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论御马》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师用书+学生用书】
天津市武清区雍阳中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天津市武清区雍阳中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4e6697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c.png)
天津市武清区雍阳中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注】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丝带。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昔者舜工于使人工:________②然犹策之不已策:________(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不食嗟来之食齐大饥。
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贸贸然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颜渊论御马
![颜渊论御马](https://img.taocdn.com/s3/m/06257d6f69eae009581bec57.png)
颜渊论御马作者: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8年第46期2018年德州市中考真题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
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孝文帝立。
居顷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
”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
平曰:“有主者。
”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孝文帝乃称善。
勃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
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思考练习】1.下列句子与例句“居顷之”中“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怅恨久之C.亲戚畔之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下列句子與“善,陈孺子之为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B.甚矣,汝之不惠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战于长勺3.翻译下面句子。
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4.简要分析陈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18年潍坊市中考真题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谱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重难点05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
![重难点05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5347ae1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3.png)
重难点05文言文内容理解与概括(解析版)(建议用时:30分钟)从考点上看,命题重在考察文言文主题思想的把握、情感的体验、作者情感、全文的领悟概括能力等。
满分技巧因为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均选于课外,所以除扎扎实实教好学好教材中的文言文外,学生还要多涉猎课外材料,多读多练。
课外拓展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
首先可将教材中各篇文言文出处的作品整理好,以《初中生文言文阅读书目》的形式印发给学生,然后分学期安排阅读,如《论语》《山海经》《世说新语》《聊斋志异》《资治通鉴》《虞初新志》等等。
其次是利用好全省各地、全国各地历年中考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都是经过命题者精挑细选的,而且又配有高质量的原创试题,最适合阅读、训练。
再次是关注测试卷中各种文言材料的出处,由点到面,由一篇到整本地推荐阅读。
限时检测一、课外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上谓侍臣日:“朕思养人之道,未得其要,公等为朕陈之!''来济对日:“昔齐桓公出游,见老而饥寒者,命赐之食,老人日:'愿赐一国之饥者。
'赐之衣,日:'愿赐一国之寒者。
'公日:'寡人之康府①,安居以周一国之饥寒?‘老人日:'君不夺农时,则国人皆有馀②食矣;不夺蚕要,则国人皆有馀衣矣!'故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
今山东役丁,岁别数万,役之则人大劳,取唐③则人大费。
臣愿陛下量公家所须外,馀悉免之。
''上从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六》)(注)□廉(lin)府:縻,米仓;府,储藏财物的地方。
口馀:余。
□取庸:雇佣工。
来济为皇上陈述的“养人之道”是什么?【答案】给百姓耕种的时间:给百姓蚕要的时间:减免征役。
(不夺农时:不夺蚕要;省征役)【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本题可依据文章中老人所说的“君不夺农时,则国人皆有馀食矣;不夺蚕耍,则国人皆有馀衣矣!” 和“故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这些语句,从不夺农时、不夺蚕要、少征伐徭役等方面进行概括作答即可。
上海兰生复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上海兰生复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89969b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6.png)
上海兰生复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彭玉麟》)(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持汤沃灌汤: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③腰白玉之环腰:④以军务倥偬以:⑤今日预为预:(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3)【甲】文中宋濂的求学生涯和【乙】文中“我”处世立身之道的共同特点是“”(用一个字概括);【乙】文中认为“勤朴之根源”是“”。
(4)【甲】文中“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亦无所苦”指什么事?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023成都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成都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86e221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3.png)
2023成都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鄙:________②神弗福也福: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
对此,你有何评价?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南京市宁海中学 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南京市宁海中学 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75dfe7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3.png)
南京市宁海中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注】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丝带。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昔者舜工于使人工:________②然犹策之不已策:________(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中考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d74e2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a.png)
中考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彭玉麟》)(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持汤沃灌汤: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③腰白玉之环腰:④以军务倥偬以:⑤今日预为预:(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3)【甲】文中宋濂的求学生涯和【乙】文中“我”处世立身之道的共同特点是“”(用一个字概括);【乙】文中认为“勤朴之根源”是“”。
(4)【甲】文中“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亦无所苦”指什么事?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023南通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2023南通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869cab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9.png)
2023南通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有大志,通贯书术。
七年,为侍中。
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
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多病,辞职,帝曰:“公不见金①在矿何贵之有?_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②焉。
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③尔?”时上封事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
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
封事,谤木之遗也。
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
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
”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⑤,征而已。
”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
”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释】①金:金属。
②砺(lì):磨砺。
③便:安适。
④封事:指密封的奏章。
⑤违:过失、错误。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狱:案件B.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谤:诽谤C.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彰:揭示D.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弼:辅佐(2)下列句中“以”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征处事以情,人人悦服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D.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3)下列句子与文中“封事,谤木之遗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陋室铭》)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C.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因多病辞官,皇帝以金属自比,要求魏征做“良匠”对他加以磨砺。
B.魏征劝谏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得失,就要广泛听取意见,让臣子们畅所欲言。
中考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含解析1
![中考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b2d13e3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4.png)
中考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试卷含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
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
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
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
”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
居父母丧,逾大祥①,始食盐酪②。
成化二年,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
擢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
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
衣食粗恶,或遗之衣,见道殣③,解以覆之。
晨留客饮,妻子贷栗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
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
十四年卒,年四十八,益文毅,学者称一峰先生。
【注释】①大祥:在古代,父母去世后一年举行的祭礼叫“小祥”;去世后两年举行的祭礼,叫“大祥”。
②盐酪:盐和乳酪。
在古代,守孝之日不准吃盐和乳酪。
③殣:饿死。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挟书诵不辍________②周之粟________③谢不受________④或遗之衣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
②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3)罗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写出3点)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
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 [注释]①庆历:宋仁宋年号。
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
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
语文九年级九年级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九年级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266b5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b.png)
语文九年级九年级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注】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丝带。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昔者舜工于使人工:________②然犹策之不已策:________(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袢、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深圳市深圳中学初中部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深圳市深圳中学初中部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95de8e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8.png)
深圳市深圳中学初中部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注】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丝带。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昔者舜工于使人工:________②然犹策之不已策:________(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语文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150ce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6c.png)
语文中考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注】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丝带。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昔者舜工于使人工:________②然犹策之不已策:________(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袢、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颜渊论御马》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师用书+学生用书】
![《颜渊论御马》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师用书+学生用书】](https://img.taocdn.com/s3/m/88c7b6e9a26925c52dc5bf08.png)
【教师用书】(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1分)(2018年山东潍坊中考改编,14-17)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俟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谱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注]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 ):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编织。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1)乡.寡人曰乡:(2)昔者舜工.于使人工:(3)然犹策.之不已策:【答案】1、(1)通“向”,从前(先前)。
(2)擅长(善于)。
(3)用鞭子打(驱赶)。
(3分,每小题1分)【解析】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如 ,“乡”是通假字,“工”是古今异义词,“策”是词类活用。
解释词语时可用知识迁移法,如看到“策”这一实词,就能联想到《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属于词类活用,可判断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D.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答案】2、C【解析】2.A.介词,把/介词,因为。
课外文言文(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课外文言文(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https://img.taocdn.com/s3/m/aafbf61933687e21ae45a917.png)
课外文言文(六)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
”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以何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御体正矣;朝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注】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编织。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乡.寡人曰乡:(2)昔者舜工.于使人工:(3)然犹策.之不已策:【答案】(1)通“向”,从前(先前)。
(2)擅长(善于)。
(3)用鞭子打(驱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
注意一定要课外联系课内。
第(1)题“乡寡人曰”中“乡”可以联系到《鱼我所欲也》中“乡为身死而不受”的“乡”,结合人物的对话,可分析“乡”是到、去的意思。
第(2)题“昔者舜工于使人”中“工”,可结合下句“造父工于使马”进行分析理解,是“擅长(善于)”的意思,也与现代汉语不同。
第(3)题“然犹策之不已”中“策”,可以联系到《马说》中“策之”,都是“策+代词”的形式,可判断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a613c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e.png)
语文中考文言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①白发,不得已而从仕。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
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②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注】①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
②日力:时光,岁月。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窘于衣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故人具鸡黍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②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4)【甲】、【乙】两文都是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
依据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②【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乙】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023晋城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2023晋城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3b4787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3.png)
2023晋城市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广汉①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
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
尤善为钩距②,以得事情。
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③,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郡中盗贼,阁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④,皆知之。
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⑤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
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
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
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
“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
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选自《汉书·赵广汉传》)【注】①广汉: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
②钧距:辗转推问,得出实情。
③参伍其贾:反复比较其价钱。
参,同“三”。
④铢两之奸:数目很少的贪污受贿。
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⑤穷里:里巷极隐僻处。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或夜不寝至旦________②广汉将吏到家________③又素闻广汉名________④即开户出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
②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3)选文表现了赵广汉的哪些特点?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颜渊论御马》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师用书+学生用书】
![《颜渊论御马》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师用书+学生用书】](https://img.taocdn.com/s3/m/8c5e2a8d10661ed9ac51f329.png)
【教师用书】(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
(11 分)(2018 年山东潍坊中考改编,14-17 )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俟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谱人乎?” 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 '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注] 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 ù] )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 è] ):超越。
④趣:同“促” 。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编织。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 分)()(1)乡.寡人曰乡:(2)昔者舜工.于使人工:(3)然犹策.之不已策:【答案】1、(1)通“向”,从前(先前)。
(2)擅长(善于)。
(3)用鞭子打(驱赶)。
(3 分,每小题1 分)【解析】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如, “乡”是通假字,“工” 是古今异义词,“策”是词类活用。
解释词语时可用知识迁移法,如看到“策”这一实词,就能联想到《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 ,属于词类活用,可判断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怠(《送东阳马生序》 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 解析 】 2.A. 介词,把 / 介词 , 因为。
颜渊论御马翻译
![颜渊论御马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9c6aa1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8.png)
颜渊论御马翻译
颜渊论御马翻译
颜渊陪同鲁定公坐在台上,东野毕在台下表演驾车技术,定公说:“东野毕的驾车技术真漂亮啊!”颜渊说:“好倒是好,不过他的马将要跑了。
”
定公听了不高兴,把这话告诉了手下人,并且说:“我听说君子不在背后说人坏话。
君子也会说人坏话吗?”
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禀报鲁定公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
定公听了急忙上起身从旁边跨出坐席,对手下人说:“赶快驾车去请颜渊来。
”
颜渊来到后,定公说:“我刚才说:‘东野毕的驾车技术真漂亮啊!’您却说:‘好是好,但他的马将来逃跑了。
’不知道你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的?”颜渊回答说:“我根据从政的道理推知这一点的。
从前舜帝擅长于用人,造父擅长于用马。
舜帝不使民力用完,造父也不让马把力气用光。
因此舜帝时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也没有逃跑的马匹。
现在东野毕驾车,上车拿起缰绳,马的勒口和身体都很端正了;转圈驰骋,调教得合乎规范了;经历险阻,跑了很远的路了,但仍然不停地鞭打它们。
根据这些我就知道马逃跑的原因了。
”
定公说:“你说得对!还可以再稍微进一步谈谈吗?”颜渊说:“野兽到走投无路时就要咬人,禽鸟到无可奈何的地步就要啄人,人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会去诈骗。
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
《诗经》里说:‘抖动着的丝缰如纵横编织,车辕两旁的马儿如舞驰骋。
’就是说的要善于驾驭马啊。
”定公听了说:“这也是我的过错啊。
”。
语文九年级文言文模拟综合试题带答案
![语文九年级文言文模拟综合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75071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d.png)
语文九年级文言文模拟综合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
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
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
”“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
母微笑曰:“病少差矣。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痊。
选自《鸣机夜课读记》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
②:争药鼎沸:读书声琅琅,与药鼎煮沸声争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录毕,走送之________②俟其欣悦________③少痊________④然则何以解忧________(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无从致书以观/母授以《礼记》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益慕圣贤之道C.门人弟子填其室/安陵君其许寡人D.而病辄能愈/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4)【甲】【乙】两文所写内容有哪些异同?请简要分析。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袢、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用书】(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
(11 分)(2018 年山东潍坊中考改编,14-17 )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俟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谱人乎?” 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 '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注] 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 ù] )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 è] ):超越。
④趣:同“促” 。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编织。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3 分)()(1)乡.寡人曰乡:(2)昔者舜工.于使人工:(3)然犹策.之不已策:【答案】1、(1)通“向”,从前(先前)。
(2)擅长(善于)。
(3)用鞭子打(驱赶)。
(3 分,每小题1 分)【解析】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如, “乡”是通假字,“工” 是古今异义词,“策”是词类活用。
解释词语时可用知识迁移法,如看到“策”这一实词,就能联想到《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 ,属于词类活用,可判断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怠(《送东阳马生序》 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 解析 】 2.A. 介词,把 / 介词 , 因为。
B. 连词, 表示顺承关系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可是。
C. 都是代词,代前文所说之事。
D. 代词, 他的/副词,表推测。
)(2分)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侠闻矣。
(2 分)(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2 分)【答案 】(1)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禀报鲁定公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
(2分,句意通顺 1分,“闻” 1分)(2)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
(2 分,句意 通顺 1分,“穷” 1分)【解析 】(1)句翻译时,要抓住重点词语“俄而” “佚”“闻”等。
(2)句翻译时,要 抓住重点词语“穷” “危”等。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2 分)【答案】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 。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把握能力。
本文以御马作 比喻,通过人物的对话,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严肃的主题 。
文章有三段 ,道理应主要通过第二 、三段中颜渊的话来分析, 尤其是第三段中的“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 , 未之有也”。
这句话用双重否定的形式, 说明执政者若把老百姓逼得太紧了, 是会出乱子的。
译文:第一段【原文】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B.定公躐席而.起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D.舜不穷其.民答案 】2、C【译文】颜回陪鲁定公坐在台上,东野毕在台下御驾马车。
(颜渊: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 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儒客大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鲁哀公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去世。
历代儒客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赠兖国公,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
台:<名>土筑的高台,供观察瞭望用。
《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鲁定公:鲁定公,姬姓,名宋,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二十五任君主。
他为鲁昭公的弟弟,承袭鲁昭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15 年(公元前509- 前495 年)。
)【原文】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译文】定公说:“东野毕驾车(的技术),很好啊!”(善:<形>表示赞许。
同意的应答之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
'乃下令。
”御:<动>驾车。
《殽之战》:“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原文】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俟①矣。
”【译文】颜回说:“好是好,但是他的马将会有纰漏了!”(俟①:通“逸”,逃跑。
)【原文】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谱人乎?”【译文】定公(听后)不高兴,对旁边的人说:“我听说君子不中伤别人。
难道君子也中伤别人吗?” (以:<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 ,也可省去。
《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谮:zèn,<动>说坏话诬陷别人。
《荀子·致士》:“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
”谱:编排。
)【原文】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译文】颜回退下后,不大一会儿,管理马棚的人就报告说东野毕的马出来纰漏了。
(厩人②:马棚的差役。
闻:<动>闻名;传扬。
《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
”)【原文】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译文】定公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马上催促车去召回颜回!”(躐③:([li è] ):超越。
席:<名>席位;坐位。
《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趣④:同“促”。
<动>通“促”。
催促;督促。
《陈涉世家》:“趣赵兵亟入关。
”驾:<名>车驾;车。
《冯谖客孟尝君》:“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第二段【原文】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 '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译文】颜回到,定公说:“刚才我说:‘东野毕驾车技术很好。
'您说‘好是好,但是他的马将会有纰漏了! '不知道您是如何知道的呢?” (乡:通“向”,从前(先前)。
吾子:古时对别人的尊称,译为“您” 。
)【原文】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译文】颜回回答说:“我以治理国家的道理知道的。
从前舜善于任人办事,造父(周穆王的车夫,驾车能手)善于驾驭马车。
(工:<动>善于;擅长。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江南弟子,最工轻薄。
” 造父:西周著名御车者,受幸于周缪王,王使造父御良马八匹,西狩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归。
后闻徐偃王反,王使造父御车日驰千里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今山西洪洞县),由此为赵氏,是为赵国之始祖。
)【原文】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译文】舜不竭尽民力,造父不竭尽马力。
因此,舜的时候没有因为受不了压迫而逃散或反抗的人民,造父(手中)没有因为不服驾驭而逃跑的马。
(穷:<动>穷尽;用尽。
《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极:<动>穷尽;完全占有或享受。
《游褒禅山记》:“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佚民:意思是逸民,旧时称遁世隐居的人。
这里也指逃难的人。
)【原文】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译文】现在东野毕驾驭马,上车时把马缰绳勒的太紧,使马的身体过于挺直,让马左盘右旋,前后进退,慢行快跑,调服车马要求太苛刻了;让马历经险阻到达远: 方,马已经精疲力尽了。
然而却仍然不停的鞭打它,所以知道必出纰漏。
”(辔:pèi ,<名>驾驭马或其他牲口用的缰绳。
《周亚夫军细柳》:“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执辔愈恭。
”衔:<名>马嚼子。
《战国策· 秦策》:“伏轼樽衔,横历天下。
”这里名词作动词用,勒。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第三段【原文】定公曰:“善,可少进乎?”【译文】定公说:“很好,可以进一步说说吗?” (少进:谓稍作进一步的申述)【原文】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译文】颜回说:“野兽到了穷途末路,就要咬人;禽鸟到了穷途末路,就会啄人;人穷困到极点,就会变得相互欺骗。
(啮:<动>咬。
《捕蛇者说》:“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原文】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译文】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
(下:<名>地位低下的人;职务低的人;下级。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原文】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译文】《诗经》上说: ‘手握缰绳如丝带,车旁两马像跳舞'指善于驾驭马车也。
”( 组 ⑥:编织。
《诗经·鄘风·士旌》 :“素丝组之。
”骖: <名>驾车时在两旁的马;骖马。
《殽之 战》:“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原文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译文 】定公说:“是我的过错啊! ”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
《论语·雍也》说他“⋯⋯ 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为人谦逊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 。
孔子称赞他 “贤哉,回也”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雍也》)。
不幸早死。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
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 “礼”的要求, “敏于事而慎于言” 。
故孔 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他终生所向往 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 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鲁哀公十四年 (公元前 481 年) ,颜回先孔子而去世, 葬于鲁城东防山前。
孔子对他的早 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 “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 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后世尊其为“复圣” 。
幸亏有颜回, 才使得孔子与儒家之仁不至于过于堕落。
孔子弟子真得其精髓者不过二三 子,颜回第一,却早逝,否则,中国大概也可以有与古希腊师徒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 里士多德相媲美的机会, 可惜颜回早逝! 其余弟子皆不肖,真得其传之二三子,差点死于孔 子之前,唯余澹台,却不得孔子赏识,此后孔子一脉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