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乐品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品牌名称
二、品牌发展简介
三、品牌标志
四、品牌文化
五、品牌定位
六、品牌价格定位
七、营销策略分析
八、发展现状分析
九、品牌SWOT分析
十、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十一、品牌广告策略分析
一、品牌名称:百事可乐
二、品牌发展简介
百事可乐经过十七年的成功,普拉多汉(Bradham)认为糖的价格会大升,逐把不少资产用作购买糖。但事与愿违,糖价没有上升,反而下跌,因此蒸发了不少财富,他的百事可乐于1923年宣布破产。至1931年,百事可乐被Loft糖果公司的主席Charles G. Guth收购,使它能再度在市场上出现。1940年百事可乐推出全国广告,其广告主题“Nickel Nickel”颇为流行,还被译为55种不同语言。百事可乐以再用酒樽来销售,创下佳绩,价格也比可口可乐便宜。因此曾被喻为“低下阶层的饮品”,在美国被视为黑人的饮品,加拿大则被说为法语人的饮品。为了改造形象,百事可乐于五十年代大卖广告,又找来了不少名人作产品代言人,使其销量直逼可口可乐,但终于没有超越。在六十年代,百事开始改变策略,以
年轻人作卖点。1964年,百事可乐开始推出无糖的轻怡版。在八十年代,百事与可口可乐的竞争更为激烈,百事推出一系列以挑战为主题的广告,使对手销量下降,可口可乐不甘示弱,推出以“新可乐”为主题的广告。
三、品牌标志
四、品牌文化
自1898年百事可乐饮料在美国问世以来,经过多次业务重组分离,百事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是饮料及食品。2008年11月百事公司CEO卢英德中国之行带了一份大礼”:未来几年,百事将在中国投资十亿美元。纵观百事可乐成功的每一步,都是和企业文化的建立、品牌的树立紧密联系的。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公司成长为国际巨头企业,百事可乐是怎样走过的?对于中国的企业有什么启示呢?
五、市场分析
百事品牌的理念是“渴望无限”,倡导年轻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寓意是对年轻人来说,机会和理想有着无限多的空间,他们可以尽情地遐想和追求。为了推广这一理念,百事选择足球和音乐作为品牌基础和企业文化载体,在广告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借助迈克尔杰克逊、张国荣、布兰妮、王菲、罗志祥、蔡依林、郭富城、陈慧琳、郑秀文、贝克汉姆、里瓦尔多、卡洛斯、范志毅、李玮峰、祁宏perfume 等一大批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极力倡导企业文化所提倡的精神,使百事的“新一代的选择”和推崇“快乐自由”的风格广泛地被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理解和接受。这样,很多人就明白了,为什么“百事”的产品从简单的包装到向运动系列、功能系列拓展都刻意体现一种动感和欢快的格调,从而使许多青年人成为“百事”忠实和热心的消费者。百事文化不仅是企业的,也是社会的,它深刻地通过其产品的推销影响着一大批人,反过来又推动企业按照这种文化的定位不断创新,得以经历了100多年还保持着旺盛的朝气。
六、市场战略
一、百事可乐进行市场细分的标准
1、市场细分的概念市场细分是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把整个市场划分成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
其客观基础是消费者需求的异质性。进行市场细分的主要依据是异质市场中需求一致的顾客群,实质就是在异质市场中求同质。市场细分的目标是为了聚合,即在需求不同的市场中把需求相同的消费者聚合到一起。
2、百事可乐市场细分的作用
(1)、有利于百事可乐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战略。
(2)、有利于百事可乐发现市场营销机会。
(3)、有利于百事可乐更有效地与竞争对手相抗衡。
(4)、有利于百事可乐更有效地拓展新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5)、有利于百事可乐企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3、百事可乐进行市场细分的标准
(1)、人口因素人口是构成市场的最基本因素。包含的主要变量有: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与职业等。百事可乐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对性别倒是没有细分的必要。它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并且选择合适的品牌代言人,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把品牌人格化形象,通过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情节开始了文化的改造。结果使百事可乐的销售量扶摇直上。
再就是百事可乐由于价格并不昂贵,所以与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与职业没有绝对的关系,但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消费的水平肯定也更高,文化程度与职业这点也类似。
(2)、地理因素地理因素是进行市场细分的最基本的因素。其中包含的变量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