内在的平静,还在于贡献。

人们应该尽力为他人的幸福发声,这样才能获得快乐、自由的状态。

佛教所阐述的“大自在”观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佛教认为,“大自在”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无尽的境界,是所有人所追求的境界。

这个境界并不是仅仅属于宗教性的概念,而是所有人所能真正追求、得到的完美境界。

通过佛教的思想体系,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存在的含义,体悟到生命中存在的真正价值所在。

这些思想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行修行的执行力来源。

在佛教的眼中,通过消除偏见和执着,从而逐渐智慧开发、提升境界,体验到生命中的快乐与自由。

在这过程中,快乐和自由就是生命的一种意义。

最后,佛教哲学对于人生意义的关注,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不断地修行,消除自我的执着,才能在涅槃境界实现一种真正的自由、快乐。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感悟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感悟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感悟以圣贤教育改变命运感悟为题,我们不禁会想起那些通过接受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人们。

圣贤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体系,它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正是这种教育的熏陶,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改变。

圣贤教育给予了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圣贤教育的指导下,我们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所在,知道了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的重要性。

这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会轻易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圣贤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只注重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缺乏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然而,圣贤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的学术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种培养方式使得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灵活应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圣贤教育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

圣贤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得学生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命运改变至关重要,因为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依赖于他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圣贤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然而,圣贤教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不依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圣贤教育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

通过圣贤教育,我们得以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拥有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些都是改变命运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圣贤教育带给我们的机会,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生死之间的大恐怖

生死之间的大恐怖

生死之间的大恐怖梁茂鲁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段话的意思,大约是天地是不讲仁义仁慈的,他把天地内所生的万物,都当成“刍狗”,圣人也是不讲仁义仁慈的,他把他治下的百姓,也当成“刍狗”。

“刍狗”是什么呢?一直以来的解释,大多认为这是用草扎的狗,作为祭祀时祈福用的祭品。

也就是说,在天地的眼里,万物都是为自己祈福用的祭品,在圣人的眼里,百姓都是为自己祈福用的祭品。

换而言之,我们都是祭品。

如何理解“我们都是祭品”这一点呢?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天地之前有什么?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无,名天地之始”,那么,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天地从道生,或天地小于道。

那么,道为什么生天地?你可以伸出一个指头,不说话,我也可以说,为一“因缘”而生天地,至于这一因缘是什么,尚不知,但既有此因缘,则天地之生必然围绕此因缘而定规则,然后以此为核心演化万物,万物交织碰撞而成世界。

对于这一世界上的万物来说,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那个“因缘”服务的,虽然这些万物们可能不知道或不承认,但这并不影响天地达成目的。

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就是说,万物都是天地达成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对于工具来说,好用就好,至于仁不仁的,那是需要考虑的东西么?圣人,在老子看来,就是能理解、明了、实践天道的人。

他们或推行天道,或希望借天道而求自身的解脱。

为什么呢?你可以看下身边的普通人,他们还要喊几声“自由”“平等”的口号,何况是有大智慧、大毅力、大能力的圣人呢?这些圣人,又有几个是甘心情愿做别人实现目的的工具的?他们难道不想摆脱“工具”的身份?他们难道不想要真正的“超脱”“逍遥”?一旦明了自己不过是一个被天地所用、为天地服务的“工具”的事实,这些“圣人”哪一个不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正如他们所说的,“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这个大恐怖是什么?就是你的生命不由自主,就是你只是天地为了达成某个目的而生成的工具,就好像工厂里的人形印钞机或流水线上的机械扳手一样,你只是老板为自己谋福利的工具。

曾仕强曾说过“圣人身份”,2个预言或将实现,未来人类何去何从

曾仕强曾说过“圣人身份”,2个预言或将实现,未来人类何去何从

曾仕强曾说过“圣⼈⾝份”,2个预⾔或将实现,未来⼈类何去何从《易经》在我们普通⼈看来,是⼀本⼴⼤精微的智慧书籍,古⼈曾这样评价《易经》,其⼤⽆外,其⼩⽆内,此之谓⾄贵,这本书的内容⼴阔⽆边,⼤到外⾯没有的,⼩到没有⾥⾯的,就像是我们数学接触到⽆极限概念,不是⼀般⼈可以领会的。

但我们的国学⼤师曾仕强却潜⼼研究《易经》数⼗载,把《易经》的核⼼⽤三个字概括出来“上,⽌,正”。

⽣前的很多演讲中,也曾⽤⾃⼰悟透的道理,给世⼈带去了很⼤的启发,很多⼈都说曾⽼留下的话,正在21世纪上演,其中2个预⾔或将实现。

⼤家好我是神秘,在上⼀期视频中,我们了解了曾仕强的“五⼤预⾔”,今天我们主要来聊聊曾⽼剩下的预⾔,和他对《易经》的理解,以及我们从中需要学到什么。

⽬前⽹上讨论⽐较热的第⼀个预⾔是曾⽼在2010年说过的⼀句预测,他认为从《易经》的⾓度来说,2009年作为⼀个起点,未来会有五⼗年的⼤运,但若是50年过后,⼈类依旧没有参透《易经》中的道理,恐怕不是⼀个什么好现象。

因为《易经》⾥⾯有很多优秀的⽂化,需要在⼀代⼜⼀代的努⼒之下发扬出来。

随着科技的发达,⼈类的内⼼却开始越来越迷茫,或许会开始傲慢⾃⼤不⾃知,唯有思想的引导才能回到正轨。

毕竟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学问也是从⼤⾃然实践⽽来的。

第⼆个预⾔是“中国的科技发展会越来越强⼤”,现在的中国不能说是最强,但也绝对是全球的“佼佼者”,每⼀项科技成就都被记录在册,国际上也出现了很多的声⾳,认为中国不再是跟踪者的⾓⾊,⽽是⼀个正在⽤⾃⼰独⽴创新实现价值的国家,正在以最夯实和坚定的步伐,迈向世界创新的重要位置。

只能说趋势就像是⼀匹马,如果你⼀直追在后⾯,永远都不能让别⼈看到,但如果你骑在上⾯,才能找到成功的办法。

曾⽼的预见是有重量的,不管未来如何发展,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国家正在⼀步步地⾛向强⼤,因为美国等地区都在因疫情的爆发,经济迎来难以突破的瓶颈期,但我们国家不降反增,给全球交出了⼀份满意的答卷。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佛教是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深受亿万信徒的推崇和追随。

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式,被认为能够给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佛教思想对个人的影响佛教强调内观与修行,主张通过静心冥思、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站在超越一切烦恼的角度看待人生。

这一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和焦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佛教注重觉知和正念的培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与自己的情绪和念头保持距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被繁忙的生活所压迫,容易迷失自我,佛教的内观修行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真实需求,减轻压力和焦虑。

其次,佛教教导个人要正视生老病死,看待世间万象具有一定的超脱性。

这种超脱思维使得个人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带来的虚无感。

在当代社会中,物质主义盛行,佛教的这种思想能够提醒人们要重视内心的满足感和心灵的平静。

最后,佛教强调慈悲与智慧,鼓励人们对他人充满爱心和同情心,并以智慧去理解世界。

这种慈悲与智慧的结合,使得个人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并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具备超越个人利益的视野。

在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紧张和社会冲突频繁的背景下,佛教的慈悲智慧具有重要价值。

二、佛教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佛教思想不仅对个人有积极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教导的非暴力和和平思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佛教鼓励人们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反对使用武力和采取暴力手段。

在当代社会中,战争、恐怖主义和暴力犯罪等问题仍然存在,佛教的和平理念为社会提供了和解和调和的方法。

其次,佛教强调伦理与道德的维护,对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倡导慈悲、忍耐、忠诚等美德,这些美德的践行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诚信危机、道德沦丧等问题十分突出,佛教的道德观无疑能够为社会提供正面的价值引导。

认识释迦牟尼佛

认识释迦牟尼佛

认识释迦牟尼佛一、引言学佛的人虽然很多,真正学佛的人可不多。

佛怎么存心?佛怎样待人接物?佛怎样生活?我们对于释迦牟尼佛究竟认识多少?最好去读《释迦谱》、《释迦方志》。

这是释迦牟尼佛的传记。

你不读,你对佛不认识。

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第一步就教我念这两部书,你要不认识,你到哪里去学?因此,学佛,首先得认识释迦牟尼佛,你要不认识,会走很多弯路;你要认识他,就省掉许多的弯路,真正得到佛陀教育的利益。

二、认识释迦牟尼佛(一)佛教育之学位名称佛陀是佛陀教育里面的学位名称(用现在话讲大家好懂)。

像现在一般学校,学位有三种,最高的博士,其次硕士,再其次学士。

在佛教育里面也有三个学位,最高的称佛陀,相当于博士;其次菩萨,相当于硕士;第三阿罗汉,相当于学士。

诸位一定要知道,佛、菩萨、罗汉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仙。

佛是老师,菩萨、阿罗汉都是佛的学生,不过他们拿到学位了。

我们现在学佛还没拿到学位,虽然没有得到学位,我们的关系是前后期的同学。

菩萨、阿罗汉是我们的学长。

这个名称要清楚,不能够含糊。

中国传统文化里也有三个学位:圣人、贤人、君子。

中国的圣人,圣是明本,圣人就是一个明白人。

对我们一般凡夫来讲,我们是个胡涂人不明白;对于宇宙人生的道理事相通达明了,这样的人就称为圣人。

跟圣人学习,没有达到圣人的标准这称贤人,孔子的学生这称贤人,贤人相当于佛法里面的菩萨。

再其次是君子。

(二)、名号之意义佛具有智慧、觉悟的意思,有智慧,大彻大悟,这称之为佛。

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也是表法的,是他在这个世间教学的宗旨,他在这地方教什么?名号就是他所教的。

你问佛教教什么?释迦牟尼。

释迦是什么意思?仁慈的意思,翻作能仁,他能够仁慈。

我们今天的社会众生,缺乏的就是仁慈,没有爱心;不但不爱人,连自己都不爱,他怎么会去爱人?所以,佛在这个世间教学教什么?就是教仁慈。

教导我们对别人要有爱心、要有慈悲心,大慈大悲对待一切众生,这是佛法教学的内容。

对自己是「牟尼」。

中国古代哲学的论文

中国古代哲学的论文

中国古代哲学的论文对待中国古代哲学的态度,有人认为应当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有人把中国的落后完全归咎为传统的哲学思想,主张全然抛弃中国古代哲学而全盘西化。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哲学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古代哲学的论文篇一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对待中国古代哲学的态度,有人认为应当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有人把中国的落后完全归咎为传统的哲学思想,主张全然抛弃中国古代哲学而全盘西化。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正如古人所云:“东海西海,心同理同。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哲学思想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在一定阶段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我们必须肯定它们的存在,以平等的眼光来审视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

对待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更应当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纵览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史,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不断地斗争、融合,其他如墨家、法家等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主流的哲学思想。

对于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哲学思想,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而对于有些内容,我们亦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中有用的部分,使之成为对今天有所助益的思想要素。

一纵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我们基本可以理清中国古代哲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注重人生。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往往从生活的实践出发,来研究各种哲学问题,所以特别注重对人生的研究。

儒家哲学重所讲的心、性、情、意、良知等都表示出对人生、人性,以及对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所关注的理想的人生境界——逍遥与解脱,向往着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佛家追求成“佛”,将达到涅槃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两千多年来,对人生的审视,对人的自我追求的关注,始终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孜孜以求的核心问题。

(二)注重践履。

知与行的关系向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中国古代的哲学成就不仅仅表现在理论方面,更体现在这些理论的践行上。

古代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古代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古代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些古代哲学思想的价值和现代意义远不止局限于中国历史的背景中。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古代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首先,古代哲学思想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儒家强调仁爱和道德修养,道家崇尚无为而治的理念。

这些思想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有着普世意义。

在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道德危机和伦理挑战。

古代哲学思想提醒我们内心的修养和对他人的关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石。

只有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才能建立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

其次,古代哲学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和个人修养。

道家推崇内省和冥想,儒家注重自我反省和环境修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忙碌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中,很容易迷失自我。

然而,通过借鉴古代哲学思想的教益,我们可以学会如何达到内心的平和与人生的平衡。

只有通过探索自己内心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生活的目标和幸福的源泉。

另外,古代哲学思想提出了善治国家和管理社会的理念。

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墨家提倡公平和平等的社会秩序。

在当代社会,政府的职责和政策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古代哲学思想提醒我们,政府需要依靠公平、公正的法律和制度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只有建立起一个有序、公正的政治体系,才能实现社会的持续繁荣和民众的幸福。

最后,古代哲学思想还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着启示性的作用。

墨家主张实用和效益,儒家注重学问的普及和人类智慧的追求。

这些思想方向激励着人们追求知识和改善生活。

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便利。

然而,古代哲学思想提醒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当以人类的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只有将科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为社会带来真正的进步与幸福。

总之,古代哲学思想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对现代社会具有深刻意义的宝贵财富。

它们提供了解答当代社会问题和求取幸福的思考路径。

古代圣人有什么用途和用途

古代圣人有什么用途和用途

古代圣人有什么用途和用途古代圣人,是指在古代历史上被人们公认为具有卓越智慧、高尚道德和行为榜样的人物。

他们以其促进人类进步、推动社会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而备受尊敬和崇拜。

下面我将从道德榜样、智慧引导、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详细阐述古代圣人的用途和作用。

首先,古代圣人作为道德榜样,对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

圣人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道德标准,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他们的行为和言论都体现了高尚的德行和价值观,给予了人们道德的指引和思考。

人们通过学习和模仿圣人的行为举止,激发了自己对道德的追求和实践,从而促进了社会的道德进步。

其次,古代圣人以智慧引导,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论,以及对人生、天地、社会等问题的洞察和解答,为人们提供了智慧的指南。

圣人的智慧思想包含了对伦理学、政治学、宗教学等多个领域的思考和见解,为人们提供了行为和决策的思路。

他们的智慧理念成为人们研究和探索的对象,通过传承和发扬,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古代圣人对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使得他们在社会中具备一种权威和影响力,能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对社会进行引导和教育。

圣人通过倡导和践行道德规范,呼吁人们相互理解、宽容、尊重和和谐,从而减少了社会矛盾和冲突。

他们还以自身的行为和言论为参照,彰显公正、正义,提供了社会秩序和和谐的样本。

最后,古代圣人对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的智慧和思想通过文字、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形式被流传下来,并成为后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圣人的智慧思想成为了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圣人的思想也催生了一系列的哲学、教育、文学等学科,为现代学术研究提供了源头。

综上所述,古代圣人的用途和作用十分丰富多样。

他们作为道德榜样和智慧引导,为人们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了社会的道德进步和智慧发展。

他们的存在和影响也为社会提供了稳定和和谐的基础,同时成为后人研究和崇拜的对象,为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化法光----修炼佛法的点滴感悟(一)

同化法光----修炼佛法的点滴感悟(一)

同化法光----修炼佛法的点滴感悟(⼀)得法
假如今⽣没有得到佛法,
轮回中,不管经历了多少岁⽉,
是⼈,或者⾮⼈,
富贵,亦或贫穷,
所有的⼀切之不过是在徘徊求索。

直到遇到佛法的哪⼀刻,
⽣命的存在才真正有了意义;
⽣⽣为此⽣,
为的就是踏上返本归真的路。

再回⾸,
如果化作⽯头,
⽯头万年不风化,
万年不得托⽣;
如果投⽣成⼀头猪,
猪不被宰杀,
亦不得解脱;
如果作孽⼊了地狱,
罪过没有赎尽,
那只有偿还受苦的份⼉。

⼈⾝难得!
轮回中,如果不能投胎为⼈,
就失去了得到佛法的资格;
幸得⼈⾝,
还要良⼼未昧,
良知尚存,
红尘中,不被名利情⾊蒙蔽了本⼼。

⽣⾝为⼈,
更要幸遇佛法洪传的时候,
有⼀双辨别是⾮善恶的慧⽬;正念坚定,超越⽣死,
⽅不辜负浩荡佛恩的慈悲苦度。

得度!得度!
千万年的机缘才不会再误!。

人性本善辩论赛(全文)

人性本善辩论赛(全文)

人性本善辩论赛(全文)严嘉:对方似乎认为有了外部恶的环境,人就会变恶。

请问在南极,在一种非常艰难的沙漠之中,人就会变坏了吗?今晚的辩题是人性本善,反方的立场是人性本恶.双方的立场是由抽签决定的.现在我宣布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大决赛正式开始.首先将由正方一辩吴淑燕同学表明立场和发言,时间为三分钟(掌声).吴淑燕:大家好!哲学家康德主张,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进一步又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而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我方不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有恶行,但是恶行的产生则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说人性本恶,那么人世间根本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虽然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极力主张在人性本恶的前提下人类可以形成道德.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恶,人类一切道德规范都是作为人类最大的利己手段.当道德成为手段时,道德还是道德吗?也就是说,人一旦违犯道德而不会受到处罚,人就不会遵守道德的约束了.深夜两点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红灯,如果人性本恶我就会闯过去,因为不过是为了个人方便.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仍然有许多人遵守交通规则.而根据人性本恶的前提假设,霍布斯认为必须有一个绝对的、无所不在的权威监督每个人履行道德规约.如果人性本恶,没有一个人会心甘情愿地遵守道德规约,但是事实证明:人还是有善行、人还是有道德、还是有利他的行为.如果人性本恶,(时间警示)那么我们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是活在一个“老大哥”无时不刻不监督我们的世界当中;第二个是我们人类社会将是彼此不再相信.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会看到一个老太太跌倒了有人把她扶起来,人们则说他居心不良;而我们在辩论会中建立起来的友谊都是虚假的装腔作势.但是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社会当中,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君主曾经产生过,但是舍己为人的事情在不断地发生.而在生活当中,为善不为人知的生徒小民更是比比皆是.泰丽莎修女的善行,大乘佛教中所说的“众生永远不得渡,则已终身不作佛”的慈悲宏愿,难道不正是人性本善的最佳引证吗?(时间到)谢谢!(掌声).主席:谢谢吴淑燕同学,接下来请反方第一位代表姜丰同学表明立场和发言,时间也是三分钟.(掌声).她,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人能退化,学佛、成佛还有意义吗
——潘麟在《家门没上锁》一书中的核心观点:众生本来就是一个佛陀,只因为自我意识的严密封锁而不能显化和起用,只有被显化出来以后,才是现实中的佛陀。(潘麟:佛性等同于佛)
——来就是神,就是佛,就是圣人,可因为某种原因,我们退化成了人(或六道中别的众生)。只要我们通过正确的方法修行和实践后,即可重新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佛或神。”
请问:圣人能退化(退转)吗?
如果圣人能退化,那么人们学佛、成佛还有意义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