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合集下载

《化学》(农林牧渔)教案 第二章溶液 第一节 解离平衡 第二节 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化学》(农林牧渔)教案 第二章溶液 第一节 解离平衡 第二节 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化学》电子教案
课 题
第二章溶液
第一节解离平衡第二节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解离过程,明确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区别。
2.了解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3.掌握水的离子积概念和表达。
4.会用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板书:
1.概念: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分子在水溶液里解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重新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这时溶液里离子浓度和分子浓度都保持不变,形成动态平衡,称为解离平衡。
举例说明:在CH3COOH溶液里,只有一部分CH3COOH分子发生解离,这时在溶液里既有解离出的CH3COO-和H+,又有CH3COOH分子存在,在离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着解离平衡。NH3·H2O溶液与此类似。
2.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水的离子积的概念。
4.pH的概念和测定溶液pH的方法。
作业:
综合练习:二、3;三
【板书设计】
第二章 溶液
第一节 解离平衡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强电解质:水溶液中能够全部解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HCl == H++Cl-
现象:连接插入在盐酸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里电极上的灯泡比较亮,连在醋酸和氨水溶液的灯泡亮度大大降低,连接纯水的灯泡不亮。
说明:盐酸和氯化钠的水溶液导电性比醋酸溶液和氨水强。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和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有关,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溶液的导电性就强;反之,溶液的导电性就弱。因此,对于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的,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就大;导电性弱的,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就小。由此可知,不同的电解质在溶液里解离程度是不同的。

解离平衡

解离平衡

性质:不受离子或分子浓度的影响,受温度的影响。
二、多元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1 分级解离常数,如:
H2S HS-
H++HS- K1 y=9.1×10-8 H++S2- K2 y=1.1×10-12
H2S 2H++S2- Ka y=? 根据多重平衡规则: Kay=K1y .Ky2 =1.0×10-19
其表达式:Kya
S{Mg(OH)2}=b(Mg2+)
(为什么?)
={KyS/b2(OH-)}by={KyS/(0.003mol.kg-1/by )2}by
={1.2×10-11/0.0032}yb =4.0×10-9 mol.kg-1
3 沉淀的转化 锅炉用水进一步除钙的反应:
3CaCO3(S)+2PO43-
Ca3(PO4)2(S)+3CO32-
得:
y=1.1×10-19
所以: b(S2-)= 1.1×10-19 mol.kg-1
答:此溶液中b(S2-)为1.1×10-19 mol.kg-1
三、同离子效应
多组分溶质系统中,易溶强电解质对弱电解质 解离平衡的影响,实质是解离平衡的移动。
HAc
H++Ac-
NaAc Na++Ac-
可见: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具有同名离子的强电
AgCl(s)
溶解 沉积
Ag++Cl-
一、溶 度 积
多相离子平衡: AgCl(S) Ag++Cl①其平衡常数:
KyS (AgCl)={b(Ag+)/by}·{b(Cl-)/b y}
此时,饱和溶液中AgCl的浓度即为其溶解度:

权威--中职化学(通用类)全册教案

权威--中职化学(通用类)全册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的组成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应用。

〖教学重点〗1.质量数(A )和X AZ的含义,以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教学难点〗1.质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理解。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应用。

〖课时安排〗:4课时 〖教法建议〗借助课件,组织学生复习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关原子的内容,以此导入新课,使这些知识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教学内容〗引 言: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初步认识到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与它们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有关。

例如,用来刻画玻璃的金刚石和用作铅笔芯的石墨,它们都是由碳组成的,但前者碳原子呈立方体结构,后者碳原子呈鳞片形层状结构;还有我们平时食用的食盐——氯化钠晶体,呈立方体结构等。

本章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知识,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物质所发生的变化。

新 授:第一章 物质的结构及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结构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组成 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过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电子在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绕核运动。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Z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于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大学基础化学第二章电解质溶液_思维导图

大学基础化学第二章电解质溶液_思维导图

盐效应
注意 理解
近似计算 解离度的求解
对于强酸与强碱溶液
对于浓度较稀时 对于浓度不稀时
c(H+)=c(HA)
满足两个条件
一元弱酸与弱碱
例题
条件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多元弱酸与弱碱
结论
例题 例子
条件
两性物质溶液
例题
标准平衡常数
计算结果注意
结果不可以有分数 不可以有10^1.4这样的结果,次幂必须是整数 注意有效数字取得原则(参考第一章)
化学平衡
酸碱理论
补充知识
平衡常数
注:C0=1,P0=100
化学平衡的移动
水的自递平衡
水的离子积 pH,pOH与pKw之间的关系
与什么有关 大小代表什么
酸常数与碱常数
共轭酸碱常数之间的关系
电解质溶液
忽略近似思想
弱酸与弱碱溶液的解离平衡
浓度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理解 例题
稀释定律
酸碱平衡的移动
理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同离子效应
例题
电解质 解离度
定义 分类 定义 与什么有关
强电解质溶液
例题
子主题1
离子互吸理论
定义
离子系数
影响因素(2个)
离子活度
公式与单位
应用
平均活度
离子强度
公式与单位 与活度之间的关系
电离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半反应式 酸碱定义 共轭酸碱对 通过质子理论得出的观点(3个) 酸碱反应的实质 拉平效应与区分效应
定义及重要特点
浓度c=1mol/L 压强p=100Kpa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 + +
+ H 2 P O 4− + H P O 42 −
3 + PO4−
各离子之间的浓度关系为:
四.缓冲溶液和溶液pH值的控制
• 1.定义 一种能够抵抗少量酸、碱、和溶剂的 稀释,保持系统pH值基本不变的溶液。 2.工作原理 同离子效应; 工作单元:缓冲对(如醋酸-醋酸钠)
3.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
× 100 %
Kα × 100 % C0
例1:计算浓度为0.10mol⋅dm-3和1.0×10-5mol⋅dm-3 的HAc溶液[H+]、pH值和α。Ka=1.8×10-5; 解: (a) 起始浓度 平衡浓度 HAc = H+ + Ac0.10 0.10-x 0 x 0 x
[ H + ][ AC − ] Kα = [HAC [ HAC ]
即:在多元弱酸中近似认为: [An-]=Kn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5:求0.1mol.dm-3的H3PO4溶液中[H3PO4]、 [H2PO4-]、[HPO42-]、[PO43-]、[H+]和[OH-]
• 解: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H 3PO4 = H H 2 P O 4− = H H P O 42 − = H
例:说明H2C2O4溶液中各部平衡常数的关系和 溶液中各浓度之间的关系。
例4:常温常压下,H2S气体在水中的饱和 浓度为0.1mol.dm-3,求溶液中[H+]、[HS-] 和[S2-]。 • 解:设溶液中的[HS-]为x,[S2-]为y: • H2S = H+ + HS- ; HS- = H+ +S2-;

第二章 电解质

第二章 电解质

H2NO3+ + HSO4- HNO3为弱碱
2. 水的质子自递作用和溶液的 pH
(1)水的自递作用和离子积
H
+
H2O + H2O
OH + H3O
-
+
[H3O ][OH ] K [H 2O][H 2O]

[H2O]看成常数,与K合并 Kw= [H3O+][OH-] 简作 Kw= [H+][OH-] 质子自递平衡常数Kw又称水的离子积 0 ℃时 Kw= 1.10×10-15 25℃时 Kw= 1.00×10-14 100℃时 Kw= 5.50×10-13。
注意:共轭酸碱对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半反应
2.2.2 酸碱反应的实质
如: HCl + H2O
HAc + H2O
H3O+ + ClH3 O+ + Ac解离
H2O + NH3
H3O+ + OH-
NH4+ + OHH2O + H2O 中和 水解
H2O + AcNH4+ + H2O H+ A1 B2 或
HAc + OHH3O+ + NH3 H+ A2 B1
两性物质: 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
H2O , HCO3- , H2PO4 -, HPO42-
HB
酸 共轭
B- + H+

BH—B-为共轭酸碱对(cojugate pair of acid-base)
例:下列各组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2A.H3PO4—H2PO4 B. H3PO4—HPO4 32C. H3PO4—PO4 D. H2PO4 —HPO4 323E. H2PO4 —PO4 F. HPO4 —PO4

第2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人教

第2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人教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弱
不 变 不 变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强
以0.1 mol· L-1CH3COOH溶液为例:CH3COOH
CH3COO-+H+ ΔH>0。
改变 条件 通入 HCl(g)
平衡 电离 c (CH c (CH 导电 3 3 移动 n(H+) c(H+) 程度 COO-) COOH) 能力 (α) 方向 向左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强 增强
(4)特点: ①电离平衡常数只与 温度 有关,与弱电解质分子 和各离子浓度无关。 ②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它的每一步电离都有相 应的电离常数,常常用K1、K2、K3等表示。且:K1 >K2>K3,溶液的酸性主要取决于 第一步 电离。
[思考· 感悟]
2. 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吗?离子 的浓度一定增大吗? [提示] 都不一定。如对于CH3COOH
[NH4 ][OH ] Kb= 。 [NH3· H2O]
(3)意义:电离平衡常数表征了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 ①温度相同时,K越大,弱电解质 越强 。
常见弱酸的相对强弱如下:
H2SO3>H3PO4>HNO2>HCOOH>CH3COOH> H2CO3>H2S ②温度、浓度相同时,K越大,电离度α 越大。
(6)采用实验证明存在电离平衡。 如氨水中滴入 酚酞试液变红,再加 NH4Cl,颜色变浅。 (7)利用较强酸 (碱 )制备较弱酸 (碱 )判断电解质 强弱。如将 CO2 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说 明酸性:H2CO3> OH。
(8)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如非金属性 Cl > S> P> Si ,则对应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HClO4> H2SO4 > H3PO4 > H2SiO3(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 ) ; 金 属 性 Na > Mg > Al , 则 碱 性 NaOH > Mg(OH)2>Al(OH)3。

电化学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 同系物混合所组成的溶液, • 同分异构体所组成的溶液等
• 也可将非电解质的无限稀溶液看作是一种理想溶液
17
• 热力学定义: 若溶液中任一组分在全部 浓度范围内(0≦xi≦1)均服从拉乌尔定律, 则其为理想溶液.
18
(2)化学势(chemical potential)
• 定义: 恒温恒压下,向指定组成体系中 加入微量组份(或无限大体系中加入1mol 组分i)所引起的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
0.20
0.50
1.00
0.10
0.20
0.50
1.00
0.690
0.592
0.437
0.310
0.795
0.766
0.757
0.810
0.789
0.742
0.683
0.659
0.764
0.712
0.644
0.597
0.759
0.710
0.671
0.679
0.724
0.653
0.543
0.449
0.717
(1)与极稀的非电解质溶液可视作理想(稀)溶液,活 度系数近似等于1不同,对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由 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它比非电解质溶液的情况 复杂得多,此时的活度与理想(稀)溶液的活度仍有一 定的偏差;
(2)强电解质几乎完全电离成离子,整体电解质不复 存在,其浓度与活度的简单关系不再适用;
(3)对于电解质溶液,由于单个离子的活度无法测定,
G A
L
42
电导率: 边长为单位长
度的立方体溶液所 具有的电导。
中自由分子的数量,同时增加离子的体 积; • 溶质对溶剂的影响:带电离子的水化破 坏附近水层的四面体结构,改变邻近水 分子层的介电常数。

高考化学(全国通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PT讲解版)

高考化学(全国通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PT讲解版)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优秀同龄人的陪伴 让你的青春少走弯路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知识点特点
一、【简单好懂,抓好细节】 知识点相对简单,好理解 常考细节,需抓好关键点 二、【弄清原理,举一反三】 积累电离平衡移动的情形 题型较固定,变化不大 弄清原理是关键,举一反三
使用说明-内容说明
PART 1
构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网络图
4、意义:衡量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1)电离常数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 (2)相同温度和浓度的弱酸(碱),电离常数越大,酸(碱)性越强。
如:在25℃时,HNO2的K=4.6×10 -4,CH 3COOH的K=1.8×10 -5,HNO 2的酸性比CH 3COOH的强
电离度
1、概念: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弱电解质 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Ka
=
c(H c(
) c(N HN)
)
ROH(弱碱) R OH
Kb
c(R )gt;>Ka2>>K
a3
H2CO3 H HCO3
注意:
HCO3
H CO32
K a1
c(H ) c(HCO3 ) c(H 2CO3)
Ka2
c(H ) c(CO32 ) c(HCO3 )
答案解析1
1.关于强、弱电解质叙述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有溶质分子 D.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弱
解析: A.氯化氢为强电解质,但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氢氧化铝为弱电解质,但它是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硫酸钡为强电解质,难溶于水,醋酸为弱电解质,易溶于水,故B错误; C.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存在溶质分子,故C正确; 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的电荷浓度有关,与强弱电解质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基础化学

基础化学

基础化学考试章节:第二章溶液第三章酸碱解离平衡和缓冲溶液(第四节比较重要)第四章难容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第五章胶体分散系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十章共价键和分子间力第十一章配位化合物第十二章滴定分析第十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一章绪论知识点:SI制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开尔文(k)、坎德拉(cd)、摩尔、安第二章溶液第一节: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数量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单位摩尔,符号:mol。

2、0.012kg12C的原子数目是阿伏伽德罗常数,L=6.02×1023mol-13、摩尔质量:B的质量除以B的物质的量即:MB =mB/nB3、物质的量浓度:物质B的物质的量nB除以混合物的体积V,即:c B =nB/V4、摩尔分数又称为物质的量分数:定义为B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即:x B =nB/(nA+nB)——B的摩尔分数(若溶液只有A与B)5、质量摩尔浓度:B的物质的量nB 除以溶剂的质量mA(Kg),即:b B =nB/mA6、质量分数:B的质量mB除以溶液的质量m,即:ωB =mB/m7、物质B的质量浓度ρB 与B的浓度cB之间的关系:ρB =c B /c B 〃M B第二节:1、溶液的性质分为两类,一是决定于溶质的本性,二是与溶质无关,主要取决于溶质微粒数的多少。

二者统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2、由液相变为气相为蒸发,气相变为液相为凝结。

3、蒸汽所具有的压强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1)蒸汽压的大小与液体本性有关,与温度有关。

(详细见课本P12表)2)稀溶液蒸汽压比纯溶液蒸汽压低原因:纯溶液表面部分被溶质分子占据单位之间内溶剂分子蒸发量少其蒸汽压必然低于稀溶液蒸汽压,这种现象称为:蒸汽压下降。

3)部分公式:A 、p=p o x A (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等于纯溶剂蒸汽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推导一下:x A +x B =1 p=p o (1-x B ) p o -p=pox BΔp=p o x B 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与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B 、若稀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 B 远远小于溶剂的物质的量n Ax B =n B /(n A +n B ) ≈n B /n A =n B /(m A /M A )Δp=p o •n B /(m A /M A )=p o M A •n B /m A式中m A 与M A 分别为溶剂的质量和摩尔质量。

《主题三 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医药

《主题三 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医药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弱电解质的含义,掌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影响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因素,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2. 教学难点:电离平衡常数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试剂等;2. 准备教学材料:弱电解质溶液、酸碱指示剂、电导仪、电极等;3. 预习相关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导学案为手段,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以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为核心内容,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引入课题通过展示醋酸钠溶液、醋酸溶液、盐酸溶液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呈碱性?为什么在醋酸溶液中加入冰块后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为什么纯水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通过演示实验: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铵固体,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问题:实验前后醋酸电离的氢离子浓度有何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和交流,概括出影响醋酸电离平衡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出电离平衡的建立、特点、意义和影响因素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通过引导问题:电离平衡常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图表资料,归纳总结出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电离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掌握电离度和温度的关系。

3. 水的离子性质和盐的水解通过展示图片:盐的水解实验和水的电离图,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电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盐的水解对水的电离有何影响?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和交流,概括出水的离子性质和盐的水解原理。

《主题三第二节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通用类

《主题三第二节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通用类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弱电解质的含义,掌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解离平衡的因素。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试管、滴管等;2. 准备教学材料:弱电解质溶液、酸碱指示剂、实验试剂等;3. 预习相关内容,准备好问题,以便与学生互动。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 回顾初中学过的强电解质的概念,并指出弱电解质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

2. 展示醋酸饮料、食醋、消毒用的醋酸溶液等实物,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1. 电解质的电离(1)电解质的电离过程。

(2)电离度(或称电离率)。

2. 弱电解质的性质(1)部分电离。

(2)电离平衡。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3.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实验(1)实验一:测定纯醋酸溶液的导电性。

(2)实验二: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后导电性的变化。

(3)讨论并分析实验现象。

4. 缓冲溶液的原理与计算缓冲溶液是指加入少量酸或碱使溶液的pH值变化并不大的溶液。

讲解缓冲溶液的原理并给出缓冲溶液计算实例。

5. 巩固与应用通过练习题和习题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点,并进行课堂小结。

(三)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完成以下作业:一份关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实验报告;一份关于缓冲溶液应用的实际调查报告。

(四)课外延伸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查阅有关弱电解质的性质和应用的资料,并在下次课上进行交流。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种能提高弱电解质电离度的实验方案等。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概念,掌握其影响因素。

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实验报告

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实验报告

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溶液中的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的解离平衡现象,了解解离度和离子平衡的相关知识。

实验仪器和试剂,电导仪、蒸馏水、盐酸、硫酸、醋酸、氯化钠、氯化铵、氢氧化钠。

实验原理,在水溶液中,电解质会发生解离,形成离子。

强电解质完全解离,而弱电解质只有一部分分子解离成离子。

解离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实际解离的离子的数量与理论上能解离的离子的数量之比。

解离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生成和消失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分别倒入两个容量瓶中。

2. 将电导仪插入盐酸溶液中,记录电导率。

3. 将电导仪插入硫酸溶液中,记录电导率。

4. 分别取一定量的醋酸、氯化钠和氯化铵,加入蒸馏水中制备成醋酸、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水溶液。

5. 将电导仪依次插入醋酸溶液、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中,记录电导率。

6. 将电导仪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记录电导率。

实验结果:1. 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的电导率分别为较高和极高,说明它们是强电解质,能够完全解离成离子。

2. 醋酸溶液、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的电导率较低,说明它们是弱电解质,只有部分分子能够解离成离子。

3. 氢氧化钠溶液的电导率很高,属于强电解质。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强电解质能够完全解离成离子,所以在水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2. 弱电解质只有部分分子能够解离成离子,所以在水溶液中具有较低的电导率。

3. 解离度和电导率呈正相关关系,解离度越高,电导率越高。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溶液的电导率,验证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现象。

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符,加深了对解离度和离子平衡的理解。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实验中可能存在仪器误差和操作误差,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改进方案,在实验中应该严格控制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同时,使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减小仪器误差,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因容量瓶不宜长期存放溶液(尤其是碱性溶液),因 此,溶液配好后应倒入试剂瓶中保存。通常,先用该溶液 少量将试剂瓶洗涤2~3次,然后全部注入,盖上瓶塞,贴 上标签。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二节 化学平衡
一、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时,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 常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 除了有新物质生成外,同时还向环境放出热量,这种 反应叫做放热反应。例如,煤、镁条、天然气的燃烧以及 酸碱中和反应等。 一些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要从环境不断获得热量才 能维持反应的进行,这种反应叫做吸热反应。例如,化肥 厂利用水蒸气与红热的炭作用生成水煤气的反应、碳酸钙 的分解反应等。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以及粒子数目 (N)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N n= NA
应当注意:在使用符号n时,须用化学式指明其基本 单元的种类,如n(H2O)、 n(O2)、 n(SO42-)等。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学平衡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盐的水解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们知道,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地 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均匀的、稳定的体系称为溶液。 其中,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在日常生活中,溶液随处可见。例如,烹调用的料酒、食 醋,临床用的葡萄糖注射液、生理 盐水、乙醇(医用酒精)、碘酒, 保健用的营养口服液等都是溶液。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测得,0.012kg 12C中含6.02×1023个原子,这个 数值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符号NA表示。也就是说, 任何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集合体,其物质的量都是 1mol。例如:1mol O含有6.02×1023个O原子; 1mol Cl2 含有6.02×1023个Cl2分子; 1mol K+ 含有6.02×1023个K+离子。 化学(通用类)
二、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 4
棒小心注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 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 洗涤液按同法也转移到容量瓶中,轻 摇,混匀。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5)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 直到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约1~2cm处,静置1~2min后, 改用胶头滴管继续滴加蒸馏水至 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然后盖上瓶塞,反复上下颠倒, 使溶液充分混匀。 化学(通用类)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质量与摩尔质量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 量(M)三者之间有如下关系:
mHale Waihona Puke n= M或 m(g)=M(g/mol)×n(mol)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质量
高等教育出版社
1mol物质
单位物质的量的某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 摩尔质量,用符号M表示,常用单位为g/mol。因此,摩 尔质量也可以理解为: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1mol Al 27g铝
1mol S 32g硫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质量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由于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对离子来说,离 子的摩尔质量若以g/mol为单位,其数值就等于组成该离 子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例如: Na+的摩尔质量M(Na+)=23 g/mol SO42-的摩尔质量M(SO42-)=96 g/mol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配制0.2 mol/L Na2CO3溶液500mL,需称取Na2CO3 固体多少克? 解:已知c(Na2CO3)=0.2 mol/L, V=500×10-3 L=0.500 L, 则 n(Na2CO3)=c(Na2CO3)·V =0.2mol/L×0.500L=0.1 mol m(Na2CO3)=n(Na2CO3)×M(Na2CO3) =0.1 mol×106 g/mol=10.6g 答:需称取Na2CO3固体10.6 g。 化学(通用类)
一、质量浓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质量浓度(ρB)与密度(ρ)不同,前者是 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后者是指纯液 体的质量与纯液体的体积之比。例如,将10g氯化 钠配制成1L溶液,该溶液的质量浓度就是10 g/L, 即ρB= 10 g/L,不可写成ρ= 10 g/L。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基 本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根据国际单位制的规定:1mol的任何物质所含粒子的 数目和0.012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

0.1 0mol/L × 40 mL = 0.16 mol/L c(HCl) = 25 mL
答:这种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6 mol/L。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配制0.5mol/L NaCl溶液100mL为例: (1)计算配制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 n(NaCl)=0.5 mol/L×(100×10-3)L=0.05 mol m(NaCl)=n(NaCl)×M(NaCl) =0.05 mol×58.5g/mol=2.92g。 (2)根据计算结果,称取NaCl固体。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质量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如果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 就等于该物质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例如: 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则M(H2)=2 g/mol; 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40,则M(NaOH)=40 g/mol。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 液浓度,叫做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用符号“c”表示, 单位为mol/dm3 或mol/L。其数学表达式为: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的体积(L)
一、质量浓度 例 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
将1g氢氧化钠溶于水制成250mL溶液,则该溶液的 质量浓度是多少? 解:已知m(NaOH)=1g,V=250mL=0.250L
m( NaOH) 1g ρ ( NaOH) = = = 4g / L V 0.250L
答:该溶液的质量浓度是4g /L。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量浓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质的量的引入,为研究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 数量关系提供了方便。除可以知道各物质之间的粒子数及 质量关系之外,还可以知道各物质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
高温
Fe2O3+3CO ==== 2Fe+3CO2 粒子数之比 1 : 3 : 2 : 3 质量之比 160 : 84 : 112 : 132 物质的量之比 1 : 3 : 2 : 3 化学(通用类)
二、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高等教育出版社
摩尔——一个源于拉丁文(moles)的词语,其原意 为大量、堆集。1961年,戈登提出将“摩尔”称为“化学 家的物质的量”。10年后——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 会召开,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化学联合会以及国 际标准化组织在大会上正式提交了《必须定义一个物质的 量的单位》的提议,并最终形成决议。至此,国际单位制 中新增了一个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并规定其基 本单位为“摩尔”。 化学(通用类)
二、物质的量浓度 例 题
(2) 5 mol H2O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 已知M(H2O)=18 g/mol M(H2O)=n(H2O)×M(H2O) =5 mol×18 g/mol=90 g 答:5 mol H2O的质量是90 g。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学(通用类)
第二章 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第一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mol H2O 18g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