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感染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的原则和策略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抗生素种类较多,临床应用也极为广泛,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患者的康复及医院的医疗质量密切相关。
但近年来由于应用不合理或滥用抗生素现象日见突出,几乎成为全球问题,我国有关专家多次呼呈,合理应用抗生素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不断总结临床应用抗生素用药中一些基本规律,使抗生素的使用达到科学合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抗生素在救死扶伤的重要作用,本文就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必须掌握的几个基本原则,与医药同行进行商讨。
1正确选择原则选择抗生素治疗的前提是必须明确病因诊断,目前用药偏滥、针对性差,主要是病因诊断做得不够造成的。
正确估计致病菌,熟悉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是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基础。
对一些严重感染的患者,应尽一切努力寻找病原菌,在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未获得前,可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病情变化和感染来源作出临床诊断,并根据临床经验选用抗生素。
致病菌确定后,应根据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了解该药的抗菌作用、药代谢动力学及副作用,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有条件的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可测定血药杀菌浓度及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总之,只有全面了解和分析机体的各种状态,从中找出抗生素应用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才能做到正确选药、合理应用、安全有效的原则。
2严格掌握适应证原则抗生素的应用必须根据临床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原则,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切忌轻率和盲目地应用。
对发热病人不能见热即用抗生素,应区别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
对已确诊为病毒感染者,除重症乙型脑炎、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等与预防继发感染而适当用抗生素外,其他病毒感染一般不必用抗生素。
3熟悉与恰当原则熟悉药理学及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是合理用药的基础,同时要熟悉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注意个体差异及遗传特征差异选择用药。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兽医领域。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已经成为导致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公共健康,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关于抗生素使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临床使用原则1. 只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对病毒感染无效。
因此,在不确定感染类型的情况下,应该避免滥用抗生素。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2. 使用适当的抗生素: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医生应该根据细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同时,医生还应该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例如对药物的耐受性和过敏史。
3. 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疗程: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和感染类型等因素进行调整。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已经缓解,也不能中途停药,以免导致感染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二、药物储存和使用注意事项1. 储存条件:抗生素应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
药品瓶上标注的储存条件必须遵守。
2. 注意药品过期日期:使用过期的抗生素可能会导致疗效降低或不起作用。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请检查药品包装上的过期日期,并遵守医生的处方。
3. 避免滥用和分享: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应该随意使用或与他人分享。
每个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单独使用医生开具的药物。
4. 遵守用药时间和频率:按时用药是保证抗生素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者应该遵守医生建议的用药时间和频率,确保药物能够达到有效浓度。
三、预防抗生素耐药性的措施1. 接种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感染病的发生,减少使用抗生素的需求。
2. 增强自身免疫力: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3. 遵守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等,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一、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1、诊断,对症下药。
2、选择对病原体有高度的感染的抗菌药物。
3、老虎病人的全身状态
对有药物过敏史或患过的疾病者慎用,禁用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
肝肾功能不良者,最好不用经肝代谢对肾有损害的抗菌药物。
4、药物要价廉、易得、不良反应少。
二、防止或迟缓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1、注意给予充足的剂量,适当的疗程。
2、一种抗菌药物能有效时,不要同时用足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抗菌药物。
3、避免长期用药、预防用药、局部用药。
4、有计划地分期分批交替使用。
5、有抗菌药物时应选用其他的感染抗生素。
三、适当的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可以发生相加,增加,无关,结核等四种结果。
1、抗菌药物的抗菌特性和合理联用使用的效果。
一类:繁殖期杀菌剂
二类:静止期杀菌剂
三类:速效抑菌剂
四类:慢效抑菌剂
一类+二类:可增强效果
一类+三类:可能有拮抗作用
二类+三类:可增强相加
三类+四类:无关作用
2、联合用药的指征
严重感染和病因不明者。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如烧伤创口感染。
感染部位抗生素不能适用者,如结核病等。
四、肝功能不全者或肾功能不全者应选择或减量使用抗生素,一般不使用。
五、新生儿、孕妇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等。
洋马镇卫生院
二00六年三月八日。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包括:
1. 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治疗的指南和临床实践指南。
2. 临床诊断应该准确,必要时应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种类和抗生素的敏感性。
3. 抗生素的使用应该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给药路径,并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时长使用,不可过早停药或过长使用。
4.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不可随意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
5. 抗生素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因为抗生素无法杀灭病毒。
6. 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尽量使用狭谱抗生素,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7. 患者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过敏反应、肠道紊乱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8. 患者在用药期间要避免饮酒,因为抗生素和酒精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9.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使用抗生素时应尽量遵医嘱,避
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10. 患者严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有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菌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
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1.用药指征明确。
及早明确病原菌,然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针对性要强,最好选用一种药物。
3.剂量要足、疗程要够。
这样既保证疗效,也可防治病菌产生耐药或病情反复。
4.掌握既往用药反应。
主要了解以往有无对药物的过敏史。
5.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
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为主,较重者宜肌肉注射给药,严重者可静脉输液。
6.按医嘱用药。
不能随意增量或减量,更不能随便改药或加药。
7.有肝肾功能损坏者用药宜慎重。
有肾功能损害时要慎用氨基糖苷类、多肽类、万古霉毒等药物。
有肝功能损害时应慎用氯霉素、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利福平、两性霉素B等药物。
8.有下列情况时不宜用抗生素:①病毒感染;②发热原因不明;③对休克、昏迷、心衰或外科手术前后预防感染。
联合使用抗生素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同时使用。
正确的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促进康复。
但如果联合不当,不仅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还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增加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
有以下情况时可联合用药:①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②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③单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④较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⑤能够减少毒性较大药物剂量的。
老年人的使用由于老年人常有以下特点:①生理功能减退,组织器官功能降低易患感染;②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抵抗力低下易并发感染;③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地防御致病菌的侵入易发生感染。
而且,老年人在生理上的特点为:①胃黏膜萎缩、胃液分泌减少,会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②活动减少,局部血流量减少会影响注射药物的吸收;全身肌细胞内含水量和肌肉组织减少,脂肪相对增多,使药物分布发生变化;③肝组织缩小,局部血流量减少影响了药物在肝脏的代谢;④肾脏的滤过率降低,加之肾动脉硬化,药物的排泄功能减退。
所以,老年人使用抗生素要坚持以下原则:①诊断一经确定,应及时使用抗生素;②选择毒性低且有效的抗生素;③尽量实行剂量个体化;④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选择老人易接受的剂型和简化的用药方案;⑤用药中,应注意提高老年人的免疫能力,特别注意观察各种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一、应用抗生素应遵循以下原则:1 、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
2 、发热待查(除非病情严重,临床经验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不宜使用抗生素。
3 、皮肤及粘膜等局部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4 、青霉素(G ):是第一个发现的抗生素,肺炎球菌、 A 组溶血性链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的厌氧菌感染等仍属首选药物。
5 、大环内酯类:宜用于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
6 、氨基糖甙类:每日一次加10% 葡萄糖液100ml ,静滴疗效好,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宜用于G - 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疗程约7 天。
要注意其能引起耳、肾毒性。
7 、喹诺酮类:多适用于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及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
8 、头孢菌素:除第一代、某些第二代及口服制剂外,一般属于非首选药物。
如属于中度及重度医院内感染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医院内重症感染、重症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可考虑用泰能。
9 、最好按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药。
要熟悉选用药物的抗菌活性、药效学及药动学。
10 、当一种抗菌药物能控制感染时,尽可能不采取联用,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抗菌药物。
11 、单一抗菌药物无效时或重度感染病人,可按药敏试验选用两种抗菌药物联用,一般不联用三种以上的抗菌药物。
12 、静滴抗生素比口服抗生素贵,如病情许可应口服抗生素。
13 、严重感染的病人初期需要静滴抗生素,待病情稳定后可改用相同口服抗生素。
14 、重症感染者如用头孢他定及泰能可考虑经验治疗。
在某些临床情况下也可考虑次强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这样可延长前者的抗菌性。
+ 球菌15 、要严格掌握万古霉素适应症,①由耐β—内酰胺抗生素的G + 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② G感染病人对β—内酰胺抗生素严重过敏;③抗生素相关肠炎患者,用甲硝唑治疗无效,或病情十分严重,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等再用该抗生素。
16 、如遇两种抗生素对同一种细菌敏感时,则选其中便宜的。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症。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加重医疗负担,引起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正确地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1.明确适应症:抗生素应该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特性和患者的情况来选择,而不是一刀切的使用。
2.遵医嘱使用: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药物使用说明或处方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或频率。
3.不得滥用:抗生素不是常规的“防感冒”药物,平时健康人群不应该滥用抗生素。
4.定时停药: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应该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的疗程完成,不应过早停药或延长使用时间。
避免不必要的使用1.避免感冒、发热等症状过度使用:感冒、发热等症状不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应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2.避免用于非细菌感染:对于病毒性感染、真菌感染等非细菌感染,不应该使用抗生素,应选择其他适当的药物。
预防和控制耐药性1.避免过度使用:避免因为患者追求“快速好转”而滥用抗生素。
2.遵守使用规范:正确使用抗生素的药物剂量、频率和疗程是预防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3.根据细菌敏感性选择抗生素:在明确病原体情况后,应该根据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合理选择。
4.定期评估疗效:定期评估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必要时进行调整。
总结正确使用抗生素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做到合理使用、避免滥用、预防和控制耐药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滥用对健康和社会的危害。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使用抗生素时谨记以上原则,共同维护自身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抗生素的使用基本原则
抗生素的使用基本原则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其使用的原则也越来越重视。
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感染症,但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式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增加,甚至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以下是抗生素使用的基本原则,希望能够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1. 确认感染类型: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首先要确认感染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因此正确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医生会通过病原体培养、血液检查等方式来确认感染类型,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 遵医嘱使用: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不要擅自增减药量或延长或缩短用药时间,以免影响疗效或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也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不要自行更改用药方案。
3. 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并非万能药,不是所有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
对于病毒性感染或轻微感染,不应盲目使用抗生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药物浪费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
应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4. 完成疗程: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按照医生开具的疗程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不得中途停药或减少用药量。
即使症状好转或消失,也不能擅自停药,必须完成整个疗程,以免病原体未完全清除而导致复发或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5. 注意过敏反应: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密切观察自身是否有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皮疹、呼吸困难、肿胀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对于已知对某种抗生素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以免引发严重过敏反应。
6. 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会影响抗生素的吸收、代谢或排泄,从而影响疗效或增加药物毒性,因此在使用其他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7. 注意儿童和孕妇:儿童和孕妇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格外注意。
儿童的用药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不能随意使用成人剂量。
孕妇在使用抗生素时要选择对胎儿无害的药物,并避免影响胎儿的发育。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抗生素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使用误区:1.抗菌药是消炎药、感冒药,有病就用许多人将抗菌药等同于消炎药或感冒药,一旦有炎症或“感冒”,就赶紧服用。
实际上抗菌药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其他类型的炎症,如过敏性炎症(如接触性皮炎)、变态反应性炎症(如过敏性哮喘)等无菌性炎症无效。
同样,抗菌药也不宜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
如果滥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因为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这些菌群互相制约,保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
如果不分病情使用抗菌药物,会杀死体内正常有益细菌,引起菌群失调,招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2.抗菌药物越新越好,抗菌范围越广越好,价格越贵越好许多人在使用抗菌药时往往迷信新药、好药、贵药,认为抗菌药“越新越好”,“越贵越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
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也便宜,再加上人们不经常使用,疗效反而可能更好。
另外,当我们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体内正常菌群同样会被杀灭或抑制。
不过,其受抗生素影响的范围大小,取决于所选用抗生素的抗菌谱的广或窄。
抗菌谱窄的抗生素只对一种或少数细菌有活性,如青霉素G,主要只作用于阳性球菌;广谱的抗生素可对两种或较多细菌有活性,如头孢曲松,可对多种肠杆菌科细菌有效;超广谱抗生素即对多种或大多数细菌有活性,如泰能,不但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有效,而且对厌氧菌也有作用。
可见,抗生素的抗菌谱越广,受影响的细菌也越多,受杀灭或抑制的正常菌群也越多。
抗生素合理应用的五大原则
抗生素合理应用的五大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
1.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如皮肤)。
2.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3.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4.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
5.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预防治疗: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防止风湿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依据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采用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抗生素在严重烧伤病人的合理应用
现 , 多新 的问 题 也 随 之 而 来 许 1 目前 国 内烧 伤 外 科 常 用 抗 生 素
3 . 根 据 细 菌 培 养 及 药 敏针 对 性 选 择 抗 生 素 过 去 , 细 菌 2
培 养 结 果 很 慢 , 临 床 帮 助 不 是 很 大 , 前 已 出 现 许 多细 菌 对 目
症 反 应 综 合征 (y e m if m t y rpne sn r , S  ̄ m nl ma r e os y do a o me
以 前 的 抗 生 素 治 疔 方 案 及 本 医 院 科 室 常 见 病 原 菌 耐 药 情 况 来 使 用 抗生 素 . 为经 验 性 使 用 抗 生 素 一般 病人 的 治 疗 都 即 是 先 由经 验 性 使 用 抗 生 素 开 始 的 。 多 年 来 , 内许 多 单 位 的 国 细 菌 培 养 显 示 地 区不 同 , 间 不 同 , 原 苗 的 检 出 种 类 不 尽 时 病 相 同 , 总 的 趋 势 始 终 是 e 杆 菌 占优 , 伤 感 染 两 十 “ 牌 但 一 饶 王 病 原 菌 依 然 是 杆 菌 中的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和 G 球 菌 中 的金 黄 色葡萄球菌。因此, 在严 重烧 伤 早期 应 用 , 要 针 对 G q , 主 l- 菌
抗生素在烧伤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烧伤感染中的应用指南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由于其特殊的伤口性质和易感染的特点,经常出现感染并导致严重并发症。
抗生素的应用在烧伤感染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在烧伤感染中的应用指南,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抗生素,从而有效治疗烧伤感染。
一、抗生素的选择原则在烧伤感染的治疗中,正确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十分重要。
以下是抗生素选择的原则:1. 根据致病菌特点进行选择:常见的烧伤感染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
根据感染部位、临床症状以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致病菌有较好杀菌作用的抗生素。
2. 宽谱抗生素与定向抗生素的搭配应用:治疗初期可使用宽谱抗生素,以覆盖多种致病菌。
待病原菌明确后,应尽早调整为定向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3.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二、常用抗生素的应用以下是在烧伤感染治疗中常用的抗生素及其应用指南:1. 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常用的包括苯唑西林、卡那霉素等。
剂量方面,通常成人每次静脉注射1~2克,每日3~4次。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适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
常用的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剂量方面,成人每次静脉注射2~5毫克/公斤,每日2~3次。
3.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适用于治疗广谱感染,如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等。
常用的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剂量方面,成人每次口服250~500毫克,每日2次。
4.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适用于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
常用的包括头孢呋辛、头孢哌酮等。
剂量方面,成人每次静脉注射1~2克,每日2~3次。
5. 抗生素联合应用:对于烧伤感染严重且病原菌复杂的患者,可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抗生素在烧伤感染中的应用指导
抗生素在烧伤感染中的应用指导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生长的药物,广泛用于各类感染的治疗。
在烧伤感染的处理中,抗生素的应用十分重要。
本文将针对抗生素在烧伤感染中的应用进行指导,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地使用抗生素,以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
一、抗生素的选择烧伤感染是烧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治疗需要根据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和药物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对于轻度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对于严重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可选择强力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等。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例如,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和给药频率,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生素。
二、抗生素的使用原则1. 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的指南和规定,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2.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烧伤患者常常需要大面积的皮肤替代,给药途径可能受限。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静脉、肌肉或口服等途径进行给药。
3.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疗程。
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4.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如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常见抗生素的使用指导1. 青霉素类抗生素:适用于多种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感染和肺炎球菌感染等。
常见的青霉素类药物有青霉素G、青霉素V等,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广谱抗生素,能够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
具体药物包括头孢噻肟、头孢地尼等。
在使用前需了解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适用于肠杆菌感染等,常见药物有庆大霉素、奈替米星等。
在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需注意肾脏功能和药物浓度的监测。
4. 复合抗生素:如三联抗生素、四联抗生素等,常用于感染严重或治疗无效的情况。
抗生素对中度烧伤感染的治疗指南专家解读促进愈合
抗生素对中度烧伤感染的治疗指南专家解读促进愈合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其中度烧伤感染是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和健康威胁的主要因素之一。
抗生素在中度烧伤感染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由专家来解读抗生素在中度烧伤感染治疗中的指南,并探讨其如何促进愈合。
1.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对于中度烧伤感染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有关检验结果、感染程度和耐药性等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
此外,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仅仅依靠抗生素无法保证愈合,综合治疗仍然是关键。
2. 抗生素的类型选择在中度烧伤感染治疗中,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
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和抗生素对其的敏感性测试来确定最佳的抗生素选择,避免盲目使用。
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合并症等因素来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3. 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是需要仔细控制的。
在中度烧伤感染的治疗中,通常建议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不超过7-10天。
如果患者的感染情况在使用期间未得到明显改善,应重新评估抗生素的疗效和选择。
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从而降低治疗效果。
4. 抗生素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遵循医生的建议,坚持按时按量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更改用药方案。
5. 综合治疗的重要性虽然抗生素在中度烧伤感染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综合治疗仍然是促进愈合的关键。
包括伤口清创、局部护理、营养支持、器官支持等措施在内的综合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因此,在治疗中度烧伤感染时,抗生素的使用应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结合应用。
总结:中度烧伤感染的治疗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控制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
抗生素临床使用原则
抗生素临床使用原则
1、病毒性疾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者不宜使用。
故除肯定为细菌引起或继发细菌感染外,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2、病情严重的细菌感染,有条件应尽早分离出病原菌并测定药敏,再根据其结果选择和调整抗生素。
3、发热原因不明不宜使用,尽可能作出病原学诊断,再根据疾病情况考虑在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完成后再使用。
4、除眼科、耳鼻喉、皮肤科等专科需要外,应避免在皮肤、黏膜等局部使用。
5、严格控制应用抗生素作为预防措施。
6、选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根据抗菌谱选用抗生素。
7、抗生素联合应用:较单独使用有更明确的指征,一般以二联为宜。
原则如下:
(1)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或难治性感染。
(3)较长期使用抗生素,细菌有产生耐药的可能。
(4)联合使用抗生素时,个别毒性较强的用量可以减少,从而减少毒性反应。
(5)联合用药时应考虑可能产生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
8、单纯性阑尾炎、疝手术术前、术后用一次抗生素。
9、急性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若疗效不佳,应多方面分析原因,若确系抗生素选择不当,则该用其他敏感药物。
10、合理选择给药方案:根据其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及血药动力学、代谢等选择给药途径及时间。
11、需做皮肤实验的抗生素:为预防抗生素的过敏反应,除询问有无过敏史外,使用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必须做皮内试验。
阳性者不得使用,链霉素除非有特殊指征,一般可不做皮内试验。
外二科病房
2010年5月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感染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的原则和策略课前问答烧伤病人常见的致死原因是:A.疼痛B.失水C.并发感染感染是烧伤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
为此,感染问题倍受烧伤外科学术界的重视。
感染防治策略自然成为烧伤临床重点关切的原则问题,也是烧伤科研深入探讨的热点课题。
有关烧伤感染的防治如何正确理解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问题自然受到重视。
由于存在临床经验不同和实验结果的差异,难免产生观点分歧。
从而产生不同的导向,并导致不同的后果。
为谋求抗生素在烧伤临床感染防治中的合理应用,有必要展开深入讨论,甚至开展争论,从分歧中求得共识。
近来,学术刊物已发表一些有观点导向的评论文章,说明争论已经开始。
本着探索科学和追求真理的态度和看法,谨以有关认识和观点参加讨论。
一、烧伤外科感染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抗生素问世是现代医学重大发展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上功绩卓著,对现代医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抗生素在提供积极疗效的同时,也产生消极影响。
除毒副作用之外,耐药的问题值得关注。
后者不仅是抗生素专业学术界面临的难题,而且是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问题。
由于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已使很多有效抗生素被淘汰下去。
值得重视的是,很多新开发的抗生素初上临床就因迅速耐药而被淘汰。
耐药致病菌广泛传播不仅早就引发成为医院感染问题,而且还招致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流行。
令人担心的是,寻求新的天然抗生素的来源几乎枯竭,依靠人工合成新抗生素的速度已经滞后于抗生素耐药和被淘汰的速度。
为此,学术界警示抗生素后时期已经来临,呼吁制止滥用抗生素,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希望谋求对抗生素耐药及其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
这就是抗生素感染防治的现状。
严峻的形势在告戒学术界和警示临床医师如何面对现实,怎样对待未来。
烧伤属于开放损伤,感染在所难免。
严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难度大,治疗周期较长,耐药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和感染性并发症常使烧伤救治陷于被动,致使感染成为烧伤首位致死原因。
感染还会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致死。
为此,烧伤感染倍受重视,感染防治成为烧伤救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驾驭烧伤感染这一首位致死原因,就容易在治疗中争取主动,从而赢得更多救治成功的机会。
抗生素在烧伤感染的防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烧伤外科自然成为抗生素用得最多和新抗生素用得最早的科室之一。
60年代烧伤外科临床经历长期大剂量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的阶段。
这种被喻为狂轰滥炸似的抗生素治疗并没能给烧伤救治带来帮助,却诱发耐药问题。
深度烧伤切削痂手术的改进给严重烧伤救治带来转机,但却没能摆脱感染的威胁和对抗生素的依赖。
随着抗生素发展和产品换代,烧伤外科顺应形势,一直走在使用新抗生素的最前列。
二十年来,基础研究和机理探讨深刻揭示烧伤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影响烧伤预后的重要性,呈现烧伤感染防治中抗生素应用的新潮。
由于制服感染的目标明确,为摆脱治疗被动局面,形成主动积极预防的策略,再次掀起抗生素大战。
强调伤后立即常规使用最新的广谱抗生素,对二线抗生素不留一手,把新的顶级抗生素一次到位的用药方法。
有的更把三种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有的还把抗生素纳入休克复苏治疗。
更有甚者,宣称用抗生素的目的是寻求放心。
可以说,这些做法是在谋求放心前提下不惜代价和不顾后果进行预防的万无一失的顶级措施。
新一轮抗生素大战正在重蹈六十年代用抗生素狂轰滥炸的覆辙。
不难想象,在耐药抗生素迅速发展和医院感染日趋严重的形势下,这种做法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尽管近期提出早用早停的用法,以期减轻不良后果,但不良影响却明显暴露,并日趋严重。
值得提示的是,重症监护病房和烧伤科是医院感染和耐药致病菌感染流行的来源。
在此提请注意,应该如何对待抗生素学术界发出的流行病学预警信息。
值得反思的是,积极预防能带来消极影响,意欲取得良性后果竟会造成负面效果,谋求放心的做法却招致更大的担忧。
烧伤外科学术界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面是否存在误导,值得烧伤外科学术界反思。
二、烧伤感染预防性抗生素用药的策略、原则及存在的问题烧伤创面感染会造成局部炎症,可促成和加重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并能加深局部损害,延迟创面愈合。
特别是侵袭性感染,全身和局部变化和损害更为明显,可以危及生命安全。
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影响肠黏膜屏障,引起肠道菌和毒素移位,可能引发肠源性感染,后果不可低估。
烧伤感染性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尤其是耐药致病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病情复杂严重,治疗难度大,预后很差。
从战略角度考虑,要从预防上谋求出路,建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烧伤外科临床的战略地位,使预防性抗生素在烧伤临床成为常规治疗措施。
但这并非没有问题。
试看医学领域滥用抗生素问题的主要方面之一是抗生素预防应用,而这在外科领域显得尤为突出。
感染问题较大和使用抗生素最多的烧伤外科在这方面岂能例外。
提出问题的本意并非要废止抗生素预防应用,而是要解决抗生素预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争取抗生素在预防感染方面能用得规范,把滥用抗生素的不良影响减到最低限度。
要使预防性抗生素用得有目的,用于关键,解决问题,还不使产生或尽少发生不良后果。
提倡增强正面效果,压抑负面影响,即所谓扬长避短的思路和做法。
这应该是治疗的本意和希望。
这应该是烧伤学术界推行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初衷,想必不致引起重大分歧。
预防感染就是要预防脓毒症和感染入侵,意在于消除全身性感染的威胁。
抗生素通常被比喻为抗感染的武器,视致病菌为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之敌。
武器应该用于敌进犯和入侵的关键时刻。
对入侵的致病菌,在感染未能或刚开始形成的关键时刻,要采用广谱强有力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此即主动治疗,是及时消灭入侵的致病菌和保证患者安全的治疗。
这种预防的目的性明确,处置有的放矢,措施积极主动。
所花代价小,却能取得符合防治原则的效果。
也是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策略、原则和方法。
严重烧伤虽然普遍存在上述可能,但真正受到威胁的是早期耽误治疗的群体,即延迟复苏和伴有吸入性损伤或复合损伤的严重患者。
这类烧伤起码存在复苏和清创不及时和不得力的情况。
提示机体内环境紊乱,全身免役机能低下,有可能形成致病菌入侵的感染灶。
由于严重休克可致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还存在肠道细菌移位,因之导致肠源性感染的可能。
存在感染性并发症的威胁。
这些都应该主动治疗。
这就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指征。
按照这一思路和动机使用抗生素就属于指征用药,符合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原则。
反之,自然不符合原则。
由于好心和小心,为了放心或其它目的,不论有无用药指征,不管有无致病菌入侵的威胁,只为图心理平衡或以措施到家推卸责任,或者还有其他特殊原因,烧伤后不加区分地给予新的、非一线的、广谱抗生素,甚至还要联合用药,这种做法不足取。
总的说,不加区分地无指征地应用抗生素是盲目的和违反原则的。
三、有关争议的由来感染入侵的规律为学术界所公认。
首先应该明确有无感染;其次应搞清是否存在感染的威胁。
总的说是致病菌入侵和机体防御机能的力量消长和较量的结果。
感染的来源可以来自外部,也可以来自内部。
后者指的是体内潜在的感染灶和肠道存在的细菌库。
肠道细菌移位研究使得有关认识得到深化。
这一进步值得赞赏。
然而,对烧伤延迟复苏带来感染的威胁认识不足,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存在着盲目性。
根据临床经验,都经历过对爆发性败血症处置不利的被动阶段,及早改变用药策略。
而有的却待肠道细菌移位的研究后才改变观点。
问题在于如何把握和发展这一进步。
临床上认真分析病史特点,了解病情发展趋势,把握治疗方向,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应该看到,抗生素既能抑制和杀灭细菌,又可损害机体和危害社会。
明确用药指征和严格合理用药应该是烧伤感染防治的原则基础。
遗憾的是,这并非学术界的共同心声,学术交流公开了分歧。
问题在于偏离正确认识,提出超越客观把局部看成为全局的观点。
即在烧伤救治开始就把最新的,非一线的,广谱抗生素一次到位全身应用,甚至还要联合应用。
这一原则方法并非新创,而是针对危重的,原因不明的,特别是没能鉴定出致病菌和不掌握药敏实验结果的严重全身性感染所必须采用的原则方法。
这本是原则真理和正确方法,也是烧伤救治应该采取的策略原则和治疗方法。
然而,不加区别地,把它扩大到烧伤早期每一个患者,这无疑是错误的。
由于抗生素后时期的到来,抗生素合理应用的问题更值得重视。
烧伤外科还是耐药菌株形成的场所和传播的来源。
烧伤外科界存在的与抗生素学术界倡导的原则方法背道而驰的观点,做法和导向令人担忧。
这就是有关问题分歧的由来和争议的所在。
四、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联系当前,临床医学正在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发展。
由于临床医学研究受到一定限制,实验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床医学的很多发展都得益于实验研究的成果,很多实验研究的成果给予临床研究以很大的启示和支持。
但这并非说实验研究结果可以直接用于临床。
主要是因为实验研究设置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其共同特点是在烧伤早期从大量灌入细菌,通过腹腔淋巴结、远隔脏器、和局部水肿液与创面水疱液的微生物检测证实肠道细菌移位,提示伤后一开始就造成致病菌入侵,对全身构成极大危害。
为此,警示临床重视,提出上述的积极主动治疗方案,犹如战争的主动出击。
如何看待研究结果是搞清问题的关键。
实验研究是验证临床问题的科学手段,而临床实践也是验证实验研究的科学准则。
从两方面看才能搞清楚。
首先,实验模型是以特殊手段来模拟临床,即人为地以大量细菌制造成肠道细菌移位,认为已经构成肠源性感染。
由此要主动出击进行大围剿,似乎无可非议。
但结论却从实验室动物转成临床病情,引申变成临床规律和治疗原则,这难以自圆其说。
尽管肠道细菌移位可以发生在伤后早期,但这主要发生在延迟复苏的严重烧伤休克群体,这在临床只是少数。
情况不同可多可少,但毕竟不是全体。
其次,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并不等于就是肠源性感染,肠系膜淋巴结微生物检测阳性本身说明是体内针对肠道入侵的防线。
退一步说,细菌超越淋巴结防线,在血或远位脏器中检测到示踪的致病菌,只能说明传播途径,却不等于是肠源性感染,更不能说就是败血症。
从实验角度分析,似乎无可非议的措施的目的性和必要性都不明确。
少数可能和不明确说明实验结论不客观不实际。
把实验结论引申到临床,实属过分。
把人为设置的情况硬说是临床规律,把抗感染的武器当作治疗烧伤的药物常规应用,提出烧伤后应当即刻按疗程给药,尽管近来改为快用快停以便消除弊病,但作为烧伤常规治疗,概念上不合理,导向上不能说没有问题。
五、提倡合理应用抗生素烧伤会发生感染。
严重烧伤感染或感染性并发症可以致死。
重视抗生素治疗十分应该。
问题是应该如何使用和用好抗生素,因为抗生素有抗感染的一面,也有带来毒副作用和诱发耐药等危害患者的一面。
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抗生素学的一个重要专题,早有原则和方法可以遵循。
烧伤临床把有关原则和烧伤临床实际相结合就可以发展适合烧伤临床的用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