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提升练三
高考语文知识点精练 实用类文本阅读(附答案及解析)
高考语文知识点精练实用类文本阅读(附答案及解析)高考方向:社会热点新闻报道,考察概括能力,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选题方面:中美贸易逆差,中国网络文学,热点文化IP影视剧,量子通讯,中国旅游,移动支付。
目标:提高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开阔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如果只看数字的话,中美之间存在数额巨大的贸易逆差。
比如2016年,中国统计的对美货物贸易顺差达到2540亿美元。
美国统计的对华逆差额更是高达3470亿美元,但是事情并不简单,要客观理解中美贸易逆差数据,有三方面的因素不能忽视。
一是在中美贸易中巨额的服务贸易逆差不能被无视。
根据中方的统计,美国是中国服务贸易第一大逆差来源地;二是美方的统计数据误差过大;三是即便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在中美贸易中吃亏了。
那么,万一中美启动贸易战谁的损失更大?对此有两方面需要澄清。
一方面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从未停止。
另一方面是,美国在中国的利益也是巨大的。
美国出口的62%的大豆、14%的棉花、17%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以及波音飞机全球交付数量的25%都销往中国。
至于特朗普为什么会在这个时点在贸易问题上对华发难?除了美国国内保护主义因素作用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特朗普服务其当前国内政治的需要,尤其是他各项政策迟迟无法推进的情况下,对内需要跟各方势力有所妥协,对外则需要有所动作。
(摘编自《经济日报》刊文) 材料二:图表7:美国对中国贸易差额(摘编自《贸易失衡是美国的宿命?》) 材料三:美国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贸易赤字快速增长,达到了创记录的7260亿美元,其中以对中国贸易逆差最多,达到2016亿美元。
2015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84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B3%……如果扣除这一部分,中国的贸易顺差仅为175亿美元。
高考实用类阅读答题技巧(精选5篇)
高考实用类阅读答题技巧(精选5篇)高考实用类阅读答题技巧(篇1)一般说来,含义题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含意题是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如此说来,无论是含义题,还是含意题,考查的都是理解,或者说,其实质都是理解。
既然是考查理解,那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领会意思并简单解释。
就答题思路而言,主要有三点:其一是确定对象。
仔细阅读题目,确定是理解概念含义,还是理解句子含意。
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解题的方向,找到答题的钥匙。
其二是寻找区域。
无论是理解概念含义,还是理解句子含意,都要寻出概念或句子的位置,找出与它们相关的区域。
也就是说,要寻出理解的具体对象,找出答题的大致范围。
力求劳而有功,事半功倍。
其三是圈出重点。
找准位置和区域后,要反复阅读相关内容,圈出重点词语;跟着稍加提取与连接,便形成对概念或句子的理解。
比如:山东高考语文试题第20题第1小题: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看看题目,就知道是考查对概念“乡愁”的理解。
阅读访谈,细细寻找,“余光中所说的乡愁”应该在第二节前半部。
具体一点,就是从“因为乡愁”到“有所寄托”。
仔细阅读,可以圈出重点:“地理某一点”“历史与文化”“民族感情的寄托”。
稍加整理,就可形成答案:乡愁是地理某一点的超出,是历史与文化的表现,是全民族感情的寄托。
或根据原文,稍作提升: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的,也是历史与文化的,而且是民族的。
高考实用类阅读答题技巧(篇2)打个比方说,要点像叶片的筋脉,中心像叶片的柄梗。
正因为这样,上升要点可成为中心,分解中心可形成要点;或者说,归结要点便成为中心,发散中心便形成要点。
而归纳是一种归拢,概括是一种归结;所以说,无论是归纳,还是概括,都是一种升华。
说起答题思路,重要的有三点:一是把握大意。
要认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做到成竹在胸,了如指掌。
二是找出关键。
要根据题目意图,寻出关键语段;要依据题目要求,找出重要语句;要依照提问重点,勾出核心词语。
三是提取重点。
可以摘录关键词语,按要求进行拼接;可以提取段意层意,按题意进行相加;可以抓住核心语句,按意图进行提炼。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阅读五探究类题的2大题型课时跟踪练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阅读五探究类题的2大题型课时跟踪练不分版本学案五探究类题的2大题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琴音一曲余韵长曹玲娟5月12日上午10时05分,素有“二胡皇后〞美誉的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因病在沪去世,享年69岁。
这位“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最终挥手辞别,留一曲琴音,缭绕人间。
年少结缘,终成一代“二胡皇后〞闵惠芬曾告诉二胡爱好者顾兆农,自己的第一把二胡是美术老师给做的,“用蛤蟆的皮做的,都不是蛇皮〞。
从摸到二胡伊始,闵惠芬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
8岁,闵惠芬跟从父亲闵季骞学习二胡,13岁考入上海音乐附中,师从王乙先生,19岁跳级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民乐系,师从陆修堂先生。
1963年,闵惠芬便在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可谓年少成名。
“她参加‘上海之春’那年还不满18岁。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王甫建说,闵惠芬曾告诉他,那届比赛《二泉映月》是必选曲目,她正是凭借自己超出年龄的理解和演奏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闵惠芬出生在江苏,听惯江南丝竹吹打、民谣小调,跟阿炳也算同乡。
对这首自己演奏的成名之作,闵惠芬生前似乎总还有点不够尽兴的感觉,“阿炳拉《二泉映月》其实是可以一直拉下去的,当时的录音技术只能录6分钟,所以人们现在听到这首曲子,在结尾时有点意犹未尽〞。
随后的艺术生涯,闵惠芬获奖无数。
她先后访问过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所到之处,均获高度评价。
1973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大师奥曼迪称赞闵惠芬是一个“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
波士顿交响乐团听了她的演奏后,首席评论员撰文称赞她为“伟大的弦乐演奏家〞。
“我也算二胡发烧友。
〞顾兆农说,“同样拉二胡曲《赛马》,一听就知道是不是闵惠芬,她的演奏特别有激情。
〞二胡在闵惠芬手里,热情内涵、动人而不媚,夸张而不狂,哀怨而不伤,情感气势与神韵合而为一。
有人甚至如此评价,“听闵惠芬拉二胡,要跪着听〞。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五章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提分三比较报道的角度,探究新闻的价值巩固提升训练(含解析)
比较报道的角度,探究新闻的价值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提到当代的人文学术出版,人们对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耳熟能详,但对这套“经典与解释”丛书却较少了解。
然在不知不觉中,这套由著名学者刘小枫、甘阳教授策划并主编的丛书已运作了15年,出版了350余种图书。
如此规模,“汉译名著”之外,恐怕绝无仅有。
而其“重返古典,把握中西学术源流”的学术主张也愈益获得认同,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夏出版社主办的“从古典重新开始——‘经典与解释’丛书15年350余种出版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会上,大家对“经典与解释”丛书在汉语学界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针对当今时代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其中,赵汀阳、杨立华两位教授关于“今天,我们如何对待经典”的讨论在与会者中引起广泛兴趣。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材料二: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赵汀阳经过了这一百多年,中国已是一个跨文化的存在。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经典是中国的,西方的经典也是中国的,这已是一个事实,不管喜欢不喜欢,我们都没有办法否定。
西方有位学者在题为《何为经典》的一篇文章中讨论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巴赫是典型的大师,但是在巴赫那个时代,对于当时的新古典主义来说,巴赫是太老太过时了,所以不被人们注意,巴赫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死后也默默无闻,一直过了80年,由于门德尔松对巴赫的解释和推广,才使巴赫成为巴赫,否则他顶多就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小角色而已。
我们一般认为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经典具有某种内在品质或者是某种内在价值,故能超越时间,超越一切界限,这篇文章认为不是的,而是认为经典恰恰是历史的产物。
具体到巴赫,我们会觉得,虽然是门德尔松将巴赫重新发掘出来的,但是总有某种理由使其能够被接受为经典,而这个学者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巴赫的音乐成了一项伟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事业就是德国的民族统一和清教运动。
2023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专练(含答案)
专题33 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专练一、(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什么人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呢?是中国人。
西汉人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这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可是在其后的古文献中,却没有人去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
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
(摘编自杨振宁《对称与物理》)材料二: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
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
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
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
显微镜发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欢迎的观察对象。
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中,展现了他借助显微镜画出的雪花图片,并对雪花晶体结构进行了阐述,这被看作是人类首次具体记录雪花的形态。
(摘编自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材料三:雪晶会根据其形成的云层中的温度和过饱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形状,在一些温度范围内雪晶呈柱状,在另一些温度范围内则呈板状。
随着过饱和度的升高,雪晶变得越来越大,形状也越来越复杂。
雪晶的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在-2℃左右时呈板状,在-5℃左右时呈柱状,在-15℃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25℃时呈柱状或板状。
雪晶的结构更多地取决于过饱和度,即取决于生成速度: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
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5℃)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15℃)。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针对练(三)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新人
考点针对练(三)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温州踪迹陈孝全温州市的浙江省第十中学原系温州府学堂,创办于1902年,校舍是原来的中山书院,辛亥革命后被改为省立第十学堂。
翌年,“学堂”改称“学校”。
第十师范学校前身为温州师范学堂。
1923年实行新学制,十中和十师合并,仍称省立第十中学,分中学部和师范部两部。
前者设在仓桥的十中,而后者设在道司前的十师。
学校研究部部长兼图书馆主任金嵘轩是浙江瑞安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和章太炎、陶成章等革命党人有过交往,富有民主主义思想,是浙江省著名的教育家。
朱自清就是由他提议聘请来校的。
在春花烂漫的三月,朱自清带着家小来到了这个位于瓯江下游的古城,先在离学校较近的大士门租了一所房子,不久因大士门失火又迁至朔门西营堂34号。
这是一座老式的两进平房,前后都有院子,四周有围墙,靠大门处有两间厢房,外面一间当住室,里面一间前半间为书房。
朱自清又从学校里借了一张学生自修桌,放在前方的门下。
靠墙的0.66米许空隙,放了一把旧藤椅。
房子的后半间便做了厨房。
厢房外面有花墙把大院隔开,自成小院落,种了些花木,环境还颇幽静。
在十中,朱自清的教学任务相当重,在中学部教国文,又在师范部教公民和科学概论。
他教学认真,态度严肃。
在课堂上他极力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播种新文学种子,还讲究教育方法,注重教学效果。
当时一个学生有生动的回忆:朱先生来教国文,矮矮的,胖胖的,浓眉平额,白皙。
经常提一个黑皮包,装满了书,不迟到,不早退。
管教严,分数紧,课外还另有作业,不能误期,不能敷衍。
同学们开始都不习惯,感觉这位老师特别啰嗦多事、刻板严厉,因而对他没有好感。
但日子一久,同学们对朱老师的看法起了变化:说起教书的态度和方法,真是亲切而严格,别致而善诱。
那个时候,我们读和写,用的都是文言文。
朱先生一上来,就鼓励我们多读多写白话文。
“窗外”“书的自叙”等都是他出的作文题目,并且要我们自由命题,这对于写惯了“小楼听雨记”“说菊”之类文言文的我们来说,是思想上和文笔上的解放。
高三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三及答案
高三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三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三(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它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
从夏代的宫殿遗址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就已经呈现出一种封闭庭院的面貌。
在夏代至商代早期这种形式就开始走向定型,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
2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形式结构,蛰伏着封建儒家思想的灵魂。
而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根基在于“礼”。
“礼者,天地之序也。
”儒家不但强调礼,而且重视“乐”,主张“礼乐”并举。
体现在建筑上,“礼乐”秩序要求建筑空间寄寓伦理,利用差序格局来分尊卑关系,方位上讲究主从关系。
建筑围合的“院”是“乐”的艺术升华。
这里,建筑是“礼”,庭院是“乐”,二者相得益彰。
3合院作为集合体,对内是封闭的、凝聚的,对外是排斥的、抗拒的。
人们对外界的流动性降到最低,而这种以院落为中心组合起来的建筑满足了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各种功能需求,并且分区明确,就仿佛是一个微型的宇宙,万事俱备、伦理有序。
传统院落式建筑符合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习惯。
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是这种传统的居住习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行为心理学表明,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范围内进行限定是一种心理需求。
中国传统合院建筑是以高墙围合起的建筑空间,与外界隔绝,阻断了外界的喧嚣,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私密、休憩、愉快、生态、景观的生活环境。
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提供明确、稳定的空间环境,给人心理以充分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
所以说,它不仅是人们组织生活起居的核心空间,也成为人们在居住空间内与天与自然对话的场所。
4虽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由房屋或围墙围合而造成了封闭性,但这只是一种在形式上的现象,实际上这种围合反而增加了院落建筑内部的许多情趣。
全国高考语文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
有深厚研发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未能将智力资源转化成市场价值。根据市场发展趋
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创新思路,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 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破 高科技成果转化藩篱,鼓励高校对持有的科研成果采取转让、许可等方式进行转移 转化、对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9月 29日)
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
答案 C
2.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 解析 根据材料三“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偏重……转化成市场价值”等,可知高校
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பைடு நூலகம்,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
提供方;根据材料三“成功转让给一家科技公司,许可使用费超过1亿元”等,可知 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化资金;根据材料一“通过强化 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和材料三“《中华人 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政府具有较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
才能够形成全民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B.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科技创新方向,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业方
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 C.随着高校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合作的创新路径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科技成果 正被逐渐转化为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高质量专利。 D.高校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科研成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实用类文本阅读综合第三部分 专题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梳理考点
一、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谓“文中信息”除了“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之外,还包括文本中能够满足某个“专题”的特定内容。这些信 息都掺杂在文本的其他文字信息中,需要迅速地删汰无效信息, 准确地把有效的信息提取出来,这就是“筛选”。筛选出来的信 息往往是零乱的,甚至是零碎的,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加 工处理,使之完整化、条理化,这就是整合。筛选整合信息时, 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必须完全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不以个人 平素所获的知识取代文本事实,更不以个人的是非为是非,筛选 整合出来的信息相对于文本本身来说,必须是“原生态”的。尊 重文本,是筛选整合信息时必须信守的原则。“筛选并整合文中 信息”是深入阅读的基础,不管是欣赏还是探究,都必须以这一 点为前提。
比的特征。
2.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
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承接上文提到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总
调查报告作为一种新闻文体,真实性是它的生命。它主要靠事 实说话、用事实讲道理,而且摆事实重于讲道理,因为只要把事实 讲清楚,读者自己往往便能从中得出恰当的结论。分析把握调查报 告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分析调查报告语言的准确严密性,考证分 析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 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 分析科普文体特征,把握科普文章不同于其他科学论文的区别, 理解科普文章的概念和重要句子,信息筛选或要点归纳,文意概括 或篇旨点睛,进行信息推断或价值联想。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综合提升练(三)(含解析)
考点综合提升练(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百年椒子映月泉清李乃清“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地道来,举重若轻。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997年,钱杨二老的独女钱瑗去世,一年后,缠绵病榻的钱钟书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
敛起丧亲之痛,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
人们惊讶地发现,没多久,这位纤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这十多年来,面对时间这位严酷的判官,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译、写作之外,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物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
杨绛的一生,为默存而“默存”,甘于牺牲自己的才学、时间、精力,成就钱钟书的治学和创作。
对于痴气十足的钱钟书,她体贴关爱,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担子,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打翻了,“不要紧”,她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钟书一生。
钱钟书的母亲夸她“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钱钟书对她也恋慕至极,将《写在人生边上》“赠予季康”。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在两人“仝存(同存)”的样书上,钱钟书又写下浪漫痴语:“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对于从小嗣出的钱钟书而言,这份博大的“三位一体”的情感中或许还包含着一份母性关怀。
有一次,杨绛要捐掉她为钱钟书织的一件毛衣,钱钟书抱住不放,说:“慈母手中线。
”两人相濡以沫63载,共同营造了最纯净的婚姻,钱钟书曾如是总结:“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
照顾人,男不如女。
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高考语文 专题十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考点练习
专题十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下一个袁隆平在哪里?原春琳张国留在土地上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国年轻人在减少,但这并不是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担心的问题。
他更关心的是,中国的农业正在转型,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农科人才。
否则,“现代农业”无从谈起。
“其实现代农业跟传统农业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农民,根本没办法从事现代农业。
”张桃林对记者说。
这不是张桃林一个人的担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也有同样的忧虑。
这位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对农业的理解从理论层面真真切切地转到了实际层面,“农业科技太重要了”。
他仅以甘蔗为例,作为甘蔗主产区,如果广西甘蔗产量出了问题,全国的糖价都会迅速上升。
农业院校也在担心。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说,原来部委所属的七八所农业大学,传统的涉农专业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不会超过20%,华南农大这个比例则为16%~18%。
尽管重点大学不愁生源,但是传统的涉农专业很难招到高分考生。
对一些涉农专业而言,招生的常态是:高分考生少,第一志愿少。
涉农的职业院校更是让人忧心。
去年,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志君当面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反映:在近10年的时间里,农业大省贵州涉农的职业学校从13所减少到4所,涉农专业严重萎缩,种植业专业几乎停办,涉农专业招生人数仅占全省招生总数的3%左右,每年涉农专业毕业生还不到3 000人,学生毕业后纷纷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
农村职业学校生源严重不足是个普遍现象,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的建筑只有一个教学楼。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职业院校里,一些看起来风光、更容易找到工作的专业,比如,厨师、动漫,则广受青睐。
在这个自由选择的年代,没人能强迫别人作出某种选择。
毕竟,农业的“苦”字招牌一直没有摘掉过。
以涉农专业的大学生为例,有人说,学农的学生看起来比较土。
“天天跟土地打交道,怎么洋得起来?”温思美说:“农科学生要跟着太阳转,跟着地球转。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农事,都要去做基本的实践。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提升练三
考点提升练(三)
1 2 3
科普文章
4 5 6
⑥比如在火力发电厂中,煤和石油是在高温下燃烧的。但是在 常温下,放在空气中的煤和石油却很稳定。把葡萄糖放在空气中, 哪怕在大热天,它也不能为氧气所氧化。这是因为,分子要进行化 学反应,必须首先要得到足够的能量,把其中的化学键打开。燃烧 时上千度的高温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但是在室温下,分子却得不 到所需的能量,化学反应也就难以进行。而在我们的身体中,葡萄 糖却可以容易地被“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我们身体 所需要的能量。这就是因为,在体内,化学反应有蛋白质的帮助。 蛋白质能把化学反应分成几步,每一步需要的能量都比较少,这就 使得原来在体温下不能完成的化学反应也能顺利完成。反应完成以 后, 蛋白质又恢复原来的样子, 本身并不消耗。 这个过程就叫做“催 化”。这些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就叫做“酶”。我们身体里面 的几千种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蛋 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具体执行者。
考点提升练(三)
1 2 3
科普文章
。 肝脏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免疫缺 陷)是肝病的根本原因,这一点早已为医学界所共识。1996 年诺贝 尔医学奖得者、澳大利亚科学家彼得· 杜赫提在《科学》杂志上撰 文指出:肝脏缺乏免疫诱导素是造成机体免疫缺陷的根本原因!缺 乏免疫诱导素,肝脏将长期处于免疫缺陷状态,而免疫缺陷正是以 乙肝为代表的肝脏疾病产生和经久不愈的根本原因! 免疫诱导素主 要产生于人体的肝脏,是一种能够识别病毒、调动免疫细胞对病毒 产生免疫反应的活性小分子物质。当病毒侵入细胞后,免疫诱导素
主要产生于人体的肝脏,能够识别病毒、调动免疫细 胞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免疫诱导素缺乏而造成的,
通用版2020高考语文考前保分专题5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训练三主观题__建议措施含解析
训练三主观题——建议措施练前提醒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实用性,要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给出措施。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题型——给出建议措施。
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三点:1.重点理解文本涉及具体措施的内容,包括实施措施的主体、措施的具体内容、要达到的目的等。
2.善把“问题”转化为“措施”。
“问题”是“措施”的依据,“措施”是针对“问题”的办法,“措施”要有的放矢,只有抓住实质性的一个个“点”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当然,有的“问题”在文本中存在,却不能直接从文中得出,这就需要根据文本所描述的现状,由“现状”推出“问题”,再由“问题”推出“措施”。
另外,不能忽视图表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以及把“问题”转化成“措施”。
3.答案表述应用肯定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2分)阅读文签:新闻+审美文化材料一: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时代的偶像。
对才华出众、外形靓丽、造型时尚、为人友善、个性独特的明星产生倾慕心理,恐怕是每一代青少年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
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传播渠道不同、审美标准不同,每一代人对偶像的认知自然会有所区别。
然而,在差异化的表象之下,不同时代的人们又会对偶像的概念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任何优质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摘编自杨洪涛《偶像不是流量堆出来的》,《光明日报》2018年8月30日) 材料二:当前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病态审美现象,这些现象有的不仅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
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
热捧“小鲜肉”等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轻重,一些人演技不好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四年级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题
四年级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示例: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举行。
本次冬奥会将设立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
冬奥会的举办地是北京和张家口。
北京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承办所有雪上项目。
中国在冬奥会的成绩一向很好,本次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有很高的期待。
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等项目,中国选手有很大优势。
另外,本次冬奥会还有一些新的看点:一是新增了7个项目,包括女子单人雪车、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跳台滑雪混合团体、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等;二是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规模庞大,运动员人数、参赛项目都超过以往;三是本次冬奥会主题口号为“一起向未来”,体现了全人类共同追求美好未来的心愿。
为了本次冬奥会,北京新建了多个场馆,还对原有场馆进行了改造。
国家速滑馆是新建场馆之一,承担了冬奥会速滑比赛的任务。
国家速滑馆采用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冰面。
冬奥会后,国家速滑馆将作为北京市民滑冰的场所。
此外,本次冬奥会还使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如5G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赛体验。
本次冬奥会是一次重要的国际盛会,将有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参加。
中国作为东道主,肩负着重要责任。
中国将全力以赴,为世界呈现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1. 短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多选)()A. 冬奥会的举办时间和地点B. 冬奥会的比赛项目C. 冬奥会的主题口号D. 冬奥会的运动员2. 中国在本次冬奥会中新增了哪些项目?请列举其中的三个。
新增项目一:____新增项目二:____新增项目三:____3. 国家速滑馆在本次冬奥会中承担了什么任务?它有哪些特点?承担的任务: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4. 本次冬奥会将使用哪些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带来了哪些好处?先进技术:5G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好处:为观众带来了更好的观赛体验。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说明文阅读
类别:摹状貌 含义或语言标志:对事物进行细致描摹。 教材示例:《中国石拱桥》:“每个柱头上都雕 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 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 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作用(答题模板):通过对……的特征的形象化描 摹,增强了趣味性,令读者印象深刻。
类别:空间顺序 概念: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按从上到下、从前 到后、从左到右、从中间到两边等方位顺序介绍事物的说 明顺序。 判断标志:常用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内 外”“远近”“左右”“中间两边”“东西南北”等。 教材示例:《梦回繁华》按“画面开卷处”“画面中 段”“后段”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
类别:画图表 含义或语言标志:运用表示各种情况与注明各种 数字的图和表来进行说明。 教材示例:—— 作用(答题模板):直观说明了……的特征,更具 体,让人一目了然。
注意事项: (1)说明文要注重科学性和客观性,忠于事实,不
夸大,不改变。 (2)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要求完整,即
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 方面完整地揭示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作诠释并不要 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 解释的对象与作出的解释的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四、说明文语言 (一)准确性
分类:表推测 标志词语:大约、大概、左右、上下、也许、可能等。
教材示例:《中国石拱桥》:“《水经注》里提 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 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专题突破
阅读 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说明文阅读
1 文体知识梳理 2 考点点拨 3 福建6年中考聚焦
1 文体知识梳理
一、说明文类别
事物说明文: (1)概念: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内容的说明
最新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模拟试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模拟试题及答案《梁启超面面观》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
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本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及其广泛,他的著作设计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
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
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竞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
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
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
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人的人格。
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就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
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三章群文阅读训练三沈从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群文阅读训练三沈从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沈从文作品选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春游颐和园沈从文北京建都有八百多年历史。
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北京城郊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建筑美丽的宫殿、庙宇和花园,留给我们后一代。
花园建筑时间比较晚的,是西郊的颐和园。
春天来了,颐和园花木都逐渐开放了,每天有成千上万来看花的游人。
我们似可把颐和园分成五个大单位去游览。
第一是进门以后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除中部大殿外,计包括北边的大戏楼和西边的乐寿堂,以及西边前面一点的玉澜堂。
第二部分是长廊全部和以排云殿、佛香阁为主体,围绕左右的建筑群。
第三部分就是湖中心那个孤岛上的建筑群,龙王庙是主体。
第四部分是后山一带,建筑废址并不少,保存完整的房子却不多。
第五部分是东路以谐趣园为中心的建筑群,靠西上山有景福阁,靠北紧邻是霁清轩。
颐和园最高处建筑物,是山顶上那座全部用彩琉璃砖瓦拼凑作成的无梁殿。
这个建筑无论从工程上和装饰美术上说来,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作。
上山的道路很多:欢喜热闹不怕累,可从排云殿后的抱月廊上去,再从那几百磴“之”字形石台阶爬到佛香阁,歇歇气,欣赏一下昆明湖远近全景,再从后翻上那个众香界琉璃牌楼,就到达了。
欢喜冒险好奇的,又不妨从后山上去。
这一路得经过几层废殿基,再钻几个小山洞。
行动过于活泼的游客,上到山洞边时,头上脚下都得当心一些,免得偶然摔倒。
另外东西两侧还有两条比较平缓的山路可走,上了点年纪的人不妨从东路上去。
就是从景福阁向上走去。
半道山脊两旁多空旷,特别适宜于远眺,南边是湖上景致,北边园外却是村落自然景色,很动人。
夏六月还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直延伸到西山尽头,到秋八月后,就只见无数大牛车满满装载黄澄澄的粮食向合作社转运。
从北边走可先逛长廊,到长廊尽头,转个弯,就到大石舫边了。
欢喜划船的游人,比较合适的是绕湖心龙王庙,就穿十七孔桥回来。
欢喜从空旷湖面转入幽静环境的游人,不妨把船向后湖划去。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提升练一
3
4
5
6
(示例二)没必要。①文章主要内容是写周海婴其人及其摄影 集,但画线部分却撇开这些内容泛泛地讨论什么有价值什么 没价值,游离于主要内容之外。②文章的标题是“走出历史 暗室的周海婴”,写其摄影集重在突出他走出精神暗室、表 现真实自我的艰难,而结尾的评价却更侧重于对其摄影作品 的价值判断,偏离文章的主题。③前文的相关内容已经肯定 了摄影对于周海婴个人的价值,以及其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 术价值,画线部分再用比喻不痛不痒地肯定他作品的价值, 显得画蛇添足。
3
4
5
6
特殊的家庭背景,终使他待人处事如履薄冰。他回忆在北大物理
系读书时,同学们打桥牌,跳交谊舞。他出于好奇,偶尔走过去看,
就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鲁迅的儿子不好好读书,只知道打牌跳
舞”。他一直被公众期待“应该怎样怎样”,他的生活牢牢地“被
‘人场’控制着”。他有时候会冷不丁自嘲“我就是个道具”。或者
那些一晃而过的树。平庸的树会成为被速度拉直的横线条,好的树会
留下印记。
(选自《中国青年报》)
3
4
5
6
1.文章题目中的“历史暗室”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_① __指__周__海__婴__早__期__摄__影__集__,_他__用__相_机__记__录__中__国__不__同__时__期__不__同____ _人__物__的__生__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__指__他__被_父__亲__的__伟__大__形__象__遮__蔽__的__大_半__生__,__他__是_公__众__眼__中__伟__大__父____ _亲__的__影__子_,__是__“__被__‘__人__场__’_控__制__着__”__的__道__具__,_大__半__生__都__扮__演__着____ _民__族__精__神_旗__手__之__子__的__角__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③__指__他__鲜__为_人__知__的__精__神__世__界__和__真__实__自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单元 期末复习提高题检测
高二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单元期末复习提高题检测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三里河二区一家小小的修鞋摊子,是外来务工人员刘家奇的事业。
他靠着修鞋子、修自行车等手艺养育了一双儿女。
如今,女儿大学毕业找到好工作,儿子在读研究生,“祖辈放牛养家,没有识文断字的,全家人没有圆的梦一次都圆了。
”他笑着说。
这是教育带给一个普通百姓的获得感。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刘师傅有了一儿一女,正赶上教育“两基攻坚”大潮,社工们帮他写申请书、开介绍信、准备证件,两个孩子顺利进入阜外二小和北京八中就读,女儿读书期间还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区级优秀班干部”。
他享受了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入学不用操心,上学也免费。
从2006年起,国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1.1亿名学生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为中西部地区约124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建立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到2014年,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经过6次提高标准后,已经达到中西部小学600元、初中800元,东部地区小学650元、初中850元,基本形成稳定增长机制。
国家明确要求各地在安排公用经费时,重点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向艰苦、偏远、高寒地区的薄弱学校倾斜,向规模较小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倾斜,以保障各类学校正常运行需要。
(摘编自姚晓丹《教育带来的是希望》,《光明日报》2018年11月4日)材料二2018年,是中科院物理所建立90周年。
物理所在清洁能源、磁性材料、超导、激光、精密测量等方面拥有很多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原创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然而拥有“富矿”的它,却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声名不显。
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让大家豁然开朗——这部法律针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存在多年的顽疾,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在转移转化中的权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计算、科研人员的奖励与取酬等诸多方面,给出了明确答案。
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三板块 3.14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提升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6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三板块 3.14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项提升训练(含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永恒的托尔斯泰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
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
还有总是穿了破衣服拍照的福克纳。
还有鲁尔弗。
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在图书馆里吸了一辈子灰尘的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
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康成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文学不只是展示。
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
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黑种人或黄种人的忏悔,而是人类的忏悔?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类灵魂的无情鞭挞?难道这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塔吉雅娜·托尔斯泰这样回忆她的父亲:“有一次在雅斯纳亚·波良纳,父亲忽然心血来潮,要大家说出人生的三个愿望。
父亲想出了两个——爱一切人,被一切人爱。
”现代派作家少的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竟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
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
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
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提升练(三)科普文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宇宙的骄子——地球欧阳自远现有的知识告诉我们,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有太阳系中的地球,蓝天碧海、风景秀丽,风起云涌、气象万千,物种繁多、生机勃勃;人类的诞生与进化,建立了高度文明的社会。
地球是一颗充满奇迹的行星,这些奇迹来源于地球形成时的各种先天性因素与后期演化过程的重大事件的和谐结合。
地球的化学成分与物质组成既不同于太阳系的平均化学组成,也与太阳系各行星的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
地球的化学组成是产生地球内部能源(放射性元素衰变能、重核裂变能、化学能与重力能等)的物质基础。
实验和理论计算表明,地球内部能源的产生、积累、迁移和分配,主导了地球的演化过程。
地球自形成以来的46亿年中,岩浆与火山活动、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和表面热流呈现出明显的衰减趋势。
地球的化学组成,制约了地球内部的地核、地幔和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框架。
地球内部物质的脱气过程,提供了地球大气层和海洋水体的物质来源。
原始地球物质组成的不均一性,还形成了地球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一性。
地球形成后的质量大小,对地球后期的演化具有控制性意义。
研究表明,太阳系中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的原始大气层被早期强烈的太阳风驱散殆尽,因此类地行星的大气层都是次生大气层。
地球的质量是捕获和维持大气层的主要因素。
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大气层与海洋水体相互协调发展。
行星的质量与行星内部能量的产生和积累呈现正相关关系。
地球的质量恰到好处,内部能量的产生和积累能满足现今板块运动、岩浆与火山运动、地震活动和地表热流的需要,地球具有全球性偶极子磁场,是一个演化最充分的行星。
在太阳星云演化形成太阳系的过程中,地球在太阳系中形成的位臵以及它与太阳的距离,适宜生物生存与繁衍;使水具备了固态、液态和气态相互转变的温度与压力范围;为地球表面生命的起源与繁衍、各类物种的生存环境等都提供了最优越的条件。
在地球早期演化过程中,发生过一些重大的事件,配合地球与生俱来的一些特征,使地球更得天独厚。
在太阳系的起源过程中必然形成太阳和各行星的运行轨道的共面性,行星的自转轴应该垂直于该平面。
但是太阳系各行星的自转轴的倾斜角度差别很大,可能是早期各行星受到其他小天体不同力度的撞击而形成的。
地球自转轴倾斜了23.5度,使地球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季节性变化,从而使地球上各生物物种呈现周期性活动。
地月系统的形成,使地球拥有了太阳系中相对质量最大的卫星。
月球优化了地球自转运行的稳定性;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忠实伴侣和保卫者,它抵挡了一部分小天体对地球的撞击,降低了小天体撞击地球诱发气候环境突变和生物物种灭绝事件发生的概率;月球引起了汹涌澎湃的海洋潮汐,促进了地球生命物质的起源,增添了地球的活力。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人类的诞生、进化和社会的发展,是地球演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球演化过程的产物。
地球是一个汇集各种天缘巧合奇迹的行星,是宇宙的骄子。
(选自《科学世界》,有删改) 1.地球的化学成分与物质组成有着哪些意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地球的化学组成是产生地球内部能源的物质基础,进而主导了地球的演化过程。
②地球的化学组成,制约了地球内部的地核、地幔和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框架。
③地球内部物质的脱气过程,提供了地球大气层和海洋水体的物质来源。
④原始地球物质组成的不均一性,形成了地球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一性。
2.文章题为“宇宙的骄子——地球”,请谈谈文章具体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地球是宇宙的骄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地球的化学成分与物质组成,②地球形成后的质量大小,③地球在太阳系中形成的位置以及它与太阳的距离,④地月系统的形成。
3.本文介绍的知识对我们保护地球有哪些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本文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宇宙、认识地球,告诉我们地球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唯一的星球。
我们必须树立人与地球相互依存的整体观念,珍爱地球。
②地球不仅是人类,也是其他物种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人类应该懂得与其他物种和谐共处。
③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全力保护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冲击,用实际行动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一项伟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偏爱国人的“解酒基因”被发现王夕“酒足饭饱”“觥筹交错”“借酒浇愁”……如果查查中国的成语字典,关于酒的成语不胜枚举。
中国最早的酒,是用动物乳汁酿造的乳酒。
《礼记·礼运篇》中将这种酒称之为醴酪。
乳酒出现的时间极早,大约在距今7 000年前,这些古代酒和现代酒相比,虽在口感上大相径庭,但是它们的成分却没有多大变化,都是含有酸、酯、醛、醇等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饮料。
在这些物质尤其是乙醇的作用下,人的中枢神经便产生了兴奋和愉悦的感觉。
喝酒后,脸是否会红是基因决定的,如果你杯酒下肚脸无红晕,那说明你可能具备了特有的“解酒基因”,这种基因只存在于东亚人群中。
“解酒基因”实际上是乙醇脱氢酶的一种变体。
乙醇脱氢酶主要是降解食物因发霉、变质而产生的毒素。
酒精进入人体后,首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乙醛。
而后,人体内另一种重要物质——乙醛脱氢酶登场了。
在它的作用下,乙醛被氧化为无致癌作用的乙酸,而乙酸是人体内代谢反应的重要原料,能够被人体迅速转化为能量,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至此,人体对酒精的解毒功能就完成了。
研究人员发现,乙醇脱氢酶基因按发展脉络可分为七个类型。
其中,前五个类型在世界各地的人群中都有出现,而“性能增强”的第六、第七型唯独在中国人中出现。
性能增强后的乙醇脱氢酶,比前几种类型有着更强的解毒功能,而研究发现,在汉族人群里拥有这种基因的人占到了70%以上。
研究人员对古人类的DNA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这种变体还未出现。
而到了秦、汉时代,变体出现的比例就变得很高。
所以研究者认为,这个基因的变化过程在约2 800年前的中国发生。
而这种变体的产生,是生物界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这种变体产生的时期,正好是中国在农业生产上飞速发展的时期,那时人们已经学会种植农作物,于是富余的粮食被储存起来,而粮食酿酒也随之出现。
但是早期的酿酒工艺还很粗糙,文献中记载,西汉的酿酒方法是“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虽然配方类似今日的黄酒,但是工艺过程的粗陋,导致古代酒中含有的毒素较多。
而对毒素一无所知的古人,即便因为喝酒而对身体产生了影响,他们也没有任何可以应对的方法。
这个时候,大范围的优胜劣汰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些体内具有乙醇脱氢酶变体的古人,因为能够降解酒中的毒素,所以就存活了下来。
而缺少这一基因的人慢慢就被自然淘汰。
经过一代代的自然选择,具有很强解毒功能的第六、第七型基因变体终于在中国人体内形成,并延续至今。
凭着体内超强的第六、第七型基因变体,中国人对酒的热爱也上升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
而这种过分的热情,似乎和解毒基因的初衷相违背。
大自然在这时又显现出她惊人的智慧。
她永远能让这个世界处于一种平衡当中。
所以,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在乙醇脱氢酶第六、第七型在中国人体内进化的时候,另一部分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却在悄悄地退化。
在古代,乙醇脱氢酶基因的进化是保存种族的一种生存策略,而后来,乙醛脱氢酶基因的退化,也使一部分人得以时刻“清醒”,守护着那些被酒精“诱惑”的人们。
这一进一退之间,无不体现着自然对人类的厚爱。
(选自《科技生活》,有删改) 4.文本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列举中国众多关于酒的成语,说明中国人的生活与酒有很深的联系,引起下文对中国酒和“解酒基因”的介绍;照应题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一般文章开头的作用,然后再结合本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组织答案时,需特别注意分条陈述。
5.“解酒基因”是怎样解酒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其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酒精被分解为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乙醛被氧化为乙酸;乙酸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从原文可发现,第四段末尾说“至此,人体对酒精的解毒功能就完成了”,这说明答案就在此段。
答题区间找到了,答案就不难总结了。
6.文中说“这一进一退之间,无不体现着自然对人类的厚爱”,请结合文本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进”指的是人体内形成了具有很强解毒功能的乙醇脱氢酶第六、第七型基因变体;“一退”指的是一部分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慢慢退化。
“进”“退”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是大自然为了保存人类种族的策略。
这一现象体现了大自然的智慧。
解析作答时先要结合文本内容,回答出这句话的含意,关键要答出“一进”和“一退”的内涵;然后从文本出发,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思考,答出其深层含意,关键要从“自然对人类的厚爱”进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