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合集下载

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东营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 )黄蓝战略 ” 1“ 背景 。十七大提出要打造 “ 山东半岛蓝色经 济区” 从规划来看 , , 蓝色经济区要形成“ 一核 、 两极 、 三带 、 三组 团” 的总体开发框架 。在此框架中 , 两极之一就是黄河三 角洲高 效生态海洋产业聚集集聚 区 ;三带 之一即为东营城东海域 ; 三 组团之一即为东营 一滨 , 团。《 J 、 I 、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发展规划》是 山东省和国家纳入战略开 发的重要规划项 目, 作 为黄河三角洲的 中 、 , 城市 东营市是 中央和 山东省的战略规划 中的重点 , 此时是促进低碳经 济发展独一无二的 良机 。 () 2 优越的资源 条件 。黄河三角洲地区埋藏着丰富的石油 、 天然气 、 卤水和地热资源。 一是石油与天然气 资源 。 胜利油田目 前已探明和 开采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 黄河三角洲地区。截至 20 0 2年底 , 胜利油 田累计探 明石油地质储量 4 .亿 吨、 29 天然气
■—■
【 摘要 】低碳 经济的发展是 全球 化的 问题 , 本文从“ 黄蓝战
略” 中心 城 市— — 东 营 市 的 实 际 情 况 出发 , 过 分 析 其 发 展 低 通 碳 经济 面临 的 问题 和拥 有 的优 势 , 出发展 低碳 经济 的路 径 选择 。 指
镁等多种元素 ; 既有低温类型 的温水(0 5 ̄ , 2 ~ 0 又有高低温类 C)
要表现在港 口建设规模较小 、 功能较 弱、 配套能 力不强 ; 缺少疏
港铁路及与周边区域连接贯通的干线铁路 ; 内联外接的 高速 公 路网络 尚未形成等 。 () 2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东营市 的建设长期依赖于胜利油 田 的开发 , 以油气开 采与石 油加工 、 油田化工 为主导产业 。根据 ( 08年 中国城市统计 年鉴 》 (0 2 可知 , 东营市第一产业 占 3 %, . 第 4

新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新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Forum学术论坛 2012年7月245新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赵晨阳摘 要:低碳经济是人类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实施的一种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当前,低碳经济正在世界各国兴起,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坚持为应对气候变化而进行不懈努力。

本文对低碳经济进行了简述,分析了新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新形势 低碳经济 途径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a)-245-02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之所以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全球各领域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问题,而且也是我国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不仅能加快节能减排的步伐,而且还能不断推进生态建设,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我国正在开展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也是相符的。

在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应当采取更加积极和有效的途径,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从而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 低碳经济简述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概念最早出现于2003年一本名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英国能源白皮书之中。

这本书将低碳经济定义为运用更加少的自然资源消耗以及更加少的环境污染以获取更多的经济产出,这就为发展与运用各项先进技术创设了良好的机会。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于两点上:其一是碳生产率也就是每单位碳排放所得到的GDP或者附加值较高;其二是社会人文的发展水平与生活质量较高。

低碳经济和人类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

农业社会中的人们十分贫穷,因而很少会有商品能源消费,所以所形成的碳排放也很少。

虽然社会的产出并不算高,然而相对于无穷小的碳排放来说,所表现出来的碳生产率十分高,因而并非是理想中的低碳经济。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一、绿色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意义绿色低碳经济,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它主要包括绿色能源、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原则1. 能源替代和可再生2. 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3. 减排和减废4. 依法治理和全社会参与三、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1.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2.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3. 建立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体系4.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1. 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在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中,绿色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实现能源替代和可持续利用。

2. 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应用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在绿色低碳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改善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 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是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4.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体系还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

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产品的生产和生态效益的提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设是当前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

只有建立健全的绿色低碳经济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点滴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积极参与和推动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应用、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
能源结构优化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我 国将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降低化 石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
产业转型
低碳经济将推动我国产业向绿色、低 碳方向转型,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 能源等低碳产业,淘汰高耗能、高污 染产业。
城市绿色发展
城市将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未来我国将加大城市绿化、建筑节 能等领域的工作力度,推动城市绿色 低碳发展。
能源结构优化
清洁能源
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 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碳排 放。
能源效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进步和 设备更新,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 。
节能减排技术
节能技术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电动机、节能灯具等,降低能 源消耗。
减排技术
研发和应用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
深入发展阶段
2010年至今,我国在低碳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大力推动清洁能 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
能源结构调整
我国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年增加。
绿色产业发展
我国大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包括节能环保、清洁能源 、新能源汽车等。这些产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方面都 取得了显著进展。
政策支持
国家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策支持 力度不断加大。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低碳经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
ABCD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低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权 得 以 自由交 易 的一种 经济 理论 。与此 同时 , 碳经 低
三. 低碳 经济 创 新 的关键 在 于 经济 意 义 的 变革 , 要 是
从传统的产品拥有型社会( 重视交换价值) 转向未来 的服务使用型社会( 重视使用价值) 。

济 内涵还来 源于强可持续性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 自然 资本 在 消费 品 的生 产 中和作 为效 用 的较 直 接提
的增长 方式 。 这种低 成 本投 资扩张 的代 价相 当大 。从 物质 流动 的方 向看 , 种发 展模式 是 一种单 向流动 的 这
而这 个长 波 的意 义就 是 开创 以低碳 能 源 为特 征 的生
态 经济新 时代 。
线性生产 . 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 即“ 放” 。线性模式下的经济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开采 和消耗资源 . 同时又高强度破坏生态环境。据联合国 环 境计 划署 的资料 显示 . 工业 污染 是导 致环境 破坏 的
供者 , 不可替代的 , 是 因此 强 可 持 续 性 又 被 称 为 “ 不 可 替代 范式 ” 。早在 上世 纪 7 O年代 , 当预测 到 石化燃 料 将 在百 年 以后枯 竭 时 .世 界 开始 将 目光 转 向清 洁 能源 和可再 生能 源 的开 发研 究 。从 19 90年代 开 始 , 绿 色 经济 的研 究 者就 预 言 ,按 照著 名 的康 德 拉 吉 耶 夫 经 济长 波理 论 或熊 彼 特创新 周 期 理论 。在 以信 息 技 术 革命 为 内容 的第 五 次创 新 长波 之 后 ,即将来 临
是 低碳 经济创新 的 两个支撑 点 , 从政 府 、 业、 企 产业链 和 区域 4个层 面论述 了我 国发展低 碳 经济的路 径选择 。 关 键 词 : 碳 经济 低 发展 方式 技 术创新 制 度创新 文章 编 号 :1 0 — 3 2 2 1 )7 0 1 — 4 0 9 2 8 (00 0 —0 0 0 中图分 类 号 : 0 21 F6. 文献 标识 码 : A

鄂尔多斯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索

鄂尔多斯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索
I NNER MONG OL A NANCI I FI AL RES EARCH
低 碳 经 济


鄂 尔多斯 发展 低碳 经 济 的路径 探 索
李 向
f 国人 民 银 行 鄂 尔 多 斯 市 中 心支 行 中 东胜 0701 1 0 0 内 容 摘 要 : 碳 经 济 是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必 由之 路 , 文 以鄂 尔 多斯 低 碳 经 济 的 现 状 和 特 点 为 切 入 点 , 低 本 多 角度 分 析 了鄂 尔 多斯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形 势 和挑 战 . 建议 从 打 造 低碳 产 业 、 进 低 碳 技 术 进 步 、 展 循 环 经 推 发

万 吨 , 源综 合 利用 水 平 显 著 提 升 , 区环 境 质 量 资 地
大 为改观 . 济发 展低 碳化 趋 势逐 步显 现 。 经
但 受 地 区资 源 禀 赋 以 煤 炭 为支 撑 的特 征 和 产
业结 构 中能 源 工业 独 大 的影 响 , 尔 多斯 二 氧化碳 鄂 排放 情 况异 常严 峻 , 容 乐观 。一 是 排放 强度 相 对 不
目, 且在 提 供贷 款 的过 程 中 , 并 可通 过银 团 贷款 、 分 期 投 入 资 金 等 方 式 降低 贷 款 的 信 用 风 险 ; D 项 CM 目未来 本 息大 多是 采 用外 币偿 还 . 业银 行 应实 行 商
必 要 的套 期保 值 以防范 汇率变化 的风险 :对 于政 策 风险, 商业银 行可 以通过 创新相 关 的合 同条 款 , 量 尽
万元 G P能 耗 18 D .1吨 . 比全 区低 0 5吨 . 高 虽 . 3 但
于 全 国 05 .1吨 。 是 增 长 趋 势 明 显 。 据 现 有 规 划 二 根 建设 项 目, 测 排 放 量 2 1 预 0 0年 5 0 8 0万 吨 .0 2年 2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析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析


【 章 摘要 】 文 于2 0 0 9年 末 在 丹 麦 首 都哥 本 哈 根 召 开 的哥 本 哈根 世 界 气候 大会 中 ,发展 低 碳 经 济 引 起 了世 界 各 国 的 强烈 重视 。 在 过 去 的工 业 经 济 时 代 ,以 高 消耗 以及 高碳排 放量 为标志的 “ 高碳 经济”发展 模 式 已经给 整个 地 球 的环 境 带 来 了极 大 的 负 面影 响 ,不 能 继 续 沿 用 。在 这 一 背 景 下 ,低 碳 经 济 的 发 展 模 式应 运 而 生 , 因此 ,笔者 就 我 国发 展 低碳 经 济 的路 径 问题 展 开 论 述 ,文章 首 先 对 低碳 经 济 的 特 征进 行 了分析 ,继 而 提 出 了我 国 发展 低 碳 经 济 的必 要 性 ,最 后提 出 了我 国发 展 低碳 经 济 所 应 采取 的 相 应 对 策措 施 , 以期 能够 对 我 国 当前 的 经 济 发展 模 式提

MO RN U lE S 坝 代 商 业 DE B SN S
我 国发展低碳经济 的路径探析
师丽娜 中国铝业股 份有 限公司 1 0 1 8 0 2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规 划 , 进 行 总 体 安 排 部 署 ;其 次 ,将 低 碳 技 术 研 发 纳 入 国 家 科 技 给 我 国环 境 带 来 了造 成 了 巨 大 的 负 担 ,因 规 划 和相 关 科 技计 划 ;再 次 ,制 定 专 项 规 此 ,积 极 推 动 我 国经 济 低 碳 发展 ,是 十 分 划 ,提 出低 碳 经 济 的概 念 、 目标 以及 考 核 必 要 而 又 紧迫 的 。笔 者 认 为 ,我 国 发展 低 指 标 等 ;最 后 ,制 定 重 点 行 业 和 部 门 的低 碳 经 济 的 必 要 性 主 要 有 以一 L 方 面 : FI个 碳 发展规划。 ( )煤 炭 资 源 的 长 期 大 量 使 用 一 ( ) 二 积极推 动循环经济 的发展 , 做好工业 尽 管 我 国 经 济 发展 消 耗 的 能 源 结 构 正 产业 的节能减 排工作 在进行不 断的升级 与优化 ,但是我国经济 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就是要将 发 展 过 程 中 所 消 耗 的 能 源 大 部 分 还 是 煤 减量化放在优 先位置 ,减量 化从减少生产 炭 , 且 已 经 占到 了 三 分 之 二 左 右 。而且 , 环节人手 ,推进 资源能源的循环 利用和高 并 由于 我 国 的能 源 储 备 大 部 分 都 是 煤 炭 ,石 效 利 用 ,变 废 为 宝 ,化 害 为 利 。持 续推 进 油 与天 然 气 的储 量 不 足 ,这 种 能 源 储 备 状 节 能 减 排 , 当 前 的 重 点 应 放 在 工 业 节 能 况也 决 定 了我 国 在 未 来 相 当 长 的 一 段 时 期 上 。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加 内仍 将 采 用 煤 炭 作 为 我 国 发展 经济 的主 要 快 淘 汰 落 后 生 产 能 力 ;控 制建 筑 和 交通 能 能 源 。由于 卖炭 在 使 用 过 程 中碳 释 放 量 较 耗的快速增长 ;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 目标 高 ,所 以我 国就 失 去 了低 价 利 用 国 际低 碳 责 任 制 的 落 实 和 评 价 考 核 。 能 源 的 重 要 基 础 ;除 此 之 外 ,由于 我 国 能 ( 三)加大低碳技术 的研发投 入 源 产 品 出 口量 的 数 额 巨大 ,无疑 也 增 加 了 加大 低碳 技术 的研 发投 入 ,就 是 要 按 我 国单 位 G DP的 碳 强 度 。 照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的原则 ,研 究提 出 ( )我 国发 展低碳经 济的技术研发 能力 适 合 我 国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的 技 术 路 线 图 ,促 二 较 低 进 高 能 效 、低 碳 排 放 的技 术 研 发 以及 推 广 发展 低 碳 经 济 需 要有 先 进 的技 术 研 发 应 用 工 作 的 展 开 , 逐 步 建 立 起 节 能 和 能 能力作为技术基础 ,但是我 国关于促进高 效、洁净煤和 清洁 能源 、新能源和可再生 碳 经 济 转 型 的 技 术 发 展 水 平 较 低 ,难 以 满 能源 以 及 自然碳 汇 等 多 元 化 的 低 碳 技 术 体 足 国 际相 关协 议 中 关于 发展 中 国家 碳 排 放 系,从而形成强有力的低碳经济 发展技术 量 的 处 理 要 求 。我 国 发 展 市 场 经 济 以来 , 储 备 ,为 我 国 经 济 模 式 向低 碳 转 型 以及 增 虽 然在 汽车 尾气 排 放 等方 面 进 行 了较 多 的 长方式的转变提供 强有 力的技术 支撑 。 圃 技术改进 ,但是其核心技术基本上都为外 国企 业 所 掌握 ,我 国 在 这 一 领 域 上 还 存 在 【 考文献】 参 较大 的技术 差距 。因此 ,我国应当加强发 1 任 力 . 外 发展 低 碳 经 济 的政 策及 国 展低碳 经济 的技 术研 发能力 ,争取早 日在 启 示[ . J 发展研 究, 0 9 (2. ] 2 0 ,0 ) 这 一 领 域 取 得 突 破 性 进 展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2 周剑 , 何建 坤 . 欧盟 气候 变化政 策 满足 我 国 当前 大 力 倡 导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及 其 经 济 影 响 [ ]. 代 国 际 关 系 , J 现 的要 求 。 2 0 , 2. 09( ) 0 5 国 务 院 发 展 研 究 中心 应 对 气候 变 、 三 、我 国发 展 低 碳 经 济所 应 采 取 的 化 课题 组 , 玉 台 , 张 刘世 锦 , 宏春 . 周 当 相 应对 策 措施 前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重 点 与 政 策 建 议 大力 推 动 低 碳 经 济 的 发展 已成 为 当前 []中 国 发展 观 察 ,0 9 (8. J. 20, ) 0 我 国 推 动 经 济 建设 进 一 步健 康 发展 的 关键 4 徐瑞娥 . 当前 我 国 发展 低 碳 经 济 政 环 节 ,针 对 我 国 当前 推 动 低 碳 经济 发展 模 策 的研 究 综述 [ ]. 济研 究参 考 , J 经 式 中存 在 的 有 关 问题 ,笔 者 认 为 可 以从 以 2 0 , 6. 09( ) 6 下几个方 面的对策措施 出发进行改善 :

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贵州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An l sso p o c e o Lo —c r o o o v l p e to ih u ay i n Ap r a h st w - a b n Ec n my De eo m n fGu z o
UU h —y HAN Xu S i u ,Z G e—j o i a
b n eo o . o c n my
Ke r s G i o lw —c r o o o ;a p o c e o t e d v lp n y wo d : u z u;o h ab n e n my p r a h 05年《 京都议定书》 生效以来 , 全球碳交
Ab t a t No d y ,lw —c r o c n my b c me e td t p c n h n a u t e 1 t ie Ye rP a . sr c : wa a s o a b n e o o e o sa h ae o i ,a d C ia h sp ti i ot 2 F v a ln tn h h D s i swe k e o o c lfu d t n,G i o ,a J e p rme t o e o  ̄ o a y l c n my s g t n t e pt i a n mia o n ai et c o u z u s al x ei n a z n fn h l n c ci e o o ,i et g b h l c i e n o a d i tr a in u p r,a c mu a n os o u i e e s n e i t n rfs in la i t n o r —  ̄ n la ne n t a s p o t c u lt g l t fq a f d p ro n lw t sr g p e so a b l y a d c mp n ol i l i h o o i e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so . T ec mbn t n o ab n e sin t d n ytm n r e e h ooy in v t ni h e i bec oc fC ia in h o i ai f r o miso a igs se a dg e ntc n lg n o ai stei vt l h ieo h n .At h o c r o n a e t p ee tsa e,te alc t n o ab n e sin s o l ed miae y f e mo e a d s p lme tdb o rsn tg h l ai fc r o miso h ud b o n td b r d n u pe ne yn n— gautu d . o o e r ti smo e o
Ho n Yu
( o g e U ies yo ia c cn m c , l n16 2 ,C ia D n b i nvr t f n n eE o o is Da a 0 3 hn ) i F i 1
A sr c: t nepi sa d gvrmeta mpe n u jcsrset ey re eh o g n oai n re b ta tWi e t r e n o e h r s n n si l metsbet ep ci l ,ge n t nl y in vt n a d mak t v c o o
Ke r s:o —c r o c n my;c r o mis s r e e h o o y in v t n y wo d l w ab n e o o a b n e s in ;g e n t c n l g n o a i o o
世 界各 国实 现 发 展 的方 式 各 有 不 同 , 种 发 展 每

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依赖”性分析

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依赖”性分析

内此产 生维 持现 有 制 度 的政 治组 织 . 从而 使这 种 无效 的制
代 的外 部压 力 。 低碳 经 济的 发展 处 于两 难 的境 地 然 而 . 传 统 经济 增长模 式 的路 径 依赖 性 弊 端 已经 突 显 . 如果 沿 着 既
度变 迁 的路 径 不断 得 到 自我 强 化并 持 续下 去 。因此 . 径 路 依赖 对现 在 和将 来 的选 择有 极 强 的制约 性 路 径依 赖 机制 是 如何 发挥 作 用 的呢 ?如果把整 个社会
关键 词 : 碳 经济 ; 径依 赖 ; 定 ; 低 路 锁 突破


引 言
诺 斯路 径依 赖 I一旦 一 条 发展 路线 沿 着 某一进 程进 行 时 , : 系统 的外部 性 、 组织 的 学 习过 程 以及 历史 上关 于 这些 问题 所 派 生的 主观 主 义模 型就会 增 强 这一进 程 。 一种 具有 适应
一2 1 第 2期 00年
■现 代 管理 科学
■博 士论坛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 径 依 赖 ” 分 析 路 性
●李 伟 朔 B
摘要 : 通 过对 “ 文章 路径 依赖 ” 理 的 详 细 阐述 , 析 了传 统 经济模 式的路 径 依 赖性 , 出发 展 低 碳 经济 是 突破依 赖 机 分 指 的有 效途 径 , 出 了发展 低 碳 经济 的 策略 选择 , 提 旨在 为我 国经济社 会 的发展 提供 可 能 的理论 指 导 。
当作 一个 系 统 , 么 , 系 统 演化 的 一般 规律 而 言 , 那 从 在一个 开放 环境 中 . 有 复杂 的非 线性 动 力 学机 制 的系统 总是 存 具 在多 种 可能 的稳 定 状 态 当 一定 的 临界 条件 满 足 以后 . 环

铁路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探讨铁路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

铁路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探讨铁路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

• 加强国际低碳运输法规协调
• 加强低碳运输法规监管
• 提高政策与法规的执行力
• 促进国际低碳运输技术交流与合

铁路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铁路低碳技术的研发重点
• 节能技术
• 环保技术
• 可持续发展技术

铁路低碳技术的研发策略
• 加强技术研发投入
• 建立技术研发合作机制
• 提高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率
铁路低碳技术的推广途径
• 降低运输成本
• 大数据技术
• 人性化管理
03
铁路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与策略
铁路低碳运输政策与法规的完善
制定铁路低碳运输政策与法规
完善铁路低碳运输政策
与法规体系
深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路低碳运输政策
与法规的国际合作
• 明确低碳运输发展目标
• 整合现有政策与法规
• 参与国际低碳运输政策制定
• 制定低碳运输政策措施
• 加强政策与法规的协同
• 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 重视低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相结合
• 加大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力度
• 国际合作与交流相结合
• 加强低碳经济产业链的协同与合

铁路绿色发展与低碳经济的未来
趋势与展望
01
铁路绿色发展的未来趋势
• 智能化发展
• 低碳化发展
• 人性化发展
02
铁路低碳经济的未来展望
• 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 发展绿色产业
• 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低碳行动
铁路交通在低碳出行中的重要作用
铁路交通具有低碳、高效、环保的特点
铁路交通在低碳出行中的贡献
• 铁路运输能源消耗相对较低

基于制约因素比较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基于制约因素比较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 三 ) 能 源 结 构:以煤 为 主 的 能 源结 构
必 然 会 产 生较 高 的碳 排 放 强 度
以煤 为 主 的能 源 结 构 是 中 国 向低 碳 发
展 模 式 转 变 的 长 期 制 约 因 素 。这 是 因 为 当
前调整能源 结构要 受到多种 因素的制 约。 第一 ,受资源禀赋 的制约。从能源结 构来
( 二) 产 业 结 构 :产 业 结构 不合 理 、高 能 耗 的 工 业 比重 偏 高 且 调 整 难 度 大

经 济发展 的 阻碍作 用是 不 同的 ,进 而 明
确 和 理 顺 各 制 约 因 素之 间 的层 级 关 系 , 找 出阻碍 中国低碳 经济 发展 的 关键 制 约 因素 ,最 后基 于此提 出低碳 经济发 展 的
关停并转 , 部分地区仍存在突出的高投 入、
高 消 耗 、低 效 率 的 问题 ,要 彻 底 淘 汰 这 些
落后产能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 日。
基 于 制 约 因 素 比 较 分 析 的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路 径 选 择
及 对 策研 究— — 以河 北 省 为例 ” 的研 究成 果 ,项 目编 号 :1 1 4 5 7 2 0 2 D一 3 3 ◆ 中 图分 类 号 :F 0 1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用 效 率低 是 碳 排 放 强度 高 的 关键 因 素 当 前 中 国 控 制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的 最 重
要 途径 就是 降低 能 源强 度 、提 高 能源 效
率。 这是 因为:首先 , 中国正 处于 工业化 、
城 市化 的 快速 发展 阶段 ,大规模 的基 础 设 施建设 需要钢材 、 水泥、 电力等 的供应

低碳经济环境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低碳经济环境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低碳经济环境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更是决定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本文从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和概念出发,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经济环境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期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路径.低碳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的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等特征。

它是自人类工业文明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进步,它的实质是提高人类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构建清洁生产的能源结构,是涉及到社会生产模式、人们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念以及国家权益的深刻革命。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1.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特征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能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实际上我们每一次的胜利都受到了来自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每次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著名化学家阿累利乌斯曾预言:化石燃料的燃烧将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最终带来全球气候的变暖。

当我们在享受传统工业文明带给我们优越的物质生活时,同时,我们也在向生活的地球上肆无忌惮的排放着无以数计的三废:废气、废水和废渣,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如若任其继续发展下去,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

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气温每年都以0.2℃的速度上升。

相关研究表明:若要避免发生全球性的极端恶劣气候,要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控制在人类社会工业化水平前的2倍以内。

由此,发展低碳经济逐渐走上了国际经济政治的舞台。

世界各国政府都已经意识到只有做到低碳排放才能使经济持久发展,于是各国政府纷纷制定经济发展政策。

1992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首次明确国际社会各国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

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析

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析
需 求 的增 加直 接 导致 了生 态 环境 的巨 大压 力 。 22 资 源 禀 赋约 束 。 _ “ 富煤 、 少气 、 缺油” 的资源条件 , 决定 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
为主, 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电力 中, 水电 占比只有 2 %左 0 右, 火电占比达 7%以上,高碳 ” 7 “ 占绝对 的统治地位。重庆和大
的必 然 选择 。
人为造成的二氧化碳 等温室气体 的过度排放 导致全球 气温变
战 。在 这 个 背 景 下 , 碳 经 低
济作为一种崭新发展模式被提 出来 , 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实质是清洁能源开发 、 能源 高效利用 、 产业 清洁生产等 , 核心是
技 经济 市场
重 庆发 展低 碳 经济 的路径探 析
王 好 赵 艾 凤
( 育部人文社会 科 学重点研 究基地重 庆工 商大 学- V 经济研 究 中心 , 教 R ̄_游 - 重庆 406 ) 007
摘 要: 发展低碳经济 , 有利于重庆实现国家战略意图、 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 五个重庆” 的建设。 本文从分析重 庆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出发 , 出了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 提 即围绕“ 降低全 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这个关键 抓住“ 低碳 产业化” 低碳城市化” 和“ 两条主线, 制定完善重庆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体系、 政策 法规体 系和科技支撑体 系, 通过“ 产业、 区 县、 区” 社 三大支点 , 调动全市各界参与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 词 : 重庆 发 展 ; 低碳 经 济 ; 径 路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 、 低排放 为基础 的经济模式 。 2 0 年的 1 6 08 " 7吨标准煤 ,相 当于节约 7 0万吨标 准煤和减排 . 2 8 10 70万吨二氧化碳 。但是 , 作为老工业城市和长江上游经济中 心 以及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 重庆正处于高速发展 的关键阶段 , 能 源结构 以煤为主 , 二氧化碳减排难度大 , 资源短缺 问题突 出, 生 态环境脆 弱。因此 , 调整经济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是 重庆实现节 能减排 目标 、 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也是建设生态文明

河北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与建议

河北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与建议

河北发展低碳经济的分析与建议■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内容提要: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路径和必然选择.我省自2007年开始的“双三十”工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初探索.据国家统计局等三部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河北省单位GDP能耗已由2006年的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008年的吨标准煤/万元,累积降幅达到%,但绝对值仍然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吨标准煤/万元.只有通过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才能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根本难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低碳时代的河北选择是:用低碳标准调整经济发展目标,尽快制定出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适应低碳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把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逐步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四位一体”的低碳经济发展网络;营造低碳发展的社会氛围,全体动员打造绿色生活方式.在刚刚闭幕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云川书记指出,“河北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来抓.”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和必然选择,这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体现.河北作为能源消耗大省,积极寻求自身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已迫在眉睫.一、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发展低碳经济实际已经成为河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怎么样发展低碳经济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重大问题.一低碳经济的内涵.经济的发展必然增加能源的需求量,进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唯一的道路就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与当前我国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二低碳经济的意义.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最优方案,同时也是对新一轮区域竞争力的重塑.第一,低碳经济是打破传统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增长正相关的重大革命.低碳经济引发的是一次系统的新技术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这场以能源革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将与信息技术、互联网的革命紧密相连,并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二,低碳经济为应对气候变化而提出,但又超出了气候变化本身.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1970~2004年间温室气体排放近70%来自于能源、工业、交通以及住宅和建筑四大部门.低碳经济就是要对这些部门进行“减碳”的改造和转型,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前提来谋求最大产出,是通过人类的经济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增强人类活动可持续性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第三,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新战略增长点.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将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或鼓励私营部门加大投资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这些投资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而且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三低碳经济的特征.低碳经济体现了人类能源利用价值观和发展观的重大变革,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之路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低碳经济得到各国重点扶持,迅速成长,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政府主导与市场推进相结合.世界各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紧紧相握,才有可能为低碳经济各个行业取得成功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充分体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低碳经济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而不应导致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的明显下降.更通俗地说,发展低碳经济不能也不是让人类回到农耕社会.三是要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动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这是各地推进低碳经济新兴产业发展的唯一选择,需要通过能效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来实现.四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应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避免因全球气温上升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四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可概括为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及消费结构调整三个方面.一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现代经济社会必须改变传统能源发展模式,以低排放、低消耗、高附加值的新能源代替高消耗、高污染的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是指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占比,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提高能源效率则是指在工业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使用节能技术,减少能源使用而实现碳减排.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同样的技术水平,如果产业结构不同,则碳排放量可能相去甚远.例如,重化工业的能源强度远高于一般制造业,而且在同一行业中,技术水平越低则能源强度越高.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总量和经济能耗强度,第二产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所以,为了降低经济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结构上实现经济的低碳、高效发展.三是优化消费结构,建设低碳城市.城市是我国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要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必须建立低碳生活模式.首先要改变城市能源供给结构,逐步提高新能源在城市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其次要开发低碳建筑空间,提倡低碳出行方式,从各个环节上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最后要强化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发展.二、河北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现实挑战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走向低碳经济的第一步.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河北低碳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自2007年开始实施的“双三十”工程成效明显.2009年上半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为吨标准煤,同比下降%,高于全年目标个百分点,降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扩大和个百分点.COD化学需氧量削减%,二氧化硫削减%,分别排在全国第三位、第五位.“双三十”工程的成功实践,是河北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初探索,但仍面临许多现实挑战.一低碳经济是经济愿景,更是社会工程,河北向低碳经济转型仍面临较多制度约束.河北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富民强省进程的关键阶段,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河北省当前面临的最大任务.从社会发展来看,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必须综合权衡各方面因素,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是河北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二能源需求加速增长,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当前河北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都对重化工产品形成巨大的需求,进而转化为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从能源结构来看,河北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呈快速增长趋势,但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根本改变.三能源效率提升缓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体系尚未构成.河北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与2000年相比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个百分点.2008年,河北省单位GDP能耗为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但仍然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吨标准煤/万元.河北能源效率与先进省份差距较大,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特征明显.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河北以重化工业引领经济增长的道路不会改变,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任重道远.四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从根本上说,低碳经济引领的新兴产业革命依然是技术与生产力革新问题,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在推进“双三十”工作中,河北大力引进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但与低碳经济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技术人才缺乏,不足以提供大规模开展低碳经济的需要.二是资金支持不足.据估计,以2008年的GDP计算,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河北年需资金150亿元,这将对地方财政产生巨大压力.五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低碳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完善.河北低碳经济在许多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但多是点和块的试验,还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此外,河北低碳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主要依靠政策投资和国际机构贷款,尚未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同时,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多数银行不选择对低碳技术项目融资或是融资规模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低碳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六生存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根本性转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是技术瓶颈的制约,但直接障碍是观念和习惯问题.河北发展低碳经济,当务之急是要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换句话说,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政府层面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更需要鼓励老百姓适当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亲自参与.如在日常的生活中,多用节能灯,多住节能住宅,少开车,少用空调等.交通运输行业要发展壮大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因为公路的单位能耗是铁路的18倍、是水路的22倍.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尚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三、河北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与建议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并为河北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强力支撑.一用低碳标准调整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目标的重大调整,应紧密结合河北的经济发展需求、基础条件和科技水平,尽早制定出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明确未来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生产率.一是将低碳经济作为重点纳入“十二五”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河北省科技发展规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确定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构建适应低碳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重化工业是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意味限制重化工业的发展,而是利用低碳技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低能耗、低物耗、低碳排放的发展模式.一是加快整合步伐.抓住高耗能企业停产半停产的有利时机,推进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二是完善退出机制,加大淘汰力度.重点抓好高耗能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分解下达各行业、各县市、区落后产能年度淘汰任务,督促其分解落实到具体企业和生产线.三是发展壮大循环经济,以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先进产业制造园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及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四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高能耗、高排放的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三大力推进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把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作为工作重点.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必须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加快生产工艺及生产经营方式的改进,提升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一是建立为低碳经济发展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鼓励依托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发先进节能技术和高效节能设备,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二是实施重大节能示范工程,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并消化吸收.三是实现能源使用的多元化,大力发展替代燃料产业,使用无碳低碳能源,如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四逐步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河北应进一步建立完善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支持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投资机制和运行机制.一是出台鼓励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具体而言,可以从减免税收、绿色信贷、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方面助推低碳经济发展,对研发与使用低碳技术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二是利用市场手段探索碳定价制度改革,建立生产和消费低碳产品和服务的激励机制,促进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成本内部化,一方面可以降低碳排放总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三是改革考核制度,淡化GDP考核指标.创新管理理念,调整考核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把低碳经济、绿色GDP和人民幸福指数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五构建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四位一体”的低碳经济发展网络.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体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特征,因此,低碳经济涉及的不仅仅是工业节能减排,还有农业、建筑、交通等多个方面.一是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进一步推广普及太阳能和沼气技术,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二是研发节能建筑新材料,逐步替代目前水泥、钢筋等高耗能建材.通过在建筑设施中推广使用节能材料,改进建筑设施的设计,降低能源使用.三是搞好道路设计规划,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运载率相对较高的公共汽车、地铁等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降低交通的碳使用水平.六营造低碳发展的社会氛围,全体动员打造绿色生活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政府、企业、公众都应承担起低碳时代的社会责任.一是政府应加强舆论引导.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发扬优良传统,做好宣传动员和舆论引导工作.通过舆论宣传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节俭文化和环保意识转化为国民的自觉行动.二是企业应以主动姿态迎接低碳时代.低碳经济并不遥远,就在当前.企业要积极改进生产方式,不断调整产品结构,走绿色发展之路.短期看提高了企业成本,长期将必然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社会公众要开启“低碳生活”.在工作生活中减少高耗能的“便利消费”嗜好,例如下班后及时关闭办公室电脑,外出时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步行、乘坐公交或骑自行车,在家中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达到基本生活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物质观和价值观再造,从而减少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课题组组长:王书利;副组长:胡冬原;执笔:李宏民苏哲。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

提高能源效率是指 提高单位能源消
耗 的产 出 , 无 疑会 降低 一 国经济 增长 中 这
求编写 的一篇关于气候变化 的报告 。作
者 在 对 大 量 数 据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为 气 认 候 变 化 的 科 学 事 实 不 容 忽 视 , 何 避 免 如
系 列政 策 构 想 ,为 全 球 范 围 内实 行 碳
影 响 ,经济 发展 并没 有 出现停滞 的趋 势 , 书中对于人类传 统经济增长模 式 但 的反思是具有一 定价值 的 , 特别 是其 中 关 于传统 增长 模式 导致 的污染 和资源
耗 竭 问 题 引起 了许 多 人 的 注 意 。 可 持续 发 展 理 论 是 在 反 思 已 有发 展
增 长 极 限 的 预 测 中 忽 视 了技 术 进 步 的
对减低能耗起 到 了积极作 用 ,此外 , 通 过相应 的政 策激励 , 中国在 提高能源 利 用率, 开发可 再生能源 上也取得 了显 著
的 成 效 。P u, c al alMi e 的研 究 认 为[ 发 h 6 1 , 达 国 家 和 发 展 中 国 家 之 间 的 国 际 贸 易 包 含 了碳 排 放 的 转 移 , 展 中 国 家 为 发 发
年 实 现 在 19 9 0年 基 础 上 减 排 8% 目标 0 的可 能 性 日 研 究 认 为 , 政 政 策 和 技 术 , 财
因此 , 已有实证研究来看 , 从 实现低 碳发展具有可行性, 现存的争论主要集中 在如何实现低碳经济上 , 特别是对于发展 中国家 , 选择何种低碳发展之路将无疑会
17 9 2年联 合国环境大会上提 出, 后经许 多学者发展和完善 ,逐步成为一个全球 公认 的未来发展模式 。 在此基础上 , 世界 银行在 18 9 7年发表了报告《 我们共 同的

论云南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与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论云南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与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由 于 人 类 社 会 大 量 使 用 化 石 燃 料 ,致 使 温 室 气 体 ( O ) 度 一 直 处 于 快 速 上 升 的 趋 势 , 温 室 气 体 浓 C 浓 而 度 上 升 又 引 起 了 “ 室 效 应 ”据 测 算 世 界 每 排 放 1 温 , 吨
二氧 化碳 , 能会 造成 至 少 8 可 5美 元 损 失 , 不 亚 于 战 并 争 破坏 和 经济 大萧 条 , 重 影 响全 球经 济 发展 。低 碳 严 经 济(o L w—c ro c n my) 念 最 先 由 英 国 政 府 ab n E o o 概 提 出 来 , 指 依 靠 技 术 创 新 和 政 策 措 施 , 施 一 场 能 是 实
国 家 “ ~ 五 ” 展 规 划 中 提 出 了 “ 能 减 排 ” 约 束 十 发 节 的 性指标 , 年 单位 国 内生 产 总值 能 耗 降低 2 %左 右 , 即 0
收稿 E期 :0 1 0 — 9 l 2 1 - 9 1


6 7
百家论 坛 I —
能 减 排 投 入 , 快 淘 汰 落 后 产 能 步 伐 , 分 发 挥 市 场 加 充 机 制 作 用 , 出 抓 好 传 统 工 业 产 业 的 节 能 减 排 , 格 突 严 落 实 目标 责 任 制 , 培 育 节 能 环 保 服 务 市 场 等 措 施 , 有
度较 2 0 0 5年 下 降 4 % 以 上 。这 些 政 策 措 施 充 分 彰 显 0 出中国政 府发展 低碳 经济 的决 心。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的 关 键 在 于 技 术 创 新 , 那 些 有 助 即
于 降 低 经 济 发 展 对 生 态 系 统 碳 循 环 的 影 响 , 现 经 济 实

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设计

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设计
在全球 低碳经 济背景 下, 应 以 实现 经 济 可持 续 发 展 为 前 提 , 提 高环境 保护 意识 , 加 快能 源产业 结构 调整 , 积极
推动 能源技术创 新 , 加 强政府行政 干预 和 市场调 节 , 开发 新 能 源和可 再 生能 源, 走 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与 环 境 保 护“ 双赢” 的低碳 经济发展道路 。
( 2 ) 低碳 经济 是 相 对 于 化 石 能 源 条 件 下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而 言 的 。化 石 能 源 即煤 炭 、 石油 、 天 然 气 等 不 可 再 生
能源 , 化 石 能 源对 人 类 文 明 进 步 和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发 挥 了 重要 作 用 。但 随着 人 口 的增 加 和 生 产 规 模 的扩 大 , 化 石
贾林 娟
( 东北 财 经 大 学 国 际 经 济 贸 易 学 院 ,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5 )
摘 要: 全 球 气候 变暖 和 能 源 短 缺 对 人 类 的 生 存 与 发 展 提 出 了严 峻 挑 战 ,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成 为 人 类 应 对 气 候 变
化的 必然选择 。低 碳经 济发 展受 经济发展 阶段 、 技 术水平 、 能 源 消费模 式和 资 源禀赋 等 因素 的影 响 及制 约 。
化 不 是 目的 , 只是一种 手段 , 其 重 点 是 实 现 人 文 发 展 与
社 会 进 步 。在 农 业 社 会 , 生产 力发展水 平低 下 , 能 源 消
水 平 的提 高 和 财 富 的增 加 。 与 低碳 经 济 相 比 , 高 碳 经 济
以高 能 耗 、 高排放 、 高污染 为特 征 , 是一 种不 环保 、 不 经 济、 不 可 持 续 的 经 济发 展 模 式 。 发 展低 碳 经 济 的关 键 在 于 减少 单 位 产 品 的 碳 排 放 量 ( 即碳 强 度 ) , 通 过碳捕 捉 、 碳封存 、 碳 中和 及 碳 储 存 等 方 式 降 低 能 源 消 费 强 度 , 控 制C O 排放量 , 实现 由高 碳 经 济 向低 碳 经 济 的转 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1低碳经济概况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的含义与解释也存在诸多不同。

但普遍认同的概念为“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人力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表征的温室气体排放,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换言之,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通过先进技术、有效制度或新能源开发等方式,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量,达到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作用。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属于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但资源相对匮乏。

如水资源位于我国第19位,与全国水资源人均量相比,仅为其20%;与全国矿产资源占有量相比,仅为其25%,与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相比,仅为其1/7。

由此可见,河南省属于资源贫困省,但河南经济总量却位于全国第五位,河南2009年单位GDP能耗值为每一万元1.156吨标准煤,比全国均匀水平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则为142.8万吨/亿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由河南主导的“中原经济区”开始向国家战略提升,要求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不能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
应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中原经济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河南省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能源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
在煤、石油与天然气三者中,煤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要远远多于石油与天然气,而河南资源条件为“富煤、少气、缺油”,该条件在能源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

由此可见,河南省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在选择低碳能源方面十分有限。

自2002年起,河南省煤炭生产量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就占据较高比例,基本都超过80%。

以2012年为例,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比重在76.3%,石油为12.1%,天然气为7.1%,4.5%为水电、核电及风电比例。

通过计算得出,一吨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4.12吨,与石油、天然气相比,每吨多出的比例分别为30%、70%,由此可见,河南省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量较高,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将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同时,由于技术水平低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无法充分利用能源,造成资源浪费。

2.2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业、工业与服务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产业。

因生产环节、产品特性等因素,产业不同,其消耗的能源及产值也不尽相同。

产业结构改变能够对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变化进行充分反映,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高低起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对国民经济的能源消费与利用效率造成极大的影响。

河南省在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在整体结构中比例过大,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这些都是增加能源消费及加大碳排放量的原因。

3河南省经济发展中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
3.1能源结构优化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是指在能源消费中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目前河南省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煤炭为主导,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河南省近几年来,不仅创新了煤炭净化技术,更对煤层气与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推广与应用。

在有关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对新能源进行了开发与研究,如光伏能源的充分利用。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相比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年总辐射要多出许多。

相关数据显示,42亿平方米为河南整个省的水产养殖区及建筑屋顶的总面积,假设光伏发电面积为其1/10,4200万千瓦为其装机总量,这种情况下,每年节省下的标准煤为2000
万吨,5200万吨为其二氧化碳减排量。

随着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可以推动河南省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并能对能源消费总量进行有效控制,这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我国从2012年开始,对光伏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调整,并对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加以完善。

同时还出台的诸多法律法规,为光伏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如《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总装机容量2015年应达到3500万千瓦、实施“度电补贴”等。

由此可见,我国光伏事业正逐步发展、壮大。

3.2产业结构合理化
河南优化产业结构的方案主要是对第三产业比例进行提升,减少第二产业比例。

可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制造业、发展低碳服务业等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首先,对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加以利用。

河南工业生产具有较高能源消耗及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水平较低,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缺乏。

近年来,河南省通过企业技术改革,对传统产业进行有效提升。

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应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给予大力支持,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

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应对市场资源配置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生活等都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可靠依据。

低碳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更是协调发展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必然需求,其主要内容就是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及废弃物排放的大幅度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