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公转的意义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选择题下图为“山东省某地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节气,正午时能够遮阳的车位最多的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当太阳光线为③时,该日山东省()A.正处梅雨季节B.全省草木葱绿C.一年中日出最晚D.各地昼夜等长答案:1.B 2.C杭州(120°E,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给热水器的支架安装了可以依据每天正午太阳高度而调整集热板倾斜角度(图中θ角)的装置。
据此完成第3题。
3.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应尽可能使每天的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
因此,每年3月21日这一天,图中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θ应为()A.30°B.45°C.60°D.90°答案:A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缘由。
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
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来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4~5题。
4.黄赤交角为24.24°时()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5.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③在南北回来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22.1°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4.B 5.C6.在每年10月1日至12月1日期间,下列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答案:B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7~8题。
7.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A.吃月饼,共庆团聚B.荡秋千,春游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会面8.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答案:7.B8.B下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1
一、课题信息二、【知识梳理】(理脉络,打基础、学方法)自主学习[知识点一]考点知识梳理1、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1)地球公转方向是 ,从北天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
(2)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 的椭圆。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地球公转周期:真正周期是 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 年。
(4)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速度较 ,远日点速度较 。
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⑴黄赤交角:指 平面与 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图中α。
目前α= ;地轴与黄道面夹角β= 。
(在图中填写两个平面)⑵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发生周年回归移动(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取决于 大小),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继而引起四季的更替。
[知识点二] 学会作图作图:在左图C 处作出自转方向、轨道上作公转方向。
在右图用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标出二分二至的节气及日期。
课题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班级课时考号姓名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2、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3、四季更替和五带三、合作探究(准确把握重难点)【合作探究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A、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春秋二分日(图丙):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降低。
夏至日(图甲):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极降低。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图乙):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极降低。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B、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移动,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1.3.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H
90°
90°N 66°34´N
A
23°26´N
B
0° 23°26´S
C
D
66°34´S 90°S
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 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 小值之间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节气 夏至
冬至 春分日 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 年中最大值的范围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 年中最小值的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季节变化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赵亮家要装太阳能,为了使太阳能发挥 最大的作用,其采光面的倾角应满足什么 要求?北京与上海太阳能的倾角一样吗?
探究问题2
读图回答: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太阳直射 0°
2、此时是什么节气? 日期是多少? 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 日期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前后
3、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赤道昼夜长短情况? 北半球昼夜等长,南半球昼夜等长 ,赤道昼夜等长 4、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状况的关系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 反映了 日照时间 的长短 昼半球:h>0° 晨昏圈:h=0° 夜半球:h<0°
夜长: 昼长: 昼弧所跨的 经度范围
夜弧所跨的 经度范围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要学会从昼弧和夜弧长短看
夜弧
晨 昏 线
昼长夜短
昼弧
太 阳 光 线
A
B
C
D
H
90°
90°N 66°34´N
A
23°26´N
B
0° 23°26´S
1.3-3地球的公转及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公转及公转的地理意义第3课时【复习旧课】(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从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递减。
的季节变化【讲授新课】(25分钟)导入: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你感觉到昼夜长短的情况是怎样的?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夏季白天很长,夜晚很短;冬季白天很短,夜晚很长。
这是什么原因?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昼夜长短的变化。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师讲解]用投影仪演示昼夜半球,明确晨昏线、昼弧、夜弧含义 1、昼弧和夜弧2、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 [投影演示二分二至时的昼夜长短] [引导学生看图分析](1)太阳直射点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日【___月____日】或________日【___月____日】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 各纬度的昼夜长短:全球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太阳直射点纬度:___________(_______日【___月各纬度的昼夜长短: 赤道: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太阳直射点纬度:___________(________日【___月_____日】) 各纬度的昼夜长短:赤道: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影演示并启发学生分析总结]总结:(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________________,且纬度越高________越长。
1.3.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 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为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
太阳高度角
地面
正午太阳高度H
中午
下午 日落 上午
西
南
H
日出
北
东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离直射点距离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H3
H2 H1
H2
结论:H1>H2>H3
H3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递减。
夏至日(6月22日)昼夜长短
极昼
极夜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是极昼 南极圈内是极夜 赤道上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最长 南半球昼最短
长视
冬至日(12月22日)昼夜长短
极夜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是极夜 南极圈内是极昼 赤道上昼夜等长
赤 道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规律
1.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 越高昼越长。
2. 直射点往哪个方向移,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3.赤道永远昼夜平分,离赤道越近,昼夜长短相差越小。
4.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距春、秋分越近,昼夜长短相 差越小。
4、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
有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66.5°N
北温带
23.5°N
有阳光直射
热带
23.5°S
无 极 昼 极 夜
无阳光直射
南温带
66.5°S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
例题: 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
A. 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冬至日: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
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 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温馨提示:与昼长达最大值、最
小值的范围一样吗?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近的一天
夏 至 日 ( 月 日 )
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最 长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飞行时间
起飞地时间
步骤: 1.将起飞地和降落地时间统一 2.再将飞行时间加上或减去
降落地时间
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
10.2008年8月8日20时,北京奥运会开幕时, 下列各点的地方时和区时分别是: (1)莫斯科(37°E)地方时是___、 区时是_________; (2)东京(140°E)地方时是____、 区时是_________; (3)美国太平洋时间是_____; (4)乌鲁木齐的北京时间是_____。
今天(9月12日)太阳直射点在哪半球?高密的 昼夜状况是怎样的?此后几天太阳直射点向哪 个方向移动?高密的昼夜长短怎么变化?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南
昼变短,夜变长
甲
⑴夏至 昼长夜短 A> D> C> B 16 12 0 ⑵北半球 夜变长 ⑶4 20 南半球
乙
昼长夜短
昼变短,
复习提问: 1.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个)。 2.地转偏向的规律(理解怎样判断偏 转方向)
冬 至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越
昼短夜长,越
往北白昼越长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越 往南白昼越短
往北白昼越短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越 往南白昼越长
1-3-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
无
分)
减
南半球昼最长,夜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
自南回归线向南
最短;北半球昼最
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
北两侧递减
短,夜最长
北出现极夜现象
第23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地理(必修一)
南极圈及其以 北半球昼最
南出现极夜现 图 北回归线 长,夜最短; 自北回归线向南
象;北极圈及其 C (或 23°26′N) 南 半 球 昼 最 北两侧递减
第12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地理(必修一)
二、1.①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②太阳辐射 ③有规律 变化 ④低纬度 递减 2.①最长 最高 最多 ②最短 最低 最少 ③6、7、8 9、10、11 3.①极昼 极夜 太阳直射 ② 太阳直射 ③极昼 极夜
第13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地理(必修一)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 因时因地而变化 ②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极昼极夜 现象
第22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地理(必修一)
答案 (1)图略(要点:①位于昼半球;②过圆心与晨昏线垂
直)
(2)见下表。
图 太阳直射 示 点的纬线 图
赤道(或 0°) A
图 南回归线 B (或 23°26′S)
昼夜状况
正午太阳高度 随纬度的变化
极昼极夜 现象
全球昼夜等长(平 自赤道向两极递
高考调研 ·新课标 ·地理(必修一)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第5页
高考调研 ·新课标 ·地理(必修一)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太阳直射” 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 区别:①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平行光线与观测者所在 地平面的夹角。②一日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即为正午太阳高度。③ 太阳平行光线与地平面夹角为 90°时,称为太阳直射。
1.3.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公转)
五带的划分
1、划分方法:
北极圈 北寒带
北回归线
北温带
66034`N 23026`N
热带
北回归线
23026`S
南温带
北极圈 南寒带
66034`S
2、作用: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
减少的规律。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6象6.50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2象3.50
有射太现阳象直00 23.50
4.当我们欢度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的
移动情况是( C )
A.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黄赤交角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四季的含义:
四季是一种半球现象,南北半球没有同时来临的季节;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北极
在太阳直射点上,单
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 射能量最多。
北回归线
赤道
0°
南回归线
南极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春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思考:
1、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B )
A、23°26′ B、66°34′
D.7月、8月、9月
D 12、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夏季就是( )
A、从立夏到立秋 B、气候均温在22℃以上 C、6、7、8三个月 D、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地区无冬季,只有春、夏、秋三季 B、温带地区春秋长,冬夏短 C、寒带地区无炎热的夏季,只有短暂的暖季 D、我国广州与明显的四季变化
精校版师说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Word版含解析
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据此回答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据题意和图形分析当太阳光线与大玻璃箱垂直时效果最好,=0°,α+H=90°,则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地区应是太阳辐射分布较强的地区,项。
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
乙地丙地小时09分11小时)下图为某日12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日,可能在7月初B.该日,长春日出方向为东南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昼长于夜【解析】由图可知越往北日出时间越早,为北半球夏季。
该季节长春日出方向为东北。
【答案】 A7.甲地日落时刻为()A.19时B.17时C.18时D.20时【解析】该日甲地日出为7时,上午时长5小时,据此可知日落时刻为12+5 =17时。
【答案】 B8.某地的昼长比甲地略短,且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该地位于甲地的()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解析】此日越往北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画出晨线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C9.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
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是() A.秋分B.霜降C.寒露D.白露【解析】二十四节气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所以根据山东、河南和北京的纬度位置可知,纬度越低,种麦子的时间越晚,江苏、安徽的纬度比山东、河南还低,所以种植时间为霜降。
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太阳作为我们的星球系统的中心,拥有庞大的质量和能量,其公转和自转是太阳系运行的基本过程之一。
太阳的公转是指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进行的运动,而自转则是指太阳自身沿着自身轴进行的自旋运动。
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是由它的质量和角动量所决定,对太阳的形态和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公转决定了太阳所处的轨道和周期,而自转则影响了太阳表面的特征和活动。
太阳的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年,它的轨道呈近似的椭圆形,离心率相对较小。
公转轨道的特点决定了太阳对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引力和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是地球维持公转和自转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影响着地球的季节变化和天气系统。
太阳的自转速度相对较快,大约每25天左右完成一次自转。
此外,太阳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轨道存在一定的倾斜角度,这导致太阳表面的赤道区域相对于极区域拥有更高的自转速度,从而形成了太阳的赤道带和极区带。
太阳的公转和自转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着太阳的性质和特征。
公转会影响太阳的质量分布和流体运动,进而影响到太阳表面上的物理现象,如太阳黑子和日冕物质抛射等。
同时,自转也会对太阳表面特征产生影响,如赤道带的自转速度较快,导致太阳磁场产生扭曲和活跃的磁活动区域的形成。
科学家通过多种测量方法来研究太阳的公转和自转。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观测太阳表面的物理特征和运动,如太阳黑子和日冕物质抛射的运动轨迹。
此外,观测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的轨道运动也可以得出太阳的轨道参数。
太阳的公转和自转对天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的了解有助于深入探索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揭示宇宙中其他恒星和行星的起源和运动规律。
此外,太阳的公转和自转也对地球的生命和气候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其变化和周期性有助于预测和防范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
总之,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是太阳系运行的基本过程,对太阳和太阳系的形态、特征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太阳的公转和自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为地球的生命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求二至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
指出下面各图所对应的日期 6月22日 12月22日
N
S
N
A N
3月21日或者9月23日 N
光照图判断及画法依据: ①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 其所在平面经过地心 ②二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③二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S
五带的划分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34′N 无太阳直射 无 极昼极夜现象 23°26′N 有太阳直 射现象 23°26′S 无太阳直射 无 极昼极夜现象 66°34′S 有极昼极夜现象
求A点的昼长和日出、日落时间
B
●
C
●
A●
●
O D
180°
昼长为9小时,日出为当地7:30,日落为16:30
2、昼长的空间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那
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那个方向,昼越长,在 那个极点附近发生极昼现象
3、昼长的时间变化规律:பைடு நூலகம்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那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4、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
M
●
=90°-太阳直射点纬度
B
●
C
●
A●
M
● ●
O
D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角)
昼半球﹥0° 晨昏线上=0° 夜半球﹤0° 太阳光线
地面
2、正午太阳高度(H):正午12:00的太阳高度角,即一天
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
3、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自太阳直射点(H=90°)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B
●
C
●
H●
F● G● A●
●
O D
E●
1.33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3.四季和五带的变化
全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长
赤道 昼夜等长 南半球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
昼夜等长 昼短夜长 。。。。
昼短夜长 。。。。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向两侧递减。
*比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越靠近太 阳直射点,太阳高度角越大。反之,越小。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1.昼夜长短的变化 •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 3.四季和五带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 判断昼夜长短。
昼弧:
夜弧:
1.昼夜长短的变化
• 结合视频图片能够说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 越长,夜越短;而另一半球,昼短夜长,纬度 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1.3.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C。
A D
地球自转方向
C。
A D
B
B
地球自转方向
C。
A D
B
北半球昼最长 南半球昼最短
夏至
春分
秋分 春分
冬至
全球昼夜平分
自9月1日开学到本年末,观察你所在的城市昼夜 长短情况及其变化,注意期间是否经过二分二至中的 某个节气。其变化是否有明显改变?
北半球昼最短 南半球昼最长
太阳直射点移向的半球,该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春分/秋分
夏至
冬至
所有纬线上昼弧和夜弧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 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
长度都相等故春分和秋 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 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
分时全球昼夜平分
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 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
球和北半球相反
球和北半球相反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
地球自转方向
热带,有太阳直射
思维活动
全球哪些纬度地区会有明显的“四季” 特征,哪些地区没有?
中纬度地区有,低纬度和高纬度没有
知识归纳
昼夜长短的 判断
昼夜长短的 计算
昼夜长短 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 地理意义
正午太 阳高度 的变化
四季和五带
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 的应用
四季更替的成因和划分
五带的划分
四季
引起地球四季变化的
真正原因
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由于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也有时空变化,地球南北半球 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是不均匀的。太阳辐射在空间上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划分五带;太阳辐射在时间上出现规律的变化,形成一年四季。
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概念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
间的夹角 (h)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
大值,出现在当地地方 时12点。(H)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原因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作规律变化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盛业华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盛业华教授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º--|φ-δ|
(H为正午太阳高度, φ为当地的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 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 值课。堂)练习:计算北京二分二至的正午太阳高度
春分、秋分日 H=90º-|39º54´-0º|=50º06´ 夏至日 H=90º-|39º54´-23º26´|=73º32´
•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 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 春秋二分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 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盛业华教授
太阳高度角纬度分布规律 (1)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同一时间)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的纬 度分布
大,然后由大变小。 b、太阳直射范围( 23°26′N-23°26′S )内,
正午时刻太阳高度最大,H = 90°。 c、南北纬23°26′以外的地带,即使处在正午12
点,正午太阳高度也无法达到90 °。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盛业华教授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不同地点)
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H
90° °
23°26´ ° ´ 90° 66°34´ 23°26´ 0 23°26´ 66°34´ 90° ° ° ´ ° ´ ° ´ ° ´ ° S S S N N ° N
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正午( 点 正午(12点)太阳高度 1.变化规律 变化规律: 变化规律
(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观察春分、秋分日太阳光照图, 观察春分、秋分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太阳直射哪个纬度? 太阳直射赤道 2、全球各地昼夜长短 、 情况有什么规律? 情况有什么规律?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观察夏至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夏至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同一纬圈上,昼弧+夜弧=24小时 同一纬圈上,昼弧+夜弧=24小时 昼弧=夜弧 夜弧, 昼弧 夜弧,则昼夜等长 昼弧>夜弧, 昼弧 夜弧,则昼长夜短 夜弧 昼弧<夜弧,则昼短夜长 昼弧 夜弧, 夜弧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地 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 南北移动, 引起昼弧、 南北移动 引起昼弧、夜弧 的长短变化, 的长短变化,从而导致昼夜 长短的变化
同则, 同则,大—小 小 异则, 异则,相加
求大丰( ° )夏至日、 求大丰(33°N)夏至日、春秋分日和冬至日的 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日:H=90° -( 33° - 23°26´)= 80°26´ 夏至日: ° ( ° ° ´ ° ´ 春秋分日: 春秋分日:H=90° -( 33° - 0°)= 57° ° ( ° ° ° 冬至日: 冬至日: H=90° -( 33° + 23°26´)= 33°34´ ° ( ° ° ´ ° ´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注意:
昼弧占纬线圈总长 度的比例越大,则 昼越长。 昼弧长于夜弧, 则昼长夜短 昼弧短于夜弧, 则昼短夜长 昼弧等于夜弧, 则昼夜等长
夜弧
昼弧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 欧美: 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 点划分四季。 中国传统上: 中国传统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 冬为起点划分四季。 2、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的结合 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的结合 3、4、5月为春季; 6、7、8月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 12、1、2月为冬季。
速度 关系
黄赤交角( ° ) 黄赤交角( 23°26′)
太阳回归运动正弦曲线分布图
夏至日(6.22前后) 夏至日
春分日(3.21前后) 春分日
秋分日(9.23前后) ) 秋分日(
春分日(3.21前后) 春分日
冬至日(12.22前后) 冬至日
周期: 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 日 时 分 秒 称为一个回归年 称为一个回归年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 简称太阳高度。 2、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中午,称为正午太 阳高度。 3、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 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正午太阳高 度有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有北 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有南 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5210万千米
14710万千米
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倾斜着地轴绕太阳公转。 因而产生出许许多多的
地理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更替 五带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夏至日: 冬至日:
(一)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合作探究】
1. 根据计算公式,夏至日时,哪些地区的正午太 阳高度达到了全年中的最大?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全年最大值 )
哪些地区达到全年中的最小?
(赤道以南各地达到全年最小值 )
2.冬至日时呢?
(二)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
1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 ------地球公转的意义
北极星
北极
地 轴
66034/
赤道平面
地球轨道面 (黄道平面)
23026/
南极
公转意义的产生原因: 黄赤交角的存在
一、公转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A
夏至日
昼夜长短情况
0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昼长 随纬度有何变化规律?图中 A、B点的昼长为几小时?
秋分日
昼夜平分 9、10、 文 特 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无太阳直射
气 候 特 征
终年严寒 北寒带 北 极 圈 66°34´N 北 回
无极昼极夜现象
北 温 带 23°26´N
归 线
四季分明
有太阳直 射现象
无太阳直射
热
南 回 归
带
线
终年炎热 23°26´S 四季分明
最大值,赤道以南各地达到全年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
年最大值,赤道以北各地达到全年最小值。
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一)、四季更替
时间 太阳直射点 位置 春分日 夏至日 3.21 6.22 9.23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 夜状况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四季划分 3、4、5月 6、7、8月
B
阳 光
12 8 10
2
4
6
N B
冬至日 昼夜长短情况
0
2
N N
14
12 4
6
8
10
阳
光
赤道的昼夜有何特点,几点日出,几点日落?
春秋分
昼夜长短情况
0
昼半球
夜半球
2 4 6 8 10
12
阳
光
N
春秋分日全球的昼夜长短如何分布?
昼弧和夜弧长短变化
昼弧和夜弧
1、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计算
A 判断A点的昼长? 14小时 B
A
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二、公转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表示太阳光 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即看太阳时的仰 角。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内最大的太阳高 度,即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H
Ф
α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 (所求地与直射地)
无极昼极夜现象
南 温 带
南寒带
南 极 圈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34´终年严寒 S
合作探究 1.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和极圈的关系?
(1).黄赤交角度数 = 回归线度数; (2).回归线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的最北(最南)界限; (3).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4).极圈是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
2.若黄赤交角变大,五带的范围将如何变化?
寒带扩大 温带缩小
热带扩大
温带缩小 寒带扩大
若黄赤交角变大,五带的范围将如何变化?
知识网络1 :
地球自转 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 黄道平面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与五带的 划分
知识网络2 :
地 球 公 转 的 地 理 意 义
春秋分: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 至 日 :
冬至日: 春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