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C-HVDC中换流器故障诊断方法

合集下载

VSC_HVDC输电系统模式切换控制策略

VSC_HVDC输电系统模式切换控制策略
1 VSC-HVDC 输电系统的结构与控制
连接有源交流系统 时 VSC-HVDC 输 电 系 统 结 构如图1所示。
图1 连接有源交流系统时 VSC-HVDC 输电系统结构 Fig.1 Block diagram for VSC-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connected to ac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VSC-HVDC 输 电 系 统 为 了 维 持 功 率 平 衡,一 侧换流站必须采用定直流电压 控 制(DCVC)。 当 故 障发生在 DCVC 端交流系统时,电 网 电 压 跌 落 导 致 换流站输出相同功 率 需 要 更 大 的 电 流,从 而 使 其 进 入限 流 控 制 模 式,导 致 VSC-HVDC 输 电 系 统 的 直 流电压失去控制。由于两侧换流站之间没有通信, 定有功功 率 控 制 (APC)换 流 站 仍 按 照 参 考 值 进 行 有功功率的输送,结 果 导 致 直 流 电 压 迅 速 上 升 或 下
mode switching control
图 2 换 流 站 1 的 外 环 控 制 器 Fig.2 Outer loop controller of converter station 1
2 基 于 滞 环 的 模 式 切 换 控 制 策 略
为了 避 免 DCVC 端 交 流 系 统 故 障 引 起 直 流 电 压失去控制,可由 APC 换流站引入基于本地直流电 压检测的控制模式切换策略来实现故障下直流电压 的 控 制 和 有 功 功 率 的 平 衡,其 基 本 原 理 如 图 3 所 示 。 [9]
流电压参考值,直流电压开始下降。当 APC 换流站
·研制与开发· 任敬国,等 VSC-HVDC 输电系统模式切换控制策略

VSC-HVDC的不平衡故障控制策略的研究

VSC-HVDC的不平衡故障控制策略的研究

c o n t r o l p l n. a At t h e me a n t i me , t h e p a p e r w o r k s o u t t h e c o mma n d c u r r e n t mo d e l o f o u t e r— l o o p p o we r u n d e r
( 东北 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 学院, 吉林 吉林 1 3 2 0 1 2 )
摘 要: 电 网电压不对称是 V S C—H V D C系统实际运行时不可避免 的问题 , 由于常规控制下 的 V S C在 电网电压 不平衡时会将 问题 , 对V S C进行功分析并研究其 不平 衡控制方案。同时采用了 V S C侧与交流侧复合功率控制方 法 , 得 出了不平衡条件
第3 5卷 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V0 1 . 3 5 No . 4 Aug .2 01 3
HE I L O NGJ I ANG EL E CT R I C P OW E R
V S C—HV DC 的不 平衡 故 障控 制 策 略 的研 究
王林川 , 李 学良, 李 明 , 万 晶, 郭顺楠
n o r ma l c o n t r o l wi l l t r a n s mi t t h e s e c o n d a r y ̄ e q u e n c y l f u c t u a t i o n a t d c s i d e t o t h e c o n v e r t e r n e a r b y v i a t r a n s mi s s i o n c i r c u i t w h e n t h e d v o l t a g e i s u n b la a n c e , t h e t r a n s mi s s i o n p o we r l f u c t u a t e s w h i c h i n l f u e n c e s t h e s t bl a e o p e r a t i o n o f d c ra t n s mi s s i o n s y s t e m. Ai mi n g a t t h e p r o b l e m, hi t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p o w e r o f VS C a n d s t u d i e s i t s u n b a l nc a e d

VSC-HVDC的故障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VSC-HVDC的故障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VSC-HVDC的故障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VSC-HVDC的故障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容量、长距离、永久互换直流输电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电力传输方式。

而VSC-HVDC直流输电技术,其具有无需同步、灵活可靠、控制性能好等优点,已成为HVDC的主流技术之一。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气象原因、故障形态等导致的电力系统失稳,可能会给VSC-HVDC直流输电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对VSC-HVDC直流输电的故障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二、研究内容1. 分析VSC-HVDC直流输电的故障形态,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

2. 分析VSC-HVDC直流输电在不同故障形态下的运行状态,探究故障对VSC-HVDC直流输电的影响。

3. 研究VSC-HVDC直流输电的故障控制策略,包括主动保护策略和后备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验证。

4. 探究不同控制策略对VSC-HVDC直流输电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安全性等性能指标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对VSC-HVDC直流输电的故障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确定研究内容和方向。

2. 数值仿真法:利用MATLAB等软件,建立VSC-HVDC直流输电的仿真模型,进行故障模拟和控制策略验证。

3. 实验研究法:利用实验设备,对VSC-HVDC直流输电的性能进行测试和验证,为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实验数据。

四、预期成果1. 建立VSC-HVDC直流输电的仿真模型,进行故障仿真和控制策略验证。

2. 建立VSC-HVDC直流输电的实验平台,进行性能测试和控制策略验证。

3. 提出VSC-HVDC直流输电的故障控制策略,优化控制算法。

4. 发表若干篇相关的学术论文,提高研究水平。

五、研究进度安排第1-2个月: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

第3-4个月:建立VSC-HVDC直流输电的仿真模型,进行故障仿真和控制策略验证。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HVD)系统直流电压下垂控制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HVD)系统直流电压下垂控制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HVD)系统直流电压下垂控制学院:姓名:学号:组员:指导老师:日期:摘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oltage sourcedconverter basedmulti-terminal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MTDC)与传统的电网换相换流器构成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相比,具有控制灵活、能够与短路容量较小的弱交流系统甚至无源交流系统相连、扩建容易等诸多优点直流电压的稳定直接影响到直流潮流的稳定,因此直流电压控制是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垂控制策略具有无需通讯、可靠性较高等优点,但存在直流电压质量较差、功率分配不独立、参数设计困难等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的分类比较,然后重点介绍了下垂控制数学模型,分析MTDC 系统中下垂控制参数对直流电压与电流(功率)的影响机理,研究满足MTDC 系统功率平衡和直流电压稳定的V-I(V-P)下垂特性曲线。

关键词:VSC-MTDC 下垂控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一、引言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技术(HVDC based on VSC,VSC-HVDC,也称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系统以其灵活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在新能源并网、城市直流配电网、孤岛供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MTDC 系统接线方式分为串联、并联和混联等,目前主要采用并联式[1]。

并联接线的MTDC 系统中所有VSC 工作于相同直流母线电压下,因此直流电压控制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类似于交流系统中的频率控制。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级直流电压控制策略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单点直流电压控制策略、多点直流电压控制策略以及直流电压斜率控制策略。

单点直流电压控制策略将一个换流站作为直流电压控制站,其余换流站负责控制其他的变量,例如交流功率、交流频率、交流电压等,系统中仅有一个换流站对直流电压进行控制,如果这个换流站失去了直流电压的控制能力,整个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潮流将失稳,因此单点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的适用性较差。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直流电压变换器故障排查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直流电压变换器故障排查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直流电压变换器故障排查直流电压变换器(DC-DC converter)是电力电子技术中常用的一种电力转换装置,主要用于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不同的电压级别,以满足各种电力设备的需求。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直流电压变换器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其正常工作。

本文针对直流电压变换器故障排查进行论述,通过有序的分析和检测,帮助读者提高维修和排查故障的能力。

一、故障现象描述在进行直流电压变换器故障排查之前,首先需要详细描述故障现象。

根据故障的不同表现,可以大致判断出故障的类型和可能的原因。

例如,直流电压变换器输出电压波动较大、输出电流异常、温度过高等等。

针对这些故障现象,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排查工作。

二、故障检测准备在进行故障排查之前,需要准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和工具,以保证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常用的工具包括数字万用表、示波器、温度计等。

此外,还需要熟悉直流电压变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进行排查工作。

三、故障排除步骤1. 初步检查首先,对直流电压变换器进行初步检查。

检查输入和输出端电压是否正常,观察是否有异常烧焦或气味。

同时,还要检查变压器、电容和电感等元器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短路、开路等。

初步检查能够迅速定位部分常见故障,为后续排查工作提供指导。

2. 详细分析如果初步检查未找到故障,需要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

通过使用示波器等设备,观察直流电压变换器的波形和电流特征,分析其是否存在异常。

同时,对元器件的参数进行测量,比较实际数值与标准数值之间的差异,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元器件。

对于损坏的元器件,需要及时更换以恢复正常工作。

3. 故障复现为了确保故障排查的可靠性,需要针对故障现象进行重新复现。

通过再次连接相应电路、装置或加载适当负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再次观察和记录故障现象,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诊断问题。

在故障复现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调整参数、改变工作条件等方式,以确定故障的具体影响因素。

4. 故障定位通过以上步骤,已经逐步缩小故障范围。

混合LCC VSC直流系统中换相失败和直流故障的解决方案

混合LCC VSC直流系统中换相失败和直流故障的解决方案

LCC
LCC
VSC
Hybrid LCC-VSC HVDC system
LCC-HVDC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 near future
It inherits the advantages of the lower capital cost of LCC and CF exemption of VSC.
Hybrid Dual-Infeed HVDC
Zhoushan Island
5/21
Is hybrid LCC-VSC practical? (continued)
Yunnan-Guangxi back to back Hybrid HVDC Asynchronous Interconnection
Superior control approaches can be utilized.
10/21
CCC and CSCC
VT4
VT6
VT2
ea
eb ec
VT1 VT3 VT5
ea′ eb′
ec′
Additional Volt-time area
Advantages:
Power factor improvement and commutation failure probability reduction;
Thu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requirement to mitigate the CFs. 9/21
Commutation Failure (CF)
VT4
VT6
VT2
ea eb ec
VT1 VT3 VT5
Successful Commutation

适用于VSC-HVDC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改进方法

适用于VSC-HVDC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改进方法

第34卷第6期2020年11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Vol.34No.6Nov.2020收稿日期:201810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7053)ꎻ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61903003)第一作者:吴成业ꎬ男ꎬwcyinhnu126.com文章编号:1672-6197(2020)06-0008-06适用于VSC ̄HVDC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改进方法吴成业1ꎬ李㊀飞1ꎬ刘光晔2(1.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ꎬ安徽马鞍山243032ꎻ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ꎬ湖南长沙410082)摘㊀要:含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sourceconverter ̄highvoltagedirectcurrentꎬVSC ̄HVDC)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ꎬ而对于VSC ̄HVDC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的研究却很少ꎮ泰勒级数法在处理纯交流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时具有计算速度快的优点ꎬ本文基于泰勒级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VSC ̄HVDC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改进方法ꎮ首先建立了VSC ̄HVDC系统的电压稳定分析数学模型ꎬ由于系统功率参数是节点电压幅值的可导反函数ꎬ将负荷节点功率在靠近极限潮流点处展开为关于节点电压幅值的泰勒级数ꎬ最后由泰勒级数快速精确地求取电压稳定鞍结分岔点ꎮ通过与连续潮流法的结合和泰勒级数展开点的选择ꎬ解决了在纯交流系统中泰勒级数法的缺陷ꎬ提高了计算精度ꎮ关键词:VSC ̄HVDCꎻ静态电压稳定ꎻ泰勒级数ꎻ电压稳定鞍结分岔点中图分类号:TM71文献标志码:AAnimprovedstaticvoltagestabilityanalysismethodforVSC ̄HVDCsystemWUChengye1ꎬLIFei1ꎬLIUGuangye2(1.CollegeofElectrical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ꎬ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ꎬMaanshan243032ꎬChinaꎻ2.CollegeofElectrical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ꎬHunanUniversityꎬChangsha410082ꎬChina)Abstract:VSC ̄HVDC(voltagesourceconverter ̄highvoltagedirectcurrent)systemisaresearchhotspotinrecentyears.HoweverꎬthestaticvoltagestabilityanalysismethodsforVSC ̄HVDCsystemarefew.TheTaylorseriesmethodhastheadvantagesoffastcalculationforstaticvoltagestabilityanalysisofpureACsystem.ThereforeꎬthispaperpresentsastaticvoltagestabilityanalysismethodforVSC ̄HVDCsystembasedontheTaylorseries.Firstlyꎬthispaperestablishesthemathematicalmodelofstaticvoltagestabilityanalysis.BecausethesystempowerparameteristheinversefunctionofthenodevoltageamplitudeꎬtheloadnodepowercanbeexpandedtotheTaylorseriesofthenodevoltagenearthelimitcurrentpoint.Ac ̄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theTayloranalyticpolynomialꎬthesaddlenodebifurcationpointofvoltagestabilityoftheVSC ̄HVDCsystemcanbequicklyandaccuratelycalculated.InthispaperꎬthedefectsofTaylorseriesmethodinpureACsystemaresolvedandtheaccuracyisimprovedbycombiningwiththecontinuationpowerflowmethodandselectingtheTaylorseriesexpansionpoint.Keywords:VSC ̄HVDCꎻstaticvoltagestabilityꎻTaylorseriesꎻsaddlenodebifurcationpointofvoltagestability㊀㊀㊀随着大规模分布式能源并网㊁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发展ꎬ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 ̄HVDC)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5]ꎮ在纯交流系统中ꎬ电压稳定问题一直是电力系统研究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6]ꎮ对于VSC ̄HVDC系统ꎬ目前其研究大多集中在系统的潮流计算[7-8]㊁可用输电能力计算[9-10]以及VSC控制器设计[11-12]等方面ꎬ而关于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研究方法还很少ꎮ静态电压稳定问题的关键是求取PV曲线中的鞍结分岔点ꎬ而连续潮流法[13]一直是求取PV曲线的重要工具ꎮ对于含VSC ̄HV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ꎬ文献[14]和文献[15]均通过连续潮流法求得了初始点到电压稳定鞍结分岔点间的PV曲线ꎮ由于潮流计算均采用交替求解法ꎬ因此其与交流系统中连续潮流法的区别主要是校正环节需要计算交直流网络间的传输功率ꎮ而在纯交流系统中ꎬ文献[16]提出了一种基于泰勒级数思想的PV曲线快速求取方法ꎮ该方法通过将系统功率展开为关于节点电压幅值的泰勒级数ꎬ根据电压稳定鞍结分岔点处功率参数关于节点电压的导数为零的特性ꎬ可快速求取电压稳定临界点ꎬ同时选择电压幅值为自变量ꎬ解决了泰勒级数法在极限点处截断误差大的问题ꎮ然而该方法会产生计算误差的两个缺陷ꎮ一是泰勒级数展开点的选择存在问题ꎮ理论上展开点离极限点越近ꎬ曲线拟合得到的鞍结分岔点计算结果越精确ꎬ而该方法是直接在距离极限点较远的基态潮流处进行泰勒级数展开的ꎮ仿真得到了较精确的结果ꎬ是因为计及无功约束时将PV曲线进行了分段处理ꎬ客观上将最后一段包含鞍结分岔点曲线的初始点往极限点处拉近了ꎮ二是在绘制非光滑PV曲线时ꎬ由于每段曲线(第一段除外)的初始点都是上一次泰勒级数的拟合结果ꎬ其误差虽然很小ꎬ但是会产生误差的传播ꎬ不利于最后电压稳定鞍结分岔点的精确计算ꎮ对于VSC ̄HVDC系统ꎬ虽然其系统结构和参数都与纯交流系统不同ꎬ但其PV曲线本质上还是描述负荷节点电压幅值关于系统功率的函数关系ꎬ因此文献[16]中的泰勒级数法同样可以应用到混合系统求取电压稳定鞍结分岔点ꎮ为了消除文献[16]中的两个缺陷ꎬ本文在建立泰勒级数法求解VSC ̄HVDC系统静态电压稳定问题模型的基础上ꎬ通过泰勒级数展开点的选择ꎬ减小电压稳定鞍结分岔点的截断误差ꎮ同时用连续潮流法求取初始潮流点与泰勒展开点之间的计算量较小的PV曲线ꎬ然后用泰勒级数法快速求取后半段计算量大的PV曲线ꎬ消除传播误差ꎮ对修改后的IEEE14节点VSC ̄HVDC系统进行仿真ꎬ验证本文方法在VSC ̄HVDC系统中的适用性ꎮ1㊀稳态特性与潮流计算模型1.1㊀VSC ̄HVDC系统稳态模型VSC ̄HVDC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ꎮ它主要由交流系统㊁直流网络以及电压源换流器组成ꎮ图1㊀VSC ̄HVDC系统模型Fig.1㊀ModelofVSC ̄HVDCsystem其中Xi为忽略换流器电阻的等效电抗ꎬ令换流器与交流侧的相角差为δi=δti-δciꎬ可得到交流系统与换流器之间的传输功率为㊀㊀Psi=UtiUciXisinδi(1)㊀㊀Qsi=Uti(Uti-Ucicosδi)Xi(2)由于换流器采用PWM整流技术ꎬ其交流电压幅值与直流电压利用率μ和调制度M有关ꎬ即㊀㊀Uci=μiMi2Udi(3)由式(1) 式(2)可以看出有功功率传输主要取决于δꎬ无功功率的传输主要取决于Ucꎬ即由调制度M决定ꎮ因此ꎬ通过对δ㊁M的控制便可实现系统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大小和方向的同时控制ꎮ1.2㊀VSC ̄HVDC系统潮流计算模型潮流计算本质上是一个在已知方程条件下求解未知变量的问题ꎮ对于VSC ̄HVDC系统ꎬ其潮流方程包括三个部分:1)在交流系统中ꎬ对于与换流器相连的节点有功率方程Psti=UtiðjɪiUj(Gijcosθij+Bijsinθij)+Psi(4)Qsti=UtiðjɪiUj(Gijsinθij-Bijcosθij)+Qsi(5)9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吴成业ꎬ等:适用于VSC ̄HVDC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改进方法对于纯交流节点(用下标a表示)ꎬ有功率方程Psai=UaiðjɪiUj(Gijcosθij+Bijsinθij)(6)Qsai=UaiðjɪiUj(Gijsinθij-Bijcosθij)(7)2)在直流系统中ꎬ有网络方程0=Idi-ðgdijUdj㊀(8)式中gdij为直流网络的导纳矩阵元素ꎮ3)对于电压源换流器ꎬ由式(1) 式(3)可得0=Psi-βiMiUtiUdisinδi(9)0=Qsi+βiMiUtiUdicosδi-YiU2ti(10)式中:常量βi=2μiYi/2ꎻYi=1/Xiꎮ根据功率守恒ꎬ换流器本身的功率方程为0=UdiIdi-βiMiUtiUdisinδi(11)式(4) 式(11)为VSC ̄HVDC系统潮流计算所需的全部方程ꎮ需说明的是ꎬ方程中共包含10个所需求解的变量ꎬ而VSC ̄HVDC系统潮流计算根据换流器的控制方式[7-10]消去其中两个变量ꎮ本文采用统一迭代法ꎬ将式(4) 式(11)线性化得到基于牛顿法的潮流计算修正式为ΔPaΔPtΔQaΔQtΔDdéëêêêêêêêùûúúúúúúú=HNᶄ0∂ΔPt∂ΔxdKLᶄ0∂ΔQt∂Δxd000∂ΔDd∂ΔUt∂ΔDd∂ΔxdéëêêêêêêêêêêêêùûúúúúúúúúúúúúΔθaΔθtΔUaΔUtΔxdéëêêêêêêêùûúúúúúúú(12)式中:令ΔDd=[Δd1Δd2Δd3Δd4]TꎬΔxd=[ΔUdΔIdΔMΔδΔPsΔQs]TꎻΔDd由式(8) 式(11)的修正式得到ꎻΔUt㊁Δxd需根据换流器的控制方式消去两个元素ꎬ而雅克比矩阵Jvsc对应消去两列ꎮ2㊀连续潮流法与泰勒级数法2.1㊀连续潮流法求泰勒展开点前的PV曲线设VSC ̄HVDC系统中ꎬ节点功率都是功率参数λ的函数ꎬ由式(4) 式(11)得到VSC ̄HVDC系统电压静态稳定分析的数学模型为㊀㊀W=F(X)(13)式中:W=[Psa(λ)ꎬQsa(λ)ꎬPst(λ)ꎬQst(λ)ꎬ0ꎬ0ꎬ0ꎬ0]TꎻX=[θaꎬθtꎬUaꎬUtꎬUdꎬIdꎬMꎬδꎬPsꎬQs]TꎻX同样根据换流器控制方式需消去两个变量ꎮ假设图2是该系统中某负荷点的PV曲线ꎬ其中λ1为本文所定义的泰勒展开点ꎮ图2㊀负荷节点的PV曲线图Fig.2㊀PVcurveofloadnode利用文献[15]中的连续潮流法求λ0与λ1之间的PV曲线ꎮ由于本文采用统一迭代法进行潮流计算ꎬ交直流网络间的传输功率当做系统变量处理ꎬ因此校正环节无需再进行传输功率的计算ꎮ同时该段曲线离极限运行点较远ꎬ因此连续潮流法中可以选取较大步长ꎬ且整个过程无需进行参数化处理ꎮ可见该段PV曲线的计算量很少ꎮ当负荷接近临界值λmax时ꎬ由于雅克比矩阵奇异ꎬ为了得到λ1与λmax之间PV曲线ꎬ连续潮流法需做参数化处理ꎬ且步长控制得很小ꎬ该段曲线的计算量是很大的ꎮ因此本文采用文献[16]中的方法求取该段曲线ꎮ2.2㊀泰勒级数法求泰勒展开点后的PV曲线文献[16]中已经说明用泰勒级数拟合某一函数时ꎬ为了拟合结果精确ꎬ要求函数为单值函数ꎮ因此本文以节点电压幅值为自变量ꎬ而系统功率参数为因变量ꎬ则可得到如图3所示的PV曲线ꎮ图3㊀电压为自变量的PV曲线图Fig.3㊀PVcurvewhenindependentvariableisvoltage分析图3中的曲线ꎬ每一个负荷节点的电压幅值U都对应一个系统功率参数λꎬ即功率参数是负01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㊀荷节点电压幅值的函数ꎬ㊀㊀λ=G(U)㊀㊀(14)泰勒级数是可以将任意形式的可导函数表示成简单且易于分析的幂级数ꎮ将曲线所蕴含的函数关系在U1处展开成泰勒解析多项式ꎬ即㊀㊀㊀㊀λ=λ1+a1(U-U1)+a22(U-U1)2+㊀㊀㊀㊀㊀㊀a36(U-U1)3(15)在电压稳定临界点处ꎬ系统功率参数λ关于节点电压幅值U的导数为零ꎬ可由式(15)快速求出电压稳定临界点(Ucrꎬλmax)ꎮ需说明的是ꎬ本文中泰勒展开点λ=λ1是距离极限点较近的点ꎬ系统中无功支持较弱的PV节点已全部转换为PQ节点ꎬ且VSC ̄HVDC系统中其他不等式约束量对于系统功率从λ1增长到λmax的这一较短过程不起约束作用ꎮ即λ1到λmax之间的PV曲线是连续可导的ꎮ3㊀电压稳定临界点的求取3.1㊀功率参数关于节点电压幅值的泰勒级数对式(13)两边同时关于λ求1 3阶导数可得dkWdλk=JvscdXdλ(k=1)ðk-1i=0Cik-1diJvscdλidk-iXdλk-i(k=2ꎬ3)ìîíïïïï(16)式中:定义d0Jvsc/dλ0=E为单位矩阵ꎻ而Jvsc=∂F/∂Xꎬ正好是初始潮流计算的雅可比矩阵ꎮ再由式(16)可得系统中各个变量关于λ的1 3阶导数为dkXdλk=J-1vscdWdλ㊀(k=1)J-1vsc(dkWdλk-ðk-1i=1Cik-1diJvscdλidk-iXdλk-i)(k=2ꎬ3)ìîíïïïï(17)式中:dWk/dλk由整个VSC ̄HVDC系统的功率变化形式决定ꎻJ-1vsc在进行潮流计算时已经得到ꎻ而雅克比矩阵Jvsc关于功率参数λ的导数也是简单的数学求导ꎮ至此本文得到了VSC ̄HVDC系统中各个变量关于功率参数λ在泰勒展开点λ=λ1处的1 3阶导数ꎬ而其中包含各负荷节点电压幅值U关于功率参数λ的导数ꎮ为了得到式(15)形式的泰勒解析式ꎬ可利用反函数的求导法则ꎬ求出系统功率参数λ(Ui)关于各个负荷节点电压幅值Ui的泰勒级数幂次项系数为bi1=dλdUi=1/dUidλbi2=d2λdUi2=-d2Uidλ2/(dUidλ)3bi3=d3λdUi3=3(d2Uidλ2)2-d3Uidλ3dUidλ{}/(dUidλ)5ìîíïïïïïïïï(18)由此得出功率参数λ关于各个节点电压幅值Ui在泰勒展开点λ=λ1处的3阶泰勒展开式为㊀㊀λ=λ1+bi1(Ui-Ui1)+bi22(Ui-Ui1)2+㊀㊀㊀㊀bi36(Ui-Ui1)3(19)Ui1为λ=λ1时的节点电压幅值ꎬ由dλ/dUi=0ꎬ即可快速求出VSC ̄HVDC系统各个负荷点的电压稳定鞍结分岔点(Ucriꎬλmax)ꎮ3.2㊀泰勒级数展开点的选择设任意一个在定义域内可导的单值函数为㊀㊀y=f(x)㊀(20)令其在x=x1处的泰勒展开式为㊀㊀y=f(x1)+α1(x-x1)+α2(x-x1)2+㊀㊀㊀㊀㊀㊀α(x-x1)3+ ㊀(21)当用式(21)计算y在x=x2处的值时ꎬ为了使泰勒级数计算的结果尽可能精确ꎬ有两种途径ꎮ一是增加泰勒级数的幂次项系数ꎻ二是缩小x1与x2之间的距离ꎬ即减小Δx=x1-x2ꎮ由于VSC ̄HVDC系统潮流计算的雅克比矩阵中各个变量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ꎬ其关于功率参数的3阶以上导数的计算已十分繁琐ꎬ因此泰勒展开点λ=λ1的选择比较关键ꎮ要求λ1尽可能接近其极限功率λmaxꎬ而潮流方程不奇异ꎮ连续潮流计算过程中ꎬ在接近电压稳定临界点时ꎬ步长会显著变小ꎬ且之后每次步长值之间的数值差也很小ꎮ本文采用自适应步长控制ꎬ令第n次的步长计算值为σnꎬ若有㊀㊀0<σn-σn+1σn-σn-1ɤε(22)则表明已接近电压稳定临界点ꎬ式中ε为判别精度ꎬ根据步长控制方法一般有ε=0.1~0.5ꎮ而11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吴成业ꎬ等:适用于VSC ̄HVDC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改进方法此时功率参数所对应的值λn便是本文方法中的泰勒级数展开点λ1ꎮ4㊀仿真算例4.1㊀修改后的IEEE14节点系统算例分析以修改后的IEEE14节点VSC ̄HVDC系统进行仿真ꎬ其系统结构示意如图4所示ꎮ图4㊀修改后的14节点系统Fig.4㊀Modified14bussystem在该系统中2号节点与4号节点之间用VSC ̄HVDC系统相连ꎬ其直流电导gd24=33.33ꎮ2号节点为PV节点ꎬ令与其相连的电压源换流器VSC1控制方式为定直流电压Ud2=2.0000㊁定交流母线电压Ut2=1.0450ꎬ4号节点为负荷节点ꎬ令与其相连的电压源换流器VSC2控制方式为定交流有功功率Ps4=-0.3600㊁定交流无功功率Qs4=-0.0180ꎮ假令两个换流器的结构参数相等ꎬ其等效电抗X=0.15ꎬ直流电压利用率μ=1ꎮVSC ̄HVDC系统的功率增长方式为全部发电机和负荷功率等比例增长ꎬ即对于式(13)ꎬ有W=λW0ꎮ本文先用连续潮流法求PV曲线ꎬ发现当功率参数值为1.75时ꎬ步长明显变小ꎬ且满足不等式(22)ꎬ因此令λ1=1.75为泰勒展开点ꎬ然后用泰勒级数法进行后续计算ꎬ得到功率参数的泰勒级数式(19)中各个系数的结果见表1ꎮ观察表1中各幂次项系数可以发现ꎬ二次项的系数值最大ꎬ这与功率是电压的二次函数相符合ꎮ由电压稳定临界点处dλ/dUi=0的条件ꎬ计算出各个负荷点的电压稳定临界点ꎬ与连续潮流法计算所得结果λmax=1.8625进行比较ꎬ见表2ꎮ表1㊀电压幅值与幂次项系数Tab.1㊀Voltageamplitudeandpowertermcoefficient负荷节点电压U/pu系数b1系数b2/2系数b3/641.0101-1.1530-3.1360-1.608250.9572-1.4576-5.0352-3.287890.8541-1.4662-5.1180-3.3857100.8433-1.5411-5.6705-3.9602110.9708-1.3609-4.3729-2.6506120.8183-0.7930-3.4970-2.5478130.8097-1.9057-8.6790-7.5060140.7527-1.9201-8.8266-7.7135表2㊀IEEE14系统临界电压点计算结果及其误差Tab.2㊀IEEE14bussystemcriticalvoltagecalculationresultsandtheerrors负荷节点临界电压极限功率参数计算值/pu参考值/pu计算值/pu误差/%40.78850.79011.86900.349050.78260.78421.86850.322190.68120.68201.86800.2953100.67920.68111.86770.2792110.78320.78511.86890.3436120.68450.68571.86790.2899130.67710.67751.86760.2738140.62130.62131.86740.2631㊀㊀观察表2中的数据可以发现ꎬ对于电压稳定临界点的计算ꎬ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相同ꎬ极限功率误差百分比均小于0.5%ꎮ另外ꎬ本文也对IEEE30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ꎬ与文献[16]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ꎬ本文方法计算精度明显较高ꎮ4.2㊀VSC不同控制方式下的算例分析在VSC ̄HVDC系统中ꎬ换流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ꎬ其电压稳定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ꎮ为了分析VSC换流器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ꎬ本文以图4中的IEEE14节点系统为例ꎮ令换流器VSC1的控制方式不变ꎬ而分别改变与4号节点相连的换流器VSC2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参数Ps4和Qs4ꎬ见表3ꎮ21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㊀表3㊀换流器VSC2功率控制参数Tab.3㊀PowercontolparametersofVSC2控制方式P0(Q0)P1P2Q1Q2参数Ps4/pu-0.3600-0.72000-0.3600-0.3600参数Qs4/pu-0.0180-0.0180-0.0180-0.03600㊀㊀画出各负荷点在不同控制方式下的PV曲线ꎬ其中9号节点的PV曲线如图5和图6所示ꎮ图5㊀IEEE14系统9号节点改变有功功率控制参数下PV曲线Fig.5㊀PVcurveofNode9ofIEEE14bussystemwhenchangingactivepowercontrolparameters图6㊀IEEE14系统9号节点改变无功功率控制参数下PV曲线Fig.6㊀PVcurveofNode9ofIEEE14bussystemwhenchangingreactivepowercontrolparameters由图5和图6可以发现ꎬ通过控制换流器传输功率的大小可以改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ꎮ曲线的顶点越高ꎬ说明电压稳定性越高ꎻ顶点间距越大ꎬ说明影响程度越大ꎮ5㊀结论本文将纯交流系统中基于泰勒级数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应用到了VSC ̄HVDC系统并做出了改进ꎮ基于泰勒级数法的VSC ̄HVDC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ꎬ其难点在于换流器中各直流参数的限制会影响PV曲线的连续性ꎮ本文通过将泰勒级数法与连续潮流法相结合ꎬ在稳定临界点附近选取泰勒级数展开点ꎬ既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因直流参数限制导致的PV曲线不连续ꎬ又改善了泰勒级数法的缺陷ꎬ提高了计算精度ꎮ参考文献:[1]肖湘宁.新一代电网中多源多变换复杂交直流系统的基础问题[J].电工技术学报ꎬ2015ꎬ30(15):1-14.[2]杨悦ꎬ李国庆.基于VSC ̄HVDC的海上风电小干扰稳定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ꎬ2016ꎬ31(13):102-110.[3]吕敬ꎬ施刚ꎬ蔡旭ꎬ等.大型风电场经VSC ̄HVDC交直流并联系统并网的运行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ꎬ2015ꎬ39(3):639-646.[4]朱瑞可ꎬ李兴源ꎬ应大力.VSC ̄MTDC互联系统频率稳定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ꎬ2014ꎬ38(10):2729-2734.[5]肖俊ꎬ李兴源.多馈入和多端交直流系统相互作用因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电网技术ꎬ2014ꎬ38(1):1-7.[6]王卓欣ꎬ李禹鹏.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综述[J].电力与能源ꎬ2014ꎬ35(3):294-304.[7]吴红斌ꎬ杨超ꎬ陈煜ꎬ等.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多端直流配电网潮流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ꎬ2018ꎬ42(11):79-85.[8]钱甜甜ꎬ苗世洪.基于节点电流关系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潮流计算[J].电网技术ꎬ2016ꎬ40(5):1308-1312.[9]李国庆ꎬ张健.含VSC ̄HVDC的交直流系统可用输电能力计算[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ꎬ2011ꎬ39(1):46-52.[10]韩通ꎬ陈艳波ꎬ韩子娇ꎬ等.基于最优潮流的含VSC ̄HVDC交直流系统最大输电能力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ꎬ2016ꎬ40(17):113-121.[11]李扶中ꎬ周敏ꎬ贺艳芝ꎬ等.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系统接入与换流站设计方案[J].南方电网技术ꎬ2015ꎬ9(1):58-62.[12]李梅航ꎬ刘喜梅ꎬ陈朋.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快速电压裕度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ꎬ2016ꎬ40(10):3045-3051.[13]赵晋泉ꎬ张伯明.连续潮流及其在电力系统静态分析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ꎬ2005ꎬ29(11):91-97.[14]王振浩ꎬ由作宇ꎬ黄亚磊ꎬ等.基于连续潮流法的含双端VSC ̄HVDC交直流系统负荷裕度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ꎬ2018ꎬ46(6):9-15.[15]陈厚合ꎬ黄亚磊ꎬ姜涛ꎬ等.含VSC ̄HVDC的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分析与控制[J].电网技术ꎬ2017ꎬ41(8):2429-2438.[16]吴成业ꎬ刘光晔ꎬ罗经纬.基于泰勒级数的PV曲线求取及参变量选择分析[J].电网技术ꎬ2017ꎬ41(4):1225-1229.(编辑:杜清玲)31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吴成业ꎬ等:适用于VSC ̄HVDC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改进方法。

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技术综述

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技术综述

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技术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以及电网互联需求的日益增长,直流输电技术,特别是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对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技术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对该技术的理解、应用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VSC-HVDC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其与传统直流输电技术的区别和优势。

然后,文章将详细阐述VSC-HVDC的换流器拓扑结构、控制策略、调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文章还将讨论VSC-HVDC在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互联、城市电网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和实际效果。

本文将对VSC-HVDC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对VSC-HVDC技术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技术基本原理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直流输电技术。

与传统的基于电流源换流器(CSC)的直流输电(LCC-HVDC)技术相比,VSC-HVDC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因此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VSC-HVDC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VSC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转换。

VSC是一种基于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如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或者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VSC通过控制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状态,实现对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电压和电流的控制。

在VSC-HVDC系统中,VSC通常被用作整流器和逆变器。

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而逆变器则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VSC的控制策略通常采用脉宽调制(PWM)技术,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实现对VSC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精确控制。

VSC-HVDC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流线路和直流滤波器。

基于VSC-HVDC的风电场侧换流站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VSC-HVDC的风电场侧换流站控制策略研究

T A /i i mu n 率 平衡 点 ,风 电场 侧 换 流器 作 定交 流 电压 矢量 控 制 。风 电 场模 拟 定 交 流 电压 控 制 策 略 ,并 通 过 MA L B S l k建 立 了基 于 V C H D 的风 电场 并 网 系统 仿 真模 型 , 证 了 定交 流 电 压矢 量 S—V C 验 10台 额定 容量 为 2V 的 风 电机 组 , 5 I IW 系统 主要 参 数如 表 1 示 。 所
0 1 9mH/ m .5 k
02 F k .3 ̄ / m
20 0 Hz 0
靠地 送 到 交流 系统 。基于 同步旋 转坐 标 下 换流 器数 学 模 型 的矢 量
控制 通 常 由外 环 电压 控制 和 内环 电流控 制 2个 环 构成 , 电压外 环
风 电场 功率 的变 化 会 引起 风 电场 交流 母 线 电压 的变 化 。 2S 在 如 图 3所 示 , 电压 外环 为 电流 内环提 供 参考 电流 , 电流 内环起 到 限 时 , 电场风 速从 额 定风 速 l m/, 降 到 7 s仿 真 波 形如 图 6 风 】 s下 m/ ,
突变 到 02 . 时的 仿真 波 形 。 .p . u 为 了 验 证 定 交 流 电 压 矢 量 控 制 的 有 效 性 ,在 4 结 语 MA L B S l k下 建立 了如 图 5所 示 的 D I T A /i i mu n F G风 电 场 , 通 过 本 文 讨论 了风 电场 通 过 V C H DC联 网 时 风 电场 侧 换 流 站 S— V V C H DC并 网 的模 型 , S—V 网侧 换 流 器 作 定 直 流 电压 控 制 , 为 功 作
考虑到基 于双馈感 应发 电机 (FG 的变速恒频 风力发 电技术在 D I) 风力发 电领域 有着较 大 的优 势 , 为风力 发 电的发展方 向 , 成 本文 研 究 DI FG风 电场通 过 V C H D S - V C并 网的模 型 。系统结 构如 图 1 示 。 所

VSC_HVDC三相不平衡控制策略_袁旭峰

VSC_HVDC三相不平衡控制策略_袁旭峰
逆变侧交流系统为 (1 )
Li d iik + Riik = us - uik k = a,b,c dt
直流输电网络为
(2 )
电 力 自 动 化 设 备
Idcr + ug ira Lr irb △ i rc ura urb urc Cdcr Udcr Udci Cdci uic uib Idc + Idci uia iia iib iic Li △ us
第9期
袁旭峰 , 等 :VSC - HVDC 三相不平衡控制策略
ura(ω t)= Udcr Ar sin ω t urb(ω t)= Udcr Ar sin(ω t - 120°) urc(ω t)= Udcr Ar sin(ω t + 120°)
(4 )
同理 , 对逆变侧有
uia(ω t)= Udci Ai sin ω t (5 ) uib(ω t)= Udci Ai sin(ω t - 120°) uic(ω t)= Udci Ai sin(ω t + 120°) 式 (1) ~ (5) 构成 VSC - HVDC 系统的数学模型 。 逆变侧直流电流 Idci 为 Idci(ω t) = Iia sin(ω t - ia)Ai sin ω t + Iib sin(ω t - ib)Ai sin(ω t - 120°) + (6 ) Iic sin(ω t - ic)Ai sin(ω t + 120°) 由式 (6) 可得式 (7), 其中 Idci0 如式 (8) 所示 。 Idci(ω t) = - 1 Ai[Iia cos (2 ω t - ia)+ 2 Iib cos (2 ω t - ib - 120°)+ (7 ) Iic cos (2 ω t - ic + 120°)]+ Idci0 1 Idci0 = Ai[Iia cos ia + Iib cos (ib + 120°)+ 2 (8 ) Iic cos (ic - 120°)] 由 式 (7 ) 可 知 , 当 逆 变 侧 三 相 交 流 系 统 不 平 衡 时 , 直流侧电流不仅含有直流分量 Idci0, 而且还含有 2 次谐波分量 。 由式 (3) 可知 , 直流电流的 2 次谐波分 量必然在逆变侧直流电压上产生 2 次谐波分量 [9 - 12],

两电平VSC在VSC-HVDC技术中的应用

两电平VSC在VSC-HVDC技术中的应用
3 0
湖南 工程 学 院学报
表 1 V C HVD S- C与传统直流输电换流站 电路结构各项指标 比较[
20 0 8年
具有更高强度 , 环保和方便掩埋等优点 , 适合安装于 极其 恶劣 的环境 :

地下电缆运用耕犁技术安装费用低 海底 电缆可以置于深海或者坑挖的海底 HVD i t C Lg 电缆也 可 以用作架 空线 路 h
两 电平 VS C结构 如图 2所示 , 中的每一个 半 其
量 高 5 . O 此 电缆 的 使 用 使 HVD ih C Lg t系统 对 环 境 极 为 友好 , 系统 的构建带 来 了很多 便利. 为
导体 器件 由多个 I T器 件 串联 而 成用 以实 现较 高 GB
的电压容量同时提供较高 的直流传输 电压. 每个半 导体器件 中并联有反向二极管 , 以实现换流器的 用

燕 等 : 电平 VS 两 C在 VS -HV C- DC技 术 中的应 用
3 1
无 功功 率和储 存 能 量 的作 用E ; 。 叫为交 流系 统 的基 频 频率 . 由上 式可 以看 出 , 变 角 , 以改 变 传输 改 可
功 功率从 换 流器 流 向交 流端 , 置运 行于 逆变状 态. 装 电路 当中 , 功功 率流 向的改变 , 有 也可 以看 作 I方 向 z 改变 引起 的. 图 5 示 , 如 6所 当 幅值 大 于 幅值 时, 变流 装 置消 耗无 功 ; 当 幅值 小 于 幅值 时 ,

正是 因为 VS C的 使 用 , 得 VS 使 C— HvD C输
电具有 以下特 点 :
展. 是跟 线 性换相 晶闸管 相 比 , 但 可关 断 电力 电子 器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

2011/11/23
hfliang@
20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
3 VSC-HVDC的发展与现状(续)
(3)2000年4月,澳大利亚建成投运Directlink VSC-HVDC工程 (4)2000年8月,丹麦修建的第1个用于风力发 电的VSC-HVDC示范工程-Tjæreborg 工程正式 投运 (5)2000年9月,美国的Eagle Pass建设了世界 上第1个采用VSC-HVDC技术实现电网背靠背异 步互联的工程 (6)2002年7月美国Cross Sound VSC-HVDC工 程投运
1 VSC-HVDC的基本原理(续)
VSC
直流输电线
VSC
U&S 电抗器
U&C
滤 波 器
电抗器
滤 波 器
图1 两端接有源网络的VSC-HVDC系统原理图
P = U SU C sin δ
X1
Q = U S (U S − U C cosδ )
X1
2011/11/23
hfliang@
正常运行时VSC可以同时且独立控制有 功和无功,控制更加灵活方便。
2011/11/23
hfliang@
12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技术
2 VSC-HVDC的技术特点(续)
VSC不仅不需要交流侧提供无功功率,而且能够 起到STATCOM的作用,即动态补偿交流母线无 功功率,稳定交流母线电压。这意味着如果VSC 容量允许,故障时VSC-HVDC系统既可向故障区 域提供有功功率的紧急支援,又可以提供无功功 率的紧急支援,从而提高系统的电压和功角稳定 性。
技术
UC由换流器输出的PWM电压脉冲宽度控

VSC-HVDC的受端换流站调频控制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VSC-HVDC的受端换流站调频控制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VSC-HVDC的受端换流站调频控制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VSC-HVD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是一种先进的直流输电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远距离和海底输电等领域。

在VSC-HVDC系统中,由于换流站控制的不可逆性,受端换流站的调频控制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2.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VSC-HVDC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入手,对受端换流站调频控制策略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受端换流站控制模型建立;(2)基于模拟和仿真平台的控制策略研究和优化;(3)基于实验平台的控制策略验证和参数分析。

具体方法包括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

3. 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探究VSC-HVDC系统中受端换流站的调频控制策略,优化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态性能。

通过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得出一套完整、可行的调频控制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

预期成果包括:(1)VSC-HVDC系统受端换流站调频控制策略的理论研究;(2)基于仿真平台的控制策略研究和优化结果;(3)基于实验平台的控制策略验证和参数分析结果。

4. 研究难点和风险评估VSC-HVDC系统的结构复杂、参数众多,且涉及各种电气、电子、控制等学科的知识,因此本研究的难点主要在于对系统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此外,实验平台的搭建和操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5. 研究工作计划(1)调研VSC-HVDC系统受端换流站调频控制相关理论和技术,建立控制模型;(2)基于Matlab/Simulink等仿真平台,开展控制策略的研究和优化工作;(3)搭建实验平台,进行控制策略验证和参数分析实验,得出实验结果;(4)调整和优化控制参数,提高系统性能和稳定性;(5)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HVD)系统直流电压下垂控制.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HVD)系统直流电压下垂控制.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HVD)系统直流电压下垂控制学院:姓名:学号:组员:指导老师:日期:摘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oltage sourcedconverter basedmulti-terminal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MTDC)与传统的电网换相换流器构成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相比,具有控制灵活、能够与短路容量较小的弱交流系统甚至无源交流系统相连、扩建容易等诸多优点直流电压的稳定直接影响到直流潮流的稳定,因此直流电压控制是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垂控制策略具有无需通讯、可靠性较高等优点,但存在直流电压质量较差、功率分配不独立、参数设计困难等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法的分类比较,然后重点介绍了下垂控制数学模型,分析MTDC 系统中下垂控制参数对直流电压与电流(功率)的影响机理,研究满足MTDC 系统功率平衡和直流电压稳定的V-I(V-P)下垂特性曲线。

关键词:VSC-MTDC 下垂控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一、引言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技术(HVDC based on VSC,VSC-HVDC,也称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系统以其灵活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在新能源并网、城市直流配电网、孤岛供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MTDC 系统接线方式分为串联、并联和混联等,目前主要采用并联式[1]。

并联接线的MTDC 系统中所有VSC 工作于相同直流母线电压下,因此直流电压控制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类似于交流系统中的频率控制。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级直流电压控制策略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单点直流电压控制策略、多点直流电压控制策略以及直流电压斜率控制策略。

单点直流电压控制策略将一个换流站作为直流电压控制站,其余换流站负责控制其他的变量,例如交流功率、交流频率、交流电压等,系统中仅有一个换流站对直流电压进行控制,如果这个换流站失去了直流电压的控制能力,整个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潮流将失稳,因此单点直流电压控制策略的适用性较差。

VSC-HVDC_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VSC-HVDC_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15:22
电压源换流器的应用领域
15:22
柔性直流输电的应用场合
非同步联网 连接分布电源 向城市中心送电 促进电力市场发展 提高配电网电能质量 向远方孤立负荷点送电 多端VSC-HVDC网络
10
方便地调节有功和无功,改善 系统的运行性能 风电场、小型水电厂、太阳能 电站及其它新能源发电系统 用电量急增, 线路走廊困难 构建地区电力供应商交换电力的可行性 平台,增加运行灵活性和可靠性 快速控制有功无功,使电压、电流满足 电能质量标准要求 如沿海小岛、海上钻井平台、偏僻 地区负荷等
§1.2 VSC-HVDC的基本原理
VS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直流输电线
VSC
U S
电抗器
U C
电抗器 滤 波 器
滤 波 器
图1 两端接有源网络的VSC-HVDC系统原理图
P
U SU C sin X1
Q
U S (U S U C cos ) X1
§1.2 VSC-HVDC的基本原理(续)
• 直流侧并联大电容,起到为逆变器提供电压支 撑、缓冲桥臂关断时冲击电流、减小直流侧谐 波的作用 • 换流电抗器是VSC与交流侧能量交换的纽带同 时也有滤波的作用 • 交流滤波器的作用是滤去交流侧谐波 • 换流器中IGBT上并联反向二极管,除了作为主 回路以外,还起到保护和续流的作用
15:22
电压源换流器常见拓扑结构
ip p VTa1 Ps Qs Us ‫ﮮ‬δ A Xf is VTa3 VTa4 VTb3 VTb4 B VTc3 VTc4 in n C Uc‫ﮮ‬0 VTa2 VTb1 VTb2 VTc1 VTc2 io O udc1 udc iL1
§1.2 VSC-HVDC的基本原理(续)

一种vsc-hvdc系统虚拟同步机控制结构及其方法

一种vsc-hvdc系统虚拟同步机控制结构及其方法

一种vsc-hvdc系统虚拟同步机控制结构及其方法VSCHVDC系统(Very Short Circuit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System)是一种高压直流传输系统,用于远距离输送大功率电能。

为了实现该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引入虚拟同步机控制结构及其方法。

虚拟同步机控制结构是VSCHVDC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保持系统电压、频率和相位的稳定,并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传输。

这种控制结构通过模拟同步机的特性和运行方式来实现系统的调节和稳定性。

虚拟同步机控制结构的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虚拟同步机控制方法和同步机控制方法。

首先是虚拟同步机控制方法。

在VSCHVDC系统中,虚拟同步机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电压控制和频率控制两个方面。

电压控制方法基于虚拟同步机模型对系统电压进行监测和调节,通过调整换流器的工作方式和电流控制策略来维持系统电压的稳定性。

频率控制方法是基于虚拟同步机的频率特性进行控制,通过调整故障电流和电容器的电流来实现系统频率的稳定。

其次是同步机控制方法。

同步机控制方法是虚拟同步机控制结构的辅助方法,其作用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对VSCHVDC系统进行同步控制。

同步机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启动控制和同步控制两个方面。

启动控制是在系统启动时对虚拟同步机进行控制,通过调整初始条件和控制参数来实现系统的平稳启动。

同步控制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对虚拟同步机进行控制,通过调整系统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来实现系统频率和相位的同步。

虚拟同步机控制结构及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系统稳定性好:虚拟同步机控制结构模拟了传统电力系统中同步机的特性和运行方式,能够保持系统电压、频率和相位的稳定,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传输。

2. 控制精度高:虚拟同步机控制结构利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组件,能够对系统进行精确的调节和控制,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3. 调节能力强:虚拟同步机控制结构采用灵活的电流控制策略和换流器工作方式,能够适应不同负荷和故障条件下的调节需求,提高系统的调节能力和稳定性。

HVDC系统的故障分析

HVDC系统的故障分析

HVDC系统的故障分析近年来,直流输电技术发展迅速。

高压直流输电(HVDC)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输电方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所以文章根据HVDC系统的分析了直流输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以及各种典型故障下的响应特性。

标签:HVDC系统;故障分析;直流线路1 HVDC系统的主要故障及其特性文章主要以6脉动换流器作为例子对直流系统几种典型故障进行研究和分析。

1.1 换流器故障换流器故障形式很多,文章主要介绍了整流侧换流阀发生的短路故障这一典型故障。

阀短路故障通常是指换流阀由于所承受的反向电压突然发生大幅度攀升或换流阀的外部绝缘遭到损坏而导致的正反向隔断能力都缺失,即在正反向电压下都能导通。

当换流阀发生短路故障时,会与属于同半桥的正处于导通状态的换流阀构成两相短路。

如果假定触发角α=0°,且在直流线路上的电流为0时发生换流阀短路故障,将导致短路电流达到最大值。

文章以换流阀V1向换流阀V3换相结束时刻出现短路故障为例分析换流阀短路故障特性。

当一个换流阀发生短路故障时,会出现换相电压下降的现象,进而影响另一个换流器的正常工作,使整个换流器输出电流下降,进而减小整个HVDC系统的输送功率[3]。

1.2 直流线路故障HVDC工程大多被应用于跨区域送电,在直流线路上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故障中,对地短路故障发生的概率最大,大约能够占到直流线路故障的80%以上。

能够引起直流线路对地短路故障的因素有很多,经常出现的不外乎有雷击、污秽、树枝触线等。

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由于线路上原本存储的电场能量瞬间释放,会造成电流急剧上升,而这一电流的大小与故障发生地点与整流站之间的距离相关,故障发生地点距离整流站越近,则整流站出口的对地电阻越小,短路电流越大。

遭遇雷击是引起直流线路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跨区域送电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因其输送距离长,经过的地方环境复杂多变,所以线路遭遇雷击的概率也比较大[5]。

此外,直流线路还有可能出现断线、异物碰线等其他类型的故障。

高压直流输电装置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研究

高压直流输电装置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研究

高压直流输电装置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研究高压直流输电(HVDC)系统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电力传输技术,它具有大容量、远距离、可控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不同场合。

然而,随着HVDC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出现故障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分析和诊断HVDC故障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HVDC装置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相关的技术和应用。

一、 HVDC装置故障类型及原因HVDC装置故障通常包括机械故障、电气故障、控制系统故障等多种类型。

1. 机械故障机械故障通常由外力或磨损损坏导致,比如风力、振动等,常见的机械故障包括油漏、机械卡死、轴承损坏等。

2. 电气故障电气故障是HVDC故障的主要类型,包括接地故障、绝缘损坏、过电压等,常见的电气故障如短路、接线错误、绝缘击穿等。

3. 控制系统故障控制系统故障是指HVDC系统通信、计算、监测和控制等方面的故障,主要原因包括软件编程错误、通信失效、设备损坏等。

二、 HVDC装置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HVDC装置故障的快速诊断和准确定位对于恢复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常见的HVDC故障分析及诊断方法包括:1. 数字保护技术数字保护技术是一种快速诊断和隔离故障的方法,通过对系统的监测和数据采集,实现对电气故障的故障类型、位置以及原因判断,提高诊断的精度和效率。

数字保护技术在HVDC系统中的运用,既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又能够降低系统故障的时间和成本。

2. 智能诊断技术智能诊断技术是将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和诊断中,它基于采集到的故障数据和系统特征,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识别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智能诊断技术具有高效、准确、自动化的特点。

它可以帮助HVDC系统快速诊断和隔离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状态估计技术状态估计技术是一种基于系统状态量采集和分析,综合判断系统状态和故障情况的方法。

在HVDC系统中,状态估计技术可以根据观测数据和模型预测,快速诊断故障的位置和性质,并通过综合优化算法,确定最佳的故障隔离方案。

HVDC换流器区内故障定位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HVDC换流器区内故障定位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HVDC换流器区内故障定位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新一代电网建设的推进,高压直流输电(HVDC)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HVDC换流器作为HVDC输电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HVDC换流器内部故障的发生仍是传统AC电网和HVDC电网运行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需要开展HVDC换流器区内故障定位方法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HVDC输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HVDC换流器区内故障定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现有的HVDC换流器故障定位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2.探究基于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的HVDC换流器区内故障定位方法,并开展实验验证;3.提出针对HVDC换流器区内故障定位的新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总结现有的HVDC换流器故障定位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总结HVDC换流器故障定位的现有方法,包括电流、电压、状态量等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探究基于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的HVDC换流器区内故障定位方法针对HVDC换流器故障定位存在的问题,如噪声干扰、误差叠加等,结合实测数据,采用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构建和分析,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效果,并进行实验验证。

3.提出针对HVDC换流器区内故障定位的新思路和方法在总结现有方法和探究机器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开展针对HVDC换流器区内故障定位的新思路和方法的探讨和研究,拓展故障定位方法研究的领域和深度。

四、预期创新性和意义本文结合实测数据,采用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HVDC换流器区内故障定位的新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探究,可提高HVDC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从而图像可 以借助数据表现出来。最后通过规定不同
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
71
信 息记 录材 料 2 0 I 8 年2 月 第1 9 卷第2 期



P i l
D 1 3
} 器 嚣 = = h L _ 翻 h
信 息记 录材料 2 0 1 8 年2 月 第1 9 卷 第2 期
V S C — H V D C中换 流 器 故 障诊 断方 法
钱 承 源
( 泰 西 中学 山 东 肥 城 2 7 1 6 0 0)
【 摘要 】基 于电压源换 流器的高压直流输 电技 术 ( V s C - H V D C )以其优 良的特性得到 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本文根 据V S C — H V D C中换流器部分在发生各种故障 时直流电压的不 同特性 ,提 出了换流器故障分类与诊 断方法,在 P S C A D / E M T D C
中建立 了 V s c — H V D C等值 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 。仿真结果表 明,该方法能有效诊 断换 流器 内部故障,具有较好 的应
用前景 。
【 关键词 】V S C - H V D C ;换流器;故障诊断 【 中图分类号 】T M 7 2 1 . 1 【 文献标识码 】A
未知介质 的接受信 息通过滤波反投影算经 M A nA B重
建 出的 未 知介 质 的 图形 见 图 8 。
要利 r滤波反投影算法和灰度 图像 处理 ,处理了成像 问 题,得出了二维物体每一点的吸收率 ,本文主要特 点为利 用平 行束投影 的已_ 矢 【 ] 参数 ,利用平行束 的滤波反投影来成 像,再根据灰度成像原理得 出的灰度系数,经过与吸收率 定性 的分析 ,得} 十 { 灰度系数与吸收率之间量的关 系,从而
妻 蕊



6 3



≥ 占

. I 卜





。 ’ 。


p l 4
{ = p 陲 一 { 6 ‘ p I !
h本 葺 h
p1 2


图1 V S C — H V D C等值系统模型
国防 工 业 出版 社 ,2 0 1 5 ,2 .
采样和量化后得到一幅数字图像,该 图像又可 以用矩 阵来 表 示,矩 阵中的元素称为像素 。量化扁 的灰度值在 以 2 5 6
1 9 9 6 一),男,汉族 ,河北邯郸人 ,本科 ,从 色灰度等级的数字图像中由 0 ~2 5 5 对应于由黑到白的颜色 作者 简介:李波 (
求 吸 收 牢 。
1 }
图 8 重 建 出 的 未 知介 质 图像
【 参考文献 】 [ 1 ] 百科,第一代 c T系统 ,h t t p : / / b a i k e . s 0 g O U . C o m /
V 1 6 9 4 23 . ht m?f r o mTi t l e =c t, 2O l 7 .0 5 .1 5 .
得到 厂 快速发展。与传统 H V D C 相 比,V S C — H V D C可以向无 源网络供 电,具仃_ 宵 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独立调节 的特 点, 且 同等容量 卜 其换 流站 的 占地面积显著小于传统 H V D C换
流 站 。
用全控 电力 电子器件 ,取代 了传统 H V D C中的半控器件,
数据 大小 范围的 吸收 率大小来 确定 未知介 质的 吸收率 田 。 在 该 未 知 介 质 中通 过 对 重 建 的 图 像进 行 灰 度 处 理 得 到
图像 的灰度值 ,然后借助 E x c e 1的色阶处理将数据呈现出 来 如图 9 ,然后通过规 定各范 围的吸收率大小来确定未知
介 质 的吸 收 率 。
图 7 未 知 介 质 的接 受 信 息
滤波反投影算法是利用 r a d o n变换进行 的。其逆变换 公式为 :
一 f ( x , y ) 1 JJ
7 r
o p ( s O ) d s l ,
9 未 知 介 质 的吸 收 率

f( x , Y ) 表示衰减系数的分布 函数 ,S 表示通过 该扫描 物体 的任意一条直线到原点的距离 , 0为该直线法线与 x 3结 论 轴 夹 角 , 中 为 该 直 线 上一 点与 原 点 的 连线 和 X 轴 的夹 角 , 本文 通过几何代数得 出 c T 系 统的基 本参数 ,然后主 r为该 点到原点的距 离 。
1引 言 上世 纪 9 0 年 代 后 期 发 展 的柔 性 直 流 输 电 ( V S C — H V D C ) 技 术 是 一种 灵活 、经 济 和环 保 的输 电方 式 。V S C — H V D C中采
【 文章编号】1 0 0 9 — 5 6 2 4( 2 0 1 8 )0 2 — 0 0 7 1 — 0 3
[ 2 】 杨 丹 ,赵 海 滨 ,龙 哲 ,M A T L A B图像 处理 实例详 解 ,北 京 ,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 O 1 3 ,7 ;
灰 度 处 理 是 通 过 图像 的数 字 化 采 样 , 将 一 幅 图像 经 过
[ 3 】 司守奎,孙兆亮,数 学建模 算法与应用 ( 第二版 ) ,北京,
由于柔性直流输 电系统所具有的独特技术优点,其应用 领域广阔,如实现非同步联网,连接分布 电源 ,向城市中心 送电,向远方孤立负荷点送电等。1 9 9 7 年,A B B公司在瑞典 中部的 I Ml s j o n 和G r a n g e s b e r g 之 间建成首条工业试验工程。 至今 ,国内外已有多条输 电工程相继投入运行,比如:2 0 0 0 年美国 E a g l e P a s s 直流工程实现了美 国电网与墨西哥 电网互 联;2 0 0 5 年挪威 T r o l l A工程利用 V S C — H V D C向海上石油钻 井平台供电;2 0 1 3 年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成使 用,将南澳风力发电所贡献的电能联入内地电网 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