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岑参古诗赏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眼前的实景。
• “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思念亲人之情。
• 第三、四两句给人以匆匆之感:马上相逢,没有纸 笔,只好托这位朋友捎口信给长安的亲人。
• 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 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 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主题探究:《逢入京使》描写了诗人远涉边
塞,恰遇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 场面。表达了作者怀想思亲的凄苦心情诗文语言朴实, 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 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
深。
拓展延伸:岑参为什么要远 赴边塞?这能体现出盛唐的 哪些气质?
(2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提升 古诗中荡开一笔,新意 倍出的例子比比皆是, 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谢谢欣赏
疏通诗意: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在远赴边
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 不可遏制。东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怎 能不让人泪雨滂沱!然而,诗人并没有过多沉浸 在思乡的悲苦中,而是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 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万千思念, 只有托他带平安口信,以安慰家人。
赏析诗句: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① 故园②东望路漫漫③ , 双袖龙钟④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⑤君传语⑥报平安。
注释∶ ①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二。唐天宝八载,作者赴任安西节度使幕府书记,这首诗写于赴任途中。 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③漫漫:路途遥远的样子。 ④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 ⑤凭:请求,劳烦。 ⑥传语:捎口信。
背景简介:此诗作于唐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
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任西节度使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 岁,之前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辞别了居住在 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 两个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 自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另一个支柱是,他 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寒垣苦,岂为妻子谋。”正是 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 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 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情感,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儿。
《逢入京使》岑参古诗赏析
赏析古诗词方法 1.读懂诗意,疏通文意。 2.注意用典,暗示倾向。 3.关注手法,借鉴提高。 4.抓住末句,明确情感。
作者简介: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
北省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边塞 诗派代表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 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了三年后获授率府 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 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 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 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 岁(51周岁)。 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 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尤多佳作。
默写易错字 1.故园东望路漫漫 圆 2。双袖龙钟泪不干 祥 3.凭君传语报平安 军
测试 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龙钟”是什么意思?第二句运用哪种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 干”?(2分)
2.这首诗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泪流满面或者泪流纵横;夸张 2.思念故乡亲人。 (2分)
• “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思念亲人之情。
• 第三、四两句给人以匆匆之感:马上相逢,没有纸 笔,只好托这位朋友捎口信给长安的亲人。
• 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 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 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主题探究:《逢入京使》描写了诗人远涉边
塞,恰遇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 场面。表达了作者怀想思亲的凄苦心情诗文语言朴实, 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 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
深。
拓展延伸:岑参为什么要远 赴边塞?这能体现出盛唐的 哪些气质?
(2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提升 古诗中荡开一笔,新意 倍出的例子比比皆是, 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谢谢欣赏
疏通诗意: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在远赴边
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 不可遏制。东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怎 能不让人泪雨滂沱!然而,诗人并没有过多沉浸 在思乡的悲苦中,而是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 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万千思念, 只有托他带平安口信,以安慰家人。
赏析诗句: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① 故园②东望路漫漫③ , 双袖龙钟④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⑤君传语⑥报平安。
注释∶ ①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二。唐天宝八载,作者赴任安西节度使幕府书记,这首诗写于赴任途中。 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③漫漫:路途遥远的样子。 ④龙钟:泪流纵横的样子。 ⑤凭:请求,劳烦。 ⑥传语:捎口信。
背景简介:此诗作于唐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
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任西节度使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 岁,之前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辞别了居住在 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 两个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 自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另一个支柱是,他 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寒垣苦,岂为妻子谋。”正是 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 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 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情感,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儿。
《逢入京使》岑参古诗赏析
赏析古诗词方法 1.读懂诗意,疏通文意。 2.注意用典,暗示倾向。 3.关注手法,借鉴提高。 4.抓住末句,明确情感。
作者简介: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
北省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边塞 诗派代表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 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了三年后获授率府 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 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 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 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 岁(51周岁)。 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 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尤多佳作。
默写易错字 1.故园东望路漫漫 圆 2。双袖龙钟泪不干 祥 3.凭君传语报平安 军
测试 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龙钟”是什么意思?第二句运用哪种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 干”?(2分)
2.这首诗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泪流满面或者泪流纵横;夸张 2.思念故乡亲人。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