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抗战文物背后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权抗战文物背后的故事

一盏煤油灯:指挥百团大战的生动见证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进攻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起到12月5日止,历时3个多月,八路军参战105个团,约40万兵力,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缴获大量枪械车辆,破坏敌人铁路和公路2000公里。

这次战役严重地破坏了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侵华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给了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011年4月底,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在指挥百团大战时使用过的一盏煤油灯在河北邯郸被发现。这盏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煤油灯,是左权参与指挥百团大战生动鲜活的见证,是左权将全部身心都扑在战场上的真实写照!

据参加这场战役指挥的时任八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的

王政柱介绍,百团大战指挥部设在山西省武乡县砖壁村的一座破庙里。左权每天晚上都要端着这盏煤油灯,在五万分之一的军事地图前,仔细地分析从各个战场报来的战况,协助彭德怀下达作战命令,并亲自将这场战役命名为“百团大战”。

为了宣传百团大战的胜利和总结百团大战的经验,在夜深人静的晚上,左权借助这小小煤油灯发出的微弱亮光,先后撰写了《论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和《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新胜利――从正太破击战到关家垴歼灭战》等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章。

这一件重要革命文物,是由河北省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史料室的一名研究员在前往位于山西省武乡县东部山区蟠龙镇境内的八路军总部太行旧址所在地砖壁村,搜集左权资料、考察八路军总部司令部时发现的。经河北省文物局近现代文物专家组鉴定,这盏历经战争岁月的煤油灯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

一把转轮手枪:伴随他7年战斗立下汗马功劳

山西省晋中市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地处晋、冀、豫三省要隘,易守难攻,有“晋疆锁钥,山西屏障”之称。1940年11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彭德怀和左权等率八路军总部机关驻扎于此,指挥整个华北抗战。此后,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卫生部、军工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北

方局党校,新华社华北分社,鲁迅艺术学校以及一二九师司令部等150余个党、政、军首脑机关,也移驻麻田镇周围,并驻扎5年之久,使这里成为前方抗战的活动中心,被誉为太行山的“小延安”。

1942年5月,日军调集3万余重兵,向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企图“围剿”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战斗空前激烈。

5月24日夜,当总部、北方局等机关和掩护转移部队共1万余人转移到北艾铺十字岭一线时,遭到日军包围。25日拂晓,1万多日伪军从四面合围,在6架飞机掩护下,集中猛烈炮火,轮番攻击,情况十分危急。

由于敌情紧急,彭德怀下令:北方局和总部由左权率领向北突围。而左权则提出,他是前线作战参谋长,应由他留守,掩护彭德怀和总部突围。最后在左权的一再坚持下,彭德怀、罗瑞卿在十字岭下与左权握手告别。临行前,彭德怀深情地说:“左权同志千万保重,我等你们归来!”

总部转移后,左权下令埋掉了山炮,部队分散活动。他又快速写了“总部在转移中,誓死保卫安全――左权”的纸条,让警卫员以最快速度送到警卫连连长唐万成手里,随后继续组织部队还击敌人。

枪声渐渐地稀落了,按照以往反“扫荡”的经验,敌人

该往回撤了。这时,左权突然发现一群“八路军”和“老乡”模样的队伍,正鬼鬼祟祟地往十字岭边横插过来。他立刻明白了,那是敌人的便衣队,企图断绝警卫连后路,便大声吼道:“唐万成,敌人上来了!快,抢占前面的山头!”唐万成迅速带领部队冲了上去,先敌一步抢占了制高点。此时,十字岭另一侧也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左权命令警卫连猛攻日军,掩护总部机关突围。日军则用火炮和飞机向突围人群进行疯狂的轰炸。激战终日,太阳偏西时,彭德怀、罗瑞卿率总部直属队和北方局机关终于冲出了日军的合围圈。

随后,左权开始指挥后勤人员突围,就在他高喊“同志们快冲啊,冲出山口就是胜利”的时候,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弹片击中左权的头部,他仰面倒下,以身殉国。

噩耗刚传来时,作为左权生死之交的挚友,彭德怀怎么也不相信,直到左权的转轮手枪作为烈士遗物交到他的手里。他沉痛地默然了,他久久端详着那把似乎还留存有一丝亲密战友体温的不寻常手枪,悲痛地不能自己。他深知: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个人突围的机会,舍生取义,尽忠职守。

这支转轮手枪,是在1935年11月直罗镇战役中,缴获国民党军第八十九师师长牛元峰的战利品,后一直为左权使用。左权牺牲后,彭德怀将这支手枪赠给当时的作战科长王

政柱,留作纪念。

将军之女的棉被包:寄含革命战友情谊深

在山西省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左权将军展厅里,陈列着一张左权同女儿左太北合影的大照片,格外引人注目。而照片中稚气可爱、刚满周岁的左太北身上那个棉被包,其后面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抗日战争初期,左权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同侵华日军作战,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从来顾不上去考虑一下个人问题;加之左权对女友要求高,从苏联学习回国10年他一直单身。朱德十分关心左权的婚事,多次和夫人康克清商量要给左权介绍一个合适的对象。

1939年2月,延安中央巡视团来到了太行山抗日前线,团里有一位年轻姑娘吸引了朱德和康克清的视线。她叫刘志兰,生于1917年,比左权小12岁,是北京人,和彭德怀夫人浦安修是北师大女附中的同学及密友。刘志兰家是北京城市平民,学生时代的刘志兰就积极投身革命。一二?九运动中,刘志兰是北师大女附中学运的领导人之一,曾任北京西城区“民先”队长。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19岁的刘志兰带着14岁的弟弟刘志麟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担任了陕北公学分校教导员。刘志兰的文化水平、工作能力和秀丽的外貌让朱德夫妇甚为赞叹,称她是女同志中的佼佼者,认为她和左权很般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