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72898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重要知识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如:Al2(SO4)3=2Al3++3SO42-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是否应用恰当。
4、离子共存问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生成沉淀:AgCl、BaSO4、BaSO3、BaCO3、CaCO3、Mg(OH)2、Cu(OH)2等。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汇总-共12页

化学必修11.托盘天平精确到 g,量筒精确到 mL。
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3.点燃可燃气体(氢气等)前要。
4.酒精着火应迅速用盖灭,钠、钾着火用盖灭。
5.分离提纯的装置:依次为:、、、。
6.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主要仪器:。
7.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主要仪器包括)如: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冷凝水“”。
8.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主要仪器:;萃取剂不能溶于水,如,不可使用。
9.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植物油和水。
主要仪器:。
使用时注意“”。
10.的主要仪器:。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
不可。
11.精盐含(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的提纯的方法:加氯化钡目的:除去,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除去,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
12.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3.摩尔质量的单位数值与该物质的(如氯化氢相对分子量为:36.5,摩尔质量为:)14.22.4mol/L的使用条件:①下(0℃ 101KPa);②气体。
(注: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15.物质的量的计算的四个公式: n=16.溶液稀释的公式:17.两个浓度的转化公式:1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必需..的仪器:。
19.有关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做题步骤:(1);(2);(3)。
20.21.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FeCl3+沸水,不是FeCl3+NaOH;宏观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22.区别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根本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而不是。
23.常见的电解质有:等,其在水溶液中能发生。
不是电解质。
24.电离方程式:如H2SO4= 2H++SO42- Ba(OH)2 =Ba2+ +2OH- Na2CO3 =2Na++ CO32-25.在离子反应中可以拆开的物质:(HCl、H2SO4、HNO3)、[KOH、NaOH、Ba(OH)2、Ca(OH)2]、(钾、钠、铵盐个个拆,硝酸盐类也相同,氯化物仅银(AgCl)不拆,硫酸盐仅钡(BaSO4)不拆,碳酸盐拆钾钠铵,)26.离子方程式典型错误:1)电荷、原子不守恒,如:Fe+Fe3+=2Fe2+、Na+H2O=Na++OH-+H22)拆分错误,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不能写成:CO32-+2H+ = CO2↑+H2O,应写成:CaCO3+2H+ =Ca2++ CO2↑+H2O3)化学原理错误,如:Fe和HCl反应不能写成2Fe+6H+=2Fe3++3H2↑,应写成Fe+2H+=Fe2++H2↑;27.不能与H+共存的离子有:、、28.不能与OH-共存的离子有:29.不能与CO32-共存的离子有:30.C l-与Ag+共存。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20XX 年高中毕业会考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Na 、K 、Ag 、H :+1 F :—1Ca 、Mg 、Ba 、Zn :+2 Cl :—1,+1,+5,+7 Cu :+1,+2 O :—2Fe :+2,+3 S :—2,+4,+6Al :+3 Mn :+2,+4,+7 N :—3,+2,+4,+5 2、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 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4、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 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第三步: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 +和CH 3COO -)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2-)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2+/I-,Fe3+和I-)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考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考知识点以下是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
1. 元素、化合物的命名和写式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反应类型
3. 气体的性质和理想气体方程
4. 溶液、物质溶解性和溶解平衡
5. 电化学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6. 酸碱溶液的性质和酸碱中和反应
7.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性质
8. 化学键和分子构型
9.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0. 能量转化和化学反应焓变
11. 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常数
12. 化学平衡和酸碱平衡的影响因素
1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化学平衡
14. 化学键的强度和化学键能
15. 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和化学平衡
16. 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和催化反应
17. 基本有机化合物的碳原子骨架
18. 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氧化级
19. 涉及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您根据自己所学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复习。
高中化学会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会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会考必背基础知识点基本概念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
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 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
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
(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完整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变溶液混杂物(胶体浊液有机化合物物质化合物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非金属单质金属混杂物:含多种物质,不行用化学式来表示 纯净物:仅含有一种物质,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二、化学反应的种类1、四种基本反应种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2、四种基本反应种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必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也许偏移)特色: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照)看法:氧 (氧化剂 )-- 得 (得电子 )-- 降 (化合价降低 )-- 还 ( 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获得还原产物)还 (还原剂 )--失 (失电子 )-- 升 (化合价高升 )-- 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获得氧化产物)表示方法:双线桥 失掉 2e--1-12 KBr + Cl 2 ==== Br 2 +2KCl获得 2e-三、物质的量1、定义:表示必定数量微粒的会集体的物理量。
符号: n 单位:摩尔2、阿伏加德罗常数: 0.012kg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 N A表示。
约为 6.02x10 233、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 n=NNA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拥有的质量 。
用 M 表示 单位: 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mn=M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同样体积的任何气体土都含有同样的分子数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
符号C B 单位: mol/L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B C B =V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公式: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能否漏水步骤:① . 计算 m=c × v ×M ② .称量③ . 溶解 ④ .转移 (清洗 2---3 次 清洗液转入容量瓶)⑤ .定容⑥ .摇匀⑦ . 装瓶贴签四、分别系溶 液胶体浊液1、分别质大小( nm )<1nm1nm ~ 100nm >100nm2、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光明的通路)用于划分溶液与胶体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也许融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 HCl 、 H SO 、 HNO 、H PO 、H 2SO 等2 43 34 3电解质碱: NaOH 、 KOH 、 Ba(OH) 、 Ca(OH) 2、 Cu(OH) 、 Mg(OH) 2、 Al(OH) 3、 Fe(OH) 3等2 2盐: Na 2CO 3、 NaHCO 3、 CaCO 3 、 BaSO 4 、 Na 2SO 4、NaCl 、 AgCl开朗金属氧化物: Na 2O 、 CaO 、 Al 2O 3 、 ZnO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融化状态下都不可以导电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 CO 、 CO 2 、 NO 、 NO 2、 P 2 O 5、 SO 2、SO 3 非电解质 多数有机物:蔗糖、酒精、甲烷非酸性的非金属氢化物:NH 3五、物质的分别与提纯1、过滤法:合用于分别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杂物 如:粗盐的提纯2、蒸发结晶:混杂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3、蒸馏法:合用于分别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一样的液态混杂物。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一、化学计量1、物质的量计算式(4个):n = m / M n = V / 22.4 (标况气体)n = N / N A n=CV2、气体摩尔体积概念: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3、标准状况:0℃,101.3KPa4、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5、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6、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百分比浓度换算:c = 1000·ρ·a%M7、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计算:c(浓)·V(浓)= c(稀)·V(稀)二、原子结构1、原子构成:原子核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决定元数种类AX (+)中子(不带电)质子与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种类Z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质量数=质子数+ 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2、道尔顿:原子论汤姆逊:发现电子及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及原子结构行星模型3、同位素概念: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同位素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4、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式:M = Ma×a% + Mb×b% + Mc×c% +……5、1~18号元素原子核外排布式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及离子电子式:6、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高低;电子层(K、L、M、N、O、P、Q):①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分层排布。
②每个电子层上最多填2n2个电子。
③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依次类推,(第一层不超过2个)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第一层为2的原子为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
三、化学键1、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2、离子键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的相互作用。
K2S CaCl2NaOH NH4Cl Na2O3、共价键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NH3H2O HCl 、Cl2N2CO24、金属键概念: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形成的强作用力四、能的转化1、溶解的两过程(能量变化、类型):2、溶解平衡概念:3、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有:吸热反应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有:4、能量的充分利用:五、化学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式和单位:v=△c/△t速率与计量数之间关系:mA+nB pC+qD v (A):v(B):v(C):v(D)=m:n:p:q 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影响情况:内因:反应物质的结构、性质浓度:浓度越大(固体和纯液体外)速率越大压强:压强越大(有气体参加反应)速率越大温度:温度越高,速率越大催化剂:加入催化剂,速率越大反应物颗粒越小,速率越大3、化学平衡概念:v正=v逆≠0图像:4、化学平衡特征:动、等、定、变5、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速率正逆两方向成比例;含量由变到不变6、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影响情况:a. 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少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c. 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7、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会被破坏,并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要点1.托盘天平精确到0.1g,量筒精确到0.1mL。
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
需隔石棉网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3.点燃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等)前要验纯4.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如。
5.酒精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钠、钾着火用细沙盖灭;误食重金属离子,可服用大量鸡蛋、牛奶等含蛋白质的食物进行解毒;手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不小心沾上烧碱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6.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7.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 氯水存放在棕色瓶中,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氢氧化钠溶液在存放时不能使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提纯的装置:依次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2. 分离提纯的方法:①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如:碳酸钙和水,食盐水和沙子。
主要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②蒸馏用于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如:分离酒精和水、制取蒸馏水。
主要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
注意事项: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放在支管口处、冷凝水“下进上出”、加入沸石防止液体暴沸、需垫石棉网加热③萃取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或溴水中的溴单质。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注意事项:萃取剂不能溶于水,可用四氯化碳或苯,不可使用酒精(因为与水互溶)。
④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分离汽油与水、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苯与水、四氯化碳与水。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注意事项:“下层下口放出、上层上口倒出”。
⑤蒸发用于除去易挥发的溶剂水,如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是蒸发。
主要仪器:蒸发皿、玻璃棒。
注意事项: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不可加热至蒸干。
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用加热分解。
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是:通CO24.粗盐含(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的提纯的方法(溶解、过滤、蒸发):加氯化钡目的:除去Na2SO4,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除去MgCl2,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CaCl2和BaCl2,注意:碳酸钠加在氯化钡后面,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NaOH和Na2CO3。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物质可由原子、分子、离子直接构成。
(1)不同点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③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作离子。
带正电荷的离子叫作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作阴离子。
(2)相同点:①都很小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③粒子间都有空隙。
二、物质的分类(一)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组成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特征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有固定的熔、沸点不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举例氧气、水、二氧化碳空气、河水、矿石[温馨提示](1)常见混合物①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淀粉、聚合物等);②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③合金。
天然气、石油、水玻璃、盐酸、氨水等(二)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作酸。
如:H2SO4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碱。
如:K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盐。
如:NaCl、CaSiO3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如:Na2O、SO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代表CO2、SO2、SO3、SiO2Na2O、CaO、Fe2O3Al2O3性质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既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举例2NaOH+CO2===Na2CO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三、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多表现为大小、状态、形状的改变,化学变化伴随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在物理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中毕业会考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Na 、K 、Ag 、H :+1 F :—1Ca 、Mg 、Ba 、Zn :+2 Cl :—1,+1,+5,+7 Cu :+1,+2 O :—2Fe :+2,+3 S :—2,+4,+6Al :+3 Mn :+2,+4,+7 N :—3,+2,+4,+5 2、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 失——升——(被)氧化——还原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4、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 3、BaCO 3、BaSO 4、AgCl 、AgBr 、AgI 、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 2CO 3、H 2S 、CH 3COOH 、HClO 、H 2SO 3、NH 3·H 2O 、H 2O 等),气体(CO 2、SO 2、NH 3、Cl 2、O 2、H 2等),氧化物(Na 2O 、MgO 、Al 2O 3等)不拆第三步: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 2+和SO 42-,Fe 2+和OH -);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 4+和OH -,H +和CH 3COO -)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2-)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2+/I-,Fe3+和I-)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重点知识梳理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应用 以 H2、Cl 2 反应生成HCl 为例:化学方程式: H 2 + Cl 2 ==== 2HCl 化学计量数之比: 1 ∶ 1 ∶ 2 物质微粒数之比:1 ∶ 1 ∶ 2扩大N A (6.02×1023)倍: N A ∶ N A ∶ 2N A物质的量之比:1 mol ∶ 1 mol ∶2 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之比: 22.4 L ∶ 22.4 L ∶ 44.8 L 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 1 ∶ 1∶ 2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符号 mol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 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 表示。
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公式:n =NAN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 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公式:n =M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公式:n=Vm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 =Vn Bn B =C B ×V V=B B C n溶液稀释规律 C (浓)×V (浓)=C (稀)×V (稀)知识点二、溶液的配置(l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11.托盘天平精确到0.1g,量筒精确到0.1mL。
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
3.点燃可燃气体(氢气等)前要验纯。
4.酒精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钠、钾着火用细沙盖灭。
5.分离提纯的装置:依次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6.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主要仪器:漏斗。
7.蒸馏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主要仪器包括蒸馏烧瓶,冷凝管)如: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冷凝水“下进上出”。
8.萃取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萃取剂不能溶于水,如四氯化碳,不可使用酒精。
9.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植物油和水。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使用时注意“下层放、上层倒”。
10.蒸发的主要仪器:蒸发皿。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
不可加热至蒸干。
11.精盐含(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的提纯的方法:加氯化钡目的:除去Na2SO4,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除去MgCl2,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CaCl2和BaCl2,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NaOH和Na2CO3。
12.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3.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或g.mo l-1数值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量相同(如氯化氢相对分子量为:36.5,摩尔质量为:36.5g/mol)14.22.4mol/L的使用条件:①标准状况下(0℃ 101KPa);②气体。
(注: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15.物质的量的计算的四个公式:n=16.溶液稀释的公式:c(浓)·V(浓) = c(稀)·V(稀)17.两个浓度的转化公式:c=1000ρω/M1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必需..的仪器:××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19.有关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做题步骤:(1),将已经m,V气,c、V液计算成n,(2)列化学方程式将已知与待求的物质建立联系,求出待出物质的n(3)将求出的n转化为最终要求的m,V气,c、V液20.21.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FeCl3+沸水,不是FeCl3+NaOH;宏观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有光亮的通路)22.区别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根本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

化学学业水平考必背知识点一、化学计量1、物质的量计算式(4个):n = m / M n = V / 22.4 (标况气体) n = N / NA n=CV2、气体摩尔体积概念: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3、标准状况:0℃,101.3KPa4、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5、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6、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百分比浓度换算:c = 1000·ρ·a%M7、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计算:c(浓)·V(浓)= c(稀)·V(稀)二、原子结构1、原子构成:原子核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决定元数种类AX (+)中子(不带电)质子与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种类Z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质量数=质子数+ 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2、道尔顿:原子论汤姆逊:发现电子及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及原子结构行星模型3、同位素概念: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同位素 化学 性质相似, 物理 性质不同4、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式:M = Ma ×a% + Mb ×b% + Mc ×c% +……5、1~18号元素原子核外排布式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及离子电子式:6、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高低;电子层(K 、L 、M 、N 、O 、P 、Q ): ①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分层排布。
②每个电子层上最多填2n 2个电子。
③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依次类推,(第一层不超过2个)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第一层为2的原子为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
三、化学键1、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2、离子键概念: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的相互作用Na Cl +-[:..:]..[:..:][:..:]....Cl Mg Cl -+-2 Na O Na +-+[:..:]..2。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高中毕业会考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1、2必背考试点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Na、K、Ag、H:+1 F:—1Ca、Mg、Ba、Zn:+2 Cl:—1,+1,+5,+7Cu:+1,+2 O:—2Fe:+2,+3 S:—2,+4,+6Al:+3 Mn:+2,+4,+7N:—3,+2,+4,+52、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特征: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口诀:得——降——(被)还原——氧化剂失——升——(被)氧化——还原剂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还原性逐渐减弱4、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第一步: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第二步:拆。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如CaCO3、BaCO3、BaSO4、AgCl、AgBr、AgI、Mg(OH)2、Al(OH)3、Fe(OH)2、Fe(OH)3、Cu(OH)2等),难电离(H2CO3、H2S、CH3COOH、HClO、H2SO3、NH3·H2O、H2O等),气体(CO2、SO2、NH3、Cl2、O2、H2等),氧化物(Na2O、MgO、Al2O3等)不拆第三步: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离子第四步:查。
检查前后原子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2+和SO42-,Fe2+和OH-);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4+和OH-,H+和CH3COO-)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2-)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2+/I-,Fe3+和I-)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11.托盘天平精确到0.1g,量筒精确到0.1mL。
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
3.点燃可燃气体(氢气等)前要验纯。
4.酒精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钠、钾着火用细沙盖灭。
5.分离提纯的装置:依次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
6.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主要仪器:漏斗。
7.蒸馏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主要仪器包括蒸馏烧瓶,冷凝管)如: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冷凝水“下进上出”。
8.萃取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萃取剂不能溶于水,如四氯化碳,不可使用酒精。
9.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植物油和水。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使用时注意“下层放、上层倒”。
10.蒸发的主要仪器:蒸发皿。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
不可加热至蒸干。
11.精盐含(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的提纯的方法:加氯化钡目的:除去Na2SO4,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除去MgCl2,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CaCl2和BaCl2,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NaOH和Na2CO3。
12.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3.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或g.mo l-1数值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量相同(如氯化氢相对分子量为:36.5,摩尔质量为:36.5g/mol)14.22.4mol/L的使用条件:①标准状况下(0℃ 101KPa);②气体。
(注: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15.物质的量的计算的四个公式:n=16.溶液稀释的公式:c(浓)·V(浓) = c(稀)·V(稀)17.两个浓度的转化公式:c=1000ρω/M1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必需..的仪器:××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19.有关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做题步骤:(1),将已经m,V气,c、V液计算成n,(2)列化学方程式将已知与待求的物质建立联系,求出待出物质的n(3)将求出的n转化为最终要求的m,V气,c、V液20.21.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FeCl3+沸水,不是FeCl3+NaOH;宏观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有光亮的通路)22.区别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根本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23.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等,其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酸碱盐的溶液不是电解质。
24.电离方程式:如H2SO4= 2H++SO42-Ba(OH)2 =Ba2+ +2OH-Na2CO3 =2Na++ CO32-25.在离子反应中可以拆开的物质:强酸(HCl、H2SO4、HNO3)、强碱[KOH、NaOH、Ba(OH)2、Ca(OH)2]、可溶性盐(钾、钠、铵盐个个拆,硝酸盐类也相同,氯化物仅银(AgCl)不拆,硫酸盐仅钡(BaSO4)不拆,碳酸盐拆钾钠铵,)26.离子方程式典型错误:1)电荷、原子不守恒,如:Fe+Fe3+=2Fe2+、Na+H2O=Na++OH-+H22)拆分错误,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不能写成:CO32-+2H+ = CO2↑+H2O,应写成:CaCO3+2H+ =Ca2++ CO2↑+H2O3)化学原理错误,如:Fe和HCl反应不能写成2Fe+6H+=2Fe3++3H2↑,应写成Fe+2H+=Fe2++H2↑;27.不能与H+共存的离子有:OH-、CO32-、HCO3-28.不能与OH-共存的离子有:除K+、Na+、Ba2+、Ca2+以外的所有阳离子、HCO3-29.不能与CO32-共存的离子有:除K+、Na+、NH4+以外的所有阳离子30.C l-不能与Ag+共存。
SO42-不能与Ba2+共存。
31.有色离子有:Cu2+(蓝色)、Fe3+(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红色)3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一般而言,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3.氧化还原的口决:升失氧化(2)还原剂(性);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失去电子,含该元素的反应物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该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降得还原(2)氧化剂(性)(与上解释方法相同)。
34.氧化还原相关分析首先从化合价变化入手。
35.化合价口诀:钾钠氢银铵正一,钙镁钡锌铜正二,铝铁正三,亚铁二,氢氧硝酸氯负一,硫酸碳酸氧负二,其他元素需计算。
36.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
氯水存放在棕色瓶中。
37.氢氧化钠溶液在存放时不能使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
39.钠是质软、密度小、熔点低40.遇盐溶液先和水反应。
41.过氧化钠为淡黄色粉末,可作供氧剂。
42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与HCl反应均生成CO2,反应速率Na2CO3 < NaHCO3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现象)方法:加热23344.除杂NaHCO3(Na2CO3)(溶液)方法:通CO245.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是因为:铝表面覆盖有致密氧化膜,保护层金属不被腐蚀。
46.既能与HCl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有:Al、Al2O3、Al(OH)3、NaHCO3、氨基酸等47.A l(OH)3的制备: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48.A l(OH)3不能溶于氨水中。
49.不能一步实现的转化有:Al2O3→Al(OH)3、Fe2O3→Fe(OH)3、SiO2→H2SiO3、S→SO350.A lCl3和碱(NaOH)反应,先产生白色沉淀Al(OH)3,又沉淀逐渐溶解。
51.除杂Fe2O3(Al2O3)试剂:NaOH溶液52.F e2O3红棕色固体Fe(OH)3红褐色沉淀53.F eCl2中滴加NaOH溶液的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出现,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因为Fe(OH)2为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OH)3沉淀54.除杂FeCl2(FeCl3)方法:加铁粉55.除杂FeCl3(FeCl2)方法:通氯气或加氯水56.单质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硅芯片、太阳能电池板等57.S iO2是制玻璃的原料,还可制光导纤维。
58.常用的硅酸盐材料包括:玻璃、瓷和水泥。
59.氯气: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大于空气,有毒60.F 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不是FeCl261.H2在Cl2中燃烧,苍白色火焰。
62.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有漂白性)63.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漂白。
64.氯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且红色不可恢复。
65.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66.N O为无色气体,极易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67.N 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 68.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69.S 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红色可以恢复70.71.浓H2SO4和C反应产生的SO2和CO2的鉴别现象:A 检验SO2,品红褪色,B 除去SO2,C 检验SO2是否除尽;C 不褪色,D 变浑浊,说明有CO2存在。
72. 制取氨气装置图: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干燥氨气不选浓硫酸,而选碱石灰。
73. N H 3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形成氨水 74. 氨气的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75. 铵盐与碱加热,一定生成NH 376. 浓硫酸能作氢气,二氧化碳的干燥剂,但不能干燥氨气(NH 3)会反应。
77. 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能生产氢气78. 浓硫酸加热能与Cu 反应,生成SO 2,不生成H 2 79. 硝酸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80. 常温..下,铝或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化学变化)。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21. 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共有7个周期,1~3周期为短周期共有18种元素。
将前18号元素填于下表中:2.元素周期表的纵行称为族,共有7个主族,主族的表示方法: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
3. 元素金属性越强,越容易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其最高价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越容易与H 2反应生成氢化物,其氢化物越稳定,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
4. 周期表中,左下方元素,原子半径大,元素金属性最强。
5. 周期表中,右上方元素,原子半径小,元素非金属性最强 6. 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最小的是H ; 最活泼的金属是Na ,最活泼的非金属是F ,最强的碱是NaOH ,最强的含氧酸是HClO 4,最稳定的氢化物是HF 。
7. 除稀有气体外,O 元素和F 元素没有正价。
8. 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如:Si 9. 核素的表达:符号,其中:质量数= A 、 质子数= Z 、 中子数= A -Z 、 电子数= Z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如: 其中:质量数=14,质子数=6,中子数=14-6=8,电子数=6 10.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如 1 1H 、 2 1H 、 31H 11. 判断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方法:离子键存在于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 4+)]与阴离子之间;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
12. 离子化合物:含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离子(NH 4+)的化合物。
如:NaCl 、CaCl 2、NaOH 等。
共价化合物: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除铵盐)。
如:H 2O 、CO 2、H 2SO 4等。
化学式电子式化学式电子式H 2 H H :N 2H 2OH O H :....:CO 2..:::::..:O C ONH 3 H HN H :....:CH 4H H HC H :....:14.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15.断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
16.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17.常见的放热反应有:金属与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除了C+CO2高温2CO),氧化钙与水反应,钠与水反应,铝热反应(如铝与氧化铁反应)等18.常见的吸热反应有: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大部分的分解反应(如碳酸钙受热分解)19.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其中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到正极。
(负活失氧)20.原电池工作原理:例:Cu-Zn(稀硫酸)原电池:负极(Zn片):Zn-2e-=Zn2+(Zn片溶解)(氧化反应)正极(Cu片):2H++2e-=H2↑(Cu片有气泡产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从Zn片沿导线流向Cu片电流方向:从Cu到Zn2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有:①温度(温度越高,速率越大)②气体压强(气压越大,速率越大)③反应物的浓度(一般浓度越大,速率越大)④催化剂⑤固体表面积(粉状比块状速率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