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3-(3)灌溉制度
农田水利学:2章2灌溉制度
灌溉制度调查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水文
年份,仔细调查这些年份不同生育期的作
物田间耗水强度[mm/d]及灌水次数、灌水
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并由此确定
这些年份的灌溉制度。
2)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的灌溉试验站 已进行了多年灌溉试验工作,积累了一 大批相关的试验观测资料,这些资料为 制定灌溉制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指标制定
作物对水分的生理反应可从多方面反映
出来,利用作物各种水分生理特征和变化规 律作为灌溉的指标,能更合理地保证作物的 正常生长发育和它对水分的需要。
4)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 水量平衡法以作物各生育期内水层变 化(水田)或土壤水分变化(旱田)为依 据,从对作物充分供水的观点出发,要求 土壤含水量降至下限时则应进行灌水,以 保证作物充分供水。
需水量(mm或m3/ hm2)
(二)原理
为了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要求,土壤计划湿 润层内的土壤含水量(或储水量)必须经常保持 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通常要求不小于最小允许
含水量θmin(或最小允许储水量Wmin)和不大于最
大允许含水量θmax(或最大允许储水量Wmax)。
当计划湿润层内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或储 水量)降低到或接近于最小允许值( θmin 或
5、计划土壤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可利用水量 作物生育期内计划湿润层的深度是不断变化 的。若计算时段内计划湿润层深度无变化,则WT
项可设定为零;若时段内计划湿润层变化较大,
由于计划湿润层的增加,将增加部分有效水量, 此时,WT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 WT 667(h2 h1 ) 水
WT 667(h2 h1 )n
×ç Ó Ã Æ Ú 0.3« ¡ 0.4m ×ç Ó Ã Æ Ú 0.3« ¡ 0.4m ×ç Ó Ã Æ Ú 0.3« ¡ 0.4m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与实施要点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与实施要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加,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但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均衡分布,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成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和实施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需水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节水灌溉技术的定义和分类入手,结合实施要点对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节水灌溉技术的定义和分类节水灌溉技术是指在不降低农业产量的前提下,通过改进农田水利设施和灌溉管理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提高用水效率的技术措施。
节水灌溉技术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改进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灌溉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用水的节约和高效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基础设施改造技术通过加固、修复或更新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包括渠道、水闸、水泵等设施的改造,提高设施的耐损性和使用寿命,减少漏水和浪费现象,实现灌溉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2)灌溉方式改进技术包括滴灌、喷灌、微喷灌等技术的应用,通过改变传统的灌溉方法,减少水资源的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实现减少水分蒸发和浸出,节约用水的目的。
(3)灌溉管理优化技术包括灌溉制度改革、灌溉时间控制、土壤水分监测和管理等技术的应用,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提高用水效率,使灌溉水与作物需水量相匹配,减少浪费,实现节水。
1.科学规划设计科学规划设计是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实施的重要环节。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生态环境需求,合理确定灌溉区划和水文地质条件,科学设计灌溉水利工程设施,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和管理机制,以确保实施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实施的基础。
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设施的完善性和稳定性,减少漏水和浪费现象,确保灌溉水资源的有效供应和利用。
农田水利学3-(3)灌溉制度
农田灌溉原理
(三)作物灌溉制度
第三节:灌溉制度的确定
灌溉制度是新建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是已成灌区编制和执行用水计 划、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也关系到灌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土 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灌溉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 灌溉制度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下和一定的 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稳产所制定的的一整套向田间灌水 的制度。它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 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m):单位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
河南农业大学
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若科学用水,严格控制灌 水定额并采用先进的节 水灌溉技术,使得灌溉 造成的深层渗漏损失减 至为零,即D=0,则I 即为净灌水定额In。 对降雨量,仅考虑对作物 来说的有效降雨量Pe, 上式进一步简化为: Pe+In+G=ET +ΔSw
下面就对此 式进行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4)地下水补给量(G)
地下水补给量系指地下水 借土壤毛细管作用上升 至作物根系吸水层而被 作物利用的水量,其大 小与地下水埋藏深度、 土壤性质、作物种类、 作物需水强度、计划湿 润土层含水量等有关。
具体数据要根据试验来确定, 一般当地下水埋深为1.02.0m时,可达到耗水量的 20%。
h1时段初田面水深; m时段内灌溉; E时段内蒸发量;
c
p时段内降雨; c时段内排水; h2时段末田面水深
s
河南农业大学
(2)参数确定
表中水层为:适宜水层下限(hmin);适宜水层上限 (hmax);降雨后最大蓄水深度(HP)
河南农业大学
(3)平衡推算
h1+P+m-C-E=h2
农田水利学2章2灌溉制度[全面]
3、有效降水量P0
(1)设计降水量 对当地多年降水资料进行频率分析,按25%、
50%、75%的降水保证率(指多年期间降水量能够 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与"灌溉设计保证率"类似) 选定三个降水典型年,根据典型年中的降水量、 降水分布情况,设计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降水量 及其出现的时间。
3、有效降水量P0
m
Wmax
Wmin
667
H
(
' m
ax
' m
in
)
(三)水量平衡法资料的确定
1、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实施灌水时计划调节、 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 一般可取为作物的主要根系活动层,需根据当 地实际情况确定。与作物种类、品种、生育阶 段、土壤性质以及地下水埋深等因素有关。对 某一特定作物其深度随作物的生长而增加。
现蕾期 开花结铃期 吐絮期 0.4~0.6m 0.6~0.8m 0.6~0.8m
拔节期 孕穗期 抽穗期 灌浆期 0.4~0.5m 0.5~0.6m 0.6~0.8m 0.8m
2、土壤适宜含水量及上、下限的确定
土壤适宜含水量:最适宜作物生长的含水量,介于
θmax与θmin之间。
冬小麦、棉花和玉米各生育阶段要求的土壤适宜含水量
以作物需水规律和气象条件(特别是降 水)等作为主要依据,从当地具体条件出 发,针对不同水文年份,拟定湿润年(频 率为25%)、一般年(频率为50%)和中等 干旱年(频率为75%)及特旱年(频率为 95%)四种类型的灌溉制度。
(二)研究灌溉制度的意义 1)灌溉制度是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 是已建成灌区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合理用 水的重要依据。
'
(四)旱作物播前的灌水定额(M1)的确定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制度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制度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制度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制度的重要性1、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例如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
2、减少水资源浪费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现在我国仍存在着农田灌溉效率低的现象,例如农业用水浪费、农田水源破坏等问题,通过改进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保护生态环境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存在着对水资源、土壤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制度,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制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1、现状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制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各地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广了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
然而,受地区发展水平不均、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
2、存在问题(1)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相对滞后,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一些地区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2)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体制不够灵活,难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3)政策支持不足。
政府对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制度的支持力度不够,政策措施不够有力,导致节水灌溉技术难以推广。
三、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制度的发展方向和对策建议1、发展方向(1)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加强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措施
灌溉设施老化问题
总结词
灌溉设施的老化是影响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更新。
详细描述
定期对灌溉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施,是保持灌溉设施良好运转的重要措施 。此外,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灌溉设施建设和更新的投入,推广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设 施的技术水平。
建立健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监督机制 ,通过定期检查、考核和评估等方式 ,对灌溉管理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
05
灌溉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水资源短缺问题
总结词
水资源短缺是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详细描述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合理利用和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这可 以通过修建水库、水渠等水利设施来实现,同时也可以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地方政策与法规
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农田 水利灌溉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
地方政府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 设和维护的投入,制定相应的资金补 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执行与监督
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农田水利灌溉管 理机构,负责监督和执行相关政策和 法规,确保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有效 实施。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措施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农田水利灌溉概述 • 灌溉管理措施 • 节水灌溉技术 • 灌溉管理政策与法规 • 灌溉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农田水利灌溉发展趋势
01
农田水利灌溉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农田水利灌溉是指通过引水、输 水和配水设施,将水源引入农田 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过程。
农田灌溉管理规章制度
农田灌溉管理规章制度一、前言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农田灌溉,确保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制定并执行农田灌溉管理规章制度势在必行。
二、灌溉水资源管理1. 灌溉用水计划的制定(1)根据灌区的水资源情况和农田灌溉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用水计划。
(2)确保灌溉用水量与农田实际需水量相匹配,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含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
2. 灌溉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维护(1)加强农田灌溉工程设施的建设,确保供水系统的完善。
(2)定期进行设施巡查与维护,确保农田灌溉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土壤水分管理1. 地表排水与土壤保墒(1)定期清理排水渠道,确保地表排水的畅通。
(2)采取覆盖物、耕整土壤等措施保持土壤墒情。
2. 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的合理安排(1)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确定合适的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
(2)加强土壤水分监测,实时了解土壤水分状况,调整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
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1. 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1)推广滴灌技术,减少水分的浪费。
(2)提供滴灌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对滴灌技术的了解和应用。
2. 雨水收集与利用(1)开展雨水收集与利用工作,降低对地下水的依赖。
(2)推广使用雨水收集设施,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农田灌溉。
五、农田灌溉管理与监测1. 农田灌溉监测(1)建立农田灌溉监测系统,对灌溉水资源进行监控。
(2)及时掌握农田灌溉的水量、水质等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管理与评估(1)建立农田灌溉管理机构,负责灌溉工作的组织管理。
(2)定期进行农田灌溉管理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六、处罚与奖励1. 处罚制度(1)对于违反农田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2)依据违规情节的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2. 奖励制度(1)对在农田灌溉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或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
农田灌溉原理-灌溉制度
来去水水量量: :WWI0==PE+TI++DG++RRSI++RR’’Io
19
河南农业大学
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式中: WI、W。分别为来水量与去水量;
P为t时段内降雨量; I为灌水量; G 为地下水补给量; RI为地面流入量; R’I为地下流入量。
h1
10
hmax h2 hmin
河南农业大学
3、算例:
基本资料如下: (1)早稻生育期各阶段耗水强度。见前表; (2)生育期降雨量。见表中第5栏; (3)各生育期适宜水层深度。见下表。 根据灌区具体条件,采取浅灌深蓄方式灌 溉,黄熟期自然落干。
计算过程列于表中。
11
河南农业大学
此表可由实验获得,也可以 查有关当地资料整理得到。
6
河南农业大学
泡田定额按土壤、地势、地下水埋深和耕犁深 度相类似田块上的实测资料决定。
一般在h0=30~50mm条件下,泡田定额大 约等于以下数值:
粘土和粘壤土为50~80m3/亩;
中壤土和沙壤土为80~120m3/亩(地下水 埋深大于2m时)或70~100m3/亩(地下 水埋深小于2m时);
轻沙壤土为100~160m3/亩(地下水埋深 大于2m时)或80~130m3/亩(地下水埋 深小于2m时)。
=ET+D+Rs+R’o+ΔSw
式中: ΔSw为时段t内土壤储水量的变
化量。
21
河南农业大学
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加强田间管理,且在农田 四周修筑田埂,可防止 地面流入、流出量,即 Ri=0,Rs=0,另由于 地 下 流 入 , 流 出 量 R’i 和 R’O很小,在实际应用时 往往予以忽略,因而上 式可简化为: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制度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优化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工作,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田水稳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
三、责任部门1.水利部门负责对农田灌溉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拟定项目方案和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灌溉工程建设。
2.农业部门负责对农田灌溉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3.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水利和农业部门,协助完成农田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
四、规划建设1.水利部门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农田灌溉工程的规划,明确灌溉工程的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
2.水利部门应根据农田的用地特点和需求,设计合理科学的灌溉方案,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3.水利部门应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五、运行管理1.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定期检查灌溉设备和管道的状况,及时处理故障和漏水。
2.农业部门应按照季节和作物的需要,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确保农田的灌溉水量和质量。
3.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的节水和节能管理,提高灌溉效率,降低灌溉成本。
六、维护管理1.农业部门应定期对农田灌溉设备和管道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零部件。
2.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的监测和调节,确保农田的灌溉水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3.农业部门应建立健全农田灌溉工程的档案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资料。
七、安全管理1.农业部门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2.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施工单位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3.农业部门应建立灌溉工程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灌溉工程发生的突发情况。
八、奖惩机制1.对于在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行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2.对于违反农田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处罚和纠正。
九、监督检查1.水利和农业部门应定期对农田灌溉工程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正是农村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方针和具体操作指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农村地区,水利灌溉管理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灌溉用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农村灌溉用水资源分配机制,合理分配灌溉用水资源,确保农田灌溉水源的供应稳定和灌溉的正常进行。
同时,还应对农村灌溉用水资源进行统一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灌溉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等问题。
二、灌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应指导农村灌溉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工作,确保农田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灌溉设施建设方面,要制定明确的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确保农村灌溉设施的安全、牢固和持久。
而在维护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村灌溉设施的维护制度,保持灌溉设施的良好状态,防止因设施老化或损坏导致的浪费和灌溉效果下降。
三、灌溉制度与水费征收。
明确农村灌溉制度,建立合理的灌溉排水计划,统一安排农田的灌溉时间和水量,确保灌溉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村灌溉水费征收制度,根据农田灌溉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水费收费标准,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有效。
四、农民参与与培训。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还应鼓励并指导农民参与灌溉管理工作。
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水利灌溉技能和管理意识,使他们成为农村灌溉管理的主体力量。
通过培训,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和操作方法,提高他们对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的理解和遵守意识。
五、违规行为的处罚与监督。
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细则中应明确各类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和监督机制。
对于农村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的违反行为,要及时发现、处理和纠正,保证农田灌溉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有序进行。
灌溉制度
2.基本资料的收集与确定
1)土壤储水量的变化量ΔSw
受计划湿润层深度变化的影响,也受含水 量变化的影响。
Pe+In+G=ET +ΔSw
(1)计划湿润层对ΔSw的影响
ΔSw=H*A(θt – θ0)
H 为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指在 旱田进行灌溉时,计划调节控 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
(3)灌溉制度
经计算得,灌水次数为10次,灌溉定额为340mm,即227立方米/亩;若泡田 定额为80立方米/亩,则总灌溉定额为M=227+80=307m3/亩。由计算表可得 到灌水时间和每次灌水量。由此得到灌溉制度的全部四个要素。
(二)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降水、灌溉、入渗、 土壤水分再分布,植 株根系吸水和蒸腾, 以及土壤蒸发等一系 列水量转化过程在连 续不断地进行着,形 成了农田水分循环过 程。
第二章
农田灌溉原理
(三)作物灌溉制度
第三节:灌溉制度的确定
灌溉制度概述: 它是新建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也是已成灌区
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也关系到灌区农 业生产的发展,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灌溉工程设施效益的发 挥。
灌溉制度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下和一定 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稳产所制定的的一整套向田间 灌水的制度。它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 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即灌溉制 度四要素。
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 允许最大和允许最小 含水率之间变化。允 许最大含水率(θmax ) 一般以不致造成深层 渗漏为原则,所以采 用θmax=θ田,θ田为土 壤田间持水率。
ΔSw θ =H*A(θt – θ0)
灌溉制度名词解释
灌溉制度名词解释灌溉制度名词解释:灌溉制度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水资源有效地补充土壤中的水分而促进作物生长发展的一种技术措施。
它是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水资源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提高土壤的供水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有效微生物数量,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灌溉制度包括灌溉条件、灌溉方式、灌溉工具和灌溉管理等四大部分。
1. 灌溉条件:灌溉条件是指在做灌溉时,要求被灌溉分布土壤的水分条件,以及土壤的渗透性、流动性、吸水性、蓄水性等因素,也就是说,灌溉条件是指在被灌溉的土壤上,要求它具备的水分条件。
2. 灌溉方式:灌溉方式是指灌溉的方法,即以何种方式将水资源引入农田,使土壤中的水分达到要求的水平,以达到灌溉的目的。
一般来说,灌溉方式可分为河流灌溉法、人工灌溉法和雨水灌溉法三种。
3. 灌溉工具:灌溉工具是指用来引水和实施灌溉的机械设备,一般来说,常见的灌溉工具有拖拉机、小型汽车、摩托车、滚筒灌溉机、洒水机等。
4. 灌溉管理:灌溉管理是指对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对灌溉工具的维护、管理和灌溉技术的改进,以及如何确保灌溉安全等问题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上述内容就是灌溉制度名词解释,总体来说,灌溉制度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水资源有效地补充土壤中的水分而促进作物生长发展的一种技术措施,它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灌溉条件、灌溉方式、灌溉工具和灌溉管理等四部分。
灌溉制度的正确实施,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提高土壤的供水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有效微生物数量,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灌溉制度的正确实施,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此外,灌溉制度的正确实施还可以减少农田灌溉时发生的水污染,减少农田因土壤水分不足或渗透性差而导致的水涝灾害,保护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的安全性。
总之,灌溉制度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实施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提高土壤的供水能力,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有效微生物数量,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农田灌溉时发生的水污染,减少农田因土壤水分不足或渗透性差而导致的水涝灾害,保护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的安全性。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及其管理活动。
第三条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节约用水、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农田水利灌溉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1. 制定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规章制度;2. 组织开展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维护和更新;3. 监督检查农田水利灌溉用水情况;4. 宣传节水知识,提高农民节水意识;5. 处理农田水利灌溉纠纷。
**第三章灌溉设施管理**第六条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第七条灌溉设施建成后,由县(市、区)水利部门负责验收,并移交当地乡镇政府管理。
第八条灌溉设施管理单位应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九条灌溉设施损坏应及时修复,确保灌溉用水需求。
**第四章灌溉用水管理**第十条农田水利灌溉用水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用水制度。
第十一条农业生产用水应优先安排粮食、经济作物和生态用水。
第十二条灌溉用水实行计量收费,收费标准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第十三条灌溉用水户应按规定缴纳水费,逾期未缴纳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灌溉用水户应合理调配用水,避免浪费。
**第五章节水措施**第十五条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六条加强农田水利灌溉信息化建设,实现灌溉用水精准控制。
第十七条鼓励农民采用节水灌溉设备,提高节水意识。
第十八条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第六章纪律与责任**第十九条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水资源浪费或损害灌溉设施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二十条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制度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制度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制度一、制定背景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核心。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制定一套完善的灌溉制度势在必行。
二、制定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确保灌溉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
四、主要内容1. 灌区划分及管理(1)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需求划分合理的灌区,每个灌区设立一个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力;(2)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规定每个灌区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并设立专门的经费用于维护和改善该灌区内各项设施;(3)对于不同类型土地和作物,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管控。
对于特殊作物如果树等,实行滴灌或喷淋等精细化灌溉方式。
2. 灌溉设施建设与维护(1)在灌区内建立完善的灌溉设施,包括水库、水渠、水泵等,确保供水充足;(2)定期检查各项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确保设施正常运转;(3)加强对于各项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3. 灌溉管理制度(1)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2)根据不同作物需求和生长阶段进行分类管理,制定不同的灌溉方案;(3)在每个生长季节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估,对于不合理之处进行改进。
4. 灌溉技术培训(1)加强对于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于灌溉管理的认识和能力;(2)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推广新型灌溉技术和管理方法。
五、实施步骤1. 制定本制度并公布实施。
2.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于灌溉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合作,争取更多的经费用于灌溉设施建设和改善。
4. 加强对于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其对于灌溉管理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5. 定期对本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六、责任分工1. 灌区负责人:负责本灌区内的灌溉管理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2. 管理机构:负责本灌区内各项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要求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要求农田水利工程节水浇灌技术分析科学技术以及节水理念的不断更新。
促进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技术的不断进步面对现阶段社会进展对水资源利用的状况。
为了提高农田建设中水利工程的利用价值。
合理的引进节水浇灌技术。
有助于改善水资源利用与农田生产等方面的经济效益。
1、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喷洒浇灌技术的简称。
该技术是目前农田节水浇灌的主要技术。
它通过水泵、动力机等动力设备将水加压,并通过具有肯定高度的喷灌设备利用自然落差将水浇灌到其所掩盖的区域地段。
喷头将水喷洒到空中。
使水在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落到所浇灌的地面上。
其不仅能够实现节省水资源。
还能够使浇灌变的更加匀称。
从而使农作物都能够得到浇灌。
依据喷灌设备的敏捷性程度可以将喷灌技术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_个类型。
其类型不同应用的范围也不尽相同。
固定式喷灌设备除喷头以外。
其余部分都不能动。
该设备适用于农田范围较大的地区:半固定式喷灌设备除喷头可以移动以外,喷头支管也可以移动。
相对于固定式喷灌设备而言。
其机动性相对较好,适用于浇灌范围较大的农田区域:移动式喷灌设备全部部分均能够移动。
三者之中其机动性最好。
更适用于山区或浇灌环境相对恶劣的农田地区。
2、微灌技术微灌是通过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浇灌地段。
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
将作物所需的水以小流量。
匀称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四周土壤的一种浇灌技术微灌技术作为现代最重要的节水浇灌工程技术之一,具有显著的节水、节地、节能、省工、增长、适应性强、保持水土和提高作物品质等优点依据灌水器出水形态,微灌一般分为滴灌、微喷灌和小管出流灌等类型其中滴灌是利用滴头、滴灌管(带)等灌水器,以滴水或细小水流的方式。
潮湿作物根区四周部分土壤的灌水技术。
滴头流量一般不大于12L/h;微喷灌是利用微喷头、微喷带(管)等灌水器。
将压力水以喷洒状的水流型式喷洒在作物根区四周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水方式常用微喷头流量为20~240L/h;小管出流灌是利用稳流器稳流和小管分散水流。
农田水利学2章2灌溉制度[全面]
当计划湿润层内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或储
水 量 ) 降 低 到 或 接 近 于 最 小 允 许 值 ( θmin 或 Wmin)时,即需进行灌溉,以补充土壤水分,
维持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原理 例如某时段内没有灌溉也没有降雨,土壤计划湿 润层也无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储水量将 降至下限,其水量平衡方程可写为:
拔节期后 70~80% 成熟期 55~70% 灌浆成熟期 70%左右
土壤含水量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既不产生深层渗漏,又要满足作物对土壤空 气含量的要求,故一般可取为田间持水量。
2)土壤含水量的下限土壤允许最小含水率[θmin]
应大于凋萎系数,以作物生长不受抑制为准,一 般以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计。根据经验取60% 左右的田间持水量(毛管断裂点)比较适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计划土壤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可利用水量
作物生育期内计划湿润层的深度是不断变化
的。若计算时段内计划湿润层深度无变化,则WT
项可设定为零;若时段内计划湿润层变化较大,
由于计划湿润层的增加,将增加部分有效水量,
此时,WT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WT 667 (h2 h1)n
WT
667(h2
h1) 水
Wmin W0 K ET
土壤计划湿润层(H)内储水量变化
(二)原理
判断是否需要灌 比较θ0 ( W0 )与 θmin(Wmin)
什么时候灌 灌多少
t W0 Wmin ek
时段末的灌水定额(m3/hm2或mm) 则为(注意单
位换算):
m Wmax Wmin 667 nH (max min)
3)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指标制定
农田灌溉管理制度
农田灌溉管理制度1.引言农田灌溉是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制定一个灌溉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农田灌溉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方式,以便农民和农田管理者能够按照制度进行灌溉工作,实现农田灌溉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
2.灌溉管理制度的目标- 确保农田灌溉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
- 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避免过度灌溉造成的土壤盐碱化和水资源浪费。
- 提供科学的灌溉决策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根据作物需水量进行灌溉。
3.灌溉管理制度的实施3.1 灌溉需水测算与决策制定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保水能力,制定灌溉需水测算方法和决策制定流程。
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壤湿度监测结果,科学确定灌溉时间和水量,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水量。
3.2 灌溉设施建设与维护建设合理的农田灌溉设施,包括灌溉渠道、灌溉管道和灌溉设备等。
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定期检查和修复设施,防止漏水和堵塞,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 灌溉水质管理灌溉水质对作物生长和土壤健康有重要影响。
建立灌溉水质检测和管理制度,定期对灌溉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的要求,避免灌溉水中的有害物质对作物和土壤造成损害。
3.4 灌溉管理技术培训与指导为农民提供灌溉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灌溉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定期组织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灌溉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广科学的灌溉方法。
4.灌溉管理制度的考核与改进建立灌溉管理制度的考核和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和监测农田灌溉的效果和管理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灌溉管理制度,以适应不同时期的灌溉需求和管理要求。
同时,借鉴其他地区的灌溉管理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制度。
5.结论农田灌溉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灌溉决策、合理的设施建设维护、水质管理和技术培训,可以实现农田灌溉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健康。
农田灌溉管理
农田灌溉管理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和发展,农田灌溉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灌溉是确保农田水资源供给充足,实现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田灌溉管理包括灌溉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维护,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保护和改善环境等方面的工作。
下面将从灌溉制度、水资源利用、农田水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农田灌溉管理的基础,它涵盖了灌溉水的供给、灌溉的安排和管理等方面。
灌溉制度要科学合理,根据不同地区和作物的特点,制定出适合的灌溉规划和方案。
在灌溉制度中,需要考虑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阶段合理调度水资源,保证农作物得到适量的灌溉水。
二、水资源利用农田灌溉管理的核心是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农田灌溉中,应严格控制水量,合理调度供水时间和供水频率。
根据农作物的需水情况,通过科学测定灌溉水量,按需供水,做到精确浇灌,减少水的浪费。
此外,应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充分发挥水分储存和传输的能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径流损失。
三、农田水管理农田水管理包括水质管理、水文管理和土壤水分管理。
水质管理是指对灌溉水的监测和处理,防止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水文管理是指对水源、水库和渠道进行管理,确保供水的稳定和持续。
土壤水分管理是指对土壤水分进行精确测定和调控,保持土壤水分的合适含量,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四、水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是农田灌溉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合理的施肥和灌溉方式,实现水肥的同步供给和利用,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效率,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污染。
水肥一体化要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需肥特点,合理确定灌溉和施肥的时间和方式,确保农作物能够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五、环境保护农田灌溉管理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灌溉农田时应控制水流速度和水流方向,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同时,农田灌溉中要避免使用对环境和生态有害的农药和化肥,尽量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进行生产。
灌溉管理制度
灌溉管理制度
一、灌溉管理主要是依据全年和阶段性供水计划,适时供水、安全输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平衡供求关系、科学调配水量、充分发挥灌溉效益。
二、灌溉管理实行执委会调度管理责任制,实行按计划供水、合理调配的原则。
三、每年灌溉前由用水组汇总统计各类作物种植面积。
四、每轮期灌溉前由协会根据水管站下达的配水计划,向各用水组下达各组轮期配水计划,各用水组根据农作物种植面积或农户人口数,制定本轮期农户用水计划。
五、水费征收实行开灌前预交,全年灌溉结束后结算的办法。
各用水组在开灌前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计划用水量和水价标准,按时、按规定程序向用水户收取预交水费,并上交协会。
全年灌溉结束后根据协会的规定,按实际用水量和水价标准向用水户结清全年灌溉水费,并由协会开具正式收据或发票。
六、严禁人情水、关系水,严禁隐瞒或转移水方,严禁以权谋私,私减水方。
七、科学调度,合理配水。
坚持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杜绝大水漫灌,做好节约用水工作。
八、认真做好水费计收工作。
水量结算做到协会、用水组、用水户三方相符。
严格执行水价,不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水费实
行专款专用,不挪用、不截留。
九、遵守灌溉纪律,维护灌溉秩序,服从统一调度。
不准偷水抢水,不准破坏出水口放水,不准私自截留放水。
十、严格依法管水。
对违章用水者应由协会根据情节按协会章程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报政府部门处理,触犯刑律的交司法部门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 , 且在农田 四周修筑田埂,可防止 地面流入、流出量,即 Ri=0, Rs=0, 另由于 , , 地下流入, 流出量R’ 地下流入 , 流出量 i 和 R’O很小 ,在实际应用时 很小, 往往予以忽略,因而上 式可简化为: 式可简化为: P+I+G=ET+D+∆Sw
河南农业大学
(二)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降水 、 灌溉 、 入渗 、 土壤水分再分布, 土壤水分再分布,植 株根系吸水和蒸腾, 株根系吸水和蒸腾, 以及土壤蒸发等一系 列水量转化过程在连 续不断地进行着,形 续不断地进行着, 成了农田水分循环 农田水分循环过 成了农田水分循环过 程。 通过土壤水分的变化过 程,对照作物需水的 要求, 要求,就可以制定作 物灌溉制度。 物灌溉制度。
河南农业大学
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若科学用水, 若科学用水,严格控制灌 水定额并采用先进的节 水灌溉技术, 水灌溉技术,使得灌溉 造成的深层渗漏损失减 至为零, 至为零,即D=0,则I , 即为净灌水定额I 即为净灌水定额 n。 对降雨量, 对降雨量,仅考虑对作物 来说的有效降雨量Pe, 来说的有效降雨量 , 上式进一步简化为: 上式进一步简化为: Pe+In+G=ET +∆Sw
河南农业大学
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1.旱作物田块水量平衡方程 旱作物田块水量平衡方程
选取 位面积 选 取 单 位面 积 农 田 , 以 作物 最 大 作物最 根系 动层深 根 系 活 动层 深 度 为边 为边界,分析某 一时 内所有 一 时 段 内所 有 的 来水量及去水量。 来水量及去水量 。
来水量:WI=P+I+G+RI+R’I 来水量 去水量:W0=ET+D+RS+R’o 去水量
第二章
农田灌溉原理
(三)作物灌溉制度
第三节: 第三节:灌溉制度的确定
灌溉制度是新建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 已成灌区编制和执行用水计 灌溉制度是新建工程规划设计的基础,是已成灌区编制和执行用水计 规划设计的基础 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也关系到灌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划、合理用水的重要依据,也关系到灌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土 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灌溉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 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灌溉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 灌溉制度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 灌溉制度是在一定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下和一定的 是在一定的气候 农业技术措施下, 农业技术措施下,为获得高产稳产所制定的的一整套向田间灌水 的制度。它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 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 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 的制度。它包括作物播种前 或水稻栽秧前 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 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 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 灌水日期、 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m):单位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 : 灌水定额 灌溉定额(M):单位面积上各次灌水量之和 : 灌溉定额 单位: 单位:(1)m3/亩 (2)mm =1亩 (667m2=1亩)
可用下式计算: 可用下式计算:
M1=0.667H(θ1-θ0) H +0.667h0 +0.667(st1+et1-p1) st1 et1 p1
h0
H
H为饱和土层深度;e为泡田期间平均蒸发强度;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泡田期间平均渗漏强度; 为饱和土层深度; 为泡田期间平均蒸发强度 为泡田期间平均蒸发强度; 为泡田期间平均渗漏强度 为泡田期间平均渗漏强度; 为饱和土层深度 t1为泡田时间,p1为泡田期间有效降雨;h0为田面水深。 为泡田时间, 为泡田期间有效降雨 为泡田期间有效降雨; 为田面水深 为田面水深。 为泡田时间
来水量:WI=P+I+G+RI+R’I 去水量:W0=ET+D+RS+R’o
ET为t时段内的蒸发蒸腾量; 为 时段内的蒸发蒸腾量 时段内的蒸发蒸腾量; D为深层渗漏量; 为深层渗漏量; 为深层渗漏量 Rs为地面流出量; 为地面流出量; 为地面流出量 R’o为地下流出量。 为地下流出量。
河南农业大学
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下面就对此 式进行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
2.基本资料的收集与确定 .
(1)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H) 变化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H)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 对土壤储水量的变化量∆Sw影响 对土壤储水量的变化量 影响
Pe+In+G=ET +∆Sw
∆Sw=H*A(θt – θ0) (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系指 在旱田进行灌溉时, 在旱田进行灌溉时,计 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 况的土层深度。 况的土层深度。
计算过程列于表中。
河南农业大学
此表可由实验获得,也可以 查有关当地资料整理得到。
河南农业大学
+P+mh1+P+m-C-E=h2
河南农业大学
8.5
+P+mh1+P+m-C-E=h2
8.5
河南农业大学
+P+mh1+P+m-C-E=h2
河南农业大学
经计算,可求得灌水次数为10次,灌溉定额为340mm,即227立方米/亩;若 泡田定额为80立方米/亩,则总灌溉定额为M=227+80=307m3/亩。由计算表 可得到灌水时间和每次灌水量。由此得到灌溉制度的全部四个要素。
根据水量平衡分析 制作灌溉制度, 制作灌溉制度,是 目前主要的确定方 法。本节主要介绍 本方法。 本方法。
水量平衡 分析确定
从大气、 从大气、水、土、作 物等内在关系出发, 物等内在关系出发, 进行系统分析, 进行系统分析,编制 程序, 程序,利用计算机进 行模拟比较, 行模拟比较,确定最 有方案。 有方案。
河南农业大学
旱作物灌溉制度设计
式中: 式中: WI、W。分别为来水量与去水量; 。分别为来水量与去水量; P为t时段内降雨量; 为 时段内降雨量 时段内降雨量; I为灌水量; 为灌水量; 为灌水量 G 为地下水补给量; 为地下水补给量; RI为地面流入量; 为地面流入量; R’I为地下流入量。 为地下流入量。
一般采用30~ 一般采用 ~40cm;随着作物的成长和根系的发育,需 ;随着作物的成长和根系的发育, 水量增多,计划湿润层也应逐渐增加,至生长末期,由于 水量增多,计划湿润层也应逐渐增加,至生长末期, 作物根系停止发育,需水量减少, 作物根系停止发育,需水量减少,计划层深度不宜继续加 一般不超过0.8~ 大,一般不超过 ~1.0m。 。
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 允许最大和允许最小 含水率之间变化。 含水率之间变化。允 许最大含水率(θ 许最大含水率 max ) 一般以不致造成深层 渗漏为原则,所以采 渗漏为原则, 用θmax=θ田,θ田为土 壤田间持水率。 壤田间持水率。
∆Sw θ =H*A(θt – θ0) (
作物允许最小含水率(θ 作物允许最小含水率 min )应大于凋 应大于凋 萎系数。具体数值可根据试验确定, 萎系数。具体数值可根据试验确定, 缺乏试验资料时,可参考资料。 缺乏试验资料时,可参考资料。 一般采用断裂含水量, 一般采用断裂含水量,或θmin=(0.45 -0.6) θ田 ,该值取决于作物不同生育 阶段对缺水的敏感性及土壤持水特性。 阶段对缺水的敏感性及土壤持水特性。
河南农业大学
(一) 水稻灌溉制度
水稻本田的灌溉制 度包括泡田期 泡田期及 度包括泡田期及 插秧以后的生育 插秧以后的生育 两个部分。 期两个部分。其 灌溉定额为: 灌溉定额为: M=M1+M2 =
河南农业大学
1、泡田定额(M1)计算: 、泡田定额( 计算:
由三部分组成: 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使一定土层达到饱和时所 需水量; 需水量; 二是建立插秧时田面水层深度 三是泡田期的田间渗漏量和田 面蒸发量。 面蒸发量。
河南农业大学
(3)平衡推算 平衡推算
+P+mh1+P+m-C-E=h2
m=hmax- hmin
hmax h1 h2 hmin
河南农业大学
3、算例: 基本资料如下: (1)早稻生育期各阶段耗水强度。见前表; (2)生育期降雨量。见表中第5栏; (3)各生育期适宜水层深度。见下表。 根据灌区具体条件,采取浅灌深蓄方式灌 溉,黄熟期自然落干。
计划湿润层 增加深度
河南农业大学
(2)土壤最适宜含水率对土壤储 (2)土壤最适宜含水率对土壤储 水量的变化量∆Sw影响 水量的变化量 影响
土壤最适宜含水率(θ适)随作 土壤最适宜含水率 随作 物种类、 物种类、生育阶段的需水 特点、 特点、施肥情况和土壤性 包括含盐状况)等因素 质(包括含盐状况 等因素 包括含盐状况 而异, 而异,一般应通过试验或 调查总结群众经验确定。 调查总结群众经验确定。
河南农业大学
2、生育期灌溉制度确定 、
(1)基本算式 基本算式 确定生育期灌溉制度首先要按照各地试验资料, 确定生育期灌溉制度首先要按照各地试验资料, 首先要按照各地试验资料 合理写出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淹灌水层的 上限和下限(参数) 然后根据生育期任何一 上限和下限(参数),然后根据生育期任何一 个时段t的农田来水与耗水, 的农田来水与耗水 个时段 的农田来水与耗水,建立水量平衡方 用水量平衡方法确定各时段的灌溉制度, 程,用水量平衡方法确定各时段的灌溉制度, 其水量平衡方程式如下: 其水量平衡方程式如下:
河南农业大学
泡田定额按土壤、地势、 泡田定额按土壤、地势、地下水埋深和耕犁深 度相类似田块上的实测资料决定。 度相类似田块上的实测资料决定。 一般在h 条件下, 一般在 0=30~50mm条件下,泡田定额大 ~ 条件下 约等于以下数值: 约等于以下数值: 粘土和粘壤土为 ~ 粘土和粘壤土为50~80m3/亩; 中壤土和沙壤土为 ~ 中壤土和沙壤土为80~120m3/亩(地下水 地下水 埋深大于2m时)或70~100m3/亩(地下 埋深大于 时 或 ~ 地下 水埋深小于2m时); 水埋深小于 时 ; 轻沙壤土为 轻沙壤土为100~160m3/亩(地下水埋深 ~ 地下水埋深 大于2m时)或80~130m3/亩(地下水埋 大于 时 或 ~ 地下水埋 深小于2m时)。 深小于 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