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学校中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从个体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天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性7生产性8民族性。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具备两个条件:1有明确的教育目地,理解自身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2了解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供的客观要求,并能够根据自已对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训,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

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它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苏联和我国持这一观点的人多。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紧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3教育具有原始性。学校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古代东西方教育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民,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最早的学校: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出现文字的地方,先后出现了学校的萌芽,并相继出现了最早的学校。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幼发拉底河岸发掘了公元前3500年的马里城,发现了两间类似校舍的房子。但是美国学者克雷默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是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的苏美尔学校。一般认为,在夏朝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学校。但是,我们并没有从考古发掘中找到可靠的实物来证实。而有文字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朝。夏学校设置有两类一是“序”,一是“校”。商代学校名称“大学”“小学”“羊”“序”等。

“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明代以的,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

“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维多利诺,尼德兰的埃拉斯莫斯〈又译伊拉斯谟〉,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等人。人文主义教育基本特征主要有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和贵族性,主要表现在1.在教育目标上,反对僧侣主义教育,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2在培养对象上,扩大了教育对象,反对体罚和侮辱儿童,强调尊重,爱护儿童3.在教育内容上,反对“神道”之学,提倡人文之学。4在教学方法上,破除经院学风,提倡新的教学方法。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初等义务教育:德国(当时的普鲁士)1763年作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现代教育的革命性与未来性:现代教育的革命性是指:现代教育是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的,从目标到课程,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结构体系等等都需要不断革新。现代教育未来性指: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具体表现在:教育普及化的开始,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指教育机会均等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及教育科学的关系: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研究并揭示教育规律,具有客观性。教育方针政策是一定的阶级,集团为了教育上的利益面制定的,具有主观性。当然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规律;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探讨,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它是运用理性思考对实践经验的系统化,科学化概括。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教育科学是有关教育问题的各种科学理论的学科群,它包含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学论,课程论,教育技术学等。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基本的,一般的问题,是从总体上分析教育问题的,而其他学科则是从某个角度对某个方面问题的研究。其中,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孔子教学原则与方法:1启发诱导2因材施教3学思行相结合4温故知新

孟子教育思想:持“性善论”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论”。“富贵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