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发热(七版).共58页文档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发热
发热第一节概述体温的中枢调节以调定点学说来解释。
发热的概念:指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过热的概念:调定点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导致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发热激活物概念: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
种类:(一)外致热原1.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分枝杆菌2.病毒3.真菌4.螺旋体5.疟原虫(二)体内产物1.抗原抗体复合物2.类固醇3.体内组织的大量破坏二、内生致热原概念: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一)内生致热原的种类1.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3.干扰素4.白细胞介素-65.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二)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EP产生的过程:产EP细胞的激活、EP的产生和释放产EP细胞种类: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等产内生致热原的活化方式:1.Toll样受体(TLR)介导的细胞活化LPS和LPS结合蛋白结合---LBP转移LPS给sCD14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与单核巨噬细胞的表面受体CD14结合---作用于TLR---TLR激活NF-κB---启动细胞因子表达产生致热原。
2.T细胞受体介导的T淋巴细胞活化途径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一)体温调节中枢分为正调节中枢和负调节中枢。
正调节中枢包括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内含有温度敏感神经元。
通过正调节介质使体温升高。
负调节中枢包括中杏仁核(MAN)和腹中隔(VSA)。
通过负体温调节介质使体温下降。
(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1.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2.EP通过终版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1.正调节介质(1)前列腺素E(2)环磷酸腺苷cAMP(3)中枢Na+/Ca2+比值(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5)一氧化氮2.负调节介质(1)精氨酸加压素(2)黑素细胞刺激素(3)膜联蛋白A1(4)白细胞介素-10(四)发热时体温调节的方式及发热的时相发热机制:发热激活物作用于产EP细胞---引起EP的产生和释放---EP经血液循环到POAH 或OVLT附近---引起中枢介质的释放---中枢介质作用于神经元使调定点上移---体温升高---负调节介质产生---抑制调定点和体温的上升发热的三个时相:1.体温上升期特点:正调节占优势,调定点上移,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导致体温升高。
病理生理学 发热
释放方式、致热效应等均不同,引起的发热过 程(热型)表现不同特征。常成为临床诊断疾 病的线索。
一、发热激活物(pyrogenic activator)
体内产物 1.抗原-抗体复合物
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等)都有顽固的发热。
体温负调节介质限制产热和促进散热→限制体温升高, 使体温升高限度在一定范围内。
EP→中枢 →启动体温升高机制的同时,启动限制体温 升高机制 → 整合效应使调定点上移,但升高幅度被限制 在一定范围内(热限)。
三、发热的中枢机制
发热中枢的调节介质
热限(febrile ceiling) : 发热(非过热)时的体温很少超过41℃,这种发热
呼吸深快
4. 消化系统功能变化
① 体温↑使消化酶活性↓; ② 交感兴奋性↑—→消化系统缺血—→消化道蠕动↓,
消化液分泌↓; ③ EP(PGE)对中枢的直接作用;
—→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口干、口腔异味。
发热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生理功能改变
5.免疫功能 发热对机体防御功能的影响,利弊共存。
因之一。
发热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生理功能改变
2. 循环系统功能变化
心脏功能 冷敏N元兴奋性↑—→交感兴奋性↑ 血温升高 —→ 窦房结兴奋性↑ 致热性细胞因子的中枢效应
→
心率↑ 收缩↑
心脏负荷增加
致热原对心肌毒性作用———→心肌受损,功能障碍。
发热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生理功能改变
2 循环系统功能变化 外周血管
竖毛肌收缩 “鸡皮”
下 丘
交感神经
皮肤血流↓
发热七版PPT模板讲义
其它细胞
肿瘤细胞
产EP细胞的激活
LPS
LPS结合蛋白
产EP细胞
Toll样受体
激活NF-κB
启动基因转录,EP表达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正调节中枢
负调节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
冷敏神经元 兴奋产热 热敏神经元 兴奋散热
中杏仁核,腹中膈,弓状核
体温调节中枢
1.体温上升期
临床表现:自感发冷或恶寒, 鸡皮和寒战, 皮肤苍白
热代谢特点:体温调定点上移, 产热大于散热,
2.高温持续期 高峰期
四 体温调节的方式及发热的时相
临床表现:皮肤颜色发红, 自觉酷热和皮肤干燥
调节性体温升高
37℃
37℃
37℃
Set point
BT
normal
Pyrogen affected body
Fever happened
Fever
体温升高→发热
中暑
甲亢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过热
鱼鳞病
三、过热 hyperthermia
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是被动性体温升高,
四 体温调节的方式及发热的时相
临床表现:大量出汗
热代谢特点:散热多于产热,故体温下降, 直至与已回降的调定点相适应,
37
38
39
40
Temperature
Ⅰ
Ⅱ
Ⅲ
hours
Set-point
temperature
发热 fever
本章主要内容
病理生理学课件 发热
4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
四 节
一、治疗原发病
Section IV
二、解热原则
1.对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
2.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
高热 心脏病患者 妊娠期妇女 恶性肿瘤患者
3.解热措施: 药物解热:化学药物、激素、中草药 物理降温:冷敷、酒精擦浴
感谢聆听
体温调节中枢 高级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次级中枢— 延髓、脊髓
调定点(set point,SP)学说
体温升高的分类
体温升高
月经前期 生理性 剧烈运动
应激
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 病理性
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
发热
致热原
体温调节中枢 调定点上移
调节性 体温升高(>0.5℃)
发热是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和临床 表现,是疾病发生的重要信号。体温的 变化常反应病情的演变,对判断病情、 评价疗效和评估预后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人体温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女性的平 均体温略高于男性0.2℃
正常体温:腋窝 36~37.4℃,舌下 36.7~37.7,直肠36.9~37.9
人体昼夜间体温呈现周期性波动。女性体 温随生理周期变化
女性基础体温曲线图
热量来源
生物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释放、 转移和利用。三大营养物质中蕴藏着大量的能量, 在分解代谢过程中,碳和氢分别被氧化为CO2和 H2O,碳氢键断裂,释放出能量,其中55%~ 75%以热量形式变为体热,其余的25%~45%贮 存于ATP等分子的高能磷酸键中,直接供给各项 生命活动的需要。但是这部分能量最终也要变为 热能,而成为体热。如肌肉收缩时的机械能,由 于克服肌丝之间粘滞阻力,最后也变为热能。
OVLT位于视上隐窝,紧邻POAH体温调节中 枢;该区域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EP可能经 此入脑
病理生理学第八章发热
二、内生致热原
(Endogenous pyrogen )
内生致热原的概念 内生致热原的种类 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一) 内生致热原的概念
(Concept of endogenous pyrogen)
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 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被激活,产生并 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产生EP的细胞种类
(三) 内生致热原的生成和释放
(Production and release of endogenous pyrogen)
❖产EP细胞的激活
LPS LPS结 合蛋白
Toll样受体
激活NF-κB
启动基因转录,EP表达 产EP细胞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 节机制
体温调节中枢 致热信号进入中枢的可能机制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单核巨噬细胞 肿瘤细胞 其它细胞
(二) 内生致热原的种类
(Category of endogenous pyrogen)
❖ 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 IL-1) ❖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 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 )
腹中膈
(ventral septal area,VSA)
(二) 致热信号进入中枢的可能机制
(Pathways of EP signal transduction to the thermoregulation center)
发热 激活物
体温
产EP 细胞
体温 调定点
EP
?
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
❖经血脑屏障直接进入
病史:男性患者,3岁,1天前出现发热, 体温39.5℃, 咳嗽,无痰,无呼吸困 难。于入院前开始抽搐,两眼向上凝 视,四肢抖动,持续1分钟后自行缓解。
发热(人卫7版)--病理生理_图文_图文
不耐热( 70 C 30 min灭活)
无耐受性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单核吞噬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内皮细胞、 肥大细胞等均可分泌。除致热外还可诱生IL-10发 挥解热作用。
内生致热原种
发病机制
干扰素类(Interferon, IFN)
白细胞产生。主要是 IFNα、IFNγ,与病毒 感染引起的发热密切相关。
(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发病机制
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EP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EP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
(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发病机制
先天性大脑发育不良 、高血压、辐射、感 染等→血脑屏障通透 性↑
发病机制
中暑 甲亢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概述
二、发热的概念
体温 >0.5℃
生理性 病理性
发热的概念
概述
体温 >0.5℃
生理性
剧烈运动、妊娠、进食等
病理性体温可>正常值的0.5℃
体温 >0.5℃
发热的概念
生理性
病理性
概述
体温调节障碍 被动性体温↑ 体温>调定点
过热
发热
体温调定点↑ 调节性体温↑ 体温=调定点
发病机制
发热的3个基本环节
1.信息传递:发热激活物→产EP细胞→产生、释放EP 2.中枢调节: EP →体温调定点上移 3.调温反应: 产热>散热→体温↑
体温↑至与体温调定点一致
发热激活物
发热发病学环节示意图
致病微生物 内毒素
VSA、MAN 单核细胞
发热病理生理学
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EP通过终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EP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
EP 体温调节中枢发热中枢介质SP 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小儿高热易出现热惊厥
2. 心血管系统:HR↑(T↑1℃ → HR↑18次/min)
Bp: 体温上升期略有升高; 高峰期和退热期轻度下降
3.呼吸系统:呼吸深快 4.消化系统:消化液分泌↓ ,酶活性↓
(三)防御功能的改变
1.抗感染能力的改变:双向影响 2.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发热疗法治疗肿瘤 3.急性期反应
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 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
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主要产EP的细胞有:单核巨噬细胞、肿 瘤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
主要的EP有:IL-1、TNF、 IFN、 IL-6
体温调节中枢
正调节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 POAH)
Lipocortin-1↑
α-MSH↑ AVP↑
(─ )
调定点上移
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紧张、寒战
散热↓
产热↑
体温上升
发热的时相:
1.体温上升期: 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产热散热,体温上升
2.高热持续期: 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
上保持相对平衡
3.体温下降期: 散热增多、产热减少、
产热散热,体温回降
三、 代 谢 与 功 能 的 改 变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
3.急性期反应
➢急性期反应蛋白合成增加,机体 非特异性防御能力增强。 ➢高温条件抑制细菌生长。 ➢血清铁水平降低,不利于细菌生 长。
高热或长期发热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1. 机体分解代谢增强,导致能量过度消耗。 2. 氧自由基增加等因素导致细胞损伤。 3. 促炎细胞因子进入循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
低血压、多器官衰竭。 4. 机体内环境发生紊乱。 5. 对生长发育存在不利影响。
➢特点:不耐热,70℃、30分钟失活,大剂 量可致双相热,可被水杨酸钠阻 断。
TNFα(肿瘤坏死因子- α )
产生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特点:属蛋白质,不耐热,70℃、30分钟
失活,大剂量可引起双相热,体、 内外均可刺激IL-1的产生,可被
环加氧酶抑制剂(布洛芬)阻断。
IFN(干扰素)
➢产生细胞:WBC ➢作用:抗病毒、抗肿瘤 ➢特点:不耐热, 60℃、40分钟失活,反复 注射可产生耐受性。可被PG合成抑制剂阻断。
范围(41℃)以下的现象。
负调节介质★
精氨酸加压素(AVP): 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 膜联蛋白A1 (脂皮质蛋白-1)
正常的体温调节系统
调定点
产热装置
(骨骼肌、肝)
深
+
下丘脑
部
体温调
体
节中枢
散热装置
温
汗腺、皮肤血管
体温
温度感受装置
()
发热激活物
四 产EP细胞
体
温
EPs
调
节
的 方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发热激活物 EPs
SP上移 产热↑>散热↓
EP细胞
体温升高
一、发热激活物(又称EP诱导物):
病理生理学发热
病理生理学发热发热是指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机体产热大于散热,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
在发热过程中,机体通过一系列生理变化和代谢变化维持体温稳定。
一、发热的分类根据发热的时间和温度,发热可分为以下几类:1、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持续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2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等。
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二、发热的原因和机制发热的原因很多,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发热:是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2、非感染性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大于散热引起发热。
常见的病因包括颅脑外伤、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甲亢等。
三、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发热是一种防御性反应,但过高的体温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如引起高热惊厥、代谢紊乱等。
1、高热惊厥:见于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在高热状态下易发生惊厥。
2、代谢紊乱:高热状态下机体代谢增强,消耗增加,易发生代谢紊乱,如酸中毒、脱水等。
病理生理学课件:07 发热
白 蛋 白
二、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
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即EP诱导物的作用下, 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发热激活物
• 细菌 • 病毒 • 真菌
产EP细胞
• 单核/巨噬细胞 • 淋巴细胞 • 内皮/上皮细胞 • 肿瘤细胞
黑素细胞刺激素 (-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 -MSH)
• 腺垂体分泌的13个AA组成的多肽激素; • EP诱导发热期间,脑室中膈区含量增加;注射于此区,也可使发热减弱; • 解热作用主要通过增加散热。
膜连蛋白A1 (annexin A1)
• 又称为脂皮质蛋白 (lipocortin-1); • 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分布广泛,但主要存在于脑、肺等器官; • 糖皮质激素发挥解热作用主要依赖于膜连蛋白A1; • 可明显抑制LPS发热所导致的IL-1,IL-6以及CRH等内生致热源的升高。
内生致热原
• IL-1 • IL-6 • TNF • IFN • MIP-1
(一) 内生致热原的种类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
• 目前发现有两种亚型:IL-1α和IL-1β。 • ET引起发热的动物循环血内有大量IL-1出现。 • IL-1受体广泛分布于脑内,密度最大的区域位于最靠近体温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 )
(二)EP的生成和释放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介导 的细胞活化
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介导的 T淋巴细胞活化途径
病理生理学-发热
(二)生理功能改变
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兴奋性增高 2 .呼吸功能改变:呼吸加快加强 3.消化功能改变 :食欲减退 4.循环系统功能改变:心率加快,血压的改变。
• 心率增快:
机制:血温↑→窦房结兴奋→心率↑ 代谢↑ →耗氧量↑CO2↑ →心率↑
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 →心输出量↑ 心率过快→心输出量↓
1.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2.EP通过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3.EP通过迷走神经同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
(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1.正调节介质
(1)前列腺素E(prostaglandin E,PGE) (2)Na+/Ca 2+比值
途径:EP→ 下丘脑Na+/Ca 2+↑ → cAMP↑→调定点上移 (3)环磷酸腺苷(cAMP)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
mCD14 LPS-LBS-mCD14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上皮细胞 内皮细胞
EP
LPS:脂多糖 LBS:脂多糖结合蛋白
sCD14:可溶性的CD14
mCD14:细胞表面 CD14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一)体温调节中枢
1 .正调节中枢:POAH
2 .负调节中枢:
中杏仁 腹中核 弓状核
(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2)革兰氏阴性菌及其内毒素 (3)分枝杆菌
2.病毒 3.真菌 4.螺旋体 5.疟原虫
(二)体内产物
1.抗原抗体复合物 2.类固醇 本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 (三)其它:尿酸结晶
二、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
概念: 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