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质课件(含视频)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共31张PPT)
(二)东欧剧变
1.原因: ①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 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改革成效不大,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②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③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 实行政治多元化。
2.表现: ①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东欧剧变的实质) ②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③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的59%,十年后的1975年就达到了美国的67%。
在这段时间里,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 很大的提高,职工工资提高了80%,城市居
民的平均住房面积从10平方米增加到了13平方 米,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从32%上升到90%,拥 有电冰箱的家庭从10%上升到99%,还有10% 的家庭购买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学习目标
1、了解“经互会”建立和苏联模式 在东欧国家的推广,社会主义力量 壮大的基本史实; 2、了解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等的改革与东欧剧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1)成立的背景: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 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2)成立时间及成员国: 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 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3)评价: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 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 员国的经济纳人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东欧剧变:波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东欧剧变:罗马尼亚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各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减产,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 受到严重影响。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爆发了声势浩 大的群众示威游行,随后演变为流血冲突。10月24日和11 月4日,苏联两次派兵镇压,史称“匈牙利事件”。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共23张PPT)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 1.背景: 2.主要内容、措施:
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 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 在军事方面。 3.结果:失败
4.评价、影响:
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 展状态:重工业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 核武器和航天技术同美国抗衡;但轻工 业和新兴产业落后;高投入、高消耗、 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 世
赫鲁晓夫等人在为斯大林守 灵
当斯大林去世、我们失去他时,我们初对自己 的状况感到悲痛,处于心理上的精神压抑之中。并 非人人都知道我们该怎么办,在斯大林不在的情况 下我们的一切将如何进行。
——摘自【苏】尼基塔·谢·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
材料一:我们离开了斯大林 可怎么办?如今谁来替我们思考? 谁来组织军队、国家、工业?显 然,这些都是愚蠢的想法。人民 过去是,现在也是主要的力量。 当然,个人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是很大的,然而对任何人都不可 1956年,赫鲁晓夫 神化。 在苏共二十大作了题为 《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 斯大林干了许多危害党和人 果》报告。 民的坏事,除掉了许多正直的人, 甚至除掉了许多英勇的忠于党的 事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 全苏开展了批评个人崇拜、批评斯大林 人。
——摘自【苏】尼基塔·谢·赫鲁晓夫《赫 的大规模运动; 鲁晓夫回忆录》
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1.经互会的成立:
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1.经互会的成立: (2)经互会的影响:
材料: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 正常,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 入增长了7.6倍。经互会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 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其经济实 力逐渐增强,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积极影响: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 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对经互会成 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消极影响:经互会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苏联经济模式的扩大, 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其它各成员国的经济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 ,而同苏联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加强 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其社会主义成员国的 经济独立性。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34张)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戈尔巴乔夫改革
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1976到1980平均速度为4.2%, 1981到1985为3.6%。
背景:苏联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苏联 人民 排队 购物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改革内容: 经济改革: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政治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 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2、改革重点:
启示:
1、改革要适合本国的国情。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 摇。
……
(2)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 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 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二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 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
why? •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
•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
•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赫鲁晓夫改革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 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 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4、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启示?
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 着艰巨、复杂和曲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道路,社会主 义改革就一定会成功!
成了各国独立资本主义。
这个词汇出现于二战后50-60年代的冷战时期,由美国 国会议员杜勒斯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由于它所进行 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战争,所以叫"和平演变". 西方国 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 根它本们原向因西:方靠斯拢大,林向模资式的本弊主端义(“苏和联平高演度变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戈尔巴乔夫改革
社会总产值增长速度1976到1980平均速度为4.2%, 1981到1985为3.6%。
背景:苏联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苏联 人民 排队 购物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改革内容: 经济改革: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政治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 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2、改革重点:
启示:
1、改革要适合本国的国情。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 摇。
……
(2)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 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 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二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 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
why? •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
•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
•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赫鲁晓夫改革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 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 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4、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启示?
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 着艰巨、复杂和曲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道路,社会主 义改革就一定会成功!
成了各国独立资本主义。
这个词汇出现于二战后50-60年代的冷战时期,由美国 国会议员杜勒斯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由于它所进行 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战争,所以叫"和平演变". 西方国 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东欧国家,促使 根它本们原向因西:方靠斯拢大,林向模资式的本弊主端义(“苏和联平高演度变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共25张PPT)
后的年代里,没有一 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 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 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 性地改变历史的进 程。”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改革
推行新经济,要求加速 1.内容:
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 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 军事方面。
2.结果(评价)
①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 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 ②但改革仍没有突破斯 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 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内因) 3、客观原因:a.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外因) b.西方和平演变 4、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 多元化
政治上:实行议会 民主制和多党制;
东欧剧变
经济上:实行私有化 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社会制度改变
八一九事件 时间:1991年8月19日 目的:阻止解体,挽救苏联 结果:失败,加速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改革
目的:克服斯大林模式带来的弊端。
措施:① 政治方面;
②经济方面。
结果: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 (评价)林模式, 使农业形势有所好 转 ②但没有从根本改变苏联高 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莫斯 科市 民排 队购 买日 用品
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 边是高耸的烟筒,五型的军工联合体遍布全 国,另一边则是商店里空空的货物;一边是 广袤无际的肥沃土地,另一边则是人们排着 长队在食品店抢购食物;一边是加加林早在 1965年就幸运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 飞向太空,另一边则是直到苏联解体前,她 的人民喜欢的羽绒服、牛仔裤、旅游鞋之类 的物品,要靠中苏两国大大小小的“倒爷” 们才能得到,甚至连孩子们喜欢的泡泡糖和 自动铅笔也没有一家工厂能够提供。 ——王长江等:《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
勃列日涅夫改革
推行新经济,要求加速 1.内容:
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 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 军事方面。
2.结果(评价)
①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 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 ②但改革仍没有突破斯 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 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内因) 3、客观原因:a.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外因) b.西方和平演变 4、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 多元化
政治上:实行议会 民主制和多党制;
东欧剧变
经济上:实行私有化 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社会制度改变
八一九事件 时间:1991年8月19日 目的:阻止解体,挽救苏联 结果:失败,加速苏联解体。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改革
目的:克服斯大林模式带来的弊端。
措施:① 政治方面;
②经济方面。
结果: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 (评价)林模式, 使农业形势有所好 转 ②但没有从根本改变苏联高 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莫斯 科市 民排 队购 买日 用品
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 边是高耸的烟筒,五型的军工联合体遍布全 国,另一边则是商店里空空的货物;一边是 广袤无际的肥沃土地,另一边则是人们排着 长队在食品店抢购食物;一边是加加林早在 1965年就幸运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 飞向太空,另一边则是直到苏联解体前,她 的人民喜欢的羽绒服、牛仔裤、旅游鞋之类 的物品,要靠中苏两国大大小小的“倒爷” 们才能得到,甚至连孩子们喜欢的泡泡糖和 自动铅笔也没有一家工厂能够提供。 ——王长江等:《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共40张PPT)
莫斯科市民排队 购买日用品
二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why?
1、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1)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 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 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 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 极影响。
(2)经济上: 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
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玉米
赫鲁晓夫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 收益甚大,于是强行要求在苏联扩大玉米的 种植面积。1953年全苏的玉米播种面积只有 350万公顷,赫鲁晓夫却要求到1960年扩大 为2800万公顷,八年中要增加七倍。由于玉 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 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赫鲁晓夫的玉米 种植计划遭到了集体农庄庄员的消极抵制, 最终彻底破产。
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 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后,各 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政治经济 体制,经济方面优先发展重工 业,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在短时间内,各国的经 济得到了不同 程度的恢复和发 展。
1。经济 经互会的成立 (1)成立的目的:为与美国的经济援欧计 划抗衡,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 经 济援助和与它们的贸易联系。 (2)成立时间及成员国: 1949年1月,苏联和东欧7国组成经济互助 委 员会,简称经互会。后来,阿尔巴尼亚退 出,蒙古、古巴①和越南则相继 加入,计 10个成员国。 (3)评价: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 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 员国的经济纳人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质课件(含视频)
经互会的成立
“经互会”实际上 是苏联模式的扩大, 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 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 而同苏联的经济紧密 的联系在一起。
斯大林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苏联模式对这些国 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毛泽东访问苏联
中苏建交:1949年
1950年,中苏 缔结《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加强了 社会主义阵营的力 量。
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 事件 叶利钦
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 “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把 苏联搞“僵”了,戈尔巴乔夫 改革把苏联搞“垮”了。特别 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 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 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 加深,直接引发“八一九”事 件的爆发。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 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只 有1.5%。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 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 皮鞋……
表现 政治
经济
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东欧剧变:波兰
东欧剧变: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布拉格之春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推倒柏林墙 德国签订统一条约
三、苏联解体
经济 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 改革 案,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政治 改革
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 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 之加剧。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共14张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斯大林逝世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共14张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1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共14张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经互会
经互会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 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共同体,总部设在 莫斯科。是继承莫洛托夫计划后的经济 合作计划。1991年6月28日,该组织在 布达佩斯正式宣布解散。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共14张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共14张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1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共14张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共14张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p pt免费 课件下 载免费 课件优 秀ppt 公开课 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课件(共22张PPT)
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八一九事件
1991年,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挽救 苏联,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叶利钦 控制了全局,加速了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的重大挫折!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 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 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 旷世奇功二战中,社会主义向前冲。
社 会 主 义 由 一 国 向 多 国 发 展 。
斯大林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 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 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1949年,成立经 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中国与苏联建交。 1950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 力量。
东欧剧变制度换,红旗落地苏联散。 社会主义挫折难,两极格局终结完。
苏联解体后的多次俄罗斯民意调查表明:70%以上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解体 不存在必然性,是完全可以防止的。 2010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说,在他上台之际,国内并不存在特别尖锐的 矛盾,国际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消灭苏联。他承认,苏联垮台完全是 由于改革者自身的错误造成的。
历史地看,苏联共产党要么反对改革,要么沿着错误的方向改革。在苏共亡 党的问题上,应当负责任的不仅是戈尔巴乔夫,还有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 以及那些反对改革的人。
历史在这里沉思:大国何以崩溃?
历史在这里沉思:大国何以崩溃?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 是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中央在改革的名义下推行一条自我否定、自我丑化 的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指导思想促使了历史悲剧的发生。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共22张PPT) (1)
苏联解体
1.原因:
(1)根本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 (2)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
(3)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表现: ①1991年8月19日发动政变, 试图挽救苏联失败。 戈尔巴乔夫辞职,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 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八一九事件) ②1991年底,苏联解体。 3.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杂、曲折的过程。
新课导入
1955年5月14日,苏联等8国社会主义国家针对美、英、法 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 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1989年东欧事变发生后,华 约解体。1991年12月,苏联宣布解体。苏联是如何从国际舞台 上消失的?是如何解体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我们中国 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
1991年8月19日“八 一九”事件 叶利钦
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 搞“乱”了,勃列日涅 夫改革把苏联搞“僵” 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把 苏联搞“垮”了。特别 是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 误路线是苏联解体的直 接原因。苏联的政治、 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 深,直接引发“八一九” 事件的爆发。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1.经互会的成立:
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1.经互会的成立: (2)经互会的影响:
材料: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 正常,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 入增长了7.6倍。经互会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 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其经济实 力逐渐增强,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积极影响: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 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对经互会成 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消极影响:经互会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苏联经济模式的扩大, 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其它各成员国的经济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 ,而同苏联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加强 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其社会主义成员国的 经济独立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共34张PPT)
但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 ¼ µ µ ¯ 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 ä Õ º ¨ú » 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 Í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 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 生产的40%
军备上赶上美国
•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安德罗波夫上台, 但执政 15个月后,就因病离开了他的国家和人民。 • 73岁的契尔年科上台,他的年龄及他的保守思想 体系,注定了他是个守摊子的过渡性角色,上任 11个月就去世了。
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 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 目标,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
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的年代里,没有一 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 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 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 性地改变历史的进 程。”
匈牙利事件后被 遗弃在布达佩斯街 头的斯大林头像
推倒斯大林像
1953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仅350万公顷,1960年 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八年中要增加七 倍。这项规定导致灾难性后果。玉米是干热气候 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 不了穗。因此,不少地方农民播种的玉米一无所获。 这不仅无法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而且由于的玉 米的种植挤掉了其他作物,连人的口粮都受到威胁。
——王长江等:《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
(二)东欧剧变
东欧各国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 缺乏自主选择的条件,难以突破。
东欧剧变
时间: 1989年下半年开始。 原因:
(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 (2)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出现严重问题 (3)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4)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的结果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课件(共76张PPT)
戈尔巴乔夫 (1985—1991年任苏共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 (1985—1991年任苏共总书记)
指导思想多元化,即推行 新思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 会主义,不再把马克思列 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 制。政治是戈尔巴乔夫政 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所 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 导,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 埃制度。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被降下
情景导入
1955年5月14日,苏联等8国社会主义国家针对美、英、法 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 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1989年东欧事变发生后,华 约解体。1991年12月,苏联宣布解体。苏联是如何从国际舞台 上消失的?是如何解体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我们中国 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
勃列日涅夫
这段时间里,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 的提高,职工工资提高了80%,城市居民的平 均住房面积从10平方米增加到了13平方米,拥有 电视机的家庭从32%上升到90%,拥有电冰箱的 家庭从10%上升到99%,还有10%的家庭购买了 属于自己的小汽车。
经济上推行“新政策”并获得了成效。
Ï ¿ î Ä Ä · ê Ý À Ã ú ¹ Õ Á Ë ª Ö Ò Ï Û ä Î × °¿ ² ¶ Ó 1968 350 340 凡到过苏联的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 1978 210 440 ¹ ¿ Ì Ë 1968 8500 32400 边是高耸的烟筒,军工联合体遍布全国 1978 10500 50000 ,另一边则是商店里空空的货物;一边 ½ Ê Õ õ · É » ú 1968 5100 4000 1978 4500 4600 是广袤无际的肥沃土地,另一边则是人 ® Ã Ë æ ½ Õ ½ ¢ 1968 360 320 们排着长队在食品店抢购食物;一边是 1978 172 240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 (共25张PPT)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要吸 取其教训,立足国情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教学重点】
• 赫鲁晓夫改革;苏联解体的过程。
• 【教学难点】
• 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跛脚的巨人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 从图片中你看出戈尔巴乔夫的经济
(1985-1991年在任) 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改革
(2)政治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 地位,实行 多党制 ,倡导“公开性” 和“政治多元化”。
“经互会”: 1949年,苏联与保加利亚、 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 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互会和“马歇 尔计划”在欧洲 的分布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时间:1949年 成员国: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 克斯洛伐克等。 作用: ①帮助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 ②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境: “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 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 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 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 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 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 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 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 当送给敌人……”
——美国时代周刊
具体表现:
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 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要吸 取其教训,立足国情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教学重点】
• 赫鲁晓夫改革;苏联解体的过程。
• 【教学难点】
• 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跛脚的巨人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 从图片中你看出戈尔巴乔夫的经济
(1985-1991年在任) 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改革
(2)政治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 地位,实行 多党制 ,倡导“公开性” 和“政治多元化”。
“经互会”: 1949年,苏联与保加利亚、 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 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互会和“马歇 尔计划”在欧洲 的分布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时间:1949年 成员国: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 克斯洛伐克等。 作用: ①帮助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 ②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境: “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 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 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 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 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 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 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 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 当送给敌人……”
——美国时代周刊
具体表现:
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历史】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31张ppt)精品课件
1.背景:
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 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 发展的障碍。
2.内容:
1)经济方面
工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 行改革 农业:
2)政治方面
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推广种植玉米
赫鲁晓夫与尼克松的“厨房辩论”
“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又一年征兵开始了,让罗布惊喜的是要从家乡征一批海军。当得知这个消息时,罗布像是疯了一样,他央求阿爸一定允许他报名参军。
•阿爸没有阻拦他,只是问:“难道不是海军你就不想去了么?”
•罗布说:“不论是什么我都会好好干,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海军。”
•罗布如愿以偿了。当他领到水兵服的时候,他觉得梦想成真了。那天,他在草原上飞快地狂奔,雪山在飞舞,草地在旋转。“我听到了大海的呼唤。”罗布的喊声,一直飞向湛蓝的天空。
联解体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现实
紧密联系的能力。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是由前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 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苏联发行 的纪念经 互会30周 年邮票 (1979年)
经 互 会 旗 帜
经互会和“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的分布
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访问苏联时,在莫 斯科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 资料图
1991年1 2月25日19时 40分,苏联总统 戈尔巴乔夫发表电 视讲话,宣布辞职
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
从苏联到独联体
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
解体原因
1)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东欧八国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亚洲六国
社会主义阵营
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
拉美一国 古巴
二战前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形成了强大 的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表现来自经互会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 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 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简称“经互会”。
视频导入:《苏联解体》
学习目标
重点
了解“经互会”建立和苏联模 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社会主 义力量壮大的基本史实
01
02
难点
03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的原因
重点
了解苏联赫鲁晓夫、勃 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 等的改革与东欧剧变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83-86,用笔划出关键词
自学指导
1 说说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有
影响
赫鲁晓 夫改革
失败的根本原因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 ,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 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②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对苏联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 远的影响
赫鲁晓夫改革
01 02 03 04
内容
发动垦荒运动
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取消农场品的义务交售制 ,改行收购制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哪些表现?(经互会、中苏 建交)
2 概括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改革的成效和缺陷
3 了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果
和分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的原因
社 会 主
社会主 义力量 的壮大
背景: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 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表现: 1949年成立“经互会” 1949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 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缔结 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 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背景
赫鲁晓夫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 ,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赫鲁 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 些改革。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20世纪60年代以后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经济上都出现 严重问题
表现
背景 原因
政治上,实行议会民 主制和多党制;经济 上,实行私有化基础 上的市场经济
变化
实质
①社会矛盾尖锐; ②西方国家的“和 平演变”; ③受苏联模式的束 缚
勃列日涅夫改革
主要针对中国问 题而签署的条约
表现
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 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 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把科技进 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 。
美苏两国力量对比
Ïî Ä¿ ÏÖ ÒÛ äÎ × °¿² ¶Ó
̹ ¿Ë
Õ½ Êõ · É »ú
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军备上赶上美国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结果
勃列日 涅夫改
革
①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制度。
②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 联经济的痼疾。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戈尔巴乔夫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人物简介: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族, 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 利里沃利诺耶村,苏联最后一任总书记、总统。 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 大学法律系。1980年10月,升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 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 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
相关史实: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 闭幕的当晚,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 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揭露了斯大林 滥用权力和违反法制的严重错误,但没 有把个人崇拜的产生同苏联的政治体制 联系起来,也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全 面的分析,结果在苏共党内和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中造成了思想混乱。后来,赫 鲁晓夫又大搞起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
义 的 发
苏联的 改革与
赫鲁晓夫改革: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改革经济 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发展重工业
展 发展 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实行
与
多党制
挫 东欧剧变和 东欧剧变:
折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联,1922年底由俄罗斯、乌克兰 、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阿塞拜 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苏维 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 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 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 亚等加入。苏联共由十五个加盟共和 国组成。
Äê · Ý ÃÀ ú¹ ËÕ Áª 1968 1054 858 1978 1054 1400 1968 656 121 1978 656 1015 1968 545 155 1978 432 135 1968 4300 1300 1978 11000 4500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
Ë® Ãæ ½Õ ½¢
Äê · Ý ÃÀ ú¹ ËÕ Áª Ïî Ä¿ 1968 350 340 ÖÞ ¼Ê µ¼ µ¯ 1978 210 440 1968 8500 32400 DZäÉ µ¼ µ¯ 1978 10500 50000 1968 5100 4000 Õ½ ÂÔ ºä Õ¨ú» 1978 4500 4600 1968 360 320 ºË µ¯ Í· 1978 172 240
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 ,有利于东欧各国的恢复和发展。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表现
经互会 的弊端
①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 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②斯大林还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 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 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表现
毛泽东访问苏联
戈尔巴乔夫改革
表现
①经济改革失败,转向 政治改革
③使人们的思想混乱, 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 失控,各加盟共和国分 离趋势加强
②取消苏共的领导地 位,实行多党制,倡 导“公开性”和“政 治多元化” ③
赫鲁晓夫把苏联
01
改病了
苏
联 改
02 勃列日涅夫把 苏联改残了
革
戈尔巴乔夫把
03
苏联改死了
东欧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