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说课稿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第3课宋明理学说课

第3课宋明理学说课
第3课
宋明理学
1.教材分析
说 课 提 纲
教材地位 教学目标 重点与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2.教法学法
3.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重难点解答
教材分析-【教材地位】
历史必修 3 第一单元第 3 课,宋明理 学这一课是整本必修三中,学生最 难理解的一课,内容抽象、理论性 强,上承董仲舒改造儒学,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 为传统文化的主流,下启明清之际 的异端思想,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 是整个儒学的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 个阶段。 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有助于理解 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上的重 要作用。
讨论式 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
讲授式教径】
课后:作业开 放,能力延伸 课中:课文讲 授,合作讨论 课前:图片导 入,问题引导
深化
加强
入门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难点突破】-6分钟
案例分析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 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 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并能说出相应的思想主张。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应的图片,通过诙谐幽 默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 中来。 •学生能够了解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变化,通过理学 的形成,理解学习、融合、交流的重要性。 理解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难点突破】-6分钟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 地。 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材料三:人伦者,天理也。

【必修三 第4课 宋明理学 知识提纲

【必修三 第4课 宋明理学 知识提纲

第四课宋明理学前课问题总结学习目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自主学习: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1、魏晋南北朝以来、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志存高远的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二、宋明理学:一)、程朱理学(开创:;集大成者:)1、内容:①认为“_____”是是世界的本原。

体现在社会上是_____________,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把握“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③、存天理,灭人欲2、历史地位:____________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二)、陆王心学1、陆九渊:①、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②、通过“_______________”以求理的方法,即通过以求理。

2、王阳明③、思想核心是“____________”,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天理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

三、宋明理学的评价:1、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产生了___________影响2、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_________作用。

【合作探究】读史探究:材料一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授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材料二:“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及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之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无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朱熹《大学章句》材料三“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人教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说课稿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历史知识储备,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解较为抽象的哲学概念。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同时也存在对理论知识缺乏耐心和兴趣的现象。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内容: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宋明理学的主要观点、历史脉络、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3.风格: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文字描述为主,辅以图表、箭头等符号,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学习重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1.在课前精心设计板书内容,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以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一个有趣故事为引子,如朱熹与陆九渊的辩论故事,引发学生对宋明理学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悬念设置: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宋明理学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产生探究欲望。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采用生动的案例和图示,降低理解难度;
2.创设更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灵活调整教学节奏,确保重点内容讲解充分。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
2.分析学生的巩固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知识掌握程度;
3.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说课稿
2.教师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3.同伴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促进共同成长。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2.选择一位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深入了解其生平事迹和主要思想,下周课上分享。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宋明理学代表人物,进行课堂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课后实践:布置学生采访家人、朋友,了解他们对宋明理学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撰写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宋明理学的相关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设计有趣的历史故事或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习积极性。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学习兴趣。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宋明理学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3.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宋明理学史》等相关书籍,拓宽知识视野。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同时,通过拓展阅读,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层级清晰、结构分明的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宋明理学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和宋明理学的影响。板书风格简洁明了,关键词突出,采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教学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宋明理学》 讲义

《宋明理学》 讲义

《宋明理学》讲义一、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宋明理学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从社会层面来看,宋代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教育也日益普及,读书人的数量大幅增加,为学术思想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同时,宋代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军事压力,辽、金等政权的威胁使得社会对于重建道德秩序和价值观念有着强烈的需求。

在思想渊源方面,儒家经典在汉代以来经历了多次注疏和阐释,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同时,佛教和道教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修行方法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启发。

儒家学者为了应对佛道的挑战,吸收了其中的有益成分,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改造和创新。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宋明理学主要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流派。

程朱理学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

他们强调“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先于万物而存在,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绝对精神。

在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致知”,通过对事物的研究和观察来领悟天理。

程朱理学注重道德修养的外在规范,强调通过遵循儒家的礼仪和道德准则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陆王心学则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观点,认为天理就在人的心中,不需要通过外在的事物去寻找。

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致良知”,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只要通过内心的反省和实践,就能够恢复良知,实现道德的完善。

陆王心学更加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道德自觉,注重道德修养的内在体验。

三、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1、天理天理是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被视为宇宙的本体和道德的准则,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天理既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伦理规范的根源,人们应当遵循天理来行事。

2、心性心性论是宋明理学探讨的重要内容。

理学家们认为,人的本心具有善良的本性,但受到外界的诱惑和蒙蔽会产生恶念。

因此,需要通过修养心性来恢复本心的纯净和善良。

3、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提出的认识天理的方法。

《宋明理学》说课稿

《宋明理学》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报考高中历史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宋明理学》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七个方面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首先说一下教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3 课。

承接上课儒家思想的形成,为理解后面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说学情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

关于儒家思想的有关内容,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仍旧是感到比较生疏的。

因此,在讲授时要顾及到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情况,用相对比较通俗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宋明理学产生的原因,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来分析宋明儒学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与学生一起总结史料分析的基本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认识到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结合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新儒学,是儒学哲学化的阶段;感受理学中的精神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会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对史事进行理解。

体现时空观念的历史学科素养。

本课的重难点重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难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本课的教法本课采取的教法主要有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创设情境等。

与教法相适应,本课采取的学法主要有图片法、阅读法、史料分析法等。

下面说一教学过程: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应该要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指哪些?其主要代表儒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其中处于重要发展地位的宋明理学到底有哪些内容?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宋明理学?由此导入新课。

湖北省说课比赛一等奖宋明理学 说课稿

湖北省说课比赛一等奖宋明理学 说课稿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 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 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朱文公文集》 材料三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 方法论:格物致知 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 格物。 ——《二程遗书语录》
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成 为南宋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板书设计
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宋 明 理 学
理 学 的 发 展
创立:北宋二程等人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宋明理学的影响
练习反馈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 B A 统治者反对儒学 C 佛教占统治地位 B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D 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 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 “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 点的是 B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邱羽 (襄阳五中)
说课内容
一 二
2 3 三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说重难点 教学方法
4
四 五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宋明理学是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的第三节内容。宋明理学是儒学 的重要发展,儒家思想在此阶段的发展,最终确立了 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对以后中国思想界产生重 大影响,宋明理学在本专题以及整个教材中具有重要 地位。本节内容哲学色彩较浓,是比较难于理解的一 节。本课的学习对学生全面把握儒学的发展历程,理 解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及政治学科相关哲学内容具有 重要作用。

宋明理学说课稿

宋明理学说课稿

3、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们已经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对宋明思想文化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了解。

但本节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概念多,其中不可避免的要阅读理解文言文,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挑战性,尤其是对于古文基础不好的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吃力。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探究,有广泛的参与互动意识。

4、教法学法:根据以上对课标、学情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穿插使用包括:条理清晰的讲述法、师生或者学生之间小组互动式的讨论法、时空穿梭式的创设情景法、阅读勾画法加深知识记忆、比较法等方式。

5、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和交流,我希望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知识和能力方面:首先,熟练掌握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进一步辐射到整个儒学发展的过程,锻炼学生联系整个历史脉络的能力。

其次,熟记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最后,理解分析宋明理学产生、发展的原因,评价宋明理学的地位,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历史的有自己的认识。

做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2)过程与方法:合理安排时间,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历史启示):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树立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

6、重点难点:重点:理学的含义、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难点:对比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评价宋明理学的地位7、教学用具:采用图文并茂的PowerPoint课件,便以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本课的内容。

在黑板上板书重点、难点,提醒学生重视。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理顺知识体系,通过温故前面学习的知识、结合图片、文字材料讨论理学出现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儒学正统地位动摇的历史背景——三教合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儒学的权威会不会受到挑战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两组材料,展示问题,自主学习:播放PPT:材料一:隋时的李士谦说“佛,日也;道,月也;儒,星也”,(见《隋书》卷七十七《李士谦传》)材料二:《三教图》(清·丁云鹏)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历史趋势?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三教合一,儒学发展出现危机。

宋明理学说课

宋明理学说课

2、说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理论学产生的背景、 各阶段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念观点,提高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 维能力; (2)联系教材内容,通过设计问题探究,结合 大量的材料,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比 较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评价宋明理学, 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使学生学会用观察、 比较等方法学习;
作者:丁晓平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说课稿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分析
二、说教学程序设计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说教材分析 说教学课题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说教学课题
宋明理学是高中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 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第三节的内容, 是文化史中比较难于理解的一节,在本专题及整 个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理论性强、内容抽象、 知识重要、哲学色彩浓厚是本节课的特点,是儒 学的重要发展,儒家思想在此阶段的发展,最终 确立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对以后中国思 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本课的学习对学生全面把握 儒学的发展历程,理解明清时期社会状况及政治 学科相关的哲学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采用PS技术处理图像,使在上 课过程中使用到的图片过更清晰美 观,有助于学生的观察和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4、说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琐碎而广泛,应该按照新 课改的要求,向学生多提供新的情境和 材料,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 学生质疑让学生在思考中主动探求、获 得知识,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 堂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思 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2)、讲授新课 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是这节课的 第一个教学环节,先要简单介绍一下 佛教产生的过程、道教的出现等进行 问题导学,这样,道、佛传播,三教 合一,儒学危机水到渠成,随之引出 儒学复兴运动,由浅入深,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从而引出本堂课的内容。

高中宋明理学历史说课稿说课稿

高中宋明理学历史说课稿说课稿

高中宋明理学历史说课稿说课稿高中宋明理学历史说课稿宋明理学历史说课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隋唐时:儒、佛、道三足鼎立教师: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二、程朱理学教师: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就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归纳简析:学生:代表:程颢、程颐、朱熹含义: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主要内涵: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

先理而后物。

2、人伦者,天理也。

3、天理就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4、存天理,灭人欲5、格物致知评价: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世影响深远,甚至外传,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程朱理学有科学和不科学两面,应正确对待。

教师:就理学的评价结合知识延伸趁热打铁进行分析:进行一场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宋明理学的利弊》)(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

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说课稿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说课稿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说课稿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宋明理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过渡:分析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下面,我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宋明理学》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

本课由“三教合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三个子目构成,主要讲述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变化,“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出现,从哲学方面发展了儒学,为专制等级制度制造了理论依据,从而成为官方哲学,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充分掌握宋明理学的内容对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过渡:分析完教材,我来说说对学生的认识。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的学生,他们的历史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对于历史事物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但宋明理学思想内容较艰涩,不易理解,需要教师适当补充相关史料,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知识的深入浅出,加深对本课的理解与掌握。

过渡: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掌握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正确认识宋明理学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理学的影响,提升探究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宋明理学的思想内涵,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五、说教法学法过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宋明理学》 讲义

《宋明理学》 讲义

《宋明理学》讲义一、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

在社会方面,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相对的统一和稳定。

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经济的繁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士族门阀势力衰落,庶族地主地位上升,这使得社会的流动性增强,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在政治方面,宋代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重文轻武、科举制度的完善等。

这些政策促使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学术的繁荣。

同时,为了维护统治秩序,统治者也需要一种能够为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的思想体系。

在文化方面,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正统地位。

但到了唐代,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对儒家思想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儒家学者开始融合佛道思想的精华,对儒家经典进行重新阐释和发挥,从而形成了宋明理学。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宋明理学主要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流派。

程朱理学以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

他们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

在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致知”,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来达到对“理”的认识。

朱熹还对儒家经典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注释,编著了《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

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

陆九渊主张“心即理”,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强调人的本心就是天理。

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通过自我反省和实践可以实现良知。

三、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1、理“理”是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程朱理学中,“理”被视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不变的精神实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

在陆王心学中,“理”则被内化于心,与人心合而为一。

2、气“气”是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

理和气的关系是宋明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4课宋明理学说课稿

第4课宋明理学说课稿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的第四课。

本课在第一单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儒家思想在此阶段的发展,最终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对以后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较为重要位置。

自2007年新课改高考以来,全国共考过17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

山东2道选择题,0道简答题。

具体题目是4.(2012·海南单科卷·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考点】宋明理学【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首先排除BD项;题干认为“阳生万物”,而何为“生”呢?“生,仁也”,其主要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A项正确;如果对“阳生万物、阴成万物”不能正确解读,及把握内在关系:生,仁也。

易错选C项。

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

难点:对比理学和心学的异同;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宋明理学和批判地继承这种文化思想。

四、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了解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及其思想发展脉络,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来分析宋明儒学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分析宋明理学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宋明理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意识。

北师大版高二上册历史宋明理学说课稿怎么写

北师大版高二上册历史宋明理学说课稿怎么写

北师大版高二上册历史宋明理学说课稿怎么写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为大家编辑了高二上册历史宋明理学说课稿怎幺写,供大家参考。

一、教材分析
《宋明理学》是人教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的第三节内容。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重要发展,儒家思想在此阶段的发展,最终确立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对以后中国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宋明理学在本专题以及整个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节课内容哲学色彩较浓,是比较难于理解的一节。

本课的学习对学生全面把握儒学的发展历程、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及政治学科相关哲学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高三历史宋明理学说课稿

高三历史宋明理学说课稿

高三历史宋明理学说课稿高三宋明理学说课稿宋明理学说课稿一、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主动探究。

充分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

二、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背景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通过了解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宋明理学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并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这些是课标要求的知识点,而且对于加深以前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并有利于以后将要学习的内容。

宋明理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时代的反映。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聆听教师的讲解,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搜集材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习兴趣;讨论可以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学习和交流。

有些内容很抽象,有必要教师重点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理学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有极大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教学对象:高二文科班有一定的思维基础,特别是高二课已经开始学哲学部分。

经过前几节的学习,对儒学的发展有了相当的理解。

四、课程资源:《四书》等历史文化典籍;《中国历史文化概论》;网络;朱熹等人的传记;多媒体。

五、策略与方法:针对本课内容较为抽象的特点,采用设置情境、联系现实等策略并且综合运用讨论,讲解等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学习兴趣,从而突破难点。

六、过程与模式1、导入:提问中国古代朝代的顺序和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

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汉儒简单的天命观已经无法使其充分起到控制人心的作用,出现了危机,而佛教和道教也乘社会动荡之机兴起,威胁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明理学说课稿宋明理学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宋明理学》,本课题选自高中人民版教材必修三专题一的第三单元。

整个说课将分别从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总结及反思三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1、课标分析:简述宋明理学的出现、走向成熟的过程,列举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在此基础上,联系宋明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现状,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出现新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教材分析:儒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体系。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一宋明理学阶段。

理学兴起于北宋,成熟于南宋,明代又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子目:第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第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第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第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2、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们已经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对宋明思想文化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了解。

但本节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概念多,其中不可避免的要阅读理解文言文,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挑战性,尤其是对于古文基础不好的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吃力。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探究,有广泛的参与互动意识。

4、教法学法:根据以上对课标、学情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穿插使用包括:条理清晰的讲述法、师生或者学生之间小组互动式的讨论法、时空穿梭式的创设情景法、阅读勾画法加深知识记忆、比较法等方式。

5、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和交流,我希望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知识和能力方面:首先,熟练掌握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进一步辐射到整个儒学发展的过程,锻炼学生联系整个历史脉络的能力。

其次,熟记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最后,理解分析宋明理学产生、发展的原因,评价宋明理学的地位,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历史的有自己的认识。

做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2)过程与方法:合理安排时间,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历史启示):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树立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

6重点难点:重点:理学的含义、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难点:对比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评价宋明理学的地位7、教学用具:采用图文并茂的PowerPoi nt课件,便以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本课的内容。

在黑板上板书重点、难点,提醒学生重视。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理顺知识体系,通过温故前面学习的知识、结合图片、文字材料讨论理学出现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儒学正统地位动摇的历史背景一一三教合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儒学的权威会不会受到挑战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两组材料,展示问题,自主学习:播放PPT:材料一:隋时的李士谦说“佛,日也;道,月也;儒,星也”,(见《隋书》卷七十七《李士谦传》)材料二:《三教图》(清•丁云鹏)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历史趋势?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三教合一,儒学发展出现危机。

教师:回答的很好。

以上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三教高低,以示崇佛。

佛教的迅速传播,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同时,儒学又受到佛、道哲学的影响,儒学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新阶段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宋明理学。

2、讲授新课:(首先明确理学的含义,这样有助于下来的学习。

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

在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

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

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趋势的了解。

)通过以上的探究,什么是理学?现在就很好解释了。

理学就是北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建立起来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不必多讲,但要交代两点:(1)先声——韩愈、李翱(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教师: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后,儒学的信徒们是如何应对挑战,复兴儒学的呢?儒学又是如何保持它的主流地位的呢?课本上勾画:唐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反佛排佛,提出儒家“道统” 思想。

李翱提出用性命之源解释孔子之道,成为北宋复兴儒学,创立理学的先声。

过渡:历史从来就是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之下形成。

理学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归根到底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文化形态密切相关,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理学出现的时代背景,哪位同学能积极主动地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学生回答:1.文化上:儒学的危机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佛、道盛行,挑战儒学;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2.政治上: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重文轻武,提供文化环境;3.经济上:宋代农业、手工业逐步恢复和发展,科学进步,引发理学家对自然界及社会规律的思考。

教师:回答的很好。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过渡:理学兴起于北宋,成熟于南宋,明代又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下面我们就从理学的创立、成熟、发展几个阶段来探讨理学。

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高度重视各个时段理学家的主张有哪些?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比较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头绪多而乱,容易混淆,建议用列表的形式加以区分。

)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周敦颐的濂学派,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是理学的开创者。

邵雍的象数学派,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张载的气学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提出了太虚即气的理论,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

程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颢、程颐兄弟合称“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就是“孔颜之乐”。

概括总结:他们将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还可以利用课本“资料卡片”,对五子中的一两思想家(如张栽、程颐)的观点进行介绍,重点突出。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和“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两目主要介绍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讲授时要启发学生对两派观点进行对比学习,找出其中的异同点。

提醒学生此处为重点,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这一目需要向学生讲明三点:1•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朱熹的理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理气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

理气论认为:理是生物之本,是超越世间万物的绝对本体。

气是生物之具,是生成万物的质料。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理是行而上之道,气是形而下之器。

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气浑然一体,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实际上就是理气论在人生界的具体表现。

“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提出“格物致知”一一把握“理”的方法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

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在这一块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设置分组讨论,理气谁是第一性的头脑风暴?3•朱熹与其思想的历史地位。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是客观唯心主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和发展。

1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的完成。

2•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他用自己的体验对此予以论证,提出与朱熹不同的“吾心与理通融”,“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本心就是真理”,万物皆在我心中,所以要发明本心,也就是要内省,反求诸己。

3•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他一开始认为格物致知(通过观察事物表象来认识事物的真理)能得到真理,所以他就整天观察竹子,格竹子,直到他生病倒下,他才发现格人是天地之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反对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来达到理,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

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在此处可以创设一个情景,要求学生想象自己生活在王阳明的时代,联系现实生活来讨论是否认同“知行合一”,为什么会认同?五、评价宋明理学1. 实质:宋明儒学的主流,儒学的哲学化阶段2. 消极:①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存在等级尊卑、重礼轻法、重男轻女、因循守旧等观念3. 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六、课堂小结及教学反思:小结:宋明理学适应我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要求,它以儒学为根本,吸收佛教道教的长处,把天理人欲、仁政、三纲五常内在有机统一起来,使儒学政治思想哲理化,更有效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深得统治者欢心,宋元明七百多年儒学出现真正独尊局面。

反思:本课理论水平较高,概念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教师讲解分析为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适当配合图片、原始资料为辅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未曾接触过哲学,所以不太容易理解理学蕴含的哲学思想一一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有些同学古文功底薄弱,较难理解引用材料的意思,更难理解材料折射出的内涵。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这些方面工作。

七、布置课后作业: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提醒学生做好下一次课的预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