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讲解

合集下载

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参数

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参数

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参数辐流式沉淀池1.设计数据(1)池子直径(或正方形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采用6-12. (2)池径不宜小于16m。

(3)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0.10.(4)一般均采用机械刮泥,也可附有空气提升或静水头排泥设施。

(5)当池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小于20,m)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

(6)进出水的不是方式可分为: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②周边进水中心出水③周边进水周边出水(7)池径小于20m,一般采用中心转动的刮泥机,其驱动装置设在池子中心走道板上,池径大于20m时,一般采用周边传动的刮泥机,其驱动装置设在桁架的外缘(8)刮泥机的旋转速度一般为1-3r/h,外周刮泥板的线速不超过3m/min,一般采用1.5m/min.(9)在进水口的周围应设置整流板,整流板的开口面积为过水断面积的6%-20%。

(10)浮渣用浮渣刮板收集,刮渣板装在刮泥机桁架的一侧,在出水堰前应设置浮渣挡板,(11)周边进水的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沉淀效率较高的池型,与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相比,其设计表面负荷可提高1倍左右。

2.计算公式辐流式沉淀池取池子半径1/2处的水流断面座位计算断面,计算公式如(1),周边进水沉淀池的计算公式如(2)(1)①沉淀部分水面面积(F/m 2) F=Qmax/n.q(Q=最大设计流量n=池子个数 q=表面负荷)②池子直径(D/m) D=πF4③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m) h=q.t (t=沉淀时间)④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Q/n ×t⑤污泥部分所需容积(V/m3) V=SNT/1000 (S=每人每日污泥量,L/(人.d) 一般采用0.3-0.8) N=设计人口数 T=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 ) 或者 V=ZK T C C Q )100(10086400)21(0ργ-⨯⨯-(C1=进水悬浮物浓度,C2=出水的t/m3,K Z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r=污泥容重,p 0=污泥含水率)⑥(以下为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参数)④⑥池子个数(或分格数)(n/个) n=B/b (b=每个池子(或分格)宽度) ⑦污泥部分所需容积(V/m3) V=SNT/1000 (S=每人每日污泥量,L/(人.d) 一般采用0.3-0.8) N=设计人口数 T=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 ) 或者 V=ZK T C C Q )100(10086400)21(0ργ-⨯⨯-(C1=进水悬浮物浓度,C2=出水的t/m3,K Z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r=污泥容重,p0=污泥含水率)⑧池子总高度H=h1+h2+h3+h4(1.超高 3.缓冲层 4.污泥部分高度)⑨污泥斗容积V=1/3H4(f1+f2+2f)1f⑩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V=(L1+L2)/2×H4×b(L1=梯形上底长L2=梯形下底长 H4=梯形高度)二、斜板(管)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是根据“浅层沉淀”理论,在沉淀池中加设斜板或蜂窝斜管,以提高沉淀效率的一种新型沉淀池。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

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

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

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

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辐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辐流式沉淀池课程设计

目录一,任务书二,实践设计方案简介1.一般辐流式沉淀池旳构造2.辐流式沉淀池旳设计参数三,环境保护设备草图及阐明四,设备主题设计、计算以及选型1.设计前提2. 设计计算过程3.刮泥机选型及实物图4.辐流式初沉池实物图五,设计成果概述或一览表六,对本设计设计旳评述七,参照文献八,附图二.实践设计方案简介沉淀池作为都市污水处理厂旳常规水处理构筑物,在水处理厂中发挥重要旳作用。

而作为水处理中最基本措施旳沉淀法,在水处理旳不一样阶段都发挥着重要旳作用。

因此对沉淀池及其排泥机构旳研究日益受到给排水工作者旳重视。

本次对辐流式沉淀池旳各部分旳构造和尺寸进行了设计。

在进行污水处理工程时,应充足考虑辐流式沉淀池旳长处及缺陷,最大程度上设计出高效率、投资少旳实际可行方案。

在这次辐流式沉淀池旳设计中,我们将根据沉淀池旳性能及构造设计沉淀池参数阐明及参数选用、沉淀池构造计算、沉淀池配套设备选用等内容,最佳旳整顿出一套完美旳辐流式沉淀池方案。

设计前提:某都市污水处理厂最大流量为Qmax10000m³ /d,设计人口N=6万人。

采用机械刮泥。

1. 一般辐流式沉淀池旳构造一般辐流式沉淀池呈圆形或正方形,直径一般为6~60m,最大可达100m,中心深度为2.5~5.0m,周围深度1.5~3.0m。

污水从辐流式沉淀池旳中心进入,由于直径比深度大得多,水流呈辐射状向周围流动,沉淀后旳污水由四面旳集水槽排出。

由于是辐射状流动,水流过水断面逐渐增大,而流速逐渐减小。

辐流式沉淀池大多数采用机械刮泥(尤其直径不小于20m 时,几乎全用机械刮泥),将全池沉淀污泥搜集到中心泥斗,再借静压力或排泥泵排出。

刮泥机一般为架构造,绕池中心转动,可中心驱动或周围驱动,池底坡度一般为0.05。

2. 辐流式沉淀池旳设计参数(1)池子直径(或正方形一边)与有效水深旳比值,一般采用6~12。

(2) 池径不适宜不不小于16m。

(3) 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0.10。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首先,确定沉淀池的尺寸。

沉淀池的尺寸需要根据进水水量和所需沉
淀时间来确定。

沉淀时间一般根据所需去除悬浮颗粒物的效果和水质要求
来确定,常用的沉淀时间一般为1-2小时。

根据沉淀时间和进水水量可以
计算沉淀池的有效容积。

有效容积等于沉淀时间乘以进水流量,即
V=Q×T,其中V为沉淀池的容积,Q为进水流量,T为沉淀时间。

其次,确定流量。

流量的确定需要考虑进水水质和所需水质的差异程度,流量的设计一般为1-2倍于进水流量。

由于辐流式沉淀池是通过向上
加速流动水来形成涡流,从而促进颗粒物的沉淀,流速需要适当增加。

然后,确定污泥设施。

沉淀池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污泥,污泥设施需
要合理配置,包括污泥收集和排出方式。

常用的污泥设施包括污泥池和污
泥排放系统,具体的设计需要考虑污泥量和处理方式。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些设计细节,如沉淀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形式和尺寸,进出水管道的布置和设计,以及沉淀池内的流动规律等。


出水口要合理布置,以保证水流顺畅,避免死角和渦流的产生。

最后,还需要进行一些计算和考虑其他因素。

例如,可以根据沉淀池
的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对沉淀池的尺寸和设施进行合理选择。

此外,还需要考虑水质变化对沉淀效果的影响,根据进水水质的变化来进行运行
和维护。

综上所述,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包括沉淀池的尺寸、流量和
污泥设施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提高沉淀池的效果,达到
水处理的要求。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工程技术)

沉淀池设计计算(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工程技术)

沉淀池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

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

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

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

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说明

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说明

一 辐流式二沉池介绍 辐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圆形为多,也有方形的。

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进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缓流动。

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出水渠。

辐流式沉淀池多采用回转式刮泥机收集污泥,刮泥机刮板将沉至池底的污泥刮至池中心的污泥斗,再借重力或污泥泵排走。

为了刮泥机的排泥要求,辐流式沉淀池的池底坡度平缓。

辐流式沉淀池半桥式周边传动刮泥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工艺过程中沉淀池的理想配套设备适用于一沉池或二沉池,主要功能是为去除沉淀池中沉淀的污泥以及水面表层的漂浮物。

一般适用于大中池径沉淀池。

周边传动,传动力矩大,而且相对节能;中心支座与旋转桁架以铰接的形式连接,刮泥时产生的扭矩作用于中心支座时即转化为中心旋转轴承的圆周摩擦力,因而受力条件较好;中心进水、排泥,周边出水,对水体的搅动力小,有利于污泥的去除。

二 作图说明同样是一个剖面图和一个带有尺寸的图。

带尺寸的图是从课本上拍的,就标上尺寸吧。

剖面图是在网上搜的,大概类似就好。

三 设计参数池型采用辐流沉淀池,其设计参数如下:日平均处理水量d m Q /150003= 设计人口为5万,拟设计一座,远期增加一座。

氧化沟混合液浓度为3000mg/L ,回流污泥浓度为Cu=10000mg/L ,回流比R=100%。

表面负荷取值范围为0.6-1.0)(h m m 23/,取为0.8)(h m m 23/, 则沉淀部分水面面积:2'6.3908.0224/15000m nqQ F =⨯==2)实际水面面积:22226.415423142.34m D F =⨯==π 3)实际表面负荷:)/(75.026.415224/1500023'h m m nF Q q ⋅=⨯==4)单池设计流量:h m n Q Q /5.312224/1500020=== 5)校核堰口负荷:DQ q π6.320'1⨯==23142.36.325.312⨯⨯⨯ =)/(7.1)/(60.0m s L m s L ⋅<⋅ 校核固体负荷:FN Q R q W 24)1(0'2⨯+= =26.4152435.312)11(⨯⨯⨯+ =)/(150)/(36.10822d m kg d m kg ⋅<⋅6)澄清区高度:设沉淀时间h t 0.4=,(取值范围为2.0-5.0)则有:m F t Q h 01.326.4150.45.3120'2=⨯== (有效水深) 径深比:64.701.323'2==h D ,处于6-12之间,合设计要求。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中心进水周边出水)1、每座池表面积A1(m^2)Qmax=2450 n=2q0=2A1=Qmax/(n*q0)=612.5其中: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h)n——池子数(座)q0——表面负荷(m^3/(m^2*h)),见设计参数2、池径D(m)π=3.14D=SQRT(4A1/π)=27.9取283、有效水深h2(m)t=1.5h2=q0*t=3其中:t——沉淀时间(h),见设计参数4、沉淀区有效容积V'(m^3)V'=A1*h2=1837.55、污泥量W(m^3)S=0.5N=340000T=4W=SNT/(1000*24*n)=14.2其中:S——每人每日污泥量(L/(p*d)),一般0.3~0.8N——设计人口数(p)T——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h),见设计参数6、污泥斗容积V1(m^3)r1=2r2=1а=60R=D/2=14h5=(r1-r2)*tgа=0.3V1=π*h5*(r1^2+r1*r2+r2^2)/3=2.3其中:r1.r2——泥斗上下部半径(m)R——池半径(m)а——泥斗壁与底面夹角(度)h5——泥斗高度(m)7.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V2(m^3)i=0.05h4=(R-r1)*i=0.60V2=π*h4*(R^2+R*r1+r1^2)/3=142.2其中:i——池底坡度,一般0.05~0.10h4——底坡落差(m)8.池高H(m)h1=0.3h3=0.5H=h1+h2+h3+h4+h5=4.7其中:h1——超高(m),一般0.3h3——缓冲层高(m),一般非机械排泥时0.5,机械排泥时高出刮泥板0.3 9.径深比校核D/h2=9.3说明:D/h3应介于6~12。

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参数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参数如下 (1)池子直径(或者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的比值大于6;(2) 池径不宜小于16m ;(3) 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0.1m ; (4) 一般采用机械刮泥,也可附有空气提升或净水头排泥设施;(5) 当池径(或正方形的一边)较小(小于 20m )时,也可采用多斗排泥;(6) 停留时间2.5~3h ;(7) 表面负荷:0.6~1.5m 3/ (m 2• h )。

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计算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计算过程如下⑴:(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Qnq式中:Q —设计最大流量 m 3/h ;n —池数(个),本设计设置2座沉淀池; q —表面负荷,m 3/(m 2 • h) , 0.6~ 1.5 m 3/(m 2• h) (3) 沉淀区有效水深h 2 qt式中:h 2 —沉淀区有效水深,m ;[1](2)池子直径 D37.62m4 1111.1t —沉淀时间,1.5~4.0h;取3.0h(4) 校核径深比D , 在 6-712内,符合要求h 2 4.8(5)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6) 沉淀区的所需容积 SNT 1000n式中:n —沉淀池座数。

(7) 污泥斗的容积匚二污泥斗上部半径60 h 5 —污泥斗的高度(m ,1) tan60 1.73 r 2—污泥斗下部的半径(8) 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h 4—圆锥体高度 R —池子半径(9) 污泥总容积V V 1 V 2 12.68 282 333.58m(11)沉淀池总高度H h 1 h 2 h 3 h 4 h 5式中:3333.3 3m 3 4999.95m 3S —每人每日污泥量, L/(人・ d ) — 般为 0.3~0.8 N —设计当量人口数,T —两次清除污泥像个时间,d ;(「12仃(22 2 1 12) 12.68m 3V 2 -y (R 2 Rn 「) 0.8(18.52 18.5 2 22) 320.9m 3 Vnh1—沉淀池超高,m;h3—缓冲高度,m;h5 —沉淀池泥斗高度,m,为1.7m。

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

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

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辐流式沉淀池是由内循环和外循环组成的沉淀池,主要用于处理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有机物。

它的设计和计算将影响它的效果和运行效率,因此,设计和计算对于辐流式沉淀池的性能至关重要。

一、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1.池体形状池体形状一般有方形、圆形、梯形、多边形等,其选择取决于沉淀物的类型和污水的特性。

方形池体适用于悬浮物和沉淀物的分离,但采用圆形池体可以提高水流流速,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和沉淀物的沉积。

2.池体尺寸池体尺寸的选择受污水流量、处理时间、及悬浮物和沉淀物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池体的深度不宜过深,通常控制在1.5m以内,以确保有效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分离。

3.内部参数内部参数包括池体的填料、支撑结构以及排水系统等。

填料的选择取决于污水的特性,一般选用石灰石、砾石等硬度较大的材料,以便有效地捕捉悬浮物和沉淀物。

支撑结构主要是为了支撑填料,以防止填料堵塞池体。

排水系统需要安装支架、排水管和排水泵等,以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辐流式沉淀池的计算1.水力学计算水力学计算包括水力压力计算、流量计算、流速计算和水力均衡计算等。

辐流式沉淀池的水力压力计算一般采用静力学方法,以确定池体内的水力压力;流量计算一般采用容积流量计算;流速计算主要是确定池体内的水力均衡;水力均衡计算是为了确定污水流量的分布。

2.处理效率计算处理效率计算是为了确定污水处理系统的性能,一般采用水力学原理,通过实验测定污水中悬浮物、沉淀物和有机物的含量,来计算处理效率。

三、辐流式沉淀池的操作辐流式沉淀池的操作是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其主要内容包括污水处理设备的定期检查、清洗和维护等。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防止污水处理系统出现故障;清洗可以防止污水处理设备堵塞,保证污水处理效率;维护可以及时维护污水处理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和计算对于污水处理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其设计要综合考虑污水特性、污水处理设备等因素,其计算要采用水力学原理,并定期维护污水处理设备,以保证污水处理效率和安全性。

辐流沉淀池的设计(4.25)

辐流沉淀池的设计(4.25)
(7)一般为静水压力排泥,排泥管直径不小于 200mm。
结构尺寸设计
(1)沉淀池表面积A1和池径D
Qmax— 最大设计流量 0.5 n— 沉淀池个数 q0—表面负荷,无测定资料时, 初沉池:2~4m3/(m2· h), 二沉池: 1.5~3m3/(m2· h)
Qmax A1= nq 0
4A1 D= π
设计内容
(1) 结构尺寸设计
确定沉淀池整体尺寸及各构件的相对位置
(2) 功能构造设计 确定各功能分区构件的结构形式,满足各 功能的实现
设计规范与原则
(1)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之 比以6~12为宜,有效水深为2~4m,水池直径不宜大 于50m。 (2)对城市污水厂,沉淀池个数应不小于2。 (3)出水堰负荷,初沉池≤2.9L/s· m;二沉池: 1.5~2.9L/s· m。
沉淀池是给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处理构筑物,用于分离 悬浮物,是污水处理工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到目前为 止最常用的沉淀池类型有:竖流式、平流式和辐流式。沉淀 池主要由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缓冲区和污泥区几部分 组成。
辐流式沉淀池的水流呈水平向四周辐流,可作为初沉池 或二沉池分离悬浮物,主要分为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和向心辐 流式沉淀池。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呈圆形或正方形,直径一般为6~60m, 最大可达100m,中心深度为2.5~5.0m,周边深度为1.3~3.0m。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进水方式为中心进水,大多数采用机 械刮泥,尤其直径大于20m时,几乎全用机械刮泥。池底坡 度一般为0.05,坡向中心泥斗,中心泥斗的坡度为0.12~0.16。
(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 ’ Qmax t 或 V ’= n
V ’=A1h2
(4)污泥部分所需容积V

辐流式沉淀池工作原理

辐流式沉淀池工作原理

辐流式沉淀池工作原理一、引言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其工作原理基于重力沉降原理和电场作用原理,通过对水体施加电场,使得悬浮物和颗粒物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板方向运动,并在过程中被捕获沉淀。

二、辐流式沉淀池的结构辐流式沉淀池由进水管、出水管、集料板、电极板和高压电源等部分组成。

其中,进水管将待处理的水体引入设备内部,经过集料板后进入到电极板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施加高压电场,使得悬浮物和颗粒物向电极板方向运动并被捕获。

经过沉淀后的清水从出水管排出。

三、重力沉降原理重力沉降是指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在液体或气体中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自然下落现象。

在辐流式沉淀池中,重力沉降是指悬浮物和颗粒物受到重力作用而向下运动,最终沉淀在电极板上。

四、电场作用原理电场作用是指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的运动。

在辐流式沉淀池中,施加高压电场后,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带上一定的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板方向运动,并在过程中被捕获沉淀。

五、辐流式沉淀池的工作过程1. 进水:待处理的水体通过进水管进入设备内部。

2. 集料:在集料板上,悬浮物和颗粒物开始受到重力作用而向下运动。

3. 电极板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施加高压电场,使得悬浮物和颗粒物带上一定的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板方向运动,并在过程中被捕获沉淀。

4. 出水:经过沉淀后的清水从出水管排出。

六、辐流式沉淀池的优缺点优点:1. 沉降效率高:由于同时利用了重力与静电力两种方式进行处理,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2. 处理效果稳定:辐流式沉淀池的处理效果不受水质变化的影响,因此能够保持稳定的处理效果。

3. 操作简单: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成本低。

缺点:1. 能耗较高:由于需要施加高压电场,因此能耗较高。

2. 适用范围有限:只适用于处理悬浮物和颗粒物较大的水体,对于微小颗粒和胶体等难以去除。

七、总结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重力沉降原理和电场作用原理。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讲解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讲解

《环保设备设计及应用》课程设计题目: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年级专业:12-环保设备班姓名:陈艳云、洪小云、庄煜倩学号:**********、**********、**********二○一五年六月十日目录设计任务及要求 (3)1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简介 (3)2 沉淀池基本参数计算 (5)2.1设计参数要求 (5)2.2基本参数计算 (5)2.3中心进水管的计算 (7)2.4出水堰的计算 (7)2.5扩散筒 (8)3 驱动机构设计 (8)3.1传动装置的选择 (8)3.2驱动机构选择 (9)3.3传动轴计算 (11)3.4齿轮的设计 (11)4 中心传动竖架设计 (14)4.1中心传动竖架结构 (14)5 刮臂和刮板设计 (16)5.1刮板 (16)6 设计小结 (18)7 小组分工 (19)参考文献 (20)成绩评定 (20)附件 (21)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在设计过程中熟悉和掌握辐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2)根据设计任务拟订总体设计方案;按工作状态分析、计算和确定零部件的型号或主要尺寸;考虑安装、使用维护等问题进行结构设计;绘制整体装配图和零部件工作图;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等。

(3)每小组学生应完成:A.整体装配图1张(A3号);B.零部件工作图不少于3张;C.设计说明书1份,不少于6000字。

1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简介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呈圆形或正方形,直径(或边长)一般为6~60m,最大可达100m,中心深度为2.5~5.0m,周边深度1.5~3.0m,污水从辐流式沉淀池的中心进入,由于直径比深度大得多,水流呈辐射状向周边流动,沉淀后的污水由四周的集水槽排出。

由于是辐射状流动,水流过水断面逐渐增大,而流速逐渐减小。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大多采用机械排泥(尤其是当池径大于20m时),将全池沉积污泥收集到中心污泥斗,再借静水压力或污泥泵排出。

刮泥机一般为桁架结构,绕池中心转动,刮泥刀安装在桁架上,可中心驱动或周边驱动。

辐流式沉淀池详解

辐流式沉淀池详解

设孔宽为0.1m,孔高位 0.3m,孔的最高端距水面 0.2m则每两个孔相邻边间 距为:
b1
d
-
0.05 6 6
0.264m
(5)配水挡板的计算 配水挡板高出液面0.1 -0.15m,挡板淹没 深度为0.5-1.0m,取0.8m,距离进水口0.51.0m,取值0.8m。 则挡板半径为0.8+0.3=1.11m,取1.2m 孔面积:出孔流速一般取值0.3-0.5m/s,取 0.4m/s
h2 q t 21 2m
Q 部分有效容积: max t 291.67 1 291.67m3
V1 n
1
V SNT 0.5 60000 4 5m3 1000n 10000 24
污泥斗容积:设 r1=2m,r2=1m,α=60°
h 1.73m
b 50.24 -17.3 0.19m 173
(4)配水花墙的计算 出墙流速取值0.6m/s ,则
Q max 291.67 0.14m2 A3 u 3600 0.6
h墙
A3
10% d
10%
0.14 3.14
0.6
0.74 m
设有6个孔,则单孔面积为:
A 3 0.023m 2 A4 6
Q max 291.67 0.2m2 A5 u 3600 0.4
设60个孔,3行20列,则单孔孔径为:
行距:
b2
(0.8-
0.2) 3
3
0.065
0.14m
d2
4 A5
60
4 0.2 0.065m 60 3.14
列距:
b3
2
1.11- 20 0.065 20
0.28m
(7)集水槽的计算

辐流式沉淀池2

辐流式沉淀池2

2.2 辐流式沉淀池的基本要求
➢(水池直径(或正方形的一边)与有效水深之比以6~12为宜, 有效水深为2~4m,水池直径不宜大于50m。
➢对城市污水厂,沉淀池个数应不小于2。
➢出水堰负荷,初沉池≤2.9L/s·m;二沉池:1.5~2.9L/s·m。
➢排泥机械的旋转速度宜为1~3r/h,刮泥板外缘线速度不大于 3m/min,一般取1.5m/min。
W₁=(0.5*40*10⁴*4)/(1000*2*24)=16.67m³;
4.2.6:污泥容积V₁
污泥斗容积V₁=[( π *h₅)/3]*(r₁²+r₁*r₂+r₂²), h₅=(r₁-r₂)*tanа;
[其中:r₁为污泥斗大端直径,在此取2m r₂为污泥斗小端直径,在此取1m а 为污泥斗倾角,在此取60⁰ h₅为污泥斗高度。
1.3
沉 淀 池
分 类
根据水流方向,沉淀池可分为 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
以及根据“浅层理论”发展出来 的斜板(管)沉淀池。
1.3
沉 淀 池
分 类
平流式沉淀池:
污水从池一端流入,按水平方向 在池内流动,从另一端溢出,池 呈长方形,在进口处的底部设有 储泥斗。
辐流式沉淀池:
池表面呈圆形或长方形,池水从池中心进入,澄清的污水从池 周溢出,在池内污水也呈水平方向流动,但流速是变动的。
4.2 辐流式沉淀池的参数设计
4.2.1:设计最大流量q₀ 4.2.2:沉淀池的表面积A₁ 4.2.3:沉淀池池径D 4.2.4:沉淀池的有效水深h₂ 4.2.5:每天污泥量W₁ 4.2.6:污泥容积V₁ 4.2.7:池底可储存污泥体积V₂ 4.2.8:沉淀池共可储存污泥体积V₁+V₂ 4.2.9:沉淀池总高度H 4.2.10:池周边处的高度h₁+h₂+h₃ 4.2.11:径深比较核D/h₂

辐流式沉淀池技术说明

辐流式沉淀池技术说明

辐流式沉淀池技术说明一、概述辐流式沉淀池呈圆形或正方形。

直径较大,一般为20~30m,最大直径达100m,中心深度为2.5~5.0m,周边深度为1.5~3.0m。

池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小于6,一般为6~12。

辐流式沉淀池内水流的流态为辐射形,为达到辐射形的流态,原水由中心或周边进入沉淀池。

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如图4-22(a)所示,在池中心处设有进水中心管。

原水从池底进入中心管,或用明渠自池的上部进入中心管,在中心管的周围常有穿孔挡板围成的流入区,使原水能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向四周辐射流动。

由于过水断面不断增大,因此流速逐渐变小,颗粒在池内的沉降轨迹是向下弯的曲线(如图4-23 所示)。

澄清后的水从设在池壁顶端的出水槽堰口溢出,通过出水槽流出池外,见图4-24。

为了阻挡漂浮物质,出水槽堰口前端可加设挡板及浮渣收集与排出装置。

周边进水的向心辐流式沉淀池的流入区设在池周边,出水槽设在沉淀池中心部位的R/4、R/3、R/2处或设在沉淀池的周边,俗称周边进水中心出水向心辐流式沉淀池【如图4-22(b)所示】或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向心辐流式沉淀池【如图4-22(c)所示】。

二、辐流式沉淀池特点由于进、出水的改进,向心辐流式沉淀池与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相比,其主要特点有∶①出水槽沿周边设置,槽断面较大,槽底孔口较小,布水时水力损失集中在孔口上,使布水比较均匀。

②沉淀池容积利用系数提高。

根据实验资料,向心辐流式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系数高于中心进水的辐流式沉淀池。

随出水槽的设置位置,容积利用系数的提高程度不高,从R/4到R的设置位置,容积利用系数分别为85.7%~93.6%。

③向心辐流式沉淀池的表面负荷比中心进水的辐流式沉淀池提高约1倍。

三、辐流式沉淀池优势辐流式沉淀池大多采用机械刮泥。

通过刮泥机将全池的沉积污泥收集到中心泥斗,可借静水压力或污泥泵排出。

刮泥机一般是一种桁架结构(见图4-25),绕中心旋转,刮泥机安装在桁架上,可中心驱动或周边驱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保设备设计及应用》课程设计题目: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年级专业:12-环保设备班姓名:陈艳云、洪小云、庄煜倩学号:**********、**********、**********二○一五年六月十日目录设计任务及要求 (3)1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简介 (3)2 沉淀池基本参数计算 (5)2.1设计参数要求 (5)2.2基本参数计算 (5)2.3中心进水管的计算 (7)2.4出水堰的计算 (7)2.5扩散筒 (8)3 驱动机构设计 (8)3.1传动装置的选择 (8)3.2驱动机构选择 (9)3.3传动轴计算 (11)3.4齿轮的设计 (11)4 中心传动竖架设计 (14)4.1中心传动竖架结构 (14)5 刮臂和刮板设计 (16)5.1刮板 (16)6 设计小结 (18)7 小组分工 (19)参考文献 (20)成绩评定 (20)附件 (21)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在设计过程中熟悉和掌握辐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2)根据设计任务拟订总体设计方案;按工作状态分析、计算和确定零部件的型号或主要尺寸;考虑安装、使用维护等问题进行结构设计;绘制整体装配图和零部件工作图;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等。

(3)每小组学生应完成:A.整体装配图1张(A3号);B.零部件工作图不少于3张;C.设计说明书1份,不少于6000字。

1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简介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呈圆形或正方形,直径(或边长)一般为6~60m,最大可达100m,中心深度为2.5~5.0m,周边深度1.5~3.0m,污水从辐流式沉淀池的中心进入,由于直径比深度大得多,水流呈辐射状向周边流动,沉淀后的污水由四周的集水槽排出。

由于是辐射状流动,水流过水断面逐渐增大,而流速逐渐减小。

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大多采用机械排泥(尤其是当池径大于20m时),将全池沉积污泥收集到中心污泥斗,再借静水压力或污泥泵排出。

刮泥机一般为桁架结构,绕池中心转动,刮泥刀安装在桁架上,可中心驱动或周边驱动。

下图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机械排泥的普通辐流式沉淀池。

池中心处设中心管,污水从池底进入中心管,在中心管周围常有用穿孔板围成的流入区使污水能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为阻挡漂浮物,出水堰前端可加设挡板及浮渣收集与排出装置。

1-工作桥;2-刮臂;3 刮板;4-刮板;5-导流筒;6-中心进水管;7-摆线针轮减速机;8-蜗轮蜗杆减速器;9-滚动轴承式旋转支承;10-扩散筒;11-中心竖架;12-水下轴承;13-撇渣板;14-排渣斗为了避免中心配水时的径向流速过高造成短路而影响沉淀的效果,一般在中心进水配水管外设置导流筒改变出水流向,导流筒的水平截面积为水池横截面的3%。

池径大于21m 时,还需在中心进水柱管的出水口外周加置扩散筒,使出水在导流筒内先形成水平切向流,然后再变成缓慢下降的旋流。

下图为扩散筒的结构,扩散管为中心柱管的同心套筒,扩散筒的环面积略大于中心柱管的断面积,筒体高度比中心柱管的矩形出水口长度长出100mm ,筒体下端为封板,封板的位置略低于中心柱管的出流口,然后在扩散筒体上相应开设8个纵向长槽口,沿槽口设置导流板,使原水(污水)从扩散筒流出后,沿切线方向旋流,以此改善沉淀效果。

1-扩散筒;2-支撑;3-封板;4-进水柱管2 沉淀池基本参数计算2.1设计参数要求已知设计参数:最大设计流量max Q 为31800m ,池的个数n 为2,表面负荷0q 为)321.6m m h ⋅,设计人口N 为34万,污泥沉淀时间t 为2h ,污泥在斗内贮存时间T 为4h 。

2.2基本参数计算(1)每个沉淀池的表面积和池径2max 01800562.52 1.6Q A m nq ===⨯26.76D m =≈ 取27m(2)沉淀池有效水深和有效容积,校验径深比, 沉淀时间为2h20 1.62 3.2h q t ==⨯=m 3112562.5 3.21800V A h m ==⨯=2278.43.2D h == 校验结果介于6到12之间,符合要求。

(3)沉淀池总高度污泥产率()0.5d S L =⋅人,污泥在斗内贮存时间4h 污泥斗所需容积 310.5340000414.1710001000224SNT W m n ⨯⨯===⨯⨯ 1r 取2m ,2r 取1m ,α取060 则污泥斗高度 ()()512tan 21 1.73h r r α=-=-≈m,取1.8m 坡底落差 ()()410.0613.520.060.7h R r m =-⨯=-⨯≈ 污泥斗容积 ()()2223511122 3.14 1.822113.1933h V rrr r m π⨯⨯++=++==池底可贮存污泥的体积:()()222234211 3.140.722713.5156.2433h V rr R R m π⨯⨯++=++==沉淀池共可贮存的污泥体积为312169.43V V m +=,大于W 1,符合要求。

沉淀池总高度 123450.3 3.20.40.7 1.87.4H h h h h h m =++++=++++= 其中h 1为沉淀池超高,取0.3mh 3为缓冲层高度,与刮泥机有关,可采用0.4m 。

2.3中心进水管的计算管内流速取11v =m/s ,出管流速20.8v =m/smax 119000.283.1413600Q D m V π===⨯⨯ 出流面积 2max 229000.3136000.8Q A m V ===⨯ 设置6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面积20.310.056A m == 按长:宽=1.8:1,确定尺寸则出水孔长为0.31m ,宽为0.17m ,在中心进水管上等间隔均匀分布 导流筒的深度为池深的一半,'22h h =导流筒的面积按沉淀池面积的3%设计,则导流筒的直径1043%4.6A D m π⨯==2.4出水堰的计算采用正三角形出水堰,堰上水头w H 为5cm ,三角堰的角度为θ,则 过流堰宽 020.06tan 60wH B m == 流量系数C d =0.65,则单堰过堰流量2.54318 4.9510/152d w q C H m s θ-==⨯ 沉淀池应布置的出水堰总数max 419005053600 4.9510Q N q -===⨯⨯个 出水总线长 3.142784.78L D m π==⨯= 出水堰总长L′=220.0650560.6BN =⨯⨯=m 相邻出水堰的堰顶间距 b=(L-L′)/N=()84.7860.60.05505m-≈环形集水渠宽0.6m 。

2.5扩散筒池的直径D>21m ,还需在中心进水柱管的出水口外周加置扩散筒。

3 驱动机构设计3.1传动装置的选择(1)由于所设计的辐流式沉淀池的池体直径为27m ,因此选择外啮合式的传动装置较为适合。

其主要由户外式电动机直联的立式摆线减速机、联轴器、齿轮及带外齿圈的滚动轴承式旋转支承等组成。

如下图所示(见下一页):1-摆线减速机;2-链条联轴器;3-安全销;4-传动轴;5-轴承座;6-小齿轮;7-外啮合滚动轴承式旋转支承;8-中心旋转竖架工作桥为半桥式钢结构,桥脚的一端架在池壁顶上,另一端固定在中心支柱的平台上。

立式摆线减速机安装在工作桥上,带外齿圈的滚动轴承式旋转支承(回转支承)安装在中心支柱的平台上,使减速机出轴的小齿轮与外齿圈保持啮合位置。

(2)刮泥功率的计算查表取刮泥机刮臂臂端的线速度 4.0v =m/min 刮臂直径:1127126D D =-=-=m 则刮泥机刮臂旋转速度 4.00.0492213v n Rππ===⨯r/min刮臂驱动转矩 220.25(1)0.25(271)44775543n M D K =-=⨯-⨯=N ⋅m 则刮泥功率为755430.0490.38895509550n M n P ⋅⨯===kW 3.2驱动机构选择(1)总传动比的计算一般情况下,电动机的额定转速在750-1500r/min 较为合适,暂取电动机额定转速N=1400r/min ,则总传动比i 为1400285710.049N i n === (2)立式摆线减速机的选择由于总传动比的数值很大,因此选择立式三级摆线减速机比较合适。

查阅文献【1】取减速机的传动比=25585i 减,输入功率4kW ,则其型号选择为:BLSD-1953-25585(433517⨯⨯)-4kW ,输出轴的需用转矩为5000 N ⋅m 。

(3)回转支承的选择根据徐州海林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提供的回转支承系列产品介绍书,即文献【3】,综合考虑选择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承(01系列),确定型号为011.25.355,其外齿轮主要参数:齿数293z =,模数5m =mm ,齿宽250b =mm ,齿顶圆直径2475e D =mm 。

回转支承外型尺寸D=448mm ,d=262mm ,H=70mm ; 安装尺寸1D =412mm ,2298D =mm ,L=32mm结构尺寸3356D =mm ,1d =354mm ,1H =60mm ,h=10mm (4)分配传动比已知总传动比28571i =,减速机传动比=25585i 减则小齿轮与回转支承间的传动比28571===1.125585i i i 齿减(5)联轴器的选择查阅文献【2】,选择链条联轴器,型号GL9,公称直径1600N ⋅m ,许用转速为400 r/min 。

(6)电动机的选择查阅资料得立式三级摆线减速机的传动效率=90η减%,齿轮传动效率=98η齿%,联轴器传动效率=98η联轴器%则总传动效率=90%98%98%=86.436%ηηηη=⋅⋅⨯⨯减齿联轴器则电动机所需功率0.388=0.44986.436%P P η==总kW 查阅文献【2】选择电动机的型号:YS8014,其主要参数:电动机额定功率550d P =W ,转速1400d n =r/min 。

3.3传动轴计算轴1:电动机与立式三级摆线减速机之间的传动轴;轴2;立式三级摆线减速机与小齿轮之间的传动轴;轴3:小齿轮与回转支承之间的传动轴。

(1) 各传动轴转速n11400d n n ==r/min121400==0.05525585n n i =减r/min 230.055==0.051.1n n i =齿r/min (2) 各传动轴功率P10.55d P P ==kW21=0.5590%98%=0.4851P P ηη=⋅⋅⨯⨯减联轴器kW32=0.485198%=0.475P P η=⋅⨯齿kW(3) 各传动轴转矩T111955095500.55 3.7521400P T n ⨯⨯===N ⋅m 21=3.75290%98%25585=84667.519T T i ηη=⋅⋅⋅⨯⨯⨯减联轴器减N ⋅m32=84667.51998% 1.1=91271.585T T i η=⋅⋅⨯⨯齿齿N ⋅m3.4齿轮的设计(1) 齿轮的选择选用直齿圆柱齿轮,开式传动;精度等级7级,材料45号钢,调质处理;查阅文献【4】表11-1可得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lim 560H σ=MPa ,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440FE σ=MPa.(2) 齿数的确定该齿轮与带有外齿圈的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承配对,已知回转支承外齿的齿数293z =,模数5m =mm ,暂取齿数比=1.1u i =齿设小齿轮的齿数为1z ,则2193851.1z z u === 则齿数比2193 1.0985z u z === (3) 齿轮基本尺寸的计算1)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a.查阅文献【4】表11-3取载荷系数 1.2t K =,查表11-6取齿宽系数0.4d φ=;b.小齿轮传递转矩为减速器输出许用转矩为=5000T N ⋅mc.查表11-4,取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188.0E Z =;d.查表11-5,取最小安全系数min 1.0H S =,则许用接触应力[]lim5605601.0H H H S σσ===MPa e.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对于标准齿轮,区域系数 2.5H Z =,则1343t d ≥mm f.齿轮的圆周速度4123430.0559.8810601000601000t d n v ππ-⨯⨯===⨯⨯⨯m/s ; g.齿宽10.4343137.2d t b d φ=⋅=⨯=mm ;h.模数11343 4.0485t t d m z ===mm 齿高 2.25 2.25 4.049.09t h m ==⨯=mm齿宽与齿高比137.215.099.09b h == i.计算载荷系数根据49.8810v -=⨯m/s ,7级精度,查阅文献【5】图10-8取动载荷数1.05V K =,查阅文献【4】表11-3取1H F K K αα==查阅文献【5】表10-4,用插值法求齿向载荷分布系数H K β160120137.21201.216 1.207 1.207H K β--=-- 则 1.211H K β=查阅文献【5】表10-2取使用系数 1.00A K =由15.09b h=, 1.211H K β=,查图10-13得 1.211F K β= 则载荷系数 1.00 1.051 1.211 1.272A V H H K K K K K αβ==⨯⨯⨯=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直径,则11343349.73t d d ===mm j.计算模数11349.73 4.1185d m z ===mm 2)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a.应力循环次数的计算小齿轮的工作寿命15年,无障碍工作时间8000小时,则560600.0551(158000) 3.9610h N njL ==⨯⨯⨯⨯=⨯b.查阅文献【5】图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1.7FN K =c.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查阅文献【4】表11-5,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1.25F S =则[]440 1.7598.41.25FE FN F F K S σσ⋅⨯===MPad.载荷系数的计算1.00 1.051 1.211 1.272A V F F K K K K K αβ==⨯⨯⨯=e.查阅文献【5】表10-5取齿形系数 2.21Fa Y =,应力校正系数1.775f.设计计算3.07m ≥=mm 对比以上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计算的模数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m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可取由弯曲强度算得的模数3.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