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陈力丹

合集下载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还有一种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交换理论”。它的特点是 借助经济学的概念,将其扩大到人际传播领域,认为人际 传播之所以发生,取决于传播双方或多方所能获得的报偿 与付出交往的代价大小的互换。
人际传播的目的,其实有多种动机的选择。但是当一个人 富有吸引力的外界关系越来越多时,他的人际关系的不稳 定性便容易暴露出来。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时通 常需要权衡利弊,进行选择,追求传播报偿的考虑会增多。
第三章 人际传播
人生命之始本能的传播是人际传播,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嗅 觉、触觉和视觉传播是最早、最原始的人际传播形态。人 内传播,是从人有了思维开始的,因为思维与语言同轨。 当人际传播从本能转向自身控制的有意识的传播时,人与 人之间,目光相对,言谈话语,丰富而复杂的各种心理因 素油然而生,而最难于揣摩的便是人际传播发生时的心理 变化。与大众传播相较,人际传播的研究成果尽管十分丰 富,却很难取得轰动效应。原因在于人际传播涉及人的内 心世界,无论怎样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都很难完全而有 效地覆盖整体的人际传播,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人际传播 具有相对的私下性,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难直接服务于政 治、商业,因而使得学术观点的传播力度有限。然而,该 领域的研究又常常使人感同身受,对研究结论的理解与自 身的体验很容易融合。谁能摆脱人际传播呢?它随时陪伴 着我们,甚至可以说,它就是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亲密—距离”。人际传播中,“亲密—距离”也 是一种关系,即空间关系。我们常遇到这种情形:既要与 他人保持密切关系,又想与他人有所区别。即使在夫妻、 血亲之间,也存在这种要求。我们若不想让一种亲密的关 系吞噬自我,就需要多少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这样又可能 会伤害已有的关系,很难协调。例如老年人,来人多了会 烦恼,没有人来又会感到孤独,甚至产生一种被伤害感。 “亲密—距离”是人际传播中的一个悖论。

传播学三大学派(陈力丹总结)

传播学三大学派(陈力丹总结)

(一)代表人物: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莱文(旧译勒温、卢因)美籍德国心理学家施拉姆(二)经验—功能学派的特点1.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2.功能取向的学术立场(三)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来源:信息论(一)代表人物:1.英尼斯2.麦克卢汉3.梅罗维茨4.莱文森5.詹姆斯·凯瑞(二)控制论思想在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

(三)系统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01-1972)提出的。

(四)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观点:循着由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启发的传播思想,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领域。

它从传播媒介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技术主义范式”。

1.英尼斯(1894-1952)相关媒介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向》(1951)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

2.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学者,英尼斯的学生。

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因在《理解媒介》等著作里提出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

他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推翻了传播内容高于内容载体的传统认识,他要把人们“从对媒介影响的麻木状态中唤醒”。

他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观点,以及“地球村”的概念。

3.梅罗维茨(1953-),美国传播学者。

代表作:《消失的地域》(1985)。

通过研究电视这种媒介形态,论证了媒介本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

4.莱文森(1947-),被称为“媒介哲学家”,美国学者。

代表作:《软边缘》(1997)。

其观点多少使传播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走向折衷。

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替代。

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詹姆斯·凯瑞(1934-2006),美国文化学家和新闻教育家。

佳木斯市中考满分作文传播学方法论三个学派

佳木斯市中考满分作文传播学方法论三个学派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作者:陈力丹内容提要本文从传播学方法论角度,将传播学研究划分为三个学派,分别对它们的形成背景和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认为,三个方法论学派的任何一个,都难以充分阐释如此丰富和复杂的传播现象,需要在方法论上相互补充,因为组合的整体力量大于分散力量之和。

关键词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我们历来把传播学划分为两大派:经验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

近来读了陈卫星和胡翼青的书《传播的观念》、《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很受启发。

我赞同他们将传播学划分为三个学派,虽然表述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总的看法相同。

陈卫星划分为经验-功能、控制论、结构主义方法论三个学派;胡翼青划分为经验主义、技术主义、批判主义三种研究范式。

这样的划分对于深刻理解传播学很有必要。

过去把技术主义控制论方向的传播研究大多归到经验主义学派,也有的被归到批判学派。

其实,它与这两个学派的思路很不相同。

在新媒介技术急遽发展的当前,这种独特的研究视角到了应当独立看待的时候了。

斟酌用词,“批判学派”之说,难以显示出所指学派的方法论特征,概括得过于笼统;“结构主义方法论”,体现不出该学派的另一个共同特征,即追究表象背后的权力因素。

“经验主义”亦没有完整地表现出这个学派的方法论特征。

技术主义的理论来源可以追溯到“三论”,特别是控制论。

出于以上的考虑,我使用“经验-功能”、“技术控制论”、“结构主义符号-权力”这样的表述,从方法论角度将传播学研究划分三个学派,与陈、胡的划分依据差不多,有些地方略有不同。

传播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理论条件为说明学派的划分,需要讨论传播学得以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理论条件。

自从人类文明以来,信息的传播并没有被当作一种专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任何学科的发轫都源于社会关注,而任何社会关注来源于重大的社会变迁。

传播得以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只能追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

从照相术、电报、电话、电影的发明和普及,到20世纪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传播科技的急遽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对世界的感知。

传播学的三大学派

传播学的三大学派

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
2、功能取向的学术立场
所谓功能,总是意味着对某种需要的满足。功能的思想 契合了美国的民族精神,也符合当权者对社会整合有序的管 理诉求。 经验—功能学派的研究通常得到私人企业或政府的赞助, 把学术研究和政治利益、商业利益相结合。因而,它的要旨 是通过实证研究找到社会管理传播的技术,或经营传播业的 技巧。它的研究成果表现为客观的话语,但是同时无形中塑 造着通过传播的社会认同、制度性秩序。 它实际上寻找的不是客观真理,而是不同传媒的受众的 某种共同认同的东西,以便更充分地利用这种资源,达到最 大限度的政治控制或最大限度的市场开发的目的,因而它的 功能主义价值取向预设现存社会的合理性。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二、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观点 循着由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启发的传播思 想,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发 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它从传播媒介 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技 术主义范式‛。该学派以以下几位学者及其理论为 代表: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三论‛本身基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它们的出 发点是承认非人的生物体、计算机、人类社会和思维之间 存在相似性。从这样的认识前提出发研究传播,看重的是 人机交流的物理功能设计和传播过程的技术特性。此后几 十年,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循着这样的理论,进一步发展 了传播的工程技术理论。 广义上,他们的研究属于传播学的一个很大的领域,但 与人文社会科学距离较远,而传播学关于媒介形态对社会 影响的研究,是‚三论‛关于传播的观点在社会科学领域 的延伸。在新传播技术急遽发展的当今,这种研究显现出 有力的生机,比如近些年关于Web2.0、手机新功能的研 究。
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六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六章

首先,文学文本的参照系是虚构的情境,而讯息性文本的 参照系是具体的、现实的或历史的,总之是真实的。
第二,文学文本是非实用的,人们接受文学文本是为了满足 审美的需要。而讯息性文本是为了说明某一问题、达到一定 的功能目的而发出的,有的带有相当的说服性质。
第三,在结构上文学文本通过适当增加文本的不确定性而留 给接受者联想、想象、意象、意会等参与创造的机会,它给 予接受者的不完全是精确信息,而讯息性文本需要通过递进 的、多方面的说明或连续报道,给予接受者精确的信息,以 达到说明或说服的目的。这就要求讯息的内容连贯和有逻辑 性,通过这种文本的结构减少接受者对于意义理解的不确定 性。
区分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目的是强调文艺传播 过程中读 者与文本的交流。文学接受理论重点研究第二文本,对此做 出了相当深入的理论分析。 另一位文学接受理论的著名学者伊泽尔(Wolfgang Iser, 1926— )指出,文艺文本与一般的讯息性文本的一个不同 点,就在于它具有“交流能力”,可以使读者在阅读它的时 候体验到、而不是认识到某种当前世界不存在的或者读者尚 未意识到的东西,而一般的讯息性文本是以材料的形式存在 的人类的认识成果,不具有文艺文本的交流功能。他写 道:“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验不复存在的事物,能够理解对 我们来说完全陌生的事物,现在需要研究的正是这个令人惊 奇的阅读过程。”
第六,从交流过程看,文学文本通过提供形式上完整的文本, 激发接受者的审美情趣,在“观念”领域参与艺术的创造或 直接享受一种美感,对于接受者来说,这是形象性信息的再 创造或直接感知。而讯息性文本同接受者的交流过程,通过 不断地提供信息和逻辑地编织信息,在接受者那里积累起来, 用于认识变化着的现实世界,因而对于接受者来说,这是个 信息确认或材料收集的过程。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四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四章

组织规范诉诸于强制和服从,而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规范 的力量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作用,以增强成员对组 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统一的组织文化是组织所希望实 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总体组织文化铁板一块地实现对 整个组织的渗透。 然而,过分强调组织文化的凝聚力和共识度,容易滋生 自傲狂妄的习气而失去对自我的省思,并进而使组织文 化故步自封,趋于僵化。与一般文化一样,组织文化是 动态的,并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富有朝气的组织文化, 明显的象征乃是它的开创性与弹性,从持续的外观与内 省中,体察出主客观环境的需求与变数,调整组织运作 的方针与步伐,规划出组织最适当的发展取向。 组织文化并不仅仅限于组织内传播,它也是组织外传播 的重要内容。
二、信息传播
组织内传播的信息交流依照信息流向及特性可分为 以下几种传播方式: 下行传播 上行传播 平行传播 除了上述在正式的信息传播之外,组织内还存在大 量的非正式传播。
三、组织的文化传播
循着把组织类比为家庭的人际关系学派和人力资源学派 的思路,出现了探寻影响组织诸因素的整体化阐释理论, 也即组织文化理论。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人格”。 组织文化的传播采取多元化的传播手段,除了正式地通 过媒介反复宣扬、管理者的讲话强调、口号标语的悬挂 张贴、定期或不定期的典礼仪式、日常的组织行为规范 等进行强化和灌输之外,更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组织 故事的叙述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谓组织故事,即对组织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进行故事 化处理和叙述,以宣扬和灌输组织的理念和意识形态。
第一节 认识组织传播
“组织”和“传播”是把握组织传播概念和特点的关键 词。组织传播的研究 发端于20世纪初,形成于20世纪 中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深化形成了诸多研究视角, 为我们理解组织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里要说明一点, 即现在的组织传播研究者,多数是企业管理学家,以及 一些为企业管理服务的心理学家,因而大部分实例都与 企业管理有关。而企业只是 组织的一类,还有政府机 关、政党组织、行业(专业)组织、学术团体、社会兴 趣团体、各种非政府组织、家庭、宗族、宗教组织等。 组织的结构特征差别很大,松散或严密程度差别巨大, 因而组织的内外传播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模式、规 律来 阐述。企业组织在这里只是一类较为典型的研究范例, 其他组织的传播特点,有待新的研究成果的涌现。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三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三章

二、我—他的人际传播

如果就人际传播的研究进程看,早期的人际传播关注个人 功效、工具性价值研究,现在开始关注传播如何造就人与 人的个性、互动、合作、协商、对话机制等。申农、拉斯 韦尔的传播模式,后来被经常用于说明大众传播,其实它 们是较早的关于人际传播的直线性模式。人际传播当然不 是直线性的,于是第一个纠偏模式便是“奥斯古德—施拉 姆循环模式”它把申农的传播模式的两头——即传播者和 接受者——变成了两个交谈的人。
二、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看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中“关系的讯息”不止以上的一种分类的理解。 换一个角度,还可以从人际传播的三大矛盾来考察另一 种分类的“关系的讯息”: (1)“亲密—距离”。人际传播中,“亲密—距离”也 是一种关系,即空间关系。我们常遇到这种情形:既要与 他人保持密切关系,又想与他人有所区别。即使在夫妻、 血亲之间,也存在这种要求。我们若不想让一种亲密的关 系吞噬自我,就需要多少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这样又可能 会伤害已有的关系,很难协调。例如老年人,来人多了会 烦恼,没有人来又会感到孤独,甚至产生一种被伤害感。 “亲密—距离”是人际传播中的一个悖论。
三、我—你的人际传播

人作为传播者的五个特性:
第一,人具有经验的独特性。人的经验可以通过符号的编 码与传播同他人分享,但是这种交流永远是有限的,因为 人的经验的独特性难以完全交换,对某些人生经历的体验。 第二,人的精神世界的不可测量性。经验—功能学派经常 采用抽样调查和量化分析的方法研究传播现象,但是这种 测量无法对人的情感、灵魂、精神等给出数据。



人际传播的目的,其实有多种动机的选择。但是当一个人 富有吸引力的外界关系越来越多时,他的人际关系的不稳 定性便容易暴露出来。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时通 常需要权衡利弊,进行选择,追求传播报偿的考虑会增多。 社会交换理论揭示了人际传播中追求回报或报偿的显在的 或没有意识到的动机。交换论者认为,正是这种交往的动 力,推动了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并为持续交往提供了充 分的价值依据。 以上各种关于人际传播的理论,均忽略了人际传播的不同 品质,因而主要关注的是“我—他”之间的传播。这类传 播中,“他”多少是陌生的,因而“我—他”之间的传播 的功利性就会强些;而“我—你”之间的传播,就显得亲 近了许多,因为“你”已经以“相识”作为无形的前提了。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笔记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笔记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笔记-----------------------------------------------------------------------------------陈力丹2005-11-29 16:28:57.0(传播这个词的历史考证)传播是一切社会交往的实质。

P1传播学的三大学派:经验-功能学派、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方法论学派。

P4控制论学派看重人机交流的理性功能设计;经验-功能学派的着眼点出于既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考察对大众的劝说和暗示;结构主义符号学派则探索符号-认识-权力之间的相互运作。

P15施拉姆1963年在the 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中说:“传播学不是一个我们称谓物理学或经济学那样的学科。

传播学更像是一门十字路口上的学科,有很多学科予以穿插,但没有停下来。

”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门类相比,这是一个少有的学术现象。

P4今天的传播学可以说在众多的社会科学门类当中,触及面最广、横断面最大,以至普遍被认为是一门跨学科学科。

首先,传播学与经济领域中的先导——计算机工业、通讯产业和服务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和微观管理当中,各种社会生产、服务机构、社会组织都成为信息的发送者。

……信息已取代其他资源,成为战略资源。

……第三、传播学所面临的是一个文化媒介化的时代……P5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播学在学术发展上形成相对自足的理论领域,传播学学术活动的目的:通过理论来理解和把握象征符号和符号系统的生产、处理、效果,以便解释与这些生产、处理、效果相关联的现象。

这些现象本身从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再生产和象征意义上的再生产转向全球化运动。

传播网络发展同新世界的出现具有有机的联系,想象在传播机器的环境中被引入和疏导。

传播工业占据如此核心的位置,在新的规模和组织上使人接受适应于世界空间的新结构。

传播是当今世界生产的主要内容,从事传播、合作以及各种情感的生产、再生产已经在市场经济的构成中占据核心位置。

传播学的三大学派

传播学的三大学派
维纳在谈到申农的这个传播模式时说:“媒体有助 于改变时空关系的程度并不依从于它所携带的内容或 ‘信息’,而是依从于其形式和可再生产性。”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系统论启发的传播思 想,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发 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它从传播媒介 技术形态的角度研究传播现象,被研究者称为“技 术主义范式”。该学派以以下几位学者及其理论为 代表: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莱文森(1947-),被称为“媒介哲学家”,美国 学者。代表作:《软边缘》(1997)。
•其观点多少使传播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走向折衷。 他认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 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 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 行的替代。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 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实际上寻找的不是客观真理,而是不同传媒的受众的 某种共同认同的东西,以便更充分地利用这种资源,达到最 大限度的政治控制或最大限度的市场开发的目的,因而它的 功能主义价值取向预设现存社会的合理性。
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
一、传播学技术—控制论学派的理论来源
信息论与传播学研究密切相关。1948年,申农发表了《通 信的数学理论》,用以论证当时美国正在试验的计算机原理。 该论文被视为信息论的奠基之作。申农从通信的角度定义传播, 他写道:“通讯的基本问题是通信的一端精确地或近似地复现 另一端所挑选的消息。”他认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或减 少不确定性的东西。为此,他提出一个机器对机器或人-机-人通 信的传播模式:
其次,主要依赖的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技术本身也存在局限, 前者概论意义上的有效性不足以说明人的精神的复杂性,后者特 定环境下的结论和社会实际环境存在差距;

传播学三大派别

传播学三大派别

传播学三大派别陈力丹摘要: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以存在若干学派为标志,有争论也有发展。

传播学的学派发展至今至少二十多个学派,但说法很不相同。

若从宏观角度讲,“三大学派”的说法大体得到学界的认可。

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分析传播学的三大学派的形成、主要观点倾向和代表人物及他们的代表作。

作者认为,在传播科技发展的当今,传播学需要跟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说明当代社会传播的特征,传播学的三个学派的任何一个,都难以充分阐释如此丰富和复杂的传播现象。

因此,传播学不同学派的交融成为一种自然的趋势。

关键词: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传播现象贯穿人类的整个历史与现实,各个学科的学者都可能在自己学科基础上研究传播现象,并产生各自的研究成果,因此关于传播学学派的划分只是一种就其起源、主流特征的学术划分,很难泾渭分明。

此前我国学者曾把传播学划分为两大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和欧洲批判学派。

基于传播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对社会结构的显著影响,现在通常把传播学划分为三个学派: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

一、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这个学派常被简称为“经验学派”,又称“经验主义学派”、“行政学派”、“管理学派”等。

它与主要以思辨为特征的研究流派相对应,代表了美国主流的传播学研究,重点在于媒介分析、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层面,它起源于美国,在北美传播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由于美国的学术影响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1](一)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的奠基者经验-功能学派的主要奠基者有两位: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8)(图1)和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1900-1976)(图2)。

一战期间协约国对同盟国宣传的有效性引起了官方和社会对宣传问题的关注,拉斯韦尔以此为课题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27)。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一、本文概述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信息如何通过各种媒介在社会中传播和影响的学科,其方法论的发展对于学科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主要学派,包括实证主义学派、诠释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分析它们各自的理论特点、研究方法以及在传播学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通过对这三个学派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传播学研究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视角,以推动传播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也期望通过对比不同学派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为传播学实践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指导,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传播环境。

二、实证主义学派实证主义学派是传播学方法论中的一大流派,它主张以客观、量化和科学的方式来研究传播现象。

这一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其中,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实证主义学派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对传播现象的细致观察和严谨的数据分析,能够揭示传播过程的本质规律和普遍性原则。

在实证主义学派看来,传播学是一门可以通过实证方法加以研究的科学。

因此,他们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证主义学派的研究者通常会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实验法等,以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运用统计学等数学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证主义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例如,通过对媒介内容的分析,他们揭示了媒介如何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对受众行为的调查,他们了解了受众如何接收、理解和反应于传播信息;通过对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他们评估了不同传播策略的有效性。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传播现象的认识,也为传播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然而,实证主义学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过于强调量化研究和客观性可能导致对传播现象的片面理解。

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涉及到文化、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仅仅依靠量化数据可能无法全面揭示其本质。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是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他的研究涉及传播理论、媒介融合、媒介效应等多个方面。

在他的著作中,有很多经典的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对于我们理解新闻传播学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陈力丹提出了“传播矩阵”理论,认为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多个维度和层面的影响和作用,包括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环境等。

这个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另外,陈力丹还提出了“媒介融合”理论,认为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与整合是媒介发展的趋势,也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这个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的变化。

除此之外,陈力丹还对传播效应、传播伦理、网络社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阅读陈力丹的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学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也可以对新闻传播现象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 1 -。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三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三章

第三,传播中的人通常会有回应,而且能够经过选择以 后来回应,这种回应与那种无生命事物的“反应”,其 性质完全不同。
第四,传播中的人具有反思的能力,这不仅指感知周围 环境,而且还指反观这种感知。
第五,人的传播是言说的,可以为事物诉说、命名。如 果人不称呼事物,它便什么都不是。(我国研究者王怡 红补充了第六点,即人在传播中具有创造性,人可以建 造个性化的交往。
二、我—他的人际传播
如果就人际传播的研究进程看,早期的人际传播关注个人 功效、工具性价值研究,现在开始关注传播如何造就人与 人的个性、互动、合作、协商、对话机制等。申农、拉斯 韦尔的传播模式,后来被经常用于说明大众传播,其实它 们是较早的关于人际传播的直线性模式。人际传播当然不 是直线性的,于是第一个纠偏模式便是“奥斯古德—施拉 姆循环模式”它把申农的传播模式的两头——即传播者和 接受者——变成了两个交谈的人。
还有一种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交换理论”。它的特点是 借助经济学的概念,将报偿 与付出交往的代价大小的互换。
人际传播的目的,其实有多种动机的选择。但是当一个人 富有吸引力的外界关系越来越多时,他的人际关系的不稳 定性便容易暴露出来。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时通 常需要权衡利弊,进行选择,追求传播报偿的考虑会增多。
第一节 认识人际传播
简单而言,人际传播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活动。美国华盛顿大学语言传播学教授约翰·斯图尔特 (John Robert Stewart,1941— )认为,人际传播并不 仅仅意味着两人之 间的、面对面的、非正式的交流。他 认为人际传播是一种每个人都带着自身和他人的人性以说 和听涉入其间的联系。人际传播的动机决定于人类社会的 各种关系,关系是理解人际传播的核心。人际传播是人类 确认自我、通过对话实现心灵相遇的重要手段。

2015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_陈力丹

2015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_陈力丹


he d om n a n t t o p


c , t hat m or e a n dm o r es c h o l ars h av e

pa

d at e nt i o n t ot h e is s ue o f


n t e rn e t

互 联 网规
政 治 传 播 话题 紧 跟 快 转
抗战 时 期 新 闻 传 播 史 研 究 伴 随政 治 周 期 突 显

等 方面

马 克 思主 义 新 闻 观 的 研 究 仍 平 稳持 续




新闻 界 》

新 闻 前 哨 》 两 个期


刊 发 表 的 相 关小 型 研 究 文 章 就 有 4 5 篇
D ev e


p m e n t n

R e n m n U n v e r s



y o f Ch n a



i l


h a n l i d an
@v




si
n a c om


C h e n H u i is a d oc t o ral s tu d e nt at S c h o o l o f


的 问 题 意 识 对 当 下 新 闻 实 践 中 的 新 现象 进行 捕 捉 和 回 应

开 拓 了 我 们对相关 问 题和
现国 新 闻 文 字 报 道 体 裁 的 分 类 与 命 名 问 题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问题—陈力丹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问题—陈力丹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三个问题一、“议程设置论”讨论的是大众传播的客观传播效果,还是主观传播效果?1994年,“舆论导向”的要求被提出,本学科内一些同行想到了利用“议程设置论”的假设来引导舆论。

既然出于这种功利目的,就会对该论产生误读。

郭镇之教授1997年在她的论文《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中回顾“议程设置论”这一理论假设时写道:“议程设置作为一种间接的媒介效果,获得了大量的验证,说明它是一种普遍现象。

虽然这种效果具有潜在的歪曲‘图像’的危险,但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

”这里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这是一定范围内的很多传媒和传媒人在集体无意识中造就的一种传播功能,一旦变成主观、人为的设计,就存在问题了。

“议程设置论”提出的传媒工作环境是美国。

在一定的区域内,很多不同传媒的记者和编辑,根据自己对事实的选择标准来采写和编排新闻,其中总有一些是多数传媒人不约而同认为重要的,于是在这个区域的具体时间内,可以排列出排名前几位的新闻(议程),这样的排名结果不是权力组织有意安排的,而是新闻自由条件下多数传媒人选择的结果。

对于每个记者编辑来说,他选择并加以报道的新闻本身,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就一个区域内的众多传媒带来的传媒议程而言,则是每个人都难以直接控制的客观传播效果。

议程设置论讨论的是这样一种情形或结论:这种传媒的议程与这个地区公众议程之间的关系,通常有一定的重合度。

中国的传媒体制与美国差别很大。

所有的传媒都是在党领导下的,有些直接是党政部门的一部分,剩下的传媒无一例外,都必须挂靠在某个正式的党政部门之下;还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的宣传部,每天下达各种必须报什么和不能报什么、如何报道的指示。

这种情形下传媒的议程,基本是主观的和有意安排的。

在信息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这种体制的传媒在影响公众议程方面十分有效。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传媒影响舆论的力度不够。

这个时候读到“议程设置论”,会感到颇为亲切,太有用了。

谈谈传播学批判学派

谈谈传播学批判学派

谈谈传播学批判学派-----------------------------------------------------------------------------------陈力丹(2006-01-10 11:56:28.0)内容提要本文概述了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认为该派是相对美国传播学经验主义主流学派而言的,其思想来源,主要在欧洲,但直接与传播学主流学派对立的学者群体,主要在美国。

欧洲的许多学者由于研究方法、切入视角和研究结论与美国主流学派的差异,因而与其形成一种自然的划分。

批判学派一般在中观和宏观的层次,主要从政治经济学、文化工业、主流意识形态等角度分析各种传播现象。

现在这两个学派在研究方法上已经相互渗透,学派划分的标准本身是相对的。

传播学批判学派是相对于美国传播学的经验主义主流学派而言的。

这两个学派都没有特别的衡量标准,只是依据研究方法、内容、指导思想的差异,大致的划分。

将这两种学派对立起来的说法,一般被认为开始于1977年英国一位批判学派学者J.柯瑞(Curran)的著作《大众传播与社会》(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1985年在夏威夷召开的国际传播年会,以“典范对话”为主题,首次形成两大学派共同探讨的局面。

一、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形成和特点人们认为美国传播学具有经验主义或行为主义的特征,而形成这样的传统有两方面的历史原因。

第一,它是在20世纪初美国五大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形成强势的背景下,汲取它们的研究成果而逐渐形成的学科。

这些美国的社会科学倾向于主要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手段进行研究,认为社会科学主要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科学,较多地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性,要求把科学知识与关于对科学知识的道德评价区分开来,以便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进行客观的研究。

美国早期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验的、量化的、以实际结果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传播学研究影响很大。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目录第1章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第2章 传播学的形成与学派第3章 自我传播第4章 人际传播第5章 组织传播第6章 大众传播第7章 文艺传播第8章 跨文化传播第9章 传播的控制第10章 批判视角看传播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内容简介本书是陈力丹《传播学纲要》(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严格按照教材的章目编排,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进行详解,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

此外还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并提供详解。

弘博学习网————各类考试资料全收录第1章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一、概念题1传播学[北京师大2009年研;华东师大2007年研]答: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传播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它的发展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2传播与信息[中科大2019年研]相关试题:(1)传播[浙大2018年研;华农2011年研;辽宁大学2008年研](2)信息[浙工大2019年研;中南财大2018年研;复旦大学2016年研]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包括: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即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方法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本文将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主要学派:实证主义学派、诠释主义学派和批判主义学派。

通过深入探讨各学派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与争议,以期为未来传播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实证主义学派是传播学研究中最早出现的学派,其代表人物包括拉扎斯菲尔德、卡兹等。

该学派主张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传播效果进行定量和可证实的研究。

他们传播活动中的受众行为、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过程的结构与功能,强调以客观、中立和经验主义的态度进行研究。

实证主义学派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观察、内容分析等。

其中,问卷调查和实验是该学派最常用的研究方法。

在数据来源方面,实证主义学派注重利用大型样本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实证主义学派的研究成果表明,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是显著的。

例如,拉扎斯菲尔德和卡兹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了“媒介依存理论”,阐述了大众媒介对公众的社会认知、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

然而,实证主义学派也受到了批评。

一些学者认为,该学派过于强调客观性和量化研究,忽视了传播过程中的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因素。

实证主义学派的研究往往集中在短期效果上,而忽视了长期效果和深层次的影响。

诠释主义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的是传播文本的意义和理解,以及传播过程中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受众的影响。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舒尔茨、霍顿等。

诠释主义学派主张通过深入理解传播文本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心理意义,来揭示传播效果的本质。

诠释主义学派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本分析、话语分析、案例研究等。

这些方法注重从受众的角度理解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内容对受众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在数据来源方面,诠释主义学派更倾向于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如深度访谈、观察等。

诠释主义学派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受众的影响。

例如,舒尔茨和霍顿在《大众传播:意义的纠结》一书中提出“意义的纠结”理论,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对受众认知的干扰和误导。

怎样理解传播学三大学派

怎样理解传播学三大学派

怎样理解传播学三大学派我们历来把传播学划分为两大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

然而,在陈卫星的《传播的观念》一书中,传播学被分成了三大学派,分别是: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批判学派。

一、“经验-功能学派”顾名思义,该学派所采用的是经验的,以定量和统计为主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换言之,它是根据多数人的生活经验、感受来探索传播现象,并且根据多数人的经验以及某些先验的认识,来确定传播的社会功能。

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

在经验-功能学派看来,大众传播媒介以一致的方式影响个人和社会机构,会为社会带来不可预期的利益,因此假定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倾向,同时是自主的和自动校正的。

经验-功能学派的方法特点:1.由推论演绎而来,不是由归纳而来。

通过社会调查、控制实验和内容分析得出相关的经验性数据,从中得出结论。

2.假定有一个客观的真实存在,可供研究。

这种真实的存在可以被观察、记录,例如选民的动态、受众的反应、消费者的爱好等等。

3.假定人类有能力找出看得见的方法,通过一种量化的研究方式找寻真实。

4.假定解释这个真实而提出的假设可以被证实或驳斥。

经验-功能主义学派涉及一种真实、客观、非人称化的知识,谁都可以应用这些基础原理,例如民意调查等等,但是发表调查报告本身,不是为了表现民意而是支配民意。

一方面是真实、具体和经验性,另一方面是社会利益、社会想象和权力的需要。

经验-功能学派具有杜威实用主义的明显特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他们认为,人类传播学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于多数人经验的自明。

二、“技术控制论学派”控制论所要回答的是找到比经验-功能主义学派更有效的社会控制技术的原理,以便对人的行为能够进行预测、模式化和指导。

从字面上看,当然首先是论与传播学研究肯定相关。

1949年,申农在他的《通的数学理论》中,论证当时美国正在试验的计算机原理。

这篇被视为论的奠基之作。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七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七章

2、现实的人后天习得文化。
文化具有传承性,但不是生理的遗传,而是后天的学习。 人拥有何种文化取决于他生活的文化环境。
3、既定的文化是人们行为的无形向导和规范。
生活中言语、行为的进行都在遵循着一定的规范,并且 这种规范 是先验的,很少有人凡事去问个为什么、去深究。
4、文化是动态的。
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文化崇尚人的个性和自由,强调独立意识,认 为个人的权利、利益不可侵犯;国家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保 护和捍卫个人的权利,集体的存在为的是维护个人的利益; 鼓励个人奋斗、个人成功、个人为决策负责任;在这种文化 氛围中人一般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感情上不会依赖于组织 或机构;追求平等,每个人的存在对于世界具有同等意义而 不分高低贵贱。 “集体主义”文化中,“我们”的意识强烈,“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强调个人利益从属于集体利益;个人融于集体, 与集体合而为一,不提倡突出个人,通常将个人的成功归于 集体,当然相反的情形则是“一人飞天,仙及鸡犬”;讲求 集体和谐,不惜以压抑个性为代价;社会等级分明,成员各 安其位,以维护集体的稳定。
二、爱德华·霍尔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语境,即传播的“背景”,是传播活动的时空环境以及社会
文化环境。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文化就是最大的语境。
美国学者霍尔根据语境在文化中的突出倾向,将文化分为高
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又译作强势语境和弱势语境)。他 认为:“强环境交流突出按预定程序传输的信息,这样的信 息储存在受信者身上和背景之中;传达的信息中只包含极少 量信息。弱环境交流则与之相反:大多数的信息必须包含在 传达的信息之中,以弥补环境中失却的信息(包括人体内和 人体外的信息)。”

一、跨文化的语言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陈力丹 (2005-11-29 15:52:24.0) 内容提要:本文从传播学方法论角度,将传播学研究划分为三个学派,分别对它们的形成背景和研究特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认为,三个方法论学派的任何一个,都难以充分阐释如此丰富和复杂的传播现象,需要在方法论上相互补充,因为组合的整体力量大于分散力量之和。

关键词: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我们历来把传播学划分为两大派:经验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

近来读了陈卫星和胡翼青的书《传播的观念》、《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很受启发。

我赞同他们将传播学划分为三个学派,虽然表述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总的看法相同。

陈卫星划分为经验-功能、控制论、结构主义方法论三个学派;胡翼青划分为经验主义、技术主义、批判主义三种研究范式。

这样的划分对于深刻理解传播学很有必要。

过去把技术主义控制论方向的传播研究大多归到经验主义学派,也有的被归到批判学派。

其实,它与这两个学派的思路很不相同。

在新媒介技术急遽发展的当前,这种独特的研究视角到了应当独立看待的时候了。

斟酌用词,“批判学派”之说,难以显示出所指学派的方法论特征,概括得过于笼统;“结构主义方法论”,体现不出该学派的另一个共同特征,即追究表象背后的权力因素。

“经验主义”亦没有完整地表现出这个学派的方法论特征。

技术主义的理论来源可以追溯到“三论”,特别是控制论。

出于以上的考虑,我使用“经验-功能”、“技术控制论”、“结构主义符号-权力”这样的表述,从方法论角度将传播学研究划分三个学派,与陈、胡的划分依据差不多,有些地方略有不同。

传播学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理论条件为说明学派的划分,需要讨论传播学得以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理论条件。

自从人类文明以来,信息的传播并没有被当作一种专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任何学科的发轫都源于社会关注,而任何社会关注来源于重大的社会变迁。

传播得以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只能追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

从照相术、电报、电话、电影的发明和普及,到20世纪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传播科技的急遽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对世界的感知。

人的关系相当程度上变成了如何使用新传媒的问题。

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情景几乎同时浮出水面,即工业国家城市人口的急遽增长。

这类人口的增加,意味着读和写的传播成为必需,因为生活在城市的人比生活在乡村的人有更多和更复杂的信息需求,他们要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信息,以满足工作、生活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工业化激起的传播科技的急遽发展,以及迅速的城市化,促使人们必须关注传播。

因为一系列新的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形态、内容、方式等等,均已明显地影响到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社会经济形态和创新模式的发展与变化。

如果从古代学者那里找寻关于传播现象的论述,总会有一些。

但是作为现代传播学的较为直接的学科思想先驱者,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的三位代表人物,即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库利(Charles Cooley,1864-1929)、帕克(Robert Park,1864-1944),以及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er,1857-1913)。

还有一位优秀的记者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也在20世纪初为后来的传播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

杜威是库利、帕克的老师,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只有通过有机系统内循环的信息分享,社会生活才有可能。

科学最终要汇集到能够产生相互理解、允许产生合作行为的传播当中。

他把大众传媒看作是社会变迁的工具。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把人通过别人认识自己视为人的社会化过程,而传播是这个过程的惟一关键要素。

新的传媒修改了传统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反应,改变了个人的日常生活概念。

他于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是第一本关于社会传播的专著。

他和另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米德(George Mead)共同创立了关于社会信息交换的“象征互动论”。

帕克是最早研究报纸的理论家,他在20多年中通过报纸持续考察不同种族背景的社会群体在美国社会的同化、移民整合问题。

他认为传播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本质所在,它创造着和维持着社会。

他提出了传媒与舆论如何相互影响、人际网络如何与传媒连接、媒体如何促进社会变迁等后来传播学的前沿问题。

他们三人将对传播的研究,建立在社会统计和现象观察(行为科学)的基础上,把理论探讨与应用研究相融合,不仅把传播视为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且看作是一种文化建构的符号象征过程。

他们深信传媒技术革命对社会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他们为后来形成的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提供了较为直接的学科方法论,也为后来形成的“技术控制论学派”提供了认识前提。

语言是任何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

索绪尔创立的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打破了以前语言学从历史根据上探索意义的研究传统,把具体的语言看作是某一民族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和传统的表意规范,人的思维和信息的传播,受制于抽象的语言系统,而这个系统通过教育而内化在社会成员的集体心智当中。

这种认识框架成为后来“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的认识前提。

李普曼作为经验丰富的记者,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在他1922年出版的《舆论》一书中,天才地谈到许多深刻的传播问题。

他谈到人头脑中的图景与真实的世界存在差异,“每个人的行为依据都不是直接而确凿的知识,而是他自己制作的或者别人给他制作的图像。

”因而,人们已有的头脑中的世界,影响对新接受的信息的理解。

他还谈到现代传媒笼罩全球的情况下,人们除自己的五官接触之外,其实生活在传媒提供的信息世界中,这个世界与真实的世界是有差别的。

他意识到宣传充分利用了这种传播现象,“在一个人创造出他认为明智而可取的虚拟环境之前,必须限制他接近真实环境。

”“为了进行宣传,就必须在公众和事件之间设置某些障碍”。

[1]现在传播学的许多理论、模式,似乎都能看到李普曼当年论证的影子。

说到这里,我们实际上已经谈到了传播学的三个学派:经验-功能学派、技术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

追溯这三个学派的理论起源,往往有些模糊,因为传播现象贯穿人类的整个历史与现实,不是可以清晰地分门别类的研究对象,各种学科的学者,都对传播现象有兴趣,都有一些研究成果。

往往有这种情形:什么都是,便等于什么都不是。

所以,传播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学术合法性,经常受到质疑。

但是,人们又不得不承认传播现象确实越来越需要给予科学的解释和把握,因为我们已经处于信息社会。

传播学提出的概念、问题引发了大量的争论。

和其它人文和社会社学一样,传播学的每个学派或理论之间经常明显对立,每个学派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流派,就是学派的划分、称谓也很难统一;而且,传播学的某些话语,经常未经适当的评估就被追捧为一种理论。

例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机智的比喻、尤尔根·哈贝马斯“传播(交往)行动理论”的建构,在传播学的叙述中常被等而视之,使人们难以判断哪一个更深刻地影响了传播学的研究方向。

正如法国传播学者马特拉所说:“没有任何一个学术领域像传播学这样被很多人认为:这里只有广泛的想象,一切有待建设。

”[2]关于经验-功能学派所以用这样的称谓,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是根据多数人的生活经验、感受来探索传播现象,并且根据多数人的经验以及某些先验的认识,来确定传播的社会功能。

现在的教科书上,通常谈到施拉姆(Wilber Schramm,1907-1987)说的“四大先驱”,即拉扎斯菲尔德(PaulLazarsfeld,1900-1976)、霍夫兰(Carl Hovland,1912-1961)、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78)、莱文(Kurt Lewin,1890-1947。

德文的姓“lewin”怎么发音也不该译为“卢因”)这四个人。

若从学派方法论的开创性看,前三位可以视为传统的开创者。

莱文最早提出了传播的“把关人”理论(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没有说?”),他的主要工作是社会学方面的群体动力研究。

拉扎斯菲尔德1940-1948年在美国三个县进行关于传播的调查。

其中在俄亥俄州伊利县(Erie)关于大选的调查报告《人民的选择》发现:人们接受信息时存在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理解;传媒的信息通常经过人群中的信息活跃分子(舆论领袖)再传递(二级传播);传媒影响选民有三种模式,即活化(激发潜在的倾向)、强化(固定已有的意见)、转化(影响缺乏主见的人)。

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诸多因素渗透到传播现象的研究中,从此形成传统。

霍夫兰在二次大战后期和战后,为美国军方的战时宣传进行了一系列心理控制实验,被研究对象达4000人。

他提出了信息源条件、说服者条件、信息本身的条件、说服过程等诸多观点,把说服过程当作日常生活经验的重复来进行说服程序的设计。

他谈到,人们真正恐惧的不是已经确定的事实,而是不确定和无法知晓的事实。

他的研究为后来各种社会想象的心理游戏设计提供了思想基础。

拉斯韦尔1927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一次大战中宣传所使用的符号,并且一生关注着传播问题。

二战中他提出,其后在1948年的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完善的传播的“五W模式”,尽管有许多缺陷,但它的意义如英国学者博伊德-巴雷特(O.Boyd-Barrett)所说:“长久以来,这一公式帮助我们限定了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

它的价值在于,它包含了对生产、内容、传递和受众的有力强调。

”[3]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引导人们研究传播活动的一种便捷的思路。

在同一篇论文里,拉斯韦尔还论证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

第二年,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Merton)和拉扎斯菲尔德在他们的论文《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中,提出传媒具有的三大社会功能:赋予社会地位、强化社会规范、麻醉精神。

关于传播功能的研究,由以上几位学者奠定了基础,后来出现多种理论。

1949年,施拉姆将这些关于传播的观点加以整理。

至此,经验-功能学派的方法和理论框架大体形成。

“传播学集大成者”的头衔对于施拉姆来说,仅在整理的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他主要是一位传播学教育家,在传播和推广传播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验-功能学派的基本研究方法,可以早期对“火星人进攻地球”事件的研究为例。

事后,人们希望找出导致听众把广播剧作为真实的新闻加以接受的心理条件和社会情境。

于是,坎垂尔(Hadley Cantril)领导了这项研究,研究方法包括抽样调查(前后共两次,一次是CBS一周内的调查,920人;一次是一家舆论研究所6周后的调查,数千人)、个人访谈、报纸报道的分析(全国报纸3周内的1.25万篇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