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6.3《测量物质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6.3_测量物质的密度_ppt课件(人教版)
3、为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 以下实验:先用天平称出一蜡块的质量为18g,在量筒中盛水60cm 再把蜡块和体积为10cm3的铜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当其全部浸 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90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 )
A、1.8×103kg/m3 C、0.6×103kg/m3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自我测评
1、某同学从一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 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这块岩石的密 度是_______kg/m3,这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与那一大块岩石的密度 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一小瓶的质量为78g,装满水时总质量178g,则这个小瓶的容积 是_____cm3。一次测量中,先在这个空瓶中装入少许某固体颗粒, 称得总质量为132g,再往瓶内注满水,称得总质量为212g,则这 种固体物质的密度是______kg/m3,它可能是________。
2021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第 1 页 共 20 页6.3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量工具:密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量筒(量杯)、天平。
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1)量筒的使用:如图(1)所示,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单位和分度值(常见量筒单位是ml ,1ml=1cm 3,1l =1000ml=10-3m 3;图(1)中,量筒量程 100 ml ,分度值 2 ml );二、量筒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三、当液面是凸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凹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图(2)中,红线表示正确读数的视线方向,此时读数为7.0ml )。
图(1)图(2)(2)天平的使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液体密度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如下:(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2)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m 2;(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图(3)液体密度测量图(4)固体密度测量1.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测量是本节乃至本章的重点内容,在第六章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也是常考内容,所以,对本节的学习更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量筒的使用、密度公式、液体密度测量、固体密度测量、密度计算和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会经常出现,属于常考内容。
有关密度测量有时作为一个考题,有时也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考题。
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密度的测量方法、密度测量的步骤、密度测量注意事项和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量杯)的用途:测量液体物质的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2、量筒的使用方法:[1]、“看”:单位[1L=1dm31mL=1cm3][2]、量程、分度值。
[3]、“放”:放在水平台上。
[4]、“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二、固体体积的测量1、形状规则的物体:用刻度尺测量出其对应边的长度,再用公式算出体积。
2、较小的且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借助量筒,用排水法、针压法、沉坠法等方法测出体积。
体积较大的可以用溢水法测体积。
[1]、排水法如图甲所示,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若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将小固体用细线拴住,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2;待测固体的体积V=V1-V2。
若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可用一根细长的针将其压入水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2;此方法为“针压法”。
[2]、沉坠法如图乙所示,若待测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将待测固体下方拴一个密度大的物块,先将物块浸没在水中,测出物块和水的总体积V 1,再将待测固体也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的总体积V 2,待测固体的体积V =V 1-V 2。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vm =ρ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具体如下:1、测量固体的密度:[1]、原理:vm =ρ[2]、方法:m注意:①取水要适量,使塑料块放入后既能完全没入,同时又不会超出刻度线之上;②为了便于操作,用细线系住塑料块轻轻地放入量筒中,以防水溅出或砸坏量筒;③所测固体既不吸水又不溶于水(如海绵、软木块、蔗糖块等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更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金属钠);④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2、测量液体的密度:[1]、原理:vm=ρ[2]、测量步骤:(1)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2)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3)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4)得出液体的密度。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课题名 6.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深入理解密度,特别是对公式的理解与计算。
2.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使用量杯(量筒)测量体积的方法。
二、科学思维通过量筒或量杯的使用,间接测固体的体积,学会等量替换的科学思维。
三、科学探究学会测量物质的密度方法。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和密度的概念有深刻的认识养成乐于探究的意识。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测量不同状态物质的密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天平、量筒、食盐、小石块、烧杯、水。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你能判断苗族姑娘所佩戴的银色饰物是什么物质吗?生产、生活中常要知道某种物质的密度,那么如何进行测量呢?只要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就能算出物质的密度。
二、新课教学(一)量筒的使用教师展示一个量筒(或量杯),告诉学生用这个量筒(或量杯)就可以测量水和塑料块的体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量筒(或量杯)的结构.生:量筒(或量杯)上有单位毫升(mL)、刻度值.教师提醒:1mL=1cm3.不同量筒(或量杯)的最小刻度值可能不同,大家在使用之前,先要看清楚,以免读数时弄错了.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多媒体课件)量筒和量杯是用来测液体体积的工具.量筒或量杯的壁上均有刻度,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分度值,表示量筒或量杯的精确程度.通常情况下,还标有100mL、200mL或500mL等字样,这些字样均表示量筒或量杯的最大量程,即最多能测量的体积是多少毫升.在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无论液面下凹还是上凸,测量者读数时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底部或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好,下面请大家思考,如何用量筒量取体积为50mL的水.请几位同学上台给大家演示.学生上台操作演示,教师和学生评判.教师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同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正确和错误的读法让学生判断.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面的凹液面相平齐(注:如果是凸液面,则视线与凸液面相平齐).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乙、丙图错在哪里?会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教师请三位学生演示乙、丙两种操作,并引导学生分析,然后作出总结:乙图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大,丙图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既然量筒可以测量出液体的体积,那么不妨由乌鸦喝水想到利用固体排开液体的方法间接测量出排开液体的体积便知道固体的体积.下面请大家思考如何利用量筒测量出这个不规则小固体(塑料块)的体积.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如何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如何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多媒体课件)利用量筒或量杯测量不规则小固体(塑料块)的体积(排水法):①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1;(如图甲)。
(2014)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上6.3测量物资的密度
V V2 V1 3 3 3 (g/cm ) V2 (cm ) (cm )
50
60
80
m m = = V V2 V1
20
2.5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思考:先测质量还是测体积?
考点
1.对实验步骤排序: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 m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向量筒倒入适量水,测出的水的体积 V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m V
m2-m1 m2
表达式
=
V V 注意:因为烧杯内会残留水,所 偏大
以பைடு நூலகம்得的体积不是全部水的体积
【活动】
原理
器材
测量液体的密度
m ρ V
天平、量筒、烧杯 1.用天平先测空烧杯的质量m0; 2.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3.将烧杯中的被测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 4.计算液体的密度。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 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2,两 次读数之差 V= V2- V1
m 根据公式 求出石蜡密度 V
④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方法2:坠入法(配重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
ml ml
ml ml
V2 V1
金属块、石蜡
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1. 3.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V1
。
。
2. 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
4. 小石块密度表达式:
m m = = V V2 V1
实验数据的记录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密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天平、量筒等工具测量物质的密度。
3. 培养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练习题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考察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题目应涉及不同物质之间的密度比较、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等。
2. 实验操作实践学生需使用天平、量筒等工具,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际操作测量物质的密度。
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3. 观察与思考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判断,确定它们的密度大小。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密度与物质特性之间的关系。
4. 合作学习任务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探究等方式,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密度,并制作成PPT进行展示和讲解。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认真思考和操作。
2. 注重实验操作过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发现问题并及时记录。
4.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需分工明确,确保每个成员都有参与和贡献。
四、作业评价1. 基础练习题:评价学生对密度概念和计算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实践: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记录分析能力。
3. 观察与思考:评价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够发现和理解密度与物质特性的关系。
4. 合作学习任务: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包括成员之间的协作、成果展示和讲解等。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需要及时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对于实验操作实践和合作学习任务等需要现场完成或小组合作的作业,教师还需要进行现场评价和反馈。
3. 根据作业反馈,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密度相关知识。
4.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和强调,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堂(人教版)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2.设计有趣的实验和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设置合理的问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4.通过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和快乐。
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堂(人教版)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堂(人教版)6.3测量物质的密度。这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密度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阶段。主要知识点包括:密度的定义、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密度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密度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学会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质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物体的密度、判断物体的密度等。
2.实验操作: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验结果,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和“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激深入理解密度概念。实践探究教学法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这两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实践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精练版P631.量筒的作用: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专用仪器,也可以利用排开液体体积的方法间接地测量固体的体积。
2.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mL,1mL=1cm3=10-6m3。
3.量筒的分度值和量程量筒壁上相邻两条刻度线对应的数值差所代表的体积为分度值,最上面的刻度值是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即量程。
4.量筒的使用方法(1)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物体的尺度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量筒(以能一次性测量出被测液体的体积且选分度值小一些的量筒为宜)。
使用前,首先要认清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每个小格代表的刻度数)。
(2)量筒在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内的液面大多数是凹液面(如水、煤油等形成的液面),也有的液面呈凸形(如水银面)。
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保持相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解析: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剩余液体的体积读数偏大,即剩余液体的体积是小于9毫升的,因此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将大于15毫升减去9毫升的差值,也就是大于6毫升。
答案:B知识点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精练版P63拓展: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1.形状规则的物体(以长方体为例)(1)实验器材:待测物体、刻度尺、天平、砝码(2)实验步骤[测体积]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的长a、宽b、高c。
[测质量]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3)表达式:ρ=m abc。
2.形状不规则的物体(1)密度大于水的物体①实验器材:待测物体、细线、量筒、水、天平、砝码②实验步骤[测质量]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测体积]可用“排水法”间接地测其体积: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b.用细线将物体拴住缓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水和物体的总体积V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3.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测量方法。
4.知识讲解:讲解密度的单位及换算,介绍常见物质的密度值,引导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小组讨论: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增强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工具进行物质密度的测量,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3.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利用数据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
4.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2.掌握密度公式:推导密度公式,解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3.讲解密度单位:介绍密度的国际单位制,讲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举例说明: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密度值,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好习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密度知识的掌握。
五、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巩固:请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重点加强对密度概念、密度公式及单位换算的掌握。通过此类题目,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扎实的理论基础。
例题:计算以下物体的密度,单位为kg/m³。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观察、精确测量的习惯。
3.使学生认识到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块浮在水面上、油水分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密度概念。
2.基本概念:讲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物体沉浮的原理”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分享学习心得。
3.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密度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介绍密度公式,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计算物质的密度。
(3)讲解密度的单位及其换算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4)教师通过动画、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密度对物体沉浮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探讨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物体沉浮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途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教师在小组间进行巡视,提供指导和支持。
2.教学活动设计
(1)实验演示:教师首先进行实验演示,讲解实验步骤、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学生观看演示,并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验操作。
此外,在作业布置和反馈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的作业质量不高,存在计算错误和实验数据处理不当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作业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1.密度概念
-密度的定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密度公式:ρ = m/V
2.密度的单位
-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2)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存在困难,不知道如何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如何求平均值、如何判断数据的可靠性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这些方法。
(3)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技能不足的问题,如使用天平、量筒等实验仪器的操作不熟练。教师应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3)实验操作技巧:学生需要掌握测量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方法,包括使用天平、量筒等实验仪器。教师应重点讲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如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如何正确读取体积值等。
2.教学难点
(1)密度公式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可能对密度公式ρ = m/V的理解不够深入,不清楚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如不同物体密度的计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共21张PPT)
密度的测量: ρ=m/v
需要测量的量: ①质量:m ② 体积V
①质量:m 天平(使用方法)
② 体积V ①质量:m
规则: 刻度尺
不规则:量筒(量 杯/使用方法)
天平
② 体积 V : 量筒
一、量筒的使用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2.观察量筒,思考课本 P117 [想想 做做]中的问题。
•
9、要 学 生 做 的 事, 教职员 躬亲共 做;要 学生学 的知识 ,教职 员躬亲 共学; 要学生 守的规 则,教 职员躬 亲共守 。2021/8/102021/8/10Tuesday, August 10,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02021/8/102021/8/108/10/2021 9:59:05 PM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2)测量结果偏大(因为体积偏小)
其它方法(2)
用天平测 读量杯内 量杯和液 液体的体 体质量 积V
M1.
将液体全部倒出 用天平测量空-m2
2)测量结果偏小(因为质量偏小)
7.注意量筒的读数应该
量筒里的水 面是凹形的, 读数时,视 线要跟凹面 相平.
?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 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 块的密度吗?想想看, 有什么好办法?
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引入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密度概念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实践操作与理论结合: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密度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处理能力,以及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实验报告,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具体的反馈意见,包括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提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密度的定义图解、密度公式示意图、实验操作步骤图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辅助,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密度概念的讲解和练习:通过举例、讲解、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密度概念,避免混淆。
2.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减少实验误差。
3.增加课堂互动和参与度: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测量物质的密度的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物体,如石头,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物体的密度吗?它与其他物体相比,密度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密度与物体特性的关系。
2.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并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密度的定义,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2.学会使用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熟练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方法。
3.能够根据密度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测量物质密度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2.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科学思维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3.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浮在水面的木头、沉入水底的石头,让学生初步感知密度的存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密度的定义,即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并给出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讲解密度与物质种类、温度、状态等因素的关系,强调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在之前的物理学习中,掌握了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密度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如何准确测量物质密度以及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学习与探索。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存在思维定式,需要引导他们运用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章节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关注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动手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同时,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物理学科的趣味性,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
(3)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
ρ 和石块总体积V2;
(4)计算小石块密度:
=
m V
=
m V2-V1
(5)将数据填写到以下表格中,计算出结果
• 石块
• 质量 m/g
• 石块放入 • 石块和 • 石块体 • 石块密
前
水
积
度
• 水体积 • 总体积 • V=V2- • ρ/(g/cm V1/cm3 V2/cm3 V1/cm3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
试验目标:1、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2、使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3、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 密度。
试验器材:天平和配套砝码,量筒,小石块, 玻璃杯,水,食用盐,细线。
第1页
试验步骤:
1、测量小石块密度
(1)用天平测出石块质量 m;
(2)用量筒测出水体积V1;
剩下盐水 • 质量 质量m2/g m=m1-
m2/g
• 量筒中 • 石块 盐水体 密度
积
• ρ/(g/c
V/cm3 m3)
第3页
第2页
2、测量盐水密度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总质量 m1; (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盐水质量m2;
ρ (4)计算盐水密度:
=
m V
=m1V-m2
(5)将数据填写到以下表格中,计算出结果
• 玻璃杯 和盐水 质量
m1/g
• 量筒中盐 • 玻璃杯和 水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单元6.3测量物质的密度
仰视读 数偏小
4.量筒的读数方法
用量筒测液体的 体积.量筒里的水 面是凹形的,读数 时,应把量筒放在 水平桌面上,观察 刻度时,视线、刻 度线与量筒内液体 的凹液面最低处三 者保持水平。
A. 等于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确定
解析:读数时俯视刻度,读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大; 读数时仰视刻度,读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小。本 题中,第一次读数是俯视,量筒内水的实际体积 小于20mL;第二次读数是仰视,量筒内剩余的水 的实际体积大于12mL;故倒出的水的体积小于 8mL。选C。
v v2 v1
V1 (cm3 )
V2 (cm3 )
Ⅲ:设计表格并将实验数据记在表中,求出石块的密度.
石块的质量
石块放入前水 石块和水的总 石块的体积
的体积
体积
石块的密度
m( g ) V1(cm3 ) V2 (cm3 ) V(cm3) (g/cm3 )
问题:测量固体的密度时,为什么要先测质量再测 体积?如果先测体积会导致什么结果?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测量: ρ=m/v
需要测量的量: ①质量:m ② 体积V
①质量:m 天平(使用方法)
② 体积V ①质量:m
规则: 刻度尺
不规则:量筒(量
天平
杯/使用方法)
② 体积 V : 量筒
量筒
量杯
一、量筒的使用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2.使用前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 标度; 3. 常用标度单位: 毫升 mL (ml)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实验操作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密度测量实验,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实验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并进行讨论,分享实验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5)总结讲解环节:教师讲解实验结果,强调密度的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5. 总结讲解:讲解实验结果,强调密度的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
6.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教学评价: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体现在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三个方面。
1. 科学探究:通过密度测量实验,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培养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并得出结论,从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密度测量的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密度测量技能。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设计者:黄中伟审核者:
引课一.复习导入,观看“他们质量相同吗”flash
他们质量不同是因为密度不同,
思考
根据什么原理来测量呢?
质量及单
二.认识量筒,并学生使用量筒
1.量筒以什么单位来标度的?
2.量筒的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4.量筒的读法方法
三.flash动画展示量筒的作用方法和读数练
习.
四.分组实验一:测量盐水的密度
1.讨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
2.讨论实验方案
3.分组合作进行实验
4.评价交流
五.分组实验二:测量小石块的质量
1.讨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
2.讨论实验方案(例如小石块体积如何测量?
先测小石块质量好还是先测体积好?)
3.分组合作进行实验
4.评价交流
六.课堂评价(砸金蛋抢题练习)
1. 1.以下四组器材中:
(1)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2)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3)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学生观察各自手上的量筒,
考问题,
为量筒作广告。
学生观看动画并练习量筒读数
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进行实验,
让个别组展示实验方案和分享
实验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进行实验,
让个别组展示实验方案和分享
实验结果
学生先做导学案上与金蛋相对
应的练习题,
进行练习题的分享交流
(4)弹簧测力计、水、细线、烧杯.
能测出一个形状不规则石块密度的是()
A.(2)(4) B.(2)(3)
C.(1)(2)(3) D.(2)(3)(4
2.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
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
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
的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3. 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
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
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
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
④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
⑤调节好天平;
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 ⑤④②③①⑥
B. ④⑤③②①⑥
C. ③②①⑤④⑥
D. ⑤④③②①⑥
......(4、5、6、7、8、9题详见导学案)
七、小结:学生自行总结学到了什么?
提问学生回答
八、板书设计:
理清条理,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