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导电机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稳定钙钛矿型质子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稳定钙钛矿型质子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等 各 个方 面 。质予 的 直 径很 小 , 而 且 重 量 较 轻, 可 动 性 很 强 的 质 子和 离 子不一 样 , 质子 式, 其 一般 是 位 干其 他 各种原 子 的 电子 密 度 矿 型 氧化 物质子 的 一 般传 导 动力原 理 , 根据
未 来 的 发 展 趋 势 更 加 倾 向于 研 究钙 钛 节还 有 很 多的 测 量与研 究 工作 没 有进 行, 并 此 种 一 般 工作 原 理 能 够 发现 对 质子 导 体 材 致 密 切 的 研 究 操 作 。 当前还是单纯的停 留
! Q:
Sc i enc e a nd Tec hn ol og y I n no va t i on He r a l d
研 究 报 告
稳 定钙 钛矿 型质 子 导体材 料 的研 究进 展① ②
( 1 .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赵海燕’ 李影 毕春 波’ 郝增川’ ; - . 7 t . 1 : 唐山 0 6 3 0 0 9 ;2 . 唐 山时创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成 均 相质子 导体 以及 异相 质子 导 体两 种。质 广阔的, 可是 就 目前 这个 阶 段 来 说 , 还 是在
势。 现 如今 , 对 新 材 料 复合 型钙 钛 矿 型 高 温
研究 还没 有进行 深入 全 面的 活动 开展 进行,
并且 在 这 之 中中 温 区 的 质子 浓 度 与 传 导 细 且 品 粒 电 阻与 晶界 电阻 还需 要 开展 更 为 细
以及水发生反应 , 遣成其组织结构遭到破 坏, 实际使用性 能降低 等等。 除此之 外, 文中重点分析了 钙钛矿型质子导体材料 中 存在的具体 问题 和
未 来 的发 展 趋 势 。
关键词 : 质子 导 体

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的研究进展

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的研究进展

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的研究进展第l7卷第2期2006年6月化学CHEMICAL研究RESEARCHV0I_l7No.2Jun.20o6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的研究进展李芳(辽宁石油化工人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摘要:介绍了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的应用,结构,质子传输机理以及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地综述了钙钛矿型和非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的多种结构类型以及其质子传导机理的最新理论研究,同时分别介绍了两种质子导体的发展概况和面f临问题,展望了未来质子导体的发展前景.关键词: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钙钛矿;综述中图分类号:06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011(2006)02—0108—05 ResearchDevelopmentofSolidElectrolyteProtonConductorsLIFang(PetrochemicalEngineeringFaculty,LiaoningUniversityofPetroleum&a mp;ChemwalTechnologyFushun113001,Liaoning,China)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dtheapplication,structure,transportmechani smandnewlyresearch developmentofsolidelectrolyteprotonconductors.Manystructuraltypesan dnewlytheoreticalprogressofperovskite--basedandnon—-perovskite--basedsolidelectrolyteprotonc onductorswerereviewedinde?-tail.Atthesametimethedevelopmentsurveyandfacingproblemsoftwokinds ofprotonconductorswerereported,respectively,aswellasthefutureprospectofprotonconductors wasdiscussed.Keywords:solidelectrolyte;protonconductor;perovskite;review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固体材料在能量转化,气体分离,气体传感器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以氢气为代表的新型替代能源的研究,但是氢气分离难度较大,费用较高0.现在各国竞相研究的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透氢膜材料可在800℃以上操作,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理论选择性可达到100%,可对氢气进行一步分离而得到纯净氢气,大大节省了操作费用和材料成本.因此以高温质子导体陶瓷膜为代表的固体电解质材料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高温质子导体除了在氧气分离方面具有巨大用途外,还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气体传感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当今开发的高温质子导体主要集中在钙钛矿型固体氧化物材料,中温和低温质子导体主要集中在磷酸盐和硫酸盐系列.作者主要对近年来钙钛矿型质子导体的传输机理理论和新材料研究进行论述,同时也对中低温质子导体的研究进行一些简介.1钙钛矿型质子导体的结构和导电机理研究进展1.1钙钛矿型质子导体的结构钙钛矿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晶体结构,其具有ABO,化学式(A可以为+1,+2,+3价阳离子,B为+5,+4和+3价的阳离子),其中B位于6个O一构成的八面体中心,A 位于4个八面体的中心,与O一构成12配位(见图1).通过对A和B位阳离子进行掺杂,例如用+3价的稀土离子M代替+4价B位离子,这样收稿日期:2005—12—2O.作者简介:李芳(1978一),女,助教,从事物理化学研究.E.mail:*********************第2期李芳: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的研究进——一—就产生了过剩的负电荷,为保持材料整体的电中性,必然产生带正电的氧缺陷V..或电子孔穴h.,构成ABM..O一(x为掺杂元素所形成的固溶体的范围,X≤O.2;8代表每个钙钛矿单元中所含氧缺陷的个数).第二类为复合钙钛矿的结构,例如A:(B’B)06或A(B’B)09型,其中A为+2价阳离子,B为+3价或+2价,B,,为+5价,B和B,,偏离了化学计量比而产生氧晶格缺陷,即A:(B.+B,,.一)O一或A(B.+B,,一)O.,典型的例子为Ba,(caNb)O一(即BCN18),其具有较高的质子导电性.●A●BoOOxygenoetahedm图l钙钛矿氧化物晶体结构图F培lSchematicstructralpatternsofperovskiteoxidecrystalline1.2钙钛矿型质子导体导电机理研究进展钙钛矿固体氧化物质子传导机理的研究经历了很多年,现在基本上形成了共识.钙钛矿型氧化物,例如BaCeY0,本身并不含有能够释放出质子的成分,其质子来源是氧化物的氧品格缺陷和环境中的水分子或氢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些氧化物当中,通过变价阳离子在钙钛矿晶体B位的掺杂产生氧离子晶格缺陷和电子孔穴,这些氧离子晶格缺陷和电子孔穴在质子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钙钛矿缺陷晶体的电导率作为离子掺杂量,水蒸气分压和氧气分压的函数存在着下面三个平衡(其在氧品格缺陷和环境气体问建立):V..-+1/202一0:+2h?H20+2h一2H+1/202H20+V?2H+0:其中V o1.,0:,h.,和K分别代表氧离子晶格缺陷,晶格氧,电子孔穴,质子和平衡常数,其中K3=K.K2.质子就是以上述机制形成的,当然在氢气气氛中还存在着H和0:反应形成HO的平衡.至于质子以什么样的机制在钙钛矿晶体内部进行体相扩散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人趋向于质子与晶格氧离子形成氢氧根离子并通过氧缺陷进行扩散,然而这样的扩散机制只有通过氢氧根离子连续传播才能实现.大量的证据趋向于不需要载体的自由质子传导,浓差电池测定],同位素传导效应],扩散的SIMS 研究和QNS_8],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近来发展起来的分子量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很好的模拟了单质子传导机理.质子是一个离子半径很小的粒子,它不可能占据一个晶格或正常的内部亚晶格位,它只能束缚于氧离子的电子云中形成OH’,同时质子在晶体内很容易环绕晶格氧离子作旋转运动(其旋转活化能为0.1eV_8),但是质子如果跃迁到临近的品格氧离子却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在较高的温度下其围绕旋转的氧离子会产生振幅较大的晶格振动从而与临近氧离子的距离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当两个氧离子之问的距离缩短到0.24~0.265rim¨..时,质子跃迁所需要的活化能就会大大减小从而质子跃迁到临近晶格氧离子上继续做旋转运动,因此可以把质子跃迁的活化看作是宿主氧离子和目标氧离子活化的一种表现,这也很好的解释了质子传导活化能与氧离子缺陷问的内在关系.Hempelmann深入研究了质子在钙钛矿氧化物SrCeYb...0中的传输机制¨,他在上述机制的基础上提出质子陷落机制,他提出通过Yh¨对ce的掺杂,Yb¨将带有一个有效负电荷并使所处的亚晶格发生了弹性扭曲,这样接近Yb¨的氧离子上的质子位就会发生变化形成质子陷阱来俘获质子,但是质子还会通过热运动获得足够的能量逃离陷阱区成为自由扩散质子.质子在没有被Yb¨影响的质子位的自由扩散和这种俘获扩散机制中交替进行,但是由于Yb¨量很少,所以自由扩散所占的比重要大一些.llO化学研究2006芷2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的研究进展2.1钙钛矿型质子导体的研究进展钙钛矿型高温质子导体在1980年首次被1wahara等人报道,1wahara 与其工作人员发现三价Yb离子掺杂的SrCeO,在高温含氢或含水气氛中具有质子传导性,他们的发现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因为如果能找到质子传输性能优良和稳定性较高的无机材料,其意义非常重大,世界各国都对该项研究表现出浓厚兴趣.钙钛矿型质子导体目前的研究焦点都集中于高的质子传导性能和高质子浓度的研究,这是由于当前虽然发现了质子传导率较高的质子导体,但是其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差距,除了质子传感器应用于工业测定微量铝以外,其他的如氢泵,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膜反应器,水蒸气电解等方面的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研究的瓶颈问题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固体电解质质子传导效率.典型的质子导体是SrCeYb㈣O,该物质是钙钛矿SrCeO,中的四价ce 离子部分被三价Yb离子取代而得到的,其在高温下(800—1000℃)的含氢气氛中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性.后来经过科学家的探索发现BaCeO,或SrCeO中的四价Ce离子被三价的阳离子代替都可以产生一定的质子电导性.SrCeO基的质子导体发现以后,人们又发现LaScO3基的氧化物,Y2O陶瓷,CaZrO3,BaZrO3,SrZrO等氧化物15,16]经过掺杂也具有质子导电性,但是质子导电性相当低.在这些钙钛矿氧化物中BaCeO,基氧化物具有最高的电导率,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氧离子对电导率的贡献会着提高,而SrCeO,基化合物的质子传导性虽然较低,但是氢离子的迁移数相对要大一些.锆基氧化物陶瓷掺杂的钙钛矿质子导体虽然电导率低一些,但是其又具有较强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总之在这些早期研究的钙钛矿质子导体中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因素,某一些性质得到改善后,另外一些性质就会下降,因此能够找到各种性质都符合要求的质子导体需要人们通过各种分析仪器和最新理论深入分析内部微观结构.近年来人们发现复合钙钛矿质子导体Ba,Ca¨Nb㈤O,(BCN18)是一类很有前途的质子导体,BCN18每个钙钛矿单元中含有0.18个质子位,其与一些典型的钙钛矿质子导体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一些氧离子缺陷的钙钛矿型质子导体甚至具有更高的质子浓度,例如BaYSnO¨(每个单元有0.5个质子)和Ba,InSnO”(每个单元有1个质子),这些钙钛矿质子导体的氧缺陷可以溶解来源于水中的氧离子,并且质子作为电荷补偿同时溶解于钙钛矿型质子导体中,如果质子是无序的,质子导体就保持着质子化的钙钛矿结构;如果质子是有序的,质子导体就保持着一种氢氧化物结构.当然要弄清质子导体内部的一些微观结构还需要最新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同时高温原位有序一无序过程的缺陷结构研究也必不可少.对于各种质子导体来说,人们采用各种各样的合成技术.德国的SchoberI17j运用丝网印刷涂层技术合成复合膜实现氧离子导体向质子导体的转化.我们知道具有萤石结构的YSZ是一种典型的氧离子导体,其也是目前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但是YSZ的质子电导率很低,Schober通过涂层技术在覆有5I~mYSZ层镍基载体上涂上BaO或BaCO,层,然后经过干燥,焙烧等工艺生成BaZrYO,:质子导体,其在成熟的YSZ薄膜工艺基础上将其由氧离子导体转化为质子导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Taniguchi等人组成的科研小组先后开发了多种质子导体,例如BaCe.GdO质子导体¨,该质子导体有很高的质子导电性,但是稳定性较差,在水蒸气或CO气氛中质子导电性下降得很厉害.后来他们开发了质子电导率和稳定性都很好的BaZro.CeIn.+O,一,该质子导体在氢气气氛中具有很好的质子传感特性,其电池的输出电流在各种温度下与氢气呈现很好的比例关系,因此该质子导体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传感器用质子导体.Lin等人¨研究了SrCeO,基的化合物,他们采用液相合成法改变了传统的固相合成的简单模式,在sr.CeO,基钙钛矿化合物中掺杂Tm,在合成中严格控制焙烧温度获得了相结构单一的SrCeTmO薄膜,并把其负载在相同材质的多孑L载体上,其质子导电性与质子导电性较好的SrCeYb.O相当.美国阿贡实验室在发展氧气分离技术方面成绩优异,他们发展了金属陶瓷复合膜.为了发展不需要外电路的质子导体透氢膜,他们在BaCeO基氧化物中加入导电性较好的透氢金属或合金,这一技术弥补了单一BaCeO基钙钛矿结构电子传导性能不足的缺陷,大大提高了该金属陶瓷膜的氢气通量,并节省了贵金属钯膜所需要的高额费用.除了这些化学计量学的钙钛矿质子导体外,有些科研小组研究非化学计量学的钙钛矿质子导体,例如BaCeO,基氧化物中掺杂过量的氧化钡.经过水蒸气吸收和导电率的测试,Kreuer指出过量的BaO形成了晶第2期李芳:固体电解质质子导体的研究进展111界相.最近Haile等报道在Gd掺杂的BaCeO,基钙钛矿氧化物中过量BaO有助于提高氧化物的致密化,同时提高质子导体的导电性能,但是过量4%的BaO会在反应中与CO反应最终破坏膜的机械性能.2.2其他类型质子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除了钙钛矿型的质子导体外,一些非钙钛矿的氧化物和盐类也具有一定的质子传导性,例如磷酸盐和硫酸盐类,当然其质子传导性比钙钛矿型质子导体要低一些,但是它们的使用温度较低能耗小,例如Ln:ZrO和CsH:PO,甚至一些报道指出0【-A1:O,陶瓷也具有一定纯质子传导性.当前研究比较多的低温无机质子导体大部分是含有易挥发物质的硫酸盐和磷酸盐,例如CsHSO和CsHPW.O∞,国外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它们在较低温度下就具有一定的质子传导性,其最新研究结果见文献[2l,22].一些研究人员还发现sol一中的硫原子可以被变价的磷原子部分随机替代从而产生部分占据的质子位,但是这类可以实际应用的低温电解质质子导体还没有出现.新疆大学的王吉德等人在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CeO的萤石结构基础上通过掺杂La,Y,Gd,sm等元素设计了ce㈣MO一质子导体,其质子导电率分别达到7.2,7.5,7.7,8.2nmol?s~?cnl~,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并把这一质子导体用于了合成氨反应.美国阿贡实验室_2..在发展氢气分离技术方面发展了金属陶瓷复合膜.他们认为质子导体的导电性能达不到氢气分离的要求,于是他们在陶瓷相中加入了体积分数为40%~50%的透氢金属或合金.这一技术使得氧离子和电子在两相中独立传导,大大提高了氢气透量,并且也节省了单一贵金属透氢膜的高额费用.例如他们设计的Pd/YSZ透氢膜氢气通透量达到了20cm(STP)/(rain?cm)(900oC,22Ixm),并且他们发现膜厚度与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关系,在膜较厚时为体相扩散控制,而当膜厚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表面交换反应开始变为速率控制步骤,这一发现为透氢膜的膜厚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3质子导体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无机质子导体由于耐高温,耐腐蚀,使用方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无机质子导体与已经商业化的有机质子交换膜相比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材料制作费用高,质子传输效率低,稳定性较差,重复性不好等等,所以无机质子导体虽然在过去2O年来逐步兴起并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商业化产品如透氢膜,燃料电池装置等具有重要意义的产品仍然很少,但是我们相信在未来lO一2O年里,将会看到无机质子导体的重大进展.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环境保护,诸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汽车尾气等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环境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会迫使世界各国加大研究力度,而无机质子导体被给予厚望.例如燃料电池技术已经13趋成熟,如果再在无机质子导体方面获得突破,它会在燃料电池方而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随着各国对替代型能源氢能的重视,无机质子导体透氢膜在氢气分离方面也会大显身手.这种在环境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巨大需求会促使无机质子导体在不远的将来获得巨大进展.参考文献:[1]SiriwardaneRV,PostonJrJA,FisherEP,eta1.Characterizationofceramic hydrogenseparationmembraneswithvaryingnick-elconcentrations[J].Appls”r厂Sci,2000,167:34—50.[2]Y amaguchiS,Y amamotoS,FsuchiyaB,eta1.Constructionoffuelreforme rusingprotonconduetingoxideselectrolyteandhydro—gen—permeablemetalmembmnecathode(J].I,PowerSources,2005,145:7 12—7I5.[3]王吉德,宿新泰,刘瑞泉,等钙钛矿型高温质子导体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4,16(5):829—835.[4JKatsuhiroN,TomonariT,Shin—iehiK,eta1.ProtonconductionindopedI aSeO3perovskites[J],SolidStatelonics,21304,175:553—555.[5]SutijaD,Norbyr,BjiimbomP.Fransportnumberdeterminationsbythecon centrationcell/open—circuitvohagemethodforoxides withmixedelectron,ionic,andprotoniceonduetivily[JJ.删,Statelonics+1995,77:167—174.[6]SeherbenT,NowiekASBulkprotonicconductioninYb—dopedSrCeO3[ J],.SolidStatelonics,1996,35:189—194.[7]DeSouzaRA,KilnerJA,SteeleBC1t.ASIMSstudyofhydrogeninaccepto r—dopedperovskiteoxideslJJSolidStateIonics,1995.77:18O—I84.[8]PionkeM,MonoT,SchweikaW,eta1.Investigationofthehydrogenmobili tyinamixedperovskiteBa[ca()/3Nb(2]112化学研究2006镪O3-x/2byquasielasticneutronscattering[J].SolidStatelonics,1997,97:497—5 04.[9]MatzkeT,StimmingU,KarmonikC,eta1.Quasielasticthemulneutronsca tteringexperimentontheprotonconductorSrCe0Yb005H0.0202985[J].SolidStatelonics,1996,86(88):621—628. [10]KreuerKD.Protonconductivity:materialsandapplications[J].ChemM ater,1996,8:610—641.[11]MunchW,SeifertG,KreuerKD,eta1.Aquantummoleculardynamicsstu dyofprotonconductionphenomenoninBaCeO3[J].SolidStateIonics,1996,86(88):647—652.[12]MatsushitaE,TanaseA.Theoreticalapproachforprotonicconductionin perovskite—oxidecemmics[J].SolidStateIonics,1997,93(4):212—216.[13]HempelmannR.Hydrogendiffusionmechanisminprotonconductingo xides[J].脚B,1996,226:72—77.[14]KatsuhiroN,TomonariT,Shin-iehiK,eta1.ProtonconductionindopedL aScO3perovskites[J]ISolidStateIonics,2004,175:553—555.[15]MagrezA,SchoberT.Preparation,sintering,andwaterincorporationofp rotonconductingBao鲫zr08Y0.2O3—8comparisonbetweenthreedifferentsynthesistechniques[J].SolidStateIonics,2004,175:58 5—588.[16]HiroshigeM,TetsuoS,Hiroyasu1,eta1.Hydrogenseparationusingprot on—conductingperovskites[J].JAlloysCompd,2006,412:456—462.[17]SchoberT.Transformationofanoxygenionconductortoaprotonconduc torbysolidstatereaction[J].SolidStatelonics,2005,176:2275—2277.[18]NoboruT,TomohiroK,ChiharuN,eta1.CharacteristicsofnovelBaZr04 Ce04In0.2O3protonconductingceramicsandtheirap—plicationtohydrogensensors[J].SolidStatelonics,2005,176(40):2979—29 83.[19]ChengSG,GuptaVK,JerryLinYS.Synthesisandhydrogenpermeationp ropertiesofasymmetricproton.conductingceramicmembranes[J].SolidStatelonics,2005,176:2653—2662.[20]BalachandranU,LeeTH,ChenL,eta1.Hydrogenseparationbydensecer metmembranes[J].Fuel,2006,85(2):150—155.[21]ShuqiangW,JunichiroO,MasaruO,eta1.Pr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 onofproton—conductingCsHSO4一SiO2nanocompesite electrolytemembranes[J].SolidStateIonics,2005,176:755—760. [22]TomokazuK,RyujiK,TatsuyaT,eta1.Protonconductivityandstabilityo fCs2HPWI2O40electrolyteatintermediatetempera—tures[J].SolidStateIonics,2005,176:I845—1848.[23]LiuRQ,XieYH,WangJD,eta1.SynthesisofammoniaatatmosphericpressurewithCe0.8Mo+2O2一s(M=La,Y,Gd,Sm) andtheirprotonconductionatintermediatetemperature[J].SolidStateIonics ,2006,177(2):73—76.[24]HiroyasuI,Y amatoA,KojiK,eta1.Prospectofhydrogentechnologyusin gproton—conductingceramics[J].SolidStateIonics,2004,168:299—310.八l’,6t,Ot,Ot,2t,^^^^^^^^^^^^^^^’I,。

质子交换膜制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质子交换膜制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质子交换膜制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简称PEM)是一种特殊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质子传导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电解池、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

国内外对于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出发,对质子交换膜制备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改性和新型材料的开发上。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掺杂离子液体、添加纳米颗粒等方法改性传统的质子交换膜,提高其导电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还有学者尝试采用生物质材料制备质子交换膜,如木质素、纤维素等,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的特点。

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膜材料的合成和制备工艺的优化上。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组成,提高质子交换膜的导电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

同时,还有学者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对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例如溶液浇铸、薄膜复合、热压等方法。

二、质子交换膜的应用领域1.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设备。

质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具有高导电性、低渗透性和长寿命的质子交换膜,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2. 电解池质子交换膜电解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设备。

质子交换膜在电解池中起到分离阳极和阴极的作用,同时允许质子传递。

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改进质子交换膜的结构和性能,提高电解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推动其在氢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3. 电化学传感器质子交换膜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用于分离电极和电解质,实现离子传递。

通过改善质子交换膜的导电性能和选择性,可以提高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国内外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新型的质子交换膜材料,以满足电化学传感器在环境检测、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需求。

三、未来发展方向1. 新型材料的研发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开发具有高导电性和稳定性的新型材料。

mofs在质子导电方面的发展史

mofs在质子导电方面的发展史

mofs在质子导电方面的发展史
质子导电是一种重要的离子传输现象,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传感器、储能装置等领域。

而MOFs(金属有机框架)作为一类具有高度可调性和多样性的晶态材料,近年来在质子导电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在MOFs的发展史中,质子导电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早期的MOFs 主要关注气体吸附、分离和储存等方向。

直到2005年,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MOFs的质子导电材料,并发现其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性能,这标志着MOFs在质子导电方面的研究正式开始。

接下来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研究团队开始关注MOFs在质子导电方面的潜力,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设计策略和合成方法。

其中一种常见的策略是引入含有质子传导基团的有机配体,如羧酸、磺酸等。

这些基团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并为质子的传输提供通道。

此外,一些金属离子在MOFs中的选择也对质子导电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具有高电荷密度和较小离子半径的金属离子更有利于质子的传输。

研究人员还通过控制MOFs的晶体结构、孔道形貌等因素来优化质子传导性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MOFs被发现具有良好的质子导电性能。

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合成方法,提高材料的质子传导性能,并探索其在电化学储能、催化反应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然而,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MOFs的稳定性和长期耐久性等问题,需要进一
步的研究和改进。

总之,MOFs在质子导电方面的发展史虽然相对较短,但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致力于提高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以推动MOFs在质子导电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发展。

mof无水质子导电

mof无水质子导电

mof无水质子导电摘要:一、背景介绍1.水质子导电的研究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二、MOF 材料在水质子导电方面的应用1.MOF 的定义及特点2.几种具有代表性的MOF 材料3.MOF 在水相离子传输中的优势三、MOF 无水质子导电的研究进展1.传统MOF 材料在无水质子导电方面的局限2.改进策略:提高MOF 材料的稳定性及导电性3.最新研究进展:新型MOF 无水质子导电材料的发现及性能评估四、MOF 无水质子导电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展望1.面临的问题:稳定性、导电性、成本等方面的挑战2.解决方案:优化材料结构、制备工艺及器件设计3.未来发展趋势: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及技术创新正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开发具有高效、环保特性的水相离子传输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其中,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材料以其高孔隙率、可调控结构和多样性等优点,在水质子导电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然而,传统的MOF 材料在无水质子导电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将探讨MOF 无水质子导电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展望。

二、MOF 材料在水质子导电方面的应用金属有机框架(MOF)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新型多孔材料。

它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结构和多样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催化、传感和离子传输等领域。

在水质子导电方面,MOF 材料具有较大的潜力。

三、MOF 无水质子导电的研究进展尽管传统MOF 材料在水相离子传输中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其稳定性及导电性仍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采用多种策略对MOF 材料进行改进,包括提高MOF 材料的稳定性、导电性和选择合适的MOF 材料等。

近年来,研究者们已经成功发现了一些具有良好无水质子导电性能的MOF 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四、MOF 无水质子导电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展望尽管MOF 无水质子导电材料在实验室层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稳定性、导电性、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质子传导的两种机制解析

质子传导的两种机制解析

质子传导的两种机制解析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中,质子传导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涉及质子在系统中的移动和传递。

质子传导通常发生在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内部,但在生物体系中也可以发生在细胞膜上。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质子传导的两种机制。

1. 酸碱催化机制酸碱催化机制是质子传导的一种重要机制,它是通过酸碱催化剂介导的质子转移。

在这种机制中,质子先被一个酸基吸附,然后通过一个质子接受者传递给另一个酸基。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质子接受者的脱质子化来完成。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酸碱催化机制分为两个步骤:- 吸附步骤:在这个步骤中,酸基吸附一个质子,并成为一个质子化的物种。

质子可以与酸基中的一个非共价键形成氢键。

这个步骤中质子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平衡过程。

- 传递步骤:在这个步骤中,质子从一个酸基传递给另一个酸基。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中间体上,这个中间体可以是一个配位物或分子内部的特定位置。

质子传递通常涉及质子接受者的脱质子化。

在酸碱催化机制中,质子传导可以通过中间体的旋转、质子迁移和质子化水的形成来实现。

质子传导速率取决于催化剂的酸碱性质和催化剂与溶液中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

2. 起泡机制起泡机制是另一种质子传导的机制,它涉及气体泡泡或液滴中的质子传递。

在这种机制中,气体泡泡中的质子通过液滴边界传递给相邻的气泡。

起泡机制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包括电化学能源转换和高性能电池等。

在起泡机制中,质子传导是通过电子导体介导的。

当质子在气泡中传递时,它们通过电子导体进入液滴,并在液滴中传递。

这个过程涉及到气体泡泡和液滴之间的电子电荷传递和质子传递。

起泡机制中,质子传导的速率取决于气泡和液滴之间的界面性质、电子导体的导电性能和溶液中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

这种机制通常用于设计高效的能量转换系统和电池。

总结和回顾:质子传导是化学和生物领域中的重要过程。

在质子传导中,酸碱催化机制和起泡机制是两种常见的机制。

酸碱催化机制通过酸碱催化剂介导质子的转移,而起泡机制通过气泡和液滴之间的电子导体介导质子的传递。

质子导电性

质子导电性

质子导电性人们都知道金属导电性能非常好,但是大家对于金属导电的机理了解多少呢?质子导电实验给了我们答案。

质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微粒,它在原子中处于不同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

原子核里电子占了99%,其余的就是质子和中子。

质子由质子核、核外电子和质子数目决定,所以只有质子才导电。

电子之间可以自由移动,但质子不能。

当两个质子碰到一起时,就会因为库仑力的作用而结合在一起形成原子核,放出巨大的能量,把这些能量传递给周围的原子核,形成了强大的电场。

有一种说法,说质子能够带电,那么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个说法是对的呢?高能粒子轰击铍的实验证明了质子的确能带电。

这是1932年科学家让·佩兰特做的实验。

他用加速器轰击铍的核,使一些离子穿过铍的核,在磁场的作用下,回到反射镜前面。

然后,用反射镜聚焦这些离子,将它们撞到铍靶上。

铍是非常坚硬的物质,它被击碎了,而一些离子却像导弹一样在被撞击后飞向了远处。

实验表明,铍的原子核带有大量正电荷。

同时,由于它有一个很小的核外电子,因此就带有负电荷。

实验还表明,质子的导电性来源于质子和原子核的结合。

“质子导电性”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比较接近事实。

电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绕着核旋转,形成了电流。

电子具有波动性,会产生运动,但电子不能脱离原子核而单独存在,只能在核外空间存在。

核外电子也不能独立存在,它们总是以一定的能级状态存在。

比如说,能量最低的轨道称为基态,然后是激发态,还有第三种叫第二激发态。

如果第二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不在同一能级上,那么它们之间就有势能差,势能差的作用是吸引电子,使电子以很高的势能落到能级较低的轨道上去。

所以,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势能差的机会,将它变成电子,再将电子稳定住,保证它不能跑掉。

“质子导电性”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比较接近事实。

原子中除了核子,还有中子,也参与导电。

核内的中子叫中子数,它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的元素是稳定的。

质子传导的两种机理

质子传导的两种机理

质子传导的两种机理
质子传导在许多生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机体中,膜蛋白通
常起到质子传导的关键角色。

有两种主要的机理描述了膜蛋白如何完
成这些功能:固体和可变极性机理。

固体机理:
在固态机制中,质子在水分子的帮助下通过水通道移动。

由于水能够
形成氢键,因此能够促进质子移动。

这些质子只能在线性带状物上,
即水分子团中进行传导。

质子可以通过甘露糖耐受性的酸性蛋白质或NOD素-1降钙素样蛋白(LRRC8)等质子通道在细胞膜上传递。


于这种机制依赖于水通道,因此其传导速度较慢。

可变极性机理:
在可变极性机制中,膜蛋白中存在各种质子接受和传递的残基和基团。

质子在这些质子可变极性残基中进行传导,传导速度比固态机制快。

质子传导时会出现电荷分离,质子静电效应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分
子的电磁极性会变化。

这种质子传导机制主要存在于复杂嵌合式结构
的膜蛋白中,如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细胞色素bc1复合物。

因此,虽然膜蛋白在质子传导中的机制有所不同,但它们在调节生物体的许多关键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这种机制的作用和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性。

质子导体材料的应用原理

质子导体材料的应用原理

质子导体材料的应用原理1. 质子导体材料的基本概念•质子导体材料是一种通过质子传输来实现离子传导的材料。

•质子导体材料通常具有高离子导电性能,能够在高温和湿度环境中实现快速的质子传输。

2. 质子导体材料的应用领域2.1 燃料电池•质子导体材料在燃料电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质子导体材料用作电解质膜,实现氢气的电解反应。

•质子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质子传导性能,能够高效地传输质子,从而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

2.2 氢能源•质子导体材料也在氢能源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氢气通常需要通过质子导体材料进行传输和储存。

•质子导体材料能够有效地吸附和释放质子,实现氢气的储存和释放。

2.3 气体传感器•质子导体材料还可以应用于气体传感器领域。

•质子导体材料能够吸附气体分子并与其发生化学反应。

•通过测量质子传输的速度和质量变化,可以实现对特定气体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3. 质子导体材料的工作原理•质子导体材料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质子传输机制。

•质子传输是通过质子的跳跃式运动完成的,即从一个水分子到另一个水分子。

•质子导体材料的结构具有小孔结构,能够提供水分子在材料内部的传输通道。

4. 质子导体材料的性能要求•质子导体材料的性能要求通常包括质子传导性能、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等。

•质子导体材料需要具有足够高的质子传导率,以保证快速的质子传输。

•同时,质子导体材料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以保证长期稳定的工作。

5. 质子导体材料的发展趋势•随着对氢能源和燃料电池等领域需求的增加,质子导体材料的发展也日趋重要。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开发具有更高质子传导性能和更好稳定性的新型质子导体材料。

•同时,研究还在探索提高质子导体材料制备成本效益和可持续性的方法。

结论质子导体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离子传导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它在燃料电池、氢能源和气体传感器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理解质子导体材料的应用原理和工作机制对于推动氢能源和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质子传输机制简介

质子传输机制简介

质子传输机制简介质子传输机制简介质子传输机制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和生物过程,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广泛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质子传输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如酶催化、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

本文将介绍质子传输机制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其在生物和化学领域的应用。

1. 质子传输机制的基本概念1.1 质子的性质和结构1.2 质子的传输方式1.3 质子传输的速率和效率2. 质子传输机制在生物过程中的重要性2.1 酶催化中的质子传输2.2 细胞呼吸中的质子传输2.3 光合作用中的质子传输3. 质子传输机制在化学领域的应用3.1 酸碱反应和质子传输3.2 电池和燃料电池中的质子传输3.3 光催化和质子传输4. 对质子传输机制的观点和理解4.1 质子传输机制的研究进展和挑战4.2 质子传输机制与能量转化的关系4.3 未来对质子传输机制的应用前景展望质子传输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它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远。

通过深入理解质子传输机制,我们可以揭示许多生物过程的奥秘,并开发出更高效、环保的化学方法和能源转换技术。

希望本文对读者理解质子传输机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有所帮助,并激发更多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兴趣。

1.2 质子的传输方式质子的传输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溶液中的质子传导。

在溶液中,质子可以通过溶质分子或离子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来进行传输。

一种常见的质子传输方式是质子溶剂化-解离-再溶剂化机制,即质子在水分子中溶剂化形成H3O+离子后,通过与周围水分子的溶剂化交换来传输。

质子还可以通过膜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

膜可以是生物膜,如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也可以是人工膜,如聚合物膜和陶瓷膜。

在生物膜中,质子通过膜上的质子通道或质子泵进行传输。

质子通道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通道,可以允许质子通过,而同时排除其他离子的通道。

质子泵则是通过能量输入来驱动质子的传输,例如由ATP酶催化的质子泵,它通过水解ATP释放的能量来驱动质子传输。

质子传导science nature

质子传导science nature

质子传导science nature
摘要:
一、质子传导的定义与原理
1.质子传导的定义
2.质子传导的原理
二、质子传导在生物体内的应用
1.质子泵
2.质子海绵
三、质子传导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1.质子电池
2.质子交换膜
四、质子传导的未来发展趋势
1.可持续能源领域
2.医疗领域
正文:
质子传导是一种在物质中传递质子的过程,它对许多生物过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质子传导主要通过质子泵和质子海绵两种方式实现。

质子泵是一种生物膜蛋白,能够将质子从细胞内部泵到外部,从而形成质子梯度。

这种梯度是生物体许多代谢过程的能量来源,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质子海绵是一种可以吸收质子的材料,通常用于储存和释放能量。

例如,质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能源存储设备,它利用质子在海绵状材料中的移
动来储存和释放能量。

质子传导在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质子交换膜是一种特殊的膜,可以让质子通过,但阻止电子和离子的流动。

这种特性使得质子交换膜广泛应用于质子电池、质子燃料电池等可持续能源设备中。

此外,质子交换膜还可以用于制备质子海绵,从而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质子传导将在可持续能源和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质子电池有可能成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能源存储设备,从而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提供可能。

在医疗领域,质子传导有望为治疗癌症提供新的方法,例如通过质子束治疗技术。

质子传导science nature

质子传导science nature

质子传导science nature摘要:1.引言:介绍质子传导的概念和重要性2.质子传导的定义和原理3.质子传导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4.质子传导在自然界中的体现5.结论:总结质子传导的意义和未来发展前景正文:【引言】质子传导,是指质子在物质中的传递过程。

质子是原子核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科学研究和自然界中,质子传导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定义和原理、应用和体现等方面,详细探讨质子传导的奥秘。

【质子传导的定义和原理】质子传导,指的是质子在物质中的传递过程。

这个过程依赖于物质的性质,如物质的密度、温度、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质子的传递。

质子传导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物质中的质子交换和转移,形成质子流,从而实现质子的传递。

【质子传导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科学研究中,质子传导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

例如,在材料科学中,通过研究质子在材料中的传导,可以了解材料的性质和功能,进而设计和制造出更优秀的材料。

在生物科学中,质子传导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性质和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能源科学中,质子传导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核能反应中,质子的传递是核能释放的关键步骤。

【质子传导在自然界中的体现】在自然界中,质子传导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地球物理学中,质子在地幔中的传导,是地球内部热传递的重要方式。

在生物体内,质子在细胞膜中的传导,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总的来说,质子传导在科学研究和自然界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质子传导的原理和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功能,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质子传导,解决实际问题。

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作为一种新型的离子传输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优异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选择性。

近年来,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本文将从材料合成方法、性能优化、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综述。

首先,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合成方法得到了不断改进。

传统的合成方法包括溶液聚合法、膜相转移聚合法和界面聚合法等。

其中,溶液聚合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单体和交联剂溶于合适的溶剂中,经过聚合反应形成膜状产物。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合成方法被提出,如原位离子聚合法、模板聚合法、点击化学反应法等。

这些新方法能够通过调控材料的结构和形貌,使得交换膜具有更好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

其次,针对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性能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导电性能方面,主要从提高离子交换能力、减小内电阻和提高质子迁移速率等方面进行优化。

常用的方法包括掺杂、交联、添加导电填料等。

例如,在掺杂方面,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添加酸、碱等掺杂剂,可以提高材料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导电性能。

在交联方面,通过引入交联剂,可以增加材料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在添加导电填料方面,例如导电纳米颗粒、导电聚合物等,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性能优化策略被提出,如构建多孔结构、表面修饰等。

最后,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最为典型的应用是燃料电池领域。

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重要组件,对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除此之外,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还广泛应用于脱盐、电分离、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

在脱盐领域,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将溶液中的离子分离出来,达到脱盐的目的。

在电分离领域,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分离出溶液中不同极性离子,实现电分离和电浓缩。

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可以将被测溶液的离子传输到电极上,从而实现对电化学信号的检测和分析。

综上所述,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包括合成方法的改进、性能的优化以及广泛的应用。

质子传导science nature

质子传导science nature

质子传导science nature质子传导是一种重要的现象,它在科学和自然界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质子传导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一、质子传导的基本原理质子传导是指质子在介质中的传输过程。

在自然界中,质子传导广泛存在于许多体系中,如生物体、材料和化学反应中。

在生物体中,质子传导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机制之一,例如细胞内的质子泵和质子通道。

在材料科学领域,质子传导是研究和开发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能源材料的基础。

质子传导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质子电子耦合过程来理解。

在质子传导的过程中,质子在介质中通过质子化和去质子化的反应进行传输。

质子化是指质子从质子供体转移到质子受体的过程,而去质子化则相反。

这一过程涉及到质子和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质子与介质的化学键和氢键的形成和断裂。

二、质子传导的应用1. 生物体中的质子传导在生物体中,质子传导是许多生命活动的基础。

例如,在细胞内,质子泵通过质子传导机制维持细胞内外的质子浓度差,从而驱动ATP合成酶等重要酶的活性。

此外,细胞膜上的质子通道可以调节细胞内外的质子平衡,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等过程。

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质子传导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转化设备,其中质子传导是SOFC中的重要过程。

在SOFC中,质子传导材料作为电解质,负责质子的传输。

通过质子传导,SOFC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 材料科学中的质子传导质子传导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质子传导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等都是研究的热点。

这些材料可以通过控制质子传导的速率和性能,实现高效能源转化和储存。

三、质子传导的研究进展质子传导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例如,通过合成新型材料、优化材料结构和控制界面性质等方法,科学家们不断提高质子传导材料的性能。

此外,利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和计算模拟手段,研究者们深入探究质子传导过程的机制和性质,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质子导电原理

质子导电原理

质子导电原理
质子导电原理是指在某些材料中,质子(即氢离子)可以通过材料内部的空隙或通道移动,从而实现电导。

这种现象被称为质子导电。

质子导电的原理与传统的电导有所不同。

在传统的电导中,电子是负电荷的载体,通过材料内部的导电带或能带移动,从而实现电导。

而在质子导电中,质子是正电荷的载体,通过材料内部的空隙或通道移动,从而实现电导。

质子导电的材料主要包括氧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等。

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其中包含许多空隙或通道,质子可以通过这些空隙或通道移动。

此外,这些材料还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性,可以与水分子发生反应,从而形成质子。

质子导电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其中质子导电材料被用作电解质。

在燃料电池中,燃料(如氢气)在阳极处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电子和质子。

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从而产生电能;而质子则通过电解质流动,从而在阴极处与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水。

除了燃料电池,质子导电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电解水制氢、
电化学合成等领域。

在传感器中,质子导电材料可以被用作敏感层,
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气体、湿度等参数。

在电解水制氢中,质子导电材
料可以被用作电解质,从而实现高效的水解反应。

在电化学合成中,
质子导电材料可以被用作催化剂载体,从而实现高效的催化反应。

总之,质子导电原理是一种重要的电导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质子导电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拓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质子传导的两种机理

质子传导的两种机理

质子传导的两种机理1. 弹跳机制1.1 质子跳跃原理质子是物质中正电荷最小的粒子,其传导过程对于许多生物和化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质子的传导机理可以被归纳为两种主要机制之一是弹跳机制。

在弹跳机制中,质子被认为是通过与氢键相互作用的方式从一个位置“弹跳”到另一个位置。

具体而言,弹跳机制涉及质子在溶液中的可移动性,其可由质子的溶解和重新溶解来解释。

1.2 弹跳机制的特点•快速:弹跳机制下的质子传导速度较快,因为质子不必穿过整个溶液,而是通过与溶液中的分子相互作用进行转移。

•局部:由于质子在溶液中的弹跳特性,其传导过程主要局限于特定的领域,例如液体的孔洞或有机化合物中的相互作用位点。

1.3 弹跳机制的实例弹跳机制被发现在多种系统中,特别是在水中的强酸中。

以盐酸为例,其溶液中的质子传导主要通过弹跳机制进行。

1.质子与水分子发生氢键相互作用。

2.质子由一个水分子“弹跳”到另一个邻近的水分子上。

3.弹跳过程持续进行,以实现质子传导。

2. 基质溶胶机制2.1 基质溶胶的定义基质溶胶指的是在固体基质中含有液体颗粒的体系。

在质子传导中,溶胶中的液体颗粒充当质子的传导媒介。

2.2 基质溶胶机制的过程1.溶胶中的液体颗粒通过与溶剂中的离子(通常是氢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质子。

2.质子在溶胶中的液体颗粒间进行传导。

3.质子传导过程中,液体颗粒的运动导致质子传递。

2.3 基质溶胶机制的特点•高效:基质溶胶机制下的质子传导速度较快,因为液体颗粒的运动导致质子的快速传递。

•易受控制:由于液体颗粒的存在,基质溶胶机制的质子传导过程更容易受到外部条件(如温度和物质浓度)的影响和调节。

2.4 基质溶胶机制的实例将盐酸溶液浸渍到固体基质(如聚合物纤维)中形成基质溶胶。

在基质溶胶中,溶液中的质子通过与液体颗粒反应,进而进行传递。

1.溶胶中的液体颗粒与盐酸溶液中的质子发生反应,转化为可传导的质子。

2.质子在基质溶胶中的液体颗粒中进行传导。

质子导电原理

质子导电原理

质子导电原理介绍质子导电原理是指质子在导体中传导的原理。

质子是带有正电荷的粒子,它们在导体中的运动会导致电流的产生。

质子导电原理在科学研究、能源产业以及生物医学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质子导电原理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和应用领域。

质子导电的基本概念质子导电是指质子在导体中的传导现象。

在导体中,质子可以通过空穴(即带正电的空位)的传导来移动。

由于质子带有正电荷,它们受到导体内部电场的作用,从而产生电流。

质子导电的基本概念包括质子的运动方式、导体的结构以及导体中的电场分布等。

质子导电的理论基础质子导电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在电动力学中,根据库仑定律,质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发生运动。

同时,根据电流的定义,质子的运动也会导致电流的产生。

在量子力学中,质子的运动可以通过波函数描述。

波函数的演化方程可以用来描述质子在导体中的传导行为。

质子导电的影响因素质子导电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导体的物理性质、导体表面的修饰、温度和湿度等。

导体的物理性质如晶格结构、导电性等会影响质子的传导速率。

导体表面的修饰如涂层、表面活性剂等可以改变质子与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温度和湿度对质子导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导体的电导率和质子的扩散速率上。

质子导电的应用领域质子导电在科学研究、能源产业以及生物医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质子导电可以用来研究导体的电导性质、电极界面反应等。

在能源产业中,质子导电被应用于燃料电池和电解水制氢等领域。

在生物医学领域,质子导电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成像等应用。

质子导电的未来展望质子导电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导方式,具有许多优势,如高离子迁移率、低能量消耗等。

随着对质子导电原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的推广,相信质子导电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带来新的突破。

结论质子导电原理是质子在导体中传导的基本原理,它在科学研究、能源产业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质子导体前景

质子导体前景

质子导体前景质子导体是一种具有巨大前景的新型材料,它有着许多特殊的性质和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质子导体的前景和应用。

首先,质子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与传统的电子导体不同,质子导体的导电是通过质子的传输来实现的。

质子具有较高的迁移速度和较小的空间阻抗,使得质子导体有更高的电导率。

这种优异的导电性能将使质子导体在能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质子导体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效率、无污染、无噪音等优点。

质子导体作为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材料,可以有效地传导质子,并将燃料中的氢离子和氧气中的电子进行反应,产生水和电能。

采用质子导体材料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有助于实现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

另外,质子导体还可以应用于电化学合成。

电化学合成是指利用电能促进化学反应进行有机合成的方法,具有环境友好、高效快速等特点。

质子导体可以作为电解质材料,提供质子的传导路径,加速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利用质子导体材料,可以实现一些传统合成方法无法实现的有机合成反应,包括羰基化反应、脱羧反应、胺化反应等。

这将对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加快新药物的研发和制备。

此外,质子导体还具有许多其他应用前景。

例如,质子导体可以应用于高温超导体,用于制备高温超导材料,提高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和临界电流密度。

同时,质子导体还可以应用于催化反应和电化学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质子导体是一种具有巨大前景的新型材料。

其良好的导电性能使其在能源领域特别是燃料电池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此外,质子导体还可应用于电化学合成、高温超导体、催化反应和电化学储能等领域。

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质子导体将有更加广泛和深远的应用。

质子导电原理

质子导电原理

质子导电原理导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电荷在物质中的传导过程。

在导电过程中,质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质子是带有正电荷的基本粒子,它们存在于原子核中。

本文将以质子导电原理为主题,探讨质子在导电中的作用和机制。

一、质子的基本性质质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之一,其电荷为正电荷,量子数为+1。

质子的质量约为1.67×10^-27千克,它们与中子一起组成了原子核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正常情况下,质子的数量与电子的数量相等,使得原子整体呈电中性。

二、质子在导电中的作用在导电体中,质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导电体中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当导体受到外界电场的作用时,电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位移,形成电流。

而质子的作用是维持导体的整体电中性。

当电子发生位移时,质子会相对静止,以保持整体电中性。

质子的静止状态使得导体的正电荷得以保持,从而维持了导体的电中性。

质子在导电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导体内部的电荷传导过程中。

当外界电场作用于导体时,电场力会使得导体内部的质子发生位移,从而形成了导体内部的电流。

质子的位移使得正电荷在导体中传导,进而完成了电流的传输。

这种质子的位移和传导过程就是导体中的导电过程。

三、质子导电的机制质子导电的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质子的位移和质子的传导。

1. 质子的位移:当导体受到外界电场的作用时,电场力会使得导体内部的质子发生位移。

质子的位移是相对较小的,但它们的运动会造成原子整体的微小位移,进而引起正电荷的传导。

2. 质子的传导:质子的传导是指质子在导体中的传播过程。

质子的传导主要通过晶格振动来实现。

当质子位移时,它们会引起晶格中的原子振动,从而使得质子的能量传递给晶格。

这种通过晶格振动传导的机制被称为质子传导。

质子导电的机制与电子导电的机制有所不同。

电子导电是通过电子在导体中的自由运动来完成的,而质子导电则主要依赖质子的位移和传导过程。

质子导电的机制在一些特殊的材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

质子导电原理

质子导电原理

质子导电原理质子导电原理是指在物质中质子的传导过程。

质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之一,具有正电荷。

在某些物质中,质子可以通过空间跃迁的方式进行传导,从而形成电流。

质子导电原理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质子导电原理的基础是质子在物质中的运动特性。

在物质中,质子可以通过晶格振动或者碰撞的方式进行传导。

晶格振动是指物质晶体中原子的周期性振动,这种振动会引起质子的空间跃迁。

而碰撞传导则是指质子通过与物质中其他粒子的碰撞来进行传导。

这两种传导方式都可以在物质中形成电流。

质子导电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中,研究质子导电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效能源储存装置,如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利用质子传导来产生电能,具有高能量转化效率和环保的优点。

此外,质子导电原理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温超导材料、氧化物电阻器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

在生物学领域,质子导电原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质子通道蛋白是一类可以调节细胞内外质子浓度差的蛋白质。

这些通道蛋白通过控制质子的传导来维持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从而对细胞的正常功能起到关键作用。

质子导电原理还在天文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宇宙射线是一种高能粒子,其中包括大量的质子。

这些质子在宇宙空间中可以通过质子导电原理进行传导,从而形成宇宙射线。

研究宇宙射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宇宙中的物质组成和宇宙起源等重要问题。

质子导电原理的研究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入的了解物质的电导行为。

通过研究质子导电原理,我们可以揭示物质中的电导机制,进而开发出更高效的电导材料。

这对于提高能源转化效率、改善电子器件性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质子导电原理是指在物质中,质子通过空间跃迁或碰撞的方式进行传导的过程。

它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天文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研究质子导电原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质的电导特性,从而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9卷第3期2017年5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Vol.39 N o.3M a y,2017文章编号:1000 2375(2017)03 0311 06质子导电机理研究进展高山俊\袁园\陆晴漪2(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复旦大学法学院,上海200433)摘要:质子由于体积小、无电荷等优点使其在电化学、生物、清洁能源等的传递过程中有特殊的优势,然而质子在物 质中的转移过程一直不为人所知,增加对质子的迁移过程的认识对研发新产品、了解生命体的运行和开发清洁能源技术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质子因体积小,可穿过不同的结构而导电,此外质子本身不带电子,易溶剂化形成氢键,也可借助 氢键传递而导电.关于对质子传输过程的认识,已形成vehicle机理(载体传输传导机理),hopping机理(跳跃-旋转机制)和溶剂化-扩散机理,但是用这些理论来解释质子的迁移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中着重介绍了质子经氧空穴、载体、氢键等途径的传送过程,以及常用的质子传递研究方法.关键词:燃料电池;质子传递;晶格缺陷;氢键中图分类号:T M911.42 文献标志码:A D0I:10.3969/j.issn.1000-2375.2017.03.017Research progress on mechanism of proton conductionG A O Shanjun1,Y U A N Y u a n1,L U Qingyi2(1.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430070,China;2.School of L a w,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8,China)A b s t r a c t:Because of small volume and no electrons,proton transfer has a special advantage in electrochemistry,biology and clean energy,h o w e v e r,the proton transfer process in the materials has not been k n o w n.Increasing awareness of proton transfer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n e w products research,the study of life ope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ean energy technology.Because of small b u l k,proton can easily cross through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result in conduction,w h a t’s m o r e,the proton itself lacking electrons i s easy to solvation and conduction can be realized by hydrogen bond transfer.the mechanisms of proton mobility-vehicle m e c h a n i s m,hopping m e c h a n i s m and solvation-diffusion m e c h a n i s m,take advantage of explaining the process about the simplest positive ions,but not e nough.W e particularly introduces the protonic pathways by w a y of oxygen vacancy,proton carrier,hydrogen bonds and usual methods of researching proton transfer.K e y w o r d s:fuel cells;proton conduction;crystal defects;hydrogen bonds0引言在各种带电粒子中,质子[H+](与电子相似,半径大约是10_15m)的体积小,容易穿过各种不同的 结构.这一特点使得质子在燃料电池、电化学以及生物系统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质子电导率作为燃料电池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与质子的传输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燃料电池中,阳极产生的质子 可以穿过电池内部到达阴极,再与氧结合生成水.在生物体内,质子通过改变在蛋白质膜上的位置而透过细胞膜,从而形成了细胞内外不同的质子浓度梯度.质子本身还是不带电子云的粒子,活性很高,难以孤立存在,极易与富电子原子发生强烈的静电作用.在含介质水的体系内,水是促进质子传递的重要因素.质子能与水结合生成多种水合氢离子,通常认收稿日期:2016 0825作者简介:高山俊(1974-),男,教授,E-mail:sjgao@ 312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为主要以Z u n d e l 阳离子[H 5〇2+]和E i g e n 阳离子[H 904+]的存在形式为主.此外,水分子中的氢原子 也可以与临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产生静电耦合作用形成氢键,氢键对质子的转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质子能与N 、0、F 等多种原子静电耦合,但由于对质子与氧原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研究较多,故本文 主要论述质子与氧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质子传递的影响机理).1空穴传递对质子在钙钛矿型高温质子导体中转移机理的研究历经多年,基本形成了缺陷理论的观点—质 子的生成和传递主要是由质子导体中氧晶格缺陷引起的.在钙钛矿型高温质子导体中,质子的迁移主要 取决于材料的晶格条件,而与载体无关.浓差电池、H (D )同位素效应、扩散S M S 和Q N S 等,都能有力证 明质子在这类导体中无需载体而自由传导.李雪等[1]认为,A B O 3钙钛矿型质子导体中的A 位离子与质子导体电导率有关,而B 位离子半径与稳 定性有关.增大A 位离子半径,可以扩大离子半径,提高质子浓度;减小B 位离子半径,可以增大B 位离子 对02-的束缚力,从而提高导体的稳定性.T s e n g 等[2]认为,氧化物基质子导体应该满足下列条件:1)存在氧 晶格缺陷,可通过结构缺陷或掺杂低价元素产生氧晶格缺陷;2)在一定湿度下能吸收水;3)能较快传递 质子.缺陷理论认为,非理想晶体状态下的钙钛矿型质子导体存在氧空穴V 。

且本身不携带质子.氧气〇2 与氧空穴V 。

••作用生成电子空穴h •和晶格氧0。

%V 0 +1/202 ^。

〇 +2h *式(1)一定湿度环境下,水分子可按化学方程式(2)或化学方程式(3)分解出间隙质子:H 20+V 0*^2H i + 0 0 式(2)H 20 +2h * C H i +1/202 式(3)氢气存在时,氢气分子根据化学方程式(4)解离成间隙质子H / :H 2 +2h * Q H /基于以上反应,氧缺陷V 0 ••和间隙质子Hi •交替传导,从而实现质子I w a h a m 及Ishigame 等[3-4]提出“跳跃-旋转机制”:晶格中,质子与氧离子之间能够形成微弱的氢键,无外界因素影响下,质子依靠氢键围绕氧离子旋转;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氢键断裂,质子旋转的同时跃迁到临近氧离子上并形成弱氢键,质子不断重复旋转一跳跃这一过程而导电[5],如图1所示.M U n c h 等[6]米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质子在BaTi 03,B aC e 03,CaTi 0,n Ca Z r 03中的传输过程.研究发现,02-和02-之间的距离及离子的振动幅度与质子迁移有关.他认为在质子导体各晶格中都有02_的存在,H +通过与02_之 间微弱的氢键力围绕02-旋转,在晶格振动作用下,H +迁移到另一个02-上.K u r n k a w a 等[7]在用第一原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法研究P b 和Z n 混掺杂L a A 103时发现,红外模拟频率与实验结果相一致,氢键弯曲振 动的频率取决于质子在晶体中的位置.质子迁移存在两种路径:氢键存在的同时,质子在氧离子附近跳 动;氢键断开,质子在相邻的俩氧原子间扩散.Matsushita [8]提出跳跃-隧道迁移机制:经典的过渡态理论认为,质子必须具有比能垒更高的能量才 能跨过能垒;量子力学隧道效应认为,质子是微观粒子,质子跃迁是一种统计概率与能垒的高低无关,即 使质子具有的能量低于临界活化能,也还是有可能穿越能垒的,继而跳跃到另一个氧原子上.间隙质子 脱离束缚后有两种跳跃路径:沿八面体棱。

一0键扩散,活化能=0. 61 e V ;在两个相邻的八面体之 间扩散,活化能=0. 154A .Li [9]运用量子力学研究了用S c 掺杂的SrTi 03中质子的迁移机理.研究发现,在高温时质子沿着氧 晶格的棱。

一0做短暂的传递、跳跃运动.质子在晶格内围绕氧离子旋转的活化能只有0. 1 e V ,但是质式(4)子在相邻的两氧离子之间跃迁所需要的活化能却较高.升高温度,旋转中心氧离子的晶格振动幅度会增 大,从而使临近两氧离子的距离不断处于变化之中,当缩短到0.24〜0.265 n m 时,质子跃迁所需的活 化能就会大大的减小[1°].第3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山俊,等:质子导电机理研究进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32载体传输传递Kreuer [11]提出的vehicle m e c h a n i s m 认为,质子与小分子如H 20、N H 3等结合形成复合离子,在电势梯度或浓度梯度的作用下,复合离子整体定向移动,单纯的载体分子逆向运动,所得的净质子传递量即为质子电导率,质子传导率是载体扩散速度的函数.以水分子为例如图2所示,在与n 交界处,质子与载体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并向低浓度区域扩散,在n 与m 交界处,质子脱离水载体分子进入m 区域,失去质子的载体水分子逆向传向I 与n 交界处扩散.对载体传递质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质子与水分子的结合、水的拖曳影响和拖曳系数、质子电导率及物质中水含量和环境湿度对导电性能的影响.图2水分子的运载示意图根据Gilli[1243]定义的氢键,质子能与分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如F 、0、N 、S 等)相 互作用,通过共享电子形成弱于共价键的氢键.这使得质子既容易与A O 、N H 3等分子结合,又容易与这 类分子分离.氢键对载体输送质子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在传递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测试Nafion 膜和黄酰亚胺离子交换膜的性能时发现,质子电导率随膜内含水量减小而降低.由此 认为,质子是以水合氢离子的形式穿过体系中的空隙或通道来传递的.L i u 等[14]及Zawodzinski [15]在研 究N a f i o n 膜中水的拖曳影响时发现,在蒸汽平衡态下,1个质子平均与1个水分子结合;而在溶液平衡 下,1个质子平均与2.5个水分子结合.Z h a n g 等人[16]认为,质子在水溶液中有Z u n d e l 阳离子[A O ;] 和E i g e n 阳离子[H 9〇4+]等多种存在方式.质子在水体系中传递时,水分子发生偶极取向使氢键连续断 裂与形成,实现质子在Z u n d e l 阳离子和E i g e n 阳离子之间地转换.N u r . H a d i 等人[17]认为,Nafion 膜内含水量对质子传导率有两方面的影响:影响膜内质子与磺酸根间的相 互作用;改变膜的簇团结构,含水量高时,离子簇的体积以及簇间距离变大,提高质子在簇间的传递性.孙红等[18]采用稳态两相流数学模型,研究N a f i o n 膜中水含量及水和质子的迁移对P E M 燃料电池 的性能影响.同电流密度下,沿气流方向,膜内水的反扩散、电渗拉力和水力渗透系数及膜内含水量都相 应增加,而水净迁移系数和质子传递阻力减小;提高电池操作压力,膜内水的反扩散、电渗拉力、水净迁 移、水力渗透系数及膜内含水量也都会相应增加,而质子传递阻力减小,加速电化学反应,从而提高燃料 电池的质子传递性能.吴铁军等[19]采用从头计算量化并结合6-31G 基底进行几何结构优化方法,研究质子在水中的传递 机制.他们认为质子主要是通过^〇2+(^0)…结构进行传递的,这是因为热运动会引起水和4〇2+离 子的高速运动,从而为氢键的断裂与生成提供了能量,并且H +〇(H 2〇)n 比H 5〇2+(H 2〇)n 结构更稳定. 在质子化团簇中,当水分子与质子间距离等于9. 657 x 10-2 n m 时,质子形成H3 0+ ;小于9. 657 x 10-2 n m 时形成氢键;大于9. 657 X 10 -2 n m 时,氢键断裂.虽然载体对质子的传递有着重要影响,但对总质子电导率的贡献根据质子基团而定.4〇+的直 径跟K +相差无几,电导率却大得多.Vilciauskas Linas [20]认为在膦酸体系中,载体输送质子产生的电 导率约占2%,质子通过跳跃产生的电导率占了绝大多数.在此基础上,Guillermo 等[21]通过从头算分 子动力学模型模拟了聚乙烯基膦酸的远程质子导电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水分子作为短程载体实现 质子的持续导电,且质子要依赖于短程的水合离子才能跳跃到临近的酸分子上,以此实现远程的电 荷传输.3沿氧键传递如今,人们已深刻认识到氢键在质子传递过程中的重要性,质子沿氢键的传递方式为人们普遍接314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受,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多.质子在氢键链中的传递非常复杂,虽然存在诸多假说,但没有一个学说能单独充分揭示质子的传递过程.Gmtt h u s s[22]机理认为,在离子溶液中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网络,质子迁移的本质特征是沿着氢键网络从一个水分子跳跃到另外一个水分子,质子迁移率是跳跃速率的函数.如图3所示,最左侧的质子与水分子结合成水合氢——一—〇2__-h—03—h——〇4—(d离子H30+,质子从左边跳跃到右边并与图3质子沿氢键传递示意图第二个水分子结合成4〇+,结果最左边的4〇+变成^0,而第二个水分子成为4〇+,如此重复,质 子从最左边传导到最右边.对氢键网络传递质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氢键的结构、质子扩散、取向以及温 度和压力的影响.李惠萍等[23]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四氮唑体系的质子传导速率与分子间氢键强度的关系.G m t t h u s s机理认为质子是以分子间氢键为桥梁进行传导的,因四氮唑体系具有丰富的氢键网络结构,研 究者主要以四氮唑分子和质子化的四氮唑阳离子形成的8种能量相对较低的N4C H2N4C H3二聚体为研 究对象发现,质子在分子间的传递是通过杂环化合物分子间氢键网络重组达到的,在质子传递过程中,氢键作用较强的二聚体构型的分子间相对转动量较小,则质子传递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较低,分子间氢键 的强度是质子传递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强度越大,传导速率也越大.M a h e s h a等[24]对全氟丁基磺酸、全 氟丁基膦酸和2-全氟丁基亚磷酸的粘性、扩散性、离子导电性等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这些化合物的流 变性和电导率在研究温度下遵循阿伦尼乌斯规律,与链长无关,质子是以跳跃的方式在膜中传递的.在高温低湿环境下,膦酸类化合物表现出比磺酸类高的电导率,这是因为膦酸的质子解离度要高于磺酸.此外,氟氢比F/H对膦酸质子电导率有很大影响.F/H比增加,除(CF3h P0(0H)外,其他膦酸的质子 电导率都单调下降,这是因为F含量降低,H含量相对提高,可以形成更多的氢键.虽然氢键已经被发现了 200多年,但由于其复杂性,对氢键本质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传统的实验方法在定性描述某一因素对质子传递的影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方法是在宏观层面综合体系下进行研究的,无法具体说明质子的转移过程.而量子化学计算与计算机软件模拟能生动形象地揭示质 子的微观传递过程,但由于量子计算的限制条件较多,无法真实地给出氢键或质子传递过程的变化.虽然理论结果与实际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微观法提供了一条揭示质子传递的新途径,也越来越多地 用于氢键或质子传递的研究.Joswig等[25]在用B o m-0p p e n h e i m e r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液态膦酸中的质子转移时发现,当P-H键的距离减小到0.23 n m时,质子的跳跃速率降低了 1〜2个数量级;当模拟时间在t=5.2 P s时,出现大量连续的质子跳跃.他们认为,结构重排对质子的转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转移中,0—H—0的角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质子通过氢键转移时,0—H—0的角度接近于180°,0—0间的距离低于0.25 n m;转移前后0—H—0的角度只有60°.然而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有很大的误差,这可能是由于模拟箱尺寸有限和模拟时间有限引起的.Vil ciauskas L等[26]采用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法,研究质子在纯液态磷酸(H3P04)中传递的微观机理.他们发现,质子在不规则氢键网络中的快速传递涉及到结构扩 散,分子内质子转移是由环境中特定的氢键重排引起的.相反,磷酸中强极化氢键会产生耦合质子移动和显著的媒介质子介电响应,从而形成长极化氢键链.这些氢键链和不饱和氢键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就 会产生高质子电导率.而A b e Y等人[27]认为质子的导电性能取决于0—H的断裂方式,氢键增强,质子 的移动性提高.Cavalcanti W L等[28]用模拟阻抗波谱法研究质子在咪唑分子间的传递过程,他们认为质 子是以跳跃的方式在N原子间相互传递的.通过分析质子跃迁能垒、碰撞速率和半径分布函数发现,N 原子可以提高质子跳跃的几率,当供体原子与受体原子间的距离在0.28〜0.30 n m时,R D F曲线产生 尖锐的峰,即质子发生跃迁.这是因为N—N距离在此范围时,质子转移需要越过的能垒很低,约4〜10第3期高山俊,等:质子导电机理研究进展315kca卜m o l-1.Kashimori等[29]提出孤子理论:以量子力学为基础,能量定域化,体系激发态稳定,用薛定 谔方程的孤子解来描述质子传递.该理论起初是用来解释质子在膜蛋白氢键链中高效传递的原因,后来 A n t onchenko、D a v y d o v和Zolotariak建立第一^个非线性A D Z模型,Pnevmatikos等人建立缺陷结构的二维动力学模型.这些模型虽然能解释一类缺陷如离子缺陷或结构缺陷,但不能统一解释两类缺陷,也无法说明系统中质子的集体激发和大极化.庞小峰[3°]基于氢键系统、两类缺陷及质子孤子特性建立了氢键系统的双势阱模型.他把氢键系统看作一个连续的网络,相邻两氧原子间存在俩个势阱,质子位于任一势阱中.质子从一个势阱跳过平衡位置的势垒跃迁到临近势阱,会产生离子缺陷或键缺陷,质子导电正是通过这两种缺陷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实现的.离子缺陷是质子从一个势阱跃迁到临近势阱时,在局部出现正负电荷的集中.键缺陷是质子从氢键链中游离出来时,共价键通过原子的旋转而重新取向,如图4所示. 4结束语质子对物质性能的影响,既可以表现在粒子上也能表现在氢键中.质子体积小,可以穿越燃料电池 膜、快质子导体、细胞膜等各种结构;质子缺电子,是形成氢键的关键原子,氢键的结构作用和功能作用对物质或生命体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质子传递和氢键对开发新技术、认识生物动态过程有重要的意义.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设计质子传递材料;进一步完善氢键理论;加深对生物体的认识.研究质子传递机理可以为开发质子传递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从根本上改善质子导电性.新实 验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及分子模拟手段能成为研究质子传递过程的有力工具.5 参考文献[1] 李雪,赵海雷,张俊霞,等.S O F C用钙钛矿型质子传导固体电解质[J].电池,2007, 37(4):60-62.[2] Tseng C J,Chang J K,Lee K R,et al.Potassium doping optimization in proton- conducting Bai_%K xCe06Zr02Y0203_s,oxide for fuel cell application[J].Journal of Alloys & Compounds,2016,696:251-256.[3] Iwahara H,Esaka T,Uchida H,et al.Proton conduction in sintered oxides and i t s application to steam electrolysis forhydrogen production[J].Solid State Ionics,1981,3:359-363.[4] Ishigame M,Akiyama Y,Chiba Y,et al.Fabrication of proton conducting thin films of SrZr03 and SrCe03 and theirfundamental characterization[J].Solid State Ionics,1997,97(1) :437-441.[5] 高山俊,陆晴漪,沈春晖,等.一种含氮多膦酸聚硅氧焼/Nafion双层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中国,201510203675.0[P]. 2015-07-15316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6]Munch W,Kreuer K D,Seifert G,et al.Proton diffusion in perovskites:comparison between BaCe〇3,BaZr〇3,SrTi〇3andCaTi〇3,using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J].Solid State Ionics, 2000, 136-137(11) :183-189.[7] Kurokawa H,Nakayama T,Kobayashi Y,et al.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hydrogen absorption in palladium and palladium-silver alloys[J].Catalysis Today, 2003, 82(1/4) :233-240.[8]Matsushita E.Tunneling mechanism on proton conduction in perovskite oxides[J].Solid State Ionics, 2001, 145 :445450.[9] Li X,Zhao H,Luo D,et al.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A- s i t e deficient (L a,Sc)co- doped SrTi〇3,mixedionic- electronic conductor[J].Materials Letters, 2011, 65(65) :2624-2627.[10] Shan K,Yi Z Z.Synthesis and ionic-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of A- s i t e deficient (Y,In)co- doped SrTi〇3,as novelmaterials for mixed conductor[J].Scripta Materialia, 2015, 107:119-122.[11] Kreuer K D.O n the complexity of proton conduction phenomena[J].Solid State Ionics, 2000, 136-137: 149-160.[12] G i lli G,G i lli P.Hydrogen bond models and theories:the dual hydrogen bond mode and i t s consequences[J].Journal ofMolecular Structure, 2010, 972(1/3) : 2-10.[13] G i lli G,G i lli P.The nature of the hydrogen bon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14] Liu L,Chen W,Li Y.A n overview of the proton conductivity of nafion membranes through a s t a t i s t i c a l analysis[J].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16, 504: 1-9.[15] Zawodzinski T A,Davey J,Valerio J A.The water content dependence of electro-osmotic drag in proton-conductingpolymer electrolytes[J].Electrochim Acta, 1995, 40: 297.[16] Zhang N,Liu Z,Ruan X,et al.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confined structure and diffusion of hydrated proton inHyfion® perfluorosulfonic acid membranes[J].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7, 158: 234-244.[17] Nur H,Kee G L,Hamdan H,et anosulfonic acid functionalized zeolite Z S M-5as temperature tolerant protonconducting materi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2, 37(17) : 12513-12521.[18] 孙红,郭烈锦.P E M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内水和质子的迁移特性[J].化工学报,2005,56:6.[19] 吴铁军,吴玉厚.质子在水中传递机制的的分子模拟[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23:2.[20] Vilciauskas L,Tuckerman M E,Bester G,et al.The mechanism of proton conduction in phosphoric acid[J].2012,4(6) :461^66.[21 ]Luduena G A,Kuuhne T D,Sebastiani D.Mixed Grotthuss and vehicle transport mechanism in proton conducting polymersfrom ab i n i t i o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J].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1, 23(6) : 1424-1429.[22] Agmon N.The Grotthuss mechanism[J].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1995, 244: 456^62.[23] 李惠萍,于秀丽,高鹏杰.基于质子传导机理的四氮唑分子间氢键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3):27-31.[24] Herath M B,Creager S E,Kitaygorodskiy A,et al.Effect of perfluoroalkyl chain length on proton conduction influoroalkylated phosphonic,phosphinic,and sulfonic acids[J].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2010, 114(46) :14972- 14976.[25] Joswig J O,Seifert G.Aspects of the proton transfer in liquid phosphonic acid[J].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2009,113(25) :8475-8480.[26] Vilciauskas L,Tuckerman M E,Bester G,et al.The mechanism of proton conduction in phosphoric acid[J].Naturechemistry,2012,4(6): 461^66.[27] Abe Y,Hosono H,Ohta Y,et al.Protonic conduction in oxide glasses:simple relations betwee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activation energy,and the O-H bonding state[J].Physical Review B:Condensed Matter,1988,38(14) :10166.[28] Cavalcanti W L,Marschall R,et al.Insight into proton conduction of immobilised imidazole systems via simulations andimpedance spectroscopy[J].Fuel Cells,2008,8(3/4),244-253.[29] Kashimori Y,Kikuchi T,Nishimoto K.The solitonic mechanism for proton transport in a hydrogen bonded chain[J].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1982,77(4) :1904-1907.[30] 庞小峰.氢键分子系统的非线性激发和质子的传导特性[J].物理学进展.2002,22(2):214-248.(责任编辑胡小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