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指通过一系列计划、措施和流程,确保监测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具体措施包括:1. 标准化采样方法:根据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制定标准采样方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2. 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定期进行空白样品和质控样品的测量,以评估设备性能。
3. 数据质量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排查数据异常,实施数据验证和核对措施,确保数据的可信度。
4. 人员培训和管理:培训监测人员,提高其监测技能和意识,确保监测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加强对监测人员的管理,例如制定操作规范和考核制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在监测过程中实施的各种控制措施,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具体措施包括:1. 质量控制样品:定期引入质量控制样品,例如参比样品、质控样品等,进行测量和比对。
通过与质量控制样品对比,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质量控制方案: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包括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针对监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偏差,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纠正措施。
3. 实验室管理系统:确立实验室管理系统,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和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监控实验室操作和数据处理过程,确保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和管理: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及时传输。
建立完善的数据存档和查询系统,便于数据回溯和分析。
结论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通过标准化采样方法、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数据质量评估、人员培训和管理等措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质量控制样品、质量控制方案、实验室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措施,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 简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系列工作。
它在环境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2.1 质量保证的定义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措施和规定来确保环境监测过程中的数据准确、可靠和可比性,以及监测仪器设备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2.2 质量保证的原则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标准化:制定标准的监测方法、设备、实验操作等,保证监测结果的可比性;- 规范化: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质量控制体系等,确保监测过程的规范和一致性;- 可追溯性:确保监测数据的来源可查、可信;- 可靠性: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持续性:采取长期监测和定期校准的方式,保障监测过程的持续性。
2.3 质量保证的措施为了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的保证,需要采取以下措施:2.3.1 标准化监测方法和程序制定和使用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和程序,确保环境监测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2.3.2 仪器设备的校准和验证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3.3 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使用质量控制样品来检验监测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检验监测设备的可用性。
2.3.4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评估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的准确性、精确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评估。
3.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3.1 质量控制的定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控制措施和规定,以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能满足监测目的和要求。
3.2 质量控制的目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 提供准确、可靠、可比的环境监测数据,以支持环境保护决策和管理措施的制定;- 确保监测结果能够满足监测目标和要求,以评估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状况;- 防止误差和偏差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影响,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
总结
应对数据准确性的挑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成本控制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01
环境监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控制成为一
项重要挑战。
对策
02
优化监测方案,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监测效率。同时,积极探
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环境监测。
目标
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 比性,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为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为采取有效 措施提供依据。
决策支持
环境监测数据可以为政府、企业 和个人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制定 和调整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和管 理措施。
水资源保护项目中的环境监测管理
总结词
水质监测、生态评估、水资源保护
详细描述
在水资源保护项目中,环境监测管理负责对水体的水质进行监测,评估水生态系统状况,为水资源保 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pH值、溶解氧等指标,了解水质状况,预测水体变 化趋势,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水资源。
土壤修复项目中的环境监测管理
求和实施时间。
A 明确质量保证责任人
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质量保证工作, 明确其职责和工作要求。
B
C
D
质量保证效果评估
在监测过程中和结束后,对质量保证措施 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 断完善和改进质量保证工作。
实施质量保证措施
按照质量保证计划,逐项实施各项措施, 确保监测过程的规范化和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教案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环境监测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二、教学重点1.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了解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三、教学难点理解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
四、教学准备投影仪、PPT、实物样本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展示一幅污染严重的环境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环境监测?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进行环境监测?”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监测的定义和重要性。
二、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通过PPT向学生介绍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包括收集样本、分析样本、评估结果等步骤。
2.讲解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如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各种方法在不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
三、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1.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问题,如采样误差、分析误差等。
2.通过PPT向学生介绍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标准化操作、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设计一套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方案,并向全班展示和讨论。
四、复习和总结1.通过PPT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质量保证措施的理解。
2.让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境监测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作用。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课堂上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关于家庭周边环境的监测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给老师。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质量保证措施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兴趣,本教案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环境监测是确保环境质量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确保仪器设备、监测方法和操作流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1. 校准: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程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2. 质控样品:在监测过程中加入一定数量的质控样品,用于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控样品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分析。
3. 质量保证计划:制定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各个监测环节的质量要求和具体措施。
质量保证计划应包括监测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数据处理和质量评估要求等内容。
4. 内部质量控制: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标准操作程序、操作规范和培训。
通过内部质量控制,确保监测过程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保证措施:1. 外部质量评估:定期进行外部质量评估,参与评估的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信誉度。
通过外部质量评估,加强监测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提高监测结果的可比性。
2. 质量控制审核: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定期审核,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审核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整理,并提出改进建议。
3. 问题处理:及时处理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保证问题不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问题处理应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并记录处理结果。
4. 监测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可靠和可追溯性。
数据管理应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分析等环节。
总之,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确保监测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正确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才能提高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控制概述
③ 计算统计值并做质量控制图:
P448 图9-9
④ 将20个(或>20 个)数据按测定顺序点到图上,这时应 满足以下要求:
a. 超出上下控制线的数据视为离群值,应予删除,剔除后不足20 个数据时应再测补足,并重新计算 、S,并做图,直到20个 数据全部落在上下控制线内;
二、评价精密度的方法 (P445)
1. 评价精密度的常用术语 •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一均匀试样进行重复分析时,所
得分析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由分析的偶然误差决定,偶然误差越小,则 分析的精密度越高。精密度用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来表示,通常与被测 物的含量水平有关。
① 平行性:在同一实验室,当操作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均相同时, 用同样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份平行样测定的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 回归分析就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统计方法。
回归分析主要用途:
建立回归方程:从一组数据出发,确定这些变量间的定量 关系式,y=a+bx 相关系数及其检验:评价变量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应用回归方程从一个变量值去估计另一变量值,已知x或y, 求y或x。 回归曲线的统计检验:对回归方程的主要参数作进一步的 评价和比较。 • 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中主要应用的是一元线性方程。 它可以用于建立某种方法的校准曲线,研究不同的方法之 间的相互关系,评价不同实验室测定多种浓度水平样品的 结果。
一、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1. 均数控制图(P448-452)
• 完成了准确度、精密度的检验后,由于许多其他因素,如:标准物质、 试剂、温度等的变化而引起准确度的变化。在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中, 为了连续不断的监视和控制分析测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可采用 质量控制图。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规范化监测工作:
首先 ,监测工作要按照国家环保局制 定的统一技术规范 、方法的要求 ,依照一 定的程序 ,进行科学的组织与技术上的规 范化管理。
为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五性 ”,监测技 术规范 、采样方法 、分析方法 、测试方法 等均应首选国家方法标准 ,并以最新公布 的版本为准。
环境监测的 “五性”反映了对监 测工作的质量要求!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代表性:
表示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 、地 点 ,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的能反 映总体真实状况的有效样品。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完整性:
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 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 完整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8.颗粒物的采样必须按照等速采样的原则进行。 采样位置应尽可能选择气流平稳的管段 ,采 样断面最大流速与最小流速之比不宜大于3 倍 , 以防止仪器相应跟不上流速变化 ,影响 等速采样的精度。 9.在湿法除尘或脱硫器出口采样 ,采样孔位置 应避开烟气含水(雾) 滴的管段。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1.锅炉颗粒物采样 ,必须多点采样 ,原则上 每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分钟 ,各点采样时间 应相等 ,或每台锅炉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 采气量不少于1m3.每次采样 ,至少采集3个样 品 ,取其平均值。 12.用定电位电解法烟气分析仪进行监测 ,仪器 应一次开机测试完毕 , 中途不能关机重新启 动以免仪器零点变化。
各种原始记录与测试结果报告 ,一 律要按国家规定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空气废气监测 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环境分析与监测第二章环境分析与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 1、误差、偏差 2、准确度、精密度 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4、直线回归方程、相关系数 5、质量控制图 6、环境标准物质
本章难点 1、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直线回归方程、相关系数
本章教学目录
2.1 2.2 2.3 2.4 2.5 2.6 2.7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环境分析与监测实验室技术要求 监测数据统计处理 实验室质量控制 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 环境标准物质 环境分析与监测管理
2.1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质量保证的意义
1. 环境分析与监测质量保证是对整个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 管理
2. 环境分析与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分析与监测中十分重要 的技 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3.环境分析与监测质量保证的一个核心环节是实验室的质 量控制工作
质量保证的内容 (一)
⑴网络的总体设计 ⑵具体采样点选择 ⑶子站的结构设计 ⑷采样系统选择 ⑸分析方法 ⑹监测仪器选择 ⑺设备装置的安装和布局 ⑻标准的可追踪性
2、样本和样本容量 总体中的一部分叫样本,样本中含有个体的数目叫此样本的容量,记作n。
3、平均数 平均数代表一组变量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样本观测中大多数测量值靠近 平均数。 (l)算术均数 (2)几何均数 (3)中位数 (4)众数
正态分布
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测定中的随机误差, 均遵从正态分布
数据的处理和结果表述
(2)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使用和保养维修均应严格遵照仪器 说明书的要求。上机人员应该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机操作。
(3)使用仪器前应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仪器发生故障时,应立 即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严禁仪器带病运转。
(4)仪器用完之后,应将各部件恢复到所要求的位置,及时做好 清理工作,盖好防尘罩。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它为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然而,要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就必须重视质量保证工作。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监测的各个环节,包括监测方案的制定、采样过程、样品运输与保存、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等。
首先,监测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在制定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监测目的、监测对象、监测频率、监测点位等因素。
监测目的要明确,是为了评估环境质量状况,还是为了调查污染源排放情况?监测对象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大气、水、土壤,还是噪声、辐射等?监测频率和监测点位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能够真实反映环境状况的时空变化。
例如,对于大气监测,要考虑污染源的分布、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因素,合理设置监测站点;对于水监测,要选择河流的上中下游、支流汇合处、饮用水源地等关键点位。
采样过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环节之一。
采样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和操作技能。
采样器具要符合标准要求,并且在使用前进行清洗和校准。
采样时要注意避免样品的交叉污染,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比如,在采集水样时,要根据水体的深度和流速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并且在采样过程中要防止搅动水底的沉积物;在采集大气样品时,要注意采样管的安装位置和高度,避免受到局部污染源的影响。
样品运输与保存环节也不容忽视。
样品采集后,要及时运输到实验室,并采取适当的保存措施,以防止样品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保存条件也有所不同。
例如,水样通常需要添加保存剂,并在低温下保存;土壤样品要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保存。
实验室分析是环境监测的核心环节。
实验室要具备完善的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监测项目的分析要求。
分析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分析。
同时,要使用经过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在分析过程中,要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如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测定、空白试验等,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案第⼀部分任务与⽬标1. 监测数据质量⽬标的确定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标通常确定为:精密度、准确度、代表性、可⽐性和完整性。
准确性表⽰测量值与实际值的⼀致程度;精密性表⽰多次重复测定同⼀样品的分散程度;代表性表⽰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所采样品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程度。
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样品的监测结果相互可⽐,也要求同⼀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监测结果可⽐,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可⽐性,并实现国际间、⾏业间数据的⼀致性;完整性表⽰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必须贯穿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即布点与采样、预处理与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等环节。
表1 描述了各个环节与监测数据质量⽬标的影响关系。
表1各环节对监测数据质量⽬标的影响2. ⼯作计划的制订2.1 监测数据的质量⽬标⼀旦确定后,便可编写详细的⼯作计划,计划应针对以下问题给予明确的规定:2.1.1 实验设计2.1.2 组织机构2.1.3 实验器材的准备2.1.4 分析测试2.1.5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评价2.1.6 数据质量的评价3. 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为了完善全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体系和制度,必须建⽴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即评价室内和室间质控效果的量化指标,例如,⼯作曲线质控指标及评价⽅法、空⽩试验质控指标及评价⽅法、平⾏双样质控指标及评价⽅法、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质控指标及评价⽅法、加标回收试验质控指标及评价⽅法等。
4.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段和管理程序,其⽬的也是为了出具“五性”的环境监测数据。
为了更好的实现全⾯质量管理,使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作⽤得到最⼤的发挥,刻不容缓的需要建⽴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从⽽使监测数据具有法律作⽤。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科学、准确、可信的环境监测数据对于环境评估、决策制定和环境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迫切。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旨在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1. 标准操作程序:建立标准操作程序(SOP),明确环境监测各项操作的步骤、方法和要求,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设备校准与维护:对环境监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样品:引入质量控制样品(QC样品),通过与实际采样样品一同进行测试和比较,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审核与验证: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与验证,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和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1. 现场质量控制:在现场采样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采样器的正确使用、样品的正确采集和保存等,确保采样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 实验室质量控制: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设备的校准与维护、实验室人员的培训与资质认证等,确保实验室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一系列质量控制标准和参考方法,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比对和准确性。
4. 数据质量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可靠性统计分析、数据一致性比对等,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信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
环境监测第二章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由国际计量大会定义的国际单位制。如,米、千 克、秒、安培、摩尔等,由国际单位制所定义的真 值叫约定真值。 • 标准器(包括标准物质)的相对真值:
高一级标准器的误差为低一级标准器或普通仪器 误差的1/5(或1/3—1/20)时,前者为后者的相对 真值。
2021/1/16
[例]实验室对一种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共5个平行样
品,结果为0.48,0.37,0.47,0.40,0.43,(% )检验数据中是否有异常值?
[解]:x 0.43 s0.046 n5
Txx1 0.430.371.294 s 0.046
查表 Tα = T0.05=1.672, T< T0.05
2021/1/16
[例题]见书 [做题]:
一个工业区布置9个空气采样点,某天测得各 点上 TSP 日平均浓度为:1.85,1.86,1.93, 2.01,2.03,2.05,2.07,2.12,2.15mg/m3。 当α=0.01时,求该区那天 TSP 浓度变化的置信 区间(设已知该地TSP 浓度呈正态分布)。
狄克逊检验统计量Q(D)计算公式
Q 2 1 n 1
Q 2 1 n1 1
2021/1/16
Q n n1 n 1
Q n n1 n 2
Q 3 1 n1 1
Q 3 1 n2 1
Q n n2 n 2
Q n n2 n 3
③ 根据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和样本容 量(n),查临界值(Qα) ④若Q≤Q0.05则可疑值为正常值;
i1
)2
2 N 1i n1(xi )2
xi2(
xi)2 N
N
6.极差:一组测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以R表示。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性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并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以下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主要方面:1. 设备和技术: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的选择、校准和维护是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关键。
只有选用合适的设备和技术,才能获取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2. 人员培训和素质: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监测人员才能够准确、规范地开展监测工作。
3.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方法1. 校准和标准曲线:环境监测仪器需要定期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标准曲线则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与已知浓度标准品进行比较,来校准和验证仪器的准确性。
2. 质控样品:质控样品是一种以已知成分和浓度的样品,用于评估监测方法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定期分析质控样品并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可以评估监测的准确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3. 平行样品:平行样品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两个或多个样品的分析。
通过比较平行样品的结果,可以评估分析过程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4. 参比材料:参比材料是一种特定成分和浓度已经被确认的样品,用于比较和验证不同实验室的监测结果。
通过参比材料的使用,可以评估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偏差,并提高监测结果的比较性和可靠性。
5. 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具。
通过记录和分析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确保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培训专业人员、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校准、质控样品、平行样品、参比材料和质量控制图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管理和质量保证培训课件
1 环境监测管理 2 质量保证培训 3 环境监测和质量保证案例分析
目录
1
监测目的和意义
监测目的:了 解环境质量状 况,为环境管 理提供依据
01
监测内容:包 括大气、水、 土壤、噪声等 环境要素
03
02
监测意义:为环 境决策提供科学 依据,提高环境 管理水平
04
监测方法:采 用现场监测、 实验室分析等 方法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公开:将监测 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
公众监督
监测结果评估:对监测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行评估
2
质量管理体系
1
质量管理体系的 定义:一套系统 化的方法,用于 确保产品和服务 的质量符合要求
2
3
4
质量管理体系的 构成:包括组织 结构、资源管理、 过程管理、绩效 评价等
质量管理体系的 作用:提高产品 质量和服务质量, 降低成本,提高 效率
监测方法和技术
01
监测方法: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遥感监测等
02
监测技术:化学分析、物理测量、生物监测等 Nhomakorabea03
监测设备:采样器、分析仪、传感器等
04
监测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监测结果分析和应用
1
2
3
4
监测结果分析:对监测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
出结论
监测结果应用:将监测 结果应用于环境管理决 策,制定环境治理措施
经验教训: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 今后的环境监测和质量保证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质量改进措施
制定质量目标:明确质量目标,确保质量改 进方向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 系,确保质量管理流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在环境保护领域,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对于科学决策、政策制定和环境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
本文将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概念入手,介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概念质量保证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确保仪器设备、人员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
质量保证内容质量保证包括以下内容:1.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保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校验和标定,确保其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2.人员的质量保证:通过人员培训、考核和认证等方式,保证人员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环境监测知识;3.方法的质量保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确保监测过程符合规范要求;4.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对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异常。
质量保证方法质量保证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校准和标定: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标定,确保其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2.质量控制样品:使用质量控制样品进行监测,验证仪器设备和方法的准确性;3.质量保证计划:建立质量保证计划,明确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和要求;4.制定操作规程: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监测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5.审核和查验: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和查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6.数据处理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分析,发现和纠正数据异常。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概念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采取措施和方法,控制误差和偏差,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内容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建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标准,保证监测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2.样品的质量控制:采取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保存条件,避免样品的污染和变质;3.方法的质量控制:建立监测方法和操作规程,控制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4.数据的质量控制: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排除错误和异常数据。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 偏差类型
*环境分析工作中,精密度常用相对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相对 标准偏差(RSD)比较常用
为什么分母是n-1,不是n?
• 两组数据:
• 第一组:10、30、10、30 • 第二组:20、20、20、20
1.4 准确度(Accuracy)与精密度(Precision) (1)准确度 定义:准确度是分析方法或者测量系统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和 随机误差的综合反映。 应用:“加标回收”
2 实验室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 2.1 实验室分析基础条件 2.1.1 监测人员管理
(1)监测人员技术要求 监测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分析化学、环境监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正确熟练地掌握监测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熟知有关环境监测管 理的法规、标准和规定;学习和了解国内外监测新技术、新方法。
(2) 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风系统,产生刺激性、腐蚀性、有毒气体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 (2)实验室环境条件的监控 ① 监测项目或监测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有具体要求和限制时,应配备对 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控的设施(例如:天平室)。 ②当环境条件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时,必须停止监测。
《环境监测》课程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环资学院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1
质量保证及有关名词常用术语
2
实验室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3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措施
4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措施
5
监测任务质控措施的制定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基本概念及常用术语
基本概念 质量保证的内容 质量控制的内容
实验室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措施
1.3误差(Error)与偏差(Deviation) • 误差分类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 、 环 境监 测质 量 保 证 与质 量
4 。 1 布点 与采样 首 先根据监 测 目的要求 , 进 行 现 场 调查 研 究 。然 后 根 据 监测
括 了对 布点 、 采样 、 运输、 贮存、 分 控制 的 内容
和措施。其 目的是为获得具有代 和可能、 经济成本和效益。 确定对 的采样点) , 确定采样 的时间和频
表性 、 准确性 、 精密性 、 可 比性 和 监测 数 据 的质 量 要求 ,规 定相 应 率 , 调 配 采样 人员和 运输 车辆 。实 完 整性 的监测 数 据 , 为 环境 管理 的 分 析 测 量 系 统 和 质 量 控 制 程 验 室分 析人 员 的 分工 安 排 , 现 场 和 环境 决策 服务 。
( 1 ) 在 采 样 前根 据 样 品 性 质 、
成 部 分。 环境 监 测 的 质 量控 制 是 质 、 监 测 技 术水 平 , 向社会 出具 的 组成和环境条件,确定和检验保
3 4
环 境 控 制
2 0 1 4年 5月 ・ 下
囝
存方 法和 保存 剂的 可靠性 。
全 程 序 空 白实验 值 难 以抵 消 样 品 析 结 果 的精 密度 ,可 以检 查 同批
活 动 和措 施 ,质 量 保 证 的作 用在 于将 监 测 数 据 的误 差 控制 在 限定
3 、 监 测站计 量认 证
采样 实 况 和现 场 状 况 ,将 采 集 的
样品和记录及时送往实验室。
4 _ 2 样 品 的保存 与运 输 采 集好 的样 品 必须 立 即 送 回
环 境 监 测 是 环 境 保 护 的 眼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1991年1月1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资料的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质量保证是各级环境监测站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管理工作,应与其它监测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实施、同时检查,所需经费应有保证。
第三条环境监测人员实行合格证制度,经考核认证,持证上岗,无合格证者不得单独报出数据。
第四条环境监测站开展创建和评选优质实验室活动,以此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室管理,推动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第五条质量保证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国家和省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各地、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情况组织质量保证管理小组。
第六条各级质量保证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一)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认证工作;(二)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优质实验室评比工作;(三)审定有关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四)指导有关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规范、手册等的编写工作;(五)组织仲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方面的争议。
第七条国家级、省级及规模较大的地、市级监测站应设置质量保证专门机构,并配备专用实验室,其他监测站根据情况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
质量保证机构或人员由业务站长直接领导。
第八条各级监测站质量保证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一)全面负责本站的质量保证工作,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查上报的质控数据;(二)制定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定期向本站领导和上级站汇报工作;(三)指导下级站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质量参核;(四)负责监测人员考核认证和优质实验室评比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质量保证的量值传递第九条标准物质是量值传递的重要物质基础。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或其他经过国家计量部门授权的单位负责研制、生产和提供各类环境监测所需的标准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测试系 统
数据处理系 统
(1)分析方法准确度、精密度、检 测范围控制;(2)分析人员素质 及实验室间质量的控制
(1)数据整理、处理及精度检验控 制 (2)数据分布、分类管理制度的控 制 (1)信息量的控制 (2)成果表达控制
控制准确性、精密性、可靠 性及可比性
控制可靠性、可比性、完整 性及科学性
2、质量控制 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主要是
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监督,
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
量控制。
三、质量保证体系构成
质量保证体系是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 理的一个大的系统,其功能是要使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 和步骤都能充分体现并满足监测数据的五性要求: 1、代表性:在具有代表性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 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特性。 2、准确性: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以监测数据 的准确度表征。 3、精密性:测定值有无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4、可比性:用不同测定方法测量同试样的污染物时结 果的吻合程度。 5、完整性:保证按预期及刷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有 效样品,且无缺漏的获得监测结果和有关信息。
配制测定有机物如(COD、BOD5)等用 的试液
1、实验用水
(一)蒸馏水
金属蒸 馏器,玻璃 蒸馏器,石
英蒸馏器,
亚沸蒸馏器。
图 亚沸蒸馏器示意图
(二)去离子水
•无氯水
•无氨水 •无二氧化碳水 (三)特殊要求的纯水 •无铅(重金属)水 •无砷水 •无酚水 •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2、试剂与试液
根据实际需要 妥善保存 注意保存时间 按规定注明配制日期及配制人员 试剂的规格:一级、二级、三级
图 空白试验控制图
[例]用双硫腙法测定水中痕量汞,加标量为 0.4mg/(100mL),测得加标回收率,作准确度控 制图。
图 准确度控制图
(2)均数-极差控制图
图 均数-级差控制图
[例]用镉试剂法 测镉。以浓度为1mg/L 的控制样品每次作两 个平行测定,绘制均 数-极差控制图。
图 镉的均数-级差控制图
◇对监测分析人员的要求 :持证上岗
◇对监测质量保证人员的要求
◇实验室安全制度
◇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样品管理制度
4、监测室环境条件
表 空气清洁度的分类
清洁度分类 100 10 000 100 000 工作面上最大污染颗粒数 / (颗粒· -2) m 100 0 10 000 65 100 000 700 颗粒直径 /μm ≥0.5 ≥5.0 ≥0.5 ≥5.0 ≥0.5 ≥5.0
BOD5/ (mg· -1) L
Cr / (μ g· -1) L
Cu / (μ g· -1) L
(3)多样控制图
图 多样控制图
(二)其他质量控制方法
本 章 结 束 谢 谢!
第二节 数据处理的质量保证
一、基本概念 二、可疑值的取舍
三、测量结果的统计检验和结果表述
四、直线回归和相关
一、基本概念
(一)误差和偏差 1.真值 2.误差及其分类 3.偏差 4.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二)总体、样本和平均数
(三)正态分布
图 正态分布图
图 偏态分布图
表 正态分布总体的样本落在下列区间内的概率 区间 μ +1.000σ μ +1.645σ μ +1.960σ 落在区间内的概率 / % 68.26 90.00 95.00
没有超净实验室条件的可采用相应措施。 例如,样品的预处理、蒸干、消化等操 作最好在专门的毒气柜内进行,并与一 般实验室、仪器室分开。几种分析同时 进行时应注意防止交叉污染。 实验的环境清洁也可采用一些简易装置
来达到目的。
图 简易超蒸发装置示意图
5、质量控制图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人员对分析质 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 控制方法: 比较实验、对照实验、加标、质控图
综合评价系 统
控制真实性、完整性、科学 性及适用性
四、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现状
美国是开展质量保证工作较早的国家,此外 英国、日本、西欧及一些国际性环保组织也 积极推行质量保证制度。中国环境监测系统 的质量保证工作起步虽然较晚,但却是开始 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初期。20世纪70年代 末,随着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各地 方纷纷建立了环境保护监测站,并迅速地发 展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初, 在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支持下,逐步开展了这 项工作。
四、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现状
在总结多年质量保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 了质量保证工作制度,制定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管理规定》、《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环 境监测优质实验室评比制度》、“三项制度”。在 推行“三项制度”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国各级监测 站创建优质实验室活动,在各级监测站设置了质量 保证的专设机构或专职人员,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 制度,从而推动了质量保证工作的进展,涌现出一 批优秀实验室,提高了监测站的整体工作水平。
1、实验室用水
表 纯水分级表
级 别 电阻率(25℃) /(MΩ·cm) 制水设备 混合床离子交换柱。0.45μm滤 膜。亚沸蒸馏器 配制标准水样 用途
特 >16 1 2 3 4 10~16 2~10 0.5~2 <0.5
混合床离子交换柱。石英蒸馏器 配制分析超痕量μg/L级物质用的试液 双级复合床或混合床离子交换柱 单级复合床离子交换柱 金属或玻璃蒸馏器 配制分析痕量(μg/L ~mg/L)级物质用的 试液 配制分析mg/L级以上含量物质用的试液
质量保证体系主要由六个 关键系统构成:布点系统、采
样系统、运储系统、分析测试
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综合评 价系统。
表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要点
质量保证体 系 布点系统 采样系统 运储系统 内容 (1)监测目标系统的控制 (2)监测点位点数的优化控制 (1)采样次数和采样频率优化 (2)采集工具方法的统一规范化 (1)样品的运输过程控制 (2)样品固定保存控制 控制要点 控制空间代表性及可比性 控制时间代表性及可比性 控制可靠性及代表性
纯度:“9”
表 化学试剂的规格
级别 名称 代号 标志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某些国家通用 俄罗斯的等级和符号 等级和符号 G· R A· R C· P 分析纯Ч· А Д· 化学纯x· ч 纯Ч
R 一级品 保证试剂、优级纯 G· R 二级品 分析试剂、分析纯 A· 三级品 化学纯 C· P
3、监测仪器管理
(一)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使用
上控制限(UCL)
上警告限(UWL) 上辅助线(UAL) 中心线(CL) 下辅助线(LAL) 下警告限(LWL) 下控制限(LCL)
图 质量控制图的基本组成
(1)均数控制图
[例]某一铜的控制水样,累计测定20个平行 样,试作均数控制图。
图 均数控制图
[例]用二乙基二硫代基甲酸银Ag-DDC法测定砷 时,测得空白试验值,作精密度控制图。
X n X n2 Xn X3
Q
表 狄克逊检验临界值(Qa)表
2.格鲁勃斯检验法
表 格鲁勃斯检验临界值(Ta)表
(三)监测结果的表述
(四)均数置信区间和“t”值
三、测量结果的统计检验和结果表述
1、均数置信区间和“t”值
2、测量结果的统计检验
3、监测结果表述
四、直线回归和相关
(一)相关和直线回归方程
Q X d 1 X 1 X 2 X1
可疑数据为最大值Xn时
Q X n X n X n X1
X n X n Xn X2
Xn X2
1
Q
Q
1
11~13
14~25
Q
Q
X n 1 X 1
X n2 X 1 X3 X1
X 3 பைடு நூலகம்1
X n X n2
表 某些项目平行样品测定的 临界限(Rc)参考表
项目 浓度范围 1< ρ <10 20< ρ <25 25< ρ <50 50< ρ <150 150< ρ <300 300< ρ <1000 1000以上 5< ρ <10 10< ρ <25 25< ρ <50 50< ρ <150 150< ρ <500 500以上 5< ρ <15 15< ρ <25 25< ρ <50 50< ρ <100 100< ρ <200 200以上 上限控制(UCL) 3.4 6.34 10.9 21.3 36.3 39.6 57.9 1.05 1.86 3.66 12.4 17.2 74.9 3.04 4.41 4.73 7.62 9.19 14.9 3.5 6 11 21 36 40 58 1 2 4 12 17 25 3 4 5 8 9 15 临界限(Rρ)
(二)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图 正相关的两种图形
图 负相关的两种图形
第三节 监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 一、名词解释 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三、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一、名词解释
◇准确度 ◇精密度 ◇灵敏度 ◇校准曲线 ◇空白试验 ◇检测限 ◇测定限
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1、实验室用水 2、试剂与试液 3、监测仪器管理 4、监测室环境条件 5、质量控制图 6、比较实验 7、对照分析
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质量保证 定义:对监测全过程进行技术上、管理 上的全面监督,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 可靠。 完整的监测步骤:现场调查收集资料— —制定监测方案——布点——采样—— 样品保存和运输——样品预处理——分 析检测——数据处理——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