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苏科版数学九下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word教学设计3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锐角三角函数》教学案

(完整word版)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锐角三角函数》教学案

课题7.1正切(1) 自主空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正切的概念,能通过画图求出一个角的正切的近似值。

能运用正切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表示物体倾斜程度,形成正切的概念的过程,练就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正切的含义,会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切值。

学习难点计算一个锐角的正切值的方法。

教学流程预习导航观察回答:如图某体育馆,为了方便不同需求的观众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台阶。

下列图中的两个台阶哪个更陡?你是怎么判断的?图(1)图(2)[点拨]可将这两个台阶抽象地看成两个三角形答:图的台阶更陡,理由合作探究一、新知探究:1、思考与探索一:除了用台阶的倾斜角度大小外,还可以如何描述台阶的倾斜程度呢?①可通过测量BC与AC的长度,②再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台阶的倾斜程度。

(思考:BC与AC长度的比与台阶的倾斜程度有何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③讨论:你还可以用其它什么方法?能说出你的理由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思考与探索二:(1)如图,一般地,如果锐角A的大小已确定,我们可以作出无数个相似的RtAB1C1,RtAB2C2,RtAB3C3……,那么有:Rt△AB1C1∽_____∽____……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AC C CBBB得:111AC C B =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可知: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已确定,那么这个锐角的对边与这个角的邻边的比值也_________。

3、正切的定义如图,在Rt △ABC 中,∠C =90°,a 、b 分别是∠A 的对边和邻边。

我们将∠A 的对边a 与邻边b 的比叫做∠A_______,记作______。

即:tanA =________=__________(你能写出∠B 的正切表达式吗?)试试看.4.思考:当锐角α越来越大时,α的正切值有什么变化? 二.例题分析:例1:⑴某楼梯的踏板宽为30cm ,一个台阶的高度为15cm ,求 楼梯倾斜角的正切值。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章锐角三角函数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教案_20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章锐角三角函数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教案_20

7.6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能借助计算器进行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并能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说明;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过程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验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教学重点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中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课前准备1.在△ABC中,∠C=90°,∠A=45°,则BC∶AC∶AB =.在△ABC中,∠C=90°,∠A=30°,则BC∶AC∶AB=.2.在△ABC中,∠C=90°.(1)已知∠A=30°,BC=8cm,求AB与AC的长;(2)已知∠A=60°,AC=8cm,求AB与BC的长.学生先画出草图,结合圆的有关知识,计算出圆心角的度数,进一步利用三角函数求出高度.探索活动1.已知∠A是锐角,sinA=1/3 ,则tanA的值2.如图,△ABC的顶角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A 的值是3.如图,已知AB为⊙0的直径,CD为⊙0上两点,AC=8,BC=6,sinD的值为4.如图,已知△ABC中,∠ACB=90 °,CD ⊥AB垂足为D,DB=1,CD=2,则tanA的值教师帮助学生一起画出草图,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通过图形反映问题中的已知与未知以及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1-2题采用构造思想去启发学生2-4题采用转化思想例题讲解例1如图,P点是某海域内的一座灯塔的位置,船A停泊在灯塔P的南偏东53 °方向的50海里处,船B位于船A的正西方向且与灯塔P相距海里.(本题参考数据,(1)试问船B在灯塔P的什么方向?(2)求两船相距多少海里?(结果保留根号)学生独立画出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然后解决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后,解决问题.例2 有一只拉杆式旅行箱(图1),其侧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已知箱体长AB=50 cm,拉杆的伸长距离最大时可达35cm,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在箱体底端装有圆形的滚轮⊙A,⊙A与水平地面MN相切于点D.在拉杆伸长至最大的情况下,当点B距离水平地面38cm时,点C到水平地面的距离CE为59cm.设AF∥MN.(1)求⊙A的半径长;(2)当人的手自然下垂拉旅行箱时,人感到较为舒服.某人将手自然下垂在C端拉旅行箱时,CE为80cm,64°.求此时拉杆的伸长距离.例3如图,某仓储中心有一斜坡AB,其坡度为,顶部A处的高AC为4m,B、C在同一水平地面上。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这一节主要讲述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了解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对锐角三角函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需要进一步掌握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

2.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锐角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应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实际问题和教学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金字塔的高度、计算电视屏幕的面积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这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导入环节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4.巩固(10分钟)选取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学生解答中的典型错误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将锐角三角函数应用到生活中,举例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享自己的经验。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章锐角三角函数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教案_27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章锐角三角函数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教案_27

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复习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能灵活运用定义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复习牢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并能进行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章的复习,让学生学会将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与价值:通过测量避雷针的高,认识到数与形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体验到学好知识,能应用于社会实践,通过选式的诀窍,可简便计算,从而体会探索,发现科学的奥秘和意义。

复习重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

复习难点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课型:复习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问题1 在Rt△ABC中,∠C=90°,你能说出哪些正确的结论?请你写下来.问题2 观察下列4幅图,根据图中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1)(2)(3)(4)问题3 若将问题2中第(4)幅图改成下图,请你求出点A到BC的距离.问题4 如图,在建筑物AB 上,挂着35 m 长的宣传条幅AE ,从另一建筑物CD 的顶部D 处看条幅顶端A 处,仰角为45°,看条幅底端E 处,俯角为37°.求两建筑物间的距离BC .(参考数据:sin37°≈0.6,cos37°≈0.8,tan37°≈0.75)问题5 如图,甲楼AB 高20m ,乙楼CD 高10m ,两栋楼之间的水平距离BD =20m ,为了测量某电视塔EF 的高度,小明在甲楼楼顶A 处观测电视塔塔顶E ,测得仰角为37°,小丽在乙楼楼顶C 处观测电视塔塔顶E ,测得仰角为45°,求电视塔的高度EF .(参考数据:sin37°≈0.6,cos37°≈0.8,tan37°≈0.75,2≈1.4,结果保留整数)课堂练习1.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准备测量长江某处的宽度AB ,他们在AB 延长线上选择了一座与B 距离为200 m 的大楼,在大楼楼顶的观测点C 处分别观测点A 和点B ,利用测角仪测得俯角(从高处观测低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分别为8°和46°.求该处长江的宽度AB .(参考数据:sin8°≈0.14,cos8°≈0.99,tan8°≈0.16,sin46°≈0.72,cos46°≈0.69,tan46°≈1.04)C D EA B F37°45°A B C(第1题) D。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讲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讲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这一节主要介绍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简单应用。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可以进一步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但对函数的应用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方法,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应用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应用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锐角三角函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计算机等。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以及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建筑工人测量高度等,引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巩固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九年级数学下册 76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案

九年级数学下册 76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cos150.97︒≈)活动二:学校校园内有一小山坡AB ,经测量,坡角∠ABC =30°,斜坡AB 长为12米.为方便学生行走,决定开挖小山坡,使斜坡BD 的坡比是1∶3(即为CD 与BC 的长度之比).A 、D 两点处于同一铅垂线上,求开挖后小山坡下降的高度AD .例题讲解如图,水坝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 ,迎水坡BC 的坡角α为30°,背水坡AD 的坡度β为1∶1.2, 坝顶宽DC =,坝高.求:(1)背水坡AD 的坡角β°); (2)坝底宽AB 的长(精确到).思考:在上题中,为了提高堤坝的防洪能力,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加固堤坝,要求坝顶CD 加宽,背水坡AD 的坡度改为1∶1.4,已知堤坝的总长度为5km ,求完成该项工程所需的土方(精确到3) .拓展提高1.如图,某人在大楼30米高(即PH =30米)的窗口P 处进行观概念而已,让学生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数学建模的思想βαFED CBA测,测得山坡上A 处的俯角为15°,山脚B 处的俯角为60°,已知该山坡的坡度i (即tan ∠ABC )为1∶,点P 、H 、B 、C 、A 在同一个平面上的点H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PH ⊥HC .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A .15B .203C .202D .1032.如图所示,山坡上有一棵与水平面垂直的大树,一场台 风过后,大树被刮倾斜后折断倒在山坡上,树的顶部恰好接触到坡面.已知山坡的坡角23AEF ∠=°,量得树干倾斜角38BAC ∠=°,大树被折断部分和坡面所成的角604m ADC AD ∠==°,.(1)求CAE ∠的度数;(2)求这棵大树折断前的高度? (结果精确到个位,参考数据:2 1.4=,3 1.7=,6 2.4=).学生独立画出新的图形,抓住不变量,找出变量.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得出结论,派代表上来展示.作业 布置补充习题对应课时作业备课评价:年级主任(签名):。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

用锐角三角函数的解决问题(3)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弄清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

2. 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会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3.在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重点:掌握结合运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形结合的想法为本节课的能力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应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选择适当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思路1.提出问题:学校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怎样测出旗杆的高度呢?先思考并进行回答和交流1.52m10m?ACEDB给学生展现一个轻松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并了解俯角、仰角概念。

解决问题例题1:如图,AB和CD是同一地面上的两座相距36米的楼房,在楼AB的楼顶A点测得楼CD的楼顶C的仰角为45°,楼底D的俯角为30°.求楼CD的高。

思考并回答和交流。

教师帮助学生一起画出草图,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通过图形反映问题中的已知与未知以及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互相讨论,踊跃回答.思考:如何做辅助线体会俯角、仰角的简单应用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变式训练】若AB和CD是同一地面上的两座楼房,在楼AB 的楼顶A点测得楼CD的楼顶C 的仰角为45°,楼底D的俯角为30°.已知楼CD高为31030 米,你能求出两楼之间的距离BD吗?如何通过方程解决问题,设哪条线段为未知数计算最简单?师生互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建立直角三角形模型的意识。

例题2怎样测量停留在空中的气球高度呢?明明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先站在地面上某点处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27°,然后他向气球方向前进了50m,此时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40°.若明明的眼睛离地面1m,如何计算气球的高度呢?(右图)练一练1.河的对岸有水塔AB, 今在C引导学生注意利用好“50m”这个条件.学生讨论交流后,自己独立解答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的能力及两个基本图形的应用。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苏科版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说课稿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苏科版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说课稿
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要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案例分析法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两种方法都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学生通过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来提高学习效果。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数学软件等技术工具。多媒体课件能够生动地展示锐角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实物模型和数学软件则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动手实践:让学生利用实物模型或数学软件进行操作和实践,亲身体验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过程。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总结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然后,我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让其他同学和学习成果。最后,我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逐步呈现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回顾一下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框架。然后,我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锐角三角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接下来,我会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布局上,我会将板书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标题和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结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一个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知识点。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尽量使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示,并注意字体的清晰度和大小。

苏科版数学九下《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word学案3课时

苏科版数学九下《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word学案3课时
(引导学生学会构建解决问题需要的基本图形:直角三角形)
三、例题点拨:
解析:首先理解问题3中的概念:坡度,即比,角的正切值,而问题要利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就需要直角三角形,因此想到在梯形中作高构建直角三角形,具体见课本分析。
解:
(说明:要注重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同时数学语言的表达。)
拓展延伸:
灌云县伊芦中学教学案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数学
执笔
王华忠
审核
张彩留
使用周次
课题
7.6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1)
课型
新授
章节
7.
学习
目标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借助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自学:
(1)在例题描述的实际问题中,你能联系学过的知识,用基本图形来构建这个实物“摩天轮”,画出简易图形。
(2)通过作图过程的完成,你能在实物与图形之间建立一些基本的数与形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二、探索活动:
进一步阅读例题,在画出的图形上,完成数与形的对应后回答:
1、问题需要解决的是什么?如何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解:
问题拓展:
(1).摩天轮启动多长时间后,小明离地面的高度将首次达到10m?
(2).小明将有多长间连续保持在离地面10m以上的空中?
解析:
课堂练习:
1.单摆的摆长AB为90cm,当它摆动到AB’的位置时,∠BAB’=11°,问这时摆球B’较最低点B升高了多少(精确到1cm)?
2.已知跷跷板长4m,当跷跷板的一端碰到地面时,另一端离地面1.5m.求此时跷跷板与地面的夹角(精确到0.1°).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章锐角三角函数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教案_13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章锐角三角函数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教案_13

课题: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会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含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2. 能力目标: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锐角三角函数及应用【学习流程】【自主学习】锐角三角函数定义1.如图在Rt△ABC中,∠C=90°,∠A为△ABC中的一锐角,则有:∠A的正弦:sinA= .∠A的余弦:cosA= ______.∠A的正切:tanA= _____.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记忆法(1)图表记忆法:(2)规律记忆法:3.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如图1,在 Rt△ABC中,∠C为直角,三边长分别为a,b,c三边关系:勾股定理:________三角关系:∠A+∠B=∠C=边角间关系:sinA=cosB= cosA=sinB=tanA= tanB=面积关系:S△ABC==__________(h为斜边AB上的高)4.常见的类型和解法:备注(学生笔记栏)5.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1)仰角、俯角:(2)坡度(坡比)、坡角:(3)方向角:练习: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OA过点(2,1),则tanα的值是 .第1题图第2题图第4题图2.如图,将∠AOB放置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则tan∠AOB的值是 .3.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腰长为 2 cm,则它的底边长为 cm.4. 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已知CD=2,AC=3,则cos A=________.【合作探究】一、锐角三角函数例 1 如图,在Rt△ABC中,∠C=90°,AB=10,sin A=2/5,求BC的长和tan B 的值.例1题图二.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例 2 为了测量校园内旗杆AB的高度,小明和小丽同学分别采用了如下方案:(1)小明的方案:如图①,小明在地面上点C处观测旗杆顶部,测得仰角∠ACB=45°,然后他向旗杆反方向前进20米,此时在点D处观测旗杆顶部,测得仰角∠ADB=26.6°.根据小明的方案求旗杆AB的高度. (参考数据:sin26.6°≈0.45,tan26.6°≈0.50)(2)小丽的方案:如图②,小丽在地面上点C处观测旗杆顶部,测得仰角∠ACB=45°,然后从点C爬到10米高的楼上的点E处(CE⊥BC),观测旗杆顶部,测得仰角∠AEF =α,根据小丽的方案求旗杆AB的高度为多少米..(用含α的式子表示)【归纳提炼】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2)(3)【当堂反馈】小华想测量位于池塘两端的A、B两点的距离,他沿着与直线AB平行的道路EF行走,当行走到点C处,测得∠ACF=45°,再向前行走100米到点D处,测得∠BDF=60°,若直线AB与EF之间的距离为60米,求A、B 两点的距离.2.为了对一棵倾斜的古杉树AB进行保护,需测量其长度,如图,在地面上选取一点C,测得∠ACB=45°,AC=24 m,∠BAC=66.5°,求这棵古杉树AB的长度.(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2≈1.41,sin66.5°≈0.92,cos66.5°≈0.40,tan66.5°≈2.30)【课后作业】1.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l上有A、B两个观测站,AB=2 km,从A 测得船C在北偏东45°的方向,从B测得船C在北偏东22.5°的方向,则船C离海岸线l的距离(即CD的长)为( )A. 4 kmB. (2+2) kmC. 2 2 kmD. (4-2) km【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7.6__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_教学设计_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7.6__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_教学设计_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

2.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灵活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决直角三角形有关问题。

3.在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的复习、建构和应用中,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做好单元复习的基本活动经验.2.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锐角三角形的概念,以及特殊锐角与其三角函数值的对应关系。

【学习难点】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及建构直角三角形模型解决相关问题。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例1 在△ABC中,,AC=4,BC=3,BA=5则sinA=___;sinB=___;cosA=___;cosB=___;tanA=___。

提出问题:解决这类题目我们需要清楚本章里的什么内容?复习知识点,基本定义:tanA=,sinA=,cosA=回到题目,解决题目。

通过题目我们还发现了:归纳:任何锐角的正弦(余弦)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

引导学生将α角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解决问题。

(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归纳:已知一个锐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可以求另外两个三角函数值。

通常要画出图形,利用设参数法,通过数形结合,根据定义求解。

2、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复习知识点:正切值随着锐角度数的增大而___________;正弦值随着锐角度数的增大而___________;余弦值随着锐角度数的增大而___________。

完成例2,第(3)题提醒学生异名函数要转化为同名函数,再比较大小。

三角函数的增减性还可以帮助我们求这样的取值范围的题型。

展示例4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回顾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完成表格。

(学生口答)例3 计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计算中经常出现,所以我们要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请学生板演)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特殊角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样的问题。

这道题目要运用三角函数就需要构建直角三角形,从这一点出发指导学生画出图形,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来求解。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说课稿3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说课稿3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6 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6 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如何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运用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对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锐角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掌握利用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解决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解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和教具,辅助教学,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易于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

3.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解答。

4.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7.6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教课目的】1.能把实质问题转变为数学识题,能借助计算器进行相关三角函数的计算,并能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说明。

2.经历探究实质问题的求解过程,进一步领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实质过程中的作用。

3.经过对问题情境的议论,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体验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质问题,浸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教课要点】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质问题。

【教课难点】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中的灵巧运用。

【教课过程】一、引入观点1.坡度的观点,坡度与坡角的关系。

坡度是指斜坡上随意一点的高度与水平距离的比值。

坡角是斜坡与水平线的夹角。

从三角函数的观点能够知道,坡度与坡角的关系是i=tana。

明显,坡度越大,坡角α就越大,坡面就越陡。

A D(如图)如图是一个拦水大坝的横断面图,AD∥BC(1)斜坡AB=10m,大坝高为8m,斜坡AB的坡度iAB=___。

(2)假如坡度iAB=1∶3,则坡角∠B=___。

B E C(3)假如坡度iAB=1∶2,AB=8m,则大坝高度为___。

二、典例讲解例1.如图,水坝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迎水坡BC的坡角α为30°,背水坡AD的坡度i为1∶1.2,坝顶宽DC=2.5米,坝高4.5米。

求:(1)背水坡AD的坡角β(精准到0.1°);(2)坝底宽AB的长(精准到0.1米)。

思虑1:在上题中,为了提升堤坝的防洪能力,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加高堤坝,要求堤坝加高0.5米,已知堤坝的总长度为5km,(保持迎水坡与背水坡的坡度不变),需要多少方土?(结果保存根号)思虑:2::在上题中,为了提升堤坝的防洪能力,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加固堤坝,要求坝顶CD加宽0.5米,背水坡AD的坡度改为1∶1.4,已知堤坝的总长度为5km,求达成该项工程所需的土方(精准到0.1米3)。

三、讲堂练习1.某人沿着有必定坡度的坡眼行进了10米,此时他与水平川面的垂直距离为25米,则这个坡面的坡度为__________。

苏科版数学九下《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word同步教案

苏科版数学九下《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word同步教案

数学教学设计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

者:谢芸(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
7.6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1)
标1.知识与技能: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能借助计算器进行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并能对结果的明;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过程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验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题,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点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点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思路
空中?。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首先谈谈情境的创设。

亚里士多德曾作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思维从惊讶开始。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好的情境创设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勤业中学这么多年了,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在学生面前缺乏威慑力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很快从上一节课的内容和课间的放松转到我的课堂上来,好的情境能帮我很大的忙。

那么,这节课怎样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根据这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选择了用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背景材料,一组游乐园的图片,有“跷跷板”“过山车”“秋千”“摩天轮”,先把学生带回到快乐的童年,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之产生学习欲望和热情。

然后把话题又转到“你在玩的时候是否曾经想过,其中又包含了数学问题吗?”将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的内容“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其次谈谈例题的选择和设计。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用的苏科版《数学》已经是第3套教材了,由于我连续几年留在九年级,根据我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最近几年中考题型的变化,我对例题重新进行了调整和设计。

数学知识的应用基本程序是把实际问题通过建模思想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解答来解决实际问题,其中建模是难点和关键。

为了突破化解难点,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落实了:(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越性,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增强建模的直观性,降低建模的难度。

在最后一个拓展问题中,台风位置的移动很难通过静态的几何图形进行分析,借助ppt的动画功能,让台风动起来,让学生体会在动的过程中图形有怎样的关系;(2)在例题文字的呈现上,注重问题层次,让学生探究问题由易到难,更具有操作性。

在问题二中,摩天轮转动一周需12分钟,如果为了避免直接提问“2分钟后车厢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难度跨度较大,我在这设计了“6分钟后车厢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3分钟后呢?”学生可以从这两个特殊位置上分析出“转动的时间和转过的圆心角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处理转动2分钟的时候就知道将时间的条件转化为圆心角来解决了。

最新苏科初中数学九年级下《7.6 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word教案 (1)

最新苏科初中数学九年级下《7.6 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word教案 (1)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课堂教学教案教材第七章第六节第 1 课时总 8 课时课题 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1)备课人课型新授课:展现标点讲解重点突破难点巩固疑点教学目标(认知技能情感)【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一些实例,能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概括具体的一些实例;通过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达成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探究、归纳的习惯和能力,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通过具体的一些实例,能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元素之间的关系。

教具与课件多媒体与三角尺板书设计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1)教学环节学生自学共研的内容方法(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训练、探索、创新等内容)教师施教提要(启发、精讲、活动等)再次优化一、例题教学【【典型例题】1. “五一”节,小明和同学一起到游乐场游玩. 游乐场的大型摩天轮的半径为20m,旋转1周需要12min.小明乘坐最底部的车厢(离地面约0.5m)开始1周的观光,经过2min后,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1).摩天轮启动多长时间后,小明离地面的高度将首次达到10m?(2).小明将有多长时间连续保持在离地面10m以上的空中?分析:如图,小明开始在车厢点B,经过2min后到了点C,点C离地面的高度就是小明离地面的高度,其实就是DA的长度DA= AE -二、(1)巩固练习2.1.单摆的摆长AB为90cm,当它摆动到AB’的位置时, ∠BAB’=11°,问这时摆球B’较最低点B升高了多少(精确到1cm)?3.已知跷跷板长4m,当跷跷板的一端碰到地面时,另一端离地面1.5m.求此时跷跷板与地面的夹角(精确到0.1°).4.如图所示,电工李师傅借助梯子安装天花板上距地面2 .90m的顶灯.已知梯子由两个相同的矩形面组成,每个矩形面的长都被六条踏板七等分,使用时梯脚的固定跨度为1m.矩形面与地面所成的角α为78°.李师傅的身高为l.78m,当他攀升到头顶距天花板0.05~0.20m时,安装起来比较方便.他现在竖直站立在梯子的第三级踏板上,请你通过计算判断他安装是否比较方便?课后练习:【基础演练】1.如图,秋千链子的长度为3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两边的摆动角度均为30º。

九年级数学下册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学案苏科

九年级数学下册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学案苏科

§7.6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2)学习目标:1.认清俯角、仰角和方位角;2.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能借助计算器进行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并能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说明;3.经历探索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4.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验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学习重点:利用俯角、仰角和方位角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中的灵活运用.学习过程一.【情境创设】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A看一栋高楼顶部B处的仰角为30º,看这栋高楼底部C处的俯角为60º,若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90m,则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保留整数,2≈1.414,3≈1.732)二.【问题探究】活动一:如图,飞机在距地面9km高空上飞行,先在A处测得正前方某小岛C的俯角为30°,飞行一段距离后,在B处测得该小岛的俯角为60°.求飞机的飞行距离.活动二:海船以5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行驶,在A处看见灯塔B在海船的北偏东60°方向,2小时后船行驶到C处,发现此时灯塔B在海船的北偏西45°方向,求此时灯塔B到C处的距离.例题 怎样测量停留在空中的气球高度呢?明明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先站在地面上某点处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27°,然后他向气球方向前进了50m ,此时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40°.若明明的眼睛离地面1.6m , 如何计算气球的高度呢?三.【拓展提升】东方山是鄂东南地区的佛教圣地,月亮山是黄荆山脉第二高峰,山顶上有黄石电视塔.据黄石地理资料记载:东方山海拔DE =453.20米,月亮山海拔CF =442.00米,一飞机从东方山到月亮山方向水平飞行,在东方山山顶D 的正上方A 处测得月亮山山顶 C 的俯角为α,在月亮山山顶C 的正上方B 处测得东方山山顶D 处的俯角为β,如图,已知tanα=0.15987,t anβ=0.15847,若飞机的飞行速度为180米/秒,则该飞机从A 到B 处需多少时间?(精确到0.1秒)四.【课堂小结】五.【反馈练习】1.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连结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得到ABC ,则AC 边上的高是2.在四边形ABCD 中,∠ A= ,AB ⊥BC ,AD ⊥DC ,AB=20cm ,CD=10cm ,求AD ,BC 的长(保留根号)? A B60°3.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5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 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与水面的夹角为30°,此人以每秒0.5米收绳.问:8秒后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米)4.某工厂接受一批支援四川省汶川灾区抗震救灾帐蓬的生产任务.根据要求,帐篷的一个横截面框架由等腰三角形和矩形组成(如图所示).已知等腰△ABE 的底角∠AEB=θ,且tanθ= ,矩形BCDE 的边CD=2BC ,这个横截面框架(包括BE )所用的钢管总长为15m .求帐篷的篷顶A 到底部CD 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m ) 34A B C DE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若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2ax -a 2=0的一个根,则a 的值为( ) A .-1或4B .-1或-4C .1或-4D .1或4 【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x=-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2x ax a +-=的一个根, ∴(-2)2+32a×(-2)-a 2=0,即a 2+3a-2=0, 整理,得(a+2)(a-1)=0,解得 a 1=-2,a 2=1.即a 的值是1或-2.故选A .点睛: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2.如图,AB 切⊙O 于点B ,OA =23,AB =3,弦BC ∥OA ,则劣弧BC 的弧长为( )A 3B 3πC .πD .32π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连接OB ,OC ,∵AB为圆O的切线,∴∠ABO=90°,在Rt△ABO中,OA=23,∠A=30°,∴OB=3,∠AOB=60°,∵BC∥OA,∴∠OBC=∠AOB=60°,又OB=OC,∴△BOC为等边三角形,∴∠BOC=60°,则劣弧BC长为6033 1803ππ⨯=.故选A.考点: 1.切线的性质;2.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3.弧长的计算.3.一、单选题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x=1,给出下列结论:①abc<0;②b2>4ac;③4a+2b+c<0;④2a+b=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①∵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开口向下,∴a<0,∵二次函数的图象y 轴的交点在y 轴的正半轴上,∴c>0,∵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12ba ,∴-= ∴2a+b=0,b>0∴abc<0,故正确;②∵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240b ac ∴->, 24b ac ∴>,故正确;③∵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抛物线上x=0时的点与当x=2时的点对称,即当x=2时,y>0∴4a+2b+c>0,故错误;④∵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12ba ,∴-=∴2a+b=0,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B.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 2+x 2=x 4B .x 8÷x 2=x 4C .x 2•x 3=x 6D .(-x )2-x 2=0 【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A 原式=2x 2,故A 不正确;B 原式=x 6,故B 不正确;C 原式=x 5,故C 不正确;D 原式=x 2-x 2=0,故D 正确;故选D考点:1.同底数幂的除法;2.合并同类项;3.同底数幂的乘法;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5.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24y bx b ac =+-与反比例函数a b c y x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得到a>0,再根据对称轴确定出b ,根据二次函数图形与x 轴的交点个数,判断24b ac -的符号,根据图象发现当x=1时y=a+b+c<0,然后确定出一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情况,即可得解.【详解】∵二次函数图象开口方向向上,∴a>0,∵对称轴为直线02b x a=->, ∴b<0,二次函数图形与x 轴有两个交点,则24b ac ->0,∵当x=1时y=a+b+c<0,∴24y bx b ac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且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 反比例函数a b c y x++=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只有D 选项图象符合.故选:D.【点睛】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掌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6,则其外接圆半径为( )A .3B .32C .33D .6【答案】D【解析】连接正六边形的中心和各顶点,得到六个全等的正三角形,于是可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正三角形的边长,为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详解】如图为正六边形的外接圆,ABCDEF 是正六边形,∴∠AOF=10°, ∵OA=OF, ∴△AOF 是等边三角形,∴OA=AF=1.所以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等于边长,即其外接圆半径为1.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六边形的外接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画出图形,找出线段之间的关系. 7.如图,边长为2a 的等边△ABC 中,M 是高CH 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MB ,将线段BM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 ,连接HN .则在点M 运动过程中,线段HN 长度的最小值是( )A.12a B.a C.32a D.3a【答案】A【解析】取CB的中点G,连接MG,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H=BG,再求出∠HBN=∠MBG,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MB=NB,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MBG≌△NBH,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HN=MG,然后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MG⊥CH时最短,再根据∠BCH=30°求解即可.【详解】如图,取BC的中点G,连接MG,∵旋转角为60°,∴∠MBH+∠HBN=60°,又∵∠MBH+∠MBC=∠ABC=60°,∴∠HBN=∠GBM,∵CH是等边△ABC的对称轴,∴HB=12 AB,∴HB=BG,又∵MB 旋转到BN ,∴BM=BN ,在△MBG 和△NBH 中,BG BH MBG NBH MB NB ⎧⎪∠∠⎨⎪⎩===,∴△MBG ≌△NBH (SAS ),∴MG=NH ,根据垂线段最短,MG ⊥CH 时,MG 最短,即HN 最短,此时∵∠BCH=12×60°=30°,CG=12AB=12×2a=a , ∴MG=12CG=12×a=2a , ∴HN=2a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8.观察下列图中所示的一系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2019个图形共有( )个〇.A .6055B .6056C .6057D .6058【答案】D 【解析】设第n 个图形有a n 个O(n 为正整数),观察图形,根据各图形中O 的个数的变化可找出"an=1+3n(n为正整数)",再代入a=2019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设第n个图形有a n个〇(n为正整数),观察图形,可知:a1=1+3×1,a2=1+3×2,a3=1+3×3,a4=1+3×4,…,∴a n=1+3n(n为正整数),∴a2019=1+3×2019=1.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规律型:图形的变化,解题关键在于找到规律9.3的倒数是()A.3B.3-C.13D.13-【答案】C【解析】根据倒数的定义可知.解:3的倒数是.主要考查倒数的定义,要求熟练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倒数的性质:负数的倒数还是负数,正数的倒数是正数,0没有倒数.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0.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的是()A.x2+6x+9=0 B.x2=x C.x2+3=2x D.(x﹣1)2+1=0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即可.详解:A、x2+6x+9=0.△=62-4×9=36-36=0,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B、x2=x.x2-x=0.△=(-1)2-4×1×0=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C、x2+3=2x.x2-2x+3=0.△=(-2)2-4×1×3=-8<0,方程无实根;D、(x-1)2+1=0.(x-1)2=-1,则方程无实根;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如图,在平行四边ABCD中,AD=2AB,F是AD的中点,作CE⊥AB,垂足E在线段AB上,连接EF、CF,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DCF=∠BCD,(2)EF=CF;(3)SΔBEC=2SΔCEF;(4)∠DFE=3∠AEF【答案】①②④【解析】试题解析:①∵F是AD的中点,∴AF=FD,∵在▱ABCD中,AD=2AB,∴AF=FD=CD,∴∠DFC=∠DCF,∵AD∥BC,∴∠DFC=∠FCB,∴∠DCF=∠BCF,∴∠DCF=12∠BCD,故此选项正确;延长EF,交CD延长线于M,∵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MDF,∵F为AD中点,∴AF=FD,在△AEF和△DFM中,{A FDM AF DFAFE DFM∠=∠=∠=∠,∴△AEF≌△DMF(ASA),∴FE=MF,∠AEF=∠M,∵CE⊥AB,∴∠AEC=90°,∴∠AEC=∠ECD=90°,∵FM=EF,∴FC=FM,故②正确;③∵EF=FM,∴S△EFC=S△CFM,∵MC>BE,∴S△BEC<2S△EFC故S△BEC=2S△CEF错误;④设∠FEC=x,则∠FCE=x,∴∠DCF=∠DFC=90°-x,∴∠EFC=180°-2x,∴∠EFD=90°-x+180°-2x=270°-3x,∵∠AEF=90°-x,∴∠DFE=3∠AEF,故此选项正确.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12.在△ABC中,点D在边BC上,BD=2CD,AB a=,AC b=,那么AD= .【答案】12 33 a b+【解析】首先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得BC的值,再由BD=2CD,求得BD的值,即可求得AD的值.【详解】∵AB a=,AC b=,∴BC=AC-AB=b-a,∵BD=2CD,∴BD=23BC=2()3b a-,∴AD=AB+BD=2()3a b a+-=1233a b+.故答案为1233a b+.13.在△ABC中,∠C=90°,若tanA=12,则sinB=______.【答案】25 5【解析】分析:直接根据题意表示出三角形的各边,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C=90°,tanA=12,∴设BC=x,则AC=2x,故AB=5x,则sinB=22555AC xAB x==.故答案为:25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正确表示各边长是解题关键.14.如图AB是O直径,C、D、E为圆周上的点,则C D∠+∠=______.【答案】90°【解析】连接OE,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连接OE,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C=12∠AOE ,∠D=12∠BOE , 则∠C+∠D=12(∠AOE+∠BOE )=90°, 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解题要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5.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BC 上的点,DE ∥AC ,若S △BDE :S △CDE =1:3,则BE :BC 的值为_________.【答案】1:4【解析】由S △BDE :S △CDE =1:3,得到BE 1CE 3=,于是得到 41BE BC =. 【详解】解::1:3BDE CDE S S ,= 两个三角形同高,底边之比等于面积比.13BE CE ∴=, :1:4.BE BC ∴=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比例的性质等知识,知道等高不同底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底的比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点G是ABC的重心,AG的延长线交BC于点D,过点G作GE//BC交AC于点E,如果BC6,那么线段GE的长为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由点G是△ABC重心,BC=6,易得CD=3,AG:AD=2:3,又由GE∥BC,可证得△AEG∽△ACD,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线段GE的长.详解:∵点G是△ABC重心,BC=6,∴CD=12BC=3,AG:AD=2:3,∵GE∥BC,∴△AEG∽△ADC,∴GE:CD=AG:AD=2:3,∴GE=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重心的定义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三角形重心的性质得出AG:AD=2:3是解题的关键.17.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均相同的8个黑球、4个白球和若干个红球.每次摇匀后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袋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于0.4,由此可估计袋中约有红球_____个.【答案】8【解析】试题分析:设红球有x 个,根据概率公式可得0.484x x=++,解得:x =8. 考点:概率.18.抛物线y=﹣x 2+4x ﹣1的顶点坐标为 .【答案】(2,3)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配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y=﹣x 2+4x ﹣1转化为顶点式解析式y=﹣(x ﹣2)2+3,然后求其顶点坐标为:(2,3).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ax b =+(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交于第二、第四象限内的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过点A 作AH ⊥y 轴,垂足为点H ,OH=3,tan ∠AOH=43,点B 的坐标为(m ,-2).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AHO 的周长.【答案】(1)一次函数为112y x =-+,反比例函数为12y x=-;(2)△AHO 的周长为12 【解析】分析:(1)根据正切函数可得AH=4,根据反比例函数的特点k=xy 为定值,列出方程,求出k 的值,便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根据k 的值求出B 两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便可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由(1)知AH 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O 的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可得答案. 详解:(1)∵tan ∠AOH=AH OH =43∴AH=43OH=4∴A(-4,3),代入kyx =,得k=-4×3=-12∴反比例函数为12 yx =-∴12 2m -=-∴m=6∴B(6,-2)∴43 62a ba b-+=⎧⎨+=-⎩∴a=12-,b=1∴一次函数为112y x=-+(2)2222345OA AH OH=+=+=△AHO的周长为:3+4+5=12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及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0.如图所示,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Р的距离为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处.求此时轮船所在的B处与灯塔Р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答案】406海里【解析】过点P 作PC AB ⊥,则在Rt △APC 中易得PC 的长,再在直角△BPC 中求出PB .【详解】解:如图,过点P 作PC AB ⊥,垂足为点C.∴30APC ︒∠=,45BPC ︒∠=,80AP =海里.在Rt APC ∆中,cos PC APC AP∠=, ∴3cos 80403PC AP APC =⋅∠≡=. 在Rt PCB ∆中,cos PC BPC PB∠=, ∴403406cos PC PB BPC ===∠. ∴此时轮船所在的B 处与灯塔P 的距离是406【点睛】解一般三角形,求三角形的边或高的问题一般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作高线.21.为了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突出城市品质的提升,近年来,某市积极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推行绿色建筑,据统计,该市2014年的绿色建筑面积约为950万平方米,2016年达到了1862万平方米.若2015年、2016年的绿色建筑面积按相同的增长率逐年递增,请解答下列问题:求这两年该市推行绿色建筑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2017年该市计划推行绿色建筑面积达到2400万平方米.如果2017年仍保持相同的年平均增长率,请你预测2017年该市能否完成计划目标.【答案】(1)这两年该市推行绿色建筑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0%;(2)如果2017年仍保持相同的年平均增长率,2017年该市能完成计划目标.【解析】试题分析:(1)设这两年该市推行绿色建筑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x,根据2014年的绿色建筑面积约为700万平方米和2016年达到了1183万平方米,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1)求出的增长率问题,先求出预测2017年绿色建筑面积,再与计划推行绿色建筑面积达到1500万平方米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设这两年该市推行绿色建筑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700(1+x)2=1183,解得:x1=0.3=30%,x2=﹣2.3(舍去),答:这两年该市推行绿色建筑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0%;(2)根据题意得:1183×(1+30%)=1537.9(万平方米),∵1537.9>1500,∴2017年该市能完成计划目标.【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增长率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求解.22.八年级(1)班学生在完成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位同学从篮球、跳绳、立定跳远、长跑、铅球中选一项进行训练,训练后都进行了测试.现将项目选择情况及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测试成绩整理后作出如下统计图.请你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扇形图中跳绳部分的扇形圆心角为度,该班共有学生人,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平均每个人的进球数是.老师决定从选择铅球训练的3名男生和1名女生中任选两名学生先进行测试,请用列表或画树形图的方法求恰好选中两名男生的概率.【答案】(1)36 ,40,1;(2)12.【解析】(1)先求出跳绳所占比例,再用比例乘以360°即可,用篮球的人数除以所占比例即可;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概念计算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人均进球数.(2)画出树状图,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1)扇形图中跳绳部分的扇形圆心角为360°×(1-10%-20%-10%-10%)=36度;该班共有学生(2+1+7+4+1+1)÷10%=40人;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平均每个人的进球数是324557647820⨯+⨯+⨯+⨯++=1,故答案为:36,40,1.(2)三名男生分别用A1,A2,A3表示,一名女生用B表示.根据题意,可画树形图如下:由上图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选中两名学生恰好是两名男生(记为事件M)的结果有6种,∴P(M)=612=12.23.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AC,AB上,AG⊥BC于点G,AF⊥DE 于点F,∠EAF=∠GAC.求证:△ADE∽△ABC;若AD=3,AB=5,求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35. 【解析】(1)由于AG ⊥BC ,AF ⊥DE ,所以∠AFE=∠AGC=90°,从而可证明∠AED=∠ACB ,进而可证明△ADE ∽△ABC ;(2)△ADE ∽△ABC ,AD AE AB AC =,又易证△EAF ∽△CAG ,所以AF AE AG AC =,从而可求解.【详解】(1)∵AG ⊥BC ,AF ⊥DE ,∴∠AFE=∠AGC=90°,∵∠EAF=∠GAC ,∴∠AED=∠ACB ,∵∠EAD=∠BAC ,∴△ADE ∽△ABC ,(2)由(1)可知:△ADE ∽△ABC , ∴35AD AE AB AC ==由(1)可知:∠AFE=∠AGC=90°,∴∠EAF=∠GAC ,∴△EAF ∽△CAG , ∴AF AE AG AC=, ∴AF AG =35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4.如图,甲、乙两座建筑物的水平距离BC 为78m ,从甲的顶部A 处测得乙的顶部D 处的俯角为48︒,测得底部C 处的俯角为58︒,求甲、乙建筑物的高度AB 和DC (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tan 48 1.11︒≈,tan 58 1.60︒≈.【答案】甲建筑物的高度AB 约为125m ,乙建筑物的高度DC 约为38m .【解析】分析:首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两个直角三角形,应利用其公共边构造关系式,进而可求出答案.详解:如图,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则90AED BED ∠=∠=︒.由题意可知,78BC =,48ADE ∠=︒,58ACB ∠=︒,90ABC ∠=︒,90DCB ∠=︒. 可得四边形BCDE 为矩形.∴78ED BC ==,DC EB =.在Rt ABC 中,tan AB ACB BC∠=, ∴tan5878 1.60125AB BC =⋅︒≈⨯≈. 在Rt AED 中,tan AE ADE ED ∠=, ∴tan48AE ED =⋅︒.∴tan58EB AB AE BC =-=⋅︒ 78 1.6078 1.1138≈⨯-⨯≈.∴38DC EB =≈.答:甲建筑物的高度AB 约为125m ,乙建筑物的高度DC 约为38m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首先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借助角边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解题,难度一般.25.某化工材料经销公司购进一种化工材料若干千克,价格为每千克40元,物价部门规定其销售单价不高于每千克70元,不低于每千克40元.经市场调查发现,日销量y(千克)是销售单价x(元)的一次函数,且当x =70时,y =80;x =60时,y =1.在销售过程中,每天还要支付其他费用350元.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求该公司销售该原料日获利w(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该公司日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答案】 (1) y =﹣2x+220(40≤x≤70);(2) w =﹣2x 2+300x ﹣9150;(3) 当销售单价为70元时,该公司日获利最大,为2050元.【解析】(1)根据y 与x 成一次函数解析式,设为y =kx+b (k≠0),把x 与y 的两对值代入求出k 与b 的值,即可确定出y 与x 的解析式,并求出x 的范围即可;(2)根据利润=单价×销售量,列出w 关于x 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3)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w 的最大值,以及此时x 的值即可.【详解】(1)设y =kx+b(k≠0),根据题意得708060100k b k b +=⎧⎨+=⎩, 解得:k =﹣2,b =220,∴y =﹣2x+220(40≤x≤70);(2)w =(x ﹣40)(﹣2x+220)﹣350=﹣2x 2+300x ﹣9150=﹣2(x ﹣75)2+21;(3)w =﹣2(x ﹣75)2+21,∵40≤x≤70,∴x =70时,w 有最大值为w =﹣2×25+21=2050元,∴当销售单价为70元时,该公司日获利最大,为2050元.【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6.某通讯公司推出①,②两种通讯收费方式供用户选择,其中一种有月租费,另一种无月租费,且两种收费方式的通讯时间x(分)与费用y(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月租的收费方式是________(填“①”或“②”),月租费是________元;分别求出①,②两种收费方式中y与自变量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请你根据用户通讯时间的多少,给出经济实惠的选择建议.【答案】(1)①30;(2)y1=0.1x+30,y2=0.2x;(3)当通话时间少于300分钟时,选择通话方式②实惠;当通话时间超过300分钟时,选择通话方式①实惠;当通话时间为300分钟时,选择通话方式①,②花费一样.【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当通讯时间为零的时候的函数值可以得到哪种方式有月租,哪种方式没有,有多少;(2)根据图象经过的点的坐标设出函数的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即可;(3)求出当两种收费方式费用相同的时候自变量的值,以此值为界说明消费方式即可.解:(1)①;30;(2)设y1=k1x+30,y2=k2x,由题意得:将(500,80),(500,100)分别代入即可:500k1+30=80,∴k1=0.1,500k2=100,∴k2=0.2故所求的解析式为y1=0.1x+30;y2=0.2x;(3)当通讯时间相同时y1=y2,得0.2x=0.1x+30,解得x=300;当x=300时,y=1.故由图可知当通话时间在300分钟内,选择通话方式②实惠;当通话时间超过300分钟时,选择通话方式①实惠;当通话时间在300分钟时,选择通话方式①、②一样实惠.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实数﹣3、x、3、y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M、N、P、Q,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对应的点是()A.点M B.点N C.点P D.点Q【答案】D【解析】∵实数-3,x,3,y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M、N、P、Q,∴原点在点M与N之间,∴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数对应的点是点Q.故选D.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24+2πB.16+4πC.16+8πD.16+12π【答案】D【解析】根据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半径为2、高为4的圆柱体的纵向一半,据此求解可得.【详解】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12•π•22+4×4+12×2π•2×4=12π+16,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得出几何体的形状及圆柱体的有关计算.3.按如下方法,将△ABC的三边缩小的原来的12,如图,任取一点O,连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得△DE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ABC与△DEF是位似图形②△ABC与△DEF是相似图形③△ABC与△DEF的周长比为1:2 ④△ABC与△DEF的面积比为4:1.A.1 B.2 C.3 D.4【答案】C【解析】根据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①△ABC与△DEF是位似图形进而根据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得出②△ABC与△DEF是相似图形,再根据周长比等于位似比,以及根据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位似性质得出①△ABC与△DEF是位似图形,②△ABC与△DEF是相似图形,∵将△ABC的三边缩小的原来的12,∴△ABC与△DEF的周长比为2:1,故③选项错误,根据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④△ABC与△DEF的面积比为4:1.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图形的性质,中等难度,熟悉位似图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形状、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6个球,其中4个黑球、2个白球,从袋子中一次摸出3个球,下列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A.摸出的是3个白球B.摸出的是3个黑球C .摸出的是2个白球、1个黑球D .摸出的是2个黑球、1个白球【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不透明的袋子中总共有2个白球,从袋子中一次摸出3个球都是白球是不可能事件,故选B.5.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发布2017《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12月,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1159.56亿元投资,数据1159.5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81159.5610⨯元B .1011.595610⨯元C .111.1595610⨯元D .81.1595610⨯元 【答案】C【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详解】1159.56亿=115956000000,所以1159.56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15956×1011,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6.如图,线段AB 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 (2,2)、B (3,1),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 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得到线段CD ,则端点C 的坐标分别为( )A .(4,4)B .(3,3)C .(3,1)D .(4,1)【答案】A【解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对应点坐标与位似比的关系得出C点坐标.【详解】∵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得到线段CD,∴A点与C点是对应点,∵C点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2,2),位似比为1:2,∴点C的坐标为:(4,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正确把握位似比与对应点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7.估计19273⨯-的运算结果应在哪个两个连续自然数之间()A.﹣2和﹣1 B.﹣3和﹣2 C.﹣4和﹣3 D.﹣5和﹣4 【答案】C【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化简得19273⨯-=3﹣33=﹣23,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估算,由3<23<4可知﹣23在﹣4和﹣3之间.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和估算,关键是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计算,再二次根式的估算方法求解.8.如图是由三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细心观察图中几何体中正方体摆放的位置,根据左视图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判定则可.详解:从左边看竖直叠放2个正方形.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左视图是从物体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解答时学生易将三种视图混淆而错误的选其它选项.9.某公园里鲜花的摆放如图所示,第①个图形中有3盆鲜花,第②个图形中有6盆鲜花,第③个图形中有11盆鲜花,……,按此规律,则第⑦个图形中的鲜花盆数为()A .37B .38C .50D .51【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第①个图形中有3 盆鲜花, 第②个图形中有336+=盆鲜花, 第③个图形中有33511++=盆鲜花, …第n 个图形中的鲜花盆数为23357(21)2n n ++++⋯++=+, 则第⑥个图形中的鲜花盆数为262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验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利用坡度 与坡角 之间的关系为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情境创设
如图是一个拦水大坝的横断面图,AD∥BC.斜坡AB=10m,大坝高为8m.(右图)
A.15 B.20 C.20 D.10
引导学生思考:
(1)给出的坡度这个条件有什么作用?
(2)三角形PBA是特殊三角形吗?有何
作用?
通过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为பைடு நூலகம்何问题的能力.
2.如图所示,山坡上有一棵与水平面垂直的大树,一场台
风过后,大树被刮倾斜后折断倒在山坡上,树的顶部恰好接触到坡面.已知山坡的坡角 ,量得树干倾斜角 ,大树被折断部分和坡面所成的角 .
)(右图)
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通过图形反映问题中的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活动二:学校校园内有一小山坡AB,经测量,坡角∠ABC=30°,斜坡AB长为12米.为方便学生行走,决定开挖小山坡,使斜坡BD的坡比是1∶3(即为CD与BC的长度之比).
(1)求 的度数;(2)求这棵大树折断前的高度?
(结果精确到个位,参考数据: , , ).
引导学生思考:
(1)需要做辅助线吗?
(2) 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出树的高度吗?
锻炼学生抓住问题本质、化繁为简的能力.
小结与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你对自已这节课的表现有什么评价?你对同学这节课的表现有什么评价?说出来告诉大家.
数学教学设计
教 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
7.6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斜坡坡度i,了解并学会用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工程中相关实际问题;
(2)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能借助计算器进行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并能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说明;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过程中的作用;
A、D两点处于同一铅垂线上,求开挖后小山坡下降的高度AD.
互相讨论,踊跃回答.
抓住关键坡比是1∶3.
师生互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看法的能力.
例题讲解
如图,水坝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迎水坡BC的坡角α为30°,背水坡AD的坡度β为1∶1.2,坝顶宽DC=2.5米,坝高4.5米.
(1)斜坡AB的坡度iAB=___.
(2)如果坡度iAB=1∶ ,则坡角∠B=___.
(3)如果坡度iAB=1∶2,AB=8m,则大坝高度为___.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
基础回顾,让学生了解掌握坡角和坡度.
探索活动
活动一:如图,小明从点A处出发,沿着坡度为10°的斜坡向上走了120m到达点B,然后又沿着坡度为15°的斜坡向上走了160m到达点C,问点C相对于起点A升高了多少?(精确到0.1m)(参考:
求:(1)背水坡AD的坡角β(精确到0.1°);
(2)坝底宽AB的长(精确到0.1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
巩固熟练掌握坡度与坡角.
通过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的能力.
思考:在上题中,为了提高堤坝的防洪能力,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加固堤坝,要求坝顶CD加宽0.5米,背水坡AD的坡度改为1∶1.4,已知堤坝的总长度为5km,求完成该项工程所需的土方(精确到0.1米3).
学生讨论后共同小结.
复习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
习题7.6第4、5、6题.
学生独立画出新的图形,抓住不变量,找出变量.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得出结论,派代表上来展示.
通过学生相互讨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拓展提高
1.如图,某人在大楼30米高(即PH=30米)的窗口P处进行观测,测得山坡上A处的俯角为15°,山脚B处的俯角为60°,已知该山坡的坡度i(即tan∠ABC)为1∶ ,点P、H、B、C、A在同一个平面上的点H、B、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PH⊥HC.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