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人脸识别技术大总结,推荐文档
人脸识别综述
人脸识别综述摘要:首先介绍了人脸识别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分类;随后对人脸识别技术方法发展过程中一些经典的流行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最后介绍了人脸识别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总结了人脸识别所面临的困难。
关键词:人脸识别1引言人脸是人类最重要的生物特征之一,反映了很多重要的生物信息,如身份,性别,种族,年龄,表情等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人脸图像的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问题也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问题。
其中包括人脸检测,人脸识别,人脸表情识别等各类识别问题。
对于人脸识别问题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时间,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开发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目前已有一些电子产品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
但是,对于人脸性别和种族识别的研究却比较少,但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和实际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
在实际公共场所的安检系统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将多种模式识别系统结合在一起,以尽量提高检测识别的准确度,性别识别系统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供更多个性化的人机交互方式,还可以应用于各种监控系统、电子产品的用户身份鉴别和信息采集系统。
从理论意义上来说,也丰富了原有的人脸识别方法,使得人脸识别系统不但可以识别出被识别者是谁,还能自动给出其性别和种族,从而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和图像检索效率。
所谓人脸识别,就是利用计算机分析人脸视频或者图像,并从中提取出有效的识别信息,最终判别人脸对象的身份。
人脸与人体的其他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与生俱来,它们所具有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良好特性为身份鉴别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同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隐蔽性好的优越性。
因此,人脸识别在信息安全、刑事侦破、出入口控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人脸识别的发展历程及方法分类关于人脸识别的研究最早始于心理学家们在20世纪50年代的工作,而真正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来研究它则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最早的研究者是Bledsoe,他建立了一个半自动的人脸识别系统,主要是以人脸特征点的间距、比率等参数为特征。
人脸识别要素范文
人脸识别要素范文
一、人脸识别要素
人脸识别技术是指通过捕捉和分析人脸特征来识别或验证一个人的技术,以实现自动识别和鉴别。
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稳定性、抗噪声等
优势,可以有效地帮助组织和企业实现安全校验。
人脸识别技术由五个关键要素组成:
(一)图像采集:包括捕捉和获取人脸图像,将图像数据转换成可供
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图像。
(二)特征提取:使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人脸图像中的标志特征,这
些特征可以用于识别目标脸部的特点。
(三)特征比对:将被识别人脸图像的特征与已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个
人信息进行比对,在此过程中利用识别算法,应用一系列处理技术,有效
减少人脸识别误差。
(四)比对结果:使用已建立的比对算法和系统,判断出被识别脸部
特征是否与目标个人信息一致。
(五)人脸验证:通过分析被识别脸部特征,综合识别结果与目标个
人信息的关联性,最终进行人脸验证。
最近,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准确的识别出行人,更可以通过跟踪特定的目标人物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人脸识别综述
人脸识别综述1引言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研究人员主要涉及的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早AFR (Auto Face Recognition)的研究论文见于1965年陈(Chan)和布莱索(Bledsoe)在Panoramic Research Inc•发表的技术报告。
近年来,人脸识别研究得到了诸多研究人员的青睐,涌现出了诸多技术方法。
尤其是1990年以来,人脸识别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几乎所有知名的理工科大学和主要IT产业公司都有研究组在从事相关研究。
人脸识别研究的发展叮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4年~1990年)。
这一阶段人脸识别通常只是作为一个一般性的模式识别问题来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基于人脸几何结构特征(Geometric feature based)的方法。
第二阶段(1991年~1997年)。
这一阶段尽管时间相对短暂,但却是人脸识别研究的高潮期,可谓硕果累累:不但诞生了若干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美国军方还组织了著名的FERET人脸识别算法测试,并出现了若干商业化运作的人脸识别系统,比如最为著名的Visionics (现为Identix)的Facelt系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的特克(Turk)和潘特(Pentland)提出的“特征脸”方法无疑是这一时期内最负盛名的人脸识别方法。
第三阶段(1998竿现在)。
FERET' 96人脸识别算法评估表明:主流的人脸识别技术对光照、姿态等由于非理想采集条件或者对象不配合造成的变化鲁棒性比较差。
因此,光照、姿态、表情、遮挡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人脸识别是一项既有科学研究价值,又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
国际上大量研究人员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某些限定条件下得到了成功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对模式识别,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脸识别问题可以定义成:输入(查询)场景中的静止图像或者视频,使用人脸数据库识别或验证场景中的一个人或者多个人。
(完整版)小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小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一、系统概述1.1方案背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城市治安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管是在热闹的街区,繁华的商圈都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着城市的治安问题。
就连城市居民每天生活休息的居住小区,都开始出现了让人担心的治安问题,所以现在加强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成了社会关心、关注的问题。
对于人们居住的城市社区的治安问题更是关系着整个社区居民的安定生活,是所有社区居民安心享受生活的保障,这就要对社区的原住民进行安全保护,又要对外来人员进行准确定位,给社区的安保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很好的保护社区安全、保证业主的安全?社区管委通过增安保安人员数量,增加巡逻次数,加设监控摄像机等多种手段来综合解决一些治安问题,而更重要的小区门禁系统作为硬性安保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1.2面部识别技术简介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人体特征分析技术已经作为身份快速识别及视频监控等领域的最新增值点与应用点,在身份识别、智能安防、智能监控、出入管理、证卡认证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面部检测识别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模型理论、人工智能及模式识别技术的非接触性高端模式识别技术,其可完成从复杂的图像场景中检测、检出特征人像信息,并进行匹配识别的智能分析过程。
面部识别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二、小区人脸识别门禁需求本次小区门禁需求情况如下:在小区的大门入口处设置门禁系统,实现小区业主从外面进入小区时,做人脸识别认证,通过后,系统自动开启入口转门锁,允许业主进入。
在小区的每一单元门口加装人脸识别门禁机,本单元的业主只允许进入本单元楼梯或电梯,不允许本单元以外的人通过人脸识别认证后进入。
在小区安保中心设置外来人员登记中心,通过业主确认,安保中心允许给外来人进行人脸采集授权,可以在两道门禁即小区大门门禁、单元楼道门禁进行识别通过。
三、小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3.1系统架构3.2系统应用部署1、在小区安保监控中心搭建硬件PC机平台,用于存贮小区业主的面部信息库数据,同时,可以接受前端各采集点发送上来进行注册或验证的外来人员的面部照片信息,并可以对所有进出进行按不同单元门禁进行远程更新前端设备的可认证的人员信息,也可以进行服务器端施工人员资料整理及生成报表;2、前端人脸识别门禁机,应用于各个单元门口处及小区入口大门处,接入认证识别网络,能同服务端进行通讯,同时触发门禁机开门。
人脸识别实验报告
人脸识别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对一组测试样本进行分类和识别。
首先,通过使用PCA降维算法对输入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进行分类。
实验结果表明,人脸识别技术在分类和识别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引言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方法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人机交互、社交网络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旨在研究人脸识别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分类和识别效果。
二、实验方法1.数据集准备:从公开数据集中选择合适的人脸图像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要求数据集包含不同人物的正面人脸图像,并且以文件夹形式存储。
2.数据预处理:读取训练集的人脸图像,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并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增强图像质量。
3.特征提取:使用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
首先,将每个图像的像素矩阵转换为一维向量,然后计算协方差矩阵。
接下来,通过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最后,根据特征向量的重要程度,选择前n个主成分作为图像的特征。
4.分类算法:使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进行分类。
将提取的人脸特征向量作为输入样本,通过训练SVM模型,实现对人脸图像的分类和识别。
5.实验评价:使用测试集对分类和识别效果进行评价。
计算分类精度、召回率和F1值等指标,并绘制ROC曲线,分析模型的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经过训练和测试,人脸识别模型的分类精度达到了90%以上,召回率和F1值也较高。
同时,根据绘制的ROC曲线可知,模型的性能相对稳定,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人脸识别技术,并验证了其在分类和识别方面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人脸识别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可以在实际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使用的数据集规模较小,可能会对模型的训练和泛化能力产生影响。
01人脸识别技术介绍
-22-
驾照考试
各科目考试时,根据各科目考试的实际应用系统和考试流程,在考试前、考试中 和考试后对考生拍照并使用人像识别技术与受理时录入的相片进行比对,以确认 考生身份,杜绝考试时冒名顶替的情况;
选择一张经人像识别系统比对后的相片打印在成绩公安监管部门在采集人员身份信息时,只有身份证号等字符信息确定唯
人脸识别工作原理
人脸 识别 比对
人脸 识别 建模
-7-
人脸识别建模、比对流程
处理影像的流程
– – – – – – – 面部定位 双眼定位 检查影像质量 影像校正 (缩小、纠正角度) 前期处理 抽取特征点 合成特征集群和存盘 记录比对
-8-
人脸识别特征点提取建模流程
-9-
影响人脸识别的因素
FRS致力开发基于多幅照片的人像模版的生成
-4-
生物识别技术比较
-5-
人脸识别技术特点
在当今众多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 人脸识别技术以其实用性强、速度快、
使用简单和识别精度高等特点,与其他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比较时占有明显的 技术优势。
1
快速、非侵扰
2
准确、直观
人脸识别技术有快速、简便、非侵扰和不 需要人的被动配合的特点
人脸识别技术有良好的防伪、防欺 诈、准确、直观、方便的特点
一身份,缺乏相片比对等辅助手段,常遇到被监管人员不报或谎报信息、送押单位核实难等问
题,造成了人员信息不完整不真实、数据复用效果不佳,且容易引起公民身份被冒用的上访事 件。现有人工核查手段单一繁琐,被监管人员存疑数据量大,导致了监所核查工作难度大、效 率低。建议开发接口,使人像比对系统增加人口库信息,并与监所业务系统对接,以便较准确 完整地采集和核查信息。 深挖犯罪:隐瞒个人真实信息的被监管人员往往存在劣迹或在逃信息,是监所开展深挖犯 罪工作的重要打击对象。建议通过与在逃人员库进行相片信息比对碰撞,可有效加强深挖犯罪 工作。 安全管理:在监所日常管理中,可增加门禁管理、外来人员管理等系统的人像比对功能,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日益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其中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就是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将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控、金融、通信、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安全监控领域人脸识别在安全监控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安全监控系统通常使用摄像头来获取监控画面,然而通过这种方式,监控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目标人物。
而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后,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并跟踪特定人物的行踪,让监控工作更加高效、准确。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与数据库进行对比,实时提醒相关人员有目标人物的出现,从而提高安全服务水平。
二、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人脸识别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身份验证方式往往需要用户提供密码、指纹等信息,然而这些方式存在着密码泄露和冒用等风险。
而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后,用户只需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扫描即可完成身份验证,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
同时,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支付系统,实现刷脸支付,提供更快捷、安全的支付方式。
三、通信领域人脸识别技术也在通信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手机解锁为例,传统的解锁方式往往是通过输入密码、划图案等方式,这些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繁琐和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而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后,用户只需对准摄像头即可自动解锁手机,无需额外操作,提高了手机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短信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通信体验。
四、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医院中经常需要进行病人和医生的身份验证,在传统的方式中,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而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后,可以实时识别病人和医生的身份,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疾病诊断、病人跟踪等方面,为医疗工作提供更多支持。
总结起来,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在安全监控、金融、通信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人脸识别的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的基本原理
一、简介
人脸识别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利用电子设备(通常是相机)和计算机软件来识别两个不同的人脸。
它通常利用面部识别和人脸关键点导向技术,比较两个或多个人脸图像之间的视觉特征,对比不同的人脸类型,从而实现识别目标的过程。
二、人脸识别的基本原理
1、面部特征
面部特征是用来识别人脸的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对图像中的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等的位置和大小进行分析,可以实现人脸识别。
2、人脸关键点导向技术
为了更准确地识别人脸,人们开发了一种关键点导向技术。
该技术在面部识别的基础上,将识别任务分解成一系列关键点,如眼睛角、鼻尖、下唇等,由一系列连续的关键点完成识别任务。
关键点导向技术通常会更准确地检测出不同人脸之间的差异。
3、深度神经网络
深度神经网络是一种人工神经网络,它能够高效地提取和进行分析图像中的特征,实现人脸识别。
深度神经网络可以模拟人脸的关键点,并与模板进行对比,从而实现人脸识别功能。
三、总结
人脸识别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通过对面部特征和人脸关键点
的导向技术,以及深度神经网络的应用,将识别任务分解成一系列关键点,由一系列连续的关键点完成识别任务,从而实现人脸识别的功能。
【参考文档】《人脸识别技术》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人脸识别技术》阅读训练及答案阅读下文,完成第15-16题。
(共6分)①人脸识别技术,是指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通过计算机与生物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这种技术先对输入的人脸图象或者视频流进行判断,给出每张脸的位置、大小和面部各个主要器官的具体信息。
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比对,从而识别每个人的身份。
②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相比,人脸识别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识别精确度高。
人脸识别独具的活性判别能力,保证了他人无法以非活性的照片、木偶、蜡像欺骗识别系统,无法仿冒。
此外,人脸识别速度快,不易被察觉。
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属于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一秒内可以识别好几次。
不被察觉的特点对于一种识别方法也很重要,这会使该识别方法不令人反感。
③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生物统计学原理来实现的。
先通过计算机相关软件对视频里的图像进行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从中提取人像特征点。
然后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即人脸特征模板。
将已建成的人脸特征模板与被测者的面像进行特征比对,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一个相似值。
通过这个值即可确定是否为同一人。
现在这一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④例如,由于儿童被拐卖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有些幼儿园安装了面部识别系统。
这些系统主要采用人脸识别加IC/ID卡(非接触式智能卡) 双重认证。
每一位儿童在入学注册登记时必须提供IC/ID卡号、儿童面像、接送者面像等相关资料。
每次入园、出园时都应刷卡并进行家长人脸认证。
如果认证成功,拍照放行;如果认证失败,拍照后报警通知管理员。
不论识别成功与否,系统都会记录下被识别者的详细资料。
人脸识别综述
人脸识别概述及其相关问题研究080303214 08计本2 李志超摘要:概述了人脸识别中的主要流程和主要技术,并且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做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模式识别,人脸识别一.概述近年来,数字图像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身份验证则更是由于其在公安(罪犯识别等)、安全验证系统、信用卡验证等方面的巨大应用前景而越来越成为当前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由于生物特征是人的内在属性,具有很强的自身稳定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是身份验证的最理想依据。
这其中,利用人脸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又是最自然直接的手段,相比于指纹、视网膜、虹膜、基因等其它人体生物特征,它具有直接、友好、方便的特点,更易于为用户所接受,因此备受关注。
虽然人类可以轻松识别出不同人的脸部特征,但机器对人脸的自动识别涉及到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生理和心理学等多方面的课题。
人脸识别系统应该能够处理脸部图像的变化,但是同一张脸,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描述方法下,图像的差别很大,人脸的自动识别因此也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二.人脸识别过程及其技术人脸识别问题是指: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首先判断其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每个人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含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人脸库中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
人脸识别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人脸检测:判断输入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有,给出每个人脸的位置,大小;2)面部特征定位:对找到的每个人脸,检测其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3)人脸比对:根据面部特征定位的结果,与库中人脸对比,判断该人脸的身份信息。
完整的人脸识别系统至少包括两个主要环节。
首先在输入图像中找到人脸的位置,将人脸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其次,将分割后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
如下图1所示:2.1人脸的检测和定位2.1.1人脸的色彩特性研究发现,虽然不同种族的肤色差异较大,但在色彩空间中的分布相对集中,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皮肤的色彩特点进行脸部肤色和五官的分割.这种肤色的分布服从高斯分布N(m,C),其中:均值(Mean):m=E{x},x=(r b)T,协方差(Covariance):C=E{(x–m)(x–m)T}.由高斯分布可得到图像中任一像素的值为肤色的概率Likelihood[3],如下式所示.2.1.2彩色图转化为灰度图根据(1)可将原彩色图转化为灰度图.灰度图中的像素值表示该像素为肤色的概率.灰度图中肤色区域和非肤色区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肤色区域要亮一些.2.1.3灰度图转化为二值图肤色区域和非肤色区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可以用阈值法去除非肤色区域.由于固定阈值法不适用于色彩差异较大的各种人脸图像,因此采用自适应阈值选取法来获取最优阈值.自适应阈值选取法的原理如下:随着阈值的逐步减小,观察分割出的区域数目的增加情况.虽然这种增加速度有逐渐减缓的趋势,但当阈值取到一个很小值以至于部分非肤色区域被保留下来时,分割出的区域数目会产生一个跳变,此时的阈值即为最优阈值.用该阈值对灰度图做二值化处理,即:其中,gi(x,y)为灰度图中的像素值,T为自适应阈值选取的最优阈值.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一幅二值图.2.1.4判断保留下的各个区域是否是人脸区域首先计算该区域的欧拉数E=C-H,其中C为区域连通数,H为洞的数目,对于人脸而言,E应大于1.然后根据欧拉数E判断区域中是否存在洞,若是,则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矩、质心和倾角.再利用人脸的几何特性进一步判断:计算区域的长、宽,若长宽比过大则丢弃;将标准人脸模板和区域重合,计算十字相关性.若关联性大于一个即定值,则该区域为人脸.2.2人脸特征提取2.2.1利用小波多分辨特性对人脸做降维表达对人脸图像做一阶小波分解,再对高频图做积分投影.图像积分投影定义如下:给定N×M大小的图像I(x,y),分别定义水平函数量H(y)和垂直投影函数V(x),图像区域为Ψ(x1<x<x2,y1<y<y2=:2.2.2确定人脸带区在垂直细节图作积分投影,得到积分投影函数V(x),寻找V(x)的两个极值点,它们就是人脸的左右边界.这两个点的位置确定了一个垂直带区,命名为“人脸外接带区”.人脸左右边界部分的小波系数较大,所以具有较大的值.利用两个峰值,可以确定人脸的垂直带区.2.2.3特征基线确定在人脸外接带区范围内,对水平细节图作水平积分投影,得到H(y).在眼睛、鼻子、嘴的位置附近,小波系数的值比较大,寻找H(y)中极值点,它们分别对应眼睛、鼻子和嘴的基线.对水平细节图中基线的区域分别进行垂直积分投影、检测结果、确定基线.眼睛基线附近应得到两个突起的峰值,鼻子和嘴应在两眼的峰值中间有一个长的峰值.最后,定义人脸的外接矩形.由于头发、胡须和衣服等在多数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小波系数,所以无法准确定位人脸上下基线.根据人脸的形状,一般确定人脸的长宽比大约为1.5:1,将人脸的上下基线定义为与鼻子的基线等距.2.2.4基于特征基线提取特征眼:在眼睛基线附近做边沿检测,对检测结果做水平投影,确定眼睛的范围.做垂直投影,对区域中的黑点进行区域膨胀.取黑点的均值作为瞳孔的位置.鼻子:设两眼瞳距为1,在双眼下方(0.7,1)范围内寻找颜色较深的区域即鼻孔.两鼻孔的1/2处的亮度最高点即为鼻尖.嘴:寻找满足下列条件并位于脸的下方的区域即唇色.嘴到两眼中心的距离为(1.0,1.3).用类似眼睛的方法找到左右嘴角和嘴的中心.2.3人脸对比国内人脸对比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BP神经网络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特征提取和对比方法.例如,可将标准化后人脸图像各点的灰度值作为特征提取网络的输入,其隐层输出作为识别网络的输入.识别网络的期望输出为赋予每个人的标识号.每人多张照片参加训练,根据训练人数的多少,可适当增减输出层结点数.该方法的优点是识别速度快、识别率高、自适应性强,但训练和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另一种有效方法是将本征脸、协同算法和自联想神经网络等单一分类器结合起来,形成了多分类器结合的方法进行人脸对比,并在已有的几种分类器结合方法的基础上,对投票法作一些改进:不同分类器给予不同的“说话权重”,增加“第二候选人”,并根据“第一候选人”与“第二候选人”的可信度差,给“第一候选人”加“附加选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分类器结合方法后的识别率比单一分类器要高,改进后的投票法较其他多分类器结合方法有较好的识别率(可高达95%).三.人脸识别主流技术及其简介主流的人脸识别技术基本上可以归结为3类: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基于模板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
(完整版)人脸识别技术方案-最全面
(完整版)⼈脸识别技术⽅案-最全⾯第⼀章.⽅案概述1.1项⽬概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速度加快,以及互联⽹的突飞猛进,导致城市中⼈⼝密集,流动⼈⼝增加,引发了城市建设中的交通、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防范、⽹络犯罪⽇益突出等城市管理问题,今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络信息必然将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与城市的经济建设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社会犯罪率呈逐年升⾼的趋势,特别是⽹络犯罪更加的严重,⽹络逃犯频频发⽣,罪犯的犯罪⼿法也更加隐蔽和先进,给⼴⼤公安⼈员侦破案件增加了难度。
同时,恶性事件时有发⽣,使⼈们对公共⽣活场所的安全感普遍降低。
同时公安⼈员在对通缉犯进⾏⼈⼯排查时如⼤海捞针,成功率极低,效果也不明显。
主要有如下实际问题:1.⾸先,由于罪犯群体不断扩⼤,要在数以百万计的⼈员照⽚库中找出犯罪嫌疑⼈,不仅费时费⼒,还有可能造成遗漏等情况,破案的效率⼤打折扣。
2.其次,⽬前公安机关侦察案件⼤多数仍然依靠事后追查和通缉,对已经发⽣的案件造成的损失很难有效弥补。
3.最后,如果在案发的同时即能防患于未然,就能第⼀时间将损失控制在最⼩范围内。
平安城市建设从最初的视频监控、卡⼝电警建设,系统已⼤量掌握了视频图像资源和卡⼝车辆数据和价值图⽚,但是针对⼈员侦查,⾝份确认还是需要通过技侦或⽹侦⼿段,⽆法充分利⽤视频图像资源快速定位⼈员⾝份。
即使出动⼤量警⼒,采⽤“⼈海战术”但受制于⾁眼识别劳动强度的极限,再加上⼈⼯排查效率不⾜,视频图像拍摄受光线、⾓度倾斜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法保证查找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尤其出现突发紧急案件时,往往会贻误最佳破案时机。
如何提供更加丰富以及实⽤的“⼈像防控”应⽤,从“事后被动侦查”到“事前主动预警”将是平安城市下⼀建设阶段⾯临的主要需求。
1.2需求分析⼈像⼤数据系统采⽤⾼效的⼈脸检测定位及识别⽐对系统,可以第⼀时间帮助公安侦查⼈员快速识别辨别特定⼈员真实⾝份,把过去⼈⼯排查海量的视频图像资源⽐对需求变成现实,从⽽有效的为公安视频侦查、治安管理、刑侦⽴案等⼯作提供实战上的有效帮助和解决⽅法。
总结人脸识别技术的算法模型
总结人脸识别技术的算法模型一、引言人脸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人脸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对人脸身份的识别。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从算法模型的角度来总结人脸识别技术。
二、传统算法模型1. 特征提取传统算法模型中最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是基于LBP(Local Binary Pattern)和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算法。
其中LBP算法主要通过对图像中每个像素点与周围八个像素点进行比较,生成一个二进制数来表示该点的特征;HOG算法则是基于图像中梯度方向直方图的方法,通过计算不同方向上梯度直方图来提取特征。
2. 降维传统算法模型中常用的降维方法有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LDA(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两种。
其中PCA 主要是通过线性变换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上,从而达到降维的目的;而LDA则是通过找到使类间距离最大化、类内距离最小化的投影方向来实现降维。
3. 分类器传统算法模型中常用的分类器有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KNN(K-Nearest Neighbor)两种。
其中SVM是一种基于最大间隔分类的方法,通过找到能够将不同类别分开的最优超平面来实现分类;而KNN则是一种基于距离度量的方法,通过找到与待分类样本距离最近的k个训练样本来确定其类别。
三、深度学习算法模型1. 卷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是深度学习中最为常见和有效的人脸识别算法模型之一。
它主要由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等组成,通过多层卷积和池化操作来提取图像特征,并通过全连接层将特征映射到输出空间上进行分类。
2. 人脸验证网络人脸验证网络主要是针对人脸识别中的一对一验证问题而设计的。
它主要由共享卷积层和两个分支组成,其中一个分支用于提取目标人脸图像的特征,另一个分支用于提取参考人脸图像的特征,并通过计算两个分支的特征向量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分类。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原理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脸特征进行身份验证或识别的技术,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人脸检测:首先,系统需要从图像或视频流中检测出人脸的位置。
这通常涉及使用
对象检测算法(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来定位图像中的人脸区域。
2.人脸对齐:检测到人脸后,需要将人脸进行对齐,即调整人脸的姿势和大小,使得
人脸在接下来的特征提取步骤中更容易比较和匹配。
3.特征提取:接下来,系统会从对齐后的人脸图像中提取特征。
传统方法包括使用主
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等技术,而现代方法则通常使用深度学
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来学习人脸特征表示。
4.特征匹配:提取到的人脸特征会与数据库中存储的已知人脸特征进行匹配。
通过计
算特征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可以确定待识别人脸与已知人脸的匹配程度。
5.身份验证或识别:最后,系统会根据特征匹配的结果来进行身份验证或识别。
身份
验证通常是指确认某人是否为已知身份,而识别则是指在多个候选人员中确定该人
的身份。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通过人脸检测、对齐、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和身份验证/识别等步骤,实现了对人脸图像的自动分析和识别,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手机解锁、门禁系统等领域。
幼儿园人脸识别总结报告
幼儿园人脸识别总结报告引言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其安全管理事关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
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园日益增长的需求。
人脸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带来一种新的可能性。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幼儿园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本报告对其进行总结和评估。
人脸识别技术的优势高效准确传统的考勤方式需要手动输入信息或使用刷卡,不仅容易出错,而且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
而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识别,准确率高,并且可以与幼儿园的数据库进行快速匹配。
这大大提高了考勤的效率,并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
安全可靠人脸识别技术以唯一的面部特征为标识,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搭配使用多项技术手段,如活体检测、检测面部遮挡等,可以有效防止冒名顶替或者其他安全问题的发生。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及时发现陌生人进入学校,提升了幼儿园的安全防范能力。
便捷易用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非常便捷,只需要幼儿园教职工进行一次面部信息采集和注册即可。
以后的考勤、出入等操作只需要面部信息的匹配即可完成。
不需要携带任何卡片或记忆密码,大大方便了幼儿园教职工的工作。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考勤管理传统的考勤方式需要每位教职工亲自签到,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错误。
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后,教职工只需站在设备前进行面部识别即可完成考勤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考勤效率,并避免了考勤数据的错误或篡改。
学生进出管理传统的进出管理需要教师手动记录学生离校和返校的时间。
而人脸识别技术可以精确记录学生的进出时间,并实时向教师和家长发送通知,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果。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筛查陌生人进入学校的情况,实时报警,保障学生的安全。
安全门禁管理幼儿园的安全门禁管理是保障孩子们安全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门禁管理需要使用门禁卡,容易丢失或被冒用。
人脸识别技术的引入可以完全代替门禁卡,只需要教职工进行面部识别即可通过门禁,确保了门禁管理的安全可靠性。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技术难题人脸识别技术的实施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
人脸识别技术论文
人脸识别技术论文人脸识别,特指利用人脸视觉特征信息的分析比较结果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脸识别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人脸识别技术论文篇一人脸识别技术综述摘要:文章首先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了介绍,其次回顾了人脸识别研究的发展历程及识别方法的基本分类,然后对当前主流的人脸识别方法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最后提出了人脸识别技术面临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人脸识别;特征脸;线形判别分析;局部二值模式中图分类号:TP391Survey of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He Chun(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echnology of face recognition firstly, and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basic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face recognition. After tha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methods of face recognition in detail, therefore propo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recognition faces and future’s research direction.Key words:face recognition; Eigenface; linear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LBP1 人脸识别技术简介人脸识别,特指利用人脸视觉特征信息的分析比较结果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1]。
人脸识别技术总结
人脸识别技术总结人脸识别技术大总结——Face Detection Alignment20XX-04-08搞了一年人脸识别,寻思着记录点什么,于是想写这么个系列,介绍人脸识别的四大块:Facedetection,alignment,verification andidentification(recognization),本别代表从一张图中识别出人脸位置,把人脸上的特征点定位,人脸校验和人脸识别。
(后两者的区别在于,人脸校验是要给你两张脸问你是不是同一个人,人脸识别是给你一张脸和一个库问你这张脸是库里的谁。
人脸校准(alignment)是给你一张脸,你给我找出我需要的特征点的位置,比如鼻子左侧,鼻孔下侧,瞳孔位置,上嘴唇下侧等等点的位置。
如果觉得还是不明白,看下图:如果知道了点的位置做一下位置驱动的变形,脸就成正的了,如何驱动变形不是本节的重点,在此省略。
首先介绍一下下面正文要写的东西,由于干货非常多所以可能会看着看着就乱了,所以给出框架图:=================================废话说了这么多,正文开始~detection作者建立了一个叫post classifier的分类器,方法如下:1.样本准备:首先作者调用opencv的Viola-Jones分类器,将recal阀值设到XX%,这样能够尽可能地检测出所有的脸,但是同时也会有非常多的不是脸的东东被检测出来。
于是,检测出来的框框们被分成了两类:是脸和不是脸。
这些图片被resize到96*96。
2.特征提取:接下来是特征提取,怎么提取呢?作者采用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把window划分成6*6个小windows,分别提取SIFT 特征,然后连接着XXX个sift特征向量成为图像的特征。
第二种:先求出一个固定的脸的平均shape(XXX个特征点的位置,比如眼睛左边,嘴唇右边等等),然后以这XXX个特征点为中心提取sift特征,然后连接后作为特征。
人脸识别技术综述_论文
人脸识别技术综述[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得不断发展,个人身份趋于数字化,隐性化,如何准确的鉴定,确保信息安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人脸识别,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生物识别方法,在基于人脸固有的生物特征信息,利用模式识别和图行图像处理技术来对个人身份进行鉴定,在国家安全,计算机交互,家庭娱乐等其他很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提高办事效率,防止社会犯罪等,有着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人脸识别在图像检测识别方面的一些常用的方法。
由于图像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定位和识别的准确率,因此本文对图像的一些识别算法做了着重的介绍,例如基于二维Gabor小波矩阵表征人脸的识别算法,基于模型匹配人脸识别算法等。
此外,本文还提及了一般人脸识别系统的设计,并着重介绍了图像预处理环节的光线补偿,图像灰度化等技术,使图像预处理模块在图像处理过程中能取到良好的作用,提高图像识别和定位的准确率。
[主题词]:人脸识别;特征提取;图像预处理;光线补偿1.3国内外现状与趋势1.3.1 人脸识别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1964年----1990年)该阶段人脸识别技术还只是作为一个一般性的模式识别问题来研究,基于人脸几何结构特征(Geometric feature based)的方法是该阶段主要的技术方案。
在剪影(Profile)方面,人们大量研究了面部剪影曲线的结构特征,提取并分析。
布莱索(Bledsoe),戈登斯泰因(Goldstein)、哈蒙(Harmon)以及金出武雄(Kanade Takeo)等是较早从事自动人脸识别AFR研究的研究人员。
总的说来,该阶段是人脸识别研究的初级阶段,没有多少很重要的成果,也基本没有获得什么实际应用。
第二阶段(1991年-----1997年)该阶段尽管时间比较短暂,但却是人脸识别研究的高峰期,取得了很多成果,比如诞生了一些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并出现了一些商业化运作的人脸识别系统(比如较著名的Visionics的FaceIt系统)。
人脸识别
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这里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
所谓生物识别的核心在于如何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的过程。
生物识别的涵义很广,大致上可分为身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两类。
身体特征包括:指纹、静脉、掌型、视网膜、虹膜、人体气味、脸型、甚至血管、DNA、骨骼等;行为特征则包括:签名、语音、行走步态等。
生物识别系统则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转化成数字代码,并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当人们同识别系统交互进行身份认证时,识别系统通过获取其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二者是否匹配,从而决定接受或拒绝该人。
下面我就人脸识别具体说明:人脸识别,特指利用分析比较人脸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
广义的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
人脸识别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它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研究的生物特征包括脸、指纹、手掌纹、虹膜、视网膜、声音(语音)、体形、个人习惯(例如敲击键盘的力度和频率、签字)等,相应的识别技术就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语音识别(用语音识别可以进行身份识别,也可以进行语音内容的识别,只有前者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体形识别、键盘敲击识别、签字识别等。
人脸识别的优势人脸识别的优势在于其自然性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的特点。
所谓自然性,是指该识别方式同人类(甚至其他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
例如人脸识别,人类也是通过观察比较人脸区分和确认身份的,另外具有自然性的识别还有语音识别、体形识别等,而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都不具有自然性,因为人类或者其他生物并不通过此类生物特征区别个体。
人脸识别实训学习总结深度学习与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实训学习总结深度学习与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它在安防、金融、教育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通过计算机分析和识别人脸图像来确定身份的技术,人脸识别借助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不断提升着准确度和鲁棒性。
在本次人脸识别实训中,我深入学习了深度学习与人脸识别技术,并将总结和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深度学习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是一种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多个神经网络层的建模来实现对复杂数据的学习和分析。
在人脸识别中,深度学习可以通过构建深层架构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不仅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还具备了较好的鲁棒性,可以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有效的人脸识别。
其次,我学习了一些常用的人脸识别算法和模型。
其中,卷积神经网络(CNN)是人脸识别中应用最广泛的算法之一。
它通过卷积、池化和全连接层等操作,实现特征的提取和分类。
此外,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还包括了人脸检测、关键点定位和人脸对齐等模块。
这些算法和模型的学习帮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人脸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
在实训中,我还学习了如何搭建和训练人脸识别模型。
首先,我了解了常用的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和PyTorch等,并学习了如何使用这些框架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
其次,我学习了数据的预处理和增强方法,以减少数据噪声和提高模型的鲁棒性。
最后,我通过在实际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和调参,不断优化模型的表现。
这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使我对人脸识别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次实训,我不仅学到了深度学习与人脸识别技术的相关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如数据集的采集和清洗、模型的调试和优化等。
但是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我逐渐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也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和交流,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前沿动态。
人脸识别分析范文
人脸识别分析范文人脸识别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人脸进行自动检测、识别和分析的技术。
它不仅可以用于识别人脸的身份,还可以用于人脸表情识别、性别识别、年龄估计、人脸特征提取等领域。
人脸识别分析技术已经在安全、金融、医疗、社交网络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技术。
通过从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并与数据库中的样本进行比对分析,可以准确地识别出人脸的身份。
这种技术通常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来训练模型,以提高识别准确率和鲁棒性。
其次,人脸识别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身份验证,还可以应用于人脸表情识别。
通过分析人脸的表情变化,可以判断出人脸所表达的情绪状态,如高兴、悲伤、惊讶等。
这种技术对于研究情绪分析、心理学、市场调查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用于性别识别和年龄估计。
通过分析人脸的特征信息,如眼睛、嘴巴、下巴等部位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判断出人脸的性别。
而通过分析人脸的皱纹、皮肤松弛程度等特征,可以对人脸的年龄进行估计。
这种技术在广告、人机交互、社交网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另外,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有助于进行人脸特征提取。
通过对人脸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提取出人脸的特征信息,如眼睛、嘴巴、鼻子等部位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
这些特征信息可以用于人脸比对、人脸重建、人脸美化等应用中。
例如,在视频监控中,可以通过对比提取出的人脸特征和数据库中的特征,来进行人脸识别和身份验证。
然而,人脸识别分析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仍然有待提高。
由于光照、角度、表情等因素的干扰,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往往不如预期。
其次,人脸识别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如何保障人脸数据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还需要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在使用时需要经过相关的授权和保护机制。
综上所述,人脸识别分析技术是一项非常有前景和应用潜力的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人脸识别分析将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脸识别技术大总结百度《人脸识别技术大总结》,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这里给大家转摘到百度。
篇一: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研究方法、绪论人脸识别是通过分析脸部器官的唯一形状和位置来进行身份鉴别。
人脸识别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与其它身份识别方法相比,人脸识别具有直接、友好和方便等特点,因而,人脸识别问题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在模式识别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人脸识别已成为当前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章将简单介绍几种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研究方法目前在国内和国外研究人脸识别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代数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连接机制的人脸识别方法以及基于三维数据的人脸识别方法。
人脸识别流程图如图.所示:图.人脸识别流程图、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特征的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人脸检测方法,由于人眼可以将人脸在不此研究人员认为有一个潜在的假设:人脸或人脸的部件可能具有在各种条件下都不会改变的特征或属性,如形状、肤色、纹理、边缘信息等。
基于特征的方法的目标就是寻找上述这些不变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来定位入脸。
这类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下非常有效且检测速度较高,对人脸姿态、表情、旋转都不敏感。
但是由于人脸部件的提取通常都借助于边缘算子,因此,这类方法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对光照和背景等有较高的要求,因为光照、噪音、阴影都极有可能破坏人脸部件的边缘,从而影响算法的有效性。
模板匹配算法首先需要人作标准模板(固定模板)或将模板先行参数化(可变模板),思想汇报专题然后在检测人脸时,计算输入图像与模板之间的相关值,这个相关值通常都是独立计算脸部轮廓、眼睛、鼻子和嘴各自的匹配程度后得出的综合描述,最后再根据相关值和预先设定的阈值来确定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
基于可变模板的人脸检测算法比固定模板算法检测效果要好很多,但是它仍不能有效地处理人脸尺度、姿态和形状等方面的变化。
基于外观形状的方法并不对输入图像进行复杂的预处理,也不需要人工的对人脸特征进行分析或是抽取模板,而是通过使用特定的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方法()、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方法()等)对大量的人脸和非人脸样本组成的训练集(一般为了保证训练得到的检测器精度,非人脸样本集的容量要为人脸样本集的两倍以上)进行学习,再将学习而成的模板或者说分类器用于人脸检测。
因此,这也是种自下而上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利用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快速稳定地实现了很好的检测结果,并且该方法在复杂背景下,多姿态的人脸图像中也能得到有效的检测结果。
但是这种方法通常需要遍历整个图片才能得到检测结果,并且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脸与非人脸样本,以及较长的训练时间。
近几年来,针对该方法的人脸检测研究相对比较活跃。
、基于代数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在基于代数特征的人脸识别中,每一幅人脸图像被看成是以像素点灰度为元素的矩阵,用反映某些性质的数据特征来表示人脸的特征。
设人脸图像),(为二维×灰度图像,范文写作同样可以看成是×=维列向量,可视为×维空间中的一个点。
但这样的一个空间中,并不是空间中的每一部分都包含有价值的信息,故一般情况下,需要通过某种变换,将如此巨大的空间中的这些点映射到一个维数较低的空间中去。
然后利用对图像投影间的某种度量来确定图像间的相似度,最常见的就是各种距离度量。
在基于代数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中,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判别分析()是研究最多的方法。
本章简要介绍介绍了。
完整的()人脸识别的应用包括四个步骤:人脸图像预处理;读入人脸库,训练形成特征子空间;把训练图像和测试图像投影的上一步骤中得到的子空间上;选择一定的距离函数进行识别。
详细描述如下:读入人脸库一归一化人脸库后,将库中的每个人选择一定数量的图像构成训练集,设归一化后的图像是×,按列相连就构成维矢量,可视为维空间中的一个点,可以通过-变换用一个低维子空间描述这个图像。
计算.变换的生成矩阵训练样本集的总体散布矩阵为产生矩阵,即或者写成:式中为第个训练样本的图像向量,|为训练样本的均值向量,为训练样本的总数。
百度为了求×维矩阵∑的特征值和正交归一化的特征向量,要直接计算的话,计算量太大,由此引入奇异值分解定理来解决维数过高的问题。
利用奇异值分解()定理计算图像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设是一个秩为的行×维矩阵,则存在两个正交矩阵和对角阵:其中凡!其中为矩阵的非零特征值,把训练图像和测试图像投影到特征空间每一副人脸图像向特征脸子空间投影,得到一组坐标系数,就对应于子空间中的一个点。
同样,子空间中的任一点也对应于~副图像。
这组系数便可作为人脸识别的依据,也就是这张人脸图像的特征脸特征。
也就是说任何一幅人脸图像都可以表示为这组特征脸的线性组合,各个加权系数就是.变换的展开系数,可以作为图像的识别特征,表明了该图像在子空间的位置,也就是向量则这两个正交矩阵和对角矩阵满足下式:可用于人脸检测,如果它大于某个阈值,可以认为是人脸图像,否则就认为不是。
这样原来的人脸图象识别问题就转化为依据子空间的训练样本点进行分类的问题。
、基于连接机制的人脸识别方法基于连接机制的识别方法的代表性有神经网络和弹性匹配法。
神经网络()在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是一个研究热门,范文基于神经网络技术来进行人脸特征提取和特征识别是一个积极的研究方向。
神经网络通过大量简单神经元互联来构成复杂系统,在人脸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正面人脸图像。
常用的神经网络有:网络、卷积网络、径向基函数网络、自组织网络以及模糊神经网络等¨。
网络的运算量较小耗时也短,它的自适应功能使系统的鲁棒性增强。
神经网络用于人脸识别,相比较其他方法,其可以获得识别规则的隐性表达,缺点是训练时间长、运算量大、收敛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等。
等人结合与树型分类器的混合分类器模型来进行人脸识别乜螂。
等人采用虚拟样本进行强化和反强化学习,采用模块化的网络结构网络的学习加快,实现了基于概率决策的神经网络方法获得了较理想结果,。
此种方法能较好的应用于人脸检测和识别的各步骤中。
弹性匹配法采用属性拓扑图代表人脸,拓扑图的每个顶点包含一个特征向量,以此来记录人脸在该顶点位置周围的特征信息¨引。
拓扑图的顶点是采用小波变换特征,对光线、角度和尺寸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且能适应表情和视角的变化,其在理论上改进了特征脸算法的一些缺点。
、基于三维数据的人脸识别方法一个完整的人脸识别系统包括人脸面部数据的获取、数据分析处理和最终结果输出三个部分。
图-显示了三维人脸识别的基本步骤:、通过三维数据采集设备获得人脸面部的三维形状信息;、对获取的三维数据进行平滑去噪和提取面部区域等预处理;、从三维数据中提取人脸面部特征,通过与人脸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用分类器做分类判别,输出最后决策结果。
基于三维数据的方法的代表性是基于模型合成的方法和基于曲率的方法。
基于模型合成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为:输入人脸图像的二维的,用某种技术恢复(或部分恢复)人脸的三维信息,再重新合成指定条件下的人脸图像。
典型代表是可变形模型和基于形状恢复的增强人脸识别算法。
可变形模型首先通过个高精度的人脸模型构建一个可变形的人脸模型,用这个模型来对给定的人脸图像拟合,获得一组特定的参数,再合成任何姿态和光照的人脸图像卜捌。
基于形状恢复的增强人脸识别算法是利用通用的人脸模型合成新的人脸图像,合成过程改变了一定的姿态与光源情况。
曲率是最基本的表达曲面信息的局部特征,因而最早用来处理人脸识别问题的是人脸曲面的曲率。
禾用平均曲率和高斯曲率值,将人脸深度图中凸的区域分割出来。
、本章小结上面研究的各种识别方法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各有优缺点:()基于几何特征的识别方法很简单,但目前还没有形成特征提取的统一标准,较难从图像中抽取稳定的特征,尤其是特征受到遮挡或有较大表情变化时,其对姿态变化的鲁棒性也较差。
()基于代数特征的识别方法通过各种变换方法来提取主分量,代数特征向量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于该方法的识别系统对不同的角度和表情都有一定的鲁棒性。
()基于连接机制的识别方法其优点是保存了图像中的材质信息,且特征提取不复杂。
但受到原始图像数据量庞大的影响,识别时间长,特别是当样本数量大大增加时,会严重影响其性能。
()基于三维数据的人脸识别方法使用三维数据,是人脸识别的新思路,目前提取但信息还有一定困难,且需要很大数据存储和计算量。
本章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一些人脸检测与识别方法,从识别率来看各种方法在指定数据库上的识别性能高低不同,总体来说很难总结哪种方法更为优越。
各种识别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场合识别效果不同。
文献:、卓永亮基于的人脸检测与人脸识别、李寅基于代数特征的人脸识别研究及其实现、王红基于肤色的人脸检测及识别研究、赵明华人脸检测和识别技术的研究、王跃明表情不变的三维人脸识别研究、蒋成成三维人脸识别方法研究、李进基于代数特征的人脸识别研究篇二: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及应用分析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及应用分析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用摄像机采集人脸图像,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处理,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记忆存储和比对辨识,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
市场现状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始于世纪年代末期。
世纪年代后期以来,一些商业性的人脸识别系统逐渐进入市场,但是,这些技术和系统离实用化都有一定距离,性能和准确率也有待提高。
美国遭遇恐怖袭击后,这一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非常容易隐蔽使用的识别技术,人脸识别逐渐成为国际反恐和安全防范重要的手段之一。
近年来,人脸识别在中国市场,也经历着迅速的发展,而且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快。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科技的进步国际上,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举办的,通过大规模的人脸数据测试表明,当今世界上人脸识别方法的识别精度比年的至少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倍),而对于高清晰,高质量人脸图像识别,机器的识别精度几乎达到%。
在我国,近年来科技界和社会各个方面都认识到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性,国家政策对人脸识别技术研究给予了很大支持,使得我国人脸识别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应用需求的增加越来越趋向于高科技的犯罪手段使得人们对各种场合的安全机制要求也近乎苛刻,各种应用需求不断涌现。
人脸识别市场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归功于生物识别需求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进步。
从需求上来说,除了传统的考勤、门禁等应用外,视频监控环境下的身份识别正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即在一个较复杂的场景中,在较远的距离就识别出特定的人,这显然是其它生物识别方法所欠缺的,而人脸识别却是一个极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