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机构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第10章 凸轮设计

机械原理第10章 凸轮设计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廓线的设计 1)尖端从动件
①等分位移曲线;
②选定r0,画基圆;
③应用反转法逐点作图确 定 各 接 触 点 位 置 B0 , B1 , B2,……;
④光滑连接B0,B1,B2 , …… 点 , 就 得 所 要 设 计 的 凸轮廓线。
10.2 凸轮机构的廓线设计
2)滚子从动件
第10章 凸轮机构设计
Design of Cam Mechanisms
第10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
凸轮机构的运动与传力特性
2
凸轮机构的廓线设计
10.1 凸轮机构的运动与传力特性
10.1.1 凸轮机构的工作循环
基圆——以凸轮轮廓的最小向径rb (或r0)为半径的圆。
图10-1 尖端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工作循环
从动件一方面随机架和导路以角速度-ω 绕O点转动,另一方面又在导 路中往复移动。由于尖端始终与凸轮轮廓相接触,所以反转后尖端的运动 轨迹就是凸轮轮廓。
10.2 凸轮机构的廓线设计
10.2.2 图解法设计过程
添加!
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图解法凸轮廓线的设计)
(26分钟)
10.2 凸轮机构的廓线设计
10.2 凸轮机构的廓线设计
10.2.3 凸轮廓线设计的解析方法
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如图所示为一偏置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建立直角坐标系oxy。若已
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方向转动,凸轮基圆半径rb、滚子半径rr,偏距e,从动 件的运动规律s=s()。
1、理论廓线方程 B点坐标(凸轮的理论廓线方程)
s
v
a


j

h (1 cos)

机械原理-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③等加速回程段:(见书上) ④等减速回程段:(见书上)
①等加速推程段:
s = 2hδ2/δ02 v = 4hω δ /δ02 a = 4h ω 2/ δ02
②等减速推程段: s = h-2h(δ0-δ)2/δ02 v = 4hω(δ0-δ)/ δ02 a = -4hω2/δ02
由图知,有柔性冲击。
凸轮机构的适用场合: 广泛用于各种机械,特别是自动机械、自动控制装置
和装配生产线。
2.凸轮机构的分类
盘形凸轮 (1)按凸轮的形状分:移动凸轮 (板凸轮 )
圆柱凸轮
尖端推杆 (2)按从动件端部型式分 滚子推杆
平底推杆
直动推杆 (3)按从动件的运动方式分 摆动推杆
凸轮机构的命名:
从动件
原动件
对心
• 沿-w方向将基圆作相应等分;
• 沿导路方向截取相应的位移, 得到一系列点;
• 光滑联接。
2)对心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s
h
h/2
w
O 1 2 3 /2 5 6 7 5 /4 10 11 127 /4 2
4
89
13 14
14 1
取长度比例尺l绘图
13
2
12 w
3
实际廓线
11
4
10
5
9
6
7
A5
C
6
2
B B180°B
6 5
4C
C
5
4φ3
C
φ3 2
A1Leabharlann R(3)按-w 方向划分圆R得 A0、A1、A2等点; 即得机架 反转的一系列
位置;
A4 A3
A2
(4)找从动件反转后的一系

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 2 凸轮机构的分类 • (1)按凸轮形状分 • 1) 盘形凸轮( Plate camor disc cam) : 这种凸轮
是一个具有变化向径的盘形构件。当它绕固定轴转 动时,可推动推杆在垂直于凸轮轴的平面内运动。 如 图1所示。当转轴在无穷远处时,可转化为移动 凸轮(Translating cam) 。
不过这一突变值为有限值。因而引起的冲击是有限的。
称为柔性冲击。回程时的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由
于在起示点处推杆处于最高位置(s=h)。随着凸轮的转 动,推杆逐渐下降。故推杆的位移s因等于行程h减去 式(9-5)中的s,从而可得回程时的运动方程如下:
• 等加速时:s=h-2hδ2/δ´02

v=-4hωδ/δ´0² (δ=0~δ0´/2)
O
v
a
h /20
O
O
0/2
0
0/2 22 h /202
0
0/2 -22 h /202
0
• (2)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 当推杆的加速度按正弦规律变化时,其推程时的运动方程为:
s=h[(δ/δ0)-sin(2πδ/δ0)/2π] v=hω[1-cos(2πδ/δ0)]/δ0 a=2πhω²sin(2πδ/δ0)/δ²0
过,因我们规定推杆的
位移由其最地位置开始,
故在回程时推杆的位移
是逐渐减小的。于是推 杆的回程方程为:
• s=h(1-δ/δ0’) • v=-hω/δ0’ • a=0
(9-3,b)
• 式中δ0 ’为回程的凸轮运 动角;而凸轮转角δ应从 此段运动的起始位计量 起。由上述可知,当推 杆采用一次多项式运动 规律时,推杆为等速运 动,称为等速运动规律。 下图为其运动线图。
★组合运动规律示例

机械原理第6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第6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优点: 1)从动件可以实现复杂运动规律。 2)结构简单、紧凑,能准确实现预期运动,运动特性好。 3)性能稳定,故障少,维护保养方便。 4)设计简单。 缺点: 凸轮与从动件为高副接触,易于磨损。由于凸轮的轮廓 曲线通常都比较复杂,因而加工比较困难。
2.凸轮机构的分类
盘形凸轮(图6-1)
(1)按凸轮的e and follo wer displacement(凸轮转角 与从动件的位移)
Fig.6-10 Motion of the follower(凸轮机构运动循环图)
6.2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其设计
1.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
(1)多项式类运动规律
1)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移动凸轮(图6-2)
圆柱凸轮(图6-3) 尖底从动件
(2)按从动件的形状分类
(图6-4)
滚子从动件
平底从动件
曲底从动件
(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
(图6-4、图6-5)
直动从动件 摆动从动件 力封闭方式(图6-6) 形封闭方式(图6-7)
(4)按凸轮与从动件维持高副接触的方式分类
Fig.6-2 Translating cam mechanisms(移动凸轮机构)
1.凸轮机构的相对运动原理
如图6-19a所示,在直动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凸轮 以等角速度ω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从动件作往复直线移动。设 想给整个凸轮机构加上一个绕凸轮回转中心O的反向转动,使反 转角速度等于凸轮的角速度,即反转角速度为-ω。此时,凸轮 将静止不动,而从动件一方面随导路绕O点以角速度-ω转动,分 别占据B′1、B′2,同时又沿其导路方向作相对移动,分别占据B1、 B2等位置。因此,从动件尖底导路的反转和从动件相对导路移动 的复合运动轨迹,便形成了凸轮的轮廓曲线,这就是凸轮机构的 相对运动原理,也称反转法原理

第三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三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三节 凸轮机构的设计过程
凸轮机构的设计内容
机构运动 分配设计
凸轮机构 选型

尺 度 设 计
轮 机 构 运 动

计算从动件位移参数 确定凸轮各个转角
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设计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凸轮机构的动力 学分析与设计
刀具中心轨 迹坐标计算
凸轮机构 结构设计
第四节 凸轮机构运动学参数和基本 尺57h
,t
a
amax4.93h2Φ 2
,t
⑷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s
推程
s h
1
2
sin
2
h
v
h
1
cos
2
,t
a
2h 2 2
sin
2
v
vmax2h
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
,t
线连续,无刚性冲击和柔
a amax6.28h2 2
性冲击。正弦加速度运动
规律适用于高速轻载场
三、盘形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
设计
n
(一)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
v
构基本尺寸的设计
B s
1. 压力角与凸轮基圆的关系 压力角对凸轮机构的受力状况 有直接影响,在运动规律选定之后, rb 它主要取决于凸轮机构的基本结构 尺寸。
D
O
P v s0
C e
n
P为相对瞬心 OP v d s /d t d s d /d t d
平底从动件 Flat-face follower
(三) 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
移动从动件 Reciprocating follower
摆动从动件 Oscillating follower

机械原理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机械原理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图示等加速—等速—等减速组合运动规律
组合运动规律
组合后的从动件运动规律应满足的条件: 1. 满足工作对从动件特殊的运动要求。 2. 各段运动规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在连接点处其值应分别相等,避免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
,这是运动规律组合时应满足的边界条件。 3. 应使最大速度vmax和最大加速度amax的值尽可能小,以避免过大的动量和惯性力对机构运转造成
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
(1)选取适当的比例尺,作出从动件的位移线图,并将推程和回程区 间位移曲线的横坐标各分成若干等份。与移动从动件不同的是,这 里纵坐标代表从动件的摆角, 单位角度。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
若同时作出这族滚子圆的内、外包络线 h'和 h" 则形成槽凸轮的轮廓曲线。
由上述作图过程可知,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 轮机构的设计中,r0指的是理论廓线的基圆半 径。需要指出的是,从动件的滚子与凸轮实 际廓线的接触点是变化的。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
偏置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具体设计 步骤演示
凸轮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
反转时,凸轮机构的运动: 凸轮固定不动,而让从动件连同导路一起 绕O点以角速度(-ω)转过φ1角 。 此时从动件将一方面随导路一起以角速度 (-ω)转动,同时又在导路中作相对移动 ,运动到图中粉红色虚线所示的位置,从 动件向上移动的距离与前相同。 从动件尖端所占据的位置 B 一定是凸轮轮 廓曲线上的一点。若继续反转从动件,可 得凸轮轮廓曲线上的其它点。
基本概念
偏距 凸轮回转中心至从动件导路的偏置距离 e。
偏距圆 以e为半径作的圆。
基本概念
行程 从动件往复运动的最大位移,用h表示 。
基本概念
推程 从动件背离凸轮轴心运动的行程。

凸轮机构设计

凸轮机构设计
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凸轮机构正向着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 低噪音等方向发展。同时,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凸轮机构的类型也在不 断增加和完善。
02
凸轮机构设计基础
设计目标与要求
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
01
根据工作要求,设计凸轮轮廓以实现从动件预期的运动规律,
如匀速、匀加速、简谐运动等。
结构优化方法探讨
优化设计理论
运用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凸轮机构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提高机构的性能。
有限元分析
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凸轮机构进行应力、应变和疲劳寿命分析, 为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试验验证
通过试验验证优化设计的有效性,对优化前后的凸轮机构性能进行 对比分析,确保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06
装配与调试
将加工完成的凸轮机 构各部件进行装配, 并进行调试以确保机 构运转顺畅。
关键工艺参数控制
热处理温度和时间
严格控制淬火、回火等热处理 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材料达到
所需的机械性能。
切削用量和切削速度
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和切削速度 ,以保证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
磨削参数
根据凸轮机构的材质和精度要 求,选择合适的磨削参数,如 砂轮类型、磨削深度等。
速度分析
通过求导得到从动件的速 度表达式,进而分析速度 的变化规律。
加速度分析
对速度表达式进行求导, 得到从动件的加速度表达 式,用于分析加速度的变 化规律。
动力学建模与求解
建立动力学模型
根据凸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 原理,建立相应的动力学模型, 包括质量、刚度、阻尼等参数。
求解动力学方程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如龙格-库 塔法、欧拉法等)对动力学方程 进行求解,得到从动件在任意时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凸轮机构

Part Three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凸轮机构方案
设计目的和要求
设计目的:掌握凸轮机构的基本原 理和设计方法
设计内容:包括凸轮机构的设计、 制造、装配和调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设计要求:满足凸轮机构的运动要 求,如速度、加速度、行程等
设计步骤:明确设计任务、选择设 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设计 图纸、制作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等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包括解析法、图 解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需要满足凸轮机构 的运动规律、负载、速度、加速度等要 求,同时需要考虑到凸轮的制造工艺和 成本等因素。
凸轮机构压力角计算
压力角定义:凸轮与从动件接触点 处法线与凸轮轮廓线之间的夹角
压力角影响因素:凸轮轮廓线形状、 从动件形状、凸轮半径、从动件半 径
凸轮机构工作原理
凸轮机构通过凸轮与从动件 的接触,实现从动件的位移 和运动
凸轮机构由凸轮、从动件和 机架组成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凸轮的轮廓曲线,使从动件
产生预定的运动
凸轮机构的应用广泛,如汽 车、机床、机器人等领域
凸轮机构分类
按照凸轮运动规律分类:等 速运动凸轮、等加速运动凸 轮、等减速运动凸轮等
Part Six
凸轮机构运动仿真 与优化
运动仿真模型的建立
确定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参数 建立凸轮机构的三维模型 设定运动仿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设定运动仿真的时间步长和仿真时间 设定运动仿真的输出变量和观察点 运行运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并进行优化
运动仿真结果分析
凸轮机构运动仿 真结果:包括位 移、速度、加速 度等参数
凸轮从动件的类 型:滚子从动件、 滑块从动件、圆 柱从动件等

凸轮机构设计(图文)

凸轮机构设计(图文)

凸轮机构设计(图文)一、凸轮机构概述凸轮机构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主要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

它通过凸轮的轮廓曲线,使从动件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

凸轮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运动可靠、传动精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设备和机械中。

二、凸轮机构设计要点1. 确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在设计凸轮机构之前,要明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

这将为后续的凸轮轮廓设计提供依据。

2. 选择合适的凸轮类型根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凸轮类型,如平面凸轮、圆柱凸轮、摆动凸轮等。

3. 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凸轮轮廓曲线是凸轮机构设计的核心部分。

设计时,要确保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运动协调,避免干涉和冲击。

三、凸轮机构设计步骤1. 分析运动需求在设计之初,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从动件的运动需求。

这包括从动件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以及所需的力和行程。

这些信息将帮助我们确定凸轮的基本尺寸和形状。

2. 初步确定凸轮尺寸基于运动需求分析,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凸轮的直径、基圆半径和宽度等关键尺寸。

这些尺寸将直接影响凸轮的强度、刚度和运动性能。

3. 设计凸轮轮廓确保从动件的运动平稳,避免突变和冲击。

考虑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间隙,防止运动干涉。

优化轮廓曲线,减少加工难度和提高耐磨性。

四、凸轮机构材料选择考虑耐磨性:凸轮在连续工作中会与从动件接触,因此应选择耐磨材料,如钢、铸铁或耐磨塑料。

考虑重量和成本: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选择重量轻、成本较低的材料。

考虑环境因素:如果凸轮机构将工作在特殊环境中,如高温或腐蚀性环境,需要选择相应的耐高温或耐腐蚀材料。

五、凸轮机构的加工与装配精确加工:凸轮的轮廓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加工,以确保运动的精确性。

间隙调整:在装配时,需要适当调整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间隙,以确保运动的顺畅。

校验运动:装配完成后,应对凸轮机构进行运动校验,确保从动件的运动符合预期。

六、凸轮机构动态分析与优化在设计过程中,动态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凸轮机构设计

凸轮机构设计

4
3
2 1
设计:潘存云
1 2 34 5
h δ1 6
a2 =π2hω21 cos(πδ1/δt)/2δ2t 回程:
δt
v2 Vmax=1.57hω /2δ 0
s2=h[1+cos(πδ1/δh)]/2
δ1
v2=-πhω1sin(πδ1/δh)δ1/2δh
a2=-π2hω21 cos(πδ1/δh)/2δ2h
4).按保持接触方式分: 力封闭(重力、弹簧等)
几何形状封闭(凹槽、等宽、等径、主回凸轮)
刀架
o 2
1
内燃机气门机构
机床进给机构
凹 槽 凸 轮



W



r1



r2
r1+r2 =const
回 凸 轮
作者:潘存云教授
优点:只需要设计适当的轮廓曲线,从动件便可获得 任意的运动规律,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 缺点:线接触,容易磨损。
回程等减速段运动方程为:
s2 =2h(δh-δ1)2/δ2h v2 =-4hω1(δh-δ1)/δ2h a2 =4hω21/δ2h
应用:存在柔性冲击,应用于 中、低速轻载的场合。
3.余弦加速度(简谐)运动规律 5 6 s2
推程: s2=h[1-cos(πδ1/δt)]/2 v2 =πhω1sin(πδ1/δt)δ1/2δt
设计:潘存云
rmin O rmin
§3-4 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一、压力角与作用力的关系
定义:正压力与推杆上力作用点B速度方向间的夹角α
பைடு நூலகம்
不考虑摩擦时,作用力沿法线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凸轮机构设计§3-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3-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3-3 盘状凸轮轮廓的设计§3-4 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3-1 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一、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其特点凸轮机构由凸轮、从动件、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

机架从动件滚子凸轮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通常作连续等速转动,从动件则在凸轮轮廓的控制下按预定的运动规律作往复移动或摆动。

组成:三个构件、盘(柱)状曲线轮廓、从动件呈杆状。

作用:将连续回转=> 从动件直线移动或摆动。

凸轮机构的特点优点:构件少,运动链短,结构简单紧凑;易使从动件(follower)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缺点:从动件与凸轮为点、线接触,故易于磨损。

凸轮轮廓加工比较困难,费用较高。

二、凸轮机构的应用多用在传递动力不大的各种自动机械、仪表及自动控制装置中。

213送料机构内燃机气门机构盘形凸轮机构在印刷机中的应用等径凸轮机构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应用实例:利用分度凸轮机构实现转位圆柱凸轮机构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三、凸轮机构的分类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1)盘形凸轮:凸轮为一绕固定轴线转动且有变化向径的盘形构件。

盘形凸轮机构简单,应用广泛,但限于凸轮径向尺寸不能变化太大,故从动件的行程较短。

2)移动凸轮:凸轮是具有曲线轮廓、作往复直线移动的构件,它可看成是转动轴线位于无穷远处的盘形凸轮。

3)圆柱凸轮:凸轮是圆柱面上开有凹槽的圆柱体,可看成是绕卷在圆柱体上的移动凸轮,利用它可使从动件得到较大的行程。

盘形凸轮和移动凸轮与从动件的运动均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又称为平面凸轮机构;而圆柱凸轮与从动件的运动均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又称为空间凸轮机构。

2、按从动件运动副元素形状分类1)尖顶从动件:从动件的端部呈尖点,特点是能与任何形状的凸轮轮廓上各点相接触,因而理论上可实现任意预期的运动规律。

特点:是研究其他型式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基础。

构造简单,尖顶易磨损,只能用于轻载低速的场合,多用于仪表机构。

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从动件的端部装有滚子。

特点:从动件与凸轮之间可形成滚动摩擦,所以磨损显著减少,能承受较大载荷,应用较广。

但端部重量较大,又不易润滑,故仍不宜用于高速。

3)平底从动件:从动件端部为一平底。

特点:若不计摩擦,凸轮对从动件的作用力始终垂直于平底,传力性能良好,且凸轮与平底接触面间易形成润滑油膜,摩擦磨损小、效率高,故可用于高速,缺点是不能用于凸轮轮廓有内凹的情况。

3、根据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1)直动从动件:按其从动件导路是否通过凸轮回转中心分为对心直动从动件和偏置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2)摆动从动件:从动件的运动为绕固定轴的摆动。

摆动尖顶从动件摆动滚子从动件3)平面复杂运动从动件平面复杂运动从动件4、按凸轮高副的锁合方式分类所谓的锁合是指保持从动件与凸轮之间的高副接触。

1)力锁合凸轮机构:依靠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来保证锁合,如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

2)形锁合凸轮机构:依靠凸轮和从动件几何形状来保证锁合。

如凹槽、等宽、等径、共轭凸轮。

等宽凸轮机构等径凸轮机构共轭凸轮机构凸轮机构分类1. 按凸轮的形状分类2. 按从动件运动副元素形状分类3. 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直动从动件摆动从动件圆柱凸轮平面复杂运动从动件对心直动从动件偏置直动从动件平面凸轮机构空间凸轮机构4. 按凸轮高副的锁合方式分类力锁合形锁合§3-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设计的基本任务:1)根据工作要求选定凸轮机构的形式;2)推杆运动规律;3)合理确定结构尺寸;4)设计轮廓曲线。

而根据工作要求选定推杆运动规律,是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前提。

一、凸轮机构的基本术语以尖顶从动件为对象予以介绍δtr0ω对心式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基圆基圆基圆—以凸轮理论轮廓最小向径r为半径所作的圆。

基圆半径—r0推程—从动件从距离凸轮回转中心最近位置到距离凸轮回转中心最远位置的过程,称为推程。

推程运动角δt—从动件推程过程,对应凸轮转角称为推程运动角。

从动件行程—推杆在推程或回程中移动的距离h,亦称升距。

δSδhδS′hδtr0ω对心式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远休止角δs—推杆在最高位置静止不动,凸轮相应的转角。

回程—从动件从距离凸轮回转中心最远位置到起始位置,从动件移向凸轮轴线的行程,称为回程。

对应凸轮转角δh称为回程运动角。

近休止角δs’—推杆在最低位置静止不动,凸轮相应的转角。

★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两个停止阶段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因此,凸轮机构在一个运动循环中,最多只具有这四个运动阶段。

二、从动件运动规律运动规律:从动件在推程或回程时,其位移S2、速度V2、和加速度a2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

S2=S2(t),V2=V2(t),a2=a2(t)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通过凸轮轮廓与从动件的高副元素的接触来实现的,凸轮的轮廓曲线不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不同。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完全取决于凸轮廓线的形状。

从动件运动线图:从动件位移S 2、速度v 2、加速度a 2与凸轮转角δ1(或时间t )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hδ1δ1δ1δSδhδS′ δtδS δh δS ′ δtr 0h ω1. 等速运动(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vv 2δ1a 2δ1hs 2δ1δt特点:存在刚性冲击位置:发生在运动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在推程起始点:δ1=0, s 2=0代入得:C 0=0, C 1=h/δt 推程运动方程:s 2 =h δ1/δtv 2 = h ω1 /δt在推程终止点:δ1=δt ,s 2=h 同理得回程运动方程: s 2=h(1-δ1/δh )v 2=-h ω1 /δh a 2=0a 2 = 0应用:用于低速轻载和从动件质量较小的场合。

2.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抛物线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是指从动件在前半推程或回程(h/2)中作等加速运动,后半推程或回程(h/2)中作等减速运动。

通常加速度和减速度的绝对值相等。

加速段推程运动方程为:s 2 =2h δ12 /δt 2v 2 =4h ω1δ1 /δt 2a 2 =4h ω12 /δt 2减速段推程运动方程为:s 2 =h-2h(δt –δ1)2/δt 2v 2 =-4h ω1(δt -δ1)/δt 2a 2 =-4h ω12 /δt 2a 0ABCv 2δ1hδ1δts 2-aa 2δ1回程等加速段的运动方程为:s 2 =h-2h δ12/δh 2v 2 =-4h ω1δ1/δh 2a 2 =-4h ω12/δh 2回程等减速段运动方程为:s 2 =2h(δh -δ1)2/δh 2v 2 =-4h ω1(δh -δ1)/δh 2a 2 =4h ω12/δh 2特点:存在柔性冲击位置:发生在运动的起始点、中间点和终止点应用:用于中、低速轻载的场合。

a 0ABCv 2δ1hδ1δts 2-aa 2δ11)建立坐标系,并将横坐标6等分,分别记作1、2、3、4、5、6,以o 为端点 作一射线并按平方关系描点记为1、4、9、4、1、0。

491o o ov 2a 2方法一作图步骤:123456δ11’2’3’4’5’6’410s 22)连接O 点与推程h 最高点c ,并过点1、4、9、4、1分别作其平行线,再过这些点作s 2轴的垂线,和过点1、2、3、4、5、6作δ1轴的垂线相交于1’、2’…’…..c3)光滑的连接o 、1’、2’、3’、4’、5’、6’,所形成的曲线即为从动件的位移线图。

δ1δ1h/2h/2125463方法二作图步骤:1)建立坐标系,在纵、横坐标轴上将h/2和δt /2 对应分成相同的若干等份(图中为3等份),得分点1、2、3和1’、2’、3’。

2)将o 点与1’、2’、3’相连,得连线o1o1’’、o2o2’’、o3o3’’,和过点1、2、3点作δ1轴的垂线相交于1’’、2’’、3’’。

δtδ1s 2oδ1a 22hω/δt4hω2/δt 2δ1v 2o o3)光滑的连接o 、1’’、2’’、3’’’’,所形成的曲线即为从动件等加速段的位移曲线。

等减速段的曲线可用同样方法按相反的次序画出。

1’2’3’1’’2’’3’’3.余弦加速度(简谐)运动规律推程:s 2=h[1-cos(πδ1/δt )]/2v 2 =πh ω1sin(πδ1/δt )δ1/2δt a 2 =π2h ω12 cos(πδ1/δt )/2δt 2 回程:s 2=h[1+cos(πδ1/δh )]/2v 2=-πh ω1sin(πδ1/δh )δ1/2δh a 2=-π2h ω12 cos(πδ1/δh )/2δh 2在起始和终止处理论上a 2为有限值,产生柔性冲击。

应用:存在柔性冲击,应用于中速的场合。

v 2o a 2o123456O 132456δ1s 21’2’3’4’5’6’v 2o a 2o1、建立坐标系,并将横坐标6等分,以从动件推程h 作为直径作半圆,并将其6等分。

分别记作1、2、3、4、5、6。

2、分别作这些等分点关 于δ1轴和s 2轴的垂线,分 别两两对应相交于1’、2’ 3 3’’、4’、5’、6’。

3、光滑的连接1’、2’、3’、4’、5’、6’,所形成的曲线即为从动件的位移线图。

作图步骤:h δ1δ1s 2δ1δ1a 2δ1v 2hδt4.正弦加速度(摆线)运动规律推程:s 2=h[δ1/δt -sin(2πδ1/δt )/2π] v 2=hω1[1-cos(2πδ1/δt )]/δt a 2=2πhω12 sin (2πδ1/δt )/δt 2回程:s 2=h[1-δ1/δh +sin(2πδ1/δh )/2π] v 2=hω1[cos(2πδ1/δh )-1]/δh a 2=-2πhω12 sin (2πδ1/δh )/δh 2无冲击应用:无冲击,应用于高速重载的场合。

三、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在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时,除要考虑刚性冲击与柔性冲击外,还应该考虑各种运动规律的速度幅值 v max 、加速度幅值 a max 及其影响加以分析和比较。

从动件动量mv max 从动件惯性力ma max对于重载凸轮机构,应选择 v max 值较小的运动规律;对于高速凸轮机构,宜选择 a max 值较小的运动规律。

v max a max低速轻负荷中速轻负荷中低速中负荷中高速轻负荷高速中负荷低速重负荷中高速重负荷高速轻负荷若干种从动件运动规律特性比较运动规律δ)/(t maxωh v δ)/(2t 2maxωh a 冲 击应用场合等速等加速等减速余弦加速度正弦加速度3-4-5多项式改进型等速改进型正弦加速度改进型梯形加速度刚 性柔 性柔 性∞4.004.936.285.778.385.534.891.002.001.572.001.881.331.762.00凸轮上的观察结果机架上的观察结果§3-3 盘状凸轮轮廓的设计一、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反转原理:依据此原理可以用几何作图的方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