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辛亥革命相关资料注释

合集下载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国旗、都成、总统、民国纪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目的、性质、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四.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1.功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世界影响 2.局限性: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窃取。
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
清政府“山雨欲来风满楼”
武昌起义
一.辛亥革命之武昌起义:
1.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 必然性: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丧权辱国 可能性: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革命纲领、 武装起义 的兴起 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
1.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国旗、都成、总统、民国纪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目的、性质、意义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意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一.辛亥革命之武昌起义:
1.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 必然性: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丧权辱国 可能性: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革命纲领、 武装起义 的兴起 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 2.中华民国成立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1
第13课
辛亥革命
制作者:王朝英(河南大学)
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孙中山先生(1866—1925)
一.辛亥革命之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概念
•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 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 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思想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31张PPT)

材料四:
兴中会
同盟会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 的建立
材料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地反清起义简表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结果
萍浏醴起义 1906 刘道一 第一次 失败
浙皖起义
1907
秋瑾 徐锡麟
失败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孙中山 1907 黄 兴
孙中山 1911 黄 兴
影响 最大
论一论:临时约法的内容和封建专制
性质:相近比代体中现了国哪第些一进步部的资原产则?阶级宪法
第三站——北京
1912.2.12 清帝退位 1912.2.13 孙中山辞职 1912.3.10 袁世凯上台 1912.4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1、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 2、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从法 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结束
• D.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宣告中华民 国成立
•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 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 恰当的是( )
• A.发动了武昌起义 • B.终结了清朝统治 •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 D.颁布了《临时约法》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三、风雨之Fra bibliotek——革命的影响
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辛亥革命 “基本是上一场 失败,不是一个创造”,仅是“政体的变革”。 华裔史学家唐德刚: “辛亥革命”是我们“从君 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的“开始”。
正方:辛亥革命成功了——男生 反方:辛亥革命失败了——女生
评价重大的历史事件 我们一般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 从积极、消极或作用、局限两 方面进行学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优教课件—《辛亥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优教课件—《辛亥革命》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讲史料
史料二 在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的时候,革命前辈林伯渠 在《解放日报》上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 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 为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 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导读 史料表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伟 大功绩。
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主题 多元史观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 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①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 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 ②经济:制定法令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③法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现代法制观念。 ④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知识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功 绩
③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
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④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练史料
史料 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 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 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4-13《辛亥革命》(共43张PPT)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4-13《辛亥革命》(共43张PPT)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晚年康有为 孙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全国各地纷纷 举行悼念活动,可谓声势浩大。1927年康有为逝世, 社会反响平淡„„
辛亥革命后,接受这场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 和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寻救国救民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 … ,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 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2)评价: 进步意义: ①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②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 体的确立,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局限: ①虽规定了国民拥有的众多平等的权利,但却掩盖了阶 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 ②反映了限制袁世凯的愿望和目的,但仅凭一纸空文限 制写道:“课毕后阅报纸, 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 据,新军亦起而响应„„从此而万恶之政 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 旧军官黎元洪被人用枪逼着当了湖北军政 府都督。 • 江苏在宣告独立时,仅用竹竿挑去了巡抚 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 巡抚摇身一变成了都督。
孙中山曾以“洪秀全第二”自 比,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却远远超过了 太平天国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 辛亥革命在组织上、领导阶级、革命纲 领和斗争目标上有哪些新发展?试分析 导致这些新发展的原因。
(1)新发展:
从旧式的宗教组织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组织形式: 领导阶级: 旧式的农民阶级 近代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纲领: 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清黄龙旗

[课件]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

—— 邹容、陈天华、章炳麟
组织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兴中会 准备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中国同盟会
军事 准备
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皖浙起义、广 —— 州黄花岗起义
三、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武昌起义
武汉三镇光复
湖北军政府成立 改号中华民国
各省独立,清政 府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 义为什么 会如此迅 速取得成 功?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现象?
材料4: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 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 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 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根据材料4, 说明辛亥革命在 哪个方面对当时 中国社会产生变 化?
1广91州1年黄4花月岗27起日义,是黄辛兴亥等七革人十命发二之动烈前广士规州墓模起最义大,的即一黄次花起岗义起义
同盟会成立前后的 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一览表
成立时间 1894 1904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1904 1906
光复会 日知会
主要成份 华侨和会党 留学生和学界
留学生和学界 学界和新军
领导人
阅读与思考:据材料分析,辛亥革 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经济工业化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 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 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 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 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 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素材必修1

高中历史第13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素材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觉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基础:清政府进行一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基础: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成立。

(1)兴中会的创立:①时间: 1894年,创立人:孙中山,地点:美国檀香山②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③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

”(2)中国同盟会成立:6.武装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条件/导火线:“保路运动”。

二、武昌起义(1911.10.10)1.导火线:清政府调动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

湖北革命党人乘湖北防务空虚策划起义,但消息泄露,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

2.经过:武昌起义迅速进军的主要因素:革命党人的高度自主性。

三、辛亥革命的成果1. 中华民国的建立识记:时间;定都;国旗(五族共和,体现民族团结);纪年(民国纪元换算:加减1911);临时大总统;政权性质:资产阶级政权(1)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1)袁世凯玩弄反革命两手策略;(2)帝国主义的支持;(3)立宪派、旧官僚等的破坏;(4)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软弱、缺乏实力。

2.表现:五、辛亥革命的评价1.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革命的功绩(进步性):(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3)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5)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第13课辛亥革命(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第13课辛亥革命(共36张PPT)

局,吾民破天荒之誓创
举也。”

纪元: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
为民国元年。
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
公历与中华民国纪年的换算
公元( )年 = 1912 + 民国( )年-1
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
孙中山就任
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2年3月11日(时间),孙中 山(人物)在南京(地点)颁布,
A A、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清末“预备立宪”
随着民主革命形势的高涨,清政府迫于压力进行政治改 革。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但借立宪之名 行集权之实。这引起立宪党人的不满,他们先后掀起三次国 会请愿运动,都遭到压制。1911年,清政府成立了“皇族内 阁”,并指斥立宪党人“欲借立宪倾陷”。立宪党人发布 “告全国书”,指出“希望绝矣”。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清末“新政”
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 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统治下去了……1901 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 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时代背景
本课小结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背景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基础

有利时机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爆发:武昌起义

经过: 高潮或者成果:建立民国
颁布《约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7张PPT)
光绪 慈禧 溥仪
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 死去,不满三岁的溥仪被慈禧指 定为皇位继承人。相隔仅一天, 登基大典时,小皇帝不停哭闹, 溥仪生父载沣急的满头大汗哄着 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 了!”朝臣们听了,窃窃私语道: 怎么可以说“快完了”呢?觉得 这是不祥之兆。哪知三年后,清 王朝真的垮台了。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第一场 前 奏 梦醒中国——山雨欲来 (1898年)
第一幕:有一天,被生计所
迫的阿Q想找口饭吃,听见路
上好多人议论纷纷:洋人们掠 夺我们的航运、铁路、矿山等 权利,还投资办了好多的工厂, 我们可咋活呀!我们找不到活 干,生活没着没落的……狗日 的政府竟然是洋人统治的工具, 凭什么呀?!
布展过实的借行速 此“度 掩新为 饰政国1”5民%,。的内民耳容族目有资,奖本讨励主讨实义洋业有人;了的兴比欢办较喜新迅罢学速了堂的;,发不派展。 遣但留没学有生放;了改一革—线旧—光军高明制中的,历,编史那练必黑新修暗军二反等·专倒。题加二了(倍人。民版)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陈》天(上华册)
第2课 辛亥革命
4.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 《临时约法》特别规定
A.实行责任内阁制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实行总统制 D.实行君主立宪制
5.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 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 “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 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 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 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社会习俗:革除封建陋习
辛亥精神: 是一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舍我其谁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须副署之;
责任内阁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①主权在民
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1、主要内容: ②国民自由、权利和义务(民族平等)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③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防止专制独裁,确 立民主共和政体
组织系统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四川保 路风潮
萍浏醴起义 武昌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军事基础: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深入新军宣传组织。 有利时机:保路运动。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同盟会政治纲领: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核心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誓词(口号) 纲领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解决土地问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核心的 政治目标是什么?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思考:为什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
阶级革命党人会在1911年的武昌发动辛亥 革命?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31张PPT)
一.武昌起义——酝酿
材料一: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南京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66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66张PPT)

物质准备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准备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思想准备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分散的革命团体广泛建立,以及在
组织准备 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
军事准备
物质准备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准备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思想准备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分散的革命团体广泛建立,以及在
➢探寻革命之源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探寻革命之源
思考1: 为什么非要推翻清政府?
革命必要性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 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 《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 就被勒索16亿多白银,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 财政收入的16倍。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
A.时间:
1905年
B.地点:
日本东京
C.成员组成: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D.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E.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F.机关刊物: 《民报》
G.性质:
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H.意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了统一的领导
政治: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
主义的侵略势力。
政治民主化
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想 文化:
1.辛亥革命的功绩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
政治: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课文注释:陈天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课文注释:陈天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

课文注释:陈天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陈天华(1875—1905),字星台,号思黄,湖北新化人。

1903年留学日本,与黄兴等人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1904年,陈天华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写成《猛回头》《警世钟》两本著作,成为宣传民主革命的锐利武器。

其中心内容是指明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危亡局势,唤起人们为改变这种局势而斗争。

《猛回头》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及清王朝的走狗本质。

书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书中还描述了祖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指出帝国主义“把我们18省都划在那各国的势力圈内,丝毫也不准我们自由。

”《警世钟》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书中写道:“四万万人都舍得死,各国纵有精兵百万也不足畏了”。

陈天华号召各阶层群众一致奋起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洋兵若来,奉劝各人把胆子放大,全不要怕他。

读书的放了笔,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职事,做手艺的放了器具,齐把刀子磨快,子药上足……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

”“这爱国的心,一定就要发达了,这救国的事,一定就要担任了”,“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不能讲勤王”。

陈天华的文章一字一泪,深刻感人。

学生读之“如同着迷”,兵士读之“即奉为至宝”,“散至民间,则用为歌本,遍行歌唱,其效力之大,不可言喻。

”(《辛亥革命》第1册,第577页)。

教材图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和微试题)4.13辛亥革命 Word版含答案

教材图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和微试题)4.13辛亥革命 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人教新课标)第4课辛亥革命【思维导图】【微试题】]1.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 200万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答案:A2. 20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1906至1908年就多达50余个。

与此同时,立宪派还创办了为数众多的宣传君主立宪的报刊杂志,曾多次开展国会请愿运动,形成为声势较大的政治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政治影响。

这种现象( )A.促进了中国人民的集体觉醒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群众基础C.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D.推动了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答案:D3.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答案:A]4.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

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请回答:(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的?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列举1911年秋至1912年春的政治大事即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第13课《辛亥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第13课《辛亥革命》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二、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1912年元旦,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孙 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国__民__全__体__。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宗教信仰等自由。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2)革命团体广泛建立 ①第一个: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②其他团体:华兴会、光复会等。 (3)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中__国__同__盟__会___成立。 ①时间地点:1905年8月,日本东京。 ② 纲 领 : “ 驱 除 鞑 虏 , 恢 复 中 华 , _创__立__民__国__ , 平 均 地 权”。 ③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等。 ④机关刊物:《民报》。 ⑤意义: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二、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点
相同点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①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②都建立了不同性质的政权
③其失败都是由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所致
④都有体现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近代反封建反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时空坐标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自主预习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1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辛__丑__条__约__》签订后,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进一步暴露。 (2)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 了一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_资__本__主__义__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2.酝酿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①思想武器:_天__赋__人__权__、自由平等学说。 ②阵地:上海和日本东京。 ③宣传家: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对比
厂矿 资本总数
棉纺织资本数 额
1872-1894 74家 有6年
百万以上
9862千两
1895—1911 447家 有14年
百万以上
26232千两(1913)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起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
国旗 五色旗
纪元 公历 民国纪年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3.巩固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第一章的主
第一章“总纲”,规定主:权“中在华民民国之主权属
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
平有等保,有无财种产族及、营阶业级之、 自宗由”教自;之人区由民别、”得;享平“有等人人民身、
习俗:禁缠足、禁鸦片—、—李允侃许等满著汉《通中婚国。近代史》
立宪其名,专制其实——预备立宪 内阁则专任亲贵——皇族内阁
1911年5月,清政府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 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 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 阁,打破了英国皇族不入内阁的传统。
革命事件。(1911-10—1912-1)
广义: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 派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的全过程。(1894——1912 或1905——1912)
第一幕 帝国斜阳(背景)
“当时①下有鼓吹革命之党人,而②上复有制造革命 之官吏;③立宪其名,专制其实;④商路则收归国有; 外债则任意大借;代表则递解回籍;内阁则专任亲贵。 凡可以离民之心,解民之体者,行之惟恐不力!宜乎广 州之变方起于前,川省之事又继于后。……殆武汉事发, 各省响应,革命军之旗帜遂翘然高举于禹域(中国)之 内矣!”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3 辛亥革命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3 辛亥革命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3课辛亥革命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武昌起义1.背景(1)《□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清政府相继推行“□2新政”和“□3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4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辛亥革命准备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2.酝酿(1)宣传民主革命思想①主要思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5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②中心:□6上海和日本的□7东京。

③代表人物:□8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

(2)创建领导机构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10兴中会。

12中国同盟会。

以孙中山提出的“□13驱除鞑虏,恢复②□11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华,□14创立民国,□15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机关刊物:《□16民报》,将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

性质:近代中国□17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军事准备①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18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②革命党人深入湖北□19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

3.有利时机:1911年5月,四川爆发□20保路运动起义,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湖北防务空虚。

23武汉三镇。

湖北4.爆发:□211911年10月10日,□22武昌城内新军起义,12日,占领□2411月下旬,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军政府成立。

□特别提醒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1.中华民国成立(1)□11912年元旦,□2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3南京,以□4五色旗为国旗。

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知识点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知识点一.辛亥革命的背景①民族、阶级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深;②清末新政、宪政失败;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1中国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政治纲领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三民主义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指推翻清政府,没有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全面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也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享有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因此三民主义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3武昌起义1911年10月 10日,革命士兵在武昌率先起义,并取得成功。

三.中华民国的建立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清帝退位1912年2月,清朝宣统帝下诏退位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①时间:1912年3月②目的:巩固共和政体和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③内容:国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主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政体:责任内阁制; 政治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④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蓝本,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重要一页。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和教训结局: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③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移风易俗,促进了中国社会观念的更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课文注释:章炳麟宣扬革命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课文注释:章炳麟宣扬革命论

课文注释:章炳麟宣扬革命论
章炳麟(1869—1936),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

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与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

1900年剪去发辫立志革命。

1902年康有为发表《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一文(即《南海先生最近政见书》),鼓吹保皇谬论。

1903年,章炳麟在上海《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他主要以反对满族的统治来论证革命的必要,他说:“今日之民智,不必恃它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

”他在文章中猛烈抨击康有为诋毁革命、宣扬保皇的谬论,并热情歌颂革命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第76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课文注释:中华民国改用阳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4.13课文注释:中华民国改用阳历

课文注释:中华民国改用阳历
辛亥革命以前中国采用的是夏历(即今农历)。

革命胜利后有人提出:“我们始祖轩辕氏,以甲子年、甲子月朔的一天冬至为岁首,而现在世界所用的阳历,以冬至后第十天为一月一日,是与轩辕氏所定以冬至为岁首相近,不同夏历正月初一,要后冬至四十五天。

”经过讨论,多数代表同意改用阳历。

1912年1月2日,孙中山通电各省改用阳历,以临时大总统就职之日──1912年1月1日(黄帝纪元4609年,即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建元的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相关资料注释
预备立宪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将来实行立宪之准备”。

1906年,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说因为“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所以只能作立宪的准备工作。

开始改变中央官制,设度支部、法部、邮传部、民政部、农工商部等,同时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把他们的军权收归中央。

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下令在中央设咨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各省设咨议局。

第二年又宣布以九年为期完成立宪的筹备工作。

革命派不断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接连发动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

保皇派和立宪派对预备立宪热烈响应。

康有为对它大加赞赏,将保皇会改为“帝国宪政会,期待从清朝的立宪中寻找政治出路。

立宪派张謇等在上海组织“预备立宪公会”,汤化龙等在湖北成立“宪政筹备会”。

他们在各省咨议局中占据多数,希望从此走上政治舞台。

他们发起16省咨议局联合请愿,要求立即召开国会。

1910年,清政府宣布,将原定九年预备立宪期缩短为五年,提前于1913年召开国会,在国会召开前两年成立新内阁。

1911年5月,撤销军机处,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责任内阁。

在13名阁员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7人,全部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室,被称为“皇族内阁”。

预备立宪的骗局完全暴露,立宪派大失所望,许多人转而投机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

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孙中山最初的革命活动是从华侨中开始的。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进步华侨的支持下,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兴中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会员有一百多人。

当时参加兴中会的有华侨工商界人士二十多人,其中有孙眉(孙中山的哥哥)、邓荫南、何宽等人。

据统计,华侨人数占可查的全部兴中会成员的78%,因此孙中山把华侨称为“革命之母”。

兴中会以救国为目的,其章程说:“是会之役,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盖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

苦厄日深,为害何极!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19页)孙中山在会员秘密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表明兴中会
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宗旨。

兴中会成立后,数月之内会员增至百余人。

第二年2月21日,孙中山又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对外用“乾亨行”名义作掩护,杨衢云被选为会长。

以湖南革命党人为主体的华兴会
华兴会是黄兴等在湖南长沙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2年,黄兴被派到日本留学,经常与湖南留日学生倾谈反清革命。

他十分留意军事技能的学习,每天演习枪弹骑射。

1903年7月,他被东京军国民教育会派遣回国,从此坚定地走上了武装反清的道路。

11月4日,他在长沙以庆祝自己30岁生日为名,邀集刘揆一、陈天华、宋教仁、章士钊等人举行秘密会议,决定组织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推黄兴领首。

次年2月15日,华兴会正式成立,先后入会的有五百多人,大部分是归国留学生和国内各学堂的知识分子。

在斗争过程中,华兴会曾提出“驱逐鞑虏,复兴中华”的口号。

光复会的建立和发展
光复会是成立于上海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3年,东京军国民教育会派龚宝铨等人回国,在上海组织暗杀团,参加的成员基本上是浙江籍的留日学生。

1904年冬,在暗杀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光复会,蔡元培被推为会长。

入会誓词为“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光复会以“排满复仇”为号召,带有较为浓厚的汉族传统的民族主义色彩。

以后不久,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先后入会,成为领导骨干。

光复会还注意联络苏、浙、皖、闽、赣五省的会党,因此一部分会党成员参加了光复会。

中国同盟会
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准备了条件。

1905年7月,孙中山到达日本东京,先后同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人商议筹建统一的革命政党问题。

他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宋教仁集》下册,第546页)7月30日,孙中山召集筹备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

8月20日,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数百人。

大会通过了黄兴等人起草的章程。

总章第二条规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