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高考真题版
高考语文复习高频实词汇总练习(真题+课本)
高考语文高频实词汇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在括号里写出实词在句中的意思)01.及【真题呈现】(1)(2021·新高考Ⅰ卷)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及:()(2)(2021·全国甲卷)钦若至,未及有言及:()(3)(2021·新高考Ⅱ卷)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及:()(4)(2020·浙江卷)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及:()(5)(2020·全国卷Ⅱ)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及:()(6)(2020·江苏卷)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及:()【课本回顾】(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及:()(2)及其所之既倦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3)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及:()(4)前以降及物故(班固《苏武传》)及:()02.盖【真题呈现】(1)(2021·全国乙卷)盖欲思之详熟故也盖:()(2)(2021·浙江卷)盖陈己之所守盖:()(3)(2020·全国卷Ⅰ)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盖:()(4)(2020·浙江卷)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盖:()(5)(2019·天津卷)盖盛于先王之时矣盖:()【课本回顾】(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并序》)盖:()(3)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盖:()(4)能克终者盖寡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盖:()03.故【真题呈现】(1)(2021·全国甲卷)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故:()(2)(2021·新高考Ⅰ卷)故不暇顾廉耻耳故:()(3)(2021·全国乙卷)盖欲思之详熟故也故:()(4)(2020·全国卷Ⅲ)令温依周公居摄故事故:()(5)(2020·全国卷Ⅰ)故官止于此故:()【课本回顾】(1)前以降及物故(班固《苏武传》)故:()(2)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故:()(3)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故:()(4)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故:()(5)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故:()(6)故遣将守关者(司马迁《鸿门宴》)故:()(7)轩东故尝为厨(归有光《项脊轩志》)故:()(8)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孔雀东南飞并序》) 故:()(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故:()04.归【真题呈现】(1)(2021·全国甲卷)所言归地事极无名归:()(2)(2021·浙江卷)有数顷田,必归耕海上归:()(3)(2021·新高考Ⅱ卷)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归:()(4)(2020·江苏卷)竟请告归,从太夫人意也【课本回顾】(1)后五年,吾妻来归(归有光《项脊轩志》)归:()(2)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班固《苏武传》)归:()(4)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司马光《赤壁之战》)归:()05.过【真题呈现】(1)(2021·新高考Ⅰ卷)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过:()(2)(2021·浙江卷)襄之为文,无能过人过:()(3)(2020·浙江卷)有不足以过之者过:()(4)(2020·全国卷Ⅱ)俟过此,当为卿罢京过:()(5)(2019·北京卷)若过其序过:()【课本回顾】(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杜牧《阿房宫赋》)过:()(2)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司马迁《鸿门宴》)过:()(3)日过午已昏(归有光《项脊轩志》)过:()(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过:()(5)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司马迁《鸿门宴》)过:()(6)一日,大母过余曰 (归有光《项脊轩志》)过:()(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李密《陈情表》)过:()06.如【真题呈现】(1)(2021·新高考Ⅰ卷)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如:()(2)(2021·全国甲卷)如许通和,即当遣使如:()(3)(2021·全国乙卷)言如涌泉,上皆从之(5)(2019·全国卷Ⅲ)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如:()【课本回顾】(1)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苏洵《六国论》)如:()(2)弟子不必不如师(韩愈《师说》)如:()(3)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如:()(4)不如言,刑从之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如:()(5)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如:()(6)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07.卒【真题呈现】(1)(2021·新高考Ⅱ卷)今遣九军,锐卒三万卒:()(2)(2021·新高考Ⅱ卷)九月,卒于雍丘卒:()(3)(2020·浙江卷)彷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卒:()(4)(2019·全国卷Ⅱ)卒定变法之令卒:()(5)(2017·天津卷)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卒:()【课本回顾】(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贾谊《过秦论》)卒:()(2)怀王卒行(司马迁《屈原列传》)卒:()(3)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孔雀东南飞并序》)卒:()08.非【真题呈现】(1)(2021·新高考Ⅰ卷)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非:()(2)(2021·全国甲卷)主上亲征,非臣子辞难之日非:()(3)(2020·全国卷Ⅲ)非廷尉所料,不肯受非:()(4)(2020·北京卷)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课本回顾】(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非:()(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非:()(3)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非:()(4)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非:()09.诚【真题呈现】(1)(2021·新高考Ⅱ卷)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2)(2021·新高考Ⅰ卷)为吏受赂,罪诚当死诚:()(3)(2021·浙江卷)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诚:()(4)(2020·浙江卷)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诚:()【课本回顾】(1)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林觉民《与妻书》)诚:()(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苏洵《六国论》)诚:()(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司马光《赤壁之战》) 诚:()10.本【真题呈现】(1)(2021·浙江卷)是故道为文之本本:()(2)(2020·全国卷Ⅱ)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本:()(3)(2020·天津卷)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本:()(4)(2019·北京卷)本诸理,作《非国语》本:()【课本回顾】(1)抑本其成败之迹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本:()(2)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孔雀东南飞并序》) 本:()(3)盖亦反其本矣 (《齐桓晋文之事》)本:()11.当【真题呈现】(1)(2021·新高考Ⅰ卷)为吏受赂,罪诚当死当:()(2)(2020·全国卷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当:()(3)(2020·江苏卷)请佩此言当韦当:()(4)(2019·天津卷)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当:()【课本回顾】(1)木兰当户织(《木兰诗》)当:()(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当:()(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当:()(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司马迁《鸿门宴》)当:()(5)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归有光《项脊轩志》)当:()(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当:()(7)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贾谊《过秦论》)当:()(8)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并序》)当:()(9)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当:()12.得【真题呈现】(1)(2021·新高考Ⅱ卷)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得:()(2)(2021·全国乙卷)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得:()(3)(2020·全国Ⅲ)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得:()(4)(2019·北京卷)不以其道得之得:()【课本回顾】(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苏洵《六国论》)得:()(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得:()(4)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归有光《项脊轩志》)得:()(5)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得:()(6)吾得兄事之(司马迁《鸿门宴》)得:()13.病【真题呈现】(1)(2021·浙江卷)某尝病景山好称学韩杜笔病:()(2)(2021·新高考Ⅱ卷)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病:()(3)(2020·全国卷Ⅲ)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病:()(4)(2020·全国卷Ⅰ)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病:()【课本回顾】(1)三岁余,王病(班固《苏武传》)病:()(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 病:()(3)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病:()14.复【真题呈现】(1)(2021·全国甲卷)天下可复保耶复:()(2)(2021·全国乙卷)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复:()(3)(2020·全国卷Ⅰ)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复:()(4)(2020·全国卷Ⅲ)不肯受,与州相反复复:()【课本回顾】(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韩愈《师说》)复:()(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杜牧《阿房宫赋》)复:()(3)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复:()(4)勿复重纷纭(《孔雀东南飞并序》)复:()(5)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孔雀东南飞并序》) 复:()15.固【真题呈现】(1)(2021·浙江卷)若固守而不移者固:()(2)(2021·浙江卷)然使景山固而不移固:()(3)(2020·全国卷Ⅲ)大司马必当固让固:()(4)(2019·全国卷Ⅲ)美哉乎山河之固固:()【课本回顾】(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固:()(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贾谊《过秦论》)固:()(3)少年固强之(蒲松龄《促织》)固:()(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固:()(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 固:()16.顾【真题呈现】(1)(2021·新高考Ⅰ卷)故不暇顾廉耻耳顾:()(2)(2021·浙江卷)顾事有先后耳顾:()(3)(2020·天津卷)贫穷至而廉耻不顾顾:()(4)(2019·全国卷Ⅲ)顾而谓吴起顾:()【课本回顾】(1)勿动勿虑,去不复顾(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顾:()(2)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归有光《项脊轩志》) 顾:()(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顾:()(4)虽放流,眷顾楚国 (司马迁《屈原列传》)顾:()(5)大行不顾细谨(司马迁《鸿门宴》)顾:()17.患患:()(2)(2021·浙江卷)既师其意,又师其辞,何患患:()(3)(2020·新高考Ⅱ卷)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患:()(4)(2019·全国卷Ⅰ)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患:()【课本回顾】(1)诸侯之所大患(苏洵《六国论》)患:()(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患:()(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司马光《赤壁之战》)患:()18.既【真题呈现】(1)(2021·新高考Ⅰ卷)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既:()(2)(2021·全国乙卷)而既知其不可既:()(3)(2021·新高考Ⅱ卷)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既:()(4)(2020·全国卷Ⅰ)既除丧,还朝既:()【课本回顾】(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轼《赤壁赋》)既:()(2)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既:()(3)既而得其尸于井(蒲松龄《促织》)既:()(4)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既:()19.即【真题呈现】(1)(2021·新高考Ⅰ卷)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既:()(2)(2021·全国甲卷)如许通和,即当遣使既:()(3)(2020·全国卷Ⅰ)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既:()(4)(2019·全国卷Ⅲ)即之楚既:()【课本回顾】(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司马迁《鸿门宴》) 既:()(3)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班固《苏武传》) 既:()(4)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既:()20.间【真题呈现】(1)(2021·全国乙卷)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间:()(2)(2021·浙江卷)其间景山所称道而仆所不愿为者间:()(3)(2020·全国卷Ⅰ)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间:()(4)又五千骑绝赵壁间间:()【课本回顾】(1)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间:()(2)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司马迁《屈原列传》)间:()(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间:()(4)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 间:()(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司马迁《鸿门宴》)间:()(6)遂与外人间隔 (陶渊明《桃花源记》)间:()(7)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庖丁解牛》)间:()21.见【真题呈现】(1)(2021·新高考Ⅰ卷)召见,问以政道见:()(2)(2021·浙江卷)如景山且不能见信见:()(3)(2021·浙江卷)与景山别久,思一相见见:()(4)(2020·浙江卷)然其行事不见于后见:()【课本回顾】(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庖丁解牛》) 见:()(3)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并序》)见:()(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司马迁《屈原列传》)见:()(5)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屈原列传》)见:()(6)移船相近邀相见(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见:()(7)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见:()22.举【真题呈现】(1)(2021·全国甲卷)九月契丹大举入寇举:()(2)(2021·全国乙卷)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举:()(3)(2020·新高考Ⅱ卷)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高考真题467个文言实词完整版
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历年高考真题)A1.阿(全国二卷)诸将皆阿吕后意(阿:)2.哀(卷)师以哀原之言而为之泣(哀:)3.爱(卷)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4.按(卷)上官按之不得实。
(按:)B5.拔①(卷)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②(全国卷)城之不拔者二耳(拔:)6.罢(卷)遂罢镇兵五千人(罢:)7.白(全国卷)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8.败(卷)有难成而易败者(败:)9.拜①(卷)特拜行台中丞(拜:)②(全国二卷)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③(卷)乃召晖拜为郎(拜:)10.薄①(卷)遽薄京师(薄:)②(卷)乱而继迁薄我,必败(薄:)③(卷)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薄:)④(卷)被枕大江,南薄五岭(薄:)11.报(全国1卷)危素、起岩并荐,不报(报:)12.暴①(卷)子何绝我之暴也(暴:)②(全国二卷)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暴:)13.北(全国卷)齐人追亡逐北(北:)14.奔(卷)子婿不奔,则不能入郢(奔:)15.比①(卷)屋比延烧,不足忧也(比:)②(2009)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比:)16.俾①(卷)俾其守约束(俾:)②(卷)俾无有所与(俾:)17.鄙①(卷)习举子业辄鄙之曰(鄙:)②(卷)则相与笑之曰:鄙(鄙:)③(卷)若真鄙儒也(鄙:)④(卷)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鄙:)⑤(卷)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18.敝(卷)乃易其敝衣(敝:)19.壁(卷)大战一日,兵拜,走入壁(壁:)20.辩(全国二卷)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21.宾(卷)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宾:)22.濒(卷)道人濒行(濒:)23.秉(卷)治国不失秉(秉:)24.禀(全国二卷)禀至行,养亲必己力(禀:)25、屏(2015)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屏:)26.病①(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病:)②(2009)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27.博(卷)乃以博财物耶(博:)28.布(卷)至郡,布恩惠之化(布:)29.部(卷)即代勤所部民兵昼夜行(部:)C30.厕(卷)安可厕诸君子间(厕:)31.察(卷)察其党与(察:)32.倡(卷)讴癸倡,行者止观(倡:)33.唱(卷)上唱而民和(唱:)34.彻(卷)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35.(卷)若剖肺肝而简策(:)36.称(卷)犹称所长而达之(称:)37.诚(卷)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诚:)38.城(卷)始城州,周十三里(城:)39.乘①(卷)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重(乘:)②(全国卷)使老弱女子乘城(乘:)40.驰(卷)元昊攻延州,武事久驰(驰:)41.持(卷)亦以是持其身(持:)42、(卷)国藩陋甚,齿又益衰(齿:)43.充①(卷)仍充岭南采访使(充:)②(卷)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充:)44、冲(2015)当涂兵之冲(冲:)45.宠(全国一卷)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46.除①(卷)除观察使(除:)②(卷)以功除岷州刺史(除:)③(卷)庭除甚芜(除:)④(卷)朕欲别除一官(除:)47.畜①(卷)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畜:)②(卷)畜妻而育子,同也(畜:)48.遄(卷)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遄:)49.辍(全国四卷)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著(辍:)50、祠(全国一卷)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祭祀)51、辞①(卷)复固辞疾笃(辞:)②(卷)强饮客,客辞(辞:)③(卷)王子皇,辞楼下殿(辞:)52、次①(卷)舟次泽(次:)②(卷)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次:)③(卷)次谯州,会亳、卞二州刺史已将王世允(次:)④(2015卷)次顺义(次:)⑤ (2015)军皆定次,将乃就舍(次:)53、刺(卷)刺船而去(刺:)54、篡.. .(卷)家之与家之相篡(篡:)55、爨(全国二卷)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爨:)D56、逮(卷)兼于涂而不能逮(逮:)57、贷(卷)今姑贷汝(贷:)58、但(全国二卷)若但如民,门户何寄(但:)59、啖(全国二卷)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啖:)60、悼(2015)墨子闻而悼之(悼:)61、当①(卷)请者必当其人(当:)②(2015卷)不接当事..(当事:)62、党(卷)与王素党结避祸(党:)63、敌(卷)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敌:)64、抵(卷)抵关适断,船不能行(抵:)65、第①(卷)第明经(第:)②(卷)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第:)③(卷)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第:)66、动(全国一卷)动以军法从事(动:)67、督(2015卷)督天下援兵(督:)68、笃①(卷)值母病笃(笃:)②(2015卷)义笃而辞质(笃:)69、堵(卷)环堵之中(堵:)70、杜(全国一卷)以杜金人窥伺之意(杜:)71、度①(卷)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度:)②(卷)度吾所能行为之(度:)③(卷)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④(卷)王试度其功(度:)72、多①(卷)人用是多()疑名(多:)②(卷)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③(全国一卷)士类益以此多之(多:)④(卷)岂足多哉(多:)73、夺(卷)亦不能夺之矣()(卷)帝不能夺()(卷)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E74、厄(卷)免人于厄()75、恶(卷)兄故弱,恶能多樵()76、饵(卷)隐蓄甘脆饵诚()F77、发(卷)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78、法(全国一卷)法天道,顺人心()79、反(卷)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80、犯(卷)犯风而罢虞人()81、方(卷)诸人咸以君方乐广()(卷)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82、分(卷)不敢一毫越理犯分()83、讽(卷)讽泚出金币礼士()(卷)道能讽之()(全国卷)讽帝大征四方奇技()84、服(卷)据四十里之氓,不服征期年()85、甫(卷)场功甫毕()86、附(全国卷)齐人未附()87、复(卷)终不复言()G88、干(卷)修篁干霄()(卷)而未尝干人荐举()(卷)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卷)迂道疾行,至河干()89、革(卷)而革近世之不然者()90、割(2015卷)则千金有所必割(割:)91、给(卷)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92、更(卷)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配套练习,附详细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配套练习,附详细答案120文言文实词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答案:?吝惜,舍不得,吝啬;?喜爱,爱护;?喜爱;?喜爱;?爱护;?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⑷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答案:??使……安定;?疑问副词,怎么;?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代词,哪里,哪儿;?安稳,安定,安全;?安逸,安乐;?使……安定;?疑问代词,哪里,哪儿;?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⑴安逸,安乐;⑵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⑶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3)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3)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27分)郭解,河内轵人也,温善相人许负外孙也。
解父任侠,孝文时诛死。
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少时阴贼,慨不快意,所杀甚众。
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及铸钱掘冢,不可胜数。
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然其自喜为侠益甚。
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干杯),非其任,强灌之。
人怒,刺杀解姊子,亡去。
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公杀之当,吾儿不直。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收而葬之。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42.与“休及铸钱掘冢,不可胜数”中的“胜”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刑人如恐不胜B.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C.日出江花红胜火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43.与“适有天幸”中的“适”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从上观之适与地平B.而吾与子之所共适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D.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44.与“窘急常得脱,若遇赦”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B.若无罪而就死地C.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D.其翼若垂天之云45.与“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中的“望”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B.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D.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46.与“卒发于睚眦如故云”中的“卒”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B.五万兵难卒合C.初,鲁肃闻刘表卒D.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47.与“解姊子负解之势”中的“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D.决负约不偿城48.与“人怒,刺杀解姊子,亡去”中的“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B.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D.河曲智叟亡以应49.与“弃其尸于道,弗葬”中的“道”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D.有碑仆道,其文漫灭50.与“公杀之当,吾儿不直”中的“当”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B.北邀当国者相见C.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高考 语文 文言文 实词 练习题
高考文言文实词练习题1.爱()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③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妖(爱慕,欣赏)⑤古之遗爱也(他是古代传下来的有仁爱的人)(爱:仁爱恩惠的人)⑥爱而不见,搔首踯躅(喜欢)2.安()①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②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③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④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⑤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什么、怎么)⑥衣食所安(养生)⑦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拔()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提拔)②势拔五岳掩赤城(挺拔)③皆峭拔险怪(挺拔)④项庄拔剑舞(抽出来)⑤秦伐赵,拔石城(攻陷)4.被()①禹汤被之矣(经历,经过)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③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④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⑤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⑥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5.倍()①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背叛)②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增加一倍)③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④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6.本()①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②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③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本心:天赋的善心)④今存其本不忍废(版本,稿本)⑤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⑥本未倒置(引申为主次,先后等)⑦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源、根源)7.薄()①事力劳而供养薄(少)②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
(微弱)③故薄罚不为意,诛严不为戾(轻)④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迫近)⑤鸾鸟凤皇,死林薄兮(靠近)⑥厚今薄古。
(轻视)⑦薄田十五顷(贫瘠、不肥沃)⑧而血菀(yùn古同“蕴”,郁结,积滞)于上,使人薄厥。
〔迅速(昏厥)〕8.鄙()①蜀之鄙有二僧(民间)②孔子鄙其小器(轻视)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④鄙人(自称的谦词)9.兵()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②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③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将领)④兵符(古代将军带兵用的凭证)⑤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10.病()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生病)③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④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⑤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⑥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11.察()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②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③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④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清楚、明白)⑤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⑥人至察则无鱼(精明)12.策()①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③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⑤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高考常考重要文言实词40练
(4)(2014安徽)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 故事:先例 (5)(2014辽宁)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 楚粮道愈梗。 故:所以 (6)(2013全国新课标II)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 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故:所以
(7) (2013山东)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 盖亦若斯而已。 是故:因此
动词,至,及 (2)未登程先问归期
名词,日期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jī)期服,穿一周年的丧服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动词,约定 (5)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名词,期限 (6)帝乡不可期
动词,期望,希冀
(7)匪无愆期,子无良媒 名词,期限,日子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 (9)不期而遇 动词,约定
高考链接 (1)(2017江苏)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 甫当北面矣。 当:应当 (2)(2016全国卷Ⅲ)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 雍言,不报 当:应当 (3)(2015全国I)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 当死之 当:应当,应该
4)(2015安徽)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 当事:权要 (5)(2014江苏)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 (6)(2014四川)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 吟咏,以为不逮也 当:在,正在
数词,几,几个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名词,命运定数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名词,点数,数目
(4)范增数目项王
副词,屡次 (5)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名词,数目
(6)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形容词,细密
(7)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名词,数量,数目 (8)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高考语文复习:古文阅读实词练习
高考语文古文阅读实词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下列各项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①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②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乍:刚刚③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恶:怎么B.①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②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矜:夸耀③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贻:赠送C.①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②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萌芽,发端③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虑:考虑D.①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几:几乎②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称赞③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交相:互相2.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枉用相存存:问候、探望②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过③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确实、实在④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人的一生⑤云霞明灭或可睹或:有时⑥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次序、依次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③④⑥⑦D.④⑤⑥⑦3.下列句中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跨出两脚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雕刻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借助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
⑤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跂:踮起脚后跟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驽马:骏马⑦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⑧君子生非异也。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⑧C.③⑤⑥⑦D.②③④⑥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文采)一日克己复礼(一旦)其坚不能自举也(坚硬)B.常几成而败之(接近)天下兼相爱则治(治理)虽父之不慈子(即使)C.自伐者无功(炫耀)与子偕作(行动)故盗贼有亡(消失)D.迩之事君(侍奉)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勤勉)复众人之所过(恢复)5.下列各项中,句中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莫知我哀莫:没有人谢家来贵门谢:谢绝B.渐车帷裳渐:渐渐何方圜之能周兮周:合C.人之相与与:交好同心而离居同心:感情深厚D.修短随化化:变化偭规矩而改错偭:违背6.下列对课文中句中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进乎技矣:超过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遇到因其固然:本来的结构族庖:众B.善刀而藏之:修缮释刀对曰:擦拭贰于楚:有二心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者C.失其所与:结交,同盟敢以烦执事:冒昧飨士卒:犒劳足以当项王;同“挡”,抵挡D.不敢倍德:背弃恩德自来谢项王:感谢以身翼蔽:遮护亡秦之续:后继者有意督过:责备7.下列句子中句中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再一次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第二次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轻率、草率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率领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责备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谦让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数罟不入洿池:密(二)1.下列句中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列坐其次次序喻之于怀明白举酒属客劝人饮酒B.所之既倦到达修短随化自然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日C.盖音谬也错误趣舍万殊趣味不能十一不到、不及D.幽暗昏惑迷乱品类之盛热闹不可乎骤得屡次得到2.下列对句中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长桥卧波,未云何龙②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④越国以鄙远⑤六王毕,四海一⑥取儿藁葬⑦项伯杀人,臣活之⑧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A.①③⑦/②⑧/④⑥/⑤B.①③/⑤/②⑦/④/⑥⑧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D.①③⑤/②⑦/④⑧/⑥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中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必浚其泉源(疏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不胜杯杓(尽)吴楚东南坼(分裂)B.则纵情以傲物(人)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肃爽,天高气爽)又欲肆其西封(扩张)着这楚州亢旱三年(极度)C.始速祸焉(加速)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族庖月更刀(一般的)吾何爱一牛(喜爱)D.留待限期,以塞官责(充抵)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卒不忍独善其身(最终)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施与)4.下列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向使:原来服太阿之剑服:佩戴B.臣闻求木之长者长:修长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牧:养C.能克终者盖寡克:能够乐盘游盘:快乐D.是而不见可悔故也是:认为正确永保无疆之休休:休养5.下列句子中,句中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②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③将成家而致汝④可谓智力孤危⑤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⑦饥饿之余,好弄笔墨⑧又可冀其成立邪⑨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⑩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A.①②⑨B.③④⑩C.①⑤⑦D.④⑤⑧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中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以御于家邦御:治理进乎技矣进:前进B.以羊易之易:轻易子路率尔而对曰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C.犹缘木而求鱼缘:攀援如土委地委:散落D.舆薪之不见薪:柴火舍瑟而作作:创作7.下列句子中,对句中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唯君图之唯:希望②辟邪说辟:开辟③以膏泽斯民膏泽:施恩惠④素善留侯张良善:善良⑤终必不蒙见察察:查看⑥凡百元首凡百:所有的A.①③⑤B.①③⑥C.②③⑥D.①④⑥8.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抑汝能之乎(压抑)藉寇兵而赍盗粮(送给,付与)弹筝搏髀(大腿)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使)B.董之以严刑(督察)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靡计不施(无)不能独完(完整)C.剽掠其人(抢劫,掠夺)气息慑然(气息微弱的样子)具资诣问(到、前往)抚军亦厚赉成(赠送,赏赐)D.洎牧以谗诛(及,等到)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唇吻翕辟(开)族秦者秦也(灭族)(三)1.下列对句中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彭泽去家百里(距离)②如惠语以让单于(谦让)③忍尤而攘诟(攘除)④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怜悯)⑤会论虞常(商量)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荐)⑦大母过余曰(看望)⑧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知道)⑨名我固当(应当)⑩故病且怠(生病)A.①③⑥⑨B.①④⑦⑧C.②④⑧⑨D.②⑤⑦⑩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也明:视力②百姓不见保,为不用恩也见:表示被动B.①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刑:同“型”,典范,榜样②晋军函陵军:驻扎C.①越国以鄙远鄙:边邑,这里作动词用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告辞D.①吾其还也其:语气词,表祈使②何辞为为:语气词,句末表反问3.下列加点实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细大不捐:捐献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迎接公敛富人所输:交纳攀栖鹘之危巢:高B.命与仇谋:谋划非有生平之素:交情使籴者:买粮则或咎其欲出者:责备C.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翻阅必其人之与也:朋友,同伙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退休然尚恨有阙者:遗憾D.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批评举其一,不计其十:列举听其所止而休焉:听凭,听任亦见其自比于逆乱:并4.下列加点实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此矢所以志也:作标记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多余就其如舜者:保留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行为B.从而尤之:怪罪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雇卒老于行:行走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厚C.外无待:依靠,后援无得闭粜:关店停止卖粮,指囤积居奇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谋算匹夫见辱:被D.予亦悄然而悲:安静的样子使在处随收瘗之:埋葬名一艺者无不庸:用,被任用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名望5.下列句子中句中词语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如会同(或者)②如其礼乐(至于)③如或知尔(如果)B.①吾与点也(和)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亲附)③唯赤则非邦也与(语气词)C.①既克,公问其故(攻克)②克己奉公(克制)③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能够)D.①大类女郎也(像)有教无类(种类)③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6.下列各组句子中句中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请事斯语矣不足以事父母B.故贼人以利其身贼其君者也C.当察乱何自起是何也D.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物或恶之7.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句中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物格而后知至B.大学之道则近道矣C.欲治其国者家齐而后国治D.事有始终,知所先后致知在格物8.下列各组句子中,句中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山不厌高学而不厌B.千古风流人物数风流人物C.但为君故池鱼思故渊D.鼓瑟吹笙虎鼓瑟兮鸾回车9.下列句中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莫学夫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不可以已C.天下归仁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附:参考答案(一)1.【答案】BA.②“刚刚”错误,“乍”意为突然。
文言实词高考真题版
喻:明白
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杨晓莹
4、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 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 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 否?”(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专心致志 【联想】:励精图治 励精:振作精神
杨晓莹
2、王筠,字元礼,……普通元年,以母忧去 职。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
(2014年高考四川卷)
以母忧去职:忧虑
台阶
【分析】:。“忧”在文中的意思是“丁忧”, 即遭遇直系亲属去世(包括父母和祖父母)。 如果考生了解一定的文化常识,这个词就容易 理解正确。乃至后面理解主人公因守丧自我毁 伤的内容也就自然不成问题。
杨晓莹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 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 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 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 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杨晓莹
1、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 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2014年高考天津卷)
杨晓莹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
霍邱一中 杨晓莹
杨晓莹
《考试大纲》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活甚众:全部
台阶
【联想】:“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活:活命,这里是使动用法,使……活。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120个实词练习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下列各选项中,对“安”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项王曰:“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B.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动词,安定)C. 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动词,安身、养生、享受)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形容词,安适、安逸)3. 下列各选项中,对“被”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动词,披散、散开)B. 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动词,同“披”)C. 大雪逾岭,被南越数州(动词,覆盖)D. 荆轲被八创(表被动)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5. 下列各选项中,对“本”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臣闻兵法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名词,根本、基础)B.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原来)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副词,本来)D. 是无难,别具本上奏(名词,奏章)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 下列各选项中,对“病”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动词,嫉妒)B. 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动词,指责,嘲骂,羞辱)C.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形容词,困窘)D.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名词,毛病,缺点)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 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 与“惑而不从师”的“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王C.傲不可长,欲不可从 D.弟走从军阿姨死14. “当”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驼闻之曰:名我固当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 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因度此曲,以纾客怀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 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D.觉今是而昨非19. “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 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顾计不知所出耳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 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过故人庄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人之患在好人为师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云霞明灭或可睹C.所守或匪亲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B.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C.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31. 与“若即若离”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B.匪来贸丝,来即我媒C.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32.与“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既而得其尸于井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D.既无伯叔,终鲜兄弟33. 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假”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狐假虎威 B.不假思索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大臣犯法,无所宽假34. 对“间”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②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隔)④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有时、偶尔)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中间)⑥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⑦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间隔)A. ①②③⑥B. ②③⑥⑦C. ①⑤⑥⑦D. ①②⑥⑦A.君既若见录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B.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D. 见笑大方慈父见背36. 对“解”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答)B. 太后之色少解(缓和、消释)C.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打开)D. 一日所属,解一贼至(押送)37. 与“一蹴而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连辟公府不就 B.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C.金就利则利. D.轲自知事不就38.“举”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孙叔敖举于海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世誉之而不加劝C.杀人如不能举南取汉中,西举巴蜀D.戍卒叫,函谷举莫令事不举39. 与“天不绝我”的“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抢呼欲绝 D.绝云气,负青天40. 对“堪”字解释错误的一项()A.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能够,可以)B.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愿意)C. 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胜任)D. 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忍受、经受)41. 与“克勤克俭”的“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B.然操遂能克绍C.克己复礼为仁 D.彼竭我盈,故克之42. 与“有教无类”的“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佛印绝类弥勒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C.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D.举类迩而见义远43. “可怜”和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身上衣正单 B.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百花高楼更可怜44. 与“舸舰弥津”的“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奉之弥繁,侵之愈急B.弥留之际,留言示我,虽三言两语,不啻暮鼓晨钟,振聋发聩C.夜雪初霁,荠麦弥望D.仰之弥高45.与“曰归曰归,岁亦莫止”的“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至莫夜月明 B.此二人乃莫逆之交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46. 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家祭勿忘告乃翁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47. 与“距关,勿内诸侯”的“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C.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D.内立法度,务耕织48. 与“不期而遇”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失期,法当斩 B.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C.期年之后 D.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49. 与“邑人奇之”的“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B.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C.大将军邓陟奇其才 D.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50. 与“迁客骚人”的“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战、守、迁皆不及施 B.终继五国迁灭,何哉C.再迁为太使令 D.是夕始觉有迁谪意51. 与“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的“请”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B.王好战,请以战喻C.乃置酒请之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52. 与“穷兵黩武”的“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C.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D.复前行,欲穷其林53. 与“连峰去天不盈尺”中的“去”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欲呼张良与俱去 B.西蜀之去南海,远也。
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00道
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00道试题一: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行”字的含义。
1. 行者,孔子之弟子也。
2. 夫子何为者?黍稷之事,则吾得行乎其中矣。
试题二: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坐”字的含义。
1.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2. 宾客满堂,坐不安席。
试题三: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走”字的含义。
1. 走马观花,不觉日之将夕。
2. 闻鸡起舞,走赴战场。
试题四:请解释下列句子中“来”字的含义。
1. 春江水暖鸭先知,来去自如。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试题五: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去”字的含义。
1.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去而不返。
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去恶如探汤。
试题六:请解释下列句子中“使”字的含义。
1. 使者驰传,以告诸侯。
2. 使民以时,不害其生。
试题七:请解释下列句子中“闻”字的含义。
1. 闻鸡起舞,志在四方。
2. 闻过则喜,知过必改。
试题八: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见”字的含义。
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试题九:请解释下列句子中“知”字的含义。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试题十: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致”字的含义。
1. 致治之道,必先治其身。
2. 非无泪,为国士,不得而致之。
试题十一:请解释下列句子中“举”字的含义。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试题十二: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发”字的含义。
1.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试题十三:请解释下列句子中“收”字的含义。
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试题十四: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言”字的含义。
1. 言必信,行必果。
2. 君子不器,言寡尤,行寡悔。
试题十五: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尽”字的含义。
1.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试题十六: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当”字的含义。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察其言,观其行(仔细观察、审查)2.察其所以,观其所由(察看、观察)3.察微知著(观察细微之处,可以看出大体)4.察其人而知其国(观察一个人,可以了解他所在的国家)5.察今之俗,明古之变(观察当今社会的风俗,可以认识历史的变迁)10常1.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将无时比今日(经常,常常)2.常山之富,岂独草木之华哉(常年的、长期的)3.常人岂无忧患,聪明智者常思无穷(平常、普通)4.常使英雄泪满襟(经常、常常)5.常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长久、永远)6.治大国若烹小鲜,以常民之道来烹调(常规、正常)11称1.言必称人物之美(称赞、表扬)2.以礼称物,不可弃也(尊敬、敬称)3.人称其能,实不足以当其任(称号、头衔)4.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多言多称,其于道也亟(称呼、称谓)5.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不称才德不建(相称、相当)12出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征、出发)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名、出人头地)3.事无巨细出于谋(处理、处理好)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身、身份)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显露、表现)6.出入无常,事业难成(出现、发生)13处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处在、处于)2.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处置、处分)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地方、位置)4.事之无范,虑之无常(处理、处置)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经历、遭遇)14传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传播、传承)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传统、传承)3.人之初,性本善(传说、传闻)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流传、传递)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授、传承)15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季节、春天)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天、春季)3.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春季、春天)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春季)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春季)6.春雨如油,润物无声(春季、春天)7.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天、春季)16此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个、这些)2.此间乐,不思蜀(这里、这儿)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个、这些)4.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里、这个)5.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这时)6.此时此刻,心中万千思绪(这个、这时)17从1.夫人之从政也,如之奈何(跟随、追随)2.从善如流,从恶如崩(跟随、追随)3.从容说,不必慌张(跟随、追随)4.从容所及,不劳烦扰(跟随、追随)5.从一而终,不偏不倚(始终如一、坚定不移)6.从容就义,义无反顾(勇敢、果敢)18错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过失)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错误、失误)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错误、过失)4.听取他人言,错失自己事(错误、失误)5.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错误、过失)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错误、失误)19达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达到、实现)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达成、完成)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达成、完成)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达到、到达)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达到、实现)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达到、实现)20当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应该、该当)2.既来之,则安之(应该、该当)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应该、该当)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该、该当)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应该、该当)6.一日不练,十日生草(应该、该当)7.顺其自然,不强求也不放纵(应该、该当)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应该、该当)8.放纵自己的欲望是不可取的。
备战高考---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00道(涵盖了高考必考的120个实词有答案).doc
备战高考——文言实词经典试题100道(共100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
答题时间80分钟)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撥首跚躅2.“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弟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T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A.人穷则反本总闻兵以计为木, 故多乳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 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抑木其成败Z迹, 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Z道6.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闪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硕,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了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Z议,专欲误将军②人金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 • • • 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和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而降城A ・①②札I 同,③④和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③④各不同 D. ①②③④都相同12.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Z 际④郦元Z 所见闻,殆为余同A. ①②札I 同,③④和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尝趋百里外从乡Z 先达执经叩问■ B.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 樊哙从良坐D.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14.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己■②今犬卜-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Z 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纶擒敌首 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从善如流弟走从军阿姨死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A. 木兰当户织B.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C. 臣欺人王之罪当诛 D.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有大石当中流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収■ 犯法当死当立者乃公了抹苏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眾秦c.臣Z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共相得D.吾得兄事Z■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屮,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 •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 •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Z, —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Z以掌,虚若无物■20.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Illi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21.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屈平之作《离骚》,盖白怨生也■B.盖铺了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故法为其国为此同而从六国破亡Z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木,故多算• • 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 •23・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固请,召冇司案图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D.顾不如蜀鄙Z僧战■25.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登斯楼也,则冇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闻人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Z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28.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Z■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疾恶如仇30.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之实词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专项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组卷人:吴老师复核人:胡老师班级:姓名:得分:____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2022甲卷)齐助楚攻秦,取曲沃。
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张仪南见楚王,曰:“今齐王之罪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
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
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
”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
楚王曰:“不榖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
”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
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
”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楚王使人绝齐。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
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
陈轸曰:“伐秦,非计也。
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
”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
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杜陵。
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战国策·秦策二》)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A.“约车”意思是约定派车,“约”与《鸿门宴》“与诸将约”的“约”字含义相同。
B.“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与后来用作文告的“宣言”含义不同。
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喜爱)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2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臵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臵、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臵(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 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8 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朋(精明)10 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11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 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13 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14 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台阶)15 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高中文言实词试题及答案
高中文言实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举”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举世皆浊我独清B. 举头望明月C. 举案齐眉D. 举不胜举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以”字,其含义是:A. 因为B. 用C. 根据D. 由于3.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字,其含义是:A. 旧的B. 故事C. 事故D. 故乡4. “不学无术”中的“术”字,其含义是:A. 技术B. 策略C. 学术D. 艺术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的“诲”字,其含义是:A. 教导C. 告诫D. 劝说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焉”字,其含义是:A. 哪里B. 于是C. 这样D. 那么7.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穴”字,其含义是:A. 洞穴B. 家C. 住所D. 巢穴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知”字,其含义是:A. 知识B. 知道C. 认识D. 智慧9. “不耻下问”中的“耻”字,其含义是:A. 羞耻B. 耻辱C. 耻辱感D. 羞愧10.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中的“经”字,其含义是:A. 经过B. 经历D. 经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九思”,分别代表思考的九个方面。
12. “________”是《孟子》中提出的“仁政”思想的核心。
13. “________”是《荀子》中强调的“礼”的重要性。
14. “________”是《左传》中提到的“君子”的品德。
15. “________”是《尚书》中提到的“天命”观念。
三、解释题(每题5分,共30分)16. 解释“温故而知新”中的“温故”和“知新”的含义。
17. 解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的“物”和“己”的含义。
高考真题467个文言实词完整版.docx
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历年高考真题)A1 •阿(全国二卷)诸将皆阿吕后意邙可:)2.哀(北京卷)师以哀原之言而为之泣(哀:)3.爱(广东卷)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4.按(四川卷)上官按之不得实。
(按:)B5.拔①(湖南卷)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②(全国卷)城之不拔者二耳(拔:)6.罢(辽宁卷)遂罢镇兵五千人(罢:)7.白(全国卷)释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8.败(北京卷)有难成而易败者(败:)9.拜①(重庆卷)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拜:)②(全国二卷)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③(广东卷)乃召晖拜为郎(拜:)10.薄①(山东卷)遽薄京师(薄:)②(江西卷)乱而继迁薄我,必败(薄:)③(海南宁夏卷)于是夜纟追兵出,薄其营(薄:)④(湖南卷)被枕大江,南薄五岭(薄:)11.报(全国1卷)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12.暴①(福建卷)子何绝我之暴也(暴:)②(全国二卷)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暴:)13.北(全国卷)齐人追亡逐北(⅛: )14.奔(湖南卷)子婿不奔,则不能入郢(奔:)15.比①(江西卷)屋比延烧,不足忧也(比:)②(2009天津)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比:)16.俾①(浙江卷)俾其守约束(俾:)②(湖北卷)俾无有所与(俾:)17.鄙①(四川卷)习举子业辄鄙之曰(鄙:)②(湖北卷)则相与笑之曰:鄙(鄙:)③(北京卷)若真鄙儒也(鄙:)④(江西卷)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鄙:)⑤(湖北卷)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18.敝(天津卷)乃易其敝衣(敝:)19.≡(江苏卷)大战一日,兵拜,走入壁(壁:)20.辩(全国二卷)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21•宾(辽宁卷)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宾:)22.濒(山东卷)道人濒行(濒:)23.秉(天津卷)治国不失秉(秉:)24.M(全国二卷)禀至行,养亲必己力(禀:)25.屏(2015重庆)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屏:)26.病①(湖南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病:)②(2009浙江)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27.博(重庆卷)乃以博财物耶(博:)28.布(辽宁卷)至郡,布恩惠之化(布:)29.部(重庆卷)即代勤所部民兵昼夜行(部:)C30.®(四川卷)安可厕诸君子间(厕:)31.察(北京卷)察其党与(察:)32.倡(湖南卷)讴癸倡,行者止观(倡:)33.P 昌(北京卷)上唱而民和(唱:)34.彻(陕西卷)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35.陈(湖南卷)若剖肺肝而陈简策(陈:)36.称(山东卷)犹称所长而达之(称:)37.诚(福建卷)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诚:)38.城(海南宁夏卷)始城州,周十三里(城:)39.乘①(海南宁夏卷)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重(乘:)②(全国卷)使老弱女子乘城(乘:)40.驰(广东卷)元昊攻延州,武事久驰(驰:)41.持(湖南卷)亦以是持其身(持:)42.(湖南卷)国藩陋甚,齿又益衰(齿:)43.充①(辽宁卷)仍充岭南采访使(充:)②(重庆卷)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充:)44.冲(2015浙江)当涂兵之冲(冲:)45.宠(全国一卷)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46.除①(江西卷)除福州观察使(除:)②(北京卷)以功除岷州刺史(除:)③(浙江卷)庭除甚芜(除:)④(湖北卷)朕欲别除一官(除:)47.W①(湖北卷)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畜:)②(浙江卷)畜妻而育子,同也(畜:)48 •遍(重庆卷)臣奉使遍行,适遇亢旱(遍:)49.辍(全国四卷)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着(辍:)50、祠(全国一卷)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祭祀)51、辞①(四川卷)复固辞疾笃(辞:)②(江苏卷)强饮客,客辞(辞:)③(江苏卷)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辞:)52、次①(福建卷)舟次彭泽(次:)②(辽宁卷)半日而拔,次于新林(次:)③(重庆卷)次谯州,会亳、卞二州刺史已将王世允(次:④(2015广东卷)次顺义(次:)⑤(2015山东)军皆定次,将乃就舍(次:)53、刺(四川卷)刺船而去(刺:)54>篡(天津卷)家之与家之相篡(篡:)55、爨(全国二卷)于里屮买汆,然后举爨(爨:) 56>逮(北京卷)兼于涂而不能逮(逮:)患无水以灌z 。
2007——2012高考文言文实词真题整理(括号内为正确词义)
2007——2012高考文言文实词真题整理(括号内为正确词义)2007——2012高考文言文实词真题整理(括号内为正确词义)2012(全国新课标卷)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失职。
(阙:过错、缺点)2012(山东卷)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躬:弯腰(亲自) B.犹称.所长而达之称:称赞C.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D.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能.和睦2012(安徽卷)A.值母病笃.笃: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向:先前。
C.君奉委.巡察委: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度:打算(度:推测)2012(北京卷)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假:借用 B.景淳竟死竟:居然(“终于”“最终”)C.反赆以货,遗归赆:赠送D.人用是多疑名多:称赞2012(全国大纲卷)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冒:贸然(冒:不顾、顶着)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己:停止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乞:请求D.时其半度,可击也时:等候2012(福建卷)A、杳无穷极杳:深远B、修篁干霄干:冲C、延坐后堂延:延请D、履苍莽中履:鞋子(“踏”)2012(广东卷)A.陶澍就擢.巡抚擢: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举,兴起,发动)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2012(湖北卷)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肃:恭敬 B.绝.难乘,少能骑者绝:非常C.唯当就.蚁封耳就:留下(就:是动词,靠近,接近意)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谓:评价2012(湖南卷)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分: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谲:诡诈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劫:劫持(威逼,胁迫)D.期.为君子之归期:希望2012(江苏卷)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 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益:扩充,增强)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 D.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2012(江西卷)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给:供给,施与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劳:烦劳(慰劳)C.民不胜其苦胜:能够承受,禁得起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2012(辽宁卷)A. 自顷雅道陵迟陵迟: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晓莹
课堂练习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 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 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 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 “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 “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 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 “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将要淹死了,还 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为 此感到十分悲哀。
杨晓莹
课堂练习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 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 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 之?” 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 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 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
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
造:建造
【语境分析】:雪屋的主人是徐孟祥,缙绅大夫只 是来拜访他的雪屋。
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
造:造访
杨晓莹
2、许君讳曾裕,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始 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与君 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台阶。(2012年高考安徽卷)
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打算
5、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
独奉母以居。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
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
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
诸?”遂避匿。(2014年福建卷)
绳吏之法尤峻
绳:捆绑。
【联想】:绳之以法
绳之以法,根据法律制裁。
绳:制裁
杨晓莹
6、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迁杨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 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2014年全
【联想】:“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 知。”(《长恨歌》) 临别殷勤重寄词:情深意重
杨晓莹
联想推断法——联想成语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联想】:不速之客
速:招致,招引
2、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05年辽宁卷)
【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年高考新课标卷一)
自幼好学,善属文:撰写文章
【联想】:“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 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 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张衡传》) 衡少善属文:写文章
杨晓莹
2、先生……又以《十三经》文字传写讹舛。奏请 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择儒臣校正,立石太学。
杨晓莹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
霍邱一中 杨晓莹
杨晓莹
《考试大纲》要求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杨晓莹
考点阐释
常见实词是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实词是理 解文言文的关键。近几年来,高考命题采用多种形式:一是 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二 是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选出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不相 同的一项,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查实词理解。无论采取何种 形式,只要在多读中尽可能多地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 并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就能从容应对高考对文言实词 的考查。
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推测 【语境分析】:根据上下文语境,都推测许曾 裕应当为朝廷重用。
杨晓莹
1、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具旨酒与佳肴,以恭
候之。讵知日既夕矣,无一亲故之足迹,印于其庭
者。(2014高考重庆卷)
台阶
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台阶
【联想】:“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 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 赐钱二百万以葬促。
杨晓莹
语境分析法
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 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 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 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杨晓莹
1、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 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 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2014年高考湖南卷)
杨晓莹
4、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 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 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 否?”(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专心致志
【联想】:励精图治 励精:振作精神
励精图治,努力振作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或把事业办好。
杨晓莹
(2014年高考安徽卷)
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先例
【联想】:“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
杨晓莹
3、先生……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 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
(2014年高考安徽卷)
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周到
扶辇下除:台阶
杨晓莹
联想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 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 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 词义问题。
联系教材 联想成语
杨晓莹
联想推断法——联系教材
1、于休烈,河南人也。自幼好学,善属文。(2014
杨晓莹
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语境分析法 联想推断法 语法分析法
结构推断法 邻字帮助法
古今比照法 字形推断法
杨晓莹
1、昌宗从旁迫趣说,使速言。说曰:“陛下视之, 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今对广朝,不敢 不以实对。臣实不闻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使诬 证之耳。且臣岂不知今日附昌宗立取台衡⑤(宰相), 附元忠立致族灭.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诬之耳。” 他日,更引问,说对如前。 (2004年,高考湖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