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灯泡发光原理
初三物理让电灯发光教案
![初三物理让电灯发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0f3f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5.png)
初三物理让电灯发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概念和特性;2. 掌握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的计算方法;3. 了解电路中电阻的作用;4.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电路中电灯发光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1. 电流的概念和特性;2. 电路中电灯发光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电路模型、电池、导线、电灯等实验器材;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纸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如电流的定义和单位等。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电流的概念和特性,如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大小如何计算,如电流的计算公式:电流(I)= 电荷(Q)/ 时间(t)。
Step 3: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的计算(15分钟)1. 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学生展示不同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电流的方向和大小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如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计算方法: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之间电压的总和除以总电阻。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使用电路模型和导线进行实验,验证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的计算方法。
Step 4:电路中电灯发光的原理(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电路中电灯发光的原理,如电流通过电灯丝时,电灯丝会发热,发热后产生光。
2. 引导学生思考电灯为什么只有在电流通过时才能发光,通过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电灯发光的原理。
Step 5: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个小组配备电路模型、电池、导线和电灯等实验器材。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指导书,按照步骤进行实验,观察电灯在不同电路中的发光情况。
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Step 6: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15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灯在不同电路中的发光情况,讨论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对电灯发光的影响。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第二节-让电灯发光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第二节-让电灯发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5d71d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0.png)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第二节让电灯发光一、教学内容1. 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 学习电路的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和并联。
3. 掌握用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学会用电器制作简单的电路。
4. 学习电流的概念,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单位。
5. 掌握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方法,学会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电路的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和并联。
3. 学生能够理解用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学会用电器制作简单的电路。
4. 学生能够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单位。
5. 学生能够掌握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方法,学会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用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单位。
2.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图,电流表,电线,灯泡,开关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电路的连接方式,用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电路图,讲解电路的连接方式,用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流的流向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用电器的作用,电流的流向等。
5. 学生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要求,连接电路,用电器制作简单的电路,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2.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3. 用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4. 电流的概念和单位5.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标出各部分的作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案:14.2让电灯发光教学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案:14.2让电灯发光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87585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7.png)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案:14.2让电灯发光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4章第2节“让电灯发光”。
本节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如何通过电路使电灯发光。
具体内容包括:1. 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
2. 电路的闭合:开关的作用,如何使电路形成闭合回路。
3. 电灯的工作原理:电流通过灯丝时,如何使灯丝发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电路的闭合原理。
2. 使学生了解电灯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为什么电灯会发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组成,电路的闭合原理,电灯的工作原理。
难点:电路的闭合原理,电灯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开关、导线、电灯、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实验器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灯发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灯为什么能发光。
2. 知识讲解: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路的闭合原理,电灯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设计一个使电灯发光的电路。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实验,设计并实现一个使电灯发光的电路。
5. 知识拓展:介绍其他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如电视、冰箱等。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路的组成、闭合原理和电灯的工作原理。
7. 布置作业:(2)设计一个使电灯发光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电路的闭合:开关的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电灯的工作原理:电流通过灯丝,灯丝发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使电灯发光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充分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知识讲解环节,通过示例讲解,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电路的组成、闭合原理和电灯的工作原理。
在随堂练习环节,学生分组实验,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4.2让电灯发光(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4.2让电灯发光(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f667113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8.png)
教案:14.2 让电灯发光一、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
2. 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断路。
3.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4. 电灯发光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两种状态。
2. 培养学生绘制电路图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电灯发光的原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图的绘制方法,电灯发光的原理。
2.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两种状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灯、导线、开关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
2. 知识讲解:(1) 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电路元件的作用。
(2) 讲解电路的两种状态:通路和断路,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
(3) 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3. 例题讲解:以电灯发光为例,讲解电灯发光的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个电灯发光的电路图,并解释电路图中的各个元件的作用。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两种状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通路:电流畅通的状态断路:电流被切断的状态电灯发光的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电灯发光的电路图,并解释电路图中的各个元件的作用。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电路的两种状态。
答案:电路的两种状态分别是通路和断路。
通路指的是电流畅通的状态,断路指的是电流被切断的状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两种状态,大部分学生能够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电路图的绘制方法,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更多电路元件的作用和电路的复杂状态,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教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419fdd168884868762d6f8.png)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问题3:处理例2和变式练习2 例3:【解析】图中,电流先经过开关,再经过灯泡,最后回到负极;注意从电源正极或负极开始,按实物图的连接顺序依次画出各电路元件的符号,电路图要画成长方形,符号不能画在拐角上.
变式练习3:电流先经过开关,再经过一个灯泡,再到另一个灯泡,最后回到负极;连接时要注意线头要画到接线柱上,并且不能交叉.
出示题目,学生讨论、交流,寻找方法.教师讲解时要渗透物理作图的规范性. 交流讨论,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
诊断
评价
见“当堂达标题”答案:在课件上 教师出示当堂达标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批改.教师搜集学生做题信息,查漏补缺.
作业设计
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图
教师布置作业
学生自我完成
板书设计
电路图 电路
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通路 开路 短路。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第二节让电灯发光教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四章第二节让电灯发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ef533f33687e21ae45a91c.png)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以及组成电路的各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在电路中的作用.2.知道电流的概念及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电源外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4.认识电路中常用元件的符号,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相关元件,画简单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实物电路.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简单的电路,尝试用开关控制一个用电器的工作;2.尝试用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最简单的电路图.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敢于动手做物理课的电路实验,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2.能用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能绘制简单的电路图.【教学难点】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教具准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若干、开关、小电动机、小门铃、电视机、录像机、学生电源、半导体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实物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教室里光线太暗时,同学们都会很自然地闭合墙上的开关,这时日光灯就亮了,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同学们知道什么呢?生1:我觉得电挺神秘的,电是从哪儿来的呢?生2:为什么一扳开关,电灯就会亮了呢?生3:什么是电路?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4:什么是电流,它又是如何流动的?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实际上好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就是先有了问题,再对自己的问题不断去“探究”才得出正确结论的.这节课,让我们也当一回小“科学家”,来学习第二节让电灯发光.【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62-66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规定以及电路组成各路分在电路中的作用等,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拓展探究】电路的组成学生分组实验:利用课桌上一节干电池、带灯座的小灯泡、开关和几根导线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电路,让小灯泡发光,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师一个完整的电路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生:一个简单而完整的电路应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使电路保持持续的电流;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人们需要的能量,开关的作用是将电路连通或断开,导线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师列举你熟悉的三个用电器,并指出它是将电能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生:电饭煲: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吹风: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和内能,电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通路开路和短路一.结合电路组成实验,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课件“电流的形成”(如图所示),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师电流是怎样产生的?方向如何?生: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路连接时,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开关,用电器流入电源的负极.师:你是如何使电路中获得持续的电流的?生:一是要有电源,二是开关要闭合.【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2)电路要闭合二.学生分组实验:按课本图14-11,图14-12,图14-13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实验结论.学生小组内部充分讨论交流,对通路、开路和短路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展示,并进行归纳总结.【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可以工作.(闭合电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正常断路为开关断开)(3)短路: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起来了.危害大,电源烧毁,用电器不工作.【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电路图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常见电路元件符号,并讲解电路图的概念.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手电筒、电冰箱电路图,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图14-15进行讨论交流,如何画电路图,应注意什么?【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画电路图时应注意几个问题:①电路元件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能自造符号;②所画元件的次序要注意和实物图对应;③合理的安排电路元件符号,应尽可能让这些元件符号均匀的分布在电路图中,使画成的电路图清晰美观;④导线要画得横平竖直,转变处画成直角,元件符号不能画在电路图的转弯处;⑤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角有棱、大小比例适中.【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66-67作业123452.请同学们完成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课后作业答案】1.D 2.正电荷定向正负 3.通路开路短路 4.开路通路短路 5.提示:电源正极与开关左端相连,开关右端与电风扇“+”接线柱相连,电风扇“-”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连.1.本节课加强了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实验教学,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三种状态,让学生分组实验去探究,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2.本节课注重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分成了四个层次进行学习,第一层次对简单电路组成和元件作用的认识;第二层次对电流产生及方向的认识;第三层次,对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的认识,特别是对短路危害的认识,需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第四层次,把具体的电路元件抽象成符号,能根据具体的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及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3.本节课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九年级物理说课稿让电灯发光
![九年级物理说课稿让电灯发光](https://img.taocdn.com/s3/m/328673e05727a5e9846a61ac.png)
《让电灯发光》说课稿列位评委老师,大伙儿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电路的应用在咱们生活中超级普遍.因此,本节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具有不容轻忽的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能够为以后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做好铺垫!二、说教学目标依照本教材内容,结合着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明白电路的组成(2)明白并能够识别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明白短路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熟悉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明白电源有正负极(2).能够依如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腹地位。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教学难点:(1).短路概念的熟悉(2).电路的画法和实物连接四、说教法和学法物理是一门培育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进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因此然”。
九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时候,因此,我要紧采取课堂展现和学生活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取得熟悉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要紧采取以下方式:试探评判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讨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3—5分钟)利用课件展现生活中的电路应用,让学生有一种靠近感,进而讲述本节简单电路二、教学新课:(约30分钟)在教学新课的进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依照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和教学设备的情形,我选择了多媒体动画的教学手腕。
这些教学手腕的运用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爱好化。
3、课堂小结,强化熟悉。
(3—5分钟)课堂小结,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明白得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慢慢地培育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4.2让电灯发光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4.2让电灯发光](https://img.taocdn.com/s3/m/1568a22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2.png)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4.2 让电灯发光一、教学内容1. 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闭合条件。
2. 学习电灯的工作原理,了解电灯发光的原理。
3. 掌握用电器的连接方法,学会安全使用电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能够分析电路的组成和闭合条件。
2. 使学生了解电灯的工作原理,理解电灯发光的原理。
3.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电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组成和闭合条件,电灯的工作原理。
难点:电路的闭合条件,电灯发光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物电灯、电路图、导线、开关等。
学具:学生教材、笔记本、彩笔、电路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实物电灯,让学生观察电灯的构造,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电灯是如何发光的吗?”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电路的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电路图,向学生讲解电路的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并强调电路的闭合条件。
(2)电灯的工作原理: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使学生了解电灯发光的原理,即电流通过灯丝时,灯丝发热发光。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选择一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例题,如:“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电灯和一个导线,请画出这个电路的图示,并判断这个电路是否闭合。
”通过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掌握电路的闭合条件。
4. 随堂练习:5. 用电器的连接方法: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传授用电器的连接方法,并强调安全使用电器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4.2 让电灯发光一、电路的组成:1. 电源2. 导线3. 开关4. 用电器二、电路的闭合条件:1. 电源正负极之间形成闭合回路2. 电路中没有断路三、电灯的工作原理:1. 电流通过灯丝2. 灯丝发热发光七、作业设计答案:(1)闭合;因为电源正负极之间形成闭合回路,电路中没有断路。
九年级物理教案——让电灯发光
![九年级物理教案——让电灯发光](https://img.taocdn.com/s3/m/661a54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5.png)
教学目标:1.理解电路的概念和结构。
2.掌握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理解电导率的概念和作用。
4.学会分析电灯发光原理。
教学重点:1.理解电路的概念和结构。
2.掌握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学会分析电灯发光原理。
教学难点:1.理解电导率的概念和作用。
2.学会分析电灯发光原理。
教学准备:1.电源、电线、电灯泡、电阻器等实验器材。
2.电路图、电流表、导线等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和热身(5分钟)1.引入电路的概念,通过提问让学生复习并回忆电路的定义和结构,以及电流的概念。
2.讲解电灯的基本原理,即电流的通路从正极流向负极,通过电灯泡发光。
Step 2:理论讲解(15分钟)1.讲解电流的基本概念,即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
2.引入电导率的概念,即导体单位长度上所含的自由电子数量。
3.解释不同材料的电导率不同的原因,以及电导率对电流的影响。
Step 3:实验演示(20分钟)1.准备实验器材,包括电源、电线、电灯泡、电阻器等,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
2.通过改变电阻器的阻值,观察电流的变化对电灯发光的影响。
3.解释电阻器的作用,即限制电流的流动,避免过大电流对电灯泡的烧毁。
Step 4: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电灯发光的原理,并记录下他们的结论。
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电灯发光需要哪些条件,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些条件。
Step 5:概念解释(15分钟)1.带领学生回顾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引导他们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解释电灯发光的原理。
2.引导学生理解电流通过电灯泡时,电子与原子碰撞导致能量转化释放出来,从而使电灯发光。
Step 6:实践应用(15分钟)1.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通过改变电阻器的阻值、电源电压等条件,观察电灯的亮度变化,进一步探究电灯发光的原理。
2.学生自行操作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结果和结论。
Step 7:课堂总结(10分钟)1.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流和电导率的概念,以及电灯发光的原理。
九年级物理14.2让电灯发光(第1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14.2让电灯发光(第1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54eaf9c1c708a1284a4465.png)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会连接简单的电路1、教材分析本课时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电路的组成和三种状态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能轻松地连接一个电路让小灯泡发光,动手能力毋庸置疑,但对其中的理论知识可能尚不了解3、中考分析对本课时知识的考查多与后面的知识相结合,对短路这样一种状态会在实验探究题中的电路故障排查时经常出现二、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
2、知道电路的形式有通路、开路及短路,并知道电源短路的危害。
三、评价任务1、利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2、通过小组交流和习题训练,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四、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课本66页第1、2、3题课后反思: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九年级《让电灯发光》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让电灯发光》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dd7d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6.png)
4.通过学习电灯发光原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学生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电灯发光原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珍惜资源、勇于创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阶段,我会详细讲解电灯发光的原理。首先,介绍电灯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灯丝、灯座、导线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接着,深入讲解电流通过灯丝时,灯丝发热、发光的物理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电灯发光原理的差异。
此外,我会重点讲解电路图绘制方法,指导学生认识电路图中,让学生逐步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技巧。
3.结合所学知识,学生设计一个节能电灯,并说明其原理和优点。可以采用图画、文字或制作模型的形式展示设计成果。
4.学生分组进行一次调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灯使用情况,如使用时长、耗电量等。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并提出节能措施。
5.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尝试解答以下问题:为什么LED灯比白炽灯更节能?请从原理和实际应用两方面进行分析。
3.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4.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针对教学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九年级《让电灯发光》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第2节让电灯发光word教案(6)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第2节让电灯发光word教案(6)](https://img.taocdn.com/s3/m/ad20408cfad6195f302ba663.png)
让电灯发光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
2、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正负极。
3、知道通路、开路和短路以及短路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电路出现故障时能自行查找原因,设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电流、电路。
教学难点:在没有老师指引的情况下,学生尝试连接电路,自行分析电路故障并解决问题。
三、教前准备:本节课在物理实验室上,共分24各小组,每组实验器材有:干电池组、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请同学们欣赏几幅美丽的城市夜景,是什么点缀了它们如此美丽?大家想知道这五颜六色的灯光是如何发出的吗?请让我们一起研究如何让电灯发光。
探究实验:(时间5分钟)请仔细观察桌上的器材,你能把它们组装起来使小灯泡发光吗?并能用开关来控制它的发光和熄灭。
比一比:看谁最先让小灯泡发光?[注意]:若灯不发光,你们小组的同学能找出原因,自行解决问题吗?实验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挑选一两个典型错误的例子,进行评论。
[过渡]如果做成功了这个实验,你就已经连接了一个虽然简单,然而却是完整的电路。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让灯泡发光。
首先,请同学们依据教材,针对本节的学习提纲进行自学。
自学提纲1、_________________是电路?2、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3、组成电路各元件作用是什么?4、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5、_________________是导体?_________________是绝缘体?6、_________________是通路?7、_________________是开路?8、_________________是短路?短路会造成什么危害?(一)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间10分钟)。
九年级《让电灯发光》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让电灯发光》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2ffdad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3.png)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会利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让一个电灯泡发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电灯泡是如何发光的吗?”让学生们思考并分享他们的想法。接着,我会简要介绍电灯泡发光的原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电灯发光》。
4.情境创设:案例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物理学的魅力。情境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反思与评价:本案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提升。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向。
2.探讨如何优化电路设计,使其更稳定、高效地工作。
3.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所学的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归纳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针对学生的回答,我会进行点评和补充,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然后,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增强他们面对困难时的自信心。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合理使用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教案:灯泡发光原理
![初中物理教案:灯泡发光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1243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8.png)
初中物理教案:灯泡发光原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灯泡的构造及发光原理。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理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灯泡发光原理及实验探究。
难点:灯泡内部电流的流动过程。
三、教学准备1.教具:灯泡、灯座、电池、导线、开关等。
2.实验材料:灯泡、灯座、电池、导线、开关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灯泡是如何发光的吗?(2)学生回答:灯泡发光是因为电流通过灯丝,使其发热并发光。
2.知识讲解(1)灯泡的构造:灯泡由玻璃壳、灯丝、灯头等部分组成。
灯丝一般采用钨丝,因为钨丝的熔点较高,可以承受较高的温度。
(2)灯泡发光原理:当电流通过灯丝时,灯丝受到电阻力的作用,产生焦耳热。
焦耳热使灯丝温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灯丝发出可见光。
3.实验探究(1)实验一:观察灯泡发光现象①将灯泡、灯座、电池、导线、开关连接成一个电路。
②闭合开关,观察灯泡发光现象。
(2)实验二:探究灯泡亮度与电流的关系①保持电池电压不变,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②记录不同电阻值下灯泡的亮度。
(3)实验三:探究灯泡亮度与电压的关系①保持电路电阻不变,改变电池电压,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②记录不同电压下灯泡的亮度。
4.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灯泡亮度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灯泡亮度会随电流、电压的变化而变化?5.知识拓展(1)介绍白炽灯、节能灯等不同类型灯泡的发光原理。
(2)讲解灯泡的节能环保意识。
6.课堂小结(2)强调灯泡亮度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3)提醒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节能环保。
五、作业布置1.复习灯泡发光原理及实验探究过程。
2.思考:如何设计一个节能灯泡?3.完成课后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灯泡发光原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灯泡发光原理及电流、电压与灯泡亮度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 (新版)沪科版
![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 (新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c41635be1e650e53ea993e.png)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以及组成电路的各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在电路中的作用.2.知道电流的概念及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电源外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4.认识电路中常用元件的符号,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相关元件,画简单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实物电路.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简单的电路,尝试用开关控制一个用电器的工作;2.尝试用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最简单的电路图.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敢于动手做物理课的电路实验,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2.能用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能绘制简单的电路图.【教学难点】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教具准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若干、开关、小电动机、小门铃、电视机、录像机、学生电源、半导体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实物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教室里光线太暗时,同学们都会很自然地闭合墙上的开关,这时日光灯就亮了,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同学们知道什么呢?生1:我觉得电挺神秘的,电是从哪儿来的呢?生2:为什么一扳开关,电灯就会亮了呢?生3:什么是电路?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4:什么是电流,它又是如何流动的?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实际上好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就是先有了问题,再对自己的问题不断去“探究”才得出正确结论的.这节课,让我们也当一回小“科学家”,来学习第二节让电灯发光.【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62-66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规定以及电路组成各路分在电路中的作用等,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拓展探究】电路的组成学生分组实验:利用课桌上一节干电池、带灯座的小灯泡、开关和几根导线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电路,让小灯泡发光,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师一个完整的电路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生:一个简单而完整的电路应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使电路保持持续的电流;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人们需要的能量,开关的作用是将电路连通或断开,导线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师列举你熟悉的三个用电器,并指出它是将电能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生:电饭煲: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吹风: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和内能,电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通路开路和短路一.结合电路组成实验,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课件“电流的形成”(如图所示),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师电流是怎样产生的?方向如何?生: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路连接时,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开关,用电器流入电源的负极.师:你是如何使电路中获得持续的电流的?生:一是要有电源,二是开关要闭合.【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2)电路要闭合二.学生分组实验:按课本图14-11,图14-12,图14-13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实验结论.学生小组内部充分讨论交流,对通路、开路和短路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展示,并进行归纳总结.【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可以工作.(闭合电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正常断路为开关断开)(3)短路: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起来了.危害大,电源烧毁,用电器不工作.【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电路图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常见电路元件符号,并讲解电路图的概念.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手电筒、电冰箱电路图,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图14-15进行讨论交流,如何画电路图,应注意什么?【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画电路图时应注意几个问题:①电路元件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能自造符号;②所画元件的次序要注意和实物图对应;③合理的安排电路元件符号,应尽可能让这些元件符号均匀的分布在电路图中,使画成的电路图清晰美观;④导线要画得横平竖直,转变处画成直角,元件符号不能画在电路图的转弯处;⑤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角有棱、大小比例适中.【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66-67作业123452.请同学们完成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课后作业答案】1.D 2.正电荷定向正负 3.通路开路短路 4.开路通路短路 5.提示:电源正极与开关左端相连,开关右端与电风扇“+”接线柱相连,电风扇“-”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连.1.本节课加强了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实验教学,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三种状态,让学生分组实验去探究,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2.本节课注重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分成了四个层次进行学习,第一层次对简单电路组成和元件作用的认识;第二层次对电流产生及方向的认识;第三层次,对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的认识,特别是对短路危害的认识,需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第四层次,把具体的电路元件抽象成符号,能根据具体的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及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3.本节课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 (新版)沪科版
![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教案 (新版)沪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375cb849649b6649d7471e.png)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以及组成电路的各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在电路中的作用.2.知道电流的概念及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电源外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4.认识电路中常用元件的符号,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相关元件,画简单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实物电路.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简单的电路,尝试用开关控制一个用电器的工作;2.尝试用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最简单的电路图.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敢于动手做物理课的电路实验,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2.能用符号来表示电路中的元件,能绘制简单的电路图.【教学难点】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教具准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若干、开关、小电动机、小门铃、电视机、录像机、学生电源、半导体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实物投影仪.【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教室里光线太暗时,同学们都会很自然地闭合墙上的开关,这时日光灯就亮了,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同学们知道什么呢?生1:我觉得电挺神秘的,电是从哪儿来的呢?生2:为什么一扳开关,电灯就会亮了呢?生3:什么是电路?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生4:什么是电流,它又是如何流动的?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实际上好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就是先有了问题,再对自己的问题不断去“探究”才得出正确结论的.这节课,让我们也当一回小“科学家”,来学习第二节让电灯发光.【预习指导】阅读课本P62-66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规定以及电路组成各路分在电路中的作用等,用红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对应练习册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交流展示】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拓展探究】电路的组成学生分组实验:利用课桌上一节干电池、带灯座的小灯泡、开关和几根导线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电路,让小灯泡发光,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师一个完整的电路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生:一个简单而完整的电路应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使电路保持持续的电流;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人们需要的能量,开关的作用是将电路连通或断开,导线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师列举你熟悉的三个用电器,并指出它是将电能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生:电饭煲: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吹风: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和内能,电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通路开路和短路一.结合电路组成实验,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课件“电流的形成”(如图所示),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师电流是怎样产生的?方向如何?生: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路连接时,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开关,用电器流入电源的负极.师:你是如何使电路中获得持续的电流的?生:一是要有电源,二是开关要闭合.【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有电源(2)电路要闭合二.学生分组实验:按课本图14-11,图14-12,图14-13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归纳实验结论.学生小组内部充分讨论交流,对通路、开路和短路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展示,并进行归纳总结.【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可以工作.(闭合电路)(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正常断路为开关断开)(3)短路:导线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起来了.危害大,电源烧毁,用电器不工作.【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电路图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常见电路元件符号,并讲解电路图的概念.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手电筒、电冰箱电路图,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图14-15进行讨论交流,如何画电路图,应注意什么?【师生互动归纳总结】画电路图时应注意几个问题:①电路元件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能自造符号;②所画元件的次序要注意和实物图对应;③合理的安排电路元件符号,应尽可能让这些元件符号均匀的分布在电路图中,使画成的电路图清晰美观;④导线要画得横平竖直,转变处画成直角,元件符号不能画在电路图的转弯处;⑤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角有棱、大小比例适中.【课堂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做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66-67作业123452.请同学们完成对应练习册中的题目.【课后作业答案】1.D 2.正电荷定向正负 3.通路开路短路 4.开路通路短路 5.提示:电源正极与开关左端相连,开关右端与电风扇“+”接线柱相连,电风扇“-”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连.1.本节课加强了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实验教学,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三种状态,让学生分组实验去探究,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2.本节课注重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分成了四个层次进行学习,第一层次对简单电路组成和元件作用的认识;第二层次对电流产生及方向的认识;第三层次,对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的认识,特别是对短路危害的认识,需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第四层次,把具体的电路元件抽象成符号,能根据具体的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及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3.本节课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初中物理教案:灯泡发光原理
![初中物理教案:灯泡发光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d52cf22360cba1aa911da1e.png)
初中物理教案:灯泡发光原理初中物理教案:灯泡发光原理一,课时安排:一课时二,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简单电路,并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和学会画电路图。
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让学生较规范的画出电路图是难点。
三,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三部分知识:电路的组成:通路、开路和短路;电路图电路的组成主要包括电路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和各部分元件的作用,通路、开路和短路部分,主要是认识这三种电路的状态和短路的危害。
电路图部分,要首先认识几种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知道什么叫电路图,并根据实物画电路图。
四,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与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认识短路和危害。
通过实物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五,措施与建议:首先通过实验探究引出了电路的.组成,学生会根据他的生活经验,选择使灯发光的器材,并连接,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得出电路的组成。
通过“加油站”,了解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通路、开路和短路部分,柯让学生通过实物连接加深认识,特别是短路的危害。
电路图部分,一定要让学生会学生会画电路元件符号,强调规范电路图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练习,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六,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
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3、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七,教学准备:演示用器材:两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两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蓄电池、电路图符号挂图。
学生用器材:一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八,教学过程:1.电路①提出问题:利用你手中的器材,怎样可以使小灯泡发光?②组织学生进行猜想,发表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教案:灯泡发光原理一,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二,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简单电路,并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和学会画电路图。
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让学生较规范的画出电路图是难点。
三,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知识:电路的组成:通路、开路和短路;电路图
电路的组成主要包括电路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和各部分元件的作用,通路、开路和短路部分,主要是认识这三种电路的.状态和短路的危害。
电路图部分,要首先认识几种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知道什么叫电路图,并根据实物画电路图。
四,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与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认识短路和危害。
通过实物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五,措施与建议:
首先通过实验探究引出了电路的组成,学生会根据他的生活经验,选择使灯发光的器材,并连接,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得出电路的组成。
通过“加油站”,了解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通路、开路和短路部分,柯让学生通过实物连接加深认识,特别是短路的危害。
电路图部分,一定要让学生会学生会画电路元件符号,强调规范电路图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练习,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六,教学目标:
1,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
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
3、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七,教学准备:
演示用器材:两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两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蓄电池、电路图符号挂图。
学生用器材:一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八,教学过程:
1.电路
①提出问题:利用你手中的器材,怎样可以使小灯泡发光?
②组织学生进行猜想,发表看法。
③鼓励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使灯泡发光需要哪些条件。
教师进行归纳。
⑤提出问题:你见过的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还有哪些?
⑥指导学生阅读“加油站”然后归纳电流与电流方向的定义。
(展示蓄电池)
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信息窗”,拓宽学生的视野。
2.通路、开路和短路
①教师通过教材插图讲解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及短路的危害性。
②让学生依据教材插图连接实物图,去操作通路、开路和短路。
对于短路现象,可让学生去摸导线发热来体会电流过大。
教师强调: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容易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以后连接电路定要注意。
③课下思考题:短路时电路中电流为什么会很大?
3.电路图
①教师引导: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
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单,通常不画实物图,
②每组挑出一名学生到黑板前进行画电路元件符号比赛,看谁画的准确,规范,及时给予表扬。
其他学生在下边画。
③教师演示电路图的画法。
然后让学生根据电路板上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④组织学生讨论电路图的画法,纠正错误的画法,总结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⑤作业: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