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2:6.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4: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4: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https://img.taocdn.com/s3/m/0a9bb628daef5ef7bb0d3c21.png)
训练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基础达标』1.李四光留学归来后,被清政府赐予“工科进士”,是由于他()A.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B.留学期间获得了自然科学学士学位C.学习的是工程技术学科D.在“游学毕业生考试”中成绩优等2.1945年,李四光正式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个名词,这是他对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他的创新主要是建立在()A.大胆假设的基础上B.深入的科学研究基础上C.继承传统的基础上D.吸收国外成果的基础上3.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就其地质力学作了学术报告,从而使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以下属于李四光在地质力学方面的成就有()①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②创立了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③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④发表《地质力学概论》一书,成为地质学的里程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李四光是中国一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他很好地把地质学和力学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这一新兴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学科应用价值的是()A.为成昆铁路选线B.为攀枝花钢厂选址C.寻找铀矿资源D.发表《地质力学概论》5.1988年,我国发行了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这套邮票共4枚,《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是其中一枚。
李四光能够享有这样的荣誉,主要是因为()A.他本人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地位B.他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C.其成就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D.他创立了新兴的学科,并在该学科的研究中有较高造诣[能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后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1bb7d26294dd88d1d26b04.png)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学思之窗】1.李四光为什么一定要回国工作?解题关键:李四光认为自己应当为祖国服务,当时中国的地质科学也迫切需要专门人才。
思路引领:李四光决意回国工作是由当时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决定的。
答案提示:李四光在少年时代就立下“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
他去英国学习的本意就是让国人也能开发自己的矿藏。
获得伯明翰大学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虽然有机会在国外工作,并有优厚待遇,但当时中国的地质科学发展正处于初创时期,迫切需要大量专门人才,李四光想到自己是中国人,应当将自己的所学为祖国服务,因此毅然踏上归国之路。
2.当时,李四光全家都在英国,他为什么又一次回来了?解题关键:李四光的“科学救国”之梦,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屡屡受挫,新中国的成立让他看到了科学发展、国家复兴的希望,因此他又一次回来了。
思路引领:李四光决定回国为新中国服务,是因为他对中国共产党寄予厚望。
答案提示:李四光学成归国后曾长期致力于地球科学的研究,并在国内外获得了很高声誉。
但由于国民党的腐败和长期战乱,他的科学救国理想无法实现,所以对国民党政府十分失望,与此同时,他看到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前途执着奋斗,对此寄予厚望。
新中国的成立,使李四光感到科学发展、国家复兴有望,就克服重重困难,决定回国,全力投入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1.李四光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哪些杰出成就?解题关键:李四光在科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有:创建地质力学;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创立科化石鉴定标准。
思路引领:理解“科学研究”这一关键词;李四光把一生都献给了地球科学研究事业。
答案提示:李四光自1920年从英国学成归国,毕生研究地球科学。
他勤奋好学,注重实践,学识渊博,取得了多方面的杰出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地质力学。
运用这一理论,李四光对现代地壳运动的分析、对矿产资源的探寻、地震预报,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并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最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过关习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过关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ed1b38fad6195f312ba645.png)
中国地质力的奠基人李四光过关习题(一)一、选择:1、下列历史人物都有过留经历,与其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B、蔡元培较早明确地提出了全面教育的思想、唐绍仪曾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D、李四光建立了独创性的地质力论2、李四光在社会和自然交叉领域里最重大的贡献是()A、地质力论B、古代冰川说、亚洲是人类的早期发地之一D、地震预报3、为我国地质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家是()A、华罗庚B、李四光、陈景润D、詹天佑4、李四光在自然领域最重大的贡献是()A、地质力论B、古代冰川说、为中国找到了石油D、地震预报5、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论,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
这一事实说明()A、地质力论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B、只要实践有论指导,就能成功、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D、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6、认识过程要经历两次飞跃的反复和提高,才能形成对某一事物的认识。
下列属于认识第二次飞跃的是()A、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B、根据李四光的论,我国相继开发大庆油田的过程、牛顿提示出万有引力规律的过程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探索的过程7、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论,我国从开始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勘探,相继找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震惊世界()A、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B、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D、20世纪60年代前期至70年代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教授布莱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
多少年参国际上“权威”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二: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指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可以用上,看是有意义的。
高二历史选修4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高二历史选修4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https://img.taocdn.com/s3/m/9310f0edde80d4d8d05a4f2a.png)
高二历史选修4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知识梳理
李四光在1945年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名词。
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了《》一书,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
推动中国和其他的开采;根据,相继找到、、、等大油田,使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他还寻找资源,为发展事业作出了贡献。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的创建者和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同步测评
一、选择题
1、下列李四光的科技文献中堪称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的是()A、
1926年《地球表面殉变迁的主因》
B、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1948年《新华夏海的起源》
D、20世纪60年代初《地质力学概论》
2、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是起于下列哪一科技文献()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
3、以下是李四光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其中属于他晚年的成就是()
A、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B、相继找到大庆等大油田
C、研究地震的生成和预测
D、创立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第二个五年计划”是什么时候?
⑵、“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主要指什么?依据这一理论发现的油田中,除了“大庆油田”还有哪些油田?依据“独创地质理论”还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
⑶、依据材料指出,在这届政府报告中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哪一著名的发展目标?。
高中历史选修4精品学案: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高中历史选修4精品学案: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https://img.taocdn.com/s3/m/ac095b1e0029bd64793e2c92.png)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目标导航] 1.了解李四光少年时代的生活,分析其树立远大志向的社会根源。
2.概括李四光在地质学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明确其在地质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四光在推动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开采方面的突出贡献,认识其伟大的品质。
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留学日本:学习造船专业,学成回国后被赐以“工科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2.留学英国:初学采矿,后改学地质,经过几年勤奋学习,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3.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
[思维点拨]矢志“科学救国”的信念是李四光两度出国,两度回国服务的关键动力。
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创立地质力学(1)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提出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假说。
(2)抗日战争时期:发表论著,介绍自己对地壳运动所造成的不同类型构造体系的测定和推论,并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一名词。
(3)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的学术报告。
地质力学作为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4)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地质力学概论》一书,该书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2.其他科学领域(1)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李四光通过对大量化石的研究,创立了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在冰川学的研究上,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易错提醒]地质力学是李四光在批判已有地质理论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不完全是“土生土长”的学说,其真正确立的标志是《地质力学概论》一书的正式发表。
[重点精讲]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对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对兴修水利、发展灌溉、防止水旱灾害、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山区经济、改良土壤、开展水土保持等工作都有重要意义。
三、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1.推动中国石油的开发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六单元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1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六单元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3fe867396bd97f192379e901.png)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不属于李四光为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寻找铀矿资源, 为发展国家核能事业做出贡献B.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为中国研制成功原子弹C.相继找到大庆油田等大油田, 震惊世界, 使中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D.对地震的生成与预测作大量研究, 有效地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预防2、人们形容李四光所创立的新兴学科是“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 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向”。
该学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主要体现在: ( )①寻找勘探油田; ②寻找铀矿资源; ③预测地质灾害; ④进行冰川研究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3、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不属于地质力学应用的是( ) A.勘探石油, 发现油田 B.寻找铀矿, 发展核能C.研究与预测地震 D.为成昆铁路选线等重要工程服务4、李四光在日本留学期间选择了造船专业,其主要的目的是( )A.发展中国的海外贸易 B.建立民族的造船工业C.建设强大的海军 D.为甲午中日战争雪耻5、根据李四光的建议,我国在哪些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石油探测( )①松辽平原②华北平原③三江平原④四川盆地A.①②③ B.①②C.②③ D.③④6、“舜土无私万象涵,纬经地脉赖君探。
若无妙手寻油出,赤县焉知是哪堪?”这是在纪念()A.李时珍 B.李四光 C.袁隆平 D.邓小平7、下列李四光的科技文献中堪称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的是( )A.1926年的《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1945年的《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C.1948年的《新华夏海的起源》 D.20世纪60年代初的《地质力学概论》8、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相继找到大庆、大港、胜利、华北四大油田,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有力地证明了李四光的理论和科学预见 B.使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C.使我国彻底实现了石油自给 D.为当时的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9、我国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药物的作用与一些药书上的记载不符,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对前人的药书加以修改,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李四光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时,国际地质和地理学界长期流行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他坚持从实际出发,到全国各地去考察,证实了华北和长江流域普遍存在第四纪冰川,这对地质学、地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12: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12: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https://img.taocdn.com/s3/m/9d116650172ded630a1cb697.png)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1、大港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的发现,使李四光的理论和科学预见得到最有力的证明,驳倒了“中国贫油论”,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李四光的这一理论是()A.冰川生成理论 B.地质力学理论C.化石鉴定理论 D.地震预测理论2、下列李四光的科学成就中,能为寻找煤炭提供直接依据的是()A.地质力学理论 B.冰川学研究C.虫筳科化石研究 D.地震预报成就3、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①为我国甩掉“贫油”帽子②有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③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突出贡献④使李四光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地质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起因的学科。
它是由中国的李四光创立的。
“地质力学”这一名词正式提出是在其哪篇论著()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5、李四光一生三次出国学习,又三次归国工作。
支配李四光归国的精神是()A.努力学习,蔚为国用 B.吾爱吾师,更爱真理C.挑战权威,破除迷信 D.探求真知,应用科学6、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根据李四光的理论,我国勘探部门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油田。
这些油田的建成适应了我国()A.改善国际形象的需要 B.工业化建设的需要C.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 D.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7、中国“贫油论”这一错误结论被驳倒,主要是根据李四光的哪一理论()A.根据古生物学研究理论 B.虫筳科化石鉴定的标准C.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理论 D.地质力学理论8、中国科学家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A.通过实践使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B.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C.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有效地避免地震的发生 D.客观上增加了祖国的地下宝藏9、周恩来评价李四光是“一面旗帜……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李四光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主要贡献是()A.石油勘查 B.第四纪冰川 C.微体生物学 D.铁路建设10、从詹天佑、李四光的一生经历及贡献看,他们间的主要相似之处有()①都曾经到西方留学学习自然科学②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取得了突出成绩③都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④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11、通过网络、短信等投票方式,近期评选出10位杰出蒙古族科学家,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成功当选。
新人教版历史选修四: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历史选修四: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01474a1eb91a37f1115c6c.png)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李四光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领域里最重大的科学贡献是( )。
A.地质力学理论B.古代冰川学说C.亚洲是人类的早期发源地之一D.地震预报解析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领域”,B、D两项是自然科学,而C项是社会科学。
所以只有A项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A2.下列关于李四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②在1945年的《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个名词③发表了《地质力学概论》④确定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和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考查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重要成就,概括出各个阶段的代表性著作及标志性成就,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26年,他提出了大陆运动的方向性假说。
1945年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一名词。
60年代初,李四光完成《地质力学概论》一书,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
根据其地质力学理论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使中国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
在古生物学、冰川学研究上都有突出成就。
答案 D3.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
这一事实说明( )。
A.地质力学理论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B.只要实践有理论指导,就能成功C.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解析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是系统的科学理论,大庆油田的开采是社会实践,该材料有力地说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4.给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论”以有力回击的是( )。
A.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新理论B.李四光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作的报告C.国际承认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D.中国相继找到了大庆、大港等一系列大油田答案 D5.李四光留学归来后,被清政府赐予“工科进士”,是由于他(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6.3资料补充: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6.3资料补充: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https://img.taocdn.com/s3/m/c8652eb184868762caaed553.png)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原始资料“中国贫油”论关于中国石油资源的远景,在50年代以前,不少地质学家抱着悲观的看法。
1915—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的克拉普(F.C.Clapp,中国名字叫马栋臣)和菲尔勒(M.L.Fuller,中国名字叫王国栋),率领一个钻井队,在陕北肤施一带,打了七口深井,花了三百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掉了。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中国调查地质,回去写了《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发表在《美国矿冶工程师学会会报》上,提出了“中国贫油”的论点。
他的文章归纳了三个原因,大意是:中国的中新生代缺乏海相沉积;古生界又是不含油的类型;除西藏、西北某些地区外,各时代地层都遭到了强烈的褶皱、断裂以及火成岩的侵入。
于是他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
”从此,“中国贫油”论就流传开来。
──陈群、张祥光、周国钧、段万倜、黄孝葵:《李四光传》,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李四光同志会见中南大地构造室从事地震工作同志时的谈话不搞好地质构造工作,地震预报和其他工作就不好进行。
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象。
但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物理现象。
我看要这样说也可以,不过,这是一种与地质构造有密切关系的物理现象。
总之,这是地球表层一部分地区所发生的现象。
有的地区在活动,有的地区则安静。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地质现象。
因此,地震地质工作是一个首要的问题。
但传统的习惯都是按物理的现象来处理,所以一般用物理的手段来了解地震。
其实,地震是地下的震动,我们如果从实际情况出发,应该看到地震是在地球里发生的。
物理方法是肯定要用的,但是首先要搞地质工作。
──李四光:《论地震》,地质出版社1977年版蜓科的分布与层位《中国北部之蜓科》节选(1927年)含之石灰岩,在中国北部分布甚广。
层次亦多。
高中历史: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高中历史: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https://img.taocdn.com/s3/m/ed8fced0c8d376eeaeaa31e2.png)
高中历史: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1.成就
(1)地质力学:进行石油勘探,摘掉贫油国帽子;发展核能事业;地震预测。
(2)冰川学: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
(3)古生物学:创立科化石鉴定标准;寻找开发煤炭资源。
2.历史评价
(1)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是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2)他打破两个“洋神话”,提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中国不是贫油国的科学论断,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3)他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第1 页共1 页。
历史人教4材料与解析: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历史人教4材料与解析: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https://img.taocdn.com/s3/m/bddadbacf705cc175527095b.png)
历史人教4材料与解析: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留学日本〔材料一〕1904年7月,李四光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破格选派到日本留学。
这批官费留日学生,一共九十名。
要远涉重洋出国求学了,李四光回到黄冈①向父母辞行后,随即赶到上海同大家会合,乘轮船去日本。
当轮船驶出吴淞口②,进入东海时,李四光凭舷远望,波涛无际,水天相接,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海洋是如此的辽阔,比起他所熟悉的滚滚长江,又是一层境界。
就在这第一次海上旅行中,使他产生了喜爱海洋的感情,在以后的多次旅行中,不论是风平浪静,还是巨浪滔天,只要登上海船,他总是心情旷达,妙想联翩,成为他思筹精粹的科学论文的好场所。
……按照留学生监督的指定,他进入弘文学院普通科学习。
这个学院是专为中国留学生开设的一所普通中学。
按照清政府学部规定,李四光在此期间虽然每月可以领到日金33元的官费,但是每月的学费和膳宿费要缴去25元,其他一切费用,都靠剩下的八元来开支,生活是比较清苦的。
──陈群等《李四光传》〔材料二〕1907年9月初,李四光回到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这时全校有学生400余人。
舶用机关科一年级新生19人,李四光是班上唯一的外国留学生。
这里所学的课程,比弘文要繁重得多。
第一学年有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力学及材料强弱论、舶用机关③、制图、实修④、英语等;第二学年增加了冶金学和造船学等;第三学年又增加了电气工学、水力学、工业经济、工厂建筑法等。
每周学时30小时至42小时。
由于李四光在国内只不过读了一年半的新学,到日本后的前三年,也是着重补习日文,理科学得比较少,现在来到这样正规的高等工业学校,学习这么多的课程,这对他来说,是很不轻松的。
但是,李四光采取了把精力集中到几门主课上去的办法,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例如,第一学年的物理,他的成绩是全班第一;第三学年的实修,他的成绩是全班第二,英语成绩是全班第四。
──陈群等《李四光传》【解读】《李四光传》是由陈群、张祥光、周国钧、段万倜、黄孝葵查阅大量有关档案资料和书报杂志编写的一本关于李四光的个人专著,详述了李四光一生的光荣历程。
高二历史复习学案 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人教版选修4)
![高二历史复习学案 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214fe921fc4ffe473368ab67.png)
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知识结构】 一、李四光生平简介(了解生平,感受李四光的品质和精神)1889年 出生于湖北黄冈1904年(15岁) 破格选送日本留学,学习造船专业,建设中国强大海军,使中国不受侮辱。
1905年(16岁) 加入同盟会,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勉励他:“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 毕业回国,通过考试被赐“工科进士”1913年 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后改学地质,开发自己的矿藏。
1920年 回国,北大地质系执教30、40年代 多次赴欧美讲学、考察等交流,并再次赴英深造1950年 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1971年 卒于北京,享年82岁『问题』1:李四光留学日本,为什么选择造船专业?后留学英国,又为什么选择地质专业?『问题』2:李四光分别于1910、1920和1950年三次学成回国,原因何在?二、李四光的科研成就『问题』3:李四光在哪些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创立地质力学这一新兴学科过程:①地质力学萌芽:1926,《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②地质力学正式提出:1945,《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 ③地质力学截入史册:1948,《新华夏海的起源》(伦敦作学术报告)④地质力学系统总结:1962,《地质力学概论》(代表作、里程碑)三、李四光科研对现代建设的贡献『问题』4:他又是如何将这些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应用于现代化建设的?1、地质力学的运用:(1)勘探石油资源:①成果: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大油田。
②意义:a/推翻西方国家的中国“贫油”论;b/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2)寻找铀矿资源:发展核能事业。
(3)预测地震:有利于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预防。
2、冰川学的运用: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四、评价李四光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1、学术地位: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人教版】选修四: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材料解析(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四: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材料解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c1e61cf111f18583d05aa1.png)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留学日本〔材料一〕1904年7月,李四光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破格选派到日本留学。
这批官费留日学生,一共九十名。
要远涉重洋出国求学了,李四光回到黄冈①向父母辞行后,随即赶到上海同大家会合,乘轮船去日本。
当轮船驶出吴淞口②,进入东海时,李四光凭舷远望,波涛无际,水天相接,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海洋是如此的辽阔,比起他所熟悉的滚滚长江,又是一层境界。
就在这第一次海上旅行中,使他产生了喜爱海洋的感情,在以后的多次旅行中,不论是风平浪静,还是巨浪滔天,只要登上海船,他总是心情旷达,妙想联翩,成为他思筹精粹的科学论文的好场所。
……按照留学生监督的指定,他进入弘文学院普通科学习。
这个学院是专为中国留学生开设的一所普通中学。
按照清政府学部规定,李四光在此期间虽然每月可以领到日金33元的官费,但是每月的学费和膳宿费要缴去25元,其他一切费用,都靠剩下的八元来开支,生活是比较清苦的。
──陈群等《李四光传》〔材料二〕1907年9月初,李四光回到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这时全校有学生400余人。
舶用机关科一年级新生19人,李四光是班上唯一的外国留学生。
这里所学的课程,比弘文要繁重得多。
第一学年有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力学及材料强弱论、舶用机关③、制图、实修④、英语等;第二学年增加了冶金学和造船学等;第三学年又增加了电气工学、水力学、工业经济、工厂建筑法等。
每周学时30小时至42小时。
由于李四光在国内只不过读了一年半的新学,到日本后的前三年,也是着重补习日文,理科学得比较少,现在来到这样正规的高等工业学校,学习这么多的课程,这对他来说,是很不轻松的。
但是,李四光采取了把精力集中到几门主课上去的办法,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例如,第一学年的物理,他的成绩是全班第一;第三学年的实修,他的成绩是全班第二,英语成绩是全班第四。
──陈群等《李四光传》【解读】《李四光传》是由陈群、张祥光、周国钧、段万倜、黄孝葵查阅大量有关档案资料和书报杂志编写的一本关于李四光的个人专著,详述了李四光一生的光荣历程。
高中历史 6.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 6.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727918814a7302768f99391f.png)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第六单元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第六单元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https://img.taocdn.com/s3/m/90d95554b0717fd5370cdc18.png)
考察第四纪冰川
二、李四光的科学成就
李四光在哪些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科学领域 主要理论成就
成功运用
地质力学 古生物学 冰川学
创立地质力学 这一新兴学科
创立蜓科化石鉴 定的十条标准
确定中国第四纪 冰川的存在
勘探石油/寻找 铀矿/预测地震
为寻找和开发煤 炭资源提供依据
为重大工程选址服务等。 (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 厂选址)
命家的成功? 现在的你?
一点感悟: 时势造英雄,英雄引领时代。
成功需要个人的自我努力,也需要个人依时代发展 而行,与国家民族发展相连,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 紧密结合。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是……
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谱写者 曾是前清进士、同盟会员、共产党员、中 国科学院副院长
其雕塑和孔子、鲁迅等中华名人一起“落 户”在中华世纪坛 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科学领域 主要理论成就
成功运用
地质力学
创立地质力学 这一新兴学科
“地质力学”的创立过程
萌芽: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
正式提出: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 (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
载入史册:1948年,在伦敦国际地质科学大会上 作《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 (地质力学正式载入史册)
标志我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首次
1965年 大庆、胜利、大港油田 石油实现全部自给
1966年 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年 1970年 1973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灿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后检测: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后检测: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https://img.taocdn.com/s3/m/d4a8ee61a76e58fafab003ca.png)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记一记填一填一、留学归来1.李四光原名李仲揆,清朝末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农村教师家庭,幼年学习成绩优异,被选送留学。
2.留学(1)赴日本留学,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专业,被清政府授予“工科进士”,跻身于中国最后一批进士。
(2)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初学采矿,后改学地质,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3.回国:回国到北京大学,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
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创立地质力学(1)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对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成为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
(2)1945年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个名词。
(3)1948年,李四光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的学术报告,从此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
(4)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地质力学概论》一书,成为地质力学研究中的里程碑。
2.其他领域的成就(1)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创立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2)在冰川学研究上,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3)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三、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1.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相继找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使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2.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做出了贡献。
3.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做了大量研究。
四、评价: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
李四光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步入现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迎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导学案:6-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导学案:6-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https://img.taocdn.com/s3/m/c4c1e7be6bec0975f465e2aa.png)
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考纲: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科学成就及社会贡献。
★考点: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留学归来报效祖国、创建地质力学、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认识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阅读内容:★基础知识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早年留学__________,选择_________专业,立志增强祖国的海军事业。
2.辛亥革命后,再次离开祖国,赴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学,选择了_______学专业,希望中国人能自己开发自己的矿藏,不受外国人摆布。
回国到北京大学,一面从事科研,一面培养地质人才。
二.科学成就及贡献(一)地质力学创立过程及运用1.萌芽:1926年,他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
2.正式提出:1945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正式提出“___________”名词。
3.载入史册:1948年在伦敦国际地质学大会上作《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告,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他被公认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4.系统总结:20世纪60年代初,《________________》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
5.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油田,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6.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___________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作出贡献。
7.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对_______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有效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二)古生物学研究及运用1.创立___________科化石鉴定化石10条标准。
2.为寻找和开发_____________资源提供依据。
(三)冰川学研究及运用1.确定中国__________冰川的存在。
2022-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选修4学案:第6单元-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2022-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选修4学案:第6单元-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https://img.taocdn.com/s3/m/60edb80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a.png)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学习目标:1.把握李四光的主要经受、历史贡献等史实。
2.理解其振兴祖国的爱国精神和孜孜以求的严谨科学态度。
1.重点:李四光在科学争辩上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贡献。
2.难点:李四光能够成为中国科技界一面旗帜的主观与客观缘由。
教材整理1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留学日本:清朝末年,李四光诞生于湖北省黄冈县。
读学校时,成果优异,被选送到日本留学,并考入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专业。
2.工科进士:从日本回国后,李四光参与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生考试”,被赐以“工科进士”。
3.留学英国:李四光赴英国伯明翰高校留学,初学采矿,后学地质,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4.毅然回国:李四光婉谢老师让他留英的好意,毅然回国,一面从事科学争辩,一面为祖国培育地质人才。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25[学思之窗],思考:李四光为什么肯定要回国工作?【提示】他认为自己应当为祖国服务,而且当时中国的地质科学也迫切需要特地人才。
教材整理2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1.创立地质力学(1)萌芽:1926年,李四光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一文,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这是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
(2)正式提出:抗日战斗时期,先后发表10余篇论著,介绍自己对地壳运动所造成的不同类型构造体系的测定和推论。
1945年,李四光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个名词。
(3)载入史册:1948年,李四光出席了在伦敦进行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并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的学术报告。
从今,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李四光也成为公认的地质力学奠基人。
(4)系统总结:20世纪60年月初,李四光完成了《地质力学概论》一书,这部书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争辩中的一个里程碑。
2.古生物学的争辩:李四光通过对大量化石的争辩,创立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被国内外古生物学家普遍接受。
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6: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高中历史选修4课时作业6:第3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https://img.taocdn.com/s3/m/829407574afe04a1b171de91.png)
训练3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基础达标』1.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
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B.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C.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D.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2.李四光在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成昆铁路的选线就运用了他的()在崇山峻岭间穿行的成昆铁路A.地质力学理论B.古生物学理论C.冰川学理论D.地震预报理论3.(2016·天津高二检测)大港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的发现,使李四光的理论和科学预见得到最有力的证明,驳倒了“中国贫油论”,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李四光的这一理论是()A.冰川生成理论B.地质力学理论C.化石鉴定理论D.地震预测理论4.李四光是中国一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他很好地把地质学和力学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这一新兴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学科应用价值的是()A.为成昆铁路选线B.为攀枝花钢厂选址C.寻找铀矿资源D.发表《地质力学概论》5.1992年7月,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座冰川遗迹陈列馆。
假如某班同学参观该陈列馆的介绍和陈列品,他们可以了解()①我国第四纪冰川的分布情况②第四纪冰川的成因③老一辈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④第四纪冰川对工农业生产的科学价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1988年,我国发行了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这套邮票共4枚,《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是其中一枚。
李四光能够享有这样的荣誉,主要是因为()A.他本人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地位B.他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C.其成就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D.他创立了新兴的学科,并在该学科的研究中有较高造诣[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基础巩固
1.李四光在日本留学期间就立志报国,他当时的志向是
() A.学习铁路建筑技术,为祖国建造世界一流的铁路
B.学习造船技术,为祖国建造世界一流的兵舰和轮船
C.学习地质构造理论,为祖国寻找石油
D.学习采矿技术,为祖国开发矿藏
解析甲午战争中中国北洋舰队的惨败,给中国人以极大的震动,童年时期的李四光就从父亲对中国战败在于舰船不如日本的直观分析中,萌生了为祖国建造世界一流舰船的愿望。
『答案』 B
2.“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
我已经学了一年的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
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采矿工。
”李四光发表这番谈话时,他正在
() A.日本留学B.英国留学
C.国内任教D.英国讲学
解析在英国留学期间,李四光一开始学习采矿,后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矿业落后的局面,他改学地质,希望中国人也能开发自己的矿藏。
『答案』 B
3.“地质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及其起因的学科。
它是由中国李四光创立的。
“地质力学”名词正式提出是在李四光的哪部著作中
()
A.《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新华夏海的起源》
D.《地质力学概论》
解析1945年,李四光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个名词。
『答案』 B
4.1948年李四光出席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后留在英国讲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李四光十分高兴,他克服重重困难,于1950年春携夫人回到了祖国。
李四光前后举动的巨大差异的原因是
() A.新中国的成立让他看到了科学发展和国家复兴的希望
B.对自己政治地位的不满
C.科学研究的需要
D.英国政府的阻挠
解析从题目内容中可以知道,促使李四光回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中国的成立,李四光的科学救国理想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屡屡受挫,而新中国的成立让他看到了希望,且对共产党寄予厚望。
故选A。
『答案』 A
5.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就其地质力学作了学术报告,从而使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以下属于李四光在地质力学方面的成就有
()
①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②创立了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③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④发表《地质力学概论》一书,成为地质学
的里程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
假说”和“《地质力学概论》”都是李四光关于地质力学方面的成就,其中还包括《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新华夏海的起源》等。
而“创立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和“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是李四光除地质力学以外的其他科学成就。
『答案』 D
6.李四光在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建国初成昆铁路的选线就运用了他的
()
在崇山峻岭间穿行的成昆铁路
A.地质力学理论B.古生物学理论
C.冰川学理论D.地震预报理论
解析李四光通过多次实地考察,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成昆铁路选线。
『答案』 C
能力提升
7.李四光是中国一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他很好地把地质学和力学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这一新兴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学科应用价值的是
() A.为成昆铁路选线B.为攀枝花钢厂选址
C.寻找铀矿资源D.发表《地质力学概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可以判断这一新兴学科为地质力学。
A、B两项是他对冰川学理论的运用,D项是他的地质力学的重要代表作,不属于地质力学理论的实际运用,故不选。
『答案』 C
8.有人指出李四光作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首先杰出在他是个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是先进的,在现代也是先进的。
下列最符合该观点的是李四光
() A.具有救亡和建设中国的精神
B.提出了地质力学
C.创立了科化石的鉴定标准
D.带队寻找到大油田
解析李四光一生为祖国科学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称李四光“在近代是先进的,在现代也是先进的”,就是指李四光留学归来,报效祖国,为的是中国不再遭受外国欺凌;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运用自己的理论寻找油田、铀矿,为祖国经济建设作出杰出贡献。
所以正确『答案』是A。
『答案』 A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
”
材料二1953年,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采。
”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前景的背景是什么?
(2)李四光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一,联系材料二,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4)填写下列表格,概括李四光的主要成就。
解析本题围绕李四光探测油田的贡献而设计命题,旨在考查学生依据史实回答问题、提炼信息的能力。
第(1)问结合材料一及1953年新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
第(2)问结合教材中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及新中国石油工业的重大成就来分析。
第(3)问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第(4)问则要依据所学概括回答。
『答案』(1)背景:建国初期,石油严重短缺;国民经济恢复后开始的工业化建设,使中国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
(2)依据: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
史实: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地质部门、勘探部门经过共同努力,相继找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3)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4)①创立地质力学理论;②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③创立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