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函数和方程1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与方程》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与方程》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与方程》教案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与方程》教案函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助有关初等函数的性质,解有关求值、解(证)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把所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讨论函数的有关性质,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思想,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1.函数的思想,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2.方程的思想,就是分析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或者构造方程,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

方程思想是动中求静,研究运动中的等量关系;3.函数方程思想的几种重要形式(1)函数和方程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函数y=f(x),当y=0时,就转化为方程f(x)=0,也可以把函数式y=f(x)看做二元方程y-f(x)=0。

(2)函数与不等式也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函数y=f(x),当y 0时,就转化为不等式f(x) 0,借助于函数图像与性质解决有关问题,而研究函数的性质,也离不开解不等式;(3)数列的通项或前n项和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用函数的观点处理数列问题十分重要;(4)函数f(x)=(1+x)(n N*)与二项式定理是密切相关的,利用这个函数用赋值法和比较系数法可以解决很多二项式定理的问题;(5)解析几何中的许多问题,例如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需要通过解二元方程组才能解决,涉及到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有关理论;(6)立体几何中有关线段、角、面积、体积的计算,经常需要运用布列方程或建立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加以解决。

高三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汇总

高三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汇总

高三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汇总一、函数和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和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它的解可以通过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得到。

2.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其顶点坐标可以通过公式x=-b/2a来求得。

3.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

可以通过求解方程的根来得到解,根的求解可以使用求根公式x=(-b±√(b^2-4ac))/2a。

4. 不等式不等式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关系式。

如x>3,表示x大于3。

不等式的解可以通过解集的形式表示。

二、立体几何1.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S=a*b*sinθ,其中a和b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的长度,θ为它们之间的夹角。

2. 长方体体积公式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a*b*c,其中a、b和c分别为长方体的三条边的长度。

3. 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2,其中r为圆的半径。

4. 球的表面积公式球的表面积公式为S=4π*r^2,其中r为球的半径。

三、概率与统计1. 排列组合排列是指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且考虑元素的顺序,排列数可以使用公式P(n,m)=n!/(n-m)!来计算。

组合是指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不考虑元素的顺序,组合数可以使用公式C(n,m)=n!/m!(n-m)!来计算。

2. 事件的概率计算事件的概率可以用该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试验总次数来计算。

概率的范围在0到1之间,概率为1表示肯定发生,概率为0表示不可能发生。

3. 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一种常见的连续性概率分布。

其概率密度函数为f(x)=(1/(σ√2π)) * e^(-(x-μ)^2/(2σ^2)),其中μ为均值,σ为标准差。

四、导数与积分1. 函数的导数函数的导数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上的变化率。

导数可以通过求极限的方式来计算,也可以使用基本导数公式对常见函数进行求导。

函数和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函数和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函数和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函数和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有一些区别和联系。

首先,函数是一种映射关系,它把一个自变量映射成一个因变量。

函数可以用一个公式或者一张图像来表示,比如 y=x^2 或者一条曲线。

而方程则是一个等式,它表示两个表达式之间的关系,比如 y=x+2。

其次,函数和方程可以相互转换。

一个函数可以被表示成一个方程,比如 y=x^2 可以转换为 x^2-y=0。

同样地,一个方程也可以被
表示成一个函数的形式,比如 x+y=3 可以表示成 y=3-x。

另外,函数和方程的解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一个方程的解是使等式成立的变量值,而一个函数的解则是使函数取到某个特定值的自变量值。

比如,对于方程 x^2=4,它的解是 x=2 或者 x=-2;而对于函数 y=x^2,它的解是使 y=4 的 x 值,即 x=2 或者 x=-2。

总之,函数和方程是数学中基础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相互转换的关系,但是解的含义有所不同。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使用这两个概念来描述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的规律和关系。

- 1 -。

高一数学第一册人教版知识点

高一数学第一册人教版知识点

高一数学第一册人教版知识点高一数学第一册人教版是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学习的数学教材,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这本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集合与逻辑1. 集合的定义与表示方法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特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我们可以用描述法或列举法表示集合,同时还可以通过集合之间的关系进行运算,如并、交、差等。

2. 命题与逻辑运算命题是可以判断为真或假的陈述句,而逻辑运算指的是对命题进行合取、析取和否定等运算。

学习逻辑运算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使各个自变量对应唯一的因变量。

了解函数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函数。

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指次数为1的多项式函数,其图像为一条直线;而二次函数是指次数为2的多项式函数,其图像呈现抛物线的形状。

学习这两种函数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与线性和二次方程相关的问题。

三、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而等比数列是指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

学习数列能够帮助我们计算和预测一些连续的数据。

2.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它通过证明一个命题在某个特定条件下的成立,然后验证它对于后续的情况也成立。

四、几何初步1. 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学习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是学习几何学的基础。

2. 图形的性质与判定学习不同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平行线的性质等,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以上仅是高一数学第一册人教版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数学考试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勇于请教老师和同学,相信自己并付诸努力,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数学 必修1 函数与方程 总复习

数学 必修1 函数与方程 总复习

高中数学 必修1 数学———函数与方程一.要点精讲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函数零点概念: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D x x f y ∈=的零点。

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方程0)(=x f 实数根,亦即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

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b f a f ,那么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内有零点。

既存在),(b a c ∈,使得0)(=c f ,这个c 也就是方程的根。

2.二分法二分法及步骤:对于在区间a [,]b 上连续不断,且满足)(a f ·)(b f 0<的函数)(x f y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x f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给定精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x f 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 (1)确定区间a [,]b ,验证)(a f ·)(b f 0<,给定精度ε; (2)求区间a (,)b 的中点1x ; (3)计算)(1x f :①若)(1x f =0,则1x 就是函数的零点;②若)(a f ·)(1x f <0,则令b =1x (此时零点),(10x a x ∈); ③若)(1x f ·)(b f <0,则令a =1x (此时零点),(10b x x ∈); (4)判断是否达到精度ε;即若ε<-||b a ,则得到零点零点值a (或b );否则重复步骤2~4。

注:函数零点的性质从“数”的角度看:即是使0)(=x f 的实数;从“形”的角度看:即是函数)(x f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若函数)(x f 的图象在0x x =处与x 轴相切,则零点0x 通常称为不变号零点;若函数)(x f 的图象在0x x =处与x 轴相交,则零点0x 通常称为变号零点。

高二数学一单元知识点

高二数学一单元知识点

高二数学一单元知识点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将自变量的值与因变量的值之间建立起明确对应关系的规则。

- 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定义域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为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可以通过分析函数的对称性来确定。

-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可以根据函数的增减关系来判断。

2. 方程与不等式- 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解方程时需要对方程进行等价变形,从而得到方程的解集。

- 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解方程时可以利用配方法、求根公式等方法。

- 不等式:解不等式时,需要注意不等号的变化规则,同时使用数轴图形表达解集。

二、数列与数列的运算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有限数列与无限数列:有限数列是指元素个数有限的数列,无限数列是指元素个数无限的数列。

- 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通项公式是指通过数列的位置n来求得对应元素的公式,递推公式是指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推导出后一项的公式。

-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差值相等的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比值相等的数列。

2. 数列的运算与应用- 数列的加法与减法:对应位置上的数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得到新的数列。

- 数列的乘法与除法:对应位置上的数进行乘法或除法运算,得到新的数列。

- 应用:数列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金融领域中的利息计算,等等。

三、平面向量与立体几何1.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运算- 平面向量的定义:平面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以表示为有向线段。

- 平面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平面向量的加法满足三角形法则,减法可以通过加法和乘法运算得到。

-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数量积是向量的数乘,向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乘积与所得向量垂直,并且它们的大小等于以这两个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教案-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教案-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第1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以及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难点)2.会求函数的零点.(重点)3.掌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函数零点法求不等式的解集.(重点、难点)1.借助函数零点概念的理解,培养数学抽象的素养.2.通过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提升逻辑推理的素养.3.利用零点法求不等式的解集,培养数学运算的素养.【教学过程】一、新知初探1.函数的零点(1)函数零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在实数α处的函数值等于零,即f(α)=0,则称实数α为函数y=f(x)的零点.(2)三者之间的关系:函数f(x)的零点⇔函数f(x)的图像与x轴有交点⇔方程f(x)=0有实数根.2.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与对应方程、不等式的关系(1)ax2+bx+c=0(a≠0)的解是函数f(x)=ax2+bx+c的零点.(2)ax2+bx+c>0(a≠0)的解集是使f(x)=ax2+bx+c的函数值为正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集合;ax2+bx+c<0(a≠0)的解集是使f(x)=ax2+bx+c 的函数值为负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集合.3.图像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2)求出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3)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4)结合图像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二、初试身手1.函数y=1+1x的零点是()A.(-1,0)B.x=-1 C.x=1 D.x=0 答案:B解析:令1+1x=0解得x=-1,故选B.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e x-(x+2)=0(e≈2.72)的一个x -1012 3e x0.3712.727.4020.12x+21234 5A.(-1,0)B.(0,1)C.(1,2)D.(2,3)答案:C解析:令f(x)=e x-(x+2),则f(-1)=0.37-1<0,f(0)=1-2<0,f(1)=2.72-3<0,f(2)=7.40-4=3.40>0.由于f(1)·f(2)<0,∴方程e x-(x+2)=0的一个根在(1,2)内.3.若f(x)=-x2+mx-1的函数值有正值,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或m>2 B.-2<m<2C.m≠±2D.1<m<3答案:A解析:∵f(x)=-x2+mx-1有正值,∴Δ=m2-4>0,∴m>2或m<-2.4.不等式1+x1-x≥0的解集为________.答案:[-1,1)解析:原不等式等价于(x+1)(x-1)≤0,且x-1≠0,∴-1≤x<1.三、合作探究类型1:函数的零点及求法例1:求函数f(x)=x3-7x+6的零点.解:令f(x)=0,即x3-7x+6=0,∴(x3-x)-(6x-6)=0,∴x(x-1)(x+1)-6(x-1)=(x-1)·(x2+x-6)=(x-1)(x-2)(x+3)=0,解得x1=1,x2=2,x3=-3,∴函数f(x)=x3-7x+6的零点是1,2,-3.规律方法求函数y=f(x)的零点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令y=0,根据解方程f(x)=0的根求得函数的零点;二是画出函数y=f(x)的图像,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为函数的零点.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是一个二次函数y=f(x)的图像.(1)写出这个二次函数的零点;(2)试比较f(-4)·f(-1),f(0)·f(2)与0的大小关系.解:(1)由图像可知,函数f(x)的两个零点分别是-3,1.(2)根据图像可知,f(-4)·f(-1)<0,f(0)·f(2)<0.类型2: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与对应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例2: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x2-5x-6>0;(2)(2-x)(x+3)<0;(3)4(2x2-2x+1)>x(4-x).解:(1)方程x2-5x-6=0的两根为x1=-1,x2=6.结合二次函数y=x2-5x-6的图像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6,+∞).(2)原不等式可化为(x-2)(x+3)>0.方程(x-2)(x+3)=0的两根为x1=2,x2=-3.结合二次函数y=(x-2)(x+3)的图像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2,+∞).(3)由原不等式得8x 2-8x +4>4x -x 2,即9x 2-12x +4>0.解方程9x 2-12x +4=0,解得x 1=x 2=23.结合二次函数y =9x 2-12x +4的图像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3∪⎝ ⎛⎭⎪⎫23,+∞. 规律方法利用函数求不等式解集的基本步骤1.把一元二次不等式化成一般形式,并把a 的符号化为正;2.计算其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Δ;3.求其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根;4.写出解集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跟踪训练2.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1)2x 2+7x +3>0;(2)-x 2+8x -3>0;(3)x 2-4x -5<0;(4)-4x 2+18x -814>0.解:(1)对于方程2x 2+7x +3=0,因为Δ=72-4×2×3=25>0,所以方程2x 2+7x +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3,x 2=-12.又因为二次函数y =2x 2+7x +3的图像开口向上,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 ⎛⎭⎪⎫-12,+∞. (2)对于方程-x 2+8x -3=0,因为Δ=82-4×(-1)×(-3)=52>0, 所以方程-x 2+8x -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4-13,x 2=4+13. 又因为二次函数y =-x 2+8x -3的图像开口向下,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4-13,4+13).(3)原不等式可化为(x -5)(x +1)<0,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5).(4)原不等式可化为⎝ ⎛⎭⎪⎫2x -922<0,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类型3:用函数零点法求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集例3:求函数f(x)=(x-1)(x-2)(x+3)的零点,并作出函数图像的示意图,写出不等式f(x)≥0和f(x)<0的解集.解:函数的零点为-3,1,2.x (-∞,-3)(-3,1)(1,2)(2,+∞)f(x)-+-+由此可以画出此函数的示意图如图.由图可知,f(x)≥0的解集为[-3,1]∪[2,+∞),f(x)<0的解集为(-∞,-3)∪(1,2).规律方法解题步骤:1.求出零点;2.拆分定义域;3.判断符号;4.写出解集.注意判断符号的方法,将最高项的系数化为正数,最右边的区间内为正,然后往左依次负正相间.跟踪训练3.求函数f(x)=(1-x)(x-2)(x+2)的零点,并作出函数图像的示意图,写出不等式f(x)≥0和f(x)<0的解集.解:函数的零点为-2,1,2.x (-∞,-2)(-2,1)(1,2)(2,+∞)f(x)+-+-由此可以画出此函数的示意图如图.由图可知,f(x)≥0的解集为(-∞,-2]∪[1,2],f(x)<0的解集为(-2,1)∪(2,+∞).四、课堂小结1.方程f(x)=g(x)的根是函数f(x)与g(x)的图像交点的横坐标,也是函数y=f(x)-g(x)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2.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与对应方程、不等式的关系(1)ax2+bx+c=0(a≠0)的解是函数f(x)=ax2+bx+c的零点.(2)ax2+bx+c>0(a≠0)的解集是使f(x)=ax2+bx+c的函数值为正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集合;ax2+bx+c<0(a≠0)的解集是f(x)=ax2+bx+c的函数值为负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集合.3.图像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2)求出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3)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4)结合图像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五、当堂达标1.下列图像表示的函数中没有零点的是()答案:A解析:B,C,D的图像均与x轴有交点,故函数均有零点,A的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故函数没有零点.2.方程5x2-7x-1=0的根所在的区间是()A.(-1,0)B.(1,2)C.一个根在(-1,0)上,另一个根在(1,2)上D.一个根在(0,1)上,另一个根在(-2,-1)上答案:C解析:∵f(-1)·f(0)<0,f(1)·f(2)<0,∴选C.3.函数f(x)=x-1x零点的个数是()A.0 B.1 C.2 D.3答案:C解析:令x-1x=0,即x2-1=0,∴x=±1.∴f(x)=x-1x的零点有两个.4.函数f(x)=(x2-1)(x+2)2(x2-2x-3)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答案:4解析:f(x)=(x+1)(x-1)(x+2)2(x-3)(x+1)=(x+1)2(x-1)(x+2)2(x-3).可知零点为±1,-2,3,共4个.【第2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掌握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并会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重点)2.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掌握二分法是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步骤.(难点)3.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并能用函数与方程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难点)1.通过存在性定理的学习,培养逻辑推理的素养.2.通过二分法的学习,提升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的学科素养.3.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提升数学抽象的学科素养.【教学过程】一、新知初探1.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并且f(a)f(b)<0(即在区间两个端点处的函数值异号),则函数y=f(x)在区间[a,b]中至少有一个零点,即∃x0∈[a,b],f(x0)=0.2.二分法的定义(1)二分法的条件:函数y=f(x)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0.(2)二分法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的近似值的方法,称为二分法.由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也可以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 (x )在[a ,b ]上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是:第一步:检查|b -a |<2ε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取x 1=a +b 2,计算结束;如果不成立,转到第二步.第二步:计算区间[a ,b ]的中点a +b 2对应的函数值,若f ⎝ ⎛⎭⎪⎫a +b 2=0,取x 1=a +b 2,计算结束;若f ⎝ ⎛⎭⎪⎫a +b 2≠0,转到第三步. 第三步 若f (a )f ⎝ ⎛⎭⎪⎫a +b 2<0,将a +b 2的值赋给b ⎝ ⎛⎭⎪⎫用a +b 2→b 表示,下同,回到第一步;若f ⎝ ⎛⎭⎪⎫a +b 2f (b )<0,将a +b 2的值赋给a ,回到第一步. 二、初试身手1.下列函数不宜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A .f (x )=x 3-1B .f (x )=ln x +3C .f (x )=x 2+22x +2D .f (x )=-x 2+4x -1 答案:C解析:因为f (x )=x 2+22x +2=(x +2)2≥0,不存在小于0的函数值,所以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2.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为单调函数,且图像是连续不断的曲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不可能有零点B .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一定有零点C .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有零点,则必有f (a )·f (b )<0D .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没有零点,则必有f (a )·f (b )>0 答案:D解析: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为单调函数,如果f (a )·f (b )<0,可知函数在(a ,b )上有一个零点,如果f (a )·f (b )>0,可知函数在[a ,b ]上没有零点,所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可能没有零点,也可能有零点,所以A 不正确;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可能有零点,也可能没有零点;所以B 不正确; 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有零点,则可能f (a )·f (b )<0,也可能f (a )·f (b )=0所以C 不正确;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没有零点,则必有f(a)·f(b)>0,正确;故选D.]3.用“二分法”可求近似解,对于精确度ε说法正确的是()A.ε越大,零点的精确度越高B.ε越大,零点的精确度越低C.重复计算次数就是εD.重复计算次数与ε无关答案:B解析:依“二分法”的具体步骤可知,ε越大,零点的精确度越低.4.若函数f(x)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且f(0)>0,f(1)·f(2)·f(4)<0,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①函数f(x)在区间(0,1)内有零点;②函数f(x)在区间(1,2)内有零点;③函数f(x)在区间(0,2)内有零点;④函数f(x)在区间(0,4)内有零点.答案:④解析:∵f(0)>0,而由f(1)·f(2)·f(4)<0,知f(1),f(2),f(4)中至少有一个小于0.∴(0,4)上有零点.三、合作探究类型1:判断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例1:求证:方程x4-4x-2=0在区间[-1,2]内至少有两个实数解.证明:设f(x)=x4-4x-2,其图像是连续曲线.因为f(-1)=3>0,f(0)=-2<0,f(2)=6>0,所以方程在(-1,0),(0,2)内都有实数解.从而证明该方程在给定的区间内至少有两个实数解.规律方法一般而言,判断函数零点所在区间的方法是将区间端点代入函数求出函数的值,进行符号判断即可得出结论.此类问题的难点往往是函数值符号的判断,可运用函数的有关性质进行判断.跟踪训练1.若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为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a)f(b)>0,则不存在实数c∈(a,b)使得f(c)=0B.若f(a)f(b)<0,则存在且只存在一个实数c∈(a,b)使得f(c)=0C.若f(a)f(b)>0,则有可能存在实数c∈(a,b)使得f(c)=0D.若f(a)f(b)<0,则有可能不存在实数c∈(a,b)使得f(c)=0 答案:C解析:对于A选项,可能存在,如y=x2;对于B选项,必存在但不一定唯一,选项D一定存在.类型2:对二分法概念的理解例2:下列图像与x轴均有交点,其中不能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是()答案:B解析:利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必须满足零点两侧函数值异号,在选项B 中,不满足零点两侧函数值异号,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由于A、C、D中零点的两侧函数值异号,故可采用二分法求零点.规律方法二分法是求一般函数的零点的一种通法,使用二分法的前提条件是: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对“函数在区间[a,b]上连续”的理解如下:不管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是否连续,只要找得到包含零点的区间上函数图像是连续的即可.跟踪训练2.如图是函数f(x)的图像,它与x轴有4个不同的公共点.给出下列四个区间,不能用二分法求出函数f(x)的零点近似值的是()A.(-2.1,-1)B.(1.9,2.3)C.(4.1,5)D.(5,6.1)答案:B解析:只有B 中的区间所含零点是不变号零点. 类型3: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例3:求函数f (x )=x 2-5的负零点.(精确度为0.1) 解:由于f (-2)=-1<0,f (-3)=4>0, 故取区间(-3,-2)作为计算的初始区间, 区间 中点的值 中点函数近似值 (-3,-2) -2.5 1.25 (-2.5,-2) -2.25 0.0625 (-2.25,-2) -2.125 -0.4844 (-2.25,-2.125) -2.1875-0.2148 (-2.25,-2.1875)-2.21875-0.0771由于|-2.25-(-2.1875)|=0.0625<0.1, 所以函数的一个近似负零点可取-2.25. 规律方法利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应关注三点1.要选好计算的初始区间,这个区间既要包含函数的零点,又要使其长度尽量小.2.用列表法往往能比较清晰地表达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3.根据给定的精确度,及时检验所得区间长度是否达到要求,以决定是停止计算还是继续计算.跟踪训练3.证明函数f (x )=2x +3x -6在区间[1,2]内有唯一零点,并求出这个零点(精确度为0.1).解:由于f (1)=-1<0,f (2)=4>0,又函数f (x )在[1,2]内是增函数,所以函数在区间[1,2]内有唯一零点,不妨设为x 0,则x 0∈[1,2].下面用二分(a ,b ) (a ,b )的中点f (a ) f (b ) f ⎝⎛⎭⎪⎫a +b 2 (1,2)1.5f (1)<0f (2)>0f (1.5)>0(1,1.5) 1.25 f (1)<0 f (1.5)>0 f (1.25)>0 (1,1.25) 1.125f (1)<0 f (1.25)>0f (1.125)<0 (1.125,1.25)1.1875 f (1.125)<0f (1.25)>0f (1.1875)<0因为|1.1875-1.25|=0.0625<0.1,所以函数f (x )=2x +3x -6的精确度为0.1的近似零点可取为1.25.类型4: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例4:用二分法求方程2x 3+3x -3=0的一个正实数近似解(精确度为0.1). 解:令f (x )=2x 3+3x -3,经计算,f (0)=-3<0,f (1)=2>0,f (0)·f (1)<0, 所以函数f (x )在(0,1)内存在零点, 即方程2x 3+3x -3=0在(0,1)内有解.取(0,1)的中点0.5,经计算f (0.5)<0,又f (1)>0, 所以方程2x 3+3x -3=0在(0.5,1)内有解. (a ,b ) 中点c f (a ) f (b ) f ⎝⎛⎭⎪⎫a +b 2 (0,1) 0.5 f (0)<0 f (1)>0 f (0.5)<0 (0.5,1) 0.75 f (0.5)<0 f (1)>0 f (0.75)>0 (0.5,0.75) 0.625 f (0.5)<0 f (0.75)>0 f (0.625)<0 (0.625,0.75) 0.6875f (0.625)<0f (0.75)>0f (0.6875)<0(0.6875,0.75)|0.6875-0.75|=0.0625<0.1由于|0.6875-0.75|=0.0625<0.1,所以0.75可作为方程的一个正实数近似解.规律方法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应明确两点(1)根据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的解的关系,求函数的零点与求相应方程的解是等价的.求方程f (x )=0的近似解,即按照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求解.(2)对于求形如f (x )=g (x )的方程的近似解,可以通过移项转化成求形如F(x)=f(x)-g(x)=0的方程的近似解,然后按照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求解.跟踪训练4.求方程x2=2x+1的一个近似解.(精确度0.1)解:设f(x)=x2-2x-1.∵f(2)=-1<0,f(3)=2>0.∴在区间(2,3)内,方程x2-2x-1=0有一解,记为x0.取2与3的平均数2.5,∵f(2.5)=0.25>0,∴2<x0<2.5;再取2与2.5的平均数2.25,∵f(2.25)=-0.4375<0,∴2.25<x0<2.5;如此继续下去,有f(2.375)<0,f(2.5)>0⇒x0∈(2.375,2.5);f(2.375)<0,f(2.4375)>0⇒x0∈(2.375,2.4375).∵|2.375-2.4375|=0.0625<0.1,∴方程x2=2x+1的一个精确度为0.1的近似解可取为2.4375.四、课堂小结1.二分法就是通过不断地将所选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直至找到零点附近足够小的区间,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用此区间的某个数值近似地表示真正的零点.2.并非所有函数都可以用二分法求其零点,只有满足:(1)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2)f(a)·f(b)<0,上述两条的函数方可采用二分法求得零点的近似值.五、当堂达标1.函数y=-x2+8x-16在区间[3,5]上()A.没有零点B.有一个零点C.有两个零点D.有无数个零点答案:B解析:令-x2+8x-16=0,得x=4,故函数y=-x2+8x-16在[3,5]上有一个零点.2.用二分法求函数f (x )=x 3+x 2-2x -2的一个正零点的近似值(精确到0.1)时,依次计算得到如下数据:f (1)=-2,f (1.5)=0.625,f (1.25)≈-0.984,f (1.375)≈-0.260,关于下一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已经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可以取1.4作为近似值B .已经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可以取1.375作为近似C .没有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应该接着计算f (1.4375)D .没有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应该接着计算f (1.3125) 答案:C解析:由二分法知,方程x 3+x 2-2x -2=0的根在区间(1.375,1.5),没有达到精确度的要求,应该接着计算f (1.4375).故选C .3.函数图像与x 轴均有交点,但不宜用二分法求交点横坐标的是( )答案:B4.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函数的零点总位于区间[a n ,b n ]上,当|a n -b n |<ε时,函数的近似零点a n +b n2与真正零点的误差不超过A .εB .12εC .2εD .14ε 答案:B解析:根据用“二分法”求函数近似零点的步骤知,当|a n -b n |<ε时,区间[a n ,b n ]的中点x n =12(a n +b n )就是函数的近似零点,这时计算终止,从而函数的近似零点与真正零点的误差不超过12ε.故选B .。

小学数学:方程和函数思想

小学数学:方程和函数思想

方程和函数思想1.方程和函数思想的概念。

方程和函数是初等数学代数领域的主要内容,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们都可以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各种数量关系,而且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讨论。

(1)方程思想。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含有未知数,另一个是必须是等式。

如有些小学老师经常有疑问的判断题:χ=0 和χ=1是不是方程?根据方程的定义,他们满足方程的条件,都是方程。

方程按照未知数的个数和未知数的最高次数,可以分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三元一次方程等等,这些都是初等数学代数领域中最基本的内容。

方程思想的核心是将问题中的未知量用数字以外的数学符号(常用χ、y等字母)表示,根据相关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构建方程模型。

方程思想体现了已知与未知的对立统一。

(2)函数思想。

设集合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χ,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y是χ的函数,记作y=f(χ)。

其中χ叫做自变量,χ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y叫做函数或因变量,与χ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B叫做值域。

以上函数的定义是从初等数学的角度出发的,自变量只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函数值也是唯一的。

这样的函数研究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一个变量的取值发生了变化,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相应发生变化,中学里学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都是这类函数。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情况是一个变量会随着几个变量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这样的函数是多元函数。

虽然在中小学里不学习多元函数,但实际上它是存在的,如圆柱的体积与底面半径r和圆柱的高的关系:V=πr2h。

半径和高有一对取值,体积就会相应地有一个取值;也就是说,体积随着半径和高的变化而变化。

「精品」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4-1-1~2-精品课件

「精品」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4-1-1~2-精品课件

∴ ff01> <00, , f2>0,
(6 分)
即 1a> -02, +1<0, 4a-4+1>0,
解得34<a<1.(8 分)
(3)当 a<0 时,设方程的两根为 x1,x2, 则 x1·x2=1a<0,(10 分) x1,x2 一正一负不符合题意.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34,1(12 分)
1.25
f(1.25)<0
(1.25,1.5)
1.375
f(1.375)>0
(1.25,1.375)
1.312 5
f(1.312 5)<0
(1.312 5,1.375)
∵|1.375-1.312 5|=0.062 5<0.1, 故函数 f(x)=x3-x-1 在(1,1.5)内的一个近似零点为 1.375, 即方程 x3-x-1=0 在(1,1.5)内的一个近似解为 1.375.
规律方法 这是一类非常基础且常见的问题,考查的是函数零 点的判定方法,一般而言只需将区间端点代入函数求出函数值, 进行符号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这类问题的难点往往是函数值符 号的判断,可运用函数的有关性质进行判断,同时也要注意该 函数的单调性.
【训练 1】 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1)f(x)=-x2-2x+3; (2)f(x)=x4-1; (3)f(x)=x3-4x.
规律方法 使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应转化为求其相应函数 的近似零点,当区间两个端点在满足精确度条件下的近似值相 等时,所得区间两个端点的近似值便为所求方程的根(或函数零 点).
【训练 2】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 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 10 km 长的线路,每隔 50 m 有一根电线杆,维修工人需爬上电线杆测试,你能帮他找到 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吗?

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方程与函数的关系摘要:1.方程与函数的定义与关系2.方程的解法与函数的性质3.方程在函数图像上的应用4.函数在方程求解中的作用5.总结:方程与函数的紧密联系正文:一、方程与函数的定义与关系方程,是数学中表示两个量相等关系的式子,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

而函数,是数学中描述一种特定关系的方法,通常表示为一个数的集合(自变量)与另一个数的集合(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方程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密切,函数可以看作是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方程,而方程则是函数在某一点的取值。

二、方程的解法与函数的性质解方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有代入法、消元法、韦达定理等多种方法。

而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等,则影响着方程的解法。

了解函数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出方程,甚至可以简化方程的解法过程。

三、方程在函数图像上的应用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的集合,可以直观地反映函数的性质。

而方程,则可以用来确定函数图像上的特定点。

例如,如果一个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的解,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解方程来确定函数图像上的零点。

四、函数在方程求解中的作用函数在方程求解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函数的导数来找到方程的解,或者通过函数的性质来简化方程的解法。

在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中,函数和方程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得问题得到更好的理解和解决。

五、总结:方程与函数的紧密联系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方程与函数的联系非常紧密。

方程可以看作是函数在某一点的取值,而函数的性质则影响着方程的解法。

同时,方程和函数在数学问题的求解中,往往可以相互转化,互相帮助。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1. 概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是初等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通联。

通过研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是指形式为y=ax+b的函数,其中a和b是常数且a不等于零。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因此也称为线性函数。

一次函数的特点是经过点(0,b),斜率为a。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形式为ax+b=0的方程,其中a和b是已知常数且a不等于零。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使得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4.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有着密切的通联。

通过一次函数的表达式y=ax+b,我们可以得到一元一次方程ax+b=0。

而通过一元一次方程ax+b=0,我们也可以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y=ax+b。

5. 一次函数的斜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次函数的斜率a代表了直线的倾斜程度,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x就是使得方程成立的值。

通过一次函数的斜率a,我们可以判断直线的走势,而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x,我们可以得到使得等式成立的值。

6.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对应了直线与x 轴的交点。

通过一次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而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我们可以计算出交点的具体数值。

7. 解一元一次方程画一次函数的图像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画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根据一元一次方程ax+b=0,求出未知数x的值,然后将这些值代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y=ax+b,得到对应的y值,最后用这些点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

8. 画一次函数的图像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画一次函数的图像来解一元一次方程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首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表达式y=ax+b,画出函数的图像,然后找到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高一数学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一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函数是一种数学关系,它将一个集合的元素(称为自变量)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称为因变量)。

函数具有唯一性、有界性、单调性等性质。

2. 函数的表示与运算函数可以用函数表达式、函数图像、函数关系式等方式进行表示。

函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复合等运算。

3.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y = kx + b的函数,其中k和b是常数。

二次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y = ax² + bx + c的函数,其中a、b、c是常数。

4.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y = aˣ的函数,其中a是常数且不等于1。

对数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y = logₐx的函数,其中a是常数且不等于1。

5. 幂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幂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y = xᵃ的函数,其中a是常数。

反比例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为y = k/x的函数,其中k是常数。

6.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形如ax² + bx + c = 0的方程,其中a、b、c是已知数且a不等于0。

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使用因式分解、配方法、求根公式等方法。

第二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

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数列可以有首项、公差、通项等性质。

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都是相同的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比都是相同的数列。

3.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可以通过一个整数n来表示第n项的公式。

数列的求和公式是指可以通过一个整数n来表示前n项和的公式。

4.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

数学归纳法分为基本步骤和归纳步骤,通过证明基本步骤成立以及归纳步骤的逻辑推理,可以得出结论。

总结: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特点和性质。

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考点·方法·破译 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成kx +b =0(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可见一元一次方程是一次函数的一个特例.即在y =kx +b 中,当y =0时则为一元一次方程.2.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⑴任何二元一次方程ax +by =c (a 、b 、c 为常数,且a ≠0,b ≠0)都可以化为y =a c x b b-+的形式,因而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对应一个一次函数;⑵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求两个函数的函数值相等时自变量的取值,以及这个函数值是什么;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个函数图像交点的坐标.3.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由于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成ax +b >0或ax +b <0(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成是当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求相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经典·考题·赏析【例1】直线l 1:y =k 1x +b 与直线l 2:y =k 2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1x +b >k 2x 的解为( )A .x >-1B .x <-1C .x <-2D .无法确定 【解法指导】由图象可知l 1与l 2的交点坐标为(-1,-2),即当x =-1时,两函数的函数值相等;当x >-1时,l 2的位置比l 1高,因而k 2x >k 1x +b ;当当x <-1时,l 1的位置比l 2高,因而k 2x <k 1x +b .因此选A .【变式题组】01.(浙江金华)一次函数y 1=kx +b 与y 2=x +a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k <0;②a >0;③当x <3时,y 1<y 2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02.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2x +b 和y =ax -3的图象交于点P (-2,-5),则根据图像可得不等式2x +b >ax -3的解集是________. 03. (武汉)如图,直线y =kx +b 经过A (2,1),B (-1,-2)两点,则不等式12x >kx +b >-2的解集为_________.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例2】若直线l 1:y =x -2与直线l 2:y =3-m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交点在第一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 【解法指导】直线交点坐标在第一象限,即对应方程组的解满足00x y >⎧⎨>⎩,从而求出m 的取值范围.解:23y x y mn =-⎧⎨=-⎩,∴51321x mm y m ⎧=⎪⎪+⎨-⎪=⎪+⎩,∴00x y >⎧⎨>⎩,∴5013201m m m⎧>⎪⎪+⎨-⎪>⎪+⎩,即10320m m +>⎧⎨->⎩,∴-1<m <32.【变式题组】01. 如果直线y =kx +3与y =3x -2b 的交点在x 轴上,当k =2时,b 等于( )A .9B .-3C .32-D .94-02. 若直线122y x =-与直线14y x a =-+相较于x 轴上一点,则直线14y x a =-+不经过( ) A .第四象限 B .第三象限 C .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03. 两条直线y 1=ax +b ,y 2=cx +5,学生甲解出它们的交点坐标为(3,-2),学生乙因抄错了c 而解出它们的交点坐标为(34,14),则这两条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04. 已知直线y =3x 和y =2x +k 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例3】已知直线l 1经过点(2,5)和(-1,-1)两点,与x 轴的交点是点A ,将直线y =-6x +5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l 2,l 2与l 1的交点是点C ,l 2与x 轴的交点是点B ,求∴ABC 的面积.【解法指导】设直线l 1的解析式为y =kx +b ,∴l 1经过(2,5),(-1,-1)两点, ∴251k b k b +=⎧⎨-+=-⎩,解得21k b =⎧⎨=⎩,∴y =2x +1,∴当y =0时,2x +1=0,x =12-,∴A (12-,0).又∴y =-6x +5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l 2,∴l 2的解析式为y =-6x +9, ∴当y =0时,-6x +9=0,x =32,∴B (32,0). ∴2169y x y x =+⎧⎨=-+⎩,∴13x y =⎧⎨=⎩,∴C (1,3),∴AB =32-(12-)=2,∴S ∴ABC =12×2×3=3.【变式题组】01. 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与y =bx +a 的图象相交于A (m ,4),且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与y 轴交于B 、C 两点(B 上C 下),∴ABC 的面积为1,求这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02. 如图,直线OC 、BC 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与y =-2x +6.点P (t ,0)是线段OB 上一动点,过P 作直线l 与x 轴垂直.⑴求点C 坐标; ⑵设∴BOC 中位于直线l 左侧部分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⑶当t 为何值时,直线l 平分∴COB 面积.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 01. 已知一次函数y =32x +m ,和y =12-x +n 的图象交点A (-2,0),且与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那么∴ABC 的面积是( ) A .2 B .3 C .4 D .602.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ax +1>0(a ≠0)的解集是x <1,则直线y =ax +1与x 轴的交点是( )A .(0,1)B .(-1,0)C .(0,-1)D .(1,0)第3题图 第6题图03. 如图,直线y =kx +b 与x 轴交于点A (-4,0),则y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4B .x >0C .x <-4D .x <0 04. 直线kx -3y =8,2x +5y =-4交点的纵坐标为0,则k 的值为( )A .4B .-4C .2D .-205. 直线y =kx +b 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2,0)和B (0,-3).则不等式kx +b +3≥0的解集为( ) A .x ≥0 B .x ≤0 C .x ≥2 D .x ≤206. 如图是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的一次函数y 1、y 2的图象l 1、l 2,设y 1=k 1x +b 1,y 2=k 2x +b 2,则方程组111222y k x b y k x b ⎧⎨⎩=+,=+的解是( )A .22x y =-⎧⎨=⎩B .23x y =-⎧⎨=⎩C .33x y =-⎧⎨=⎩D .34x y =-⎧⎨=⎩07. 若直线y =ax +7经过一次函数y =4-3x 和y =2x -1的交点,则a =_________.08. 已知一次函数y =2x +a 与y =-x +b 的图象都经过A (-2,0),且与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则S ∴ABC =_________.09. 已知直线y =2x +b 和y =3bx -4相交于点(5,a ),则a =___________.10.已知函数y =-x +m 与y =mx -4的图象交点在x 轴的负半轴上,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11.直线y =-2x -1与直线y =3x +m 相交于第三象限内一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2.若直线122a y x =-+与直线31544y x =-+的交点在第一象限,且a 为整数,则a =_________. 13.直线l 1经过点(2,3)和(-1,-3),直线l 2与l 1交于点(-2,a ),且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7.⑴求直线l 2、l 1的解析式;⑵求l 2、l 1与x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⑶x 取何值时l 1的函数值大于l 2的函数值?14.(河北)如图,直线l 1的解析式为y =-3x +3,l 1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l 2经过点A (4,0),B (3,32-). ⑴求直线l 2的解析式; ⑵求S ∴ADC ;⑶在直线l 2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S ∴ADP =S ∴ADC ,求P 点坐标.第14题图15.已知一次函数图象过点(4,1)和点(-2,4).求函数的关系式并画出图象.⑴当x 为何值时,y <0,y =0,y >0? ⑵当-1<x ≤4时,求y 的取值范围; ⑶当-1≤y <4时,求x 的取值范围.16.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药,在实验药效时发现,如果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服药后2h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达每毫升6μg (1μg =10-3mg ),接着就逐步衰减,10h 后血液中含药量为每毫升3μg ,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 (μg )随时间x (h )的变化如图所示,当成人按规定剂量服药后, ⑴分别求x ≤2和x ≥2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⑵如果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在4μg 或4μg 以上时,治疗疾病才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时间是多长?第16题图l 2。

专升本数学一知识点

专升本数学一知识点

专升本数学一知识点数学一是专升本考试的一门重要科目,涵盖了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和一部分大学数学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数学一考试中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1.函数与方程:1.1.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求值,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2.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的应用;1.3.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函数的定义,函数图像和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互逆关系,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运算;1.4.三角函数:常见三角函数的定义,周期、图像和性质,三角函数的运算关系,解三角方程;1.5.不等式:一元不等式和二元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性质和应用。

2.数列与数学归纳法:2.1.数列的概念:数列的定义,数列的表示,数列的性质;2.2.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极限概念,数列极限的性质,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2.3.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的计算;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的计算;2.4.数列求和:数列前n项和的计算方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2.5.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3.图形的性质与计算:3.1.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平面几何中点线面的概念,平面角的概念和性质;3.2.三角形: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三角形的性质(角、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判定);3.3.直线和圆:直线和圆的基本性质,直线和圆的方程及其求解;3.4.二次曲线:抛物线、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方程和基本性质;3.5.空间几何:空间几何中点、线、面、体的概念,空间几何中的垂直、平行和余弦定理。

4.概率与统计:4.1.概率的基本概念: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念和性质,事件的关系与运算;4.2.频率与概率:频率和概率的基本关系,频率稳定性定理;4.3.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和性质,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4.4.统计分析:样本与总体的概念,频数分布表和频率分布表的制作,统计参数的估计。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都是数学中基础的概念,用来描述数值之间的关系。

虽然它们在形式上有所区别,但本质上都是线性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

下面将分别从定义、图像特征、性质和应用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一次函数1. 定义:一次函数是指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元素与值域内的每一个元素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的函数。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ax+b,其中a 和b为常数,且a≠0。

2.图像特征:一次函数的图像呈现一条直线,斜率a代表了直线的斜率大小,b代表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

3.性质:(1)一次函数的斜率表示了函数图像在定义域内的变化趋势,斜率为正表示函数图像上升,斜率为负表示函数图像下降。

(2)常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其斜率恒为0,函数图像为一条水平直线。

(3)一次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4)一次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值域也为全体实数。

4.应用:(1)一次函数广泛应用于物理学中的运动学问题,例如描述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

(2)一次函数可以用来描述经济学中的线性需求或供给曲线。

(3)一次函数也常用于描述回归分析中的线性关系。

1. 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一个未知数x的一次多项式等于一个已知数的关系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和b为已知实数,a≠0。

2.图像特征:一元一次方程没有直接的图像特征,因为它只是一个等式,而非函数表示的关系。

3.性质:(1)一元一次方程通常只有一个实数解,除非方程的系数a为0,此时方程无解或有无穷多解。

(2)一元一次方程可以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和因式分解等方式进行求解。

(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可以通过图像上与x轴的交点表示。

(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可以是实数或复数。

4.应用:(1)一元一次方程广泛应用于代数中的各个领域,用来求解问题中的未知数。

(2)一元一次方程在几何学中用于解决线性关系问题,例如求线段的长度或面积。

(3)一元一次方程也常用于物理学问题中的运动学分析,比如解决速度、时间或位置等相关问题。

函数与方程及函数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三数学一复习

函数与方程及函数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三数学一复习
-1 200,已知每千件商
2
x 1
品售价为50万元,通过市场分析,该厂生产的商品能全部售完.
(1)写出年利润L(x)(万元)关于年产量x(千件)的函数解析式;
(2)当年产量为多少千件时,该厂在这一商品的生产中所获利润最大?
解析 (1)当0<x<50时,L(x)=50x- 1 x 2 10 x -200=- 1 x2+40x-200,
6
4 3
3 2
6
2
函数f(x)的一个零点位于 , 内,即x0∈ , .故选C.


6 4
答案 C


6 4
考法二 已知函数有零点(方程有根)求参数值(或取值范围)
1.直接法:利用零点构建关于参数的方程(组)或不等式(组),直接求解.
2.参数分离法:将参数与自变量分离,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或值域.
2
2

当x≥50时,L(x)=50x-52x- 7 200 +1 200-200=1 000- 2 x 7 200 ,
x 1
1 2
x 40 x 200,0 x 50,
所以L(x)= 2

1 000 2 x 7 200 , x 50.
3.5专题三、函数与方程及
函数的综合应用
知识梳理
基础篇
考点一 函数的零点
1.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定义:对于一般函数y=f(x),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
f(x)的零点.
注意:零点不是点,是满足f(x)=0的实数x.
2)三个等价关系:方程f(x)=0有实数解⇔函数y=f(x)有零点⇔函数y=f(x)的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归纳高一数学必修1是学生们进入高中后的第一门数学课程。

该课程主要涵盖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为学生们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下面我将对这门课程中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

在高一数学必修1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方程的概念。

一次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中的最高次幂为1的函数,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一次方程则是指方程的最高次幂为1的方程,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方程的解来求得未知数的值。

二、二次函数在高一数学必修1中,我们还学习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二次函数是指函数表达式中的最高次幂为2的函数,它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对称轴、零点等特征,并通过解二次方程来求解二次函数的相关问题。

三、平面解析几何平面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它研究了平面上的点、直线和圆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在高一数学必修1中,我们学习了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知识,包括坐标、距离、中点等概念,并学习了如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直线和圆的方程。

四、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数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与三角学、物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在高一数学必修1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我们学习了它们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在不同象限的取值范围。

三角函数在解决三角方程和求解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五、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非常实用的知识点,应用领域广泛。

在高一数学必修1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数据统计和概率计算。

我们学习了频数、频率、相对频数等统计概念,并通过柱状图、折线图等图形来展示统计数据。

概率则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以及如何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六、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研究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关系的学科。

在高一数学必修1中,我们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包括立体的名称、表面积和体积等。

我们通过学习正方体、长方体、棱锥等立体的性质,掌握了计算立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一次函数与线性方程

一次函数与线性方程

一次函数与线性方程一次函数,也称为线性函数,是指形如y = ax + b的函数,其中a和b是常数,且a不等于0。

线性方程是指一次函数所对应的等式。

1. 一次函数的特点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具有以下特点:- 斜率:斜率a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斜率正值表示直线上升,负值表示直线下降,斜率为0表示直线水平。

- 截距:截距b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上的位置。

- 变量关系:x和y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当x变化时,y以相应的比例变化。

- 定义域和值域:一次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值域为所有实数。

2. 线性方程的求解解一次函数的线性方程,常采用以下方法:- 代入法:将给定的x值代入方程,求解y的值。

- 消元法:将方程进行变形,逐步消去未知数,求解出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再代入原方程求解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 图像法:将方程表示为y = ax + b的形式,利用图像与坐标系的交点求解。

3. 线性方程的应用线性方程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经济等。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 物理学中的直线运动:利用一次函数建立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加速度-时间的关系,求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 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利用一次函数建立价格-需求量、价格-供给量的关系,研究市场价格的变化。

- 工程学中的负荷与变形关系:利用一次函数建立力-变形、负荷-变形的关系,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

4. 线性方程的解的唯一性一次函数的线性方程至多只有一个解,当且仅当斜率a不等于0。

若斜率a等于0,则该线性方程为常数方程,解为该常数值;若斜率a 等于0且截距b等于0,则该线性方程为恒等方程,解为所有实数。

5. 一次函数与其他函数的关系一次函数是所有多项式函数中最简单的类型之一,它在函数图像、函数性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次函数也可以看作是更高次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等)的一种特殊情况,可以通过一次函数的性质来研究更复杂的多项式函数。

一次函数与方程

一次函数与方程

一次函数与方程一次函数和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涉及到直线的方程、斜率、截距等概念。

以下就一次函数和方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指函数中只有一项是一次幂的函数,即f(x) = kx + b 的形式,其中k和b是常数。

它的图像为一条直线,称为直线函数,其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

其中,k叫做直线的斜率,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b叫做直线的截距,表示直线与y轴的交点。

在一次函数中,自变量和因变量通常分别称为x和y,其中x代表自变量,y代表因变量。

1.一次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集,即Df = R。

而一次函数的值域可以通过观察斜率来推断,当k>0时,y的值域为[0,+∞),当k<0时,y的值域为(-∞,0],当k=0时,y的值域为b。

也可以通过求导的方式来确定一次函数的值域。

2.一次函数的性质(1)一次函数是一种线性函数,其图像为一条直线。

(2)斜率为正表示函数单调递增,斜率为负表示函数单调递减。

(3)当斜率k=0时,函数图像为一条水平直线,函数为常函数,截距b为函数的值。

(4)当截距b=0时,函数图像经过原点,称该函数为原点在原处的函数。

(5)当截距b不等于0时,直线与y轴相交于点(0,b),其y坐标为截距b,斜率为k。

二、一次方程一次方程是指方程中只有一项是一次幂的方程,即ax+b=0的形式,其中a和b是常数,且a不等于0。

一次方程的解为x=-b/a,表示方程的解在x轴上的位置。

一次方程中,未知量通常表示为x。

1.一次方程的解法(1)移项法:将方程中已知项移至等式的另一侧,使未知量单独一侧,然后相应地整合方程的两侧,得到未知量的解。

(2)消元法:将方程中含有未知量的项相消,使得未知量单独一项,然后相应地整合方程的两侧,得到未知量的解。

(3)代入法:将方程中一个已知量代入另一个方程中,用代入公式求出未知量的解。

2.一次方程的性质(1)可以通过移项将一次方程变化为确定的形式,形式为x=b/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1(必修)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含幂函数)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若)1(,,)1(,1,4,)21(,2522>==-=+====a a y x y x y x y x y y x y x x
上述函数是幂函数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已知)(x f 唯一的零点在区间(1,3)、(1,4)、(1,5)内,那么下面命题错误的( )
A .函数)(x f 在(1,2)或[)2,3内有零点
B .函数)(x f 在(3,5)内无零点
C .函数)(x f 在(2,5)内有零点
D .函数)(x f 在(2,4)内不一定有零点
3.若0,0,1a b ab >>>,12log ln 2a =,则log a b 与a 2
1log 的关系是( )
A .12log log a b a <
B .12
log log a b a =
C .12log log a b a >
D .12
log log a b a ≤
4. 求函数132)(3+-=x x x f 零点的个数为 ( )
A .1
B .2
C .3
D .4
5.已知函数)(x f y =有反函数,则方程0)(=x f ( )
A .有且仅有一个根
B .至多有一个根
C .至少有一个根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6.如果二次函数)3(2+++=m mx x y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6,2-
B .[]6,2-
C .{}6,2-
D .()(),26,-∞-+∞
7.某林场计划第一年造林10000亩,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造林20%,则第四年造林( )
A .14400亩
B .172800亩
C .17280亩
D .20736亩
二、填空题
1.若函数()x f 既是幂函数又是反比例函数,则这个函数是()x f = 。

2.幂函数()f x 的图象过点
(,则()f x 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3.用“二分法”求方程0523=--x x 在区间[2,3]内的实根,取区间中点为5.20=x ,那么下一个有根的区
间是 。

4.函数()ln 2f x x x =-+的零点个数为 。

5.设函数)(x f y =的图象在[],a b 上连续,若满足 ,方程0)(=x f
在[],a b 上有实根.
三、解答题
1.用定义证明:函数1()f x x x
=+在[)1,x ∈+∞上是增函数。

2.设1x 与2x 分别是实系数方程20ax bx c ++=和20ax bx c -++=的一个根,且1212,0,0x x x x ≠≠≠ ,求证:方程
202
a x bx c ++=有仅有一根介于1x 和2x 之间。

3.函数2
()21f x x ax a =-++-在区间[]0,1上有最大值2,求实数a 的值。

4.某商品进货单价为40元,若销售价为50元,可卖出50个,如果销售单价每涨1元, 销售量就减少1个,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则此商品的最佳售价应为多少?
.
数学1(必修)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含幂函数)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若)1(,,)1(,1,4,)21(,2522>==-=+====a a y x y x y x y x y y x y x x
上述函数是幂函数的个数是( C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已知)(x f 唯一的零点在区间(1,3)、(1,4)、(1,5)内,那么下面命题错误的( C )
A .函数)(x f 在(1,2)或[)2,3内有零点
B .函数)(x f 在(3,5)内无零点
C .函数)(x f 在(2,5)内有零点
D .函数)(x f 在(2,4)内不一定有零点
3.若0,0,1a b ab >>>,12log ln 2a =,则log a b 与a 2
1log 的关系是( A )
A .12log log a b a <
B .12
log log a b a =
C .12log log a b a >
D .12
log log a b a ≤
4. 求函数132)(3+-=x x x f 零点的个数为 ( C )
A .1
B .2
C .3
D .4
5.已知函数)(x f y =有反函数,则方程0)(=x f ( B )
A .有且仅有一个根
B .至多有一个根
C .至少有一个根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6.如果二次函数)3(2+++=m mx x y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D )
A .()6,2-
B .[]6,2-
C .{}6,2-
D .()(),26,-∞-+∞
7.某林场计划第一年造林10000亩,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造林20%,则第四年造林( C )
A .14400亩
B .172800亩
C .17280亩
D .20736亩
二、填空题
1.若函数()x f 既是幂函数又是反比例函数,则这个函数是()x f = 。

1
2.幂函数()f x 的图象过点
(,则()f x 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f x =3.用“二分法”求方程0523=--x x 在区间[2,3]内的实根,取区间中点为5.20=x ,那么下一个有根的区
间是 。

[2,2.5) 4.函数()ln 2f x x x =-+的零点个数为 。

2
5.设函数)(x f y =的图象在[],a b 上连续,若满足 ,方程0)(=x f 在[],a b 上有实根.()()0f a f b ≤
三、解答题
1.用定义证明:函数1()f x x x
=+在[)1,x ∈+∞上是增函数。

证明:设1212121211,()()()(1)0x x f x f x x x x x ≤<-=--
< 即12()()f x f x <, ∴函数1()f x x x
=+在[)1,x ∈+∞上是增函数。

2.设1x 与2x 分别是实系数方程20ax bx c ++=和20ax bx c -++=的一个根,且1212,0,0x x x x ≠≠≠ ,求证:方程
202
a x bx c ++=有仅有一根介于1x 和2x 之间。

解:令2(),2
a f x x bx c =++由题意可知2211220,0ax bx c ax bx c ++=-++= 221122,,bx c ax bx c ax +=-+=2222111111(),222
a a a f x x bx c x ax x =++=-=- 22222222223(),222
a a a f x x bx c x ax x =++=+=因为120,0,0a x x ≠≠≠ ∴12()()0f x f x <,即方程202a x bx c ++=有仅有一根介于1x 和2x 之间。

3.函数2
()21f x x ax a =-++-在区间[]0,1上有最大值2,求实数a 的值。

解:对称轴x a =,
当[]0,0,1a <是()f x 的递减区间,max ()(0)121f x f a a ==-=⇒=-;
当[]1,0,1a >是()f x 的递增区间,max ()(1)22f x f a a ===⇒=;
当01a ≤≤
时2max ()()12,f x f a a a a ==-+==与01a ≤≤矛盾; 所以1a =-或2。

4.某商品进货单价为40元,若销售价为50元,可卖出50个,如果销售单价每涨1元, 销售量就减少1个,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则此商品的最佳售价应为多少?
. 解:设最佳售价为(50)x +元,最大利润为y 元,
(50)(50)(50)
y x x x =+-
--⨯ 240500x x =-++ 当20x =时,y 取得最大值,所以应定价为7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