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完整版)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A.强化练习B.直接感知C.实际操作D.亲身体验2.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
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面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
这反映了小班幼儿()A.具体形象思维特点B.直接行动思维特点C.象征性思维特点D.抽象逻辑思维特点3.教师根据幼儿的图画来评价幼儿发展的主法属于()A.观察法B.作品分析法C.档案代评价法D.实验法4.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的一架飞机说:“看,一只很大的鸟!”从幼儿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反映的特点是()A.过渡规范化B.扩展不足C.过度泛化D.电报式言语5.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最重要的学习形式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奖惩措施6.评价幼儿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是()。
A.体重和头围B.头围和胸围C.身高和胸围D.身高和体重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A.知识取向B.情感态度取向C.能力取向D.技能取向8.幼儿在户外运动中扭伤,出现充血、肿胀和疼痛,教师应对幼儿采取的措施是()A.停止活动,冷敷扭伤处B.停止活动,热敷扭伤处C.按摩扭伤处,继续活动D.清洁扭伤处,继续活动9.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A.解放儿童的观察力B.解放儿童的体力C.解放儿童的智力D.解放儿童的创造力10.幼儿以积木、沙、雪等材料为道具模仿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A.表演游戏B.结构游戏C.角色游戏D.规则游戏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为什么不能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请说明理由。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真题试卷2(题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4. 材料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前运算阶段正确答案:D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过程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因此,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
知识模块:学前儿童发展2.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
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 )。
A.回避型B.无依恋型C.安全型D.反抗型正确答案:C解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表现出高兴。
知识模块:学前儿童发展3.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 )。
A.2~3个月B.4~5个月C.7~8月D.9~10个月正确答案:B解析:4~5个月的婴儿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
知识模块:学前儿童发展4.按顺序呈现“护士、兔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的图片让幼儿记忆,有些幼儿回忆时说:“刚才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和胡萝卜,还有太阳和月亮。
”这些幼儿运用的记忆策略是( )。
A.复述B.精细加工C.组织D.习惯性正确答案:C解析: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地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组织策略在幼儿阶段表现不明显,他们只是采用最初级的形式,如把两种有着某种共同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记忆。
知识模块:学前儿童发展5.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
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正确答案:B解析:自然实验法是指在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黄金密训卷二

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黄金密训卷二[单选题]1.()是词汇丰富的活跃期。
A.(江南博哥)2~3岁B.4~5岁C.6~7岁D.5~6岁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2~3岁是幼儿词汇量迅速增长.对新词感兴趣的时期,也是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迅速提高的时期。
3~4岁是幼儿语音发展的飞跃期,发音水平迅速提高。
他们所掌握的各类词汇不断扩大,尤其是动词和形容词,同时对语义的理解也更加准确。
这一时期也是幼儿复杂句的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4~5岁是幼儿词汇丰富的活跃期,形容词迅速发展,虚词快速增加,同时对词义的理解更加确切和深化。
4~5岁的幼儿的句子含词量不断增加,句法结构逐渐完善。
这一时期还是幼儿语言创造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
[单选题]2.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3岁以后,孩子逐渐学会最初的生活自理。
因此,3岁以后的孩子可以进入幼儿园参加集体生活。
[单选题]3.()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发觉物体的形状或体积最小差别的能力。
A.视觉集中B.视觉敏度C.颜色视觉D.视觉缺陷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视觉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发觉物体的形状或体积最小差别的能力。
[单选题]4.1929年,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进行了“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结果说明: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著。
A.遗传素质B.家庭教育C.文化环境D.生理成熟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生理成熟是教育的重要条件,教育不能超越人的生理成熟的基础。
[单选题]5.应答评价模式最初是由()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
A.斯塔克B.泰勒C.斯克里文D.斯特弗尔比姆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应答评价模式最初是由斯塔克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以后由美国学者古巴.林肯等人进一步发展完善而成。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学问与力量)真题〔答案及解析在最终〕一、单项选择题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生入园时,幼儿园要进展A. 幼儿学问与力量测评B.幼儿智力C.幼儿家长测评D.幼儿安康检查2.幼儿通过塑造角色表现文艺作品内容的玩耍是A. 角色玩耍B.构造玩耍C.智力玩耍D.表演玩耍3.在科学活动《奇异的气味》中,教师预备了分别装有水、食醋、酱油等液体的瓶子,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
幼儿在活动中使用了什么方法?A.试验B.参观C.观看D.表达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课程四要素的是A. 课程设计B.课程目标C.课程组织与实施D.课程内容5.妈妈带 3 岁的岳岳在外度假。
阿姨打来问:“你们在哪里玩?”岳岳说:“我们在这里玩。
”这反映了岳岳思维具有什么特征?A.具体性B.不行逆性C.自我中心性D.刻板性6.“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一教育目的提出者是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张宗麟7.保护幼儿听觉器官的正确做法是A. 引导幼儿遇到噪音时捂耳、张嘴B.常常帮助幼儿掏耳、去耳屎C.要求幼儿捏住鼻翼两侧擤鼻涕D.常常让幼儿用耳机听音乐,故事8.小明搭房子时缺一块长条积木,他觉察苗苗手里有一块,就直接过去抢。
小明的这种行为属于A.工具性攻击B.言语性攻击C.生理性攻击D.敌意性攻击9.毛毛第一次看到骆驼时惊呼道:“快看,大马背上长东西了。
”按皮亚杰的理论,毛毛的反响可以用以下哪个概念解释?A.平衡B.同化C.顺应D.守恒10.儿童认为规章是由有权威的人打算的,不行以经过集体协商转变。
这说明儿童的道德认知处于A.习俗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前道德阶段D.自律道德阶段二、简答题11.教师应当如何对待不同气质的幼儿?请举例说明。
12.体育活动中与活动后,教师分别可以从哪些方面推断幼儿的活动量是否适切?三、论述题13.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专业力量?四、材料分析题14.教师为幼儿制作了一个玩具灶(见以下图),投放了羽毛、棉花、小木棒、乒乓球等不同材质的物品和扇子,让幼儿猜测哪些物品能被风吹起来并进展验证。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幼儿园)(科目代码:101)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平时嗓门很大的小强,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声音却很低,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吗?”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的做法( )。
A.合理,有助于促进幼儿自主学习B.合理,有助于激发幼儿主动反思C.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幼儿的尊重D.不合理,歧视幼儿的生理缺陷2.【题干】老师组织集体游戏时,发现嘉嘉独自一人专注地看着落在地上的小水珠,老师走过对嘉嘉说:“还是先跟大家一起玩吧,游戏后再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该教师的做法()。
A.保护了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B.保护了幼儿自主游戏的活动目标C.忽视了幼儿仔细观察的需求D.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3.【题干】某幼儿园经常组织老师们相互观摩保教活动,针对活动过程展开研讨,提成完善活动的建议,这种做法体现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A.进修培训B.同伴互助C.师徒结对D.自我研修4.【题干】焦老师积极参与各种教师培训活动,返园后主动与同事们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并将其运用于保教实践。
关于焦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自觉性B.有理于幼师的共同发展C.推动了幼儿园的园本教研D.有利于增进家园合作5.【题干】某县教育局长马某挪用教育经费,建造教育局办公大楼,对于马某,应当依法()。
A.给予行政处分B.给予行政拘留C.责令其限期悔过D.责令其赔礼道歉6.【题干】某幼儿园为增强家园协作决定设立家长委员会协助开展工作。
根据《幼儿园工作流程》的规定,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
教师资格证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四

教师资格证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四
材料:
角色游戏中,大二班在教室里开展理发店主题游戏,教师为了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主动为幼儿制作了理发店的价目表(见图1)
问题:请结合你对角色游戏的理解,分析教师提供价目表这一做法是否适宜,并提出建议。
(20分)
【答案要点】(1)我认为大二班的主题设计是比较好的,但是指定价目表是不合理的。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共同特点是:创作性、过程性和变化性。
大班的角色游戏的特点是游戏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能主动反映多种生活经验和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接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井有计划地游戏,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材料中老师创办了主题角色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价目表的设定就限制幼儿的想象以及对角色、对生活的反映,所以是不合理的。
(2)建议
①让儿童自主参与活动。
教师应根据儿童游戏的特点,引导儿童一起
结合自己的经验商定在理发店内的不同服务内容及其价目,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多用语言指导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观察儿童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儿童提供开展游戏的练习机会和必要帮助,允许并鼓励儿童在游戏中的点滴创造,通过讲评让儿童相互学习,拓展思路,不断提高角色游戏水平。
历年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及答案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主观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切勿使用其它颜色的签字笔)。
⏹作答时须保持答题卡整洁,不得破损、折皱、沾水(汗)。
⏹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在监考员依序收齐答卷、试卷、草稿纸后,根据监考员指令依次退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 30分)1、( )即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A、抽象逻辑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直观行动思维D、直觉动作思维【答案】A2、三种睡眠障碍中醒后有异常表现的为( )A、夜惊和梦魇B、梦游症C、夜惊D、梦魇【答案】D【解析】梦魇醒后仍有短暂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
3、学前儿童正确的睡姿一般以( )为宜A、右侧睡和平睡B、左侧睡和平睡C、右侧睡和左侧睡D、右侧睡和俯卧睡【答案】A4、班杜拉提出的认知理论是()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认知建构理论C、社会认知理论D、认知结构理论【答案】C【解析】班杜拉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
5、我国幼儿园中班一般为()。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答案】C【解析】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学前教育可以细分为早期教育(0—3岁)和学前教育(3—6、7岁)。
早期教育主要由教育工作者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实施,同时还可在亲子园等早教机构中开展亲子活动予以配合。
3—6、7岁学前教育是在幼儿园中实施。
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进行的,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
从3岁儿童入园开始计算,3—4岁儿童进入小班,4—5岁儿童进入中班,而5—6岁儿童则进入大班,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C。
6、对于婴幼儿带到幼儿园的药物,保育员应该( )。
A、立刻让幼儿吃掉B、藏起来C、与其他药物堆放在一起D、记录药名和服药方法【答案】D7、秋冬季节,婴幼儿洗澡、洗头的频率通常是()A、三天一次B、—周一次C、一月一次D、半月一次【答案】B【解析】新红皮书P90:夏季天气炎热要保证天天洗澡、洗头;其他季节一周洗一两次即可。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专训(6)(教师版)

17、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
【解析】①提高幼儿教育质量;②促进幼儿教育公平;③普及幼儿教育;④保教管理一体化;⑤促进合作关系(建立家园共建 和社区参与的模式)。
18、简述婴幼儿发展的含义。
【答案】 【解析】 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生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整体、连续、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方面如身体正 常生长发育,包括形态的增长和功能的成熟;心理方面如智慧机构的变化、情绪变化、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 等。
(2)幼儿准备2~3张自己的照片,课前请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回忆有关照片的内容; (3)布置照片展览会; (4)自制一本相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的要求:“参观的时候,请你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 你的心情怎么样。” 2.幼儿参观,同伴问互相讲述,教师了解幼儿讲述的大致情况,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讲述的要点以及讲述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照片里有谁? (2)我和谁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做了一件什么事?玩得怎么样? (三)启发、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类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体验大胆讲述、与人交流的乐趣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教师:“谁愿意去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将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讲述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识经验去创造性地讲述。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利用照片发展幼儿详细、条理、完整
地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能力,启发他们通过观察,捕捉静态的视图传递的动态信息,并能较好地运用语言描述,是可行的和必
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上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1、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2、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自主感3、幼儿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说明他已经具有()A.性别倾向性B.性别差异性C.性别独特性D.性别恒常性4、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A.自我意识B.防御意识C.性别意识D.道德意识5、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A.元认知B.道德认知C.心理理论D.认知理论6、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A.练习游戏B.规则游戏C.象征性游戏D.建构游戏7、实施幼儿园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A.教学活动B.亲子活动C.阅读活动D.日常生活8、《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园所工作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频率是()A.每月一次B.半年一次C.每年一次D.三年一次9、从科学知识取向转向儿童经验取向的代表性教育著作是()A.《理想国》B.《爱弥儿》C.《大教学论》D.《林哈德与葛笃德》10、被黄蜂蛰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涂肥皂水B.用温水冲洗C.涂食用醋D.冷敷二、简答题11、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5分)12、简述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要点及其目的。
(15分)三、论述题13、幼儿园为什么要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9分)?应做哪些准备?(11分)四、材料分析题14、材料情境一: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莉莉:我们动他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呢?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
2015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附答案解析

2015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1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自然实验法又称现场实验法,即在幼儿日常生活活动(游戏、学习、劳动)的自然情况下,引起或改变影响幼儿的某些因素,来研究幼儿心理特征的变化。
2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自主感[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是个人根据社会道德准则评价自己或别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情感。
题干描述的情感体验是道德感。
3幼儿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说明他已经具有()。
A.性别倾向性B.性别差异性C.性别独特性D.性别稳定性[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性别稳定性是指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3 ~ 4 岁的时候,幼儿对性别稳定性就有了正确的认识。
4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
A.自我意识B.防御意识C.性别意识D.道德意识[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点红实验,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5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
A.元认知B.道德认知C.心理理论D.认知理论[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心理理论是指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 如信念、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需要等)的认识,以及据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
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是幼儿拥有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
6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
A.练习性游戏B.规则游戏C.象征性游戏D.建构游戏[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感觉机能性游戏又称为练习性游戏或机械性游戏,它是幼儿发展中最早出现的一种游戏形式,其动因来自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快感,由简单的重复运动所组成,比如奔跑、跳跃、攀登、摇拨浪鼓、骑木马、敲打和摆弄物体等。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幼儿发展评价方法的掌握。
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某些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幼儿心理变化的方法。
故B选项正确。
A项: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幼儿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
C项: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D项:实验室实验法是在有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掌握。
幼儿的高级情感主要体现在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三个方面。
道德感是幼儿在对别人行为方面进行评价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
幼儿在对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表示出愤怒或谴责的同时,还对弱者表现出同情,并表现出相应的安慰行为。
如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就是道德感发展的结果。
故B选项正确。
A项:理智感是幼儿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期是儿童理智感开始发展的时期。
幼儿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
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
C项:美感是幼儿在审美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幼儿对色彩鲜艳的艺术作品或物品容易产生喜爱之情;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中期能从音乐、绘画作品中,从自己从事的美术活动、跳舞、朗诵中得到美的享受都属于美感发展的体现。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D项:自主感的产生与发展与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相关,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自主感也逐步发展起来。
自主感是幼儿在自己做主完成活动时产生的情感。
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2【题干】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自主感3.【题干】幼儿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说明他已经具有()。
A.性别倾向性B.性别差异性C.性别独特性D.性别恒常性4.【题干】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
A.自我意识B.防御意识C.性别意识D.道德意识5.【题干】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
A.元认知B.道德认知C.心理理论D.认知理论6.【题干】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
A.练习游戏B.规则游戏C.象征性游戏D.建构游戏7.【题干】实施幼儿园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教学活动B.亲子活动C.阅读活动D.日常生活8.【题干】《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园所工作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频率是()。
A.每月一次B.半年一次C.每年一次D.三年一次9.【题干】从科学知识取向转向儿童经验取向的代表性教育著作是()。
A.《理想国》B.《爱弥儿》C.《大教学论》D.《林哈德与葛笃德》10.【题干】被黄蜂蛰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涂肥皂水B.用温水冲洗C.涂食用醋D.冷敷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题干】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5分)12.【题干】简述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要点及其目的。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题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幼儿学习方式的掌握。
《指南》在说明中的第四部分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其中第三点指出对幼儿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的理解,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故强化练习不是《指南》中所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A项错误。
《指南》中强调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故B、C、D三项均是《指南》中所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幼儿思维特点的理解。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思维依据动作进行,思维的工具是动作。
具有如下特点:①直观性和行动性,动作是思维的起点,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基本交往功能。
②间接性和概括性。
能初步比较和区别物体的特性,遇到类似情境可以采用同样行动。
③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题目中幼儿玩橡皮泥时是没有计划性和预见性的,而是根据自己搓捏橡皮泥的动作以及动作的结果来进行思维的,属于直接行动思维,B项正确。
A项: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摆脱了对动作同步的依赖,可以根据自己物体的形象和脑海中的表象进行思维,思维的工具是表象。
与题干描述不符,故排除。
C项:象征性思维主要包括以物代物和以人代人的象征。
4岁以后幼儿具有了象征性思维,如:幼儿见过枪的形状并用手指模仿枪的形状,这就是象征。
具体说是“以物带物”的象征。
在幼儿园的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扮演小医生小老师。
是“以人代人”的象征。
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D项: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指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思维,思维的工具是概念,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幼儿园)(科目代码:102)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幼儿园)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矣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农述是()•A. 促进幼儿智力发展B. 促进幼儿身心快速发展C.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D. 促逬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2. 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做法是()•A. 婆求幼儿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唱歌B. 鼓励幼儿用最响亮的声音唱歌C. 鼓励幼儿唱八度以上音域的歌曲D. 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演唱3. 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请绪体验?()A. 羞愧B伤心C. 害怕D. 生气4.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矢系,主婆考察的是()・A. 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B.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C. 幼儿的规则意识D. 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5.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A. 估任感B. 主动性C. 自主性D. 自我同一性6. 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A. 能概括不同声音产生的条件B. 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C. 能描述出玩具是怎么发声的D. 能描述出不同玩具发声的特点7. 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A. 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B. 引导幼儿识别常见事物的形状C. 和幼儿一起手□一致点数物体,说出总数D. 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冃标是()・A. 发展幼儿的艺术技能B. 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农达能力C. 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D. 发展幼儿的逻荻思维能力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A. 讲授制B. 五指活动C. 感官教育D. 艺友制10•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J・A. 儿童的深度知觉B. 儿童的计数能力C. 儿童的自我中心性D. 儿童的守恒能力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 •婴幼儿调廿负面情绪的主婆策略有哪些?12 •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贲。
2015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和答案解析

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 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 解析 一 单项选择题
!"
(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
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心理研究的方法$在众多研究方法中!观察法仍然是使用最多的$
'" 参考答案(解析$$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
)" 参考答案(解析 #$题干中描述的%点红实验&测试的是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领域的著名
实验是考试中常考点!比如%视崖&等$
*" 参考答案(解析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作出因果
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这几个名词容易混淆!需要区别清楚$
+" 参考答案(解析 #$练习性游戏是游戏发展的最初形式!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环
纽斯的)大教学论*"!+('年#中初露端倪!在卢梭的)爱弥儿*"!,+'年#中孕育成型并诞生!在杜威的教育
学中发育成熟$题干中的几本著作都需要了解清楚$
!/" #$
二 简答题
!!" 参考答案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 的理论$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发展的过程$该理论主要提出两个 要点'
"'#中班观察要点'游戏主题是否稳定!有没有与别人交往的愿望!是否具备交往的技能!发生纠纷的 情节和原因$
目的'指导儿童学会并掌握交往技能和规范!促进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引 导幼儿分享游戏经验$这是角色游戏的中级水平$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完整版共8套含解析)

教师资格笔试真题2019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页-13页)2019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14页-29页)2018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30页-46页)2018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47页-57页)2017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58页-74页)2017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75页-80页)2016上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81页-89页)2016下半年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90页-96页)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科目代码:10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A.保教幼儿和服务家长B.看护幼儿和服务家长C.培养习惯和传递知识D.保育和教育幼儿【答案】A【解析】学前教育的任务: 1.为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2.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幼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
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答案】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
幼儿幼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说的是注意的稳定性。
3.小红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
这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A.具体形象性B.抽象逻辑性C.直观动作性D.不可逆性【答案】A【解析】幼儿时期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或事物的表象进行思维,幼儿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颗,却算不出“9-5=?”,说明幼儿能够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思维。
4.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A.情感目标B.认知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行为目标【答案】B【解析】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一、单项选择题1.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 ) 五个领域。
A. 音乐B. 美术C. 泥塑D. 艺术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A.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B.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C.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D. 心理健康,无严重疾病3. 健康领域的活动要(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
A. 发扬B. 结合C. 充分尊重D. 关注爱护4. 儿童的睡眠时间,应随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异,年龄小体质弱的儿童睡眠时间需相应延长,3~4 岁儿童每天需要( )小时睡眠。
B. 9~10C. 11~12D. 12~135.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类型的智力,但是传统上大多数所谓智力测试都集中在( )两种智力上,这是不正常的、片面的看法。
A. 语言和空间智力B. 数学逻辑和空间智力C. 语言和数学逻辑智力D. 数学逻辑和人际智力6. (2013年真题)下列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是( )。
A. 能认读拼音字母B.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C. 能认读一定量的汉字D. 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7. 下列不属于幼儿语言教育内容要求的是( )。
A.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B. 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说好方言C.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D.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8. 语言能力是在( )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A. 一日生活B. 交往C. 活动9. 在幼儿语言障碍类型中,“说话节律不顺畅,夹杂复杂字音”是哪种语言障碍的症状?( )A. 口吃B. 失语症C. 语言发展迟滞D. 发音异常10. 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发展幼儿的潜能,这种环境不直接影响幼儿,而是通过各种文化逐渐地改变幼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上半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时间:2015年03月24日【字体:大中小】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科目代码:102)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2.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
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自主感3.幼儿如果能够认识到他们的性别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说明他已经具有( )。
A.性别倾向性B.性别差异性C.性别独特性D.性别恒常性4.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 )。
A.自我意识B.防御意识C.性别意识D.道德意识5.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 )。
A.元认知B.道德认知C.心理理论D.认知理论6.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 )。
A.练习游戏B.规则游戏C.象征性游戏D.建构游戏7.实施幼儿园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
A.教学活动B.亲子活动C.阅读活动D.日常生活8.《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托幼园所工作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频率是( )。
A.每月一次B.半年一次C.每年一次D.三年一次9.从科学知识取向转向儿童经验取向的代表性教育著作是( )。
A.《理想国》B.《爱弥儿》C.《大教学论》D.《林哈德与葛笃德》10.被黄蜂蛰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涂肥皂水B.用温水冲洗C.涂食用醋D.冷敷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题干】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5分)12.【题干】简述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要点及其目的。
(15分)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13.【题干】幼儿园为什么要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9分)?应做哪些准备?(11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情境一: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莉莉:我们动他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呢?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
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1)【题干】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2分)?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12分)(2)【题干】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6分)15.材料:大班幼儿在玩积木时,出现了自发探究行为,其探究过程与结果如下图所示。
(1)【题干】图中的幼儿在搭建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4分)(2)【题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能获得哪些学习经验?(10分)(3)【题干】该游戏中的材料有什么特点(3分)?这些特点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有什么影响?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16.【题干】某幼儿园的院子里有几种高大的树,也有一些比较低矮的灌木。
请你结合院子里的这些资源,设计一个题为“幼儿园的树木”的中班主题活动方案(含3个子活动),要求写出总目标,每个子活动的名称、目的和主要环节。
[nextpage]参考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2、B3、D4、A5、C6、A7、D8、C9、B10、A二、简答题1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
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发展的过程。
该理论主要提出两个要点:一是交互决定观。
他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的。
三者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性质。
二是观察学习。
这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学习。
并将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具体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复制过程;(4)动机过程。
12、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教师对于角色游戏的观察是多维度的,不同年龄班,角色游戏观察的观察要点和目的也不一样,具体表现为:(1)大班观察要点:游戏主题能否主动反映生活经验和人际关系,合理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计划游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
目的: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鼓励儿童在游戏中的创造性。
通过讲评让儿童相互学习,拓展思路,不断提高角色游戏水平。
这也是角色游戏的高级水平。
(2)中班观察要点:游戏主题是否稳定,有没有与别人交往的愿望,是否具备交往的技能,发生纠纷的情节和原因。
目的:指导儿童学会并掌握交往技能和规范,促进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经验。
这是角色游戏的中级水平。
(3)小班观察要点:游戏内容是否重复操作、摆弄玩具、主题单一、情节简单。
目的: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独立。
这是角色游戏的初级水平。
三、论述题13、(1)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身心发展会发生变化: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是一个不断矛盾统一、变化发展的过程。
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阶段会发生变化:虽然同属于基础教育,但这两个阶段在教育任务、内容、形式、方法、作息制度及常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过渡适应的过程。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衔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和小学的心里发展会发生变化:儿童在认知、情绪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都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所以就需要一个过渡。
因此,幼儿园应该为幼儿入学做准备,以实现幼小衔接的平衡过渡。
(2)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具备的素质培养,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发展动作等。
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态度积极,激发幼儿对活动参与的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尝试,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幼儿独立性。
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自己穿脱衣服、按时喝水、独自上厕所等。
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幼儿在新的人际环境中,可以主动与同伴交往,友好相处。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在大班阶段,可以开展规则游戏活动或其他活动,幼儿知道生活、学习、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如果不遵守这样的规则会有什么后果,有意识发展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缩短入学后适应小学规则的时间。
发展动作,增强体质。
小学的学习活动较之游戏互动显得枯燥,儿童入学后脑力活动增多,书写任务较多,学习压力增大。
因此,儿童应具有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强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如调整每日的作息制度,改变活动时环境的布置。
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进行进入小学适应性方面的教育,带领儿童参观小学,开展联谊活动。
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
四、材料解析题14、(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根据皮亚杰的研究成果,表现为思维具有不守恒性、具体形象性、刻板性和泛灵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不守恒性表现为两排相同数量的扣子,更改了排列方法,孩子会认为数量也发生了更改;具体形象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3个苹果是5个苹果,但不知道2+3=5,思维需要具体事物给予支持;刻板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3=5,但不知道3+2等于几;泛灵性表现在孩子认为娃娃、椅子都和她一样是有生命有思维的;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表现在孩子认为月亮是跟着他在运动的。
(2)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的启示为:首先,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其次,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时要尽可能具体、形象、直观化,重视教具的形象、生动性。
15、(1)图中幼儿在搭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缺乏合作的意识,不能进行分工协作与交流;积木频繁倒塌,只好重新再来一遍;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两边的积木难以达到平衡,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获得以下经验:①有关几何体特征的学习经验各种形状的积木就是各种形状的几何体。
幼儿操作积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感知几何体特征的过程。
幼儿在解决积木的匹配问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比较各种不同几何体的异同,从而选择最能表现建筑物特点或最符合现实比例要求的积木。
②有关物体稳定支撑的学习经验在积木游戏中,垂直堆高是幼儿早期就获得的基本的积木搭建方法,但是随着积木游戏技能的发展,幼儿开始追求堆高的高度、形式以及稳定性。
于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顺其自然地进入到探究物体支撑规划的过程中。
这种稳定支撑的学习经验对于幼儿空间思维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③有关形状感知与理解的学习经验积木本身就是一种低结构的材料,加之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
幼儿在搭积木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积木数量不够用了。
他们通常的解决方法就是用其他形状的积木代替,于是在代替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形状组合的新问题。
(3)游戏材料的特点为:体积较大,种类单一,数量丰富,功能较多。
这些特点对幼儿学习活动的影响表现为:体积较大的材料,便于幼儿抓握,使幼儿更好的观察活动材料。
种类单一的材料虽然可以提升幼儿的专注能力,但也容易让幼儿丧失游戏的乐趣。
数量丰富,功能较多的材料能够调动幼儿的探索精神,帮助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和操作能力。
五、活动设计题16、活动名称:幼儿园的树木(中班)主题活动总目标:1.引导幼儿愿意和树木做朋友,对幼儿园里的树木感兴趣。
2. 能够主动提出有关树的问题,并能与同伴积极讨论。
3. 感知大树的生长变化,简单了解树对人和环境的作用。
4. 能积极与同伴一起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获得经验,能够简单地记录。
5. 以树为主题进行美工创造,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6. 感受幼儿园的美,激发爱树、爱幼儿园的感情,培养爱护环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