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阳学说谈春季小儿养生

合集下载

试论“少阳学说”

试论“少阳学说”

试论“少阳学说”试论“少阳学说”试论“少阳学说”作者:徐荣谦1 “少阳学说”的起源“少阳学说”来源于《内经》的“阴阳学说”。

明代万全首先提出“少儿体禀少阳”之说。

《育婴秘诀•五脏证治部论》云:“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以发生者也。

小儿初生曰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未已”。

“少阳”在天,象征着东方;在季节,象征着春季;在植物,象征着芽;在脏,象征着肝;在腑,象征着胆;在人体,象征着少火。

少火是维系小儿生长发育之生生之气,是人体生命之源。

此即《素问•阴阳大论》所云:“少火生气”之意。

少火实乃少阳也。

2 “少阳学说”的基础《素问•阴阳离和论》云:“厥阴之表曰少阳,少阳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和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

《素问•阴阳类论》云:“一阳也,少阳也。

”王冰注曰:“阳气未大,故曰少阳”。

从字面上看,“少阳学说”只强调了“阳”而并未提及“阴”。

但是,中医学一贯强调阴阳互根,相互依存。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成人如此,小儿亦然。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小儿出生之后就存在着自身的阴阳平衡。

因此说,“少阳学说”的基础是阴阳学说。

3 “少阳学说”的核心小儿自从离开母体就开始了自身阴阳平衡的过程。

小儿时期的阴阳平衡不同于成年人的阴阳平衡。

“少阳学说”强调小儿时期的阴阳平衡是处于动态的,每时每刻都有异于从前。

而且具有年龄越小,阴阳平衡越不稳定的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皆赖阳气的生发。

小儿的阴阳平衡是阳气占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

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是维持小儿健康生长的基础。

随着阳气不断迅速生长,阴气亦随之生长,即所谓“阳生而阴长”。

旧的阴阳平衡被不断生发的阳气所打破,阴液又随之迅速的生长,形成新的阴阳平衡。

这种阴阳平衡的不断更迭和替换构成了小儿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小儿时期阴阳平衡更迭的速度主要取决于阳气的生发速度。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四季养生之法的意义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四季养生之法的意义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四季养生之法的意义根据原文摘录整理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本篇主要讲述春夏秋冬四季与身体的关系。

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人体要保持健康,必须使体内阴阳二气保持平衡,否则无论是阴盛阳衰,还是阳盛阴衰都会导致身体生病。

要想身体好必须根据四时的变化而保养自己的身体,那么它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顺应四季的变化?在这里咱们先说一句名言:“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这句话就出在本章,是非常有名的话。

病没有发生的时候,刚发现苗头的时候就去医治,很快就能治好。

下一句话是说作为管理者,在社会上的危害还没有形成气候或刚刚有苗头的时候就发现了,就赶紧去管理治理,那社会也就没有各种危害社会的因素存在了。

上面是插曲,现在继续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会顺应自然阴阳规律。

我们所在的地球的上方就是天即天气,天是清净光明的,天隐藏大德,运行不止,无所无求,自强不息,它可以万古长存与天下。

假如天气阴霾晦暗,就会导致昼不见日,夜不见月,这时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这样的话就会把畅通的天气变得闭塞不通,致使地气的浑浊就会遮蔽光明。

天气不好,地气就不能相应,甘露也就不会降临。

甘露不降,草木就会枯槁。

这时贼风邪气,狂风暴雨不断侵袭,自然界的阴阳平衡就会打乱。

四季变化的规律导致混乱,那么万物就会有所损害甚至夭折。

对于人们来说,如果违背春天之气,少阳之气就不会生发,肝气就会內郁而发生病变。

如果违背夏天之气,太阳之气就不能生发,心气就会发生虚损而发生病变。

如果违背秋收之气,少阴之气就不能收敛,肺气就会燥闷而发生病变。

如果违背冬藏之气,太阴之气就不能潜藏,肾气就会衰弱而发生病变。

由此看出,人们在春夏要保养肝和心,在秋冬保养肺和肾,以顺应这个根本原则。

他这样做就能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保持着生长发育的正常规律。

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摧残身体的本元,损坏了自己的身体。

因此我们必须要懂得养生之道,避开虚风贼气,知道在什么环境下怎么保护自己,顺应自然的变化,那么你的生机就会长盛不衰。

中医养生:春季要养少阳之气

中医养生:春季要养少阳之气

春季要养少阳之气春天是阳气初生之季,属少阳之气。

少者,小也,意味着春天的阳气微微初生,不像夏季那么隆盛,需要精心养护。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逆春气,则少阳不升,肝气內变。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增长,体內阳气会逐渐减弱,而阳气不足又会影响体內新陈代谢,导致人体早衰。

所以,从春开始,到夏初,在自然界少阳之气生发之时,要顺应阳气上升之势来养阳,这不仅有助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而且可有效延缓衰老。

日常生活中保护阳气的方法很多,但使用一定要到位,用心呵护,才能使少阳之气蓬勃向上。

拍打后背晒太阳背部是一身之表,又是督脉循行之处。

督,有总管、总督之意。

督脉与人身之阳经关系密切,有“阳脉之海”之称。

与其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贯穿全身。

督脉具有总督一身之阳气的作用,风寒易从背部入侵机体,背部受寒,最易伤体内阳气。

因此,春季尤要注意背部保暖。

人体背部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且五脏六腑皆系于背部。

拍打按摩背部,就是以督脉和膀胱经循行路线为重点区域,拍打按摩背部,手法是手指并拢,掌心部位中空,从肩颈眼脊椎向下拍打到腰骶部位,反复5遍,然后双手搓热,温焐腰部,每天1次。

此外,可选择阳光充足的上午,晒晒后背,特别是大椎穴,可获得更多阳气。

即可疏通经络,又能调节神经功能。

不仅养生,且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腰背酸痛、胃肠功能紊乱以及便秘、高血压病、冠心病、肝郁不舒、呼吸系统、腹痛腹泻等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倘若背部保暖不好,旧病还易复发加重。

复元惜元调元气道家有“阳精若壮千年寿”说法。

秘方中有阳气化生,每晚睡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中心的劳宫穴对准脐下关元穴,意守此穴,慢慢入睡即可。

关元穴是脐下三寸(四横指),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为培元固本之要穴,是生命之要关。

劳宫穴是心包经要穴,属火;关元穴系小肠之募穴,任脉和足三阴经之会穴,也属火。

此法用心包经与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具有水火既济,阴阳交泰,有利于阳气化生可延年益寿。

儿童四季养生指南

儿童四季养生指南

儿童四季养生指南四季养生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

就是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儿童四季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儿童四季养生1:春季养生春季,天气逐渐暖和起来,所有的生命都开始复苏、伸展、向上向外生长,天地自然都在生发,欣欣向荣。

此时孩子们也不例外地正在“生发”,瞧,他们开始吵闹着要去外面玩儿,他们的饭量开始增加,个头开始迅速蹿高。

这时的爸爸妈妈们该怎么做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生而勿杀,予而勿夺,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文中的意思是说,春天万物皆在推陈出新,我们也要夜卧早起,不能懒惰,放松身体在庭院当中活动,并要放松心态,待人平和,保持良好心情。

因此爸爸妈妈们在春天可让孩子们适当早起,穿着舒适,多去外面活动,锻炼身体。

爸爸妈妈们还应该与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孩子的思维活跃,心情舒畅。

不过,由于春季气温变化反复无常,稍一疏忽,孩子就容易着凉,从而诱发感冒。

此外天气开始转暖,万物复苏的时候,各种病毒和细菌也会变得活跃,春季是儿童传染病的流行季节。

因此带孩子出去活动,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但是要做好随时增减衣物的准备。

记住:孩子出汗时,千万不要马上给他脱衣服,应等他身上的汗干了以后再脱掉一件。

此外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场所,以避免交叉感染。

在饮食方面,由于孩子在此季节发育迅速,因此要注意营养充分,保证蛋白质的供应,由于春天天气干燥,一定要给孩子补充足够的水分,并多吃蔬菜、水果。

儿童四季养生2:夏季养生夏季天气炎热,草木茂盛美丽。

但气候的炎热又让人难耐,尤其是平时就怕热的小孩子们。

怎么让他们顺利过夏,是爸爸妈妈们需要动脑筋的问题。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文中的意思是说,夏季自然界一切万物都发展得很旺盛,此时天阳下降,地气上升,“天地气交”最旺盛,阴阳之气相交最旺盛。

四季养生原则(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四季养生原则(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四季养生原则(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如何四季养生,《黄帝内经》中说“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指出养生与自然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顺应自然物候的更替和变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养生、益寿延年。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的《四气调神大论》(节选)一篇讲述了四个季节不同的养生原则: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生长发育推陈出新的季节,自然界充满着一片新生的景象,万物欣欣向荣。

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中缓缓散步,披开头发,舒松衣带让形体舒展,使自己精神状态与自然界生发之机相适应。

对于春天赋予人的生发之气不要随便损害、劫夺和克伐它。

这就是与春季相适应的保养生发之气的道理。

若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肝气,以致供给夏季长养的力量就少了,那么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茂盛秀丽的季节。

由于天地之气不断上下交换,所以一切植物都已开花结实。

这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厌恶炎夏之日,不发怒,让精神象万物开花成秀那样充实,使腠理保持阳气的宣通。

这就是与夏季相适应的保护长养之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那就要伤及心气,到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以致供给秋季收敛的力量就少了,到冬季还会发生更严重的疾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此时天高气爽,秋风劲急,地气清肃。

这时人们应早睡早起,一般起居时间与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使精神安定宁静,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使神气收敛,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外来因素扰乱意志,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收敛之气的道理。

中医漫谈春季养生

中医漫谈春季养生

中医漫谈春季养生
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转眼又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季了。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然而,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因此应注意保健养生。

中医认为,春天是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的季节。

《内经》指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不变。

肝属木而主风,属于自然界的东方,旺于春季,具有与草木相似的生发之性,在春季时功能活跃。

所以,春季尤其要注意调养肝。

春季养肝首要一条是调理情志,即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

此外,春天阳气升,春天的药膳调养,要以平补为原则,不能一味使用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上升,加重身体内热,损伤人体正气。

*情志宜平和
肝主疏泄气机,调畅情志,春季肝阳易动,人易急躁发怒,因此要驾驭和调控好自己的情绪,预防体内气机升降失常,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

所以,春季应保持心情舒畅,顺应肝调达之性,才能达到祛病强身的保健目的。

人们应克制情绪,以免伤肝。

作为郁闷压抑和暴躁易怒这两种脾性截然相反的人,是春季保健的重要对象。

针对这两种人群,可分别以舒肝理气和柔肝清热的中药汤剂调补。

除此,在春季食疗上,郁闷压抑的人应有选择地多食芳香通气的茴香、萝卜和橘子等,同时可取黄芪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煎汤代茶饮。

而暴躁易怒的人则应多选食苦味、酸味的苦瓜及山楂等,同时可取菊花10克,决明子10克,甘草3克,煎汤代茶饮。

春季中医养生

春季中医养生

由于湿的形成往往与地之湿气上蒸有关, 由于湿的形成往往与地之湿气上蒸有关, 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 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临床所见之下 肢溃疡,湿性脚气, 肢溃疡,湿性脚气,带下等症往往都与湿 邪有关。 邪有关。
对于湿,现代科学用湿度来表示,是指空气中的 对于湿,现代科学用湿度来表示, 含水量,物体潮湿的程度。 含水量,物体潮湿的程度。空气的湿度是气候变 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 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一 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 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 高于25℃ 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秋天, 高于25℃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秋天,天 气凉爽,湿度适中,人的精神倍增; 气凉爽,湿度适中,人的精神倍增;而夏季三伏 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 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 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 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 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生胃肠炎、痢疾等。 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生胃肠炎、痢疾等。
“又防因暑取凉”,这是告诫人们在炎热的 又防因暑取凉” 夏天,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夏天,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 春夏养阳” 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夏养阳”, 那么,在夏天又怎样注意保护阳气呢? 那么,在夏天又怎样注意保护阳气呢?
中医还认为,湿邪重浊, 中医还认为,湿邪重浊,故外感湿邪后多有身重 倦困,头重如裹等症状。又因湿邪粘滞, 倦困,头重如裹等症状。又因湿邪粘滞,病损往 往着而难易,若其侵犯肌肤筋骨,每每既重且酸, 往着而难易,若其侵犯肌肤筋骨,每每既重且酸, 固定一处,故有“著痹”之称。一般他说, 固定一处,故有“著痹”之称。一般他说,湿邪 为病,病程较长,如湿温病, 为病,病程较长,如湿温病,常有如油入面难分 难解之临床特征。风湿夹杂,侵犯肌肤, 难解之临床特征。风湿夹杂,侵犯肌肤,关节所 形成的风湿痹症则往往反复发作。 形成的风湿痹症则往往反复发作。内湿病常见其 病理性产物多呈秽浊不洁之物, 病理性产物多呈秽浊不洁之物,如皮肤病变之渗 出物,湿热带下之分泌物,质粘而腥臭。因此, 出物,湿热带下之分泌物,质粘而腥臭。因此, 人们常称湿为“有形之邪” 其性秽浊。 人们常称湿为“有形之邪”,其性秽浊。

浅析药王孙思邈四季养生

浅析药王孙思邈四季养生

浅析药王孙思邈四季养生1 春季养生中医认为,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 气候变化以风为特点, 风善行而数变, 因此, 春季的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 会使人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 患上各种的疾病, 正所谓百草发芽, 百病发作, 所以春季的养生保健就更不容忽视。

在春季养生中, 调养性情至关重要, 春季属于五行中金木水火土的木, 肝属木, 木的物性是生发, 肝脏也具有生发的特性。

因此, 从情绪上讲, 以明朗的心境迎接明媚的春光是有利于肝脏的。

所以从立春开始在精神养生方面, 要力戒暴怒, 更忌情怀忧郁, 做到乐观向上, 保持恬静、愉悦的好心态。

在待人处事方面, 生而勿杀, 予而勿夺, 赏而勿罚, 此春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 春属木, 其志在怒, 怒则伤肝, 所以春季养生需做到宽容, 宽容不仅意味着对外在世界的承纳与相容, 而且意味着内在世界的开放, 表明自身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宽厚多恕地对人对事, 这是健康品质和高尚索质的表现, 也是防治心理性疾病的最佳良方。

春季养生的饮食方面, 关键在于护肝, 酸味入肝, 多食酸味食物能补益肝脏, 酸性收敛, 可防止肝脏疏泄过度, 以免造成肝木克土, 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等问题。

对于平素脾虚胃弱的人群而言, 春季正是肝旺之时, 还需注重健脾, 多食健脾的药膳, 例如山药、玉竹、生姜、大枣等。

在衣着方面,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人们将置身于大自然温暖的回归中。

但从气象角度来说, 春季是由寒冬向炎夏的过渡时节, 正是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之时。

此时阳气虽渐生, 但阴寒未尽。

所以, 古今养生十分强调春捂, 这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 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

通俗的意思, 就是春天不忙减衣。

民间所谓二月休把棉衣撇, 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 再把棉衣送, 说的就是春捂。

2 夏季养生这里说的夏季包括夏和长夏, 夏属心, 心主火, 长夏属脾, 脾主湿, 火加之湿极容易形成湿热再者, 心主神志, 汗为心之液,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 容易引发阴津耗伤而导致中暑等疾病, 因此, 夏季养生以顾护阴液, 清心祛湿为主。

从“少阳病”论治小儿感冒及传变

从“少阳病”论治小儿感冒及传变
之为病 , 口苦 , 咽干 , 目眩 。 ” 综上所述 , “ 少 阳病 ” 主要 表 现 为
草、 大黄苦而 能泻 , 一 泻肝 , 一 泻 脾 。 从 针 灸 的 治 疗 上 也 同
感 冒症状 , 也符合《 伤寒 论》 对“ 太 阳病 ” 的描 述 , 如“ 恶寒发
热” 、 “ 鼻 鸣” 等主症 , 此刻 若能及 时 服用感 冒药 常能获 得有 效治疗 , 若稍有忽视则药效 不 明显 , 原 因为 日常所备感 冒药 功效大多 为发汗散 表 , 这 只适合 “ 太 阳病” 的治 疗 。然 d , J h 脏腑娇嫩 、 形气 未 充 、 气血偏弱, 感 受外 邪 时则 容 易 向 “ 少 阳” 和“ 阳明” 传变 , 外感一旦 向里发生传变再用“ 汗法 ” 治疗
感受外邪后根据人体抗 病能力 强弱所表 现 出的一 系列临床 病理 变化 , 创立 了六 经辨 证体 系 , 并 按 照 阳热 有余 、 虚 寒不 足及病邪传变部位 的规律 梳理 出了 “ 三 阳病 ” 和“ 三 阴病 ” , 总称为六经病 。“ 三阳病 ” 总结 了包括太 阳( 表) 、 少 阳( 半表 半里 ) 、 阳明( 里) 的人 体 一切 阳热有 余 的 病症 。本 文根 据 “ 三 阳病 ” 的传 变规律 、 条件 和病症特点 , 并结 合患儿 的生理
临床上 , l f , J L 初 感外 邪 时常 表现 出发 热 、 鼻塞、 咳嗽等
清代 医家吴鞠通将f l  ̄ J L 生理 特点归 纳为 “ 稚 阳未 充 , 稚 阴未长 ” , 其他 医家 对此也有 “ 脏 腑娇 嫩 , 形气 未充 ” 的论 述 。d , J D 时期 , 无论 物 质基 础还是 生 理功 能都 处 于幼嫩 和未完善 的状态 , 气 血偏 弱。然气 血虚弱 正是 《 伤寒 论 》 论 述感受外邪发 生传 变 的条件 , 如 原文 第 9 7条 : “ 血 弱气 尽 , 腠理开 , 邪气因入 , 正气相搏 , 结 于胁下 。正 邪分 争 , 往 来寒 热, 休作 有时 , 嘿嘿不欲饮食 ” 、 “ 故使呕也 , 小柴胡 汤主之 ” 、 “ 渴者属 阳明 , 以法 治之 ” 。由此可 知 , “ 血 弱气 尽 , 腠 理 开” 是病邪传变 的主 因 。因为有气 血 虚弱 于 内 , 邪 气入 里 而导 致 “ 往来寒热 ” 、 “ 嘿嘿不 欲饮食 ” 的少 阳病 ; 也 能直 中阳明 而出现 口渴。另原文第 4条 : “ 伤 寒一 日, 太 阳受之 , 脉若 静 者, 为不 传 ; 颇 欲吐 , 若烦 躁 , 脉数 急者 , 为传 也 。 ” 上 述条 文

儿童春季中医保健常识【3篇】

儿童春季中医保健常识【3篇】

儿童春季中医保健常识【3篇】保健是指爱护健康。

指医疗机构为爱护和改善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而实行的综合措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春季中医保健常识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第一篇: 儿童春季中医保健常识1、春意融融,增加孩子室外活动入春之后,天气由寒转温,大地开头解冻,草木渐渐萌发新芽,明媚的春光照在身上非常暖和,绿地的负氧离子也在增加。

经过了一冬的闭藏,人体的气血也随着春天的到来开头萌动、流通,孩子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也活跃起来。

这时候增加室外活动,带孩子到室外晒太阳,呼吸新奇空气,正好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伸展筋骨,促进生长。

暖融融的阳光照在身上,还能关心孩子更好地获得维生素D,摄取钙和磷,让骨骼长得牢固,对增加免疫力量也有好处。

2、春寒料峭,莫忘春捂早春气候多变,冷暖莫测,昼夜温差大。

春寒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寒冷,但由于春天机体气血流通,汗孔张开,皮肤不像冬天那么紧致,对外界病邪的防备力量相对降低了,假如冬装脱得太快,遇到倒春寒反而更简单引起不适。

而且入春后,外界的病菌、病毒也滋生、活跃起来,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流脑、水痘、麻疹、风疹等疾病的春季发病率都比较高,所以不要让孩子太快脱下冬装,衣服要随着外界冷热的变化准时增减。

寒从脚下起,脚的保暖很重要,这时穿衣要留意下厚上薄。

头是阳经会合之处,阳气旺盛,除了囟门未闭的小宝宝需留意头部保暖外,大点的孩子就不用再捂着厚帽子了,头可以凉些,以便祛散内火。

3、春气升发,孩子可以多吃芽菜春饼入春之时,阳气初升,万物随阳而生,但力有不足。

传统习俗认为,芽苗类的食物最具有升发之性,入其季节吃这些食物,有助于阳气勃发,生气旺盛,加强升发的力气。

民间有立春吃春饼、春卷的习俗,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早春季节可适当选择一些芽苗类的蔬菜给孩子吃,如豆芽、香椿芽、荠菜、春笋等。

此外,古人还有"造五辛盘、以五香沐浴'的习俗,我们也可以效仿,给孩子佩带一个小香囊,嗅嗅花香之气,或者用白芷、桃枝皮、青木香等煮水给孩子洗澡,既可以养生,又可以增加生活情趣。

春季养生原理与原则

春季养生原理与原则

春季养生原理与原则1.春季的人体特征一般来说,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正常规律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

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在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也相应的表现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春季,是指我国农历从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其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温暖潮湿。

具体来说,春季六节气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立春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为开始之意,从立春起,冬季结束,春季开始,自此便揭开了春天的序幕。

立春后,气温渐渐回升,天气逐渐由寒转暖。

自然界中的万物,包括人体在内,经过冬仨月的蛰藏之后,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发,人会感到一种万象更新的气息。

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的气血活动会逐渐加强。

这种情况可从脉象上反映出来,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

”意思是,春天里人体的脉搏浮而滑利,就像鱼儿游在水波之中。

人体内的阳气,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阳气的生发则意味着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

立春是一个阳气初发,由弱转强的时节,与此同时,阴寒之气也在开始由盛转衰。

因此立春期间阴阳之争较为剧烈,气候变化无常,乍寒乍暖,时晴时雨,正如民谚所说:“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

由于此时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

一些年老体弱之人,机体调节能力又较差,还不能对冷热刺激做出迅速反应,所以容易感染流行性疾病。

早春还是中风多发的时节,风寒邪气容易乘虚入侵,导致面瘫、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天气转暖还会引起各种细菌、病毒的快速繁衍,尤其是肝炎病毒。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

《黄帝内经》里就有“肝主春”的记载,意思是人的肝脏与春季相应,肝的功能在春季比较旺盛,主要表现为肝主藏血、疏泄的功能逐渐加强。

从立春之日起,人体少阳开始升发,肝气开始亢盛,肝阳、肝火、肝风也随着春季阳气的升发而上升。

所以,立春后应注意肝脏的生理特征,注意养肝护肝。

少阳人如何养生食谱

少阳人如何养生食谱

少阳人如何养生食谱
养生食谱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来保持身体健康和延缓衰老。

对于少阳人来说,养生食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均衡饮食:合理安排主食、蛋白质和蔬果的摄入比例。

建议少阳人多食用谷类、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控制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2. 多吃丰富的纤维食品:纤维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预防便秘和痔疮。

推荐选择全谷物类食物、豆类、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3.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优质蛋白质可提供身体所需的氨基酸,维持肌肉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少阳人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4. 控制盐和油的摄入:过量的盐和油摄入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少阳人在烹饪时可适量减少盐和油的使用量,尽量选择低盐低油的食品。

5. 多喝水:少阳人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6. 少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容易引发消化不良和口腔溃疡等问题。

少阳人应尽量控制辛辣食物的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7. 吃新鲜食物:少阳人应尽量选择新鲜、有机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的加工食品和热量过高的食物。

8. 合理配餐:少阳人在制定养生食谱时应考虑到自身的体质和需要,合理搭配各类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9. 注意食用方法:少阳人在食用时应慢慢咀嚼,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吸收和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

养生食谱对于少阳人来说非常重要,尽早树立健康饮食的意识并实践起来,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早春要时刻顾护少阳

早春要时刻顾护少阳

早春要时刻顾护少阳作者:来源:《家庭医学》2020年第02期中国传统养生胳言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每年冬春季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的季节。

这些疾病中医统称为“温病”,通俗地讲,就是在夏至前出现的发热的疾病。

吴瑭《温病条辨》说:“温者,暑之渐也。

先夏至,春候也。

春气温,阳气发越,阴精不足以承之,故为病温。

”从中可知,温病是特指冬至(一阳生)后到夏至前发热的疾病,尤其多见于立春(三阳开泰)前后到夏至前。

其病因在于“阳气发越,阴精不足以承之”,即阳气生发太过,使机体阴阳失去了平衡。

比如说小儿为何多温病,叶香岩《温病经纬》中解释说:“良以冬暖而失闭藏耳……虽天令潜藏,而真气已暗为发泄矣。

”也就是说,冬季保暖过度,未能很好地藏精,真气暗为发泄,是小儿易发春温的原因。

因而,预防春温,必须要注意“藏精”,时时刻刻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

在许多人看来,所謂“藏精”,就是节制房事。

其实,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

先天之精与生育有关,后天之精则是脏腑化生水谷精微而来,是生命活动的资源与动力。

故吴瑭又说:“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主房劳说。

一切人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气应寒而阳不潜藏,如春日之发泄,甚至桃李反花之类亦是。

”也就是说,一切使生命活动过度消耗而导致根基不稳的,都是“不藏精”。

天时异常,暖冬导致“阳不潜藏”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藏精”的要旨就是“勿扰乎阳”。

在中医看来,不仅仅纵欲会“扰乎阳”,多思多虑、激愤愁闷会使心神不安;剧烈运动、大汗淋漓会使阳气激越而泄;过度劳累、身心疲惫会耗散阳气;等等,都会“扰乎阳”。

我们前一篇已经说过,夏至前的阳气属于少阳,应遵循“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原则,以养护为主,不可使其过度耗散。

其实就是“藏精”。

中医认为,精是维持生命、滋养人体各组织器官并促使人体发育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精、气、神被称为人体的内三宝。

故汉代董仲舒说“能致精则合明而寿仁”;宋代欧阳修说“藏精于晦则明”。

早春要时刻顾护少阳

早春要时刻顾护少阳

早春要时刻顾护少阳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20年第1期中国传统养生格言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披发缓形,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中国传统养生非常讲究一个“顺”字。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要“顺天时”。

天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别,四时养生就有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

然而,春之阳与夏之阳毕竟有所不同。

所以,虽然同样是养阳,但细读《四气调神大论》,两个季节还是有区别的。

这区别,一是护生,一是得泄。

诸位养生人士需得仔细斟酌思量。

入秋以后,阳气逐渐下潜,阴气逐渐充盈。

冬至时阴气最盛,而盛极则变,故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阳气冬至起于脚底涌泉,立春时到达腰部,谓之“三阳成”,民间俗称“三阳开泰”;之后阳气逐渐蒸腾向上,农历五月到达头顶,充沛全身。

在此之前,都称之为“初阳”,或称“少阳”。

少阳犹如初生的幼苗,需要精心呵护,使之健康成长。

因而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顾护少阳,一是要有利于其生发,不要斫杀它;二是要扶持初生的阳气,不要拔苗助长使之外泄;三是要给予阳气生发以有利条件,而不是阻碍其生发。

如何让阳气顺利生发呢?《素问》中说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早起迎接太阳初升,而太阳初升意味着一天的阳气开始生发,暗合“紫气东来”之义,是最有利于初阳生发的时机;要适当增加活动量,动则生阳,也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

其次是要“披发缓形,以使志生”。

即放开对身体的束缚,使机体沐浴在春风里;这样做还能使精神振奋,情绪开放,心志活跃,心主阳,有利于阳气的生发。

此外,在饮食上还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有利于肝阳生发的食物、药饵,以扶持阳气的生发。

顾护少阳,还要防止对初阳的伤害。

首先是防止阴寒伤阳。

阴寒之气会斫伤初生的阳气,就像“倒春寒”会伤害初生的禾苗一样,因此要注意春捂。

春季阳气初生时人体腠理开放,而春天天气多变,时有阴寒;阴寒之气易透过开放的腠理,使人伤寒,消杀阳气。

春季养生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春季养生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今天讲讲春季养生与儿童教育的关系春三月,是生发的季节,大家的情志都很高,我也借这股春风,谈谈春季养生与早期教育。

春天是养生的好时节,更是养生的好时节。

前一个养生,指的是我们身体的养生,是微观的。

后一个养生,则是宏观的,指的是养好我们的人生。

《易经·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震卦,为东方。

“帝”指的是什么呢?“帝”是主宰之意,一阳始生,象征阳气萌动,欣欣向荣,就是万物生机的初始原动力。

俗话说:“春季养生、夏季养长、秋季养收、冬季养藏”,四季中只有春季是养“生”的。

这个“生”指的是生发之意,既指一年的开端、也是生物的始生、为人生的开始,为元。

春天要养足阳气,才能保证这一年阳气均不虚衰,保证身体在四季中的健康。

而人生的春天是童年,这个阳气则是正气。

《易经》里有句话:“蒙以养正,圣功也”“童蒙养正”就是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春天---也就是童年的时候把人生的正气养足。

所以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童年。

”养生,要符合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

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顺应天地的自然规律。

春季养生三大要素:“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黄帝内经》生而勿杀:经常批评孩子,对孩子不满意、打骂孩子,这些都是对孩子精神上的“杀”。

孩子心智成长的生发之气也就在责骂、责怪中渐渐消掉了,逐渐变得逆反、不爱学习、不听话,等等,这都是对孩子心智成长压制造成的。

不是说不能批评,而是要有方法的批评,而不是压制,良言一句三冬暖,对孩子说一句鼓励赞赏的话,这个时候就等于给孩子的心智成长的一种生机。

给孩子鼓励,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他就不断进步,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他心智发育得就好,就积极。

在儿童教育的最佳时机,选择正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材那就是在选择种子,人生的种子!因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不播种,秋天则没有收获!错过了播种的最佳时机,就会歉收!人生早期没播种好种子,人生就会歉收!教育要慎始,就是注意一开始的选择,如果给孩子的心田播种了最好的种子,作为家长、老师能注重耕种的过程,到了秋天自然有好的收获!比如带孩子读经,首先选择到好的教材,找到好的方法---这就是选择种子的过程,很重要。

中医四季养生——春季养生

中医四季养生——春季养生

七.春季养生宜防怒
春属木应肝,怒伤肝,肝气郁滞,百 病生矣。中医有“百病皆生于气”之 说。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 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畅, 则病难近身,“退一步海阔天空” 。
防怒的方法: 平心静气转移注意, 适度宣泄宽容理解。
(1)平心静气:低声慢语挺胸 (2)转移注意:离开舌绕三圈 (3)适度宣泄:知己倾诉 (4)陶冶性情:种眼病 肝开窍于目。 红眼病:去公共场所回来要洗手,没有洗手 前不要揉眼睛。 菊花6克,黄连3克水煎洗眼。
8.筋病 春天易伤肝,肝主筋,肝伤则易致筋脉 失于濡养。所以,春天腿脚易抽筋。 可服: 木瓜30克、芍药30克、甘草3克水煎服。 另外:还要心情舒畅,多做伸筋运动。
9.过敏 春天是大多数花粉的散落时期,空气中出现 了大量的花粉和柳絮,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 防止皮肤过敏的最好办法: 减少接触,做好防护。 易过敏的人在春季应: 少晒太阳,远离花粉
2.肝炎 特点:目黄、身黄、小便黄。 注意事项:饮食卫生少劳累。 预防事项:茵陈大枣水煎服。
3.各种风病 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病。 做到:每日盐水漱口,或在室内熏醋。 少到公共场所,衣服要穿暖和。
4.带状疱疹
皮疹特点:单侧分布,不超中线。伴有疼 痛,好发春季,老年居多。年龄愈大,神 经痛愈重。部分中老年患者于皮疹消退后 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常持续数月或更久。 做到:心情舒畅,起居有常, 勿妄过劳,饮食清淡。
人的头顶有“百会穴”,是百脉朝会的地 方,梳头,可以疏通经络气血,起到滋养 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 头痛的作用。 时间——早晨,早上是人体阳气升发之时。 梳子——牛角梳、玉梳、木梳等。
方法——要全头梳,不论头中间还是两侧 都应该从额头的发际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 处。每个部位大约梳50次左右,以自己感 觉舒服为准。

道解黄帝内经系列之二十二---春季养生大法

道解黄帝内经系列之二十二---春季养生大法

道解黄帝内经系列之二十二---春季养生大法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遵循天道,养护身体,调养心性呢?不急,听我一一道来。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春为少阳,体内阳气虽虚,但已见生发之性,故曰:发陈。

顺木之舒缓、条达之性而养阳气。

一、年轻人如何养阳气少阳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来看看周易里的解释。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

”两仪就是分阴阳,一个阴、一个阳。

在这基础之上又产生了四象,也就是“少阴、少阳、太阴、太阳”。

少阳的图是什么样子的呢?上面两个短横“--”,代表阴,下面一个长横“—”代表阳。

也就是说下面有阳气上来,表面上是一层阴的东西。

那么对于一个年轻人,阳气该怎么养?他正是生生不息生发的时候,如果此时斩杀的话,他的阳气自然会受到损伤,所以养生就是养阳气。

“舒缓、条达之性”是说小孩子的生长过程中,你要尽量创造好的环境让他达到舒缓的程度。

(老穆说:所以说养育小孩子的核心要素就是千方百计的促进他的成长,而不是遏制。

)二、养生也是养生命养生也是养生命,那我们要把生命养到什么样子呢?四季如春,永远保持一种生生不息的状态。

这就是长生不老的方法,保持年轻之术就是养成生生不息的状态,对企业来讲,养生就是让企业永远做到生生不息。

(老穆说:亲们,不用我再教你们冻颜之术了吧?哈哈)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做任何一件事情,一定是从春开始的,这就是我们说的“天道”。

三、春如何穿衣阳始生,风寒之邪尚为患,故春时应注意御寒保暖。

再者,人体应天地之气,皮肤毛孔、经穴开放,容易受风受寒。

民间俗语谓春季不宜过早减衣,也是这个道理,以养人体之阳。

也就是说在春天的时候,天气还是比较冷的,寒气尚未散尽,可是我们人体应天地之气,皮肤毛孔都是打开的,这个时候如果过早减衣,就很容易受风寒了,这也就是我们民间说的“春捂”。

四、春如何运动这个时候天地是生发的气息,所以我们人也要与之同步,也符合这种生发的状态。

同步了,你也就找到这个点了,也就精神了。

儿童春季中医保健指导内容

儿童春季中医保健指导内容

儿童春季中医保健指导内容
春季是气候转变日渐明显的季节,也是儿童易发病的时期。

中医认为,春季阴阳易微,儿童体质较弱,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

父母要注重以下几点,帮助儿童度过健康春季:
1.加强食补。

春季选择养生补充营养的食物,如枸杞、鹌鹑蛋、山药等。

不宜食用新鲜水果,以免引起发热咽痛等症状。

2.着衣适度。

天气跌宕变化,应增加衣服层数,但不宜过于厚重。

风雨天要给儿童戴帽子防寒。

3.免除寒潮刺激。

避免儿童在风雨天或窗前直面吹风。

进入室内后及时擦干衣服,防止发凉。

4.注重休息。

保持正常作息,少通宵玩耍。

疲劳容易产生内寒,增加发病风险。

5.日间出门前给儿童进行口服推拿,挤按全身经脉通畅。

注重脾脾、胃脘部位。

6.发病时及时就医。

如发热、咽痛等症状,不要给予药物进一步刺激,最好就医寻求中医治疗。

注重这些保健小,可以帮助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季。

少阳学说与小儿体质特点

少阳学说与小儿体质特点

少阳学说与小儿体质特点
徐荣谦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4(0)2
【摘要】中医儿科理论有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

两种学说分别体现了小儿生
理特点的两个不同的侧面。

纯阳学说展现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稚阴稚
阳学说展现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

中医学一贯主张阴阳互根,相互依存。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离绝。

【总页数】2页(P155-156)
【关键词】小儿体质;稚阴稚阳;形气未充;纯阳;脏腑娇嫩;生气通天论;小儿生理特点;中医儿科;生机蓬勃;阴阳互根
【作者】徐荣谦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2.6
【相关文献】
1.徐荣谦小儿“少阳学说”学术思想探讨 [J], 刘尚建;徐荣谦
2.从少阳学说谈春季小儿养生 [J], 蔡小静
3.小儿哮喘证治源流考——体质学说与五脏相关学说 [J], 曹敏玲
4.“少阳学说”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J], 徐荣谦;刘玲
5.从小儿体质学说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发病特点 [J], 余岩雁;艾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少阳学说谈春季小儿养生
【摘要】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小儿体禀少阳,少阳通于春气,应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小儿春季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少阳学说”入手,就衣、食、住、行等方面对春季小儿养生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少阳学说;春季;小儿;养生1 少阳学说与小儿生理特点
我国传统医学对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历来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纯阳”学说与“稚阴稚阳”学说。

所谓“纯阳”是指小儿初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而“稚阴稚阳”是指小儿体质稚嫩,机体各方面均未发育成熟,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1]。

这两种学说分别体现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侧面,但都不能完全地概括它,由此“少阳学说”应运而生。

明代医家万全首先提出了“少儿体禀少阳”之说。

《育婴秘诀·五脏证治部论》中云:“春乃少阳之气,万物之所以发生者也。

小儿初生日芽儿者,谓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亦少阳之气方长未已。

”那何为“少阳”?王冰在注释《内经》时说道:“阳气未大,故日少阳。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盖小儿虽为少阳之体,而少阳实为稚阳”。

其实,“少阳学说”含义有二,其一是说阳气微少、功能羸弱,这与“稚阳”意义相近;其二,少阳主春,生发活泼,表现出旺盛的生机,与小儿生机蓬勃有如旭日东升、草木方萌的生理特点相吻合[2]。

故古代医家认为小儿是“少阳之体”,这种认识较之以往的“稚阳”说或“稚阴稚阳”说更为全面,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都更具意义。

2少阳学说与小儿生长发育
《灵枢·本输》云:“少阳属肾”。

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小儿的生长发育皆源于肾,故又有“少阳主骨”之说。

而《幼科发挥·五腑虚实补泻之法》曰:“肝常有余,……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少阳生长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

”肝者,象征着东方,象征着春天,与胆相表里,主少阳之气,为生发之始[3]。

概而言之,少阳在天应东,在季应春,在腑应胆,在脏应肝和肾。

因此,培补肾气、疏导肝气、清利胆气在小儿春季养生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3少阳学说指导春季小儿养生 3.1乍暖还寒,勿忘春捂所谓“百草回生,百病易发”,初春之际,乍寒乍暖,气候多变,小儿肺脏娇嫩,形气未充,卫表不固,冷暖不知自调,易为邪气所感。

所以穿着要遵循《内经》“春夏养阳”的原则,做到衣服不可顿减。

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慎护论》中云:“若至来春稍暖,须渐减其衣,不可便行卒减。

”此外,春季小儿衣着还应下厚上薄,宽松舒展。

如《小儿病源论方·养子十法》中谓:“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谓:“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这样既不伤及阳气,又可导春阳之气外出。

3.2谨和五味,缓肝理脾小儿体属少阳,少阳属火,与厥阴风木相为表里,故在风木旺盛的春季不论外感内伤均易化热化火,形成正盛邪实之证。

所以,春季养肝疏肝显得尤为重要。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曰:“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肝属木,甘味属土,春季肝木旺盛易乘脾土,故食甘味能培脾以防肝乘[4],即“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义。

此外,辛味发散,能开腠理而调畅气机,使肝木调达。

所以小儿在春季可多食甘味和辛味的食物,如大枣、粳米、鸡肉、牛
肉等。

3.3动以养形,静以养神春季渐暖,经过一个冬天的闭藏,人体内的气血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开始萌动,小儿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也活跃起来,此时适当的增加室外活动,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舒展筋骨,畅通血脉,促进生长。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

此外,春季是发陈的季节,人体阳气潜藏一冬,至春日发泄,始无抑郁之患[5]。

因此,春令养生贵在于调畅情志,清静内守,养升发之阳气,顺应春季“生”的特性。

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之义也。

总之,“少阳学说”高度概括了小儿的生理特点,故春季小儿养生要以调养“少阳”之气为原则,顺应春季阴阳之变化,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无妄做劳”,从而促进小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1] 徐荣谦. 试论”少阳学说“[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7):11-13.[2] 安效先. 试论小儿为少阳之体[J]. 中国医药学报,1986,1(3):11-13.[3] 徐荣谦. 少阳学说与小儿体质特点[J]. 中医杂志,2004,45(2):155-156.[4] 朱永强,丁吉善. 《黄帝内经》中的春季养生调摄观[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58-159.[5] 肖修平,张珞,江长勇,等. 谈老年人春季养生[J]. 甘肃中医,2010,23(1):3-4.作者简介:蔡小静,女,(1989-),广东梅州人,在读本科生,中医骨伤科学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