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2016)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1987年7月2日四川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2月15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7年10月17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2年9月26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以及户籍在本省而离开本省行政区域的公民。
第三条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有共同的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宣传教育、避孕、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辅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措施,引导公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工作,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发展经济、帮助公民勤劳致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建立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为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开展生产、生活、生育服务。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负责实施本条例,将人口计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
省、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地区在经费上予以激励的机制;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在经费上予以重点扶持。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运用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解答(5篇)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运用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解答(5篇)第一篇: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运用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解答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运用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解答(6)21、夫妻只有一个依法收养的子女是否可以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颁布实施后,夫妻只有一个依法收养的未满18周岁的子女,自愿不再生育的,可以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由于政策的成熟、完善和稳定有一个过程,对此问题的规定在计划生育工作史上有过反复,因此,已按当时有关规定处理的不再重新处理。
即收养的子女超过18周岁的不能补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本着奖励从宽的原则,有条件的单位可视具体情况予以适当的奖励和优待。
在此之前,根据(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实施办法》(1991年11月22日颁布)第十六条的规定,在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五日期间,收养子女的父母也可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其父母在正常退休时,凭证享受加发百分之五退休金的待遇。
22、独生子女父母一方丧偶后,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如何发放?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父母一方丧偶后,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由在世者和丧者双方单位协商解决,可由在世者单位全额发给;也可由丧者一方一次性解决一半,另一半由在世者一方按规定发给。
23、再婚家庭能否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再婚家庭申请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按照以下情况处理:可办证的:(1)再婚前双方均无子女,结婚后生育了一个子女的;(2)一方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双方不再生育、也未收养子女的。
不能办证的:(1)双方再婚前各有一个子女的,(2)一方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双方结婚后又生育了一个子女的。
(3)一方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双方结婚后虽未生育但收养了一个子女的;(4)再婚前一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女。
24、涉外婚姻家庭只有一个子女能否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当事人双方自愿,且符合《条例》规定的办证条件即可办理。
以前的独生子女政策是否也取消2016年独生子女新政策

以前的独生子女政策是否也取消2016年独生子女新政策:2016年社会评论热点:失独家庭扶助条款该不该删2016年社会评论热点:失独家庭扶助条款该不该删取消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国家对这些困难家庭不再承担责任。
要继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体面而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日前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草案删除了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条款:“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这一修改引发热议。
中国社科院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目前已有100多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则达数百万个。
近年来,各地采取了许多措施,对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进行扶助。
比如,北京、山东、山西等地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女方满49周岁的夫妻,按照伤残每人每年4800元、死亡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发放特别扶助金,贵州省2015年已将独生子女死亡的扶助标准提至7200元。
同时,各地还出台政策,对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就医等提供特殊照顾。
事实证明,这些特殊扶助制度减轻了这些家庭的养老压力,社会效果也很好。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制度出台的背景是“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而生育两个或者以上的孩子,不仅严格限制,而且不再享受这些待遇。
对独生子女发生伤残或死亡、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提供特别扶助,也是“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这一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
提请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第十八条规定,“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虽然立法者没有明确,是希望一对夫妻“尽量”生育两个孩子,还是仅仅“允许”生育两个孩子,但综合同时提请本次常委会审议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以及国家卫计委负责人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立法说明,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草案之所以规定“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应当与“单独二孩”政策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人们生育意愿降低、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密切相关。
法定产假多少天?(附各地产假具体天数)

法定产假多少天?(附各地产假具体天数)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那么具体的法定产假有多少天呢?找法我为您带来法定产假多少天?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职业女性休产假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由社保统筹基金报销相关医疗费和发放生育津贴;职业女性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
现在我国正式实施的产假标准依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
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
那么关于法定产假有多少天呢?请看下文:一、一般规定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2、难产,增加产假15天;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第二十五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第二十六条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
二、各地法定产假多少天?(共计2页) 1 2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那么具体的法定产假有多少天呢?找法我为您带来法定产假多少天?1、广东省规定根据《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第三十一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三十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
四川省计划生育政策

四川省计划生育政策《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经1987年7月2日四川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通过;根据XX年3月20日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8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5次修正,XX年3月20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7号公布。
该《条例》分总则、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生育调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奖励与社会保障、法律责任、附则7章52条,自XX年10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单独二胎政策自XX年3月20日正式开始实施。
根据四川省单独二胎最新消息,四川省有三类单独家庭可以申请生育二孩,包括夫妻一方是父母生育的唯一子女、夫妻一方是父母合法收养或由依法设立的社会福利机构抚养成人等。
(XX年3月20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NO:SC060166)已由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XX年3月20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XX年3月20日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XX年3月20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作如下修改:一、第十四条第二项修改为:“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二、删去第十四条第三项、第四项、第八项。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条文顺序作相应的调整,重新公布。
四川省单独二胎政策自XX年3月20日正式开始实施。
根据四川省单独二胎最新消息,四川省有三类单独家庭可以申请生育二孩,包括夫妻一方是父母生育的唯一子女、夫妻一方是父母合法收养或由依法设立的社会福利机构抚养成人等。
一、可申请生育二孩的单独家庭:第一类单独家庭,即“夫妻一方是父母生育的唯一子女”的情形,这是四川省“单独两孩”政策主要人群。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通知-川府发[1994]3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通知-川府发[1994]3号](https://img.taocdn.com/s3/m/6d26347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5.png)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通知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通知(一九九四年一月三日川府发〔1994〕3号)四川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议》。
修改后的《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在全省颁布实施。
这对进一步推动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和健全依法管理计划生育新秩序,更好地从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实施好《条例》,特作如下通知。
一、各地要把《条例》纳入各级干部“二五”普法学习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广泛宣传,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努力做到家喻户晓。
二、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条例》的全面贯彻实施。
要把农村计划生育和城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列为重点,坚决制止早婚、早育、非婚生育和计划外生育。
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既要用法律手段来引导、教育、规范公民的生育行为,保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又要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行政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
对破坏计划生育的行为要从严查处,并做到正确执法、文明执法。
三、认真处理好遗留问题。
对过去出现的问题未作处理的,应按当时的有关规定处理;已按规定处理的,不再重新处理。
今后,凡与新颁布的《条例》相抵触的规定,一律停止执行。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到执法检查工作。
各地要加强对贯彻实施《条例》的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运用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解答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运用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解答 2011-10-26 来源:隆盛镇〖字体:大中小〗〖背景色:〗〖打印本稿〗〖推荐〗〖关闭〗1、《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农村人口是否指夫妻双方?《条例》第十四条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项“农村人口中”的规定应适用于夫妻双方均为农村人口的情况,夫妻仅一方为农村人口的不得依据以上各项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
女方为企业合同制工人、临时工,男方为农村人口的,在女方被聘用期间不能适用该条。
2、再生育的子女是病残儿的,能否再申请生育?依照《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经鉴定第一个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再生育的,可以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如果再生育的子女又是病残儿的,不能再依据此项规定申请生育。
3、婚后多年未生育子女,非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是否可以申请生育?如果确已解除非法收养关系,结束事实收养状态,可以申请生育,但因不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而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不予退回。
4、单身公民合法收养子女后结婚,是否可以再生育?单身公民合法收养子女后结婚,对方无子女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5、原夫妻只有一个子女,已送给他人收养,离婚以后,一方与有一个子女的人结婚,能否再生育?这种情况不能再生育。
虽然通过合法的途径将子女送给他人收养后,原父母子女关系消失,当事人在法律上被视为无子女。
但收养法规定,送养人不得以送养子女为理由违反计划生育的规定再生育子女。
因此,不能以一方将子女送给他人收养为理由要求生育。
6、如何区分非法收养与寄养、过继?非法收养是指不符合法定条件或不按法定程序收养子女的行为。
1982年以后,收养必须按司法部《关于办理几项主要公证行为的试行办法》(司法部司法公字[82]第71号)的规定办理,否则即为非法收养。
1992年4月1日后,收养则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
寄养是指生父母因特殊原因在一定时期将子女交给亲属或朋友抚养的情况。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6修正)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6修正)【法规类别】人口与计划生育【发文字号】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1号【发布部门】四川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6.01.22【实施日期】2002.10.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1987年7月2日四川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2月15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7年10月17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2年9月26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根据2004年9月24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14年3月20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16年1月22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六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以及户籍在本省而离开本省行政区域的公民。
第三条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有共同的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解释》的通知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解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9.26•【字号】•【施行日期】2016.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解释》的通知各市(州)卫生计生委:《四川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解释》已经委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宣传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要强化培训,准确把握政策口径,不得随意缩紧或放宽政策,确保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准确无误,切实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9月26日四川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解释一、基本条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应是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的已婚农村居民:(一)本人为农村居民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
(二)本人或配偶曾经生育子女,本人及配偶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三)本人及配偶现存一个子女,或现存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四)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8周岁(藏区男性、女性为年满55周岁)。
二、确认条件的政策解释(一)关于户口界定问题。
1.界定农村居民户口仅适用于实行了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地区。
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的必须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承包土地或具有承包土地资格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公民。
城镇化建设中成建制农转非但暂未征用土地(含未征用完土地)或未领取征地补偿金(含未领取完征地补偿金)或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承包土地或具有承包土地资格的,可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夫妻(含再婚)双方有一方为非农村居民户口或城镇居民户口的,另一方为农村居民户口的,农村居民户口一方可以享受奖励。
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问答(2)

(育龄群众)一、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年12月29日颁布,2002年9月1日起施行);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01 年6 月13 日起施行);3、《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2002年8月2日颁布,2002年9月1日起施行);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5、《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9月26日通过,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我省现行的生育政策主要内容、公民生育的主要权利:1、现行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励公民晚婚、晚育,做到少生、优生。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2、公民生育的主要权利: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三、《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最低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
四、农村夫妻符合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条件,如何提出申请:夫妻双方书面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原则上向女方户口所在地计生办提出申请。
五、常用避孕节育方法:宫内节育器、避孕套、皮埋、长效针、口服避孕药、外用避孕栓、避孕膜等。
六、国家免费避孕药具的领取渠道:国家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药具。
育龄群众可到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镇(街)计生办、村(社区)、各单位领取。
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含义:概括地说,就是在计生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已婚育龄妇女知道各种避孕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后,自主、自愿地选择避孕节育措施。
八、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家庭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享受的奖励和优待:每月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总和为5元至10元,从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发至子女18周岁止。
(育龄群众)九、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的基本条件和奖励扶助金的标准:1、奖励扶助对象条件:(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村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2)本人或配偶曾经生育子女,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无子女;(3)本人及配偶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4)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8周岁。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1.28•【字号】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4号•【施行日期】2017.11.28•【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4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已经2017年11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6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尹力2017年11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为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省政府对有关省政府规章进行了清理,决定对8件省政府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一、删去《四川省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办法》第九条第三款。
二、删去《四川省压缩天然气汽车安全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三款。
删去第二十一条第三款。
将第四十二条中“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依法给予处分”。
三、将《四川省防伪技术产品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一项修改为“企业营业执照”。
第十条第一项修改为“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将《四川省升空气球和系留气球灌充施放安全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三项“有3名以上经市(州)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考核合格的从业人员”修改为“有3名以上从业人员”。
将第六条第三款“禁止未取得气球灌充施放资格证的单位或者个人从事升空气球或者系留气球灌充施放经营活动”修改为“禁止未取得气球灌充施放资格证的单位从事升空气球或者系留气球灌充施放经营活动”。
五、删去《四川省雷电灾害防御管理规定》第十二条第三款。
六、将《四川省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办法》第七条修改为“在白蚁危害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城市房屋和进行3层楼以下(含3楼)的工程装饰装修,必须实施白蚁预防处理”。
第十三条修改为“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新建、改建、扩建房屋白蚁预防工作所需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七、将《四川省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第八条修改为:“开办旅馆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申请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
【四川产假规定2022】四川产假规定

【四川产假规定2022】四川产假规定《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NO:7)已由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2年1月22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修改后的条例第二十六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 20天。
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结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2四川劳动法对产假的相关规定不分一孩二孩男方也可享20天护理假现行《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实行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已婚妇女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
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奖金照发。
《修正案(草案)》删除了晚婚晚育假的奖励,这就意味着晚婚目前可以享受的23天假期,或将变为3天。
虽然取消了晚育假,但生育假则有可能延长。
《修正案(草案)》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20天。
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也就是说,生育假、护理假不区分一孩、二孩等孩次,只要合法生育均同等享受,且生育假增加到了158天,比原来的晚育假还延长了30天。
提倡生育两个子女两种情况还可申请再生一个去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会会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于2022年1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修正案(草案)》根据上位法授权和国家卫计委的指导性意见,具体规定了照顾生育的两类情形为病残和伤残。
《修正案(草案)》第十三条规定:“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已有两个子女的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一)有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再生育的;(二)夫妻一方为五级以上伤残的”。
老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

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1993年12月15日修正版)(1987年7月2日四川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2月15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正)第一条为了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推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夫妻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三条推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做到少生、优生、优育。
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宣传教育、避孕、经常工作为主的方针,辅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措施。
( 相关资料:修订沿革)第四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居住的我国公民、户籍在本省居住在省外的公民和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计划生育工作,负责实施本条例,将人口计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把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第六条县级以上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同级计划、财政、工商、公安、卫生、民政、劳动、城建、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有关职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实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经常性的服务工作。
建立健全各级计划生育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个体劳动者协会和其他社会团体应支持和配合政府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2021年)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9.29•【字号】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6号•【施行日期】2021.09.29•【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6号)《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已由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21年9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9月29日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2021年9月29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作如下修改:一、在第三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以人民为中心,严格执行国家优化生育政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删去第三款,将第二款改为第三款,删去“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二、将第五条改为第四条,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全国人口发展规划以及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推动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三、将第七条改为第六条,修改为:“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四、将第八条改为第七条,将第一款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法全文2016

计划生育法全文2016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控制人口数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计划生育,是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状况,通过采取综合措施,调整人口数量和结构,促进人口合理增长和优质发展的活动。
第三条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坚持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的生育权利和合法权益。
第四条国家鼓励晚婚晚育,鼓励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第五条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第六条国家保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保障计划生育家庭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
第七条国家支持计划生育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生育服务水平。
第八条国家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给予奖励,对违反本法规定生育的个人和单位依法给予处罚。
第二章生育服务。
第九条国家建立生育服务网络,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生育保健、避孕、生育技术等服务。
第十条国家鼓励和支持计划生育家庭进行生育保健,提高生育质量。
第十一条国家鼓励和支持计划生育家庭进行避孕,提供避孕药具和技术指导。
第十二条国家鼓励和支持计划生育家庭进行生育技术,提供生育技术指导和服务。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国家建立计划生育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保证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计划生育意识。
第十六条计划生育工作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生育的个人和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
第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生育的个人和单位,给国家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生育的个人和单位,应当依法接受社会监督,接受法律制裁。
第二十条有关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4修正)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4修正)【法规类别】人口计划管理【发文字号】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7号【发布部门】四川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4.03.20【实施日期】2002.10.01【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修改依据】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2016)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7号)《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NO:SC060166)已由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3月20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4年3月20日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1987年7月2日四川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2月15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7年10月17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2年9月26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根据2004年9月24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14年3月20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第五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以及户籍在本省而离开本省行政区域的公民。
第三条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四川单独二胎是怎么规定的(四川省关于二胎的优惠政策)

四川单独二胎是怎么规定的(四川省关于二胎的优惠政策)2日从四川省卫生计生委获悉,自2014年3月20日四川“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以来,截至3月19日18时,全省共审批“单独两孩”106429例,未对该省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形势和现有公共服务体系造成明显的冲击。
记者了解到,2014年3月20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四川省人口与某某某条例修正案》,正式在全省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政策实施一年来,四川通过审批人群年龄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结构。
其中,25岁以下占5.83%;25至29岁占总数46.61%,30至34岁占总数38.44%,35至39岁占8.54%;40岁及以上占0.58%。
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5至34岁,占85.05%。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说,四川“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一年来,未对该省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形势和现有公共服务体系造成明显的冲击。
全省累计审批“单独两孩”的数量,看似与预期相比差距较大,实际上实施情况基本符合预期。
负责人说,原因在于,一是单独两孩政策是一项将长期执行的政策,简单地以目前的申请量来判断政策是否符合预期不够科学;二是四川单独两孩政策条例尚保留了生育间隔的规定,一些单独家庭因不够间隔时间尚无法申请。
单独夫妇信息核查数据显示,处于生育旺盛期单独家庭(年龄在20-29岁)占了核查总数的56.27%,这部分人群目前仍受到生育间隔规定的限制;三是不少符合政策家庭虽然希望生二孩,但因担心目前的生活质量下降、子女抚养教育成本等现实问题,仍在犹豫中。
据四川省卫生计生委调查显示,生育二孩的原因中,“两孩好做伴”和“一孩有风险”占了70%,而“养子防老”仅占9.68%,表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提高独生子女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已代替了传统的防老型生育观念,成为生育二孩的主要动因,大家对生育行为的选择日趋理性。
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

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第一篇: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计划生育工作,维护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权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育权益,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及有关法规,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
第三条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全社会应强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增强计划生育观念,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和质量,推进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条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坚持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原则,依据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第二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第六条各级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予以保障,支持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发展。
第七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省、市、县规定的审批条件和技术标准;(二)具有提供计划生育方法、技术服务的能力;(三)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追溯体系;(四)负责保障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五)自行确定服务收费标准,明码标价,公开透明。
第八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执行以下规定:(一)严格履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服务承诺,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计划生育服务;(二)根据生育政策法规,对符合条件的夫妇提供计划生育服务;(三)提供计划生育咨询、技术指导,接受委托为夫妇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等服务;(四)对受过计划生育手术的妇女进行生育保健管理和疾病防护;(五)对受过紧急避孕、节育、终止妊娠服务的妇女进行恢复和随访。
第九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定期进行服务质量检查和评估,接受监督和检查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建立记录并妥善保管,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对重大事故应及时报告。
第三章生育行为管理第十一条本省实行计划生育,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夫妇,应当依法实施计划生育服务。
四川产假2024怎么规定的

四川产假2024怎么规定的四川产假最高158天,陪产假20天四川省规定:_年新修正的《四川省人口与_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20天。
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即,在原来产假98天的基础上增加产假60天。
_年新修正的《四川省人口与_条例》取消了晚婚晚育假。
成都休完产假还可以休年休假吗可以。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也就是说,女职工休完产假后,仍然有权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产假期间工资是公司发还是社保发产假期间工资是公司发还是社保发要看此职工是否参与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与工资是不能同时享有的。
产假期间,参加了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支付,低于女职工产假前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高于产假前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截留。
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产假前的工资标准发给。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产检不发工资的仲裁时效工资争议有时效限制。
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
划生育条例》的决定(2016)
【法规类别】人口与计划生育
【发文字号】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1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6.01.22
【实施日期】2016.01.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61号)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NO:SC060167)已由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6年1月22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6年1月22日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
(2016年1月22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七条第一款修改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
二、将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合并,作为第十三条,修改为:“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已有两个子女的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一)有子女为病残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再生育的;“(二)夫妻一方为五级以上伤残的。
”
三、将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作为第十七条:“符合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申请再生育的夫妻,由一方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受理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20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