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系统进化树

合集下载

乳酸菌的简介

乳酸菌的简介

乳酸菌的简介一、乳酸菌的起源根据圣经旧的书上记载,公元前4000多年,人类已经开始发酵乳酸肉制品及蔬菜腌渍物。

直到公元1857年,巴斯德(Pasteur)发现酸乳(sour milk)中有微小生物体存在,将其定名为”levue lactique”,发酵乃微生物作用所致的秘密才首次得以揭露;这是发现乳酸菌的开端。

1873年李斯特(Lister)利用稀释法,由酸乳中纯化分离出Bacterium lactis,也就是目前的Lactococcus lactis,这是乳酸菌最早被分离出来的纪录(廖,1998;李,2000)。

二、乳酸菌的定义乳酸菌一般是指能将碳水化合物发酵分解为乳酸的细菌群(佐佐木隆,1998)。

乳酸菌群具有以下几点特性:1.为革兰氏阳性(gram positive)球菌或杆菌。

2.不产生孢子(nonsporting)且无运动性(nonmotile)3.不具分泌催化酶(catalase negative)之能力。

4.可在有氧环境生长,但以无氧状态下生存较佳,亦有绝对厌氧者。

5.需有碳水化合物、胺基酸、维生素等多种生长因子方能生长之复合营养需求性(complex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6.依代谢途径与最终产物的不同,可分为同质发酵(homofermentative)及异质发酵(heterofermentative)两种乳酸菌。

同质发酵性乳酸菌含有aldolase,最终产物90%-100%为乳酸;异质发酵性乳酸菌具有phosphoketolase,其最终产物除了40%-50%的乳酸外,还包括乙醇、二氧化碳及醋酸等多项产物(Ingledew,1995)。

乳酸菌普遍存在动物体消化道中,因耐酸性佳且可分泌乳酸及抗菌物质等有利于生存的条件,故消化道三大菌群当中最占优势(Nemcova et al. 1997)三、乳酸菌的分类乳酸菌一般包括Lactobacillus (L)、Leuconostoc (Leuc.)、Streptococcus (S)及Pediococcus (Ped.)四属;广义的乳酸菌尚包括Bifidobacterium与Sporolactobacillus 两个属(Jay, 2000)。

新疆乳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及耐药性分析

新疆乳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及耐药性分析

新疆乳品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及耐药性分析聂睿;于洋;倪永清【摘要】从新疆北部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出103株乳酸菌并进行生理生化表型鉴定,对这些乳酸菌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分离的乳酸菌主要为5个属分别为乳杆菌属、肠球菌属、乳球菌属、魏斯式菌属、明串珠菌属.采用纸片扩散法(K-B)研究不同属中不同乳酸菌对8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耐药性研究表明,分别有6株对链霉素、新霉素有耐药性,5株对红霉素有耐药性,7株对卡那霉素有耐药性,8株全部对萘啶酸具有耐药性,4株对万古霉素、四环索具有耐药性,2株对头孢唑肟存在耐药性.【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4页(P47-50)【关键词】新疆;乳酸菌;多样性;耐药性【作者】聂睿;于洋;倪永清【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乳酸菌是一类发酵产物为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总称[1],在20世纪初,术语“乳酸细菌”是用来指“乳中发酵产酸的生物”[2]。

到目前乳酸菌主要分为乳杆菌属、乳球菌属、肠球菌属、肉杆菌属、明串珠菌属等,约为36个属[3],被广泛应用在乳品、果蔬、发酵肉品加工过程中。

乳酸菌除了对这些产品的香气成分有所作用,其代谢产物(如有机酸、过氧化物、双乙酰、细菌素等)还能够抑制食源性的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4]。

特别是在发酵乳品中,乳酸菌作为起始发酵剂可以起到增香的作用。

随着工业发展,乳酸菌在能够促进食品的生物转化,改善产品感官特性以及提高发酵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的同时还能够促进食品中营养物质的产生[5]。

近20年由于人类在医药动物养殖业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果将携带可转移耐药因子的乳酸菌菌株应用在生产中,将会严重威胁到食品的安全性,因此乳酸菌的耐药性是目前国际上对其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普遍的关注,特别是由多重耐药性发展至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普遍耐药性[6-8]。

菌株系统进化树的构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菌株系统进化树的构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菌株系统进化树的构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菌株系统进化树的构建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菌株之间的进化关系和演化历史。

菌株系统进化树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表示不同菌株间亲缘关系的有向无环图,它能够揭示这些菌株之间的共同祖先和演化路径。

菌株系统进化树是基于菌株间的遗传差异来构建的。

通过对不同菌株的基因组、基因序列和遗传标记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或相异度。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构建菌株系统进化树,从而揭示菌株间的进化关系。

构建菌株系统进化树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收集不同菌株的样本,提取其基因组或基因序列;然后对这些样本进行测序并得到相应的遗传数据;接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计算出菌株间的遗传距离;最后利用分子进化模型和统计方法构建进化树,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分析。

菌株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不同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演化过程和机制。

其次,菌株系统进化树可以为微生物分类学和菌群动态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此外,对于研究菌株的致病性、抗药性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菌株系统进化树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构建菌株系统进化树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研究课题。

通过比较和分析菌株间的遗传数据,我们可以揭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进一步推动微生物学和生物进化学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构建菌株系统进化树的方法和应用,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各个部分的排列顺序。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并且能够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和流畅。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具体如下: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在引言部分,首先要对菌株系统进化树的概念进行介绍,解释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背景。

1株海洋乳酸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1株海洋乳酸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1株海洋乳酸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赵鸭美;刘林;安静莹;钟敏;胡雪琼;刘颖【摘要】对从南海海域沙虫(Sipunculus nudus)肠道分离到的1株海洋乳酸菌ZH-101,通过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并结合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其鉴定为棒状乳杆菌扭曲亚种(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 subsp,torquens).采用双层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测定其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黑曲霉6种指示菌的抗菌活性并对该菌做了部分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发酵液对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致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6.0,培养6h后进入对数期,18h后生长进入稳定期.【期刊名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27)002【总页数】5页(P59-63)【关键词】乳杆菌;分离鉴定;抑菌活性;生物学特性【作者】赵鸭美;刘林;安静莹;钟敏;胡雪琼;刘颖【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普通高等学校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524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10 引言乳酸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中,它能抑制或杀死一些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改善食品风味,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1]。

近几年不断报道,一些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种或多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或前体多肽即细菌素,具有抗菌性强、抑菌谱广、安全无毒等特点,是开发天然食品防腐剂的重点研究方向[2]。

我国南海海域广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特殊的海洋生存环境使海洋生物具有与陆生生物不同的生理性状,并产生许多结构新颖、作用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是寻找乳酸菌新种和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的重大来源[3-5]。

本研究对从南海海滩沙泥中挖出的沙虫(Sipunculus nudus)肠道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细菌进行多相鉴定,对其发酵液进行了抑菌活性实验,并对它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益生菌的探索历史

益生菌的探索历史

益生菌的探索历史∙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研究了牛奶的变酸过程。

他把鲜牛奶和酸牛奶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它们都含有同样的一些极小的生物——乳酸菌,而酸牛奶中的乳酸菌的数量远比鲜牛奶中的多。

这一发现说明,牛奶变酸与这些乳酸菌的活动密切相关。

∙1878年,李斯特(Lister)首次从酸败的牛奶中分离出乳酸乳球菌。

∙1892年,德国妇产科医生Doderlein在研究阴道时提出产乳酸的微生物对宿主--人有益。

∙1899年,法国巴黎儿童医院的蒂赛(Henry Tissier),蒂赛率先从健康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分离了第一株菌种双歧杆菌(当时称为分叉杆菌),他发现双岐杆菌与婴儿患腹泻的频率及营养都有关系。

∙1900-1901年,Moro,Beijerinck和Cahn各自研究了肠道中的乳酸菌。

丹麦人奥拉一严森(OrIa—JerlSerl)首次对乳酸菌进行了分类。

∙1905年,保加利亚科学家斯塔门·戈里戈罗夫第一次发现并从酸奶中分离了“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同时向世界宣传保加利亚酸奶。

∙1908年,俄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伊力亚.梅契尼科夫(Elie Metchnikoff)正式提出了“酸奶长寿”理论。

通过对保加利亚人的饮食习惯进行研究、他发现长寿人群有着经常饮用含有益生菌的发酵牛奶的传统。

他在其著作「延年益寿」(Prolongation of Life)中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1915年,Daviel Newman首次利用乳酸菌临床治疗膀胱感染。

∙1917年,德国Alfred Nissle教授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的粪便中一株大肠杆菌。

这名士兵在一次严重的志贺氏菌大爆发中没有发生小肠炎。

在抗生素还没有被发现的那个时代,Nissle利用这株菌在治疗肠道感染疾病(由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取得可观成果。

这株大肠杆菌现仍然在使用,它是为数不多的非乳酸菌益生菌。

∙1919年,怀着对巴尔干半岛有益酸奶和巴斯德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成果的极大兴趣,伊萨克·卡拉索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创立了公司(达能前身)。

禽用乳酸菌的筛选与功能鉴定

禽用乳酸菌的筛选与功能鉴定

禽用乳酸菌的筛选与功能鉴定冯会贤;梅星星;蒋瑞瑞;郭克豹;孙向丽;康相涛;王彦彬【摘要】[目的]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筛选优质乳酸菌,为制备禽用微生态制剂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用30日龄健康青年鸡,取其盲肠内容物,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具有产酸能力的乳酸菌,对其进行耐pH 3.0胃酸和3 g/L牛胆盐筛选试验及菌株生长曲线、产酸能力测定,并通过平板抑菌试验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效果的菌株.最后对此菌株16S rRNA进行克隆测序,经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所取鸡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得到L1~L9 9株乳酸菌,其中L2、L4和L9株耐pH 3.0和3 g/L牛胆盐的综合能力较强.经过比较3株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发现L2菌株耐酸耐牛胆盐、生长迅速、产酸能力强,且具有较强的抑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活性.经16S rRNA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鉴定,确定L2为唾液乳酸杆菌.[结论]成功筛选出了1株可用以研制禽用微生态制剂的乳酸菌菌株.【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4)009【总页数】7页(P35-41)【关键词】乳酸菌;16S rRNA;大肠杆菌;鸡【作者】冯会贤;梅星星;蒋瑞瑞;郭克豹;孙向丽;康相涛;王彦彬【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畜牧局,河南信阳464000;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鸡大肠埃希菌病是引起鸡生长缓慢和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制约着养禽业的发展。

不同来源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不同来源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不同来源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于晨龙;张七斤;陈光明;杨晓宇;吕天星;苏日娜【摘要】试验从传统乳制品、仔猪粪便及鸡肠道分离到6株乳酸菌,分别命名为LS、LT、LJ1、LJ2、LZ1、LZ2.通过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6株分离菌进行鉴定及研究.结果显示LS、LT、LJ1、LZ2菌株为短乳杆菌;LJ2菌株为粪肠球菌;LZ1菌株为嗜酸乳杆菌.这6株菌株对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4(041)002【总页数】5页(P208-212)【关键词】乳酸菌;分离鉴定;16S rDNA【作者】于晨龙;张七斤;陈光明;杨晓宇;吕天星;苏日娜【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农业部动物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农业部动物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农业部动物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农业部动物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农业部动物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农业部动物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目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一般都通过抗生素来治疗,但抗生素的滥用使得大部分细菌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给疾病治疗及人类健康带来隐患。

寻找有益的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以菌治菌的方法正日益被人们接受。

实践证明益生素是一种可直接饲喂动物并能促进动物肠道菌群平衡的微生态制剂,可部分替换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有望解决抗生素残留问题及动物耐药问题,而在肠道众多菌种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益菌当属乳酸菌(罗慧等,2008)。

耐高温L_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耐高温L_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将 发 酵 液 pH 值 较 低 的 菌 株 按 接 种 量 为 2%~5%加 入含 YE 液体培养基三角瓶中, 50℃, 200r / min, 培养 24h。 发酵液 5 000r / min 离心 10min, 取 上 清 液 用 于 纸 层析定性。 将 2 %乳酸、 空白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液点样 进行纸层析, 以确定菌种培养液中是否产生有乳酸。 展 开 剂 : 正 丁 醇∶甲 酸∶水=10∶2∶15; 显 色 剂 : 0.2%溴 甲 酚绿∶0.05%甲基红∶0.5mol / L NaOH=1∶1∶0.15( v / v)溶液。 1.2.4 L-乳酸测定
167
技术·食品工程 >>>
CEREALS AND OILS PROCESSING
解成葡萄糖, 然后进行发酵。 从长远角度来讲, 有效 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 L-乳酸, 包括各种废弃物的资源 化利用, 将有助于节约粮食资源, 降低乳酸生产成本, 促进聚乳酸产业发展, 减少环境污染, 创造可观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乳酸生 产底物选择方面逐渐由淀粉转向木质纤维素。 要实现 对木质纤维素的同步糖化共发酵生产乳酸, 就要求乳 酸菌能够同木质纤维素完全水解所需的纤维素酶有良 好的协同作用。 也就是说乳酸菌的发酵温度、 pH 值等 条件要同纤维素酶糖化时的温度、 pH 值等条件接近或 一 致 。 一 般 纤 维 素 酶 作 用 的 温 度 在 50~60℃, pH 值 在 4.8~5.2, 因此要求乳酸菌要能够耐高温和耐酸。
【关键词】 耐高温 L-乳酸菌; 16S rDNA; 筛选; 鉴定 中图分类号: TS 2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199(2010)11-0167-05
乳酸及其衍生物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 化学品, 广泛应用于食品、 农业、 环保、 医药、 饲料、 日用品、 化工等领域。 人体和动物体只能代谢自身产 生或摄入的 L-乳酸, 因此 L-乳酸在食品、 饲料和医药 行业中备受重视。 以乳酸为单体经化学合成的聚乳酸 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高

益生乳酸菌——Lactobacillus_helveticus_H9

益生乳酸菌——Lactobacillus_helveticus_H9

益生乳酸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5年1月29日瑞士乳杆菌H9(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L. helveticus H9、Lb. helveticus H9)是依托内蒙古农业大学乳酸菌菌种资源库中保藏的259株瑞士乳杆菌中选育的1株性能优良的益生乳酸菌。

该菌株分离自西藏自治区那曲县罗马镇藏族牧民家庭自然发酵牦牛乳(kurut)样品。

采用体外和体内相结合的方法对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的益生功能进行了系统评价,并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技术对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 的益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是目前国内抗高血压领域研究最为系统的益生乳酸菌,该菌株来源明确,遗传背景清楚,基础研究系统,其应用前景良好。

相关研究报告分类目录如下: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的分离与筛选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模拟胃肠液中稳定性研究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发酵特性的研究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的复配菌株(或发酵剂)的选育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的增殖培养基优化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发酵乳ACE抑制类型的研究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发酵乳体内降血压效应研究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的基因组学研究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的蛋白质组学研究10.自然发酵乳中Lactobacillus helveticus遗传多样性研究1.L. helveticus H9的分离与筛选[1-3]L. helveticus H9是2008年分离自西藏自治区那曲县罗马镇藏族牧民家庭自然发酵的高ACE抑制活性酸牦牛奶(kurut)样品。

蔬菜废弃物中高抗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蔬菜废弃物中高抗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培养 24 h 后乳酸菌发酵液 中的主要有机酸成分。 1.4.4 高抗菌活性乳酸菌菌株的鉴定
根据乳酸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 16S rDNA 的遗 传学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蔬菜残渣样品中乳酸菌的分离 通过半选择性 MRS 培养基,试验从采集的蔬
菜废弃物样品中分离得到 62 株革兰阳性,过氧化 氢酶阴性的乳酸菌菌株。 2.2 高抗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
+++++++++
+
+


w++++++++
+

+

w++++++++
+

+

+++++++++
+
+


注: + : 代表反应为阳性; - : 代表反应为阴性; w: 代表反应为弱阳性。
73 饲料研究 FEED RESEARCH NO. 13,2014
饲料检测
菌效果好,抑菌谱广泛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4 [2]冯炜弘,汪建旭,杨道兰,等. 乳酸菌剂对花椰菜茎
饲料检测
表 1 4 株乳酸菌的抑菌效果
菌株
编号 ZZU 9 ZZU 13 ZZU 131 ZZU 136
大肠杆菌 ++ ++ ++ ++
沙门菌 +++

益生菌的发展历程

益生菌的发展历程

益生菌的发展历程1857 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研究了牛奶的变酸过程。

他把鲜牛奶和酸牛奶分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它们都含有同样的一些极小的生物一一乳酸菌,而酸牛奶中的乳酸菌的数量远比鲜牛奶中的多。

这一发现说明,牛奶变酸与这些乳酸菌的活动密切相关。

1878 年李斯特(Lister)首次从酸败的牛奶中分离出乳酸乳球菌。

1892 年德国妇产科医生Doderlein在研究**时提出产乳酸的微生物对宿主-人有益。

1899 年法国巴黎儿童医院的蒂赛(HenryTissier),蒂赛率先从健康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分离了笫一株菌种双歧杆菌(当时称为分义杆菌),他发现双岐杆菌与婴儿患腹泻的频率及营养都有关系。

1900-1901 年Moro, Beijerinck和Cahn各自研究了肠道中的乳酸菌。

丹麦人奥拉一严森(Orla— JerlSerl)首次对乳酸菌进行了分类。

1905 年保加利亚科学家斯塔门•戈里戈罗夫第一次发现并从酸奶中分离了“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同时向世界宣传保加利亚酸奶。

1908 年俄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伊力亚.梅契尼科夫(ElieMetchnikoff)正式提出了“酸奶长寿” 理论。

通过对保加利亚人的饮食**惯进行研究、他发现长寿人群有着经常饮用含有益生菌的发酵牛奶的传统。

他在其著作「延年益寿」(Prolongation of Life)中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1915 年Daviel Newman首次利用乳酸菌临床治疗膀胱感染。

1917 年德国Alfred Nissle教授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的粪便中一株大肠杆菌。

这名士兵在一次严重的志贺氏菌大爆发中没有发生小肠炎。

在抗生素还没有被发现的那个时代,Nissle利用这株菌在治疗肠道感染疾病(山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取得可观成果。

这株大肠杆菌现仍然在使用,它是为数不多的非乳酸菌益生菌。

1919年怀着对巴尔干半岛有益酸奶和巴斯德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成果的极大兴趣,伊萨克•卡拉索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创立了公司(达能前身)。

植物乳杆菌天然质粒分类

植物乳杆菌天然质粒分类

植物乳杆菌天然质粒分类孙大庆1,李洪飞1,宋大巍2,杨 建1,2(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319;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摘 要:为建立植物乳杆菌天然质粒分类方法,以质粒复制起始蛋白(replication initiation protein ,Rep )作为分类标记,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方法,将植物乳杆菌53 个编码Rep 天然质粒划分为6 个质粒类型,包括5 个质粒家族和1 个新的复制类型质粒,之后进一步提出了每个质粒家族特有的骨干序列,最终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植物乳杆菌天然质粒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与以往质粒功能和不相容性分类方法相比较,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质粒;基因组;复制起始蛋白;复制子Classification of Natural Plasmids in Lactobacillus plantarumSUN Daqing 1, LI Hongfei 1, SONG Dawei 2, YANG Jian 1,2(1. National Coarse Cereals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163319, China;2.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163319, China)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a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natural plasmid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 plantarum ) by using plasmid replication initiation protein (Rep) as a taxonomic marker. Fifty three plasmids encoding Rep in L. plantarum were divided into six plasmid types by the method of phylogenetic analysis, including five plasmid families and one novel replication type of plasmid. Then, the backbone sequence specific to each plasmid family was further proposed. Finally, a simple and effective classification method and criterion for L. plantarum natural plasmids was establishe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classification methods based on plasmid function and incompatibility, this method displayed relatively better practicability and versatility.Key word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plasmid; genome; replication initiation protein; replicon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12011中图分类号:Q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7)12-0069-06引文格式:孙大庆, 李洪飞, 宋大巍, 等. 植物乳杆菌天然质粒分类[J]. 食品科学, 2017, 38(12): 69-74.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12011. SUN Daqing, LI Hongfei, SONG Dawei,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natural plasmids in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J]. Food Science, 2017, 38(12): 69-7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712011. 收稿日期:2016-10-28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QC2014C020)作者简介:孙大庆(1979—),男,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

乳酸菌的研究与介绍

乳酸菌的研究与介绍

促进促进骨 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缓解压力
乳酸菌可能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改善心理健康。
对肝脏有益
一些研究表明,乳酸菌对肝脏有益,能够 改善肝脏功能,预防脂肪肝等疾病。
07
研究乳酸菌的意义与展望
研究乳酸菌对深入了解微生物生态学的重要性
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维持 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落是人体内最丰富的微生物群落之一,乳酸菌 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乳酸菌在肠道内占据优势地位,对于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 衡和肠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乳酸菌对肠道健康的维护作用
1
乳酸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内的pH值,抑制病原 菌的生长和繁殖。
2
乳酸菌能够产生多种抑菌物质,如乳酸、乙酸 等,进一步增强肠道的抗感染能力。
3
乳酸菌能够刺激肠道黏膜的免疫应答,提高肠 道的免疫力,维护肠道健康。
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价值
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于发酵制品的生产,如 酸奶、奶酪、酸菜等。
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和乙酸具有改善食品口感和风 味的作用,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和其他有机酸具有防腐作用,可以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乳酸菌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增强免疫力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能够激活人体免疫细胞,提高免疫力,预防 感染。
减轻过敏症状
乳酸菌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助于减轻过敏症状,改善过敏体 质。
抑制肿瘤生长
一些研究表明,乳酸菌及其产物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乳酸菌对人体其他系统的有益影响
降低胆固醇
乳酸菌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减少心 血管疾病的风险。
乳酸菌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植物乳杆菌HG20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的改善作用

植物乳杆菌HG20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的改善作用

植物乳杆菌HG20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的改善作用刘春红1,林丽2,肖茹雪2,崔伟东2,赵子健3,李盛钰3(1.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2.吉林省命之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22) (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3)摘要:为了获得一株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的乳酸菌新菌株,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API50 CHL糖发酵实验、16S rDNA和pheS基因序列比对,对一株分离自黄瓜表面的乳杆菌新菌株HG20进行鉴定。

通过踝关节肿胀程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类风湿相关指标,评价菌株HG20对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结果表明:HG20菌株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给药21 d后,HG20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周长由3.98 cm降低至1.31 cm(65.52%);足趾容积由6.61 mL降低至2.35 mL(61.28%)。

与模型组比较,植物乳杆菌HG20可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1β(38.26%)、TNF-α(52.58%)水平,提高抗炎因子IL-10表达(55.38%),减少C反应蛋白(CRP 12.89%)、免疫球蛋白IgG(46.07%)和IgM(34.29%)水平。

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HG20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调节自身免疫,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一株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益生菌新菌株。

关键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炎症;类风湿关节炎文章篇号:1673-9078(2021)03-1-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3.0711 Improve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HG20in RatsLIU Chun-hong1, LIN Li2, XIAO Ru-xue2, CUI Wei-dong2, ZHAO Zi-jian3, LI Sheng-yu3(1.Special Education College,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2.Jilin Mingzhiy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Changchun 130022, China)(3.Institute of Agro-Food Technology,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chun 130033,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obtain a new strai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with adjuvant therap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PI50 CHL sugar fermentation experiment, 16S rDNA and pheS gene sequence comparison were performed to isolate a strain HG20 from the surface of cucumber for further identificat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HG20 strain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model rats induced by type II collagen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indices including the degree of ankle swelling, levels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and rheumatoid-related indica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G20 was identified as a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rain. Animal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21 days of administration, the ankle circumference of rats in the HG20 group decreased from 3.98 cm to 1.31 cm (by 65.52%), and the toe volume decreased from 6.61 mL to 2.35 mL (by 61.28%).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L. plantarum HG20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vels of serum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L-1β by 38.26%; TNF-α by 52.58%),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anti-inflammatory factor (IL-10 by 55.38%),reduce C-response protein (CRP by 12.89%) and immunoglobulin (IgG by 46.07%; IgM by 34.29%). In summary, L. plantarum HG20 has adjuvant therapeutic effects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through reduc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regulating autoimmunity. It is a new probiotic strain with potential application prospects.引文格式:刘春红,林丽,肖茹雪,等.植物乳杆菌HG20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的改善作用[J].现代食品科技,2021,37(3):1-6LIU Chun-hong, LIN Li, XIAO Ru-xue, et al. Improve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HG20 in rats [J].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37(3): 1-6收稿日期:2020-07-27基金项目: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CXGC2017ZD01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36);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人才基金项目(C92070310)作者简介:刘春红(1976-),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通讯作者:李盛钰(1977-),男,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功能性益生菌和发酵食品1Key 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inflammation; rheumatoid arthritis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疼痛、关节囊肿胀、病变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主要病理变化为慢性滑膜炎,并逐渐表现为软骨以及骨破坏,最终导致患者发生关节畸形甚至关节功能丧失,是我国造成劳动力丧失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1]。

caldicoprobacter分类学水平

caldicoprobacter分类学水平

一、caldicoprobacter的起源和发现1.1 c乳酸菌属(Caldicoprobacter)是一类革兰氏阳性、不产鞭毛的芽孢杆菌。

其细胞形态为杆状,大小约为1-2um*0.4-0.5um。

它的类型菌株为Caldicoprobacter oshim本人。

其呈线形分裂,产生梭菌状的孢子。

1.2 Caldico probacter是由日本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在人类和动物的食道发现的。

它们首先被确定为杆菌(Caldicoprobacter oshim本人)的存在。

乳酸菌属的细菌首次是在美国人腹泻的粪便中分离到的。

1.3 乳酸菌属以它的生肖向属,目前该属所属的种的介绍比较的少,他的种与属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属。

二、caldicoprobacter的分类及系统发育2.1 Caldico probacter属于菌纲。

它是一类新兴的梭菌状细菌。

在传统的微生物分类学中,它被归类为革兰氏阳性细菌,但在系统进化树上发现其与梭菌类细菌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被划归到了梭菌门下。

2.2 Caldico probacter既未校正使用重灭迷害,又既未校正使用燃料燃烧,同时与传统的酪膜培养肉汤弯曲菌盐片关系微弱也不明显,故将之提升到非凝聚量子场中。

2.3 在系统发育学上,Caldicoprobacter与嗜酸猛兽杆菌(Carnobacterium)和拟单胞菌目(Bacteroidales)等细菌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2.4 乳酸菌属与与其不同于拟单胞菌目(Bacteroidales)乳酸菌属‘是,该属的分类位置需进一步确认。

2.5 通过对Caldico probacter进行系统发育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细菌分类学中的位置和演变历史。

三、caldicoprobacter的特征和生活习性3.1 Caldico probacter对温度很敏感,趋向于对高温环境保持相对的适应性,通常生长在45-70摄氏度。

这种细菌对环境中氧气含量敏感,是一种厌氧性细菌。

新疆饲料乳酸菌的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

新疆饲料乳酸菌的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

新疆饲料乳酸菌的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热娜·米吉提;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苏豫梅;周秀文;李越中;乌斯满·依米提【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00)006【摘要】[目的]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常用饲料样品(玉米、苜蓿、小麦)的乳酸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平板分离法分离3种饲料原料中的乳酸菌,再以MRS+ CaCO3固体培养基进行筛选.对所分离得到的80株乳酸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16S rDNA序列分析,探讨其分类学地位.[结果]从苜蓿中得到乳酸菌20株、小麦中得到乳酸菌41株、玉米中得到乳酸菌19株.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可知,80株乳酸菌分属于2个属,即乳杆菌属、肠球菌属;7个种,即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肠道球菌(Entercoccus faecium)、耐久肠球菌(Entercoccus duran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海氏肠球菌(Entercoccus hirae).3种饲料原料中千酪乳杆菌和肠道球菌普遍存在.除了这2种乳酸菌外,小麦中还有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苜蓿内有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海氏肠球菌、耐久肠球菌.玉米内有植物乳杆菌、耐久肠球菌.[结论]新疆吐鲁番地区不同饲料中乳酸菌存在较大的多样性,干酪乳杆菌、肠道球菌等乳酸菌为饲料发酵的关键菌群,该试验结果为饲料乳酸菌资源开发及饲料乳酸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总页数】5页(P3253-3257)【作者】热娜·米吉提;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苏豫梅;周秀文;李越中;乌斯满·依米提【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技术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00;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5+3【相关文献】1.新疆饲料乳酸菌的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英文) [J], 热娜·米吉提;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苏豫梅;周秀文;李越中;乌斯满·依米提2.水稻秸秆青贮饲料中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优势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J], 王彦苏;张一凡;严振亚;丁成龙;戴传超3.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分析 [J], 党树锋;侯俊财4.新疆塔什库尔干牦牛mtDNA Cytb基因和D-Loop区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J], 胡丹;钟金城;柴志欣5.新疆地方绵羊品种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 [J], 吕雪峰;许艳丽;郑文新;胡昕;赛迪古丽·赛买提;王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酸、耐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

产酸、耐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

产酸、耐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林龙镇;邹卫玲;李安章;朱红惠【摘要】[Objective]To isolate, screen and evaluate Lactobacillus strains with excellent acid-producing ability, and offer materials for application of Lactobacillus in feed industry.[Method]Using acid flavor food as samples, we isolated and screened Lactobacillus strains, initially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calcium dissolving zone and subsequently according to acid tolerance. The acid-producing abilitie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low-pH and bile salt tolerance,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Lactobacillus strains screened out were further studied. [Result]Ten Lactobacillus strains capable of growing at pH 3.0 were obtained. Strain SC3A and DJ3 were identified as L. pentosus, and strain SC15, SC16, DJ9B, DJ10C, SC8, DJ8A, DJ8B and DJ9A were identified as L. fermentum. The acid-producing abilities, fermentation growth rate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L. pentosus strains DJ3 and SC3A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L. fermentum stains. The L. fermentum strains DJ8A and DJ9B showed higher tolerance to acid environment and bile salt.[Conclusion]Ten Lactobacillus strains obtained from acid flavor food have strong acid-producing ability, acid tolerance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have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food and feed industries.%[目的]分离筛选高效产酸的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p.,并进行功能评价,为乳酸菌在饲料行业的应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酸性风味食品为样品来源,以溶钙圈大小为指标进行初筛,以耐酸能力为指标进行复筛,并进一步研究了筛选得到的乳酸菌的产酸性能、生长特性、耐酸、耐胆盐以及抑制病原菌的能力.[结果]获得了10株可在pH 3.0生长的乳酸菌.其中,菌株SC3A和DJ3被鉴定为戊糖乳杆菌L.pentosus,菌株SC15、SC16、DJ9B、DJ10C、SC8、DJ8A、DJ8B和DJ9A为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戊糖乳杆菌DJ3和SC3A的产酸能力、发酵生长速率和抑制病原菌的能力显著优于发酵乳杆菌.而发酵乳杆菌DJ8A和DJ9B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较强.[结论]从酸性风味食品分离得到了10株具有较强的产酸、耐酸和抑菌能力的乳酸菌,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中具有应用潜力.【期刊名称】《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9)002【总页数】8页(P95-102)【关键词】乳酸菌;分离鉴定;产酸;抑菌活性;耐酸;耐胆盐【作者】林龙镇;邹卫玲;李安章;朱红惠【作者单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70;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70;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70;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3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p.是一类能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革兰阳性、无芽孢细菌的统称[1]。

一株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特性研究

一株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特性研究

一株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特性研究孙杰;姜杰;冯彬斌;孔令民;汪钊;魏春【摘要】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出了3株发酵液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乳酸菌.其中鉴定并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ZS02的菌株所产的细菌素,经121℃处理30 min后活性仅降低了8%左右.使用离子交换和制备液相色谱对该菌所产细菌素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测定了细菌素WZS02的效价和抑菌谱,以1 mg/mL的Nisin标准品(1 000 IU/mg)作为参照,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时,菌株WZS02的发酵液效价为9 097 IU/mL,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指示菌,发酵液效价为2 796 IU/mL.因此,该细菌素对革兰氏阴性及阳性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具备较大的应用潜力.【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8(044)009【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乳酸菌;细菌素;抗菌性;稳定性【作者】孙杰;姜杰;冯彬斌;孔令民;汪钊;魏春【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正文语种】中文细菌素是由某些细菌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产生的一类有抑(杀)菌活性的蛋白或多肽类物质[1]。

细菌素的抑菌活性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亲缘关系相近的菌种,而对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抗菌活性很弱或者无效。

细菌素由于具有天然、无公害、无残留、热稳定性好、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逐渐成为微生物防腐剂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并且被认为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

乳酸菌是公认的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天然生物防腐剂[2],大多数乳酸菌会在生长过程中向外部环境中释放具有抑菌活性的细菌素。

乳酸菌表现载体系统之建立.

乳酸菌表现载体系统之建立.

乳酸菌表現載體系統之建立Construction of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for Lactic Acid Bacteria楊豐旭2,許輔2,簡伯容11元培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2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校址:30015 新竹市元培街306號電子郵件:******************.edu.tw電話:(03) 538-1183轉8490摘要乳酸菌屬一種益生菌(probiotics),在保健食品上與醫療的應用十分被重視。

由於基因工程技術大都藉以大腸桿菌為宿主,而基因重組大腸桿菌無法應用於食品製造,同時目前並無適宜的食品用之乳酸菌表現載體,可供表現外來的蛋白質。

本研究利用乳酸菌/大腸桿菌穿梭載體pLP3537為表現載體之骨架,以野生乳酸菌株Lactobacillus casei ssp. casei ATCC 393之染色體基因為模組,進行lac 啟動子(promoter)擴增,做為表現載體異源基因之調控元件,此啟動子在含有葡萄糖(glucose)之生長環境下會受抑制,在含有乳糖(lactose)環境下會啟動並促進下游基因表現;再利用質體pQE30之λ終止子(terminator)為元件,以增加異源基因之穩定度及表現量。

將lac 啟動子及λ終止子與pLP3537進行接合獲得載體pLP-LT。

本實驗成功構築表現載體pLP-LT,將此載體以電穿孔法轉形至乳酸菌,乳酸菌轉型株可獲得erythromycin之抗性。

關鍵詞:益生菌,乳酸菌,表現系統,穿梭載體keyword:probiotics, Lactic acid bacteria, expression system, shuttle vector1.前言乳酸菌是一群可發酵醣類產生乳酸、醋酸等有機酸的微生物,革蘭氏陽性之球菌或桿菌,在食品發酵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Mckay and Baldwin,1990)。

乳酸菌自古以來就被人類利用於食品發酵的製造,如蔬菜、穀類、肉品及牛乳等原料的發酵,為食品工業上重要的微生物之一,乳酸菌對於人體的健康亦有所貢獻例如增進食品營養價值,維持腸道菌相生長、及提高乳糖使用率(Siddons and Coates, 1972),甚至可以抗癌或降低膽固醇(Sanders, 1993;Mital and Garg, 199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