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THESIS AND OPTIMIZATION OF INTERFACES BETWEEN HARDWARE MODULES WITH INCOMPATIBLE PROTOCO
流形及分形上分析及偏微分方程国际会议
会议报道流形及分形上分祈及偏微分方暇国际尝议孙玉华(南开大学数学学院,天津300071)流形及分形上分析及偏微分方程国际会议于2019年9月22〜26 H在南开大学陈省身研究所举办。
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知名教授参会并作报告。
此外,还有国内外的众多青年学者在本次会议上受邀作了报告。
参加此次会议的人数逾90位。
流形及分形上分析及偏微分方程国际会议主要围绕“流形分析”、“分形分析”及“偏微分方程”3个主题展开。
会议邀请报告涉及到的课题方向均为以上三个主题交叉的研究方向,如热核估计、度量空间上的偏微分方程、流形的随机几何等等。
美国华盛顿大学陈振庆教授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关于对称狄氏型热核估计的稳定型研究及Harnark不等式的研究,该问题主要针对在一般度量空间上既有扩散又有跳跃的马尔科夫过程。
在一般的体积条件下及一些比较弱的假设下如跳跃核、容度条件及庞加莱不等式下建立了热核的双边估计;同时对相关的抛物型Harnack不等式的稳定性进行了刻画。
纽约城市大学Dodziuk教授带来了关于具有正曲率连通和流形的报告。
他回顾了基于Gromov和Lawson想法如何在和流形上基于度量下构造正曲率的例子。
这种改进可以在任何大于等于三维的流形上操作,并且在检验正曲率流形的极限的性质上非常有用。
香港中文大学丰德军教授带来了关于带有重叠的自相似测度维数的估计的报告。
他介绍了如何在带重叠自相似测度空间上计算维数的上下界估计的办法。
利用这种办法,他介绍了如何在伯努利卷积上去估算维数的做法。
比勒菲尔德大学Grig〇r‘y a n教授作了题为“分孙玉华: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9-10-30 48Tel:185****7104形及流形上分析及偏微分方程”的报告,介绍了体积估计与型问题、随机完备性问题、热核估计及薛定谔方程、半线性椭圆方程以及布朗运动逃逸速率的联系。
他的报告完美契合了我们此次会议的题目。
美国西北大学徐佩教授带来了关于流形上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几何的报告。
化学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剂设计与构建
化学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剂设计与构建近年来,不对称合成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不对称合成是指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将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地转化为目标化合物的方法。
在不对称合成中,不对称催化剂的设计与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探讨化学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剂设计与构建的一些重要问题和方法。
一、手性催化剂的起源与发展手性催化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Werner·F.科尔宾斯基提出,并成功合成了世界上第一种手性催化剂[Ru((S,S)-TsDPEN)Cl2]。
随后,手性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例如,Jacques-Emile Dubois发现了一个具有显著不对称诱导性的钴配合物,这一发现为后来的不对称合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不对称催化剂设计的原则不对称催化剂的设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涉及到多种因素的考虑。
首先,催化剂的手性配位基团应具有良好的空间位阻,以保持手性催化剂的立体构型。
其次,催化剂的亲核配体(或配体)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控的反应性,以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
最后,还需考虑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三、常用的手性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剂设计中,一些常用的手性配体被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合成反应中。
其中,庞大的手性膦配体是一类常见的手性配体。
这些手性膦配体具有良好的空间位阻和可调控的电子性质,可以有效地将手性信息传递给底物。
另外,手性的酮、醇和胺类配体也是不对称催化剂设计中常用的配体。
这些手性配体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并直接参与反应,如构建C-C键、C-N键和C-O键等。
四、催化剂的构建与修饰催化剂的构建与修饰是实现催化反应高立体选择性的关键。
在催化剂构建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配体修饰和配体诱导。
配体修饰是通过在已有的手性配体上进行结构改变,以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例如,通过引入额外的官能团、调节配体的电子性质和空间位阻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催化剂的活性和立体选择性。
CCF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修订版发布
CCF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修订版发布CCF(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中国计算机学会)于2010年8月发布了第一版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一年来,经过业内专家的反馈和修订,于日前推出了修订版,现将修订版予以发布。
本次修订对上一版内容进行了充实,一些会议和期刊的分类排行进行了调整,目录包括: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与高性能计算、计算机图形学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交叉学科、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软件工程/系统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数据挖掘/内容检索、网络与信息安全、综合刊物等方向的国际学术会议及期刊目录,供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作为学术评价的参考依据。
目录中,刊物和会议分为A、B、C三档。
A类表示国际上极少数的顶级刊物和会议,鼓励我国学者去突破;B类是指国际上著名和非常重要的会议、刊物,代表该领域的较高水平,鼓励国内同行投稿;C类指国际上重要、为国际学术界所认可的会议和刊物。
这些分类目录每年将学术界的反馈和意见,进行修订,并逐步增加研究方向。
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刊物(网络/信息安全)一、 A类序号刊物简称刊物全称出版社网址1. TIF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Security IEEE /organizations/society/sp/tifs.html2. TDSC 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IEEE /tdsc/3. TISSEC 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ecurity ACM /二、 B类序号刊物简称刊物全称出版社网址1. Journal of Cryptology Springer /jofc/jofc.html2. Journal of Computer SecurityIOS Press /jcs/3. IEEE Security & Privacy IEEE/security/4. Computers &Security Elsevier http://www.elsevier.nl/inca/publications/store/4/0/5/8/7/7/5. JISecJournal of Internet Security NahumGoldmann. /JiSec/index.asp6. Designs, Codes andCryptography Springer /east/home/math/numbers?SGWID=5 -10048-70-35730330-07. IET Information Security IET /IET-IFS8. EURASIP Journal on InformationSecurity Hindawi /journals/is三、C类序号刊物简称刊物全称出版社网址1. CISDA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for Security and DefenseApplications IEEE /2. CLSR Computer Law and SecurityReports Elsevier /science/journal/026736493.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Computer Security MCB UniversityPress /info/journals/imcs/imcs.jsp4.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calReport Elsevier /locate/istr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网络/信息安全方向)一、A类序号会议简称会议全称出版社网址1. S&P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IEEE /TC/SP-Index.html2. CCS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ACM /sigs/sigsac/ccs/3. CRYPTO International Cryptology Conference Springer-Verlag /conferences/二、B类序号会议简称会议全称出版社网址1. Security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 USENIX /events/2. NDSSISOC Network and Distributed System Security Symposium Internet Society /isoc/conferences/ndss/3. Eurocrypt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Cryptographic Techniques Springer /conferences/eurocrypt2009/4. IH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Hiding Springer-Verlag /~rja14/ihws.html5. ESORICSEuropean Symposium on Research in Computer Security Springer-Verlag as.fr/%7Eesorics/6. RAID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cent Advances in Intrusion Detection Springer-Verlag /7. ACSACAnnual Computer Securit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IEEE /8. DSN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pendable Systems and Networks IEEE/IFIP /9. CSFWIEEE Computer Security Foundations Workshop /CSFWweb/10. TCC Theory of Cryptography Conference Springer-Verlag /~tcc08/11. ASIACRYPT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Cryptolog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Springer-Verlag /conferences/ 12. PKC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ractice and Theory in Public Key Cryptography Springer-Verlag /workshops/pkc2008/三、 C类序号会议简称会议全称出版社网址1. SecureCom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CM /2. ASIACCSACM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ACM .tw/asiaccs/3. ACNSApplied C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 Springer-Verlag /acns_home/4. NSPWNew Security Paradigms Workshop ACM /current/5. FC Financial Cryptography Springer-Verlag http://fc08.ifca.ai/6. SACACM Symposium on Applied Computing ACM /conferences/sac/ 7. ICIC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Springer /ICICS06/8. ISC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ference Springer /9. ICI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ryptology Springer /10. FSE Fast Software Encryption Springer http://fse2008.epfl.ch/11. WiSe ACM Workshop on Wireless Security ACM /~adrian/wise2004/12. SASN ACM Workshop on Security of Ad-Hoc and Sensor Networks ACM /~szhu/SASN2006/13. WORM ACM Workshop on Rapid Malcode ACM /~farnam/worm2006.html14. DRM ACM Workshop on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ACM /~drm2007/15. SEC IFIP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ference Springer http://sec2008.dti.unimi.it/16. IWIAIEE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ssurance Workshop IEEE /17. IAWIEEE SMC Information Assurance Workshop IEEE /workshop18. SACMATACM Symposium on Access Control Models and Technologies ACM /19. CHESWorkshop on Cryptographic Hardware and Embedded Systems Springer /20. CT-RSA RSA Conference, Cryptographers' Track Springer /21. DIMVA SIG SIDAR Conference on Detection of Intrusions and Malware an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EEE /dimva200622. SRUTI Steps to Reducing Unwanted Traffic on the Internet USENIX /events/23. HotSecUSENIX Workshop on Hot Topics in Security USENIX /events/ 24. HotBots USENIX Workshop on Hot Topics in Understanding Botnets USENIX /event/hotbots07/tech/25. ACM MM&SEC ACM Multimedia and Security Workshop ACM。
锂-镁-铝合金作为锂硫化聚丙烯腈电池的稳定负极
第5期张彪,等:锂-镁-铝合金作为锂硫化聚丙烯月青电池的稳定负极-15-锂-镁-铝合金作为锂硫化聚丙烯月青电池的稳定负极张彪,张超,王玉,陈康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锂金属负极由于其低氧化还原电位和高理论比容量在锂硫化聚丙烯(S@PAN)电池中是一种备受关注的负极材料。
然而,由于锂金属负极与电解质的副反应引发的锂枝晶的生长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过程。
为了提高锂负极的整体和表面稳定性,研究了锂镁铝合金作为锂-S@PAN电池的负极。
研究发现,锂镁铝合金负极能够有效抑制锂枝晶的形成和生长,锂铜半电池的库伦效率明显提高,并显著改善了全电池的循环性能’7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9%,远高于锂金属电极的64%O关键词:锂镁铝合金;锂枝晶;电化学性质中图分类号:TM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1X(2021)05-0015-03Lithium-Magnesium-Alumi/um Alloy as a Stable Negative Electrode forLithium S u ISS c Polyacrylonitrile BatteriesZhang Biao,Zhang Chao,Wang Yu,Chen Kanghua*(S ea ee Key Labo ea eo ey o iPowe eMe ea—u egy,Cen eea—Sou eh Unoeeeioey,Changiha410083,Chona)Abstract:Due to its low redox potential and high theoretical specific capacity,lithium metal anode is a kind of anode material ehaehaia e eaceed much a e neoon on—oehoum iu—iodepo—ypeopy—ene(SiPAN)ba e eoei.Howeeee,ehegeoweh oi—oehoum dendeoeei caused by the side reaction of the lithium metal neaative electrode and the electrolyte severely hinders its commercialization peoceSS.In ehopapee,on oedeeeoompeoeeeheoeeea—and SueiaceSeabo—oeyoiehe—oehoum negaeoeee—eceeode,—oehoum-magneSoum a—umonum a—oyaSehenegaeoeee—eceeodeoiehe—oehoum-S i PAN ba e eywaSSeudoed.SeudoeShaeeiound ehaeehe—oehoum-magneSoum-a—umonum a—oyanodecan e i e ceoee—yonhoboeeheioemaeoon and geoweh oi—oehoum dendeoeeS,ehecou—omboce i ocoency oiehe—oehoum-coppeeha—i-ce—oSognoiocane—yompeoeed,and ehecyc—epeeioemanceoieheiu—ba e eyoSognoiocane—yompeoeed.Aieee700cyc—eS,ehecapacoeyeeeeneoon eaeeo79%,whoch omuch hogheeehan64%oi—oehoum meea—e—eceeodeS.Key words:lithium maanesium aluminum Hoy;lithium dendrites;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锂-S@PAN电池因其高的比容量,低成本和环境友好而备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在该电池体系中,硫化聚丙烯月青正极材料具有稳定且很高的比容量(高于600mAh-g-)[1]。
《光热双重响应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费托合成性能研究》范文
《光热双重响应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费托合成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寻找高效、环保的能源转换和存储技术已成为科研领域的热点。
其中,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技术以其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能力而备受关注。
本文着重探讨光热双重响应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费托合成中的应用。
二、光热双重响应纳米催化剂的设计1. 催化剂设计理念光热双重响应纳米催化剂的设计理念是结合光热转换效应和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等特性,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该催化剂应具备优异的光吸收能力、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与费托合成反应相适应的表面性质。
2. 结构设计本研究所设计的催化剂采用核壳结构,其中核为具有光吸收能力的半导体材料,壳为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核壳结构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从而提高光热转换效率。
三、光热双重响应纳米催化剂的合成1. 材料选择本研究所选用的核材料为具有优异光吸收能力的硫化镉(CdS),壳材料为具有高催化活性的氧化铁(Fe2O3)。
2. 合成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煅烧法合成光热双重响应纳米催化剂。
首先制备出CdS核和Fe2O3壳的溶液,然后将二者混合并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得到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
最后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结晶度和稳定性。
四、光热双重响应纳米催化剂的费托合成性能研究1. 实验方法通过CO加氢实验来评价所制备的光热双重响应纳米催化剂的费托合成性能。
在恒温条件下,向反应器中通入CO和H2的混合气体,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
通过检测产物的组成和生成速率来评价催化剂的性能。
2. 结果与讨论(1)光吸收性能:所制备的光热双重响应纳米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光吸收能力,能够有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2)费托合成性能:在CO加氢实验中,所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高通量计算集成机器学习催化描述符设计新型二维MXenes析氢催化剂
高通量计算集成机器学习催化描述符设计新型二维MXenes析氢催化剂摘要:二维MXenes作为一种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材料,其析氢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传统的试错方法耗费时间和资源,难以大规模筛选出性能优异的MXenes。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通量计算和机器学习的催化描述符设计方法,以加速和优化MXenes的析氢性能预测和发现过程。
本文首先通过大量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筛选出112种可能的析氢MXenes,并通过Fe原子掺杂进一步优化其析氢性能,得到7种性能优异的Fe doped MXenes。
接着,我们基于多项式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回归等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基于17种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催化描述符,并通过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误差分析,选择了随机森林作为最佳预测模型。
最后,我们使用该模型预测了所有112种MXenes的析氢性能,并发现了15种前所未有的性能优异MXenes,其中析氢活性高于Ni和Pd催化剂,且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MXenes;催化描述符;高通量计算;机器学习;析氢。
Abstract:As a kind of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e study of hydro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 of two-dimensional MXene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However, traditional trial-and-errormethods are time-consuming and resource-consuming, making it difficult to screen MXene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on a large scale. Therefore, we propose a catalytic descriptor design method based on high-throughput comput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to accelerate and optimize the prediction and discovery process of MXenes' hydro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112 possible hydrogen evolution MXenes were screened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and 7 performance-excellent Fe-doped MXenes were further optimized by Fe doping. Then,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such as polynomial regression, random forest, an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we constructed catalytic descriptors based on 17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elected random forest as the best prediction model through the error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set and test set. Finally, we used this model to predict the hydro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 of all 112 MXenes, and discovered 15 performance-excellent MXenes that have not been seen before, among which hydrogen evolution activit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i and Pd catalysts, and may have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Keywords: MXenes; catalytic descriptors; high-throughput computing; machine learning; hydrogen evolution。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信息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信息项目名称液体-气体两相流模型的适定性理论主要完成单位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单位2:西北大学单位3:华中师范大学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朱长江(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提出了完成本项目研究的主要思路,并实施了本项目所有创新点的主要科研工作。
10篇代表作全部都有他的署名并在研究中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
)2.姚磊(职称:教授、工作单位:西北大学、完成单位:西北大学、主要贡献:参与本项目主要科研工作。
10篇代表作中有5篇都有他的署名并在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
基于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工作,于2012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3.温焕尧(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主要贡献:重要科学发现第二项的代表性论文2。
提出了梯度平方分解恒等式。
)项目简介刻画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液体-气体两相流模型是石油工业中描述管道和深井中油和气的生产和输运的常见数学模型。
该模型不仅具有深刻的物理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数学理论价值。
关于其研究是近二十多年来本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有许多关于该模型及其相关模型的数值结果,但对于该模型的适定性理论,即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等结果却很少。
该项目系统地研究了液体-气体两相流模型的自由边界问题、初边值问题和Cauchy问题解的适定性等问题。
挪威应用数学家Steinar Evje 教授在其同一篇论文中提到了我们的其中1篇代表作11次并作为后续研究。
我们在研究爆破机制时提出了速度的梯度平方分解恒等式,从而代替了传统方法中的梯度平方分解不等式。
美国《数学评论》(MR3457694)对我们的一篇代表作进行了评论,认为是文章有趣且非常有技巧。
本项目第一完成人朱长江教授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以及入选了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所领导的两相流模型研究团队被同行专家称为国内外该领域的两个团队之一“Zhu’s group” (具体请见[Lizhi Rua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144A,351-362, 2014]第352页),另外一个团队为挪威应用数学家Steinar Evje教授团队。
范德华莫尔超晶格中的共振杂化激子异质结构
范德华莫尔超晶格中的共振杂化激子异质结构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近年来,范德华莫尔超晶格中的共振杂化激子异质结构研究备受关注。
平板电容器问题边界元法奇异性处理及正则化
论对 病态线性代数方程组进行处 理 , 克服 了其不适定 性.使用平板 电容器检测木材含水率 问题 的数值计 算结果 表明 , 奇
异积 分和病态矩阵 的处理是正确有效 的 , 该结果可 应用于解决工程实 际问题.文中所提 出的方法 可 以方便地 推广到类 似的复杂边界问题 的数值求解 中去. 关键 词 : 边界元积分方 程 ; 奇异性 ; 解析积分法 ; 正则化
大 学 机 电工程学院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0 ) 5 0 1
摘
要 : 了研究 带有 复杂边界条件的平板式 电容传感 器数学模型 , 为 针对利用边界元方法数值求解 时所遇 到的边界积分
方程具有 积分奇异性 的问题 , 采用解析积分方法完全消 除了边界 积分的奇异性.同时在实 际仿 真过程中 , 依据 正则化理
磊 1(e OID( Vml O, , )
一
) =
c 一
式中: =一
, ) ] .
便地推广到相关的复杂边界条件问题 的边界积分方
程奇 异性 处 理及计 算 不适定 问题 中去 .
,为源点 的总体编号 , f 取值从 1 一a
.
D上 源点 总数 的二 倍 加 O 上 源 点 总 数 ; 示 尺 D R表 对 X( =12 3 方 向的偏导 数 ,O 示场 点处 的 i ,,) CS 表 0 边界 外法 线方 向 n与矢 量 x ( =12 3 的 方 向 余 i ,,)
到 了一 些有 效 的计 算 方法 ] . 文 章从 带有 复 杂 边界 条 件 的三 维 L pae方 程 al c
㈠
+
m) 、 ( 一 a D ,
Vm o e) (D ,
,
e t ,
化学均匀演化机制下对沃尔夫-拉叶星的研究
化学均匀演化机制下对沃尔夫-拉叶星的研究沃尔夫-拉叶星(WR星)是一类高温、高亮度的恒星,其表面温度可达数十万开尔文,光度可达太阳的10万倍以上。
WR星主要由氢和氦以及其他重元素构成,其光谱特征是强烈的电离线,表明其外层气体已经完全电离。
对于WR星的研究可以提供关于恒星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而化学均匀演化机制则是解释WR星形成和丰度特征的重要理论。
化学均匀演化机制是指在恒星演化过程中,恒星内部的物质通过对流和混合的过程,使得恒星内部的化学物质均匀分布。
这种机制可以解释WR星表面元素丰度的特征,即富含氮、碳、氧等重元素。
根据化学均匀演化机制,WR星形成于质量较大的主序星演化过程中,这些恒星的外层物质经过对流混合后,使得内部丰度均匀化。
这种化学均匀演化机制可以解释WR星表面的化学丰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于化学均匀演化机制对WR星的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发现。
观测数据显示,WR星的氮丰度明显高于同类型的其他恒星,这与化学均匀演化机制的预测相符。
此外,研究还发现WR星的碳和氧丰度也很高,这进一步支持了化学均匀演化机制的假设。
通过对WR星的观测和模拟,科学家们得以验证化学均匀演化机制对WR星的解释,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理论模型。
化学均匀演化机制对WR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恒星形成和演化的过程,还有助于解开宇宙中元素丰度的谜团。
恒星的化学丰度与宇宙化学演化密切相关,通过研究WR星的丰度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中元素的来源和分布。
此外,WR星也被认为是超新星爆发的前身,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预测和理解超新星爆发的机制。
总结起来,化学均匀演化机制对沃尔夫-拉叶星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WR星的观测和模拟,科学家们得以验证化学均匀演化机制对WR星丰度特征的解释,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模型。
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恒星形成和演化的过程,还有助于解开宇宙中元素丰度的谜团。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化学均匀演化机制对WR星的影响,并拓展到其他类型的恒星研究中,以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
姜泰勒扭曲和轨道序诱导的二维铁磁性
姜泰勒扭曲和轨道序诱导的二维铁磁性
张俊廷;吴宗铄;沈小凡
【期刊名称】《物理学报》
【年(卷),期】2024(73)1
【摘要】随着体系维度的降低,材料内部的量子限制效应和电子关联作用会相应地增强,往往可以衍生一些新奇的物理特性.在钙钛矿材料中,姜泰勒扭曲和轨道序通常会引起丰富的电子关联行为.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称性分析和蒙特卡罗模拟等方法,对比研究了钙钛矿氟化物KCuF_(3)及其单层结构,揭示了钙钛矿二维化引起的晶格动力学、结构、电子及磁性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KCuF_(3)块体中出现的协作姜泰勒扭曲和面内交错轨道序可以维持到单层极限,导致单层为二维铁磁绝缘体.与块体相不同的是,在单层中姜泰勒扭曲模式作为原型相的软模出现,且单层的绝缘性不依赖于姜泰勒扭曲的出现,而是与电子关联效应的增强有关.本文为研究二维钙钛矿材料以及设计基于钙钛矿的二维铁磁体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总页数】11页(P285-295)
【作者】张俊廷;吴宗铄;沈小凡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二价铜的配位几何在姜-泰勒扭曲效应下的一个结构证明(英文)
2.反重力电诱导自组装构造二维亚微米有序结构
3.被孤独扭曲的心灵--论彼得·泰勒的"老处女的故事"
4.5d过渡金属原子掺杂六方氮化铝单层的磁性及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可能存在的二维长程磁有序
5.第VII族单核羰基配合物的稳定种态-第一部分:分子轨道、结构和姜一泰勒效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阶HBAM方法一般模型还可以
稀土离子掺杂的AgLa(WO4)2枝状纳米材料的合成与上转换发光性质(英文)
A src A L ( 42 ed t aot cue wt l nsr csw r snhs e ruhal —ot y r hr bt t g a WO ) nri nn sutrs i c a uf e ee ytei dt og w cs hdo e— a d ic r h e a z h o t
c lri tr s o u ne c ta l a in. H a ne e tfrl mi sen ppi to c K e wo ds Mea —un sa e;La ha d y r tlt g tt nt nie;Up— o v rin l mi e c n e c n eso u n s e c
m a to t o ti r d c n ny tmp ae o ufa t n . Th om ain me h n s wa bs re o h r wt f lmeh d wih u nto u i g a e l t rs f ca t e fr to c a im so ev d frt e g o h o de rtc n n sm curs b s d o h x e i na r c s . X~a dfr cin, s a n n l crn nd i a o t t e a e n t e e p rme tlp o e s i ry i a t f o c n i g e e to mir s o y, ta s coc p rn— m iso lcr n m ir s o y,ee to fr cin,a hoou ie c nc p cr r e oc arce z h s — si n ee to c o c p lcr n di a to f nd p t Im n s e e s e ta we eus d t h a tr捷 、 色 和经 济 .利 用 x 射 线粉 末 衍 射 、 描 电 子显 微 镜 和透 射 电子 显 微 镜 等 手段 对 所 得 材 料 进 行 了 绿 扫
上同调与表示理论国际会议
本次会议 由浙江大学数学中心主任、浙大光彪 讲座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终身教授刘 克峰先生和浙江大学光彪特聘教授 、美国密西根大 学 的季 理真教 授 负责 主持 。其 中组 织委员 会 成员还
提供给年轻学者 和研究生了解这一领域前沿知识、 同国内外专家交流的一个平 台,了解这一领域的发 展动 向 。
Sna r ) a eg n r oa at Cu 、 nPn ( i oA i n) zP U v f z 等于会议 上作
了系列或 专题报 告 。
定义、基本性质 以及最新 的发展成果。他的精彩报
告 , 到 了众 多 与会 者 的好评 。 得
此次会议有来 自 国加州大学 、美 国亚利桑那 美 大学 、瑞士洛桑联邦联邦理工学院、俄亥俄州立大 学 、 国罗 格斯 大 学 、 卡罗 来 纳 州 立 大学 、 大利 美 北 澳 亚悉尼 大学 以及 来 自浙 江 大学 、 东师 范大 学 、 京 华 南 大学 、 清华大学 、 门大学 、 厦 中国科学 院数学与系统
N h aX ( cdmi Sne)S abnT n(i n n a u i A a e a ii 、h o i a X a g a me U i 、i X a T ig u nv、 ubnZ a g( nvo nv J i ) e o(s h aU i R ii h n ) n Ui f
D ie ; r f d 京都大学 中岛( 0 年 国际数学家大会一 nl 2 2 0
Sde Fny g Z eg (ho te nvrt 、 yn ̄、aga hn O i a U i sy n S t e i)
Y n c a g Z u ( o g K n nv o c n e ad o gh h H n o g U i f S i c n e n
一种基于LMCT效应和N掺杂的纤维螯合TiO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LMCT效应和N掺杂的纤维螯合TiO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韩振邦,邓杨,赵晓明,刘利伟
申请号:CN201910607906.2
申请日:20190708
公开号:CN112191275A
公开日:
202101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MCT效应和N掺杂的纤维螯合TiO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含有偕胺肟螯合基团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纳米TiO晶体溶胶之间通过配位结合,得到含有锐钛矿晶型和N掺杂的TiO催化剂。
其制备方法是:选用钛酸丁酯作为钛源,醋酸、无水乙醇作为水解抑制剂制备含有纳米TiO晶体的溶胶,然后将其与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进行反应,得到基于LMCT效应和N掺杂的纤维螯合TiO可见光催化剂。
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工艺简便和易于操作等优点,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催化剂能够通过LMCT和N掺杂双途径实现可见光催化,因此在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中显示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申请人:天津工业大学
地址: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取代基对希夫碱钼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Lud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21,37(3)%260—266取代基对希夫碱v配合物催化烯怪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张文馨,襦子涵,谢静静,魏航,李同,刘海雯,王伟立(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39)摘要:变换苯甲醛环5位置上的氯取代基和苯胺环5'位置上的硝基制备了4种希夫碱钳配合物催化剂,在不使用有机溶剂的条件下催化环辛烯水相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它们的催化活性,发现:引入吸电基可提高希夫碱钳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在优化的催化剂(0.1%)上环辛烯转化率达到了94%,环氧化物选择性均大于88%o 反应体系简单、经济、清洁(关键词:环氧化物;希夫碱;钳配合物;烯桂环氧化;催化;取代基中图分类号:062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020(2021)03-0260-07环氧化物是精细化学和合成化学中极其重要的合成砌块*1—2+,是合成高附加值产品的重要材料⑶。
目前,环氧化物多用有机氧化物催化氧化烯炷制备,且多数使用有机溶剂(多是含氯溶))[2],容易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近来,以希夫碱M。
配合物为催化剂进行烯炷环氧化反应[4—6],虽然效果不错,但与绿色化学的理念仍有较大差距。
近几年各种金属配合物用于催化烯炷环氧化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绿色工艺被相继报道*7—我们合成出多种具有优良催化性能的新型希夫碱钳配合物催化剂*8—11+,在高温或水相条件下均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前期研究⑼发现,在配合物的配体框架上引入吸电子基团能提高催化性能。
在此,我们通过合成吸电基团氯和硝基在不同位置的希夫碱™(VI)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烯炷环氧化反应,研究了不同吸电子取代基在不同位置时的催化性能。
在反应条件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使用绿色氧化剂(水相叔丁基过氧化氢)。
期望在环境友好和低能耗的原则下,实现烯炷绿色环氧化反应(1实验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仪器所有反应都是在空气中实施。
清华CoAI课题组新书《现代自然语言生成》正式发布!张钹院士亲自作序文末赠书
清华CoAI课题组新书《现代自然语言生成》正式发布!张钹院士亲自作序文末赠书AI科技评论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清华CoAI课题组新书:《现代自然语言生成》。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钹亲自作序,创新工厂首席科学家周明博士、ACL/IEEE Fellow 李航博士、ACM/AAAI/IEEE Fellow 刘兵教授联袂力荐。
前言自然语言生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研究领域。
最早的自然语言生成系统采用规则、模板的方法,设计各司其职的模块进行文本生成,其中体现了很多专家设计的词汇、语法、句法甚至语用的语言学知识。
统计语言模型则从概率统计的角度提出了语言建模的新思路,将词汇与上下文的依赖关系编码在条件概率中。
以深度学习模型为基本架构的现代语言生成模型绝大多数通过端到端训练的方式,能更好地建模词汇与上下文之间统计共现关系,显著地提升了文本生成的性能。
特别是以Transformer为基础架构的预训练语言生成模型,能够较好地捕获包括词汇、语法、句法、语义等各层面的语言学知识,极大地推动了自然语言生成的进展,生成效果令人惊叹。
技术的进步显著地推动了应用的发展。
就自然语言生成而言,机器翻译、摘要生成、故事生成、对话生成、诗歌生成等任务都广泛地应用了以神经网络为基本架构的现代语言生成方法,生成效果相比传统方法进步显著,在许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大显身手。
以神经机器翻译为例,在数据丰富的领域,机器翻译的效果甚至可以媲美人工翻译的效果。
Google 新推出的聊天机器人Meena采用基于Transformer的架构,在某些方面接近甚至超过人类对话的效果。
GPT系列模型甚至可以生成人物角色丰富、故事情节曲折的长文本故事。
机器创作,包括强调创新和创意的语言生成任务,如现代诗、歌词、古诗生成等,业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广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并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落地,微软小冰甚至出版了机器创作的现代诗歌集。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获高分子研究领域国际大奖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获高分子研究领域国际大奖
佚名
【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在2008年POLYCHAR 16-先进材料世界论坛(World Forum on Advanced Materials)上,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何嘉松研究员被授予“Paul J.Flory Polymer Research Prize”,该奖项2000年由国际POLYCHAR委员会为纪念高分子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Pad J.Flory而设立,用于表彰对
高分子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概念、模型、理论、过程或发现有原始创新和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何嘉松研究员因提出“原位混杂复合材料”的概念、发现“流变混杂效应”及其产生于填充聚合物熔体的条件,而成为本年度该奖项的唯一获奖者。
【总页数】1页(P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3
【相关文献】
1.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在喷墨打印透明导电薄膜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J],
2.大环高分子:高分子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J], 刘东舟;黄家贤
3.中国科学家周琪获国际转基因研究领域大奖 [J],
4.解决困扰世界60年的难题,中科院研究员姜宗林获国际性航空航天大奖 [J],
5.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喜获国际质量创新领域大奖 [J], 黎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新的采样更新方法的粒子滤波算法
基于新的采样更新方法的粒子滤波算法
王健;金永镐;董华春;权太范
【期刊名称】《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年(卷),期】2008(030)006
【摘要】以往的粒子滤波采用由初始先验概率密度产生一组粒子,然后通过重要性密度函数去更新粒子,但会产生粒子退化的问题,因此引入了各种各样的重采样算法,但这样做又产生了粒子多样性丧失的问题.针对粒子滤波的粒子退化现象,提出基于新的采样更新方法的粒子滤波算法,新方法从滤波值和滤波误差协方差矩阵上产生粒子.仿真试验表明,新方法在非线性非高斯情况下要远远好于EKF.
【总页数】3页(P1148-1150)
【作者】王健;金永镐;董华春;权太范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338信箱,黑龙江,哈尔
滨,150001;延边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吉林,延边,133002;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338信箱,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338信箱,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53
【相关文献】
1.基于 KHM 的多层采样粒子滤波算法 [J], 李菊;余烨;戴欢;李克清;夏瑜;曹明伟
2.基于粒子重采样滤波算法的红外图像消噪 [J], 李丹;王洪涛
3.一种基于改进重采样的粒子滤波算法 [J], 于春娣;丁勇;李伟;薛琳强
4.基于KLD采样改进的高斯粒子滤波算法 [J], 周翟和;钟雨露;曾庆喜;田祥瑞
5.基于重采样技术改进的粒子滤波算法 [J], 李小婷;史健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ew algorithm that performs automatic interface synthesis between two synchronous hardware modules with incompatible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We introduce the Data Path State Machine (DPSM) which captures data path dependencies. This allows control logic for data paths to be synthesized which is optimized for bandwidth over multiple transactions.
Passerone [PRSV981 showed that if protocols are represented naturally as Deterministic Finite Automata (DFA), the product FSM can be pruned to implement interface control logic. Passerone has argued that DFAs are not as easy for designers to use fo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as regular expressions. In this paper we will assume that the protocol specifications can be translated automatically into equivalent DFAs as shown by [PRSV98]. We will address the problem of automatic interface synthesis from protocol DFAs. Passerone’s algorithm uses acyclic DFAs to simplify synthesis, and so does not optimize latency and bandwidth over multiple transactions. Furthermore it does not consider data path issues, We present a new algorithm that deals with more realistic interface synthesis in which protocols are represented by cyclic DFAs. The introduction of a Data Path State Machine (DPSM), capturing data path dependencies, allows control logic for data paths to be optimized for bandwidth. The rest of the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Sect.2 give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previous and related work, Sect.3 presents terminology required in the rest of the paper, Sect.4 presents the pro-
0-7803-7761-31031$17.0002003 IEEE
V-6 13
FSM. The authors in [SCOZ] have recently proposed an interface architecture with 3 FSMDs (one for each of the producer, consumer and queue) and a data path consisting of a queue which they believe is general enough to accommodate any component protocols. The protocols are specified using FSMDs and the synthesis algorithm is responsible for mapping these onto the FSMDs on the target architecture. The algorithm does not address the data correspondence problem.
2. RELATED WORK
Interface synthesis has been addressed in a broad range of literature. The STG is introduced in [Bor88] as a means to establish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synchronous andlor asynchronous components. However the protocol specifications are too low level (timing diagrams) and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pieces of data items are not resolved automatically. The authors in [AM911 describe the protocols using 2 verilog FSMs and a non-deterministic Cartesian product is obtained which forms the interface. This is determinized by using a 3rd machine called the C-machine which describes the intended behavior of the interface. The method does not solve the data correspondence problem mentioned above and does not consider any data path issues. Passerone et al. [PRSV98] describe the protocols using Regular expressions. These are translated into finite automata which are then synthesized into FSMs using a product algorithm which resolves the pseudo non-determinism that arises by making the composition causal, non-deadlocking and optimal in terms of its latency. It solves the data correspondence problem but is limited in form of communication i.e. only a single transaction,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and common clock are assumed. More recently there have been efforls by [PCPKOO] to generate hardware interfaces with both sides operating at different clock frequencies by inserting additional states and edges to the product
SYNTHESIS AND OPTIMIZATION OF INTERFACES BETWEEN HARDWARE MODULES WITH INCOMPATIBLE PROTOCOLS
VassilisAndroutsopoulos9TJW Clarke and DM Brookes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SW7 2BT, UK
Producer Consumer
1. UCTION
The recent advent of Systems-On-Chip products,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f designs and stringent time to market pressures are all factors for the so called design productivity gap. Unsurprisingly, pressures have therefore been exerted on EDA companies to develop tool environments to encourage the reuse of previous designs. The increasing reuse of RTL hardware blocks makes the interfacing of RTL hardware blocks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se blocks is made passible if proper interface circuits are introduced. Manually adapting these interfaces is a tedious and error prone process. Instead, methods and algorithms to automatically synthesize interfaces need to be developed. The problem can be expressed as: given rke producer and consumer dara communication prorocolx and a descripfion o fke dora f f park rhar inrefaces fke M O sides, generate an opfimal (in r e m s o peformance) inferface machine nuromaricolly that w l synchm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