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一)

合集下载

黄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黄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黄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热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泛溢,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范围】本病证存在于多种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中,与西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

西医学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损伤、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先天性胆红质代谢功能缺陷、溶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等,具有黄疸体征者,可按本篇辨证论治。

其它如败血症、胰腺炎及妊娠引起的黄疸,亦可参照本证辨治。

肝癌、胆囊癌、胰头癌、乏特氏壶腹周围癌等引起的黄疸,亦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1 •原发病因湿热或寒湿、时气疫毒等外邪侵袭,是引发外感黄疸的原发病因;劳倦过度、酒食不节、情志抑郁等所致的脏腑虚损,是内伤黄疸的原始病因。

2 •继发病因砂石、虫体等阻滞胆道,积聚日久不消或瘀血阻滞胆道,是胆汁外溢产生黄疸的继发病因。

3 •诱发因素感受外邪、饮食失节、骤受惊恐、情志不遂、劳倦内伤等均可诱发或加重黄疸。

二、病机1 •发病黄疽由感受湿热疫毒所致者,病势暴急,病情最凶险,传染性强}而由感受湿热外邪及砂石、虫体阻滞胆道所致者,起病多亦较急;由内伤诸因所致者病势较缓。

2 •病位主要病位在肝胆,与脾、胃、心、肾有关。

3 •病性外感或急性发作的黄疸,病性以湿热、疫毒等邪实为主。

而内伤或慢性发作的黄疸病性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多;本虚以脾胃、肝肾、脾肾不足为主,标实以湿热或寒湿,瘀血为特征,或为阳黄,或为阴黄。

4 •病势本病一般初始为湿热蕴结脾胃,熏蒸阻滞肝胆。

湿热耗伤肝肾之阴,或过用寒凉,湿热寒化,耗伤脾阳,甚或伤及肾之阳气,而同时湿毒滞留,气血运行受阻,则可出现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以及由中焦病及下焦之势。

湿热化毒或感受疫疠之毒邪,热毒炽盛,熏灼肝胆,可进一步耗损心营、肝肾而致上中下三焦俱病之势,出现气血阴阳皆伤之变。

婴幼儿黄疸的辨证论治

婴幼儿黄疸的辨证论治
叶 , 芍 3 . 泻 4 , 赤 g泽 . = 芪苓 6 , 草 3 2剂 轻 , 剂 愈 g甘 g 4 另如 李 某 .j 男 4 天 儿 出 生 4天 后 便 出现 黄 疸 、 吐 、 患 呕
腹泻 断续服过 5 中药 . 荆 呕吐有减 . 黄疸 未退 腹泻不止 。 近 1 0天来 , 叉呕吐频繁 , 大便质稀 色白, i日 7次~8状 . 面色及 皮肤色黄 而欠润泽 . 白睛色青 。 诊为胎黄偏湿 . 气虚寒化 。 遂用 柴胡 4 t . 半夏 6 党参 6 . 陈 6 , 香 g, g苗 g丁 炮姜 6 , 苓 g莜 6, g 厚朴 , 扁豆 t 甘草 3 服药 2 , 吐轻 . g 剂 呕 大便一 日 2 欢~3 , 欢 仍质 稀色 白 予 原方 去扁豆 , 加炮附子 2 。叉服 4 g
黄疸 渐退 . 下 目珠黄染 如 橘色 , 身发黄 , 刻 遍 色鲜 而润 . 烦躁 啼哭 , 能乳 易 吐, 小便短 少 , 大便 粘腻 色灰 黄 , 日 2发~ 3 一
次 , 质 红 赤 苔 薄 , 纹 青 紫 。予 诊 为 胎 黄 偏 热 , 用 柴 胡 舌 指 遂
4s + , g 半夏 4 s . .g 黄芩 4 + 陈 6 . . 茵 g 橘红 2 . g 山栀 4 . 竹 g.
维普资讯
工 企 医刊 20 0 2年 第 l 卷 第 2 5 期
苦。两肺清 , 心界不大 , 心率 9 次i n 律不齐 , 6 mi. 心前 区第一
心音低钝 。急查 心 电图示 s Tv… 抬 高 呈 单 相 曲线 v… 呈
利湿热排泄 之路 . 正是切 台婴 幼 j黄疸病 机的“ L 钥匙 。胪
正常 。 以陈1 日性前壁心肌 梗塞 、 心功能 Ⅳ级合并 肺炎收住院 。

黄疸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黄疸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黄疸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试行)一、黄疸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黄疸病(TCD编码:22.3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ICD-10编码:K74.5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1997)。

(2)西医诊断:参照2009年美国肝病学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黄疸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常见证候:肝胆湿热证瘀热互结证痰瘀阻络证寒湿内停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黄疸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黄疸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黄疸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

2.患者主症明显,肝功能TBIL<5倍正常值。

3.除外重叠综合征。

4.患者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5.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肝功能;(2)抗线粒体抗体;(3)B超(肝胆脾);(4)AFP。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免疫球蛋白、CT等,必要时可行肝穿刺病理活检。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肝胆湿热证:清热化湿。

(2)瘀热互结证: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3)痰瘀阻络证:化瘀祛痰。

(4)寒湿内停证:温化寒湿。

黄疸的中医标准化治疗(完整版)

黄疸的中医标准化治疗(完整版)
对有传染性的病人,要进行隔离消毒,防止传染。 注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免损伤正气。
具有传染性的黄疸病流行期间,可积极进行预防服药
与黄疸的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
8 预防与调摄
调 摄
发病初期,应卧床休息,急黄者须绝对卧床,恢 复期和慢性病者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病情康复。 进食富于营养而易消化的饮食。 密切观察脉证变化,以防变证发生。
后天性
一、细胞免疫学改变
药物性溶血,新生儿溶血病等 二、膜发育不良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三、膜化学改变 肝衰、尿毒症、甲亢;药物、毒物、 毒素;感染:疟原虫等 四、膜损伤改变 微血管病性管内凝集性溶血等
五、理化因素:高烧、烧伤、烫伤等 六、其他:脾亢、白血病、肿瘤
4.西医相关疾病
1
2
3
5.病因病机—外感湿热疫毒
肝功能:ALT 450U/L,AST 274U/L,ALP 520U/L,
TBIL 410.6μmol/L, DBIL 281.1μmol/L,Pt延长。
9 医案分析
诊断:亚急性重型肝炎(甲肝病毒与巨细胞病毒 重叠感染)、胆道感染、原发性腹膜炎。 予以保肝、降酶、退黄、抗感染治疗收效不满意, 特请会诊。症见高烧不退,皮肤、巩膜黄染,口干欲 饮,气急腹胀,大便干结,尿色深黄,胁下胀痛,神 倦思睡,苔黄薄腻,舌质红绛,中部偏干少津,脉来 濡数。此乃疫黄。
症状 方药
7.2 辨证论治—阴黄
症状 方药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茵陈术附汤加减 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 附子、白术、干姜、茵陈、 寒,口淡不渴 茯苓、泽泻、猪苓等 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
8 预防与调摄

黄疸

黄疸


• 既往有乙肝“大三阳”病史5年,近年来多次检查肝功能均正常,无明显 不适。

• 问题?
1、中医的主诉? 2、中医的疾病名? 3、辨证分型为哪一证型?
病例分析(二)
吴某,男,38岁。2013年3月25日就诊。 简要病史:二年前曾患过急性黄疸性肝炎,治疗好转后,全身 暗黄不退。现神疲乏力,颜面暗晦如烟熏色,全身暗黄,右胁部 钝痛,形寒畏冷,腹胀纳差,便溏,尿黄。 体格检查:神清合作,精神可,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无皮下 出血。心肺无异常。腹胀大而软,肝大肋下3.5cm,质中等硬度, 压疼明显,脾未触及。下肢无水肿。
床,恢复期和转为慢性久病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进
食富于营养而易消化的饮食;禁食辛热、油腻,酒辣之品。
十一、转归与预后
(一)转归
急黄
1、阳黄
阴黄
2、急黄→内陷心营,动血闭窍→闭证
3、阴黄→积聚、鼓胀。
(二)预后
1、阳黄—预后良好。 2、急黄—预后不良。 3、阴黄—预后差。
十二、结语
定义: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目睛黄染为本病重要特征。 病因: 外感湿热疫毒和内伤饮食劳倦或它病续发。 病理因素有:
2、黄胖病
黄疸 共同点 皮肤发黄 黄胖病
不 病机 脾胃湿滞,胆汁外溢, 同 可并有气血虚 点 临床 身黄、目黄、小便黄 特征
钩虫伏匿,蚕食气血,血 虚不华于面
面部肿胀色黄,肌肤色黄 带白,目睛不黄
萎黄
黄疸
黄胖
七、辨证要点
1、黄疸的辨证,以阴阳为纲。
阳黄以湿热、疫毒为主。阴黄以脾虚寒湿为主。
阴黄
三、现代疾病范畴
• 现代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 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 钩端螺旋体、某些消化系统肿瘤,以及出现黄疸 的败血症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者。

中医黄疸

中医黄疸

黄疸一、概念: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又称“谷疸”、“疸黄”等。

危重症候是“急黄”。

二、病因病机:三、辨证论治1、辨黄疸种类: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皮,病程较短,多属热证、实证,以湿热为主。

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病程较长,多属寒证、虚证,以寒湿为主。

急黄:起病急、黄疸迅速加深,伴高热烦渴,神昏谵语,出血证。

2、辨湿热轻重(阳黄)热重于湿:黄色鲜明为橘子色,舌苔黄腻、脉弦数。

(热证—发热烦渴、尿黄、便干;湿证—胀满、恶心欲呕)湿重于热:身目俱黄,但不如热重鲜明,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

(湿证—头重、脘痞、呕恶、便溏;热证—口苦、口干不欲饮)3、辨寒湿与瘀血(阴黄)寒湿内困: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舌质淡、苔黄腻、脉濡缓或沉迟。

(寒证—神疲恶寒、口淡不渴;湿证—纳少脘闷、腹胀便溏)瘀血阻滞:阴黄日久,面黄晦暗,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或细弦。

(瘀血证—癥积按之硬、痛有定处;全身证—形体消瘦、乏力便溏)四、病证(一)阳黄【阳黄(热重于湿)】证候特征:黄色鲜明为橘子色,发热烦渴,腹胀满、恶心欲呕,尿黄、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蒿、栀子、大黄)加味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栀子—协助君药清热利湿退黄,引湿而从小便而出。

大黄—泻热逐瘀,使湿热从大便而出。

【阳黄(湿重于热)】证候特征:身目俱黄,但不如热重鲜明,头身困重、胸脘痞满、呕恶、便溏口苦、口干不欲饮,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退黄方药:茵陈五苓散(茵陈蒿、茯苓、猪苓、桂枝、白术、泽泻)加减。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二)阴黄【阴黄(寒湿内困)】证候特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神疲恶寒、口淡不渴,纳少脘闷、腹胀便溏,舌质淡、苔黄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方药:茵陈术附汤(茵陈蒿、附子、白术、干姜、肉桂、炙甘草等)加味。

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附子、干姜、肉桂:温化寒湿白术、甘草:健脾和胃【阴黄(瘀血内阻)】证候特征:阴黄日久,面黄晦暗,癥积按之硬、痛有定处,或形体消瘦、乏力便溏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或细弦。

中医黄疸试题及答案

中医黄疸试题及答案

中医黄疸试题及答案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是指机体内胆红素代谢紊乱导致的黄糖元蛋白及其他体内物质引起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现象。

在中医理论中,黄疸归属于“黄疸病”范畴,临床上存在很多与之相关的试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医黄疸的试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

试题一:什么是中医黄疸的病因?答案:中医黄疸的病因与体内湿热、气滞和肝胆湿热等因素有关。

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都可能导致胆汁分泌和排泄功能障碍,进而引起黄疸的发生。

试题二:黄疸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哪些?答案:中医将黄疸分为湿热黄疸、气滞型黄疸、气滞血瘀型黄疸、肝胆湿热型黄疸等几种辨证类型。

试题三:中医黄疸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答案:中医黄疸的治疗原则包括清热利湿、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

具体的治疗方法会根据不同辨证类型来确定。

试题四:中医黄疸的草药治疗方剂有哪些?答案:中医黄疸的治疗常采用一些经典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汤等。

此外,个体差异也需要考虑,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试题五:中医按摩疗法对于黄疸的疗效如何?答案:中医按摩疗法在黄疸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

按摩能促进气血运行,调和阴阳,有利于疏通经络,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改善黄疸症状。

试题六:中医黄疸的饮食调理有哪些?答案:中医黄疸的饮食调理应遵循清淡、易消化、利湿等原则。

尽量少食用辛辣、油腻、重口味的食物。

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苦瓜、莲藕、黄瓜等。

试题七:中医黄疸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答案:中医黄疸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等。

此外,对于高风险人群,如病毒性肝炎患者,建议进行相关预防性措施。

试题八:中医黄疸的康复护理有哪些?答案:中医黄疸的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卧床休息、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饮食调理、保持良好心态等。

同时,患者的生活习惯也需要逐渐调整,避免酗酒、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

试题九:中医黄疸的疗程一般需要多久?答案:中医黄疸的疗程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轻型黄疸的疗程在1-2周左右;重型黄疸和合并其他疾病的黄疸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牛黄疸

中医辨证治疗牛黄疸

2019年第4期(总第209期)黄疸是一种疾病症状,主要以可见粘膜发黄为其主要特征(主要指眼结膜、巩膜出现黄染)。

临床上分为两种:如春热夏旱之年多见热性黄疸(阳黄),夏旱曝热,秋雨连绵之年多见湿性黄疸(阴黄)。

也有阳黄久而不愈则转为阴黄者。

牛黄疸是以奶牛的目黄、皮黄、尿黄、阴户黄、乳汁黄、黏膜发黄,不同于机体消瘦衰弱、贫血、焦虫病黏膜黄染的疾病。

在临床上不难鉴别确诊,常将其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种。

1病因引起黄疸的主要原因,古人认为是湿热内蕴,郁蒸于肌肤粘膜,而发生黄疸。

但是牛只的黄疸多因外感时邪,郁热在里,与内湿相搏。

或因饮食失调,饥饱无节,消化不良,引起湿热内滞而发病。

总之,无论何种原因,均不外乎肝胆受病,郁而不达。

以致湿热蕴结于脾胃,清气不升,浊阴不降,郁而成毒。

熏蒸肝胆,肝郁不疏,胆道不利,溢于皮里脉外,肌肤粘膜发黄为其病。

阳黄以热邪为主,阴黄偏重湿浊。

2症状黄疸引起类型不同,症状也各异。

2.1热性黄疸精神不振,恶热喜凉,多卧少立,呼吸气粗,食欲不振。

可见粘膜红黄且亮,眼结膜、巩膜更甚;眼睛干涩无泪,口色黄燥,脉象浮数。

2.2湿性黄疸精神萎靡,行动倦怠。

食欲大减,反刍不规则,卧立不安宁。

可见粘膜黄而色暗,眼中含泪,舌苔青灰,脉象洪数。

3治疗本病的中医治疗本着清热利湿,疏肝利胆的原则。

3.1加味茵陈散(适用热性黄疸):茵陈90g 、连翘30g 、郁金30g 、大黄60g 、栀子30g 、柴胡30g 、白芍30g 、丹皮30g 、荆芥30g 、黄连15g 、黄芩30g 、黄柏30g 、云苓30g 、木通30g 、甘草30g ,共为末,开水冲药,加浆水适量,混合灌服。

本方为清利湿热,通利胆道之剂。

方中以茵陈清肝利胆,促进胆汁排泄;配黄连、黄柏泻火解毒为主。

栀子、郁金、丹皮通利三焦郁滞之热邪;柴胡、黄芩和解少阳肝胆之急为辅。

佐以大黄、木通利二便以泻热;云苓渗利水湿增进健运,升清降浊;白芍敛肝护阴,不致损伤肝胆;连翘、荆芥透达肌表,疏散肌腠,使邪热外达;甘草和中以防苦寒之品太过而损伤脾胃。

中医黄疸病证的辨证论治

中医黄疸病证的辨证论治

“阳明病 ,发热汗出者 ,此为热越 ,不能发黄也 。但 头汗出 ,身 但是除此之外还应分 辨湿 热的 主要病位 。若 为热盛 于湿偏
无汗 ,齐颈而还 ,小便不利 ,渴饮水浆者 ,此为瘀热在里 ,身必 于 中上二焦 ,则清热 利湿之 中重点 清热 ,而且宣 化畅 中使 之
发黄 ,茵陈蒿汤主之 ”。即无 汗、小 便不利 ,致使 湿热郁 滞不 从 中上二焦化散 ;若 湿盛 于热又 当偏 重利湿 ;若 为湿热偏 于 解是产生黄疸的根本原 因。“伤寒发 汗已,身 目为黄 ,所以然 中下二焦 ,则畅 中通利使湿热宣化于中焦 ,且从 下焦泄利 ;若
在于毒、瘀为患 ,毒为致病之 因,瘀为病理 产物 ,两者又相互 肝功 能的恢复 ,缓解 肝脾 区的疼痛 。古 人谓 “善 治 ,盖用化
影响 ,互为因果 ,以至热毒瘀血胶结 ,内蕴脏腑 ,气 机失调 ,腑 瘀之 品一二味 ,如桃仁 、红花、茜草 、丹 参之类 ,为其 已坏之血
气不通 ,浊气上 冲,恶症丛生 。
即止 ,不可久服。后期多 以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调理。 参 考 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2000:1301. [2] 李 培.临床 实用 方剂 手 册.成都 :市 四川 科 学 技术 出版 丰十,
2003 :287.
[3] 路来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功不全的探3.
邪之法 ,用之得 当,则邪 去正安 。
1.2 热毒与血瘀互结 隋 ·巢元 方 《诸 病源 候论》谓 :“因 2.3 治黄必治 血 所谓 “瘀热 发黄 ”都 说 明黄疸是 血分 受
为热毒所加 ,故卒 然 发 黄 ,心 满气 喘,命 在倾 刻 ,故 云 急 黄 病 ,治黄必然要从血人手 ,亦 即在 清热祛湿 (或温化 寒湿 )的

魏尔毅老中医采用三法结合治疗急性黄疸的经验简介

魏尔毅老中医采用三法结合治疗急性黄疸的经验简介

魏尔毅老中医采用三法结合治疗急性黄疸的经验简介吴清儒 陕西省周至县中医医院(710400) 已故陕西省著名老中医魏尔毅老师采用《内经》三法同取治疗急性黄疸型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吾有幸随师临诊4载,深有体会,兹介绍如下。

魏老根据急黄临床表现按中医辨证分型,即以辨证施治(口服法)为主,配合吹鼻嚏越消黄法(上取法);引竭吸抽消黄法(下取法),内病外治,同病异治,三法同取,收效迅速。

1 口服消黄法:①消黄1号方(适用于热重于湿型):茵陈蒿、郁金各30g,败酱草、蒲公英、板蓝根、白茅根各20g,车前子、大黄、连翘、虎杖、大青叶、瓜蒌、灵仙各15g,胆草、山栀、黄柏各10g。

②消黄2号方(适用于湿重于热型):茵陈蒿、薏仁各30g,滑石、虎杖、板蓝根各20g,苍术、白蔻、龙胆草、杏仁、半夏、砂仁、藿香各10g。

③消黄3号方(适用于湿热并重型):茵陈蒿、白花蛇舌草各30g,蒲公英、败酱草、茅根各20g,连翘、虎杖、大青叶、板蓝根、大黄、金钱草、车前子、金银花各15g,山栀、黄芩、胆草各10g。

④消黄4号方(适用于胆汁瘀积型):茵陈蒿、灵仙、郁金、赤芍各30g,丹参、败酱草、板蓝根、金钱草各20g,柴胡、蒲公英、姜黄、大黄各15g,枳实、胆草、山栀、红花各10g。

2 吹鼻嚏越消黄法(上取法) 甜瓜蒂50g,研极细末,用纸卷小管将瓜蒂散少许(0.1g左右)分别吹入左右鼻孔取嚏。

取其瓜蒂味苦而性涌泄,视其患者承受情况,每日吹药粉1~4次,鼻腔即流出深黄色分泌物,根据患者病情连用1~4周,待分泌物无黄色为止。

3 引竭吸抽消黄法(下取法) 取陈书纸卷简,黄蜡灌后置于脐眼上,外周以面糊固定,将蜡纸简上面点燃即抽出深黄色分泌物,每日1次,直至抽无黄色分泌物为止。

病案举例 高某,男,29岁,农民,已婚。

1989年11月3日就诊。

患者面、目、皮肤发黄,乏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不思饮食1月为主诉。

患者于此年9月因劳累后淋雨,自觉感冒,头痛,身困乏力,自购速效伤风胶囊,服用3d无效,又在当地,卫生院仍以“感冒”诊断,采用病毒唑、地塞米松、藿香正气丸等治疗1周后好转,时隔半月后出现发热恶寒,继之则周身皮肤发黄,乏力,恶心欲吐,腹胀腹痛,不思饮食,小便深黄,在某医院肝功化验,诊断“急黄肝”,住院20d无明显疗效,因资金困难而出院,遂来我院以中医中药治疗。

黄疸(淤胆型肝炎)中医临床路径

黄疸(淤胆型肝炎)中医临床路径

黄疸(淤胆型肝炎)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淤胆型肝炎的住院患者。

一、黄疸(淤胆型肝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黄疸(TCD编码:22.3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淤胆型肝炎(ICD-10编码:K75.8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黄疸(淤胆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黄疸(淤胆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湿热瘀滞证寒湿瘀滞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黄疸(淤胆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黄疸(淤胆型肝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黄疸(淤胆型肝炎)的患者。

2.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3.合并严重的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

4.患者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5.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收集患者的黄疸、皮肤瘙痒、口干口苦、胁肋胀痛、胸脘痞满等症状和体征,注意舌、脉特点,动态观察中医证候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血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3)凝血项;(4)甲胎蛋白;(5)B超(腹部);(6)血清肝炎病毒学指标。

2.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腹部CT、MRI等,必要时可行肝穿刺病理活检及肝脏瞬时弹性测定。

(八)治疗方法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黄疸(淤胆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湿热瘀滞证:清热利湿,活血理气。

论黄疸不必分阴阳

论黄疸不必分阴阳

《 伤寒论》 金匮要 略》 和《 论述 了黄疸 的理 法方 药 , 时至今 日 仍 然指 导临床。宋 、 、 、 历代 医家各 有发挥 , 成系统 元 明 清 渐
并不断完善 。从宋开始 中医把 黄疸 分为阴黄和 阳黄 , 至今 根
深蒂固 , 响深 远。笔者认为这一理论 目前看来 已显得并 不 影
版 教材根据 《 杂病 源流犀烛》 瘟黄 ” “ 的论述 , “ 将 急黄 ” 四 从
黄者 日黄疸 。 《 枢 ・ ”灵 论疾诊尺》 寒热 身痛 而色微黄 , “ 齿垢
黄, 爪甲上黄 , 黄疸 也。 这是 中 医对黄疸 涵 义 的最 早论 述。 ”
“ 阴黄” 一名最早 见于 隋 ・ 元方 的《 病源候 论》, 为 黄 巢 诸 认 疸分 阴黄 、 阳黄 , 首见 于宋 ・韩祗 和 的《 寒微 旨论 》 有专 伤 ,
的分类是相对的, 黄疸病因的另一方面- 湿的阴阳属性属阴。 现代 医学对黄疸也有多种 分类 方法 ,9 7年 D ci 14 ue 氏分 肝前 性 、 肝性和肝后性 ;9 2年 P p e 氏按 有无胆汁流 出障 15 o pr 碍分 ;9 2年 S e ok分为胆红 素产生 过多 、 细胞摄 取障 16 hr c l 肝 碍、 肝细胞结合障碍 、 肝细胞排 泌障碍四种 ;95年 L ey提 16 ev 出非结合型和结合 型胆 红素 血症 两类 分法 ;9 1年龟 田氏 17
烦热 , 欲卧水 中, 呕脉 沉 细无力 而 发黄 者 , 用茵 陈 四逆 喘 治 汤”《 ( 卫生宝鉴 ・ 黄》 … ; 发 ) 而张 景岳 所论 “ 阳黄证 , 以 多
脾湿不流 , 郁热所致 , 必须消火邪 、 小水 , 利 火清则溺 自消 , 溺 清则黄 自退 。轻者 , 宜茵陈饮 、 大分清饮 、 栀子柏皮汤 之类主

黄疸—中医内科学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黄疸—中医内科学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六、辨证论治
阳黄 4.胆腑郁热 症状: ⑴ 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痛且放射至肩背, 壮热或寒热往来; ⑵ 有口苦咽干,呕逆,尿黄,便秘; ⑶ 舌红苔黄而干泄热化湿,利胆退黄。 方药:大柴胡汤。 柴胡、黄芩、清半夏—和解少阳,和胃降浊; 生姜、大枣—养胃; 枳实、大黄—内泻热结; 白芍— 和脾敛阴柔肝利胆。
六、辨证论治
阳黄 2.热重于湿 症状: ⑴ 初起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黄 疸较重,色泽鲜明; ⑵ 壮热口渴,中懊侬,恶心,呕吐,纳呆, 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胁胀痛而拒按; ⑶ 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数或滑数。
六、辨证论治
阳黄 (热重于湿证)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方药:茵陈蒿汤。 茵陈—味苦微寒,入肝、脾、膀胱经, 为清热利湿退黄的要药; 栀子—有清泄三焦湿热之功; 大黄—有降泄胃肠瘀热之效; 茵陈配栀子—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茵陈配大黄—使瘀热从大便而解,三药 相合,共奏清利降泄之功。
一、概述
(三)范围 本病证包括阳黄、阴黄与急黄。黄疸常并见于其他病证,如胁痛、胆胀、鼓胀、肝癌等。 本病与西医所述黄疸意义相同,大体相当于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某些消化系统肿瘤以及出现黄疸的败血症等,若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四、诊断要点
目黄、身黄、尿黄。以目睛发黄为主。因为目 白睛发黄是出现最早、消退最晚而最易发现的指征之一。 2.患病初期,目身黄往往不一定出现,而以恶寒 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四肢无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表现为主,三五日以后,才逐渐出现目黄,随之溲黄与身黄。而急黄,黄疸急起,迅即加深,甚则内陷心包。因此,典型病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五、鉴别诊断

黄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黄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黄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1]及《中医内科学》[2]。

(1)以身目发黄、胁肋疼痛、小便黄赤、倦怠乏力为主症;(2)以口干、口苦、纳呆腹胀、瘙痒、脘腹痞满、发热等为次症;(3)必须具备目睛黄染,再结合起病特点、肝功能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发布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5)》[3]。

(1)患者存在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及生物化学改变;(2)胆道成像具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典型的影像学特征;(3)除外其他因素引起胆汁淤积,若胆道成像未见明显异常发现,但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疑诊者,需肝活组织检查进一步确诊或除外小胆管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4]。

1.阳黄(1)湿热兼表证:面目俱黄,发热恶寒,胸胁闷痛,口渴而不欲饮,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泛泛欲呕,胁肋作痛,苔白腻,脉弦浮数。

(2)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目发黄。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3)瘀热互结证:黄疸较深,稽留不退,皮肤瘙痒,抓后有细小出血点及瘀斑,右胁刺痛,口咽干燥,大便色浅或灰白,小便深黄,女子或见月事不调,舌质暗红,苔少,脉实有力或弦涩。

2.阴黄(1)肝郁脾虚证:身目发黄时间较长,右胁胀痛,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心悸气短,食少腹胀,瘙痒,舌淡苔黄,脉弦。

(2)寒湿内停证:黄疸较深,色泽晦暗,经月不解,皮肤瘙痒,或右胁不适,或神疲乏力,形寒肢冷,食少脘痞,小便黄而清冷,大便色浅或灰白,舌体胖,舌质暗淡,苔白滑,脉沉缓。

(3)脾肾阳虚证:黄疸晦暗不泽,脘闷腹胀,食欲减退,神疲畏寒,倦怠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濡细或沉迟。

黄疸的中医名词解释

黄疸的中医名词解释

黄疸的中医名词解释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和白眼球发生黄染。

在中医学中,黄疸被称为“黄疸病”,认为其病因主要与体内湿热和肝脏功能不调有关。

黄疸是一种早期可见的肝病征象,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

下面我们将从病因、症状、辨证和治疗等方面对黄疸进行详细解释。

一、病因中医学认为,黄疸的主要病因是湿热与肝脏功能障碍。

湿热是指体内湿气和热气蓄积,经络不畅,使得营卫失调,导致黄疸出现。

肝脏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肝气郁结、肝火亢盛以及肝肾阴虚等,导致肝气失调,影响胆汁的分泌,从而引发黄疸。

二、症状黄疸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皮肤黄染,可伴随其他不适症状。

患者常感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在舌苔方面,黄疸患者通常呈现厚腻的黄苔,舌体颜色可呈红苔或淡红。

三、辨证在中医诊断中,辨证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针对黄疸的辨证可以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舌诊等进行判断。

常见的辨证类型包括湿热黄疸、气滞黄疸、肝火上扰黄疸和肝肾阴虚黄疸等。

湿热黄疸的患者常常伴有身体沉重、乏力、纳差等湿热症状,舌苔厚腻黄质,脉象滑数。

气滞黄疸的患者常有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等肝胆气滞症状,舌苔薄白,脉象弦滑。

肝火上扰黄疸的患者常有口苦咽干、目赤多泪、烦躁易怒等肝火亢盛症状,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肝肾阴虚黄疸的患者常有头晕目眩、面色发黯、骨蒸潮热等肝肾阴虚症状,舌苔薄白或无苔,脉象细弱。

四、治疗在中医治疗中,黄疸的治疗需要综合辨证施治。

治疗原则包括清热湿、疏肝利胆、滋阴降火等。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茵陈蒿汤、胆汁通脉丸、柴胡清肝丸等。

针对湿热黄疸,可以使用茵陈蒿汤。

该方能清热解毒、行湿燥湿,有利于黄疸的消退。

柴胡清肝丸适用于肝脾不和引起的黄疸,可疏肝理气、和胃化湿,起到通肝利胆的作用。

肝肾阴虚型的黄疸可以用六味地黄丸等滋阴降火的方剂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治疗黄疸还包括针灸、推拿、艾灸等疗法。

通过针灸或推拿可以刺激经络,疏通气血,改善黄疸。

艾灸则可以温通经络,消除湿热,促进机体康复。

『中医儿科学』中医辨证论治各证型首选代表方剂汇总

『中医儿科学』中医辨证论治各证型首选代表方剂汇总

『中医儿科学』中医辨证论治各证型首选代表方剂汇总儿科学是所有临床科目中最容易拿分的科目,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更快、更有效的去记忆儿科学考试中的常考内容,医学教育网特此将各个系统疾病里中医辨证论治部分的各证型首选代表方剂以及西医治疗上首选的治疗药物进行了汇总。

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新生儿疾病1、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的中医辨证论治:(1)湿热熏蒸证——治法:清热利湿退黄;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2)寒湿阻滞证——治法:温中化湿退黄;方药:茵陈理中汤加味。

(3)瘀积发黄证——治法:化瘀消积退黄;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硬肿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新生儿硬肿症首先辨别虚与实。

阳虚者以益气温阳为主,寒实者以温经通络为主。

(1)寒凝血滞证——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

(2)阳气虚弱证——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方药:参附汤加减。

二呼吸系统疾病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论治:(1)主证风寒感冒——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加减。

暑邪感冒——治法:清暑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时邪感冒——治法: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2)兼证夹痰——治法: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加减。

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夹滞——治法:解表兼以消食导滞;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

夹惊——治法:解表兼以清热镇惊;方药: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

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2、小儿肺炎小儿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1)常证风寒闭肺证——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方药:华盖散加减。

风热闭肺证——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闭肺证——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黄 疸

黄    疸

黄疸(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辨证施护1、中医辨证属阳黄.肝胆湿热型。

施护如下:2、①患者安居阴凉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3、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给予软食或半流饮食,进偏冷食物,多食水果,少食甜食、糖类。

禁食辛热、酒及油腻之品。

4、③中药汤剂偏凉服。

5、④给予神农退黄膏穴位贴敷以帮助退黄,1日1次。

呕吐频繁严重者,中药偏凉频服。

有高热者,给予鲜芦根、麦冬各30克煎水代茶频服。

6、2、中医辨证属阴黄.寒凝阳衰型。

施护如下:7、①患者安居住向阳病室,注意保暖,避风寒潮湿。

8、②进食富于营养而易消化的温热食物,忌生冷瓜果、油腻、辛辣之品,禁油炸、坚硬的食物,9、③中医汤剂浓煎温服。

④给予神农退黄膏穴位贴敷以帮助退黄,1日1次。

3、中医辨证属急黄.热毒炽盛型。

施护如下:①绝对卧床休息,②患者安居凉爽病室,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③进流质饮食。

给予低脂、柔软易消化及富于营养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避免摄入生冷、煎炸、硬固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

④给予神农退黄膏穴位贴敷以帮助退黄,1日1次。

食欲不振患者,予多样化和清淡适口膳食以增进饮食。

恶心呕吐者,嘱少量多餐,并予生姜、萝卜、山楂等降气止呕之品以止呕吐。

恶心呕吐频发者,暂时禁食,予以补液。

便秘者,予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另以生大黄3~5克泡水频服以通利大便。

腹胀患者,令多吃新鲜蔬菜,并予具有理气健脾作用的柑橘、苡仁、箩卜、山药、扁豆等食物以利消除腹胀。

小便短赤者,予茅根、鸡内金各30克煎水频服以通利小便。

4、中医辨证属阳黄.湿困脾胃型。

施护如下:①患者安居凉温适宜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②给予软食,进平淡食物,多食水果,少食甜食、糖类。

忌辛热、酒及油腻之品。

③中药汤剂偏温服。

④给予神农退黄膏穴位贴敷以帮助退黄,1日1次。

呕吐频繁严重者,中药偏凉频服。

黄疸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卧床休息。

急性期后,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练太极拳、气功之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一)
【摘要】目的探讨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

方法从化湿、理气、祛瘀三个方面论述治疗黄疸的中医辨治思路和方法。

结论运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通腑之法治疗黄疸,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黄疸辨证论治清热祛湿理气活血化瘀
黄疸亦称“黄瘅”,是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包括现代医学中的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以及引起血中胆红素异常升高的疾病。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其中有“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的论述。

《伤寒杂病论》则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

《景岳全书》提出“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

《沈氏尊生书》认为“天行疫疬,以致发黄者,俗称为疸黄,杀人最急”。

导致黄疸的原因不外内外两个方面,外因多为感受外邪、饮食不洁所致,内因多与脾胃虚寒、正气不足有关,而且内外因往往互为因果,互相联系。

但其主要病理因素不外湿、瘀、气滞三个方面。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黄疸,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兹结合临床经验,谈谈黄疸从化湿、理气、祛瘀三个方面治疗的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以与同道共磋。

1黄疸从化湿论治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云:“黄家所得,从湿得之”,阐明了湿邪在黄疸发病中的重要性。

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如饮食不节,嗜食酒肉肥甘,或外感湿邪,阻滞中焦,湿邪首先侵犯脾胃,脾属土,主运化水湿而恶湿,致使脾胃运化、转输功能受遏,升降功能失常,进而壅阻肝胆,肝体受损,疏泄失控,以致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分,溢于肌肤而发黄疸。

其病机关键是脾虚湿阻,以脾虚为本,湿阻为标。

湿郁日久化热,或感受湿热之邪,则形成湿热黄疸。

朱丹溪认为:“疸不分其五,同是湿热”,强调了湿热在黄疸发病中的重要性;《丹台五案》指出:“黄疸之证,皆湿热所成,湿气不能发泄,则郁而生热,热气不能宣畅,则固结而生湿,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二者相助而相成,愈久愈甚者也。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人体感受易阻滞气机,致气机不畅。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入血分,迫血妄行,若湿与热相合,胶固难解,湿得热益深,而热得湿愈炽,熏蒸肝胆,侵入血分致血脉瘀阻,血液运行失于常道,胆汁横溢犯于肌肤,而发黄疸。

黄疸之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清利湿热,而清利湿热又必须通利大小便,使邪有出路,才能迅速退黄,仲景早在《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中即指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

”说明通利大小便在治疗黄疸中的重要性。

湿热之黄疸证的治疗临床须辨清湿与热孰轻孰重。

采用或清热利湿泻下,药用茵陈、大黄、金钱草、黄芩、黄连、田基黄、蒲公英、虎杖、夏枯草、山栀;或健脾利湿退黄,药用生薏苡仁、扁豆、苍术、白术、黄芪、山药、茯苓等;或利水化湿,药用泽泻、大腹皮、猪苓、楮实子、车前子、白茅根、葶苈子等利尿化湿之品,由于黄疸病变性质并不是单一的,所以临证治疗时要注重根据湿与热之偏重不同,清热利湿泻下,健脾利湿,利尿化湿往往综合运用,药随证变以达退黄之功。

湿热黄疸的发生以湿热为因,肝脾失调为本,因而在治疗时,初期用大剂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品,佐以活血化瘀,而当黄疸消退后,则宜顾及脾胃或肝肾,同时要结合活血化瘀之品,才能促进疾病痊愈,巩固疗效。

2黄疸从理气论治
临床上,任何肝病都存在气机郁滞这一因素,黄疸也不例外,黄疸属于肝胆疾病,病邪侵犯
肝脏,肝疏泄功能失常,必然影响气机升降出入。

肝气郁结,导致胆汁排泄障碍,发生黄疸。

气机郁结导致黄疸的机制为:(1)玄腑与脏腑之气相通,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门户,湿邪阻遏,热毒不能外泄,可以出现黄疸。

(2)“膀胱者,州都之宫,津液藏矣,气化则能出也”,膀胱气化不利,则水湿贮留。

(3)胆汁的排泄,必经由胆道排入肠道,若气机阻滞,肠失传化,胆汁不能进入肠道,即可发为黄疸。

故行气解郁也是治疗黄疸的主要方法之一。

行气法有多种,疏肝解郁、宣肺利水、通下腑实等,凡能使气机疏通、血液畅达的治法,都可以称为行气。

湿热之邪首先侵犯脾胃,致使脾胃运化、转输功能受遏,升降功能失常,进而壅阻肝胆,肝体受损,疏泄不调,以致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肤而发黄疸。

所以临床常在祛湿退黄的基础上兼以行气,主要药物有延胡索、枳壳、柴胡、郁金、佛手等。

腑气不通是导致黄疸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腑泻下也是治疗黄疸的重要方法。

有医家从现代医学角度对其机制进行分析1],认为下法能减轻肠内压和胆总管内压,利于胆汁排泄入肠。

通腑主要是攻下腑实,使大便通畅,胆汁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吴又可曾说:“退黄以大黄为专攻”。

常用药物为大黄、虎杖等。

大黄性味苦寒,具泻毒祛邪、荡涤肠胃、推陈出新、清肝散结、顺气利胆之功,可使瘀热湿浊之毒从大便而泻,中焦瘀阻得解,脾胃升降功能得生,肝脏疏泄功能自调,胆汁自归常道,黄疸自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