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一轮复习教学分析(区教研印)

合集下载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数列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数列

数列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的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数列的考查已从最低谷走出,估计以后几年对数列的考查的比重仍不会减小,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是必考内容,数列与函数、三角、解析几何、组合数的综合应用问题是命题热点.从解题思想方法的规律着眼,主要有:① 方程思想的应用,利用公式列方程(组),例如等差、等比数列中的“知三求二”问题;② 函数思想方法的应用、图像、单调性、最值等问题;③ 待定系数法、分类讨论等方法的应用. 第1课时 数列的概念1.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在函数意义下,数列是定义域为正整数N*或其子集{1,2,3,……n}的函数f(n).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1,a2,…,an…,简记为{an},其中an 是数列{an}的第 项. 2.数列的通项公式一个数列{an}的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可用一个公式an =f(n)来表示,我们就把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3.在数列{an}中,前n 项和Sn 与通项an 的关系为:数列基础知识定义项,通项数列表示法数列分类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性质特殊数列其他特殊数列求和数列4.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其它方法⑴ 公式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采用首项与公差(公比)确定的方法. ⑵ 观察归纳法:先观察哪些因素随项数n 的变化而变化,哪些因素不变;初步归纳出公式,再取n 的特珠值进行检验,最后用数学归纳法对归纳出的结果加以证明.⑶ 递推关系法:先观察数列相邻项间的递推关系,将它们一般化,得到的数列普遍的递推关系,再通过代数方法由递推关系求出通项公式.例1. 根据下面各数列的前n 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⑴ -,,-,…;⑵ 1,2,6,13,23,36,…; ⑶ 1,1,2,2,3,3,解: ⑴ an =(-1)n ⑵ an =(提示:a2-a1=1,a3-a2=4,a4-a3=7,a5-a4=10,…,an -an -1=1+3(n -2)=3n -5.各式相加得⑶ 将1,1,2,2,3,3,…变形为∴变式训练1.某数列{an}的前四项为0,,0,,则以下各式:① an =[1+(-1)n] ② an =③ an =其中可作为{an}的通项公式的是 ( )A .①B .①②C .②③D .①②③=n a ⎪⎩⎪⎨⎧≥==21n n a n 312⨯534⨯758⨯9716⨯)12)(12(12+--n n n )673(212+-n n )673(21)43)(1(211)]53(10741[12+-=--+=-++++++=n n n n n a n Λ,213,202,211+++,,206,215,204Λ+++4)1(1222)1(111++-++=-++=n n n n n a 2222n )(11-+⎩⎨⎧)(0)(2为奇数为偶数n n解:D例2. 已知数列{an}的前n 项和Sn ,求通项. ⑴ Sn =3n -2⑵ Sn =n2+3n +1解 ⑴ an =Sn -Sn -1 (n≥2) a1=S1解得:an =⑵ an =变式训练2:已知数列{an}的前n 项的和Sn 满足关系式lg(Sn -1)=n ,(n ∈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 解:当n =1时,a1=S1=11;当n≥2时,an =Sn -Sn -1=10n -10n -1=9·10 n -1.故an =例3. 根据下面数列{an}的首项和递推关系,探求其通项公式. ⑴ a1=1,an =2an -1+1 (n≥2) ⑵ a1=1,an =(n≥2)⑶ a1=1,an = (n≥2)解:⑴ an =2an -1+1(an +1)=2(an -1+1)(n≥2),a1+1=2.故:a1+1=2n ,∴an =2n-1.⑵an =(an -an -1)+(an -1-an -2)+…+(a3-a2)+(a2-a1)+a1=3n -1+3n-2+…+33+3+1=.(3)∵∴an =变式训练3.已知数列{an}中,a1=1,an +1=(n ∈N*),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方法一:由an +1=得,∴{}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1+(n -1)·,即an =⎩⎨⎧=≥⋅-)1(1)2(321n n n ⎩⎨⎧≥+=)2(22)1(5n n n ,110101)1lg(+=⇒=-⇒=-n n n n n S S n S ⎪⎩⎪⎨⎧≥⋅=-)2(109)1(111n n n 113--+n n a 11--n a n n ⇒)13(21-nnn a a n n 11-=-⋅--⋅-=⋅⋅⋅⋅⋅-----12111232211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Λn n n 112123=⋅⋅⋅--Λ22+n n a a 22+n n a a 21111=-+n n a a na 1111=a 21na 12112+n方法二:求出前5项,归纳猜想出an =,然后用数学归纳证明.例4. 已知函数=2x -2-x ,数列{an}满足=-2n ,求数列{an}通项公式.解:得变式训练4.知数列{an}的首项a1=5.前n 项和为Sn 且Sn +1=2Sn +n +5(n ∈N*). (1) 证明数列{an +1}是等比数列;(2) 令f (x)=a1x +a2x2+…+anxn ,求函数f (x)在点x =1处导数f 1 (1).解:(1) 由已知Sn +1=2Sn +n +5,∴ n≥2时,Sn =2Sn -1+n +4,两式相减,得: Sn +1-Sn =2(Sn -Sn -1)+1,即an +1=2an +1 从而an +1+1=2(an +1)当n =1时,S2=2S1+1+5,∴ a1+a2=2a1+6, 又a1=5,∴ a2=11∴ =2,即{an +1}是以a1+1=6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 由(1)知an =3×2n -1 ∵ =a1x +a2x2+…+anxn ∴ =a1+2a2x +…+nanxn -1 从而=a1+2a2+…+nan=(3×2-1)+2(3×22-1)+…+n(3×2n -1) =3(2+2×22+…+n×2n)-(1+2+…+n)=3[n×2n +1-(2+…+2n)]- =3(n -1)·2n +1-+61.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关键在于找出这些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通项法,转化为特殊数列法等.2.由Sn 求an 时,用公式an =Sn -Sn -1要注意n≥2这个条件,a1应由a1=S1来确定,最后看二者能否统一.3.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见形式有:an +1-an =f(n),=f(n),an +1=pan +q ,分别用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或换元法). 第2课时 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 - =d (d 为常数).12+n )(x f )(log 2n a f na f n a na n 222)(log 2log 2log 2-=-=-n a a nn 21-=-n n a n -+=12111+++n n a a )(x f )('x f )1('f 2)1(+n n 2)1(+n n nn a a 1+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⑴ an =a1+ ×d ⑵ an =am + ×d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Sn = = .4.等差中项:如果a 、b 、c 成等差数列,则b 叫做a 与c 的等差中项,即b = . 5.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充要条件是:⑴ 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可写成an =pn +q(p, q ∈R) ⑵ 数列{an}的前n 项和公式可写成Sn =an2+bn (a, b ∈R)6.等差数列{an}的两个重要性质:⑴ m, n, p, q ∈N*,若m +n =p +q ,则 .⑵ 数列{an}的前n 项和为Sn ,S2n -Sn ,S3n -S2n 成 数列.例1. 在等差数列{an}中,(1)已知a15=10,a45=90,求a60; (2)已知S12=84,S20=460,求S28; (3)已知a6=10,S5=5,求a8和S8.解:(1)方法一:∴a60=a1+59d =130. 方法二:,由an =am +(n -m)d a60=a45+(60-45)d =90+15×=130.(2)不妨设Sn =An2+Bn ,∴∴Sn =2n2-17n∴S28=2×282-17×28=1092 (3)∵S6=S5+a6=5+10=15,又S6= ∴15=即a1=-5 而d =∴a8=a6+2 d =16S8=变式训练1.在等差数列{an}中,a5=3,a6=-2,则a4+a5+…+a10= .⎪⎪⎩⎪⎪⎨⎧=-=⇒⎩⎨⎧=+==+=38382904410141145115d a d a a d a a 3815451545=--=--=a a m n a a d m n ⇒38⎩⎨⎧-==⇒⎪⎩⎪⎨⎧=+=+172460202084121222B A B A B A 2)10(62)(6161+=+a a a 2)10(61+a 31616=--a a 442)(881=+a a解:∵d =a6-a5=-5,∴a4+a5+…+a10=例2. 已知数列{an}满足a1=2a ,an =2a -(n≥2).其中a 是不为0的常数,令bn =.⑴ 求证:数列{bn}是等差数列.⑵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解:∵ ⑴ an =2a -(n≥2)∴ bn = (n≥2)∴ bn -bn -1=(n≥2)∴ 数列{bn}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⑵ ∵ b1==故由⑴得:bn =+(n -1)×=即:= 得:an =a(1+)变式训练2.已知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与数列满足,且,(1)判断是何种数列,并给出证明;(2)若,求数列的前n 项和解:1),即为等差数列。

数列一轮复习教学分析

数列一轮复习教学分析

数列一轮复习一、数列知识、方法与能力(一)数列知识体系1.等差数列概念理解【例1】(2013年1月高三海淀期末)数列{}n a 满足111,n n a a r a r +==⋅+(*,n r ∈∈N R 且0r ≠),则“1r =”是“数列{}n a 成等差数列”的( )AA.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等比数列的概念【例2】(2014年北京理5)设{}n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则"1"q >是"{}"n a 为递增数列的( )D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前n 项和的概念【例3】设S n 是正项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n n a a S +=22.(Ⅰ)分析数列}{n a 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证明之;若不是,说明理由. (Ⅱ)求}{n a 的通项公式.(n a n =)【例4】已知n S 是等差数列*{}()n a n N ∈的前n 项和,且675S S S >>,有下列四个命题,假命题...的是( )CA.公差0d <B.在所有0<n S 中,13S 最大C.满足0>n S 的n 的个数有11个D.76a a >【例5】(2015届海淀期中8题)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在同一个坐标系中,()n a f n =及()n S g n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AA.当4n =时,n S 取得最大值B.当3n =时,n S 取得最大值C.当4n =时,n S 取得最小值D.当3n =时,n S 取得最小值 4.区别数列与函数关系【例6】已知数列}{n a 满足n n a n λ+=2,R ∈λ,若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3->λ(三)落实通性通法,让学生在总结反思中提高 1.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例7】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110m m m a a a +-+-=,2138m S -=,则m =_____________.10【例8】已知-9,1a ,-1成等差数列,-9,1b ,2b ,3b ,-1成等比数列,则21b a 的值( )AA .15B .±15C .-15D .25 2.求数列通项的方法【例9】求下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122,111+==-n n a a a ; (2)113,1-==n n a a a ; (3)23-=nn S ; (4)1113,1--+==n n n a a a ;(5)111,1-+==n n a n n a a ; (6)22,111+==+n nn a a a a ; (7)12+=n n S a ; (8)n n S a a ==+113,1;答案:(1)21+=n a n ;(2)131-=n n a ;(3)⎩⎨⎧≥⨯==-)2(,32)1(,11n n a n n ;(4)213-=n n a ;(5)1n 2a n +=;(6)12+=n a n ;(7)12-=n n a ;(8)⎪⎩⎪⎨⎧≥==-)2(,)34(31)1(,12n n a n n .3.求数列的前n 项和的方法 【例10】求下列数列的前n 项和.(1)n a nn -=2; (2)nn n a 2⋅=; (3))2(1+=n n a n答案:(1)22221-+-=+n n S n n ;(2)22)1(1+-=+n n n S ;(3)42122143+-+-=n n S n .【例11】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的项数为 ( )AA.13B.12C.11D.10 【例12】已知数列{}n a 中,11a =,21(0a a a =-≠且1)a ≠,其前n 项和为n S ,且当2n ≥ 时,1111n n n S a a +=-. (Ⅰ)求证:数列{}n S 是等比数列; (Ⅱ)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1,(1),(1),(2).n n n a a an -=⎧=⎨-≥⎩(Ⅲ)若4a =,令19(3)(3)nn n n a b a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n T =⎪⎩⎪⎨⎧∈≥+-=-*),2(,14187)1(,831N n n n n 4.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例13】求证:对于大于1的任意自然数n 都有n n1213121112222-<++++ . (四)关注综合运用,让学生数学能力获得提升【例14】若不等式na n n1)1(2)1(+-+<-对任意正整数n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23,2[-【例15】已知向量序列:123,,,,,n a a a a 满足如下条件:1||4||2==a d ,121⋅=-a d 且1n n --=a a d (2,3,4,n = ).若10k ⋅=a a ,则k =________;123||,||,||,,||,n a a a a 中第_____项最小. 9;3.【例16】数列{}n a 中,如果存在k a ,使得“1k k a a ->且1k k a a +>”成立(其中2,N k k *≥∈),则称k a 的值为{}n a 的一个峰值.(Ⅰ) 若2311n a n n =-+,则{}n a 的峰值为________;(Ⅱ) 若ln n a t n n =-,且{}n a 不存在峰值,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是10;*11{|,2}1ln 2ln()N t t t n n n n≤=∈≥+或且 【例17】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1,2,3,)2n n n a S n +== . (Ⅰ)求1a 的值; 1(Ⅱ)求证:1(2)1(1)(2)n n n a n a n --+=-≥; (Ⅲ)判断数列{}n a 是否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是【例18】数列{}n a 满足11a =,21()n n a n n a λ+=+-(12n = ,,),λ是常数.(Ⅰ)当21a =-时,求λ及3a 的值;3λ=,33-=a(Ⅱ)数列{}n a 是否可能为等差数列?若可能,求出它的通项公式;若不可能,说明理由;不是 (Ⅲ)求λ 的取值范围,使得存在正整数m ,当n m >时总有0n a <.λ的取值范围是22*4242()k k k k k λ-<<+∈N .五、习题推荐(一)参考练习1.已知数列}{n a , 则“}{n a 为等差数列”是“2312a a a =+”的( ) C A.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而不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已知实数0a >且1a ≠,函数, 3,(), 3.x a x f x ax b x ⎧<=⎨+≥⎩若数列{}n a 满足()n a f n =*()n ∈N ,且{}n a 是等差数列,则a =________,b =________. 2, 03.已知等差数列{}n a 前三项的和为3-,前三项的积为8.(Ⅰ)求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5n a n =-+,)或37n a n =-(Ⅱ)若2a ,3a ,1a 成等比数列,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求使得7>n S 的最小项的值.85=a 4.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a 4-a 2=6,a 5-a 1=15,则a 3=________. 4或-45.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2且S n =S n -1+2n (n ≥2,n ∈N +). (I)求S n ; S n =n 2+n(II)是否存在等比数列{b n }满足b 1=a 1,b 2=a 3,b 3=a 9?若存在,求出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b n =2·3n -1. 6.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34-=n n a S (*n ∈N ). (Ⅰ)证明: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43的等比数列 (Ⅱ)若数列{}n b 满足*1()n n n b a b n +=+∈N ,且12b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1)34(31-=-n n b7.在等差数列{}n a 中,2723a a +=-,3829a a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3+-=n a n(Ⅱ)设数列{}n n a b +是首项为1,公比为c 的等比数列,求{}n b 的前n 项和n S .当1=c 时,2(31)322n n n n n S n -+=+=; 当1≠c 时,(31)121nn n n c S c--=+-. 8.已知数列{}n a 满足:123,(1,2,3,)n n a a a a n a n ++++=-=(I )求123,,a a a 的值;123137,,248a a a ===(Ⅱ)求证:数列{1}n a -是等比数列;{1}n a -是以12-为首项,以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Ⅲ)令(2)(1)n n b n a =--(1,2,3...n =),如果对任意*n N ∈,都有214n b t t +≤,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12t ≥或14t ≤-9.已知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整数,其前n 项和为n S .若1, ,231, ,nn n n n a a a a a +⎧⎪=⎨⎪+⎩是偶数是奇数且329S =,则1a =______;3n S =______. 5,722n +10.在数列{}n a 中,12a =,1431n n a a n +=-+,n ∈*N .(Ⅰ)证明数列{}n a n -是等比数列;{}n a n -是首项为1,且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Ⅱ)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41(1)32n n n n S -+=+ 11.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1,(1)(1,2,3,).n n a S na n n n ==--= (Ⅰ)求证: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并写出n a 关于n 的表达式; 2 1.n a n =-(Ⅱ)若数列11{}n n a a +前n 项和为n T ,问满足100209n T >的最小正整数n 是多少? .1212.设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2n n b S =-;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且145=a ,207=a . (Ⅰ)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n n b 312⋅= (Ⅱ) 若,1,2,3,n n n c a b n =⋅= ,n T 为数列{}n c 的前n 项和. 求证:72n T <2733127271<-⋅-=-n n n n T . 13.已知数列{}n a ,{}n b ,其中112a =,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n n S n a n =≥,数列{}nb 满足12b =,12n n b b +=.(Ⅰ)求数列{}n a ,{}n b 的通项公式;)1(1+=n n a n ,2n n b =(Ⅱ)是否存在自然数m ,使得对于任意n ∈N *,2n ≥,有121111814n m b b b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m 的最小值;16(Ⅲ)若数列{}n c 满足1,,n n nn na c b n ⎧⎪=⎨⎪⎩为奇数,为偶数,当n 是偶数时,求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T .212434(21),4324(21),43n n n n n n T n n n -⎧+++-⎪⎪=⎨+⎪+-⎪⎩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14.已知数列{}n a 满足1133,2,n n a a a n +=-=则}{n a 的通项公式是;n a n的最小值为. 332+-=n n a n ,21215.定义在(0,)+∞上的函数()f x 满足:①当[1,3)x ∈时,()1|2|f x x =--;②(3)3()f x f x =. 设关于x 的函数()()F x f x a =-的零点从小到大依次为12,,,,n x x x . (i )若1a =,则123x x x ++=_________;14(ii )若(1,3)a ∈,则12212n n x x x x -++++= _________.6(31)n -*16.设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0)n a pn q n N P *=+∈>. 数列{}n b 定义如下:对于正整数m ,m b 是使得不等式n a m ≥成立的所有n 中的最小值. (Ⅰ)若11,23p q ==-,求3b ;37b = (Ⅱ)若2,1p q ==-,求数列{}m b 的前2m 项和;m m 22+(Ⅲ)是否存在p 和q ,使得32()m b m m N *=+∈?如果存在,求p 和q 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3p =,2133q -≤<-. *17.对于每项均是正整数的数列12n A a a a :,,,,定义变换1T ,1T 将数列A 变换成数列1()T A :12111n n a a a --- ,,,,.对于每项均是非负整数的数列12m B b b b :,,,,定义变换2T ,2T 将数列B 各项从大到小排列,然后去掉所有为零的项,得到数列2()T B ;又定义2221212()2(2)m mS B b b mb b b b =+++++++ . 设0A 是每项均为正整数的有穷数列,令121(())(012)k k A T T A k +== ,,,. (Ⅰ)如果数列0A 为5,3,2,写出数列12A A ,;1210(())4321A T T A =:,,,2211(())4321A T T A =:,,,(Ⅱ)对于每项均是正整数的有穷数列A ,证明1(())()S T A S A =;(Ⅲ)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每项均为正整数的有穷数列0A ,存在正整数K ,当k K ≥时,1()()k k S A S A +=.(二)北京高考真题(2010年理2题)在等比数列{}n a 中,11a =,公比1q ≠.若12345m a a a a a a =,则m=( )A.9B.10C.11D.12 (2010年文16题)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且36a =-,60a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等比数列}{n b 满足18b =-,2123b a a a =++,求}{n b 的前n 项和公式.(2011年理11题)在等比数列}{n a 中,1a =12,4a =-4,则公比q =______;12...n a a a +++=_______.(2011年理20题)若数列12,,...,(2)n n A a a a n =≥满足111(1,2,...,1)n a a k n +-==-,数列n A 为E 数列,记()n S A =12...n a a a +++. (Ⅰ)写出一个满足10s a a ==,且()s S A 〉0的E 数列n A ;(Ⅱ)若112a =,n=2000,证明:E 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是n a =2011;(Ⅲ)对任意给定的整数n (n≥2),是否存在首项为0的E 数列n A ,使得()n S A =0?如果存在,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E 数列n A ;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2011年文12题)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12,a 4=4,则公比q =_______;a 1+a 2+…+a n = _______. (2012年文理10题)已知}{n a 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若211=a ,32a S =,则2a =_______,n S =_______.(2012年文6题)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1322a a a +≥B.2221322a a a +≥ C.若13a a =,则12a a = D.若31a a >,则42a a >(2012年文理8题)某棵果树前n 年得总产量n S 与n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m 年的年平均产量最高,则m 的值为( ) A.5 B.7 C.9 D.11(2013年理10题文11题)若等比数列{}n a 满足2420a a +=, 3540a a +=,则公比q =;前n 项和n S =. (2013年理20题)已知{}n a 是由非负整数组成的无穷数列,该数列前n 项的最大值记为n A ,第n 项之后各项12,n n a a ++ 的最小值记为n B ,n n n d A B =-.(Ⅰ)若{}n a 为2,1,4,3,2,1,4,3…,是一个周期为4的数列(即对任意*n ∈N ,4n n a a +=),写出1234,,,d d d d 的值;(Ⅱ)设d 是非负整数,证明:()1,2,3n d d n =-= 的充分必要条件为{}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 (Ⅲ)证明:若12a =,()11,2,3,n d n == ,则{}n a 的项只能是1或者2,且有无穷多项为1. (2014年理5题)设{}n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则"1"q >是"{}"n a 为递增数列的( )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014年理12题)若等差数列{}n a 满足7890a a a ++>,7100a a +<,则当n =________时{}n a 的前n 项和最大.(2014年文15题)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满足13a =,412a =,数列{}n b 满足14b =,420b =,且{}n n b a -是等比数列.(I )求数列{}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 (II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2015年理6题)设{}n a 是等差数列.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120a a +>,则230a a +>B.若130a a +<,则120a a +<C.若120a a <<,则2a > D.若10a <,则()()21230a a a a -->(2015年理20题)已知数列{}n a 满足:*1a ∈N ,136a ≤,且121823618n n n nn a a a a a +⎧=⎨->⎩,≤,,()12n =,,….记集合{}*|n M a n =∈N .(Ⅰ)若16a =,写出集合M 的所有元素;(Ⅱ)若集合M 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证明:M 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 (Ⅲ)求集合M 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2015年文16题)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1210a a +=,432a a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Ⅱ)设等比数列{}n b 满足23b a =,37b a =,问:6b 与数列{}n a 的第几项相等?。

《数列》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理科)

《数列》一轮复习教学设计(理科)

sn
三、专题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法与总体构思
1.知识结构
黄冈市 2019 届高三年级第一轮复习备考 《数列》专题复习设计
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概念与 简单表示法 数列的分类 数列的简单表示 等差数列的概念 等差数列 数 列 通项公式 前 n 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应用 等比数列的概念 通项公式 前 n 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应用 公式求和 分组求和 特殊数列求和 倒序相加 并项求和 裂项相消求和 错位相减求和 通项公式 列表法 图像法 递推公式
数列作为高中数学中一个独立的学习单元,其重地 位不言而喻。根据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方向来看,一直是 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一、高考透视
2018 考试说明及要求 知识要求 内容 了解( A) 理解 (B) 掌握( C) 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 √ 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 √ 特殊函数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 √ 式与前 n 项和公式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 √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 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有关知 √ 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 √ 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
• 读纲研题,把握主干 • 通法为主,变法为辅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适度训练,巩固提高
四. 重难点知识强化
五、训练题设计与落实 具体措施
• 组题要求
• 具体措施
第二部分 微专题设计《数列求和(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sn
近三年考试特点与命题规律
1.考查题型:一般为 2 道小题,分值为 10 分,从近几 年的考查来看,除 2017 年的第 12 题, 其它均属于中档难度

数列的教研活动(3篇)

数列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数列作为数学学科中的基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教师对数列教学的理解和掌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以“数列教学探究与实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反思等形式,提升教师对数列教学的认识,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列教学法的认识,明确数列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2. 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数列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形成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

3. 通过课堂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4. 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对数列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针对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应用等方面,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梳理了数列教学的基本框架。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重点讨论了以下问题:(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和性质?(2)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数列的应用?(4)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经过讨论,教师们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2. 课堂观摩为了更好地了解数列教学的效果,教研组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了课堂上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反应。

公开课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

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价:(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2)教学内容是否合理?(3)教学方法是否灵活?(4)课堂氛围是否活跃?(5)学生参与度如何?通过评课活动,教师们对数列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教学反思在活动最后,教师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数列教学进行了反思。

数列教研活动

数列教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列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改革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提高数学教师对数列教学的认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期开展了数列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提高教师对数列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列教学的认识,明确数列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2. 探讨数列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数列教学理论研讨活动开始,首先由教研组长对数列教学的理论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数列的概念、性质、分类、应用等方面。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数列教学的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2. 数列教学案例分析接下来,教师们分组进行数列教学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研讨。

在分析过程中,教师们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1)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列学习的兴趣?(2)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3)如何运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教师们对数列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总结出以下教学经验:(1)注重数列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数列教学实践探索为了将数列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师们进行了数列教学实践探索。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2)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情,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如:(1)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数列问题。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学案(数列)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学案(数列)

数列的通项(一)复习要求:1、熟练地掌握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见方法;2、掌握由递推公式()1n n a Aa f n +=+、()1n na f n a +=、1n n a pa q +=+或1()n n a pa f n +=+求数列的通项 基础练习:1、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510S 10,S =40=,则n a = 2、数列2,8,26,80,…的一个通项公式为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1n S n =+,则n a =例题讲解:例1、已知数列{}n a 满足211=a ,n n a a n n ++=+211,求n a 变式:数列{}n a 满足321=a ,n n a n na 11+=+,求n a例2、已知数列{}n a 中,111,21n n 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变式:数列{}n a 中,()111,232n n n a a a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作业(1)1、已知数列21,203,2005,20007,,则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2、数列{}n a 中,148,2a a ==,且满足:*2120()n n n a a a n N ++-+=∈,则n a =3.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b n n =+()1,其中{}b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4.设{}n a 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2211(1)0(1,2,3,)n n n n n a na a a n +++-+==,它的通项公式是5.1)已知数列{}n a 中,32,211+==+n n a 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 2)已知数列{}n a 中,()111,222nn n a a a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7.1)已知数列{}n a 满足:{}n a 满足211=a ,nn a a n n ++=+211,求n a 2)在数列{}n a 中,1102-1n n a a a n ++=,=,求n a8.已知数列{}a n 31=a ,n n a n n a 23131+-=+,求n a9.在数列{}n a 中,12a =,1431n n a a n +=-+,*n N ∈。

高考一轮数列复习教案

高考一轮数列复习教案

高考一轮数列复习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五章数列第一节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2、过程与方法:通过三角形数与正方形数引入数列的概念;通过类比函数的思想了解数列的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3、情态与价值:体会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借助函数的背景和研究方法来研究有关数列的问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用已知去研究未知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数列的概念,认识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探索并掌握数列的几种间单的表示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难点: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发现数列规律找出可能的通项公式。

(三)教学过程1.数列的定义、分类与通项公式(1)数列的定义:①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②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2)数列的分类:分类标准类型满足条件项数有穷数列项数有限无穷数列项数无限项与项间的大小关系递增数列a n+1>a n其中n∈N*递减数列a n+1<a n常数列a n+1=a n(3)如果数列{a n}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a n}的首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a n与它的前一项a n-1(n≥2)(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数列的递推公式.1.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一个数列不仅与构成它的“数”有关,而且还与这些“数”的排列顺序有关.2.易混项与项数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列的项是指数列中某一确定的数,而项数是指数列的项对应的位置序号.[试一试]1.已知数列{a n }的前4项为1,3,7,15,写出数列{a n }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 答案:a n =2n -1(n ∈N *)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2·3n -1(n 为偶数),2n -5(n 为奇数),则a 4·a 3=________.解析:a 4·a 3=2×33·(2×3-5)=54. 答案:541.辨明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即数列是一个定义在非零自然数集或其子集上的函数,当自变量依次从小到大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数列.2.明确a n 与S n 的关系 a n =⎩⎨⎧S 1 (n =1),S n -S n -1 (n ≥2).[练一练]1.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10n (n =1,2,3,…),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________. 答案:2n -11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pn +q n ,且a 2=32,a 4=32,则a 8=________.解析:由已知得⎩⎪⎨⎪⎧2p +q 2=32,4p +q 4=32,解得⎩⎪⎨⎪⎧p =14,q =2.则a n =14n +2n ,故a 8=94.答案:94考点一由数列的前几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a n =1 B .a n =(-1)n +12C .a n =2-||sin n π2D .a n =(-1)n -1+32解析:选C 由a n =2-||sin n π2可得a 1=1,a 2=2,a 3=1,a 4=2,…. 2.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4,6,8,10,…;(2)-11×2,12×3,-13×4,14×5,…;(3)a ,b ,a ,b ,a ,b ,…(其中a ,b 为实数); (4)9,99,999,9 999,….解:(1)各数都是偶数,且最小为4,所以通项公式a n =2(n +1)(n ∈N *).(2)这个数列的前4项的绝对值都等于序号与序号加1的积的倒数,且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a n =(-1)n ×1n (n +1).(3)这是一个摆动数列,奇数项是a ,偶数项是b ,所以此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a n =⎩⎨⎧a ,n 为奇数,b ,n 为偶数.(4)这个数列的前4项可以写成10-1,100-1,1 000-1,10 000-1,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a n =10n -1.[类题通法]用观察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技巧(1)根据数列的前几项求它的一个通项公式,要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点,观察出项与n 之间的关系、规律,可使用添项、通分、分割等办法,转化为一些常见数列的通项公式来求.对于正负符号变化,可用(-1)n 或(-1)n +1来调整.(2)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不完全归纳法,它蕴含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考点二由a n 与S n 的关系求通项a n[典例n n n (1)S n =2n 2-3n ;(2)S n =3n +b .[解] (1)a 1=S 1=2-3=-1,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2-3n )-[2(n -1)2-3(n -1)]=4n -5, 由于a 1也适合此等式,∴a n =4n -5. (2)a 1=S 1=3+b , 当n ≥2时,a n =S n -S n -1 =(3n +b )-(3n -1+b )=2·3n -1. 当b =-1时,a 1适合此等式. 当b ≠-1时,a 1不适合此等式. ∴当b =-1时,a n =2·3n -1;当b ≠-1时,a n =⎩⎨⎧3+b ,n =1,2·3n -1,n ≥2.[类题通法]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其求解过程分为三步: (1)先利用a 1=S 1求出a 1;(2)用n -1替换S n 中的n 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利用a n =S n -S n -1(n ≥2)便可求出当n ≥2时a n 的表达式;(3)对n =1时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n ≥2时a n 的表达式,如果符合,则可以把数列的通项公式合写;如果不符合,则应该分n =1与n ≥2两段来写.[针对训练]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 n }的前n 项和满足S n >1,且6S n =(a n +1)(a n +2),n ∈N *,求{a n }的通项公式.解:由a 1=S 1=16(a 1+1)(a 1+2),解得a 1=1或a 1=2, 由已知a 1=S 1>1,因此a 1=2.又由a n +1=S n +1-S n =16(a n +1+1)(a n +1+2)-16(a n +1)·(a n +2),得a n +1-a n -3=0或a n +1=-a n . 因为a n >0,故a n +1=-a n 不成立,舍去. 因此a n +1-a n -3=0.即a n +1-a n =3,从而{a n }是以公差为3,首项为2的等差数列,故{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3n -1.考点三由递推关系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角度一 形如a n +1=a n f (n ),求a n1.(2012·大纲全国卷)已知数列{a n }中,a 1=1,前n 项和S n =n +23a n .(1)求a 2,a 3; (2)求{a n }的通项公式.解:(1)由S 2=43a 2得3(a 1+a 2)=4a 2,解得a 2=3a 1=3.由S 3=53a 3得3(a 1+a 2+a 3)=5a 3,解得a 3=32(a 1+a 2)=6.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是数列的两种表示方法,它们都可以确定数列中的任意一项,只是由递推公式确定数列中的项时,不如通项公式直接.归纳起来常见的命题角度有:(1)形如a n +1=a n f (n ),求a n ; (2)形如a n +1=a n +f (n ),求a n ;(3)形如a n +1=Aa n +B (A ≠0且A ≠1),求a n .(2)由题设知a 1=1.当n ≥2时,有a n =S n -S n -1=n +23a n -n +13a n -1,整理得a n =n +1n -1a n -1.即a na n -1=n +1n -1. ∴a n =a 1·a 2a 1·a 3a 2·a 4a 3·a 5a 4·…·a n -2a n -3·a n -1a n -2·a n a n -1=1·31·42·53·64·…·n -1n -3·n n -2·n +1n -1=n (n +1)2(n ≥2) 当n =1时,a 1=1.综上可知,{a n }的通项公式a n =n (n +1)2. 角度二 形如a n +1=a n +f (n ),求a n 2.已知a 1=2,a n +1=a n +3n +2,求a n . 解:∵a n +1-a n =3n +2, ∴a n -a n -1=3n -1(n ≥2),∴a n =(a n -a n -1)+(a n -1-a n -2)+…+(a 2-a 1)+a 1=n (3n +1)2(n ≥2). 当n =1时,a 1=12×(3×1+1)=2符合公式,∴a n =32n 2+n 2.角度三 形如a n +1=Aa n +B (A ≠0且A ≠1),求a n 3.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3a n +2,求a n . 解:∵a n +1=3a n +2,∴a n +1+1=3(a n +1), ∴a n +1+1a n +1=3,∴数列{a n +1}为等比数列,公比q =3, 又a 1+1=2,∴a n +1=2·3n -1, ∴a n =2·3n -1-1. [类题通法]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时,若递推关系为a n +1=a n +f (n )或a n +1=f (n )·a n ,则可以分别通过累加、累乘法求得通项公式,另外,通过迭代法也可以求得上面两类数列的通项公式,(如角度二),注意:有的问题也可利用构造法,即通过对递推式的等价变形,(如角度三)转化为特殊数列求通项.[课堂练通考点]1.数列1,23,35,47,59,…的一个通项公式a n 是( )A.n2n +1B.n2n -1C.n2n -3 D.n 2n +3解析:选B 由已知得,数列可写成11,23,35,…,故通项为n2n -1.2.数列{a n }的前n 项积为n 2,那么当n ≥2时,a n =( ) A .2n -1 B .n 2 C.(n +1)2n 2D.n 2(n -1)2解析:选D 设数列{a n }的前n 项积为T n ,则T n =n 2, 当n ≥2时,a n =T n T n -1=n 2(n -1)2.3.已知数列{a n }满足a st =a s a t (s ,t ∈N *),且a 2=2,则a 8=________. 解析:令s =t =2,则a 4=a 2×a 2=4,令s =2,t =4,则a 8=a 2×a 4=8. 答案:84.(2013·温州适应性测试)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n +1=(-1)n (a n +1),记S n 为{a n }前n 项的和,则S 2 013=________.解析:由a 1=1,a n +1=(-1)n (a n +1)可得该数列是周期为4的数列,且a 1=1,a 2=-2,a 3=-1,a 4=0.所以S 2 013=503(a 1+a 2+a 3+a 4)+a 2 013=503×(-2)+1=-1 005.答案:-1 0055.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2+2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2-b n .求数列{a n }与{b n }的通项公式.解:∵当n ≥2时,a n =S n -S n -1=(2n 2+2n )-[2(n -1)2+2(n -1)]=4n , 当n =1时,a 1=S 1=4也适合, ∴{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4n (n ∈N *).∵T n =2-b n ,∴当n =1时,b 1=2-b 1,b 1=1. 当n ≥2时,b n =T n -T n -1=(2-b n )-(2-b n -1), ∴2b n =b n -1.∴数列{b n }是公比为12,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b n =()12n -1.∴数列{a n }是以19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a n =19+(n -1)×(-3)=22-3n . 设{a n }的前k 项和数值最大,则有⎩⎨⎧a k ≥0,a k +1≤0,k ∈N *,∴⎩⎨⎧22-3k ≥0,22-3(k +1)≤0,∴193≤k ≤223, ∵k ∈N *,∴k =7. ∴满足条件的n 的值为7.6.在数列-1,0,19,18,…,n -2n 2,…中,0.08是它的第____________项.解析:令n -2n 2=0.08,得2n 2-25n +50=0,即(2n -5)(n -10)=0. (四)作业 (五)教学反思第二节等差数列及其前n 项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 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体会等差数列与一 次函数的关系。

从“数列求和”的教学谈对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实践与认识

从“数列求和”的教学谈对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实践与认识

( ) 高 度 重 视 两 个 “ 基 ” 即研 究 学 生 基 3要 三 , 础 、 材基 础 和高 考基 础 ; 教 回归 基础 知识 、 本 技 基
能 和基 本思 想方 法 ;
() 4 要进 一 步加 强 一 题 多 空 和 以选 择 题 为 背
也 有缺 乏专 门训 练 的问题 . 四是思 维层 次 低. 用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的 意识 运 薄 弱 , 合运 用数 学 知识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不 强 , 综 其 中基本 作 图 、 单讨 论 还 能 应 付 , 到 构造 、 简 遇 转化

() 2 1+ ( + 2 + ( + 2+ 4 1 ) 1 )+ ( 1+ 2+ 4+
8 )+ … + ( 1+ 2+ 4+ … + 2 )一
题目
已知 等差 数列 { a )的通项公 式 为 a
5 存 在 问题
6 若 干 建 议
经 过 近一个 学期 的数 学 学 习 , 喜忧 参半 , 中 其
从 前 的 学 习 经 验 , 时 也 了 解 到 了 自 己 有 问 题 的 同


若{ 的前 项和为 s , { } n} 则 的前 项和
ln J


地方 , 通过 对知 识再 认识 的进 一步钻 研 , 从而 达到 高 效 复习 的效果 .
片 断 2 一 题 多 变 、 生 互 动 师
主要存 在 的问题 有 :

( ) 进一 步树 立学 习数学 的信 心 , 1要 克服畏 难 情 绪 , 力 提高数 学成 绩 ; 努 () 2 要立 足课 堂 , 分 剖析 思 维 过程 , 示 解 充 展
题 过程 , 重反思 过 程 ; 注

单元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数列》单元复习为例

单元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数列》单元复习为例

2019年第5期中学数学研究•:!•单元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数列》单元复习为例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最近,笔者参与了我区招师活动的课堂教学考核环节,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必修5教材(下称教材)数列单元复习课,从参与应聘的30位教师的课堂展示情况来看,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准确认识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功能•为什么要上单元复习课?学习论认为,经过一阶段的新课学习,学生获得的是一些简单概念和单一的解题技巧,对这些零散的点状知识容易产生遗忘和混淆.因此,需要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单元复习是将本单元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归类、巩固,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联,构建出系统的知识网络,从单元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一、单元复习课教学中的存在问题从应聘教师的课堂展示可以看出当前有些教师对单元复习课的课型功能认识并不准确,或上成知识罗列课,或上成解题教学课,或上成专题复习课,给人一种简单堆砌、偏离目标之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问题1教学达成目标的层次偏低一些教师在制定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时,简单地将本单元各课时目标进行汇总,更多关注知识点的“全”,却不能整合知识点间的逻辑要素,导致单元复习成了一种“炒冷饭”式的知识点回顾,课堂教学始终在低位目标徘徊.很多教师在知识回顾时都采用“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T等差数列的通项与求和T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的复习线路,这样的过程就是单纯地按照知识顺序进行无意义的回顾,并不能帮助学生形成上位的整体认知,这样复习的效果自然不够理想.实际上,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提炼出知识间的逻辑主线,将整章内容串联到这样的逻辑主线中去,从整体上形成知识的逻辑架构.问题2教学处理的深度不够有些教师在单元复习时中只关注识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目标的落实,却对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构建、重现以及关键能力的培养不予重视,导致课堂教学的深度不够.(215011)丁益民如有些老师都选择教材P68第12题作为“错位相减法”的复习载体:题目已知等差数列仏計满足a2=Q,a6+a s =-10.(1)求数列仪”}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亍右!的前"项和S”.绝大部分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引导学生分析问题(2)中的处理方法(错位相减法)后口头强调该法容易出错,却鲜有老师将本题的完整过程重现出来.学生在没有切身体验下的认知是不深刻的,口头强调式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强化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活动经验.其实,我们还可以从运算规则的层面考察错位相减法与裂项相消法之间的关联,两种方法都是将不规则运算转化为简便运算.为此提出以下问题:能否将如拆成相邻两项之差?通过分析其结构,采用待定系数法将之分解为如=驾乜-心再结合a”的通项公式求出k,b的值,然后实施“累加”的运算操作即可.这样的过程不仅实现了两种方法之间的算法关联,也体现了以运算为逻辑主线进行深度认识目的.问题3组织方式比较低效单元复习课中常见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两种:一是讲知识点为主,把本单元所有知识点罗列在一起,重新再讲一遍,这种直叙式的组织形式让学生觉得索然无趣,效果可想而知;二是讲题为主,根据本单元知识点选择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后再讲评,这种组织形式没有依据学生的实际认知,复习并没有针对性.师1的组织方式:习题1:……知识点拨1:……习题2:……知识点拨2:……师2的组织方式:•2•中学数学研究2019年第5期知识提要1:……习题1:……知识提要2:……习题2:……以上两位老师的教学组织都没有关注知识、能力与经验的内在关联,无助于学生构建单元的知识、思维能力和数学活动经验体系•其实,可以将上述教学组织中“知识点拨”、“知识提要”设计为“知识梳理”,再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完善,从中体现习题间的逻辑关联和层次性.二、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建议1.准确认识“本章回顾”的设置意图为了减少单元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材在每章末都设置了“本章回顾”.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学习要求(包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以及内容提要.在知识结构的呈现方式上采用的是框图形式,直观形象地反映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并且框图可以进一步开发整合(比如常可拓展成思维导图).学习要求不同于课时要求,是对整个单元的宏观要求,内容提要则采用提纲形式将本章主要内容予以回顾,目的是抓住主干知识,舍末求本,其目的是防止扩张教学范围,杜绝深挖教学内容,这是单元复习的行动纲领.就“数列”一章而言,在复习时应引导学生从两个认知视角进行梳理,一是函数视角,数列是以“数”为研究对象的特殊函数,整个数列教学体系中,应始终以函数的视角来审视数列的性质,比如数列中的项是如何变化的(如单调性)?数列的项与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递推关系)?等等.另一个是运算视角,即建构合适的运算规则来研究数列中的运算,比如,通过“累加”的运算方式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一步地这样的运算规则还适用于形如递推关系-=/■(“)”的通项公式求解问题.以这两条线索可进行以下梳理:函数视角a=kn+bS=Ari+Bna=kcfS n=A-A(f(q^l)运算视角附镭期齣•關令聲/轴£7瞬,岷恥畴.裁救对为怒総鵝瞬帼如忍瞬啊.:彩棹轍麹總舷轍艶.…鎖癱釀駁通过从这两条认知视角来整合已学内容,形成新的认知块,加深知识的关系系理解,促进深度理解.2.实施有效的教学组织教学组织方式决定了单元复习的质量,单一罗列知识和逐一讲解例题的实际教学效果往往高耗低效,学生的数学理解水平淹没在题海之中•在复习时可以围绕核心概念展开,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来论证核心概念;或者寻找支撑核心概念的一般概念与相关具体问题,试图对原有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展与深化,建立起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并确定知识的运用范围,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导学模式是进行单元复习时十分有效的组织形式之一,将复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问题可由学生先行解决•问题设计时要关注问题的起点、层次与跨度,起点不宜太高,适当高于新授课要求,逐层推进,思维跨度不宜太大,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针对性,通过问题链着力构建出完整的知识框架.要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目标任务的达成度和效度•在“前置练习”中设置有关核心概念、重要性质的基础题,通过前置练习梳理出相关概念与性质,进而拓展出与之相关的外延知识.在此过程中那些无关紧要的知识坚决舍去(如等差数列的某些识记性的结论),抓住重点,按弃杂质,太多太空的结论性知识易将学生带入务虚空洞的知识梳理,这样就成了无意义的数学活动.梳理出的知识应与选择的例题相匹配,例题讲评的目的是加深核心知识的理解•最后再对整节课的进行小结.所以,整节课就是核心概念主线下进行的教学组织.3.精心选编适合学生的典型例题单元复习课离不开例题的选择与讲评,很多老师在单元复习时完全照搬高三复习资料中的成品例题,这就导致教学起点过高,教学难度过大,发生了教学重心偏移,起不到应有的复习效果.因此,在选题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适度性和思考性.实际上,教材中有很多典型且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典型例题,可以借助这些例题进行复习提升.如教材P68第17题:在等差数列{a”}中,已知S”=q,Sg=p,(p M g),求Sp+g的值.很多老师在讲评此问题时仅仅将之定位成一个“结论”让学生记住,其实这道题的教学功能很多.本题基本的处理是运用基本量,这是通性通法,重视通性通法是训练学生基本功的重要举措.在基本量法中训练了方程思想,也着重训练了如何进行数学运算的素养•进一步地,从优化运算的角度看,2019年第5期中学数学研究• 3 •还可借助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函数形式(S ” = An 2+ Bn )进行处理,并可进一步地引导学生从优化运算的角度继续思考,即借助等差数列i —!的函数形nS式=kn+b 进一步优化运算(降低运算次数).这n样的设计是基于如何优化运算这一主线进行的,无 疑对学生素养的提升是有利的.从思维训练上看,可 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根据待求式的结构特征S ”q = 3 +%;)(p + g ),只需知道 5 +ap+9 的值即可,而如+ a p+q = a p + a g+1 ,如何找到a p + a g+1 ?就要分析已知条件与目标需求的结构差异,这是可以通过启发让学生得出只需将两式作差即可求出舛+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例题并从整体性中寻找 问题解决的要素,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与能力提升是有益的.单元复习课教学研究任重道远,针对不同的知 识类型,不同的学生群体,探索出适合的单元复习课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提高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深度,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和知识的理解深度.参考文献[1 ]李柏青.复习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数 学通报,2013(3):31 -36.[2]王华民.构建知识网络静心选编问题[J].中学数学教 学,2000(6) :29 -32.强化运算素养提升思维品质以椭圆中的运算为例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210036)高新柠郭建华(指导教师)解析几何的运算给人们的感觉是繁琐,有的同学遇到解析几何问题就会感到畏惧,不敢去算,也不愿意去算,或者是没有掌握运算的技巧和方法,算不 下去,于是导致解析几何题得分较低,因此,很有必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对解析几何题的各种题型进 行归类和反思.尤其对解析几何题要在运算上多下功夫,因为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其实数学运算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 则,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通过椭圆中运算 的培养,进一步发展数学运算能力,不断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提升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下面通过例题浅谈一下解析几何运算中思维品质的提升.1.理解运算对象,提升思维的敏捷性例1 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Oy 中,。

高三一轮复习-等差数列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等差数列教案

《等差数列》一、考纲要求1.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与二次函数间的关系.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n项和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二、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教学策略:教师讲解例题→学生反应练习→点评→学生稳固提高→点评→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开展.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对等差数列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深入思考、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练习题,使学生在掌握方程的根本方法的同时,能够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提高解题效率,力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三、教学过程(一)展示近四年全国卷对数列的考察(二)知识点梳理等差数列的定义及相关性质(三)例题讲解、变式练习例1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记为S n.已知a10=30,a20=50.①求通项a n;②若S n=242,求n.变式1〔1〕20xx全国卷一理数(2)20xx全国卷一理数例2已知数列{a n}的各项均为正数,前n项和为S n,且满足2S n=a2n+n-4.(1)求证:{a n}为等差数列;(2)求{a n}的通项公式。

变式2〔20xx全国卷二理数〕(四)课堂小结1、本节内容在高考中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差中项、等差数列的性质.高考中各种题型都有,一般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及前n项和公式,难度不大,解答题则综合考查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有时会与其他知识综合命题,难度中等。

从能力考查来看,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意识。

2.准确理解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有关公式和性质;注意不同性质的适用条件和考前须知。

(五)课后作业完成一轮活页等差数列及其性质。

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典型题型分析

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典型题型分析

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典型题型分析在高考数学中,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准确地掌握数列的性质以及数学归纳法的运用方法,对于解答各类数学题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针对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典型题型进行分析,并给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

2. 数列的表示方法:通项公式或递推公式。

3. 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

二、数列的应用1. 等差数列:寻找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解决与等差数列相关的各类问题。

2. 等比数列:寻找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解决与等比数列相关的各类问题。

3. 递推数列:寻找数列的递推关系,解决与递推数列相关的各类问题。

三、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与运用1.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证明一个命题在自然数范围内成立的方法。

2. 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基础步骤、归纳假设和归纳证明。

3. 数学归纳法在数列中的应用: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的性质、递推公式等。

四、典型题型分析与解题思路1. 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通过观察等差数列的规律,寻找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2. 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通过观察等比数列的规律,寻找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3.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的性质:首先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猜测数列性质,然后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其正确性。

4.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的递推公式:通过观察数列的递推关系猜测递推公式,然后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其正确性。

通过对高考数学中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典型题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题型的解答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规律,寻找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的性质和递推公式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解题方法,才能在考试中迅速准确地解答相关的题目。

总结起来,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其中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方法。

20190920高三一轮复习《数列》教学分析及建议20190920崔鹏

20190920高三一轮复习《数列》教学分析及建议20190920崔鹏
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的过程中运用方程的思想和整体代换的思想. (4)解决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主要有两种思路:
①转化的思想.将一般数列设法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然后求和. ②不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往往通过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 法等来求和 (5)注重关系表示下的形式演算可减少失误,提升形式推理演算技能(如裂项相消时的系数和 步长).
(一)数列知识体系及理解
(二)思想方法与核心素养剖析
1.基本问题: (1)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 n 项和)、性质; (2)转化和利用等差等比数列设计问题,既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内容,同时也考察队新数列的研究
与处理; (3)在研究和理解数列的规律(通项)和性质(属于性质的一个方面)的基础上,加强对数列定义
4
列的定义性质,解决相应的问题与综合问题,各量之间的基本关系方法——方程的思想,
建议复习过程从本章知识全面梳理(数列专题知识的重新构建,明确相关知识的发展线索,掌握 解决基本问题的思维方法),达到基础知识与基本思想和基本问题(尽可能)的充分掌握.
(二)重视概念应用辨析,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等差数列概念理解 2.等比数列的概念 3.前 n 项和的概念 4.区别数列与函数关系
数列问题是中学阶段数学中的典型的离散问题,中学数学中另一离散背景的知识是集合与计数, 和数列相比,重要区别在于数列中的各项是有序的,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当然某些时候可以考虑 定序集). 集合、计数、与数列是研究离散背景问题的重要代表性内容,研究它们获得的经验,积累 的方法、感悟的思想是解决离散性问题的重要经验、方法和思想的来源. 这在北京试卷 20 题的命题特 点及求解过程中清晰可见. 对于数列创新问题命题一贯本着“实践、认识、深化、运用”的模式,体现 数列“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维过程.复习中应逐步培养学生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抽象与具体、 一般与特殊——类比联想联想、归纳猜想——推理论证、规范表达.另外,在现行高考背景下,压轴题 难度有所下降,复习中应根据学生程度,鼓励学生静心研究尝试第 20 题,特别是第 1、2 问,力争成 为高考的得分点.

《数列》教材分析

《数列》教材分析

高三一轮复习《数列》题型分析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高考试题常以客观题考查数列的基本性质,或结合其他知识综合考查数列性质的应用。

一、数列题型考查趋势分析1.数列的基本问题,特别是涉及定义、公式、性质的基础题,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突出小、巧、活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是考查的重点,并可以结合数列中n S 与n a 的关系,如())(*N n a f S n n ∈=进行考查,在多份考卷中都会考查;3.解答题以综合应用为主,注重考查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二项式定理等知识的交汇点,有时也出现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突出对思想方法的考查;4.关注以信息题、新定义题、实际应用题为载体的创新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二、数列题型考查题型例析 1.基础知识考查试卷中大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数列的基础知识,主要直接考查等差、等比数列通项、求和及基本性质.(2012江西)设数列{}n a 、{}n b 都是等差数列,若711=+b a ,2133=+b a ,求:55b a +=分析:利用等差中项的性质及整体代换可得结果为35. 2.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考查(2013广东卷)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1a =,2121233n n S a n n n +=---,*n N ∈. (1)求2a 的值;(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 ,有1211174n a a a +++<. 解析:(1)依题意,12122133S a =---,又111S a ==,所以24a =.(2)当2n ≥时,32112233n n S na n n n+=---①321122(1)(1)(1)(1)33n n S n a n n n -=------- ②①-②,得1(1)(1)n n n a na n n ++=-+,即111n n a a n n +-=+,又21121a a-=, 故数列n a n ⎧⎫⎨⎬⎩⎭是首项为111a =,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所以,1(1)1n an n n=+-⨯=,所以,2n a n =.(3)当1n =时,1714a =<;当2n =时,12111571444a a +=+=<;当3n ≥需要放缩!利用21111(1)1n n n n n <=--- 所以,22212111111434n a a a n +++=+++++ 11111111()()()423341n n<++-+-++-- =11171714244n n ++-=-< 综上,对一切正整数n ,有1211174n a a a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3a n +1.(1)证明⎩⎨⎧⎭⎬⎫a n +12是等比数列,并求{a n }的通项公式;(2)证明1a 1+1a 2+…+1a n <32.解:(1)由a n +1=3a n +1得a n +1+12=3⎝⎛⎭⎫a n +12. 又a 1+12=32,所以⎩⎨⎧⎭⎬⎫a n +12是首项为3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所以a n+12=3n2,因此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3n -12. (2)证明:由(1)知1a n =23n -1.因为当n ≥1时,3n -1≥2×13n -,所以13n -1≤1123n -⨯,即1a n =23n-1≤113n -.于是1a 1+1a 2+…+1a n ≤1+13+…+113n -=32⎝⎛⎭⎫1-13n <32. 所以1211132n a a a +++<. 3.数学思想方法考查(2012四川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n S ,且n n S S a a +=22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1)求1a ,2a 的值; (2)设01>a ,数列⎭⎬⎫⎩⎨⎧n a a 110lg 的前n 项和为n T ,当n 为何值时nT 最大?并求出n T 的最大值.分析:(1)取1=n ,得1212S S a a +==212a a +;① 取2=n ,得212222a a a +=; ② ②-①得:2122)(a a a a =- 若02=a ,由①知01=a ;若02≠a ,则112=-a a ,代入①得211+=a ,222+=a (2)当01>a 时,由(1)知211+=a ,222+=a当2≥n 时,有n n S S a +=+2)22(,121)22(--+=+n n S S a , 所以,)2(21≥=-n a a n n ,故11)2)(21()2(1-+==-n n n a a .令nn a a b 110lg=,则1)2lg(1--=n n b =12100lg 21-n ,所以,数列{}n b 是以2lg 21-为公差,且单调递减的等差数列,则01810lg 721=>=>>>b b b . 当8≥n 时,01lg 21128100lg218=<=≤b b n ,故当7=n 时,n T 取得最大值,且n T 的最大值为2lg 22172)(7717-=+=b b T . 4.与其他知识交汇考查以下两题重点与函数结合(2013年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0150,25S S ==,则n nS 的最小值为________.-49注:构造三次函数求导求最值,需要考虑n 的取值.(2012年全国)函数32)(2--=x x x f .定义数列{}n x 如下:21=x ,1+n x 是过两点)5,4(P ,))(,(n n n x f x Q 的直线n PQ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1) 证明:321<<≤+n n x x ; (2)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分析:因为5)4(=f ,所以)5,4(P 在函数)(x f 的图像上. 因为直线n PQ 的斜率一定存在,所以直线n PQ 的方程为:)4(55)(5---=-x x x f y n n .令0=y可求得)4(58252----=-x x x x n n n ,所以234++=n nx x x 即:2341++=+n n n x x x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2<≤n x .当1=n 时,21=x ,满足321<≤x ;假设k n =时,32<≤k x 成立,则当1+=k n 时,2542341+-=++=+k k k k x x x x . 由32<≤k x ,得524<+≤k x ,45251≤+<k x , 所以,32544112<+-≤<k x ,即321<≤+k x 也成立. 综上可知,32<≤n x 对任意正整数恒成立.下面用作差法证明1+<n n x x (后面可以从二次函数角度加以考虑)24)1(2234221++--=+--+=-+n n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x x 由32<≤n x ,得211<-≤n x ,所以34)1(02≤+--<n x , 所以,01>-+n n x x ,即1+<n n x x . 综上可知,321<<≤+n n x x .5.实际应用问题的考查(2011湖南)某企业第一年初购买一台价值为120万元的设备M ,M 的价值在使用过程中逐年减少.从第2年到第6年,每年初M 的价值比上年初减少10万元;从第7年开始,每年初M 的价值为上年初的75%, (1)求第n 年初M 的价值n a 的表达式; (2)设na a a A nn +++=21,若n A 大于80万元,则M 继续使用,否则需要在第n 年初对M 更新,证明:需在第9年初对M 更新.注:本题以设备折旧这一实际问题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条件中梳理出设备价值M 与年份n 之间的关系,建立分段函数关系式,其中当16n ≤≤时,M 的价值随着年份的变换成等差数列,当6n >时,M 的价值随着年份的变化成等比数列.本题实质考查的是函数数列的单调性与最值问题,再求等比数列前n 项和时,仍需考虑n 的取值范围.是一道分段考虑的数列问题,分段求和,对学生分情况讨论问题是个很好的锻炼.另外,尤其需要关注的n 取值.6.数列创新题考查 (2013新课标1(理))设n n n A B C ∆的三边长分别为,,n n n a b c ,n n n A B C ∆面积为n S ,1,2,3,n =,若11111,2b c b c a >+=,111,,22n n n nn n n n c a b a a a b c +++++===,则( )B A.{}n S 为递减数列B. {}n S 为递增数列C.{}21n S -为递增数列,{}2n S 为递减数列D. {}21n S -为递减数列, {}2n S 为递增数列(2012湖南理)设N=2n (n ∈N *,n ≥2),将N 个数12,,,N x x x 依次放入编号为1,2,…,N 的N 个位置,得到排列P 0=x 1x 2…x N 。

新人教A版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六章数列数列的综合应用教案文

新人教A版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六章数列数列的综合应用教案文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师生共研)(2018·高考北京卷)设{a n}是等差数列,且a1=ln 2,a2+a3=5ln 2.(1)求{a n}的通项公式;(2)求e a1+e a2+…+e a n.【解】(1)设{a n}的公差为d.因为a2+a3=5ln 2,所以2a1+3d=5ln 2.又a1=ln 2,所以d=ln 2.所以a n=a1+(n—1)d=n ln 2.(2)因为e a1=e ln 2=2,错误!=e a n—a n—1=e ln 2=2,所以{e a n}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e a1+e a2+…+e a n=2×错误!=2(2n—1)=2n+1—2.错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综合问题的解题策略(1)分析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确定最终解决问题需要首先求解的中间问题,如求和需要先求出通项、求出通项需要先求出首项和公差(公比)等,确定解题的顺序.(2)注意细节.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综合问题中,如果等比数列的公比不能确定,则要看其是否有等于1的可能,在数列的通项问题中第一项和后面的项能否用同一个公式表示等,这些细节对解题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提醒] 在不能使用同一公式进行计算的情况下要注意分类讨论,分类解决问题后要注意结论的整合.(2020·吉林第一次调研测试)设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a2=3,a n+1=2a n+1.(1)证明:{a n+1}为等比数列;(2)求{a n}的通项公式,并判断n,a n,S n是否成等差数列?说明理由.解:(1)证明:因为a2=3,a2=2a1+1,所以a1=1,因为a n+1=2a n+1,所以a n+1+1=2(a n+1),所以{a n+1}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2)由(1)知,a n+1=2n,所以a n=2n—1,所以S n=错误!—n=2n+1—n—2,所以n+S n—2a n=n+2n+1—n—2—2(2n—1)=0,所以n+S n=2a n,即n,a n,S n成等差数列.数列的实际应用与数学文化(师生共研)(2020·重庆八中4月模拟)某地区人口总数为45万.实施“二孩”政策后,专家估计人口总数将发生如下变化:从开始到2028年,每年人口总数比上一年增加0.5万人,从2029年开始到2038年,每年人口总数为上一年的99%.(1)求实施“二孩”政策后第n年的人口总数a n(单位:万人)的表达式(注:为第一年);(2)若“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到2038年人口平均值超过49万,则需调整政策,否则继续实施,问到2038年结束后是否需要调整政策?(参考数据:0.9910≈0.9)【解】(1)由题意知,当1≤n≤10时,数列{a n}是首项为45.5,公差为0.5的等差数列,可得a n=45.5+0.5×(n—1)=0.5n+45,则a10=50;当11≤n≤20时,数列{a n}是公比为0.99的等比数列,则a n=50×0.99n—10.故实施“二孩”政策后第n年的人口总数a n(单位:万人)的表达式为a n=错误!(2)设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从到2038年共20年,由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S=S10+(a11+a12+…+a20)=477.5+4950×(1—0.9910)≈972.5.20所以“二孩”政策实施后的到2038年人口平均值为错误!≈48.63,则错误!<49,故到2038年结束后不需要调整政策.错误!数列实际应用中的常见模型(1)等差模型:如果增加(或减少)的量是一个固定的数,则该模型是等差模型,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公差.(2)等比模型:如果后一个量与前一个量的比是一个固定的数,则该模型是等比模型,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公比.(3)递推数列模型:如果题目中给出的前后两项之间的关系不固定,随项的变化而变化,则应考虑考查的是第n项a n与第n+1项a n+1的递推关系还是前n项和S n与前n+1项和S n+1之间的递推关系.1.(2020·广东潮州二模)我国古代名著《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段话:“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意思是:现有一根金箠,长5尺,头部1尺,重4斤,尾部1尺,重2斤.若该金箠从头到尾,每一尺的质量构成等差数列,则该金箠共重为()A.6斤B.7斤C.9斤D.15斤解析:选D.设从头到尾每一尺的质量构成等差数列{a n},则有a1=4,a5=2,所以a1+a5=6,数列{a n}的前5项和为S5=5×错误!=5×3=15,即该金箠共重15斤.故选D.2.1979年,李政道博士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出过一道智趣题:5只猴子分一堆桃子,怎么也不能分成5等份,只好先去睡觉,准备第二天再分,夜里1只猴子偷偷爬起来,先吃掉一个桃子,然后将其分成5等份,藏起自己的一份就去睡觉了;第2只猴子又爬起来,将剩余的桃子吃掉一个后,也将桃子分成5等份;藏起自己的一份睡觉去了;以后的3只猴子都先后照此办理,问:最初至少有多少个桃子?最后至少剩下多少个桃子?解:假如我们设最初有a1个桃子,猴子每次分剩下的桃子依次为a2,a3,a4,a5,a6,得到一个数列{a n},依题意,可知数列的递推公式:a n+1=a n—错误!(a n—1)—1,即a n+1=错误!(a n—1),整理变形,得a n+1+4=错误!(a n+4).故{a n+4}是以错误!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a6+4=(a1+4)错误!错误!,欲使(a6+4)∈N*,应有a1+4=55m(m∈N*),故最初至少有桃子a1=55—4=3121个,从而最后至少剩下a6=45—4=1020个.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问题(师生共研)设函数f(x)=错误!+错误!,正项数列{a n}满足a1=1,a n=f错误!,n∈N*,且n≥2.(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对n∈N*,求证: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解】(1)由a n=f错误!,所以a n=错误!+a n—1,n∈N*,且n≥2,所以数列{a n}是以1为首项,以错误!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a n=a1+(n—1)d=1+错误!(n—1)=错误!.(2)证明:由(1)可知错误!=错误!=4错误!,S n=错误!+错误!+错误!+…+错误!=4[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4错误!=2—错误!<2,得证.错误!数列与其他知识交汇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数列与函数的交汇问题1已知函数条件,解决数列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利用函数的性质、图象研究数列问题;2已知数列条件,解决函数问题,解题时要注意数列与函数的内在联系,掌握递推数列的常见解法.(2)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问题1函数方法:即构造函数,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极值等得出关于正实数的不等式,通过对关于正实数的不等式特殊赋值得出数列中的不等式;2放缩方法:数列中不等式可以通过对中间过程或者最后的结果放缩得到;3比较方法:作差或者作商比较.1.(2020·湖南岳阳一模)曲线y=错误!x+ln x(n∈N*)在x=错误!处的切线斜率为a n,则数列错误!的前n项的和为.解析:对y=错误!x+ln x(n∈N*)求导,可得y′=错误!+错误!,由曲线y=错误!x+ln x(n∈N*)在x=错误!处的切线斜率为a n,可得a n=错误!+错误!=n.所以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则数列错误!的前n项的和为1—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答案:错误!2.(2020·浙江杭州4月模拟)已知数列{a n},{b n}满足a1=1,且a n,a n+1是函数f(x)=x2—b n x+2n的两个零点,则a5=,b10=.解析:因为a n,a n+1是函数f(x)=x2—b n x+2n的两个零点,所以a n,a n+1是方程x2—b n x+2n=0的两个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a n·a n+1=2n,a n+a n+1=b n,由a n·a n+1=2n,可得a n+1·a n+2=2n+1,两式相除可得错误!=2,所以a1,a3,a5,…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2,a4,a6,…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又由a1=1,得a2=2,所以a5=1×22=4,a10=2×24=32,a11=1×25=32,所以b10=a10+a11=32+32=64.答案:464[基础题组练]1.(2020·开封市定位考试)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3+4S2=0,则公比q=()A.—1B.1C.—2D.2解析:选C.法一:因为a3+4S2=0,所以a1q2+4a1+4a1q=0,因为a1≠0,所以q2+4q+4=0,所以q=—2,故选C.法二:因为a3+4S2=0,所以a2q+错误!+4a2=0,因为a2≠0,所以q+错误!+4=0,即(q+2)2=0,所以q=—2,故选C.2.(2020·宁夏银川一中一模)已知等比数列{a n}中,有a3a11=4a7,数列{b n}是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 n,且b7=a7,则S13=()A.26 B.52C.78 D.104解析:选B.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因为a3a11=4a7,所以a错误!=4a7≠0,解得a7=4,因为数列{b n}是等差数列,且b7=a7,所以S13=错误!=13b7=13a7=52.故选B.3.(2020·吉林长春5月联考)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公差d>0,a6和a8是函数f (x)=错误!ln x+错误!x2—8x的极值点,则S8=()A.—38 B.38C.—17 D.17解析:选A.因为f(x)=错误!ln x+错误!x2—8x,所以f′(x)=错误!+x—8=错误!=错误!,令f′(x)=0,解得x=错误!或x=错误!.又a6和a8是函数f(x)的极值点,且公差d>0,所以a6=错误!,a8=错误!,所以错误!解得错误!所以S8=8a1+错误!×d=—38,故选A.4.设y=f(x)是一次函数,若f(0)=1,且f(1),f(4),f(13)成等比数列,则f(2)+f(4)+…+f(2n)等于()A.n(2n+3)B.n(n+4)C.2n(2n+3)D.2n(n+4)解析:选A.由题意可设f(x)=kx+1(k≠0),则(4k+1)2=(k+1)×(13k+1),解得k=2,f(2)+f(4)+…+f(2n)=(2×2+1)+(2×4+1)+…+(2×2n+1)=n(2n+3).5.(2020·山东临沂三模)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引入“兔子数列”:1,1,2,3,5,8,13,21,34,55,…即F(1)=F(2)=1,F(n)=F(n—1)+F(n—2)(n≥3,n∈N*).此数列在现代物理、化学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若此数列被2除后的余数构成一个新数列{a n},则数列{a n}的前2019项的和为()A.672B.673C.1346 D.2019解析:选C.由于{a n}是数列1,1,2,3,5,8,13,21,34,55,…各项除以2的余数,故{a n}为1,1,0,1,1,0,1,1,0,1,…,所以{a n}是周期为3的周期数列,且一个周期中的三项之和为1+1+0=2.因为2019=673×3,所以数列{a n}的前2019项的和为673×2=1346.故选C.6.(2019·高考北京卷)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2=—3,S5=—10,则a5=,S n的最小值为.解析: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因为错误!即错误!所以可得错误!所以a5=a1+4d=0,因为S n =na1+错误!d=错误!(n2—9n),所以当n=4或n=5时,S n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10.答案:0 —107.若数列{a n}满足错误!—错误!=0,则称{a n}为“梦想数列”.已知正项数列{错误!}为“梦想数列”,且b1+b2+b3=1,则b6+b7+b8=.解析:由错误!—错误!=0可得a n+1=错误!a n,故{a n}是公比为错误!的等比数列,故{错误!}是公比为错误!的等比数列,则{b n}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b6+b7+b8=(b1+b2+b3)25=32.答案:328.(2020·河北石家庄4月模拟)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定义{a n}的“优值”为H n=错误!,现已知{a n}的“优值”H n=2n,则S n=.解析:由H n=错误!=2n,得a1+2a2+…+2n—1a n=n·2n,1当n≥2时,a1+2a2+…+2n—2a n—1=(n—1)2n—1,2由1—2得2n—1a n=n·2n—(n—1)2n—1=(n+1)2n—1,即a n=n+1(n≥2),当n=1时,a1=2也满足式子a n=n+1,所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n+1,所以S n=错误!=错误!.答案:错误!9.(2020·武汉市部分学校调研)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等比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T n,a1=—1,b1=1,a2+b2=3.(1)若a3+b3=7,求{b n}的通项公式;(2)若T3=13,求S n.解:(1)设{a n}的公差为d,{b n}的公比为q,则a n=—1+(n—1)d,b n=q n—1.由a2+b2=3,得d+q=4,1由a3+b3=7,得2d+q2=8,2联立12,解得q=2或q=0(舍去),因此{b n}的通项公式为b n=2n—1.(2)因为T3=b1(1+q+q2),所以1+q+q2=13,解得q=3或q=—4,由a2+b2=3得d=4—q,所以d=1或d=8.由S n=na1+错误!n(n—1)d,得S n=错误!n2—错误!n或S n=4n2—5n.10.(2020·湖南省湘东六校联考)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满足错误!=错误!+1(n≥2,n ∈N),且a1=1.(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记b n=错误!,T n为{b n}的前n项和,求使T n≥错误!成立的n的最小值.解:(1)由已知有错误!—错误!=1(n≥2,n∈N),所以数列{错误!}为等差数列,又错误!=错误!=1,所以错误!=n,即S n=n2.当n≥2时,a n=S n—S n—1=n2—(n—1)2=2n—1.又a1=1也满足上式,所以a n=2n—1.(2)由(1)知,b n=错误!=错误!错误!,所以T n=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由T n≥错误!得n2≥4n+2,即(n—2)2≥6,所以n≥5,所以n的最小值为5.[综合题组练]1.(2020·北京市石景山区3月模拟)九连环是我国从古至今广为流传的一种益智游戏,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在某种玩法中,用a n表示解下n(n≤9,n∈N*)个圆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数列{a n}满足a1=1,且a n=错误!则解下4个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a4为()A.7 B.10C.12D.22解析:选A.因为数列{a n}满足a1=1,且a n=错误!所以a2=2a1—1=2—1=1,所以a3=2a2+2=2×1+2=4,所以a4=2a3—1=2×4—1=7.故选A.2.已知a n=3n(n∈N*),记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T n,若对任意的n∈N*,错误!k≥3n—6恒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解析:T n=错误!=—错误!+错误!,所以T n+错误!=错误!,则原不等式可以转化为k≥错误!=错误!恒成立,令f(n)=错误!,当n=1时,f(n)=—错误!,当n=2时,f(n)=0,当n=3时,f(n)=错误!,当n=4时,f(n)=错误!,即f(n)是先增后减,当n=3时,取得最大值错误!,所以k≥错误!.答案:k≥错误!3.(2019·高考江苏卷节选)定义首项为1且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为“M—数列”.(1)已知等比数列{a n}(n∈N*)满足:a2a4=a5,a3—4a2+4a1=0,求证:数列{a n}为“M—数列”;(2)已知数列{b n}(n∈N*)满足:b1=1,错误!=错误!—错误!,其中S n为数列{b n}的前n项和.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解:(1)证明: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所以a1≠0,q≠0.由错误!得错误!解得错误!因此数列{a n}为“M—数列”.(2)因为错误!=错误!—错误!,所以b n≠0.由b1=1,S1=b1,得错误!=错误!—错误!,则b2=2.由错误!=错误!—错误!,得S n=错误!,当n≥2时,由b n=S n—S n—1,得b n=错误!—错误!,整理得b n+1+b n—1=2b n.所以数列{b n}是首项和公差均为1的等差数列.因此,数列{b n}的通项公式为b n=n(n∈N*).4.(2020·湖北襄阳二模)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满足:a1=1,S n+1—1=S n+a n,数列{b n}为等比数列,满足b1=4b3,b2=错误!<b1,n∈N*.(1)求数列{a n},{b n}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错误!的前n项和为W n,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T n,试比较W n与错误!的大小.解:(1)由S n+1—1=S n+a n,可得a n+1=a n+1,又a1=1,所以数列{a n}是首项和公差均为1的等差数列,可得a n=n.因为数列{b n}为等比数列,满足b1=4b3,b2=错误!<b1,n∈N*,所以设公比为q,可得b1=4b1q2,所以q=±错误!,当q=错误!时,错误!b1=错误!,可得b1=错误!>错误!.当q=—错误!时,—错误!b1=错误!,得b1=—错误!,不满足b2<b1,舍去,所以b n=错误!错误!.(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W n=1—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错误!=错误!<1.T n=错误!=1—错误!∈错误!,则1<错误!≤2,故W n<错误!.规范答题示范(三)数列类型一判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12分)记S n为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错误!1(1)求{a n}的通项公式;(2)求S n,并错误!2[建桥寻突破]1看到S2=2,S3=—6,想到S2=a1+a2,S3=a 1+a2+a3,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2看到判断S n+1,S n,S n+2是否成等差数列,想到等差数列的等差中项,利用2S n=S n+1+S n+2进行证明.[规范解答](1)设{a 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由题设可得错误!2分错误!解得q=—2,a1=—2.4分错误!故{a n}的通项公式为a n=(—2)n.6分错误!(2)由(1)可得S n=错误!=—错误!+(—1)n错误!,8分错误!由于S n+2+S n+1=—错误!+(—1)n错误!=2错误!=2S n,11分错误!故S n+1,S n,S n+2成等差数列.12分错误![评分标准]1列出关于首项为a1,公比为q的方程组得2分;2能够正确求出a1和q得2分,只求对一个得1分,都不正确不得分;3正确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得2分;4正确计算出数列的前n项和得2分;5能够正确计算出S n+1+S n+2的值得2分,得出结论2S n=S n+1+S n+2再得1分;⑥写出结论得1分.[解题点津](1)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中有五个元素a1、d(或q)、n、a n、S n,“知三求二”是等差(等比)的基本题型,通过解方程组的方法达到解题的目的.(2)等差、等比数列的判定可采用定义法、中项法等.如本题采用中项法得出2S n=S n+1+S n+2.[核心素养]数列问题是高考的必考题,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是高考的常见题型.本类题型重点考查“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类型二求数列的前n项和(12分)已知{a n}为等差数列,前n[建桥寻突破]。

高中数列教研活动(3篇)

高中数列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高中数列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特举办本次数列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深入探讨高中数列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或优秀教师进行数列教学专题讲座,分享他们在数列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方法。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数列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录像,分析教学过程,探讨教学方法。

3. 课题研究:针对高中数列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互动研讨:组织教师进行互动研讨,针对数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

5. 教学设计展示: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展示,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成果。

6. 学生竞赛:举办数列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2. 活动地点:XX学校3. 活动流程:(1)XX月XX日:开幕式,主题讲座(2)XX月XX日-XX月XX日:教学观摩、课题研究、互动研讨(3)XX月XX日:教学设计展示(4)XX月XX日:学生竞赛(5)XX月XX日:闭幕式,总结表彰五、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2. 邀请知名专家、优秀教师和教研员担任活动评委。

3. 联系相关学校、教师和学生,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时间安排和责任分工。

5. 利用网络、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本次活动,提高活动的影响力。

六、预期成果1. 提高高中数列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堂“数列”复习课的实践与反思

一堂“数列”复习课的实践与反思

一堂“数列”复习课的实践与反思作者:张蕾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0年第02期一节构思新颖、结构严谨的新授课固然不容易,而一节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复习课同样也并不简单.前不久笔者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年11期杂志上看到一道关于数列内容的解答题,正好所教高三年级复习课也在复习数列的知识,就设计了一堂“数列”的复习课,实践以后,感受颇多,写下本文供同仁参考.一、教学实录1.复习起始阶段,仍按照常规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回忆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和基本性质,并整理列表板书:(略).2.引导复习完毕,给出这样一道例题:【例1】在等差数列中求这道题是“等差数列中求(p≠q p、q均为正整数)”的特例.师生分析:由条件及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2•d,得:根据(1)、(2)两式可解得、d,然后再求出分析之后,让学生进行演算,约10分钟陆续有几位学生给出了答案,但答案明显不一致,可见解题过程中的计算量较大.3.探究师:还有简便的方法吗?有少数学生另辟蹊径,用及--m)d公式完成解题.师(引导):如果不求出也能求出计算会简便一些,有方法吗?学生1:题目中是已知数值,在以前学习等差数列知识时,曾得出“如果是等差数列,则--也是等差数列”的结论,即---是等差数列,且它们的公差为100d.---11×102×100×2(110+1100)=-110.4.反思师:相信同学们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其求和公式的选用,有了一定的体会,下面将例题中的条件换成一般形式.【例2】等差数列中,已知求、q均为正整数).学生2:沿袭例1的解题经验,由-1)2d=q,和-1)2d=p.解出然后再求:-1)2d.全体学生:太繁了!学生3:如果结合学生1的解法,能不能简化演算过程?学生4:构造学生1解法中的数列行不通,原因是p与q没有倍数关系.探索至此,似乎走进了死胡同.5.求变师(点拨):大家只注意-1)2d的具体形式,是否对表达式的一般形式进行研究呢?学生2+Bn(A、B为待定系数,其中A=d2).学生2+Bp=q,(3)2+Bq=p,(4)S2+B(p+q).(5)由(3)+(4)推出A(p2+q2)+B(p+q)=p+q,结合(5)式,得=p+q-2×d2×pq=p+q-2×(1p+1q)pq=-(p+q).全体学生:太精彩了,简洁!师:在解决例1与例2两个问题时,大家的体会是什么?学生7: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与通项公式-m)d的灵活运用.学生8:把求和公式-1)2d转化为2+Bn(A、B为待定系数,其中A=d2)用于解决等差数列问题.学生9:例题使我们对等差数列中所有公式和性质有了整体认识,不再是孤立的几个公式了.6.训练练习题:(略).二、教后反思复习课一般做法是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性质等内容归纳整理,再针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性质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这样做的目的能比较系统地把握知识框架,熟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但灵活运用不够,对于探索性的问题常常束手无策,长久下来学生感到解题的效果不理想,从而对复习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性质产生了怀疑的态度.通过这节课,笔者认为尝试“回忆、引导、探究、反思、求变、训练”六个环节的复习教学,能提高学生复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回忆”是对基本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列表、模块、串联组成知识框架;“引导”是指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探索的环境中来;“引导”是“探究”的铺垫,“探究”是解决问题的核心环节,有了“引导”的基础就要在“探究”上下功夫,探求问题的结论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教师要适当点拨、启迪、诱导,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的全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时“苦尽甘来”,享受探索成功的喜悦;“反思”是对探索的结果进行理性的思考,因为理性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所探索的问题获得更深、更广的认识,可以使问题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发散.课堂上学生既可以思考教师提出的较原题更深一层的问题,也可以沿着自己的思路和其他同学的思路去思考.“求变”是灵活的摇篮,“求变”的关键是在深层面上抓住问题的本质,只有“求变”才能发展和提高,只有“求变”才有可能创新,不变的结果只能是呆板和僵化.归纳总结探索反思固然重要,但更需要的是在得出的结论和方法后加强“训练”,通过练习来巩固提高.总之,在复习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改革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探索复习新手段和新方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责任编辑金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一轮复习教学分析 北京市八一学校李新萍一、数列知识、方法与能力(一)数列知识体系(二)数列核心问题与基本思维方式 核心问题: 基本思维方式:(1)常规问题(等差、等比数列): (2)非常规问题(非等差等比数列): (三)解决数列问题所需的核心思想与核心能力 核心思想: 核心能力: 二、高考中的数列(一)分析考纲与样题,明白数列考查内容、要求与形式【文科试题16】(2013年文史类第11题)若等比数列满足,,则公比;前项和. 【文科试题25】(2014年文史类第15题)已知是等差数列,满足,,数列满足,,且是等{}n a 2420a a +=3540a a +=q =n n S ={}n a 13a =412a ={}n b 14b =420b ={}n n b a -比数列.(I )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II )求数列的前项和.【理科试题16】(2004年理工类第14题)定义“等和数列”: 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已知数列{a n }是等和数列,且a 1=2,公和为5,那么a 18的值为,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S n 的计算公式为.【理科试题18】(2008年理工类第14题) 某校数学课外小组在坐标纸上,为学校的一块空地设计植树方案如下:第k 棵树种植在点处,其中,,当≥时,表示非负实数a 的整数部分,例如.按此方案,第6棵树种植点的坐标应为;第2008棵树种植点的坐标应为. 【理科试题28】(2013年理工类第20题)已知是由非负整数组成的无穷数列,该数列前项的最大值记为,第项之后各项的最小值记为,.(Ⅰ)若为…,是一个周期为4的数列(即对任意,),写出的值;(Ⅱ)设是非负整数,证明:的充分必要条件为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Ⅲ)证明:若,,则的项只能是1或者2,且有无穷多项为1. (二)分析北京高考真题,体会数列命题的意图与变化{}n a {}n b {}n b n (),k k k P x y 11x =11y =k 2111215[()()],5512()().55k k k k k k x x T T k k y y T T ----⎧=+--⎪⎪⎨--⎪=+-⎪⎩()T a ()()2.62,0.20T T =={}n a n n A n 12,n n a a ++ n B n n n d A B =-{}n a 2,1,4,3,2,1,4,3*n ∈N 4n n a a +=1234,,,d d d d d ()1,2,3n d d n =-= {}n a d 12a =()11,2,3,n d n == {}n a三、教学计划参考四、具体教学建议(一)构建活力课堂,让各类学生都有收获 (二)重视概念辨析,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1.等差数列概念理解【例1】(2013年1月高三海淀期末)数列满足(且),则“”是“数列成等差数列”的( )AA.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等比数列的概念【例2】(2014年北京理5)设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是为递增数列的()D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前n 项和的概念【例3】设S n 是正项数列的前n 项和,.(Ⅰ)分析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证明之;若不是,说明理由. (Ⅱ)求的通项公式.()【例4】已知是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且,有下列四个命题,假命题...的是()CA.公差B.在所有中,最大C.满足的的个数有11个D.【例5】(2015届海淀期中8题)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及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AA.当时,取得最大值B.当时,取得最大值C.当时,取得最小值{}n a 111,n n a a r a r +==⋅+*,n r ∈∈N R 0r ≠1r ={}n a {}n a q "1"q >"{}"n a }{n a n n n a a S +=22}{n a }{n a n a n =n S *{}()n a n N ∈675S S S >>0d <0<n S 13S 0>n S n 76a a >{}n a n n S ()n a f n =()n S g n =4n =n S 3n =n S 4n =n SD.当时,取得最小值 4.区别数列与函数关系【例6】已知数列满足,,若数列是递增数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三)落实通性通法,让学生在总结反思中提高 1.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例7】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已知,,则_____________.10【例8】已知-9,,-1成等差数列,-9,,,,-1成等比数列,则的值()AA .15B .±15C .-15D .25 2.求数列通项的方法【例9】求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1);(2); (3);(4);(5);(6); (7);(8);答案:(1);(2);(3);(4);(5);(6);(7);(8).3.求数列的前n 项和的方法 【例10】求下列数列的前n 项和.(1);(2);(3)3n =n S }{n a n n a n λ+=2R ∈λ}{n a λ3->λ{}n a n S 2110m m m a a a +-+-=2138m S -=m =1a 1b 2b 3b 21b a }{n a 122,111+==-n n a a a 113,1-==n n a a a 23-=nn S 1113,1--+==n n n a a a 111,1-+==n n a n n a a 22,111+==+n nn a a a a 12+=n n S a n n S a a ==+113,121+=n a n 131-=n n a ⎩⎨⎧≥⨯==-)2(,32)1(,11n n a n n 213-=n n a 1n 2a n +=12+=n a n 12-=n n a ⎪⎩⎪⎨⎧≥==-)2(,)34(31)1(,12n n a n n n a nn -=2nn n a 2⋅=)2(1+=n n a n答案:(1);(2);(3).【例11】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的项数为 ( )AA.13B.12C.11D.10【例12】已知数列中,,且,其前项和为,且当时,. (Ⅰ)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Ⅲ)若,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4.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例13】求证:对于大于1的任意自然数都有. (四)关注综合运用,让学生数学能力获得提升【例14】若不等式对任意正整数n 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例15】已知向量序列:满足如下条件:,且().若,则________;中第_____项最小. 9;3.【例16】数列中,如果存在,使得“且”成立(其中),则称的值为的一个峰值.(Ⅰ) 若,则的峰值为________;(Ⅱ) 若,且不存在峰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2221-+-=+n n S n n 22)1(1+-=+n n n S 42122143+-+-=n n S n {}n a 11a =21(0a a a =-≠1)a ≠n n S 2n ≥1111n n n S a a +=-{}n S {}n a 21,(1),(1),(2).n n n a a a n -=⎧=⎨-≥⎩4a =19(3)(3)nn n n a b a a +=++{}n b n n T n T ⎪⎩⎪⎨⎧∈≥+-=-*),2(,14187)1(,831N n n n n n n n1213121112222-<++++ na n n1)1(2)1(+-+<-a )23,2[-123,,,,,n a a a a 1||4||2==a d 121⋅=-a d 1n n --=a a d 2,3,4,n = 10k ⋅=a a k =123||,||,||,,||,n a a a a {}n a k a 1k k a a ->1k k a a +>2,N k k *≥∈k a {}n a 2311n a n n =-+{}n a ln n a t n n =-{}n a t答案是10; 【例17】已知数列的前项和. (Ⅰ)求的值; 1(Ⅱ)求证:; (Ⅲ)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 是【例18】数列满足,(),是常数.(Ⅰ)当时,求及的值;,33-=a(Ⅱ)数列是否可能为等差数列?若可能,求出它的通项公式;若不可能,说明理由;不是 (Ⅲ)求的取值范围,使得存在正整数,当时总有.的取值范围是.五、习题推荐(一)参考练习1.已知数列,则“为等差数列”是“”的( ) C A.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而不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已知实数且,函数若数列满足,且是等差数列,则=________,=________. 2, 03.已知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前三项的积为.(Ⅰ)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或(Ⅱ)若,,成等比数列,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使得的最小项的值. 4.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a 4-a 2=6,a 5-a 1=15,则a 3=________. 4或-4 5.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2且S n =S n -1+2n (n ≥2,n ∈N +). (I)求S n ;S n =n 2+n(II)是否存在等比数列{b n }满足b 1=a 1,b 2=a 3,b 3=a 9?若存在,求出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b n =2·3n -1. 6.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11{|,2}1ln 2ln()N t t t n n n n≤=∈≥+或且{}n a n (1)(1,2,3,)2n n n a S n +== 1a 1(2)1(1)(2)n n n a n a n --+=-≥{}n a {}n a 11a =21()n n a n n a λ+=+-12n = ,,λ21a =-λ3a 3λ={}n a λm n m >0n a <λ22*4242()k k k k k λ-<<+∈N }{n a }{n a 2312a a a =+0a >1a ≠, 3,(), 3.x a x f x ax b x ⎧<=⎨+≥⎩{}n a ()n a f n =*()n ∈N {}n a a b {}n a 3-8}{n a 35n a n =-+37n a n =-2a 3a 1a }{n a n n S 7>n S 85=a {}n a n n S 34-=n n a S *n ∈N {}n a {}n a 43(Ⅱ)若数列满足,且,求数列的通项公式.7.在等差数列中,,.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设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求的前项和.当时,;当时,. 8.已知数列满足:(I )求的值;(Ⅱ)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Ⅲ)令(),如果对任意,都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或9.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整数,其前项和为.若且,则______;______. ,10.在数列中,,,.(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是首项为,且公比为的等比数列(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11.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 (Ⅰ)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并写出关于的表达式; (Ⅱ)若数列前项和为,问满足的最小正整数是多少? .121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为等差数列,且,. (Ⅰ)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b *1()n n n b a b n +=+∈N 12b ={}n b 1)34(31-=-n n b {}n a 2723a a +=-3829a a +=-{}n a 23+-=n a n {}n n a b +1c {}n b n n S 1=c 2(31)322n n n n n S n -+=+=1≠c (31)121nn n n c S c--=+-{}n a 123,(1,2,3,)n n a a a a n a n ++++=-= 123,,a a a 123137,,248a a a ==={1}n a -{1}n a -12-12(2)(1)n n b n a =--1,2,3...n =*n N ∈214n b t t +≤t 12t ≥14t ≤-{}n a n n S 1, ,231, ,nn n n n a a a a a +⎧⎪=⎨⎪+⎩是偶数是奇数329S =1a =3n S =5722n +{}n a 12a =1431n n a a n +=-+n ∈*N {}n a n -{}n a n -14{}n a n n S 41(1)32n n n n S -+=+}{n a n n S 11,(1)(1,2,3,).n n a S na n n n ==--= }{n a n a n 2 1.n a n =-11{}n n a a +n n T 100209n T >n {}n b n n S 22n n b S =-{}n a 145=a 207=a {}n b nn b 312⋅=(Ⅱ) 若,为数列的前项和. 求证: . 13.已知数列,,其中,数列的前项和,数列满足,.(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是否存在自然数,使得对于任意,,有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最小值;16(Ⅲ)若数列满足当是偶数时,求数列的前项和.14.已知数列满足则的通项公式是;的最小值为. , 15.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①当时,;②. 设关于的函数的零点从小到大依次为. (i )若,则_________;14(ii )若,则_________.*16.设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数列定义如下:对于正整数m ,是使得不等式成立的所有n 中的最小值. (Ⅰ)若,求; ,1,2,3,n n n c a b n =⋅= n T {}n c n 72n T <2733127271<-⋅-=-n n n n T {}n a {}n b 112a ={}n a n 2(1)n n S n a n =≥{}n b 12b =12n n b b +={}n a {}n b )1(1+=n n a n 2n n b =m n ∈N *2n ≥121111814n m b b b --++++<m {}n c 1,,n n nn na c b n ⎧⎪=⎨⎪⎩为奇数,为偶数,n {}n c n n T 212434(21),4324(21),43n n n n n n T n n n -⎧+++-⎪⎪=⎨+⎪+-⎪⎩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n a 1133,2,n n a a a n +=-=}{n a n a n332+-=n n a n 212(0,)+∞()f x [1,3)x ∈()1|2|f x x =--(3)3()f x f x =x ()()F x f x a =-12,,,,n x x x 1a =123x x x ++=(1,3)a ∈12212n n x x x x -++++= 6(31)n -{}n a (,0)n a pn q n N P *=+∈>{}n b m b n a m ≥11,23p q ==-3b 37b =(Ⅱ)若,求数列的前2m 项和;(Ⅲ)是否存在p 和q ,使得?如果存在,求p 和q 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7.对于每项均是正整数的数列,定义变换,将数列变换成数列.对于每项均是非负整数的数列,定义变换,将数列各项从大到小排列,然后去掉所有为零的项,得到数列;又定义.设是每项均为正整数的有穷数列,令. (Ⅰ)如果数列为5,3,2,写出数列;(Ⅱ)对于每项均是正整数的有穷数列,证明;(Ⅲ)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每项均为正整数的有穷数列,存在正整数,当时,.(二)北京高考真题(2010年理2题)在等比数列中,,公比.若,则m=()A.9B.10C.11D.12 (2010年文16题)已知为等差数列,且,. (Ⅰ)求的通项公式;(Ⅱ)若等比数列满足,,求的前n 项和公式.(2011年理11题)在等比数列中,=,=-4,则公比=______;_______. (2011年理20题)若数列满足,数列为数列,记=.2,1p q ==-{}m b m m 22+32()m b m m N *=+∈13p =2133q -≤<-12n A a a a :,,,1T 1T A 1()T A :12111n n a a a --- ,,,,12m B b b b :,,,2T 2T B 2()T B 2221212()2(2)m m S B b b mb b b b =+++++++ 0A 121(())(012)k k A T T A k +== ,,,0A 12A A ,1210(())4321A T T A =:,,,2211(())4321A T T A =:,,,A 1(())()S T A S A =0A K k K ≥1()()k k S A S A +={}n a 11a =1q ≠12345m a a a a a a ={}n a 36a =-60a ={}n a }{n b 18b =-2123b a a a =++}{n b }{n a 1a 124a q 12...n a a a +++=12,,...,(2)n n A a a a n =≥111(1,2,...,1)n a a k n +-==-n A E ()n S A 12...n a a a +++(Ⅰ)写出一个满足,且〉0的数列;(Ⅱ)若,n=2000,证明:E 数列是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是=2011; (Ⅲ)对任意给定的整数n (n≥2),是否存在首项为0的E 数列,使得=0?如果存在,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E 数列;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2011年文12题)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a 4=4,则公比q =_______;a 1+a 2+…+a n = _______. (2012年文理10题)已知等差数列为其前项和,若,,则=_______,=_______.(2012年文6题)已知为等比数列,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A. B. C.若,则 D.若,则(2012年文理8题)某棵果树前年得总产量与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年的年平均产量最高,则的值为()A.5B.7C.9D.11(2013年理10题文11题)若等比数列满足,,则公比;前项和. (2013年理20题)已知是由非负整数组成的无穷数列,该数列前项的最大值记为,第项之后各项的最小值记为,.(Ⅰ)若为…,是一个周期为4的数列(即对任意,),写出的值;(Ⅱ)设是非负整数,证明:的充分必要条件为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Ⅲ)证明:若,,则的项只能是1或者2,且有无穷多项为1. (2014年理5题)设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是为递增数列的()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14年理12题)若等差数列满足,,则当________时的前项和最大.(2014年文15题)已知是等差数列,满足,,数列满足,,且是等比数列.(I )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10s a a ==()s S A E n A 112a =n A n a n A ()n S A n A 12}{n a n S n 211=a 32a S =2a n S {}n a 1322a a a +≥2221322a a a +≥13a a =12a a =31a a >42a a >n n S n m m {}n a 2420a a +=3540a a +=q =n n S ={}n a n n A n 12,n n a a ++ n B n n n d A B =-{}n a 2,1,4,3,2,1,4,3*n ∈N 4n n a a +=1234,,,d d d d d ()1,2,3n d d n =-= {}n a d 12a =()11,2,3,n d n == {}n a {}n a q "1"q >"{}"n a {}n a 7890a a a ++>7100a a +<n ={}n a n {}n a 13a =412a ={}n b 14b =420b ={}n n b a -{}n a {}n b(II )求数列的前项和.(2015年理6题)设是等差数列.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2015年理20题)已知数列满足:,,且.记集合.(Ⅰ)若,写出集合的所有元素;(Ⅱ)若集合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证明: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 (Ⅲ)求集合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2015年文16题)已知等差数列满足,. (Ⅰ)求的通项公式;(Ⅱ)设等比数列满足,,问:与数列的第几项相等?{}n b n {}n a 120a a +>230a a +>130a a +<120a a +<120a a <<2a >10a <()()21230a a a a -->{}n a *1a ∈N 136a ≤121823618n n n n n a a a a a +⎧=⎨->⎩,≤,,()12n =,,…{}*|n M a n =∈N 16a =M M M M {}n a 1210a a +=432a a -={}n a {}n b 23b a =37b a =6b {}n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