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G101-1图集请教陈青莱教授的答疑1
03G101解释,很有用!很权威!可能对你有用!
我们可以通过G101 栏目研讨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问题,也可以讨论有关的结构问题,谢谢各位!山东大学陈青来以下是陈教授答复(一)●墙问题(1):在03G101-1 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 时,是否只需锚入AL 够锚固长度即可?■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
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
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 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 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 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 钢筋直径?■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 箍筋,第三层为AL 纵向(水平)钢筋。
端头直钩与AL 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
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 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 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关于03G101-1图集的答疑
关于03G101-1图集的答疑基础一、1、04G101-3图集第6页关于“加腋”注写的规定:“b×hYc1×c2”,“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
但是,基础梁有两种“加腋”,一种是侧腋,另一种是顶腋。
第6页没有说明此标注是侧腋还是顶腋?不过,看了第33页“基础主梁梁高加腋注写图示”与第38页“基础次梁梁高加腋”的图形语言,我认为第6页说的是“梁高加腋”。
——这个认识对吗?2、而且,我有这样的认识,对于“基础主梁加侧腋”,设计时,在施工图上是不必进行注写的,施工人员“自动”按照第31页“基础主梁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来进行操作即可。
——这个认识对吗?答:1.对.梁高加腋是计算加腋,需要标注.2.对.侧腋是构造加腋,由施工方面实施,设计不注.二、1、看了青来教授12月8日关于基础梁保护层的一个回复:“表中基础梁数据应加以修正。
在实际应用时,图集第38页已经明确规定最底层为基础底板,基础底板的钢筋已在表中明确规定(保护层)为40,而基础梁的钢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实际(保护层)将大于40。
但对于高板位和中板位梁板式筏形基础梁则应按规范执行”,再对比04G101-3图集第25页,感到现在有发布“勘误”的必要。
2、第25页“保护层”表中,“基础底板”的数据表现方式是好的,就是分别对“顶筋”和“底筋”列出保护层的厚度。
请教青来教授:括号里面的“防水:50”也是指底筋保护层的厚度吧?3、建议“基础梁”的保护层厚度也按“顶筋”和“底筋”分别列出。
你看好吗?答:由于高板位筏形基础应用不多(中板位更少),所以不计划在101-3的构造详图中公布高板位和中板位的构造,而25页的通用构造主要服务于本图集的构造,且由于38页的构造中已明确梁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应用中不存在问题.对于低板位筏基,即便上翻基础梁中也可能有回填土,但属于无水"封闭土",不象自然土对钢筋有侵蚀性,所以基础梁侧面及梁顶的保护层不必采用40.就目前101-3所包括的低板位筏基构造,25页不存在勘误问题,但宜以加注解的方式适时修正以求全面.另外,防水为50系指低板位的板底筋三、在高层建筑中,有很多采用桩基方案,但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底下室,此时的底板和我们常说的筏板有什么区别呢?在结构计算中一般采用怎样的计算模型呢?在这里柱下是独立的承台,承台之间设有拉梁,且底板的厚度也比较厚,一般都是500左右。
03G101图集主编陈青来教授答疑
《03G101》图集主编陈青来教授答疑一、墙问题:●墙问题(1):在03G101-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
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
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钢筋直径?■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箍筋,第三层为AL纵向(水平)钢筋。
端头直钩与AL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
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 墙问题(3):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应该伸入柱钢筋内侧还是外侧,现实中大多数工地都是伸入暗柱主筋外侧,我觉得这样不妥,但图集上没有详细规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 答墙问题(3):通常剪力墙水平钢筋放在外侧,如果伸入端柱竖向钢筋内侧时,需要向内弯折,这样做会形成钢筋笼“颈缩”,因此,水平钢筋走暗柱主筋外侧即可。
剪力墙尽端不存在水平钢筋的支座,只存在“收边”问题。
请参看03G101勘误:6、第47页端部暗柱墙构造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位置稍往后退,在暗柱端部纵筋后“扎进”暗柱。
● 墙问题(4):请问陈总在03G101第47页中“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为什么取消了原00G101第33页中“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的“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设搭接接头”的构造做法?因为在转角墙外侧设搭接接头比较便于施工,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转弯在施工中比较困难。
03G101平法图集-陈青来权威解释
03G101平法图集-陈青来权威解释●墙问题(1):在03G101-1 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 时,是否只需锚入AL 够锚固长度即可?■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
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
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 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 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 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 钢筋直径?■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 箍筋,第三层为AL 纵向(水平)钢筋。
端头直钩与AL 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
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 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15d 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
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03G101平法常见问题答疑
10、梁上部钢筋中(2B20)标识的钢筋在遇到有悬挑梁时,如何处理?是将支座钢筋延伸还是布置(2B20)钢筋.(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筋)
4、抗震框架梁的底筋能搭接吗?在哪个位置搭接?
答:抗震框架梁的底筋是可以搭接的,只要不在梁下部跨中位置就可以了。
5、箍筋两个弯钩的总长度应该是多少倍d?
答:箍筋两个弯勾如果是135度,抗震的情况下是11.9d,不抗震的时候是6.9d。
6、当暗柱过长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是否应当伸至暗柱端或考虑与暗柱箍筋搭接? 答:不管暗柱有多长,暗柱都属于墙的加强,它是墙的一部分,不是墙的支座,所以应该伸至暗柱的端部,不可以搭接。
答:这个直接取12d就可以了,L的下部钢筋支座处属于受压区域,和框架梁不同,250mm指的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9、板负筋的分布筋与另一方向的负筋搭接长度是多少?
答:分布筋的功能是使主筋绑扎成网,浇捣混凝土时主筋位置不发生偏离。另一功能是提高主筋的连接长度。具体的取值范围,平法中没有明确,一般取150mm即可。
7、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与圈梁,哪个是支座?
答:在砖混结构中,二者都属于整个建筑物的构造加强构件,柱肯定是梁的支座,但是,在实际作用的时候,砖混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构件是墙不是构造柱,所以,这种关系不像框架结构那么明显。
8、非框架梁L的底筋锚固长度是12d还是按03G101-1第33页第3点: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少于250mm?
2、框架梁或梁截面较大时,拉筋的构造应如何设置?(当设计者无规定时)
答:如果布置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的时候,梁需要布置拉筋,拉筋的规定在平法图集中已经非常明确了,直接看03G101-1 P62注解第4条。
3、桩头已镶入承台处,桩顶的承台钢筋是否需考虑保护层?
03G101-1图集答疑
柱问题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题。
①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 laE 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 1.5 倍的 laE )②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 10d ,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 12d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④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不小于 0.5 laE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⑤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
是这样的吗?⑥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
其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去多少”,显然不合适。
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③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④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
是这样的吗?答: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 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
现在简单答复如下:①⑤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臵。
特厚基础(2m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臵;②③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④⑥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陈青来教授的答疑《一》
陈青来教授的答疑《一》【关于03G101-1平法使用陈青来教授答疑】1》问:基础梁的钢筋伸入承台还是按贯穿处理?答:基础梁如果梁面平承台面,基础梁是用来连接承台梁的,梁筋可直接按Lae锚固在承台中,但最好将箍筋伸至承台内。
基础梁如果是梁底面平承台底面的,也可直接按Lae锚固在承台中,箍筋可不伸至承台内。
如果基础梁是直接相互交错的,应按基础梁通长考虑,这时钢筋只考虑连接问题,不考虑锚固问题。
2》?问:梁、柱砼标号不同时,梁筋锚入柱时La值计算按梁还是按柱的砼标号计算?答:钢筋在哪里锚固就按哪个构件的砼标号计算Lae。
按柱的砼标号计算梁筋锚固长度。
3》?问:框架梁的第三排钢筋长度如何计算?次梁的第二排钢筋长度如何计算?也是Ln/4吗?答:问设计院。
平法未考虑此两种情况。
平法不是包括所有结构设置的,也做不到。
4》?问:何为对边?答:梁筋伸到柱边时,柱的外边即为梁的对边。
5》?问:第40页柱搭接长度范围是不是指2.3Lae?答?:对。
因为Lae+0.3Lae+Lae合起来是2.3Lae,在这个搭接范围内箍筋要加密。
实际上这个范围内加密筋只起一个构成三向受力条件的作用,因此可以只箍大方箍即可。
6》问:剪力墙施工缝设在何处为宜?答:不知道。
但剪力墙在结构上不同于柱按楼层模型来考虑受力情况,而是从底至顶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因此个人认为施工缝设在任何地方都可以。
7》?问:边框梁BKL比砼墙宽时,水平纵向钢筋是移出到梁边布置还是在梁边布置的同时还要在墙同宽处继续布置?答:只需在边框梁最外边布置即可。
8》?问:柱筋如何锚入承台?注:现参照11G101?答:按03G101-3图集处理。
9》?腰筋伸入支座多少为宜?答:个人认为5d足矣,不过规范要求15d。
10》?问:柱箍筋内箍箍住多少条柱纵筋为宜?答:有5根纵筋时内箍箍住3根,有6根纵筋时箍住2根。
11》问:一级钢筋的板筋180度弯钩是否计入锚固长度?答:180度弯钩不能计入锚固长度。
03G101图集主编山大陈青云教授答疑
03G101勘误第15页第3.3.1条第三行末“3.3.4”应为“3.3.3”。
2、第27页图4.2.5单跨井字梁“JSL7(1)”应为“JZL7(1)”。
3、第43页图A中的柱内侧钢筋引注“laE”应为“la”。
4、第47页转角墙构造中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交错搭接的左边起点距暗柱边缘,加注“≥0”。
5、第47页左边中间端柱转角墙构造最上边一行尺寸标注应为“伸至对边≥0.4laE”,漏印“0.4”。
6、第47页端部暗柱墙构造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位置稍往后退,在暗柱端部纵筋后“扎进”暗柱;7、第54页上图和下图跨中引注“贯通筋”应为“通长筋”。
8、第55、56页上图跨中引注“贯通筋”应为“通长筋”。
9、第67页1—1右上“按54页”应为“按48页”。
10、68页上图、中图左下方的小图及引注“当下部纵筋直锚长度不足时可弯锚”应删除。
11、(勘误)第3页“构件代号”第2栏第5行“非边缘端柱”应为“非边缘暗柱”。
12、(勘误)第19页最下边一行“注”中“混凝土标号”应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13、(勘误)第19、21两页左边“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栏所标出的底部加强部位“-2、-1”层应为“1、2”层。
14、(勘误)第20页“剪力墙柱表”下面一排中部“GYZ2”和第21页1×A~B轴上的GYZ2自标高8.670往上的“T型”配筋截面应为“一型”配筋截面,以符合第18页“构造边缘翼墙(柱)GYZ”的规定。
15、(勘误)第21页连梁(LL)标注中上部纵向钢筋与下部纵向钢筋的分隔“,”号应为“;”号。
16、(调整)第24页左栏最下一行第15~17字“通长筋”改为“全跨相同”。
同页右栏倒数第二行调整改为:“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17、(增补)第25页第4.2.4条3款第三行在“另一边省去不注。
”与“(图4.2.4a)”之间增补插入:“不适用该规定的情况见下款。
”并删去“(图4.2.4a)”。
建筑图集-03G101-1图集+问答[1](1)
03G101-1图集?咨询答●柱咨询题〔1〕:柱纵筋锚进根底的咨询题03G101-1图集?对根底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立具体,然而对柱纵筋锚进根底的咨询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咨询题查瞧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寻不到具体的介绍,因此,特别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咨询题也是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咨询题。
①柱纵筋伸进根底〔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根底的根底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laE依旧更多?〔甚至有人提出倍的laE〕②当柱纵筋伸进根底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能够“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讲能够“直锚〞;但又有人讲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要是柱纵筋伸进根底必须“弯锚〞的话,弯折局部长度是多少?有人讲是10d,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12d,那个是否可用于根底?④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直锚局部长度〞不小于0.5laE,那个是否可用于根底?⑤当根底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能够不伸到梁的底部。
是如此的吗?⑥当根底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
其弯折局部长度,“剩多少拐过往多少〞,显然不适宜。
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③条,即一个弯折局部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局部长度〞,瞧瞧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④条的“最小直锚长度〞。
是如此的吗?■答柱咨询题〔1〕:所提咨询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根底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2003年底陆续推出〕。
现在简单答复如下:①⑤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根底底部纵筋位置。
特厚根底〔2米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根底有飞边的所有柱和根底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置;②③当柱纵筋伸进根底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④⑥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根底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陈青来03G-101-1平法标注答疑
系列综合问题1、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Ⅳ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Ⅳ钢筋,是否国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
谢谢!答: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Ⅳ级钢筋的理论依据)。
所以,即便是Ⅳ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Ⅲ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
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钢筋即可。
还有,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2、03G101与03G329有矛盾时依谁为准?答:03G101在编制时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与03G329协调一致。
当设计者选用03G101时,应以03G101为准。
当设计者既选用了03G101,又选用了03G329时,由于03G101中的构造是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用的正式设计文件(详见03G101总说明第4、5两条),如果设计者采用了平法制图规则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其构造应以03G101为准;如果未使用平法表达,则不应以03G101为准。
3、03G101图集中为什么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这些数据不便记忆,施工中也容易出错,为什么不采用整数呢?答:不是03G101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而是《混规》GB50010-2002把原来以5d进位的锚固长度改了。
《混规》也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的依据之一。
为了方便施工,03G101把规范第9.3条的公式根据不同的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直径计算成表格,尽量做到目前的样子。
大家好!我们可以通过G101栏目研讨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问题,也可以讨论有关的结构问题。
4、在“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26页10.1.5条规定板下不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我个人认为是否还应该满足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位置,这也是一贯的施工做法。
陈青来教授答:03G101平法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问题 让你吃透03G101
陈青来教授答:03G101平法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问题2006-4-19 阅读710次关于平法: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对我国目前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方法作了重大改革,被国家科委列为《“九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
由建设部批准发布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03G101-2、03GG101-3)系列已在全国广泛应用。
一问: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Ⅳ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Ⅳ钢筋,是否国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
谢谢!陈教授: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Ⅳ级钢筋的理论依据)。
所以,即便是Ⅳ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Ⅲ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
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钢筋即可。
还有,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二问:在“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26页10.1.5条规定板下不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我个人认为是否还应该满足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位置,这也是一贯的施工做法。
陈教授:请注意规范用语“不应小于”的意义。
大学教科书中是“=”概念,而工程规范和规程是“≥”的概念,因此,可以伸至支座中心位置。
当为非抗震设计时,正常情况下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受压;当为抗震设计时,通常板不作为耗能构件,因而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分配,仍然按非抗震设计,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亦受压;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便其伸入支座长度为5d,通常也是安全的。
执行规范规定时,应特别注意“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陈青来教授答疑G101图集(最全)
建筑工程系的学生必读的03G101-1及04G101-3两本图集的精华主编: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的精辟答疑!记得好好阅读哦!柱问题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题。
①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 laE 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 1.5 倍的 laE )②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 10d ,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 12d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④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不小于 0.5 laE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⑤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
是这样的吗?⑥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
其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去多少”,显然不合适。
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③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④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
是这样的吗?答: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
现在简单答复如下:①⑤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置。
特厚基础(2米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置;②③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④⑥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03G101图集主编山大陈青云教授答疑
03G101勘误第15页第3.3.1条第三行末“3.3.4”应为“3.3.3”。
2、第27页图4.2.5单跨井字梁“JSL7(1)”应为“JZL7(1)”。
3、第43页图A中的柱内侧钢筋引注“laE”应为“la”。
4、第47页转角墙构造中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交错搭接的左边起点距暗柱边缘,加注“≥0”。
5、第47页左边中间端柱转角墙构造最上边一行尺寸标注应为“伸至对边≥0.4laE”,漏印“0.4”。
6、第47页端部暗柱墙构造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位置稍往后退,在暗柱端部纵筋后“扎进”暗柱;7、第54页上图和下图跨中引注“贯通筋”应为“通长筋”。
8、第55、56页上图跨中引注“贯通筋”应为“通长筋”。
9、第67页1—1右上“按54页”应为“按48页”。
10、68页上图、中图左下方的小图及引注“当下部纵筋直锚长度不足时可弯锚”应删除。
11、(勘误)第3页“构件代号”第2栏第5行“非边缘端柱”应为“非边缘暗柱”。
12、(勘误)第19页最下边一行“注”中“混凝土标号”应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13、(勘误)第19、21两页左边“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栏所标出的底部加强部位“-2、-1”层应为“1、2”层。
14、(勘误)第20页“剪力墙柱表”下面一排中部“GYZ2”和第21页1×A~B轴上的GYZ2自标高8.670往上的“T型”配筋截面应为“一型”配筋截面,以符合第18页“构造边缘翼墙(柱)GYZ”的规定。
15、(勘误)第21页连梁(LL)标注中上部纵向钢筋与下部纵向钢筋的分隔“,”号应为“;”号。
16、(调整)第24页左栏最下一行第15~17字“通长筋”改为“全跨相同”。
同页右栏倒数第二行调整改为:“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17、(增补)第25页第4.2.4条3款第三行在“另一边省去不注。
”与“(图4.2.4a)”之间增补插入:“不适用该规定的情况见下款。
”并删去“(图4.2.4a)”。
03G101-1_陈青来教授答疑[1]
陈青来教授-03G101-1图集问题答疑1. 03G101-1第28页第4.4.1条中“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与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ln/3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ln/4位置”,对“第一排”与“第二排”的理解有如下疑问:现有一梁平法标注如下:集中标注:RFKL8(10) 6φ25其中一支座处原位标注为:13φ25 6/5/2则,有5根钢筋那一排应在ln/3还是ln/4处截断,有2根钢筋那一排呢?钢筋工施工时认为5根那排在位置上属第二排,故应按ln/4截断;而2根钢筋那排在位置上属第三排,图集上未说明,但根据第一排与第二排推断,可在ln/5处截断。
此种看法在钢筋工中很普遍。
请问,是否正确。
答:“截断点为Ln/3”是对第一排上部纵筋说的,“截断点为Ln/4”是对第二排上部纵筋说的。
这里的“第一排”、“第二排”是由纵向钢筋在梁中的几何位置所决定的,并不是由上述文字的“逻辑推理”关系所决定——即“第一排钢筋为通长筋,则第二排钢筋就升格为第一排钢筋了”,这种推论是错误的。
(2) 理解正确:当第一排钢筋存在“非通长筋”(即支座负筋)时,才发生“Ln/3处的截断点”;而处于第一排的通长钢筋,则没有必要在“Ln/3处”截断,若因钢筋定尺长度的限制时,可在跨中Ln/3范围内实行一次连接。
此时,千万不要认为这个“Ln/3处的截断点”现在没有利用上,就可以“转让”给第二排钢筋来利用了。
技术上的规定是严肃的、严格的,决不能如此“转让”。
2. 什么是框支柱,什么是框支梁?答:框架梁是与框架柱共同构成框架结构的。
而框支梁和框支柱构成一个(下面的)框架结构和(上面的)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转换层”。
03G101-1图集第67页所给出的“KZZ、KZL配筋构造”,只能适用于低位的(即一、二层)的框支梁和框支柱,对于高位的框支梁和框支柱,应该由设计师给出具体配筋构造。
3. 什么是框支剪力墙结构?答:框架结构就是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的空间结构。
关于《03G101-1图集》请陈青莱教授的答疑
关于《03G101-1图集》请陈青莱教授的答疑基础一、1、04G101-3图集第6页关于“加腋”注写的规定:“b×hYc1×c2”,“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
但是,基础梁有两种“加腋”,一种是侧腋,另一种是顶腋。
第6页没有说明此标注是侧腋还是顶腋?不过,看了第33页“基础主梁梁高加腋注写图示”与第38页“基础次梁梁高加腋”的图形语言,我认为第6页说的是“梁高加腋”。
——这个认识对吗?2、而且,我有这样的认识,对于“基础主梁加侧腋”,设计时,在施工图上是不必进行注写的,施工人员“自动”按照第31页“基础主梁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来进行操作即可。
——这个认识对吗?答:1.对.梁高加腋是计算加腋,需要标注.2.对.侧腋是构造加腋,由施工方面实施,设计不注.二、1、看了青来教授12月8日关于基础梁保护层的一个回复:“表中基础梁数据应加以修正。
在实际应用时,图集第38页已经明确规定最底层为基础底板,基础底板的钢筋已在表中明确规定(保护层)为40,而基础梁的钢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实际(保护层)将大于40。
但对于高板位和中板位梁板式筏形基础梁则应按规范执行”,再对比04G101-3图集第25页,感到现在有发布“勘误”的必要。
2、第25页“保护层”表中,“基础底板”的数据表现方式是好的,就是分别对“顶筋”和“底筋”列出保护层的厚度。
请教青来教授:括号里面的“防水:50”也是指底筋保护层的厚度吧?3、建议“基础梁”的保护层厚度也按“顶筋”和“底筋”分别列出。
你看好吗?答:由于高板位筏形基础应用不多(中板位更少),所以不计划在101-3的构造详图中公布高板位和中板位的构造,而25页的通用构造主要服务于本图集的构造,且由于38页的构造中已明确梁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应用中不存在问题.对于低板位筏基,即便上翻基础梁中也可能有回填土,但属于无水"封闭土",不象自然土对钢筋有侵蚀性,所以基础梁侧面及梁顶的保护层不必采用40.就目前101-3所包括的低板位筏基构造,25页不存在勘误问题,但宜以加注解的方式适时修正以求全面.另外,防水为50系指低板位的板底筋三、在高层建筑中,有很多采用桩基方案,但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底下室,此时的底板和我们常说的筏板有什么区别呢?在结构计算中一般采用怎样的计算模型呢?在这里柱下是独立的承台,承台之间设有拉梁,且底板的厚度也比较厚,一般都是500左右。
陈青来教授对03G101的权威解释1
陈青来教授对03G101的权威解释1陈庆来教授对03G101的权威解读(1)专业知识2010-05-22 18:12:02阅读29评论第0号:订阅大、中、小尺寸本文引自hbq_1124《陈庆来教授对03G101的权威解释(1)》引用陈清来教授对hbq _ 1124 03g 101的权威诠释(1)2009-04-06 08:00山东大学陈庆来以下是陈教授的回复(1)●墙体问题(1):在图03G101-1中,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要求在顶部的锚固板中有锚固长度。
当...的时候当剪力墙顶部有暗梁时,是否只需将暗梁锚固到暗梁中即可达到锚固长度?■回答墙问题(1):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弯入板中的结构不是“锚定在板中”(因为板不是墙支撑),但要完成墙和板的互连。
暗梁不是梁(梁被定义为受弯构件),它们是剪力墙。
的水平线性“加强带”。
暗光束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能独立于墙体而存在,所以当当铝位于墙的顶部时,墙的垂直钢筋仍应弯曲成板状。
●墙体问题(2):剪力墙钢筋和铝钢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不在图纸集中绘制?小费直钩是面筋还是下面的?对直板钩的位置有什么要求吗?图集中的剪力墙垂直钢筋需要穿过铝。
这是否意味着剪力墙竖向钢筋穿过铝钢筋?如果是,剪力墙竖向钢筋受到保护地板上增加了另一个铝钢筋直径?■回答墙壁问题(2):钢筋绑扎的更合适位置是:(从外向内)第一层是墙壁水平钢筋(水平便于施工时将钢筋放在外侧),第二层为墙竖筋和铝箍筋,第三层为铝竖筋(水平)钢筋。
末端的直钩和铝马镫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上面覆盖着面筋。
板中墙肋的直钩的位置取决于位置。
墙的表面标高和顶部标高之间的关系(在特殊情况下,两者之间的标高可能有小的差异)。
当两人相安无事时,墙肋的直钩位于板的上部。
●梁问题(1): 03g101-1:伸入端柱支座的扁梁纵筋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54-55页为例,伸入端柱的梁纵筋,如果与柱纵筋位于同一位置,其弯锚部分为15d在垂直层面上,钢筋会太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三、陈清来施工图集问题的回答(柱问题)
陈清来关于施工图集问题的回答汇总(三)柱问题柱问题(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题。
①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laE 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1.5 倍的laE )②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10d ,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12d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④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不小于0.5 laE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⑤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
是这样的吗?⑥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
其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去多少”,显然不合适。
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③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④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
是这样的吗?柱问题(1)答: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2003年底陆续推出)。
现在简单答复如下:①⑤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置。
特厚基础(2米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置;②③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④⑥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03G101图集主编山大陈青云教授答疑
03G101勘误第15页第3.3.1条第三行末“3.3.4”应为“3.3.3”。
2、第27页图4.2.5单跨井字梁“JSL7(1)”应为“JZL7(1)”。
3、第43页图A中的柱内侧钢筋引注“laE”应为“la”。
4、第47页转角墙构造中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交错搭接的左边起点距暗柱边缘,加注“≥0”。
5、第47页左边中间端柱转角墙构造最上边一行尺寸标注应为“伸至对边≥0.4laE”,漏印“0.4”。
6、第47页端部暗柱墙构造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位置稍往后退,在暗柱端部纵筋后“扎进”暗柱;7、第54页上图和下图跨中引注“贯通筋”应为“通长筋”。
8、第55、56页上图跨中引注“贯通筋”应为“通长筋”。
9、第67页1—1右上“按54页”应为“按48页”。
10、68页上图、中图左下方的小图及引注“当下部纵筋直锚长度不足时可弯锚”应删除。
11、(勘误)第3页“构件代号”第2栏第5行“非边缘端柱”应为“非边缘暗柱”。
12、(勘误)第19页最下边一行“注”中“混凝土标号”应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13、(勘误)第19、21两页左边“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栏所标出的底部加强部位“-2、-1”层应为“1、2”层。
14、(勘误)第20页“剪力墙柱表”下面一排中部“GYZ2”和第21页1×A~B轴上的GYZ2自标高8.670往上的“T型”配筋截面应为“一型”配筋截面,以符合第18页“构造边缘翼墙(柱)GYZ”的规定。
15、(勘误)第21页连梁(LL)标注中上部纵向钢筋与下部纵向钢筋的分隔“,”号应为“;”号。
16、(调整)第24页左栏最下一行第15~17字“通长筋”改为“全跨相同”。
同页右栏倒数第二行调整改为:“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17、(增补)第25页第4.2.4条3款第三行在“另一边省去不注。
”与“(图4.2.4a)”之间增补插入:“不适用该规定的情况见下款。
”并删去“(图4.2.4a)”。
03G101-1陈青来答疑
建筑工程系必读的03G101-1及04G101-3两本图集的精华!(一)陈青来教授对03G101-1及04G101-3两本图集的精辟答疑!记得好好阅读哦!7、请教陈总,关于柱根的判断,如下图所示的判断是否正确?无基础梁的柱根系指基础的顶面,有基础梁的柱根系指基础梁的顶面,有地下室的柱根系指地下室基础底板顶面和地下室顶板的顶面。
答:对。
地下室内的柱归入"基础结构",箍筋宜全高加密.8、再次请教陈总,关于上图中左边有地下室的情况时,底层柱是否指的是-2层和首层?没有地下室的情况,底层柱是否指的是基础或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上皮?此时的柱净高(Hn)是否指的是从基础或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标高?答:1、任何一侧有地下室即按有地下室考虑。
2、有基础拉梁,拉梁以下为“基础结构”。
3、仅有基础,自然从“基础顶面”。
9、一层是22的,第二层是18的,第三层是25的,这样的柱筋能不能用对焊呢?答:对焊钢筋直径最好相差不大(一档).这样的配筋有显明的随意性,宜将第二层钢筋调成直径22的,然后于直径25的焊接10、该比如说柱顶一边梁顶标高10米,另一边梁顶标高11米,且都为顶层,柱内钢筋怎样锚固呢?是不是每边的钢筋按自己这边的梁锚固呢?答:柱钢筋设置到最高点.较低标高的梁钢筋锚入柱内,较高标高的梁与柱的连接按框架顶层端节点构造.11、请问陈教授:偏心圆柱与框架梁平外边时,由于梁外侧受力筋靠近柱与梁的切点,所以锚入柱内水平段很短,实际施工时应以何种倍数锚固?答:在近"切点"位置应采用(对称)搭接方式而非锚固方式.12、请问陈教授:在G101,P43页中边柱结顶筋在采用(一)类型进行锚固时,当直锚长度已达到1.5la时是否还要进行弯锚?如果要进行弯锚,平直长度应为多少?弯上部钢筋是否要弯至梁底?在P44页中,中柱结顶钢筋在直锚长度已达到要求是否需伸至梁顶?答:1、无论何种情况均应伸至柱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请教C D F以前我好象看到过剪力墙水平筋可以在转角搭接,现在G101面好象看不到了是否仍然可以全部搭接在角上。
还有个问题框架梁的下部钢筋在中柱是按搭接算还是按锚固算。
答:1、也许在00G101-1以前的图集说过可以在"转角"处搭接,但现在03G10 1-1图集(第47页)已经明确:剪力墙外侧水平分布筋必须绕过转角暗柱,到另一侧的墙身上进行搭接。
而且,陈青来教授也明确地说过,03G101-1图集发行以后,00G101-1图集就作废了,所以不应以00G101-1图集的旧做法来施工。
2、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还是应该以"锚固"为主。
因为,抗震框架梁下部纵筋的连接是一个难题,在于"连接点"很难确定:不能在支座内连接,也不能在跨内连接。
所以,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还是以"在每跨支座处锚固"为好。
当然,在满足定尺长度的前提下,相邻两跨的下部纵筋可以作贯通处理。
对于非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可以在跨内靠近支座的1/3跨度范围内连接,所以做成"通长筋"是可行的。
二、03G101-1(2004版)第66页(2)详图,L梁中间支座锚长12d为水平段与垂直段之和。
而65页端支座锚长又为水平段>=0.4L a与垂直段15d之和,是否中间支座与端支座锚长需弯折时取值不同?答:1、03G101-1(2003.11版)第66页(2)详图也是:L梁中间支座锚长12d为水平段与垂直段之和。
但03G101-1(2003.03版)第66页(2)详图为:"水平段>=0.4L a加垂直段15d"(在再版时修改了)2、但是,注意第65页"L配筋构造"的端支座下部钢筋的锚固长度仍为"12d"(一直没改变)。
如果你是说"圆括号"里面的数据,请注意,那是"用于弧形非框架梁"的。
3、至于上部钢筋,不论是端支座、还是中间支座弯折时,都是"水平段>=0.4La加垂直段15d"。
三、1、若水平段大于等于0.4L a E或0.4L a与垂直段小于15d之和已够一端锚长,此时垂直段是否还需15d?2、若水平段大于等于0.4L a E或0.4L a与垂直段15d之和小于一端锚长。
此时垂直段15d是否需加至一端够锚长?答:不论哪种情况,"垂直段"一概是15d。
只是在直锚水平段≥L a E,且超过柱中心线5d时,可以不做直钩。
四、桩承台基础基础梁支座负筋是设在梁上部还是底部答:1、桩承台之间的梁是基础拉梁,而不是筏形基础那样的基础主梁和基础次梁。
2、筏形基础的基础主梁是主要受力的,其"负弯矩筋"(对应于框架梁的负弯矩筋)在梁的下面。
3、桩承台是主要受力的,而拉梁是次要的。
我听设计院的一些老工程师说,拉梁是不计算受力的,按构造配筋。
五、在101图籍中的框架梁的上部两根通长的角筋,是不是要在每跨的L/3处都要搭接(在图集上看好象是这样的),还是按钢筋的定尺长度计算搭街个数呢?我是搞预算的,这个问题捆扰我好久了,答:1、上部通长筋如果设计成与"支座负筋"直径一致的话,则不需在每跨支座附近的"L n/3处"进行连接,只是受到"定尺长度"的限制,在"跨中L n/3的范围内"进行一次连接即可。
2、如果上部通长筋的直径小于"支座负筋"直径,则上部通长筋就按第54页图示,在每跨两端"L n/3处"与支座负筋进行连接。
六、在梁的下部钢筋中,比如说每跨跨度较长,比如说是大于八米的跨度,那么在这里是按搭接计算,那么是否可以每跨都可以算上一个搭接长度呢,答:1、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的连接是一个难题,在于"连接点"很难确定:不能在支座内连接,也不能在跨内连接。
所以,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还是以"在每跨支座处锚固"为好。
2、或者是"在满足定尺长度的前提下,相邻两跨的下部纵筋作贯通处理"。
(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3、对于非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可以在跨内靠近支座的1/3跨度范围内连接,所以做成"通长筋"是可行的。
七、在相邻的两块板中配置双层双向钢筋,一块是以南北向为短筋,另一块以东西向为短筋。
那么我该是先铺一向再铺另一向呢还是是都先铺短筋,假如都先铺短的话那么上层钢筋存在着有三层是否允许,如果一向铺好再铺另一向那么存在着有长筋为主筋的问题。
请教陈教授我该怎么做答:C D F1、你说的是"楼板"钢筋吧。
楼板下部主筋一般是"短方向的钢筋放在下面"。
楼板下部主筋一般放到梁(墙)轴线中心线。
与梁(墙)平行的钢筋在梁(墙)外侧50m m开始布置。
因此,一般不会发生"重叠三层"的情形。
2、至于楼板的上部钢筋网,可以整层楼板统一决定布筋方向,以防止楼板角部等位置出现三层以上的钢筋重叠现象。
g o n g7566从理论上来讲,主筋上的布筋从墙、梁的边缘50m m处开始放置。
但是好多监理要求自主筋弯钩出开始放,美名其曰:固定钢筋位置。
八、郭夫城刚才在建筑论坛里看到了对后浇带的讨论,可是没有统一的答案,特向陈达飞教授请教?先谢谢了答:C D F1、"后浇带"--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楼层的现浇楼板施工过程中,"后浇"的一条板带。
2、"后浇板带"起着变形缝的作用。
以前,一个长度较大的楼层,中间需要留一道或两道"伸缩缝"。
现在,用"后浇板带"代替了。
郭夫城可是后浇板带后,还是成为一个整体啊,不是没有变形缝了吗?C D F新旧混凝土之间,总有一条"施工缝"的。
w d h d g s我想问问楼板是不是一般考虑收缩,不用考虑受热膨胀?C D F1、"后浇带"连板带梁都断开了。
不但起到"伸缩缝"的作用,而且起到"沉降缝"的作用。
2、"后浇带"解决的温度变形中,主要解决收缩的变形。
尤其是在混凝土初凝期,收缩变形较大,比起混凝土凝固以后受温度影响所引起的热胀冷缩变形大得多。
g o n g75661.以前,高跨和低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施工,高低跨同时起时,在高低跨之间某一间的跨中留置800m m宽的后浇带。
在主体完毕后,用比原砼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砼补浇。
目的:解决沉降产生的裂缝。
2.C D F同志讲的代替伸缩缝的说法,我觉得是不是不妥,听说补浇时还要加U EA膨胀剂,房屋使用中是否还有伸缩之作用?g o n g7566我觉得他的解释较为妥帖:后浇带是钢筋砼结构中临时断开的一个条带,一般宽度0.8米,钢筋连通不断,仅砼先不浇筑。
待一定时间以后再浇筑,最后结构成为一个整体。
根据作用不同,一般有以下两种类型:一。
协调砼收缩变形的后浇带:钢筋砼结构超过一定长度时(好像是地上40米,地下70米,具体查有关规范),砼在新浇筑的早期(2个月内),因收缩产生的变形较大,对刚性节点结构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可能引起砼结构出现裂缝甚至破坏,因此,需要用后浇带将砼结构的施工长度缩小,使每一小块砼结构充分收缩稳定以后,再连成整体。
这种后浇带的封填时间是一至两个月后。
二.协调不均匀沉降的后浇带:在高层建筑中,主楼和群楼的沉降量是不同的,一种办法是设置永久沉降变形缝来解决。
但某些建筑可能不希望有缝,而且主楼、群楼在施工期间的沉降完成后,以后的残余沉降量和沉降差都很小,则可以考虑在主楼、群楼之间设置施工后浇带,这种后浇带的封填时间是主楼结顶以后。
九、请问非框架梁即次梁在支座的直锚长度是多少?答:端支座的时候面筋大于0.4L a+弯头15d,底筋12d(15d),中间支座的时候罗纹钢12d光圆钢15d十、.屋面防水等级有2级3级等等,请问数字越大,防水能力是否越强?答:屋面防水等级,Ⅰ级最高(25年以上),然后是,Ⅱ级(15年以上),Ⅲ级(10年以上)。
Ⅳ级是临时防水(5年以上)十一、1.什么是框支柱,什么是框支梁?2.什么是单肢箍,是否就是拉筋?3.什么是框支剪力墙结构?答:1、框架梁是与框架柱共同构成框架结构的。
而框支梁和框支柱构成一个(下面的)框架结构和(上面的)剪力墙结构之间的"结构转换层"。
注意:陈教授说过,03G101-1图集第67页所给出的"K Z Z、K Z L配筋构造",只能适用于低位的(即一、二层)的框支梁和框支柱,对于高位的框支梁和框支柱,应该由设计师给出具体配筋构造。
3、我前一段时间回答过几个"概念"问题:"问":能够具体说明一下,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概念定义。
"答":准确的"概念"还是查教科书吧。
个人的一点认识:框架结构就是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的空间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就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一些剪力墙,以加强结构抵抗水平地震力的作用。
纯剪力墙结构就是整个建筑物都采用剪力墙结构,包括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墙梁(连梁、暗梁、边框梁)。
框支剪力墙结构可能是指下面为框架结构,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在中间以框支柱和框支梁作为结构转换层。
2、"拉筋"要求拉住两个方向上的钢筋。
例如:剪力墙墙身上的拉筋要同时钩住水平分布筋和垂直分布筋,梁侧面的拉筋要同时钩住箍筋和侧面构造钢筋。
这一点与"单肢箍"不同,单肢箍只拉住纵筋。
例如,梁的单肢箍只钩住梁的上下纵筋。
在钢筋形状上:单肢箍也与拉筋不完全相同。
单肢箍要作成直形,但拉筋即可作成直形,也可作成S形,哪一种施工方便就做哪一种。
十二、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拉筋是否也拉住箍筋(图集上好像是没有拉住)?答:要同时钩住箍筋。
不仅柱,而且剪力墙边缘构件都应这样做。
十三、框架梁右侧悬挑,梁的集中标注为2φ20通长筋,右侧悬挑梁上部标注为6φ204/2,柱断面为600*600,请问(1)2φ20是否从框架梁一直通到悬挑梁端部?还是在柱子中分别锚固?(2)第二排2φ20是锚入柱子还是按框架梁跨度的1/4加上柱宽?答:1、请看03G101-1图集第66页"各类梁的悬挑端"节点构造。
悬挑端的上部纵筋如果和框架梁上部纵筋直径相同,本着"能通则通"的原则,应该贯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