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问题之解何处来_徐章韬

合集下载

多元表征视角下的问题解决一例

多元表征视角下的问题解决一例
关键词:多元表征;图形表征;符号表征;问题 解决;数量积
一、问题提出
一个量,或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其实质是将同一个量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计算两次,利用殊途同归的等量关 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立体几何中求距离常 用等积法、解析几何中求动点轨迹用交轨法等,都属 于解题方法的多元表征体现.
总之,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解题的思想方法不 同、解题策略的转换与转译以及问题本身呈现的形 式不同等,这些都说明了数学问题解决学习中的多 元表征无处不在. 下面以一道高考题的多角度解决为 例,说明多元表征这种认知学习方法对数学解题教学 的意义.
1 2
BCcos B 时,PB ·PC 有最小值.
(2)基于图形表征的解法. 图形表征就是几何化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构造图 形转化条件,将抽象问题直观化. 图形表征作为表征 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点是既有形象性又有抽象性, 是两者的结合. 美国数学家斯蒂恩指出,如果一个特 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 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 在问 题解决过程中,图形表征往往优于文字、符号表征.
故选 D.
思维表征 2:PB ·PC 的符号表征为向量的数量积 公式,向量的数量积的另一种符号转化是坐标化运算,
与PC 在PB 方向上投影的乘积. 于是借助图形构造PC
在PB 方向上的投影,将PB ·PC ≥ P0B ·P0C 转化为
PD · PB ≤ P0B · P0D ,再借助不等式及三角
形的三线合一,利用图形表征,确定 A C = BC.
M
解 : 如 图 4, 注 意
到△PBC 与△P0BC 始 终 A
P
P0
B
有公共边 BC,
图4
所以PB ·PC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创新型人才开发第二阶段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创新型人才开发第二阶段作业

试题1.第1题单选题“举其一,反其三”的意思是()。

A、从1点知道3点;B、从一点引发出更多;C、从1反而知道3。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2.第2题单选题关系式“素质+方式创新”是创新的()。

A、模式;B、公式。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3.第3题单选题“最优解”就是()。

A、达到最高水平;B、最优化的方案。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4.第4题单选题在反叛创新中,“自我”是指()。

A、以我为中心;B、自信;C、自爱。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5.第5题单选题陶渊明说“读书不求甚解”;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辛弃疾说“读书而不为书所累”;毛泽东说“把书本看作现成的灵丹妙药……这是一种幼稚者的蒙昧”。

他们共同表达的一个基本意思是()。

A、要读书,不要死读书;B、读书敷衍一下就行了;C、读书不要相信书。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6.第6题单选题在创新思维中,“法无定法’的意思是()。

A、无法无天;B、勇于探索,不受常规的约束;C、法律是不定的。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0.0批注:7.第7题单选题在体验创新中,“感受”是指()。

A、实践;B、实验;C、感想。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8.第8题单选题“满意解”体现了()。

A、折中思想;B、适度思想;C、调和思想;D、心安理得心理。

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0.0批注:9.第9题单选题每天的社会消费是()。

A、模糊现象;B、灰色现象;C、混沌现象。

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0.0批注:10.第10题单选题在环境创新中,“心境”是指()。

A、心态;B、情绪;C、想象。

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5此题得分:5.0批注:11.第11题单选题在观察创新中,“有意”是指()。

面对困惑 探究本源

面对困惑 探究本源
●谢鹏 作
探 究 本 源
( 玉门市第一中学 甘肃玉门 751) 321
刚 学 习完 概 率 , 者找 了一 道 2 1 广 东 省 笔 00年
( ) 法 1 由第 ( ) 题 可 知 样 本 中超 过 2方 1小 55g的产 品有 1 0 2件 , 抽取 1件超 过 5 5g产 品的 0
概 率为 P: =0 3 不超 过 5 5 g产 品的 概 率 为 ., 0 0 7, Y的分布列 如表 1所 示 : . 故
表 1 y的分布 列
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 1 7题作为章末复 习用 , 而 然
在课 堂练 习 时运用 各种解 法都遭 遇 了尴尬 . 对 困 面 惑 , 者认 为有 进 一 步研 究 的价值 , 笔 现将 课 堂 实 录 供述 如下 , 以飨 读者 . 题 目 某 食 品厂 为 了检 查 一 条 自动 包装 流水 线 的生产 情况 , 机 抽 取该 流 水 线 上 4 随 O件 产 品作
线产 品数 量大 可视 为无 限容 量的 总体.
反 思 与感悟 通过 问题 的解 答 , 者 发 现 产 笔 因为第 ( ) 2 小题 的 3种 方法不 同 , 以没 有让 所
生错误的原因是对 以下概念存在混淆. () 1 古典 概型 与独 立重 复试验. 古典概型具有 2 个特点 : ①实验中所有可能出 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 ②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 可能性相等. 对于古典概型 , 任何事件的概率为 P( A)=包含 的基本 事件 的个 数 基 本事 件 的总数 ‘ 独 立重 复试 验是 在 相 同 条件 下 重 复做 n次 试 验, 关键字是“ 独立” “ 复” 即: 、重 , ①每次试验 中, 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相同的 ; ②每次试验中的事件是 相互独立的; ③每次试验只有 2 种结果 : 要么发生,

部编本六年级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3)

部编本六年级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3)
1、鲁迅和瞿秋白以前未曾谋面,平时只是书信交往,两 人的交往看似平淡,但危难之际,却互伸援手,肝胆相照。
2、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把荷叶惟妙惟肖的画出 来,夜以继日,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济宁育才高三学生王亮下决心要考上中国政法大学, 他发愤苦读,梦想成真。
4、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 奴仆,暗下决心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终于打败了吴国。
学习要求: 1、事例中的问题用“?”标出,发现的真理用“!”标出。 2、为什么谢皮罗教授能从洗澡水的现象中发现真理,谈
谈你的体会?
事例
洗澡水的旋涡
“?”(问题)过程 (如何做 ) “!”(真理)
为什么洗澡水的旋涡总 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发现了洗澡水的旋涡 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紫罗兰的变色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读课文思考 :观点的含义?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写了哪 几件事?
诞生 机械 旋涡 花圃 逆时针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追根求源
诞生 机械 旋(xuán)涡 花圃 逆时针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锲(qiè)而不舍 追根求源
读课文思考 :观点的含义?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写了哪 几件事?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 是什么关系呢?
发现当睡觉的人眼珠 反复的观察实验 转动时,他确实正在
做梦!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 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 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 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 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 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 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 神的人。
有准备的人 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问题之解何处来

问题之解何处来
z2一z+z2+z4+2(z3+z5+26)
万方数据
42
数学通报
f J f.

2015年
第54卷
第1期
一z+2(1+z+z2+23+≯+z5+z6) 一2(1+z+22+z4),

z。I=I z:l=l 2。I=1

1垒+垒+鱼一1
LZ2 Z3 Zl
整理得,zz+z+2=o,解得z一二与拿坐.
此题还有其它解法,如用对偶法,令A一2+ z2+z4,B—z3+z5+26,也能解决之.然而,如何 要如此用对偶法,上述解法也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上面是解方程,构造方程解决问题.根与系 数的关系,是方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要精心 选择习题,反映这个事实. 例3 设P(z),Q(z),R(z)及S(z)都是多
fz2+zy+y2=1
法——化归,把不熟悉的复平面上的问题化归到
与实数有关的问题.当复数成为我们认识结构的 有机组成部分时,就可以用复数的眼光审理与实 数有关的问题,这样,虚与实的双向关系就沟通 了,既可以化虚为实,也可以化实为虚;既可以由 实探虚,也可以由虚探实.
的.这表明学会用复数的眼光看待实问题,也是教 材的隐性要求之一.复数、向量和三角之间有深刻 的内在关联性,齐民友先生在本刊曾有过精彩的 论述.[7_81选编这样的习题能让学生初识其中之 味,这也是另类的思想方法的普及. 用复数还可以用来处理其它实问题,见文[5]. 真正学会一种工具的标志之一是,能用这种工具解 决其它问题,形成用复数的眼光看其它数学问题也 是复数的目标之一,也是其教育价值的体现. 3分析与讨论
例5若z,y,z>o,已知<扩+yz+z2—3
【zz+zz+z2—4
求z+y+z的值. 分析与解这道 题的解法较多,通常 的解法是降次,因式 分解、换元法、数形结 合、面积法,甚至建立 直角坐标系,运用解 析法、向量法等.但

专题10二元思辨话题:“利他”与“利己”-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专题10二元思辨话题:“利他”与“利己”-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专题10 二元思辨话题:“利他”与“利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

黄宗羲提出“有生之初,人各自利也”,强调了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的合理之处。

但当今有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将个人私利作为唯一追求。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1.守“利己”本分,秉“利他”精神2.“利己”谋发展,“利他”聚长流3.“利己”兼“利他”,道义济天下4.“利己”以自强,“利他”促国强5. 推崇“利他”精神,合理追求“利己”6.“利己”华自我,“利他”顺万物7.“损人利己”不可取,“利他利我”行致远【范文1】守“利己”本分秉“利他”精神丁文静如木一般,牢固根基,坚定内心,守“利己”之本分;如水一般,心怀宽广,润物无声,秉“利他”精神。

在成长中,合理“利己”,提升自我,以谋求发展之路,不失为明智之举。

然与他人协手互助的过程中,怀有“利他”之精神,也是一种无私之爱。

吾侪正值青春年华,应坚守内心,协手共进,守“利己”本分,秉“利他”精神,为“利国”之事。

浮沉于人生的汪洋,合理“利己”,让我们在迎面而来的浪朝中,坚定内心之信念,毫不动摇。

黄宗羲曾提出:“有生之初,人各自利也。

”表明了“利己”于人的合理性,适度“利己”可以让我们为自己的前途作出更多规划,同时面对不公的待遇时,坚守本分,不向外界妥协。

利己,它可以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赐金放还后,不向权贵低头的铮铮傲骨;可以是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观豁达,贬谪与失意掩盖不了的淡泊从容;可以是文天祥“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干青”,从容赴死,誓为国家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碧血丹心……在面对变革与迎面而来的浪潮中,不向外界妥协,坚守“利己”本分,吾侪方可紧握手中帆绳,勇往直前。

教育学论文1000字 教育教学论文1000字(8篇)

教育学论文1000字 教育教学论文1000字(8篇)

教育学论文1000字教育教学论文1000字(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方案大全、心得体会、祝福语、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rehensive report,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s, experiences, blessing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教育学论文1000字教育教学论文1000字(8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用母函数求解排列问题

用母函数求解排列问题

用母函数求解排列问题作者:***来源:《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2024年第06期[摘要]母函数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母函数来处理中学数学中的一些排列问题,其可操作性强,学生容易理解. 文章先介绍指数型母函数的相关内容和定理,然后结合实例给出其应用.[关键词]排列问题;母函数;指数型母函数;理解;应用计数问题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普遍存在. 计数问题属于组合问题,而组合中有一个重要概念——母函数(也叫发生函数、生成函数)[1]. 指数型母函数(简称指母函数)正是将复杂的计数问题简单化的一个工具,利用指母函数可以轻松求解排列问题.预备知识定义1 设a,a,…,a,…是一个给定的数列,我们称形式幂级数f(x)=xn=a+ax+x2+x3+…+xn+…①为这个数列的指数型母函数,简称指母函数[2].例如,数列1,1,1,…,1,…的指母函数是f(x)=xn=1+x++…++…. 这个指母函数非常重要,我們专门用f(x)=ex来记它,即f(x)=ex=1+x++…++….规定:在进行这些运算时,把形式幂级数看成幂级数,然后按照幂级数的运算法则去运算.定义2 设f(x)=xn和g(x)=xn是两个形式幂级数,则f(x)±g(x)=xn,f(x)·g(x)=xn(其中c=Cakbn-k).定理1 ex·ey=ex+y.在定理1中,取y=x,则(ex)2=e2x,即=xn.推论1 (ex)m=emx,即=xn.在定理1中,取y=-x,则ex·e-x=1,即=e-x. 由ex=1+x++…++…,e-x=1-x+-…+(-1)n+…,得到:推论2 ex+e-x=21+++…++…,ex-e-x=2x+++…++….注:对于指数幂ax(a>0,且a≠1),显然ax·ay=ax+y. 从定理1可以看出,ex·ey=ex+y具有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这就是称式①为指母函数的原因.用指母函数求解排列问题排列问题,困难在于对问题背景的理解,这是一个数学化过程,需要通过不同情境加强训练、加深理解.我们先来看看下列三类排列问题.问题1 (不许重复的排列)从n个不同的物体中,任意取出r个作排列,不许重复,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问题2 (允许无限重复的排列)从n个不同的物体中,任意取出r个作排列,允许重复,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问题3 (允许有限重复的排列)设n个物体中,有n个物体A,n个物体A,…,n个物体A,n+n+…+n=n,现从中任取r个作排列,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3]分析问题1的解答很简单,不同的排列的总数为A=n(n-1)…(n-r+1). 特别地,当r=n 时,不同的排列的总数为A=n(n-1)…3×2×1=n!. 这在中学课本上已经很熟悉了.问题2的解答也不困难.因为允许重复,所以每个排列的r个位置上都有可能放n个不同物体中的任何一个,即每个位置都有n种可能,因此不同的排列的总数为nr[4].解答困难的是问题3,因为每个物体重复的次数是有限的,这给问题带来了复杂性.但如果考虑r=n的情形,问题还不算太难.定理2 设n个物体中,有n个物体A,n个物体A,…,n个物体A,n+n+…+n=n,则这n个物体不同的排列的总数为.证明由于对每个排列来说,n个物体A,n个物体A,…,n个物体A都出现在排列中,因此n个物体排列的总数为n!,而在这n!个排列中有很多的排列是一样的,例如n个物体A任意交换位置,若其他物体不动,这样得到的排列全是一样的,这种相同的排列有n!个. 同理,对物体A,A,…,A,也会有同类情况. 去掉这些相同的排列后,真正不同的排列的总数为.注:这是问题3中当r=n时的解答.最困难的是r<n的情形,这没有一般公式,而指母函数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力工具.定理3 设n个物体中,有n个物体A,n个物体A,…,n个物体A,n+n+…+n=n,从这n个物体中任取r(r<n)个物体,不同的排列的总数记为a,则数列{a}的指母函数为f(x)=1+x++…+1+x++…+…1+x++…+②.证明让第i个括号代表第i个物体A(i=1,2,…,k).从第一个括号中取出项,解释为“取出3个物体A”;从第二个括号中取出项,解释为“取出4个物体A”;其余类似.现在研究式②的展开式中的系数.合并同类项前,式②的展开式中的是由各个括号中的项相乘而来的:··…·=,这里0≤m≤n,0≤m≤n,…,0≤m≤n,而且m+m+…+m=r. 故··…·=·. 由此可知,的系数是③,而且m+m+…+m=r.根据定理2可知,式③恰好就是这r个物体不同的排列的总数:在这r个物体中有m个A,m个A,…,m个A,这说明乘积··…·就对应一种排列. 由于m(i=1,2,…,k)可以取遍0,1,2,…,n(i=1,2,…,k)中的所有整数,因此合并同类项后,的系数就表示从这n个物体中取出r个物体的不同的排列的总数.这就证明了式②就是数列{a}的指母函数.在此我们可以把定理3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定理4 设A={a,a,…,a},M,M,…,M均为非负整数集的子集,从A中可重复地选取r个元素作排列. 如果a可重复选取的全部次数为M(k=1,2,…,n),记所有可能的排列数为er,则数列{er}(r≥0)的指母函数为f(x)=…. 将指母函数解析式展开,的系数就是所求的排列数e.证明留给读者完成.指母函数应用举例题1 将8个不同的球分发给4个不同的班级,要求每个班至少分得一个球,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解析将8个不同的球排成一列,4个班依次编号为1,2,3,4.对于一个满足条件的分法,若把某个球分给编号为i的班,就在该球所排的位置上填上i,则得到{1,2,3,4}的一个“8可重”排列(即从集合{1,2,3,4}中可重复地选取8个元素作成排列). 由于每个班至少分得一个球,所以每个数至少出现一次,即每个数出现的次数都属于集合{1,2,3,…}. 将n个不同的球分给4个不同的班且每个班至少分得一个球的分法数记为a,由定理4可知数列{a}(n≥1)的指母函数为f(x)=x+++…=(ex-1)4=e4x-4e3x+6e2x-4ex+1=xn-4xn+6xn-4xn+1=(4n-4×3n+6×2n-4)+1. 由此可得,的系數a=48-4×38+6×28-4=40824. 所以,共有40824种不同的分法.题2 用数字1,2,3,4作六位数,每个数字在六位数中出现的次数不得大于2,问可作出多少个不同的六位数?解析这是排列问题,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都属于集合{0,1,2}. 设所求为N,由定理4可知,N是指母函数f(x)=1+x+的展开式中的系数,而1+x+=[x2+(2x+2)]4=[x8+4x6(2x+2)+6x4(2x+2)2+4x2(2x+2)3+(2x+2)4],所以N=(4×2+6×22)=1440.题3 把n(n≥1)个彼此不同的球放到4个不同的盒子A,A,A,A中,要求A有奇数个球,A有偶数个球,问不同的放球方法有多少种?解析设不同的放球方法有a种.因为要求A有奇数个球,A有偶数个球,A,A中球的个数没有限制,所以A盒子出现的球的个数属于集合{1,3,5,…},A盒子出现的球的个数属于集合{0,2,4,…},A,A盒子出现的球的个数都属于集合{0,1,2,3,…}.由定理4可知,数列{a}的指母函数是f(x)=x+++…1+++…1+x+++….由推论1和推论2可得f(x)=··(ex)2=(e4x-1)=·=. 比较(n≥1)的系数,得a=4n-1.结束语母函数分为普通型母函数(简称普母函数)和指数型母函数(简称指母函数).普母函数主要应用于求解组合问题,而指母函数则主要应用于求解排列问题.高中阶段的排列问题,有些是难以处理的,这时可借助指母函数来求解. 利用指母函数求解排列问题,学生容易理解,而且可操作性强,是处理排列问题的好方法.参考文献:[1]李鸿昌,徐章韬. 用母函数理解组合问题[J]. 数学通讯,2023(10):59-61+66.[2]曹汝成. 组合数学[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刘会科. 母函数在组合计数中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3):16-17.[4]高仕学. 用母函数法统一解决三类排列与组合问题[J]. 课程教育研究,2017(07):161.。

2024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2024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2024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卷面分值150分,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答题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板块一】厚积淀传文化基因(30分)学校开展“经典之‘望’”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字析“望”知内涵①甲骨文“望”字,像一个人站在地上,睁大眼睛远眺。

金文加上了“月”形,更明显地表达了“远望”的意思。

发展至小篆,“望”的字形基本确定。

②《辞海》中,“望”的基本义是“向远处看”。

常用的义项还有“农历每月十五的月相”“盼望、希望”“声望、名望”等。

③“望”。

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篇章里灿如星火,熠熠生辉。

其中有自然界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有岁月的斗转星移,季节变迁;有个人的山穷水尽,柳暗花明;有家国的兴衰荣辱,薪火相传;有科技的更新dié代,持续发展……④随着汉语的发展演变,使“望”字的义项逐渐增多。

在文人的笔墨里,以它的基本又为圆心发散开去,演yì了一个由表及里、由向外观到向内求的过程。

1.请结合语境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1)远眺.(2)薪.火相传(3)更新dié代(4)演yì2.选出下列成语中“望”字的含义是“声望、名望”的一项()A.望洋兴叹B.德高望重C.望子成龙D.望文生义3.小语在阅读文本时作了如下几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常用的义项”是主语部分,“常用的”是定语。

B.第③段使用了大量四字词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节奏感。

C.选文中“睁大眼睛”“斗转星移”“柳暗花明”“兴衰荣辱”都属并列短语。

D.选文第④段里“望”加引号的作用是:标示“望”字,表示对它加以强调。

4.小文觉得第④段画线句有语病,请你帮她修改,并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抓住跟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的作文

抓住跟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的作文

抓住跟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的作文《抓住根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呀?就像玩拼图,怎么都拼不好。

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抓住根源问题,就能像解开一团乱麻一样,把难题轻松解决啦。

比如说,有一次我做作业的时候,有一道数学题怎么都算不对。

我算了一遍又一遍,可答案还是错的。

我着急得都快哭了。

这时候,妈妈过来问我:“宝贝,别着急,咱们一起看看这道题的根源在哪里。

”妈妈和我一起读题,发现原来是我把题目里的一个数字看错了。

当我们找到了这个根源问题,重新计算,一下子就得出了正确答案。

再比如,小花的自行车总是骑起来嘎吱嘎吱响。

她找了很多地方修理,可还是响。

后来她仔细检查,发现原来是车链子生锈了。

她给车链子上了油,自行车就再也不响啦。

所以呀,小朋友们,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慌张,要静下心来,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样就能迎刃而解啦!《抓住根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抓住根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有一天,小明在画画,可是他画的画总是不好看。

他换了很多种颜色的彩笔,还是不行。

他觉得很苦恼。

这时候,爸爸过来了,爸爸看了看小明画的画,说:“小明,你先别着急,咱们一起来找找问题出在哪里。

”爸爸发现小明根本没有认真观察要画的东西,只是随便乱画。

找到这个根源问题后,小明开始认真观察,后来他画的画就越来越好看了。

还有一次,班级里的窗户总是关不上。

同学们试了很多次都不行。

老师来了,仔细看了看,发现是窗户下面卡了一个小石子。

把小石子拿走,窗户就能关上啦。

小朋友们,从这些事情里我们能明白,遇到问题,一定要找到根源,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掉哟!。

极值点偏移问题的类型与破解策略

极值点偏移问题的类型与破解策略

㊀㊀解题技巧与方法㊀㊀144㊀极值点偏移问题的类型与破解策略极值点偏移问题的类型与破解策略Һ李金莲1㊀丁国盛2㊀(1.古浪县第一中学,甘肃㊀武威㊀733100;2.古浪县第五中学,甘肃㊀武威㊀733100)㊀㊀ʌ摘要ɔ极值点偏移问题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极值点偏移问题的类型主要有两种:证明x1+x2>2x0或者x1+x2<2x0;证明x1x2>x20或者x1x2<x20.破解极值点偏移问题的策略主要是构造对称函数.对于前一种类型,可构造对称函数F(x)=f(x)-f(2x0-x);对于后一种类型,可构造对称函数F(x)=f(x)-fx20xæèçöø÷.文章结合具体例子给出了几种类型的极值点偏移问题的破解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些讲解极值点偏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ʌ关键词ɔ导数;极值点偏移问题;构造法;对称函数;解题策略根据极值点左㊁右两边的增长速度不同,极值点偏移问题分为极值点左偏和极值点右偏两种情况.破解极值点偏移问题的关键是构造对称函数.解题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构造出不同的对称函数,然后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进行证明.一㊁极值点偏移的特征(1)极值点左偏:x1+x2>2x0,曲线在x=x1+x22处的切线与x轴不平行.若f(x)上凸,则fᶄx1+x22æèçöø÷<fᶄ(x0)=0,如图1;若f(x)下凸,则fᶄx1+x22æèçöø÷>fᶄ(x0)=0,如图2.图1㊀㊀图2(2)极值点右偏:x1+x2<2x0,曲线在x=x1+x22处的切线与x轴不平行.若f(x)上凸,则fᶄx1+x22æèçöø÷>fᶄ(x0)=0,如图3;若f(x)下凸,则fᶄx1+x22æèçöø÷<fᶄ(x0)=0,如图4.图3㊀㊀图4二㊁极值点偏移问题的设问形式常见的极值点偏移问题一般有如下形式:证明x1+x2>2x0或x1+x2<2x0;证明x1x2>x20或x1x2<x20.有些题目未必直接这样问,但通过等价转化后,本质是一样的.三㊁破解策略 构造对称函数第一步:求出函数f(x)的极值点x0;第二步:构造函数F(x)=f(x)-f(2x0-x),确定F(x)的单调性,确定f(x2)与f(2x0-x2)的大小关系.第三步:由f(x1)=f(x2)和上一步的结论,结合f(x)的单调性得到x1+x2>2x0或x1+x2<2x0.注:若是证明x1x2>x20或x1x2<x20,则构造函数F(x)=f(x)-fx20xæèçöø÷.四㊁题型呈现(一)题型1:证明x1+x2>2x0或x1+x2<2x0例1㊀已知函数f(x)=xlnx.(1)讨论f(x)的单调性;(2)设a,b为两个不相等的正数,且ab=ba,求证:2e<1a+1b<1.解㊀(1)f(x)的定义域为(0,+ɕ),fᶄ(x)=lnx+1.㊀㊀㊀解题技巧与方法145㊀㊀由fᶄ(x)>0,解得x>1e;由fᶄ(x)<0,解得0<x<1e,ʑ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e,+ɕ),单调递减区间为0,1eæèçöø÷.证明㊀(2)ȵa,b为两个不相等的正数,且ab=ba,ʑblna=alnb,即1aln1a=1bln1b.由(1)可得f(x)min=-1e,且f(1)=0.令x1=1a,x2=1b,则x1,x2为f(x)=k的两根,且kɪ-1e,0æèçöø÷.不妨设x1ɪ0,1eæèçöø÷,x2ɪ1e,1æèçöø÷,则2e-x1>1e.先证2e<x1+x2,即证x2>2e-x1,即证f(x2)=f(x1)>f2e-x1æèçöø÷.令h(x)=f(x)-f2e-xæèçöø÷,即证在xɪ0,1eæèçöø÷上,h(x)>0,则hᶄ(x)=fᶄ(x)+fᶄ2e-xæèçöø÷=lnx+ln2e-xæèçöø÷+2=ln-x2+2exæèçöø÷+2,hᶄ(x)在0,1eæèçöø÷上单调递增,即hᶄ(x)<hᶄ1eæèçöø÷=0,ʑhᶄ(x)<0在0,1eæèçöø÷上恒成立,即h(x)在0,1eæèçöø÷上单调递减,h(x)>h1eæèçöø÷=0.所以f(x)>f2e-xæèçöø÷,因此x2>2e-x1.再证x1+x2<1,即证1e<x2<1-x1.由(1)中f(x)单调性可得f(x2)=f(x1)<f(1-x1).令φ(x)=f(x)-f(1-x),xɪ0,1eæèçöø÷,则φᶄ(x)=lnx+ln(1-x)+2=ln(-x2+x)+2,φᶄ(x)在0,1eæèçöø÷上单调递增,ȵφᶄ(x)>0,且当xң0时,φᶄ(x)<0,ʑ存在x0使得φᶄ(x0)=0.即当xɪ(0,x0)时,φᶄ(x)<0,φ(x)单调递减;当xɪ(x0,1e)时,φᶄ(x)>0,φ(x)单调递增.又xң0,φ(x)<0,且φ1eæèçöø÷=f1eæèçöø÷-f(1-1e)<0,ʑφ(x)<0恒成立,ʑx1+x2<1.综上,2e<1a+1b<1.点评㊀本题的设问形式初看好像与极值点偏移问题关系不大,但对题干条件进行等价变形后,就是证明2e<x1+x2<1,这就是典型的极值点偏移问题,然后构造对称函数即可解决.例2 已知函数f(x)=lnx-mx+2有两个零点x1,x2.(1)求m的取值范围;(2)求证:1x1+1x2>2e.解㊀(1)m的取值范围是(0,e).过程略.证明㊀(2)由(1)知方程lnx+2x=m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则lnx1+2x1=lnx2+2x2.令t1=1x1,t2=1x2,则2t1-t1lnt1=2t2-t2lnt2.设t1<t2,h(t)=2t-tlnt,则hᶄ(t)=1-lnt,当0<t<e时,hᶄ(t)>0,当t>e时,hᶄ(t)<0,ʑh(t)在(0,e)上单调递增,在(e,+ɕ)上单调递减,且h(t1)=h(t2),ʑ0<t1<e<t2.设H(t)=h(t)-h(2e-t)(0<t<e),则Hᶄ(t)=hᶄ(t)+hᶄ(2e-t).ȵHᶄ(t)=1-lnt+[1-ln(2e-t)]=2-ln(-t2+2et)>2-ln(-e2+2e2)=0,ʑH(t)在(0,e)上单调递增,ʑH(t1)<H(e)=0,即h(t1)<h(2e-t1),从而h(t2)<h(2e-t1).ȵ0<t1<e<t2,所以2e-t1>e.又h(t)在(e,+ɕ)上单调递减,ʑt2>2e-t1,即t1+t2>2e,ʑ1x1+1x2>2e.㊀㊀解题技巧与方法㊀㊀146㊀点评㊀换元后,问题等价于证明t1+t2>2e,而x=e是h(t)的极值点,故该题属于极值点偏移问题,可构造对称函数求证.(二)题型2:证明x1x2>x20或x1x2<x20例3㊀已知函数f(x)=exx-lnx+x-a.(1)若f(x)ȡ0,求a的取值范围;(2)求证:若f(x)有两个零点x1,x2,则x1x2<1.解㊀(1)a的取值范围为(-ɕ,e+1].过程略.证明㊀(2)由(1)知f(x)有两个零点的条件是a>e+1,且在(0,1)和(1,+ɕ)内各有一个零点,不妨设x1<1<x2.要证x1x2<1,即证x1<1x2;又x1,1x2ɪ(0,1),且函数f(x)在(0,1)上单调递减,即证f(x1)>f1x2æèçöø÷.ȵf(x1)=f(x2),ʑ即证f(x2)>f1x2æèçöø÷,即证exx-lnx+x-xe1x-lnx-1x>0,xɪ(1,+ɕ).即证exx-xe1x-2lnx-12x-1xæèçöø÷éëêêùûúú>0.下面证明当x>1时,exx-xe1x>0,lnx-12x-1xæèçöø÷<0.设g(x)=exx-xe1x,x>1,则gᶄ(x)=1x-1x2æèçöø÷ex-e1x+xe1x㊃-1x2æèçöø÷æèçöø÷=1x1-1xæèçöø÷ex-e1x1-1xæèçöø÷=1-1xæèçöø÷exx-e1xæèçöø÷=x-1xexx-e1xæèçöø÷.设φ(x)=exx(x>1),φᶄ(x)=1x-1x2æèçöø÷ex=x-1x2ex>0,ʑφ(x)>φ(1)=e,而e1x<e,ʑexx-e1x>0,ʑgᶄ(x)>0,所以g(x)在(1,+ɕ)上单调递增,即g(x)>g(1)=0,ʑexx-xe1x>0.令h(x)=lnx-12x-1xæèçöø÷,x>1,则hᶄ(x)=1x-121+1x2æèçöø÷=2x-x2-12x2=-(x-1)22x2<0,ʑh(x)在(1,+ɕ)上单调递减,即h(x)<h(1)=0,ʑlnx-12x-1xæèçöø÷<0.ʑexx-xe1x-2lnx-12x-1xæèçöø÷éëêêùûúú>0,ʑx1x2<1.点评㊀本题是极值点偏移问题,故考虑构造对称函数,则问题等价于证明F(x)>0,不过直接证明F(x)>0是比较困难的,这里采用 各个击破 的办法来处理,使得问题得以解决.结㊀语极值点偏移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极值点偏移问题的类型与破解方法给学生讲解透彻,既要讲清楚 需要构造什么函数,构造函数之后如何根据单调性进行证明 ,又要将极值点偏移问题进行分类,适当地给学生做强化训练.学生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极值点偏移问题的类型及破解策略,而且通过题型训练,做到熟能生巧,在考试中遇到时才能从容应对.ʌ参考文献ɔ[1]罗文军.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2018(3):3-5.[2]曾雪萍.通过函数构造解决极值点偏移问题[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6):128-129.[3]张君,李武学,胡泽余.构造法在极值点偏移问题中的应用 从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21题谈起[J].中学数学研究,2022(12):43-45.[4]李鸿昌,徐章韬.关于对数平均的一个不等式的推广[J].数学通报,2023,62(8):50-52.[5]李鸿昌.一道新高考导数压轴题的解法探究[J].高中数学教与学,2021(15):22-23.。

抓住事情的根源名人作文范文

抓住事情的根源名人作文范文

抓住事情的根源名人作文范文好的,以下是符合您要求的口语化名人作文范文:
你知道吗?有些问题,表面看起来挺复杂,其实找到根源就简
单多了。

就像你头疼,不一定是因为头疼药没吃,可能是你昨晚没
睡好。

这就像乔布斯说的,“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你得深挖一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到深挖,不得不提苏轼。

这位老大哥,写诗真是一绝。

他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你说这像不像我们有时候
迷茫,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但其实,只要静下心来,就能找到那条
属于自己的路。

苏轼的诗,就是让人在迷茫中找到方向的明灯。

再来说说爱因斯坦。

这哥们儿可是个科学怪人,但他说的那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是真理啊!有时候,我们觉得问题无解,其实只是我们的想象力还没打开。

得敢于跳出框架,换个角度看问题,才能找到答案。

所以啊,遇到问题时,别急着下结论。

先停下来,想想问题的
根源是什么。

说不定,答案就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等着你呢!。

徐涛:逐层剖析,指明方向

徐涛:逐层剖析,指明方向

40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中国谚语徐涛,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获得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

他既是我国生物科研领域的顶尖人才,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不管什么专业,学好了都是好专业新高考形势下,很多高中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积极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

徐涛说:“高中阶段是打好基础的阶段,先不急于定方向。

在大学阶段,再慢慢确定你想做什么事情。

在这之前,你需要各方面都去了解。

可能你刚开始没想清楚选择一个什么专业,选了专业的,第一年你也要去看如肿瘤是怎么发生的、怎么治疗,还有人能不能隐身,能不能长生不老等。

这些虽然有难度,但我觉得自己可以,于是我决定学生物。

”如何主动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徐涛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从难度上来说,数学和物理领域的顶尖悬疑问题超过自己的能力,而生物领域的问题虽有难度,但他相信在兴趣的作用下,这些难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很重要,致力于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很重要。

徐涛通过比对和衬托,告诉大家,从内在的角度,要以兴趣为导向;从外在的角度,要选择能力范围内且有挑战性的方向。

不要坐等机遇一次上课,一个学生问:“徐老师,我将来怎样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徐涛说:“选定了生物学后,我学到了许多别人不懂的知识。

那时,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想做一个关键技术的研究,我的导师派我去帮他们做实验,我又旁听他们医学院的课程。

后来,北京医科大学买了一套国外进口仪器,但找不到会用的人,于是我就被派到了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有一个院士做得很好,我到那边学他们的课程,考试我又考了第一。

1994年,德国一个教授到中国访问,我去接待,交流中教授得知了我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他那里正好招人,我就去了德国。

所以,不要说等着机遇来找你,很多时候是你自己打好了基础,机遇来了才能抓得住。

如果你没有之前的基础,就算让你去接待德国教授,你不知道他做什么,也讲不出自己做了什么,别人怎么会跟你说得上话呢?”徐涛分享了自己的“机遇徐涛:逐层剖析,指明方向◆柳思竹看别的专业,去了解别的专业在干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这些适不适合你,最后再定下来。

习题: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个切入口

习题: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个切入口

习题: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个切入口徐章韬;何穗【摘要】通过寻求习题与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联系方式是怎样寻求的,从而获取数学探索、发现和证明的数学活动经验。

对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从习题入手,让他们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径。

本文根据教育理论,选用一些典型的例子,阐述了这种教学主张及其成效。

%By seeking the intrinsic link among exercises and constructing the intrinsic relations among knowledge and how to seek the way of connection, it is a way to acquire mathematics inquiring, discovering and proofing experience in mathematics activities. For non - math majors, it is a worthy way to acquire experi- ence in mathematics activities through exercises. According to educational theory, some typ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explain these teaching ideas and its effectiveness.【期刊名称】《高等理科教育》【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4页(P113-116)【关键词】习题;数学活动经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作者】徐章韬;何穗【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4.2一、引言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非数学类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是学生从事各专业研究的重要工具性学科之一,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

算术应用题解法的困难成因分析

算术应用题解法的困难成因分析

算术应用题解法的困难成因分析
徐章韬;张智
【期刊名称】《湖南教育(下旬刊)》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引言rn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用算术方法解算术应用题,有时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分析,而用代数方法不用多大气力就能解决问题。

因此,有人说算术应用题是智者的乐园,也有人说算术应用题几乎是杂耍,没多大价值。

两种说法各执一端,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尽合理。

从算术方法本身的特点和个体认知结构的角度分析影响算术应用题难度因子,也许能澄清上述认识,也许能为算术应用题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徐章韬;张智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湖北蕲春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03
【相关文献】
1.区间算术和仿射算术的研究与应用
2.与《九章算术》有关的问题解法探讨
3.初中英语词汇短语识记应用困难的成因分析
4.初中英语词汇短语识记应用困难的成因分析
5.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与化学的关联中促进数学理解--教育数学研究之一

在与化学的关联中促进数学理解--教育数学研究之一

作者: 徐章韬[1];王后雄[2]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
院,430079
出版物刊名: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页码: 34-37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 教育数学 化学知识 跨学科联系 理解 核心素养
摘要:教育数学讲究重构课程,把知识“一线串通”,从而促进 学生的理解.从化学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出发,看待数学中的 有关问题,就会获一样的认识.具体可以联系平衡,理解等式;联系影响平衡的条件,理解不等式;联系“平衡"结构”,理解算理; 联系影响平衡进程的媒介,理解联系思想;联系“结构"性质"用 途”,理解数学结构.用化学知识来理解有关的数学知识,是一种隐喻的认知方法.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 .。

初二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试题

初二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试题

初二历史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试题1.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的风暴。

【答案】思想解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第一子目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中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可知,故填思想解放。

【考点】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新青年》创办的时间、意义和影响。

2.继胡适之后,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人是鲁迅。

【答案】鲁迅改为陈独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第二子目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内容:“继胡适之后,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

”可知,故将鲁迅改为陈独秀。

【考点】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文学改良刍议》发表的时间、意义和影响。

3.与下图中杂志的创办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第一子目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中的内容:“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可知,《新青年》的创办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故选C。

【考点】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新青年》创办的时间、意义和影响。

4.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文学改良刍议》B.《天演论》C.《新青年》D.《狂人日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学的巨匠——鲁迅史实的识记。

MKT:化无形思想为有形技巧--基于对一道“函数的零点”高考试题的分析

MKT:化无形思想为有形技巧--基于对一道“函数的零点”高考试题的分析

作者: 徐章韬 刘创业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430079
出版物刊名: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页码: 55-58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8期
主题词: MKT 高考试题 解法研究 函数的零点
摘要:MKT理念反对“去数学化”的数学教育,认为应该首 先吃透数学内容,然后据此阐发教育上的见解.对2016高考全国新课标I理科卷第21题的解法作深入探求:用“设而不求”方法受 阻,从图形直观上寻求启示,用单调性刻画对称性,大胆地猜想结论.由此,体现了从方程观点到函数观点以及MKT主张的意义: 化无形思想为有形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面是解方程,构 造 方 程 解 决 问 题 .根 与 系 数 的 关 系 ,是 方 程 研 究 的 重 要 内 容 之 一 ,也 要 精 心 选 择 习 题 ,反 映 这 个 事 实 .
例3 设 P(x),Q(x),R(x)及 S(x)都 是 多 项式,且满足 P(x5)+xQ(x5)+x2 R(x5)=(x4+ x3 +x2 +x+1)S(x),试 证 :(x-1)P(x).
例1 方 程 x10 + (13x-1)10 =0 有 10 个 复
根r1,r1,r2,r2,r3,r3,r4,r4,r5,r5,其 中ri是ri 的

∑ 共 轭 复 数 ,求
1 的值 .
i=1 riri
分析与 解 解 析 几 何 中 有 一 招 叫 “设 而 不
求”,这 招 也 可 以 迁 移 至 此 .由 x10 + (13x-1)10
题.在复平面中,设 A、B、C 对应的复数分 别 为ZA
=i,ZB =0,ZC = 槡3 .取 点 D,使 得 ∠ADB =
∠BDC= ∠ADC=120°,如 图 1. 题设即:
烄x2+y2-2xycos120°=1
烅y2+z2-2yzcos120°= (槡3)2
烆z2+x2-2zxcos120°=22 令x=AD,y=BD,z=CD,
=x+2(1+z+z2+z3+z4+z5+z6) -2(1+z+z2+z4),
整理得,x2+x+2=0,解得x= -12±槡7i.
此题还有其它解 法,如 用 对 偶 法,令 A=z+ z2+z4,B=z3+z5+z6,也 能 解 决 之 .然 而,如 何 要 如 此 用 对 偶 法 ,上 述 解 法 也 能 给 出 合 理 的 解 释 .

zz12
+zz23
+zz31
=zz12
z2 +z3
+zz31

又 z1 = z2 = z3 =1,
所 以zizi=1(i=1,2,3),
把 zi=z1i 代入上式整理得
z21z3+z22z1+z23z2=z22z3+z23z1+z21z2,
分 解 因 式 得 ,(z1-z2)(z2-z3)(z3-z1)=0,
复数源于解三 次 方 程 的 求 根 问 题,意 大 利 数
学家邦贝利用 槡-1使无意义的数变得有意义了,
这标志着复数的产生 .[6]这 就 是 复 数 的 源 头 .在
进行竞赛数学 的 教 学 时,要 精 心 选 择 习 题 反 映 上
述 事 实 ,并 用 方 程 的 思 想 和 观 点 解 决 之 .
4sinθ+2φsinθ2sinφ2 =0,解 得
θ=2kπ,或φ=2kπ,或θ+φ=2kπ,k∈Z, 因 而 有z1 =z2 ,或z1 =z3 ,或z3 =z2 .
复 数 、向 量 和 三 角 之 间 有 深 刻 的 内 在 关 联 性 ,
齐民友先生曾有过精彩 的 论 述 .[7-8]选 编 这 样 的
烄 z1 = z2 = z3 =1
烅z1 烆z2
+zz23
+zz31
=1

求 az1+bz2+cz3 的值.
分析与解 此 题 有 多 种 解 法,利 用 复 数 自 身
的特征,如模、共 轭 等 性 质,能 获 得 具 有 复 数 风 味
的解法 .共轭反映的其实是对称性,由此入手,
有 zz12 +zz23 +zz31 ∈R,
(2) zz12++AA=
z1+A z2+A

把z1 看作未知 量,解 出 来,代 入 (1)(2)的 两
边 ,即 可 证 得 .
例2 设z 是 1 的 7 次 方 根,z≠1,求z+z2
+z4 的值.
分析与解 初 见 此 题,我 们 不 知 如 何 解 .回
想初中,有这样的习题:已知 x=槡2-1,求 x3+x
关于 复 数 的 教 育 意 义,及 其 教 学 解 读 在 文 献[3-4]中有体现 .上 述 见 解 要 形 成 一 个 系 统,用 以应对竞赛数学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对课程内容进 行深刻的解读 .下面以复数课程的教育教学价值 为 线 索 ,阐 明 问 题 解 决 之 道 来 自 何 处 . 2.1 复 数 之 源 :方 程 思 想 显 威 力
( ) =0,得
x 13x-1
10
= -1,记 y10 =
-1
的十个复
数分别是ωi,ωi(i=1,2,3,4,5),则13xx-1=ωi 或 ωi(i=1,2,3,4,5),它 们 都 是 一 次 方 程,不 妨 设
13rrii-1=ωi,则
ri 13 ri-1
=ωi,由



ri

∑ 13ωωii-1,或ri=13ωωii-1.这 样
复数有多种表 征 方 式,其 实 是 说 复 数 有 多 种
“化虚为实”的手法 .比如,此 题就可以复 数 的 三 角形式来做.
记eiθ
=cosθ+isinθ,可
设z1 z2
=eiθ
,z2 z3
=eiφ
,则
z3 z1
=e-i(θ+φ),由


有eiθ
+eiφ
+e-i(θ+φ)=1,两

取 虚 部 有 ,sinθ+sinφ-sin(θ+φ)=0,化 简 得
与实数有关的问题 .当复数成为我们认识结构的 有机组成部分 时,就 可 以 用 复 数 的 眼 光 审 理 与 实
数有关的 问 题,这 样,虚 与 实 的 双 向 关 系 就 沟 通
了,既可以化虚 为 实,也 可 以 化 实 为 虚;既 可 以 由
实 探 虚 ,也 可 以 由 虚 探 实 .
烄x2+xy+y2=1 例 5 若 x,y,z>0,已 知烅y2+yz+z2=3
2015年 第54卷 第1期 数学通报
41
问题之解何处来
徐章韬 陈传理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数 学 与 统 计 学 学 院 430079)
1 引 言 问题和解是数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对竞赛数
学而 言,问 题 之 解 的 意 义 更 为 突 出 .问 题 之 解 从 何而来?在前 面 的 文 献 中 [1-2] ,我 们 论 述 了 竞 赛 数学和常规教 学 的 关 系:在 吃 透 了 课 堂 教 学 内 容 的基础上也能 产 生 教 学 上 的 见 解,这 些 见 解 也 能 用之 于 竞 赛 数 学 的 问 题 之 解 .基 于 以 上 实 践,我 们 有 理 由 相 信 ,要 真 正 做 好 竞 赛 数 学 ,离 不 开 对 课 程内容的教学 解 读,在 做 好 课 程 内 容 教 学 解 读 的 基 础 之 上 ,能 够 理 清 竞 赛 数 学 的 逻 辑 脉 络 ,并 产 生 一些 好 的 问 题 解 决 之 法 .本 文 以 复 数 为 例,来 谈 谈上述主张. 2 深 刻 解 读 课 程 内 容 ,问 题 之 解 此 中 来

1 i=1riri
=5×170

∑ -13 (ωi +ωi)=850. i=1 用这 种 似 拙 实 巧 的 方 法 还 可 以 顺 利 解 决
1987 年 高 考 复 数 题 . 设复数 z1 和 z2 满 足 关 系 式 z1 z2 +A珡z1 +
A z2=0,其中 A 为不等于0的复数 .证明: (1) z1+A z2+A = A 2;
着 千 丝 万 缕 的 联 系 ,基 于 此 ,我 们 用 方 程 的 思 想 观
点来解此题 .令 x=z+z2+z4,则 x2=z2+z4+ z8+2z3+2z5+2z6,
利用复数单位数根的性质有,
x2=z+z2+z4+2(z3+z5+z6)
42
数学通报 2015年 第54卷 第1期
烆z2+zx+x2=4
求x+y+z 的值.
分析与解 这道
题 的 解 法 较 多,通 常
的 解 法 是 降 次,因 式
分解、换 元 法、数 形 结
合、面 积 法,甚 至 建 立
直 角 坐 标 系,运 用 解
析 法、向 量 法 等 .但
图1
如果对复数比 较 熟 悉 的 话,还 能 用 复 数 法 解 决 这
w=cos120°+isin120°= - 12 +槡23i
则 有 :x+y+z=AD+BD+CD =|ZD -ZA|+|ZD -ZB|+|ZD -ZC| =|(ZD -ZA )w+(ZD -ZB )+(ZD -ZC )w2| (这里 DA、DC 旋转相应角度后与DB 共线) =|ZAw +ZB +Zcw2|
故z1=z2,或z2=z3,z3=z1.
若z1=z2
,代
入z1 z2
+zz23
+zz31Βιβλιοθήκη =1,得zz31=
±i,
最后得到结果 槡(a+b)2+c2,
类似地,有 槡(c+b)2+a2,槡(a+c)2+b2.
抓 住 了 共 轭 、模 就 是 抓 住 了 复 数 的 几 何 特 征 ,
表面 上 是 数 字 在 运 算,其 实 说 的 是 几 何 推 理 .同 样 地 ,抓 住 模 ,对 1987 年 高 考 复 数 题 ,采 用 两 边 平 方法,也 可 轻 松 获 证 .模 在 本 质 上 其 实 就 是 绝 对 值 ,学 生 在 处 理 绝 对 值 问 题 时 ,经 常 采 用 两 边 平 方 法 ,这 种 方 法 离 学 生 的 实 际 很 近 .
分析与解 只 要 说 明 P(1)=0 即 可 .方 程 x5-1=0的根为1,ω,ω2,ω3,ω4,这 里ω 是 任 一 5 次单位根,故 有 1+ω+ω2 +ω3 +ω4 =0,同 时,对 任意的整数k,(ωk)5=(ω5)k .依次将x=ω,ω2,ω3 代 入 ,可 得
P(1)+ωQ(1)+ω2 R(1)=0, P(1)+ω2 Q(1)+ω4 R(1)=0, P(1)+ω3 Q(1)+ω6 R(1)=0. 这说明一元二次方程 P(1)+Q(1)x+R(1)· x2=0有三个不同的根ω,ω2,ω3,由多项式相 等 定 理,知 P(1)=Q(1)=R(1)=0,故(x-1)P(x), 同时也能推得, (x-1)Q(x),(x-1)R(x),(x-1)S(x). 复数既然起源 于 方 程,那 么 就 要 精 选 以 复 数 为 背 景 的 习 题 ,在 “解 方 程 ——— 构 造 方 程 ——— 根 与 系 数 的 关 系 ”中 充 分 体 现 了 方 程 的 思 想 和 方 法 ,从 而获得对复数之源的充分认识. 2.2 复 数 之 特 :多 元 表 征 ,化 虚 为 实 ,由 实 探 虚 复数有多种表 征 法,如 复 数 的 表 示 方 法 有 代 数 形 式 ,三 角 形 式 ,指 数 形 式 ;在 复 平 面 上 ,复 数 还 能与向量建立一一对应,等等 .凡此种种,都在于 “化虚为实”,让复数“看得 见,摸 得 着”.正 如 历 史 上 ,高 斯 在 复 平 面 上 用 几 何 法 表 示 复 数 后 ,复 数 终 于广 为 接 受 .复 数 之 特 还 在 于 复 数 有 模,能 刻 画 距离,复数有共轭复数,反映了某种对称性 .要认 识 复 数 ,就 要 精 选 例 题 ,反 映 复 数 自 身 的 特 征 . 例4 给 定 实 数 a,b,c,已 知 复 数 z1,z2,z3 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