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第五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姓名一、单项选择题(23×2分=46分)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C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C、1953年—1957年D、1950年—1954年2、正式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是在( C )A、新中国成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进行( A )A、重工业建设B、农业建设C轻工业建设D、文化建设4、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
青藏公路是什么时候通到“世界屋脊”的(A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5、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用公私合营办法改造的是(B )A、个体农业B、资本主义工商业C、个体手工业D、国营企业6、“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D )A、抗美援朝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大跃进”时期D、“一五”计划完成后7、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准确含义是( C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合作社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D、把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8、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不同是(B )A、受到农民的欢迎B、对所有制进行了改变C、促进了农业生产得到增长D、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10、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直接反映了( B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C、改革开放重振东北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辉煌1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改变这种局面始于(B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一五计划”成功实施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改革开放顺利进行12、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仍然没有的是( C )A、飞机制造业B、汽车制造业C、电子制造业D、机床制造业13、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了第一辆国产汽车,被命名为(C )A、东风牌B、红旗牌C、解放牌D、胜利牌14、“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八年级历史教案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课标内容](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答教材中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联想能力和归纳史实说明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自己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编写读书提纲,进一步掌握阅读历史教材的基本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开展访问、调查研究活动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不仅建立起工业化的基础,而且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引导学生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重点和难点]重点: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难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先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向当地的人民代表了解人民代表的活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情况。
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是怎样被废除的?有什么历史意义?(2)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指出: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没有解决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确立起来。
因此,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完成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如何把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化成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如何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总之,如何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成为党和人民政府当时的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一】前段分析教学目标: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所取得的成就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3.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教学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二】课堂进行时文本资料:(一)“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中国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该宪法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106条。
该宪法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充分反映了中国历史的状况和过渡时期的特点,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
它的制定与实施,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案概述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立的一种社会政治制度。
它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种新的制度形态的诞生。
本教案将围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展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意义和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定义;2.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点;3.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定义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立的一种社会政治制度。
它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保障个人权利的一种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点1.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实现国家和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下,以计划经济为主,并适当发展市场经济,旨在保障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和全民共同富裕。
3.工人阶级领导地位。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力量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代表,担负着领导和管理国家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建立初期,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利;2.高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3.中期调整,加强计划经济的调控作用,并适当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4.改革开放后,适当扩大私营经济,鼓励和支持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
从历史意义来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它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其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公平正义的机会,消除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使每个人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份子。
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1.讲授法:通过讲述社会主义制度的定义、基本特点、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使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有更直观的理解;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缺点、发展进程和未来前景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3.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实践,例如拟定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计划经济方案、理性选举领导人等。
第5课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二、公私合营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三大改造
阅读提纲
1. 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 2. 三大改造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3、三大改造的主要任务? 4. 三大改造是以什么形式进行的 5.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一、三大改造
1.时间:1953年—1956年
2. 内容:
上海市全行 业实行公私 合营的第一 个早晨
天津市的青年 资本家三千人 组成“报喜 队”,高呼 “坚决服从领 导,服从分配, 不抽逃资金, 积极接受社会 主义改造” 。
一、三大改造
1. 时间:1953年—1956年
4、改造的形式 2.内容: 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公私合营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3、主要 任务:把 生产资料 私有制改 造为社会 主义公有 制
河北邯郸 市郊农民 报名入社
新疆乌鲁 木齐郊区 维吾尔族 农民报名 入社
选举社干部
上海装订生产合作社发给社员的股金证
太原市手工业者举行庆祝合作化的游行
上海市工商界 代 表 荣 毅 仁 (左一)等带 着《申请书》 步入申请公私 合营大会会场。
赎买
历史意义
3、主要任 务:把生 产资料私 有制改造 为社会主 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1、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 的转变,2、标志着社会主义制 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3、中国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剥削阶 级消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第一部社会主 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多种经济成份 并存状态结束,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 会惟一的经济基础。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
A
D
5、“一五”期间,我国发现的大油田是 ( ) A、大庆油田 B、玉门油田 C、江汉油田 D、克拉玛依油田 6.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 巨变,从此中国进入(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B、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
C
温故 知新
印度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中国
2.37公斤2.76千瓦时 4公斤
钢产量 发电量 (人均) (人均)
钢产量 发电量 (人均) (人均)
钢产量 发电量 (人均) (人均)
我国工业水平落后
从表格中你知道 了哪些信息?
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 中国也落后于印度
1.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第五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三、三大改造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 “一五”计划的实行( 1953年-1957年)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曾经感慨地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重要任务:以苏联帮助 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 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 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
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
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陈云在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作发展国 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请你用简明的语言, 归纳出“一五”计划基本 任务的要点。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重工业 。 手工业 的合作化。 (2)、有步骤地促进农业 、 (3)、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_______________的改造; 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4)、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钢产量(公斤) 钢产量(公斤)
发电量(千瓦时) 发电量(千瓦时) 2.76
通过以上对比,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通过以上对比,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 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
请你用简明的语 归纳出“一五” 言,归纳出“一五” 计划基本任务的要点。 计划基本任务的要点。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 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 商协调发展; 重、商协调发展; 对农业、 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三、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 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 3.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1957年)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 划期间,我国在 划期间, 经济建设上取得 了哪些重大成就? 了哪些重大成就?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 (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 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 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 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上。 渠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上。
刘少奇当选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 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 一届“人大”选举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一届“人大”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第5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
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人民政协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 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 议政 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 辱与共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前;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 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 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原则: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第 5课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的建设
合昌华
归纳小结
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任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 三大 改造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1956年底 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
基本建立, 开始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地点:1954年9月 北京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我 国的正式确立。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954年《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反映 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①内容: 规定了(1)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3)公民的义务和权力 ②特点: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性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作用: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为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 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八年级历史下 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1、基本任务: ①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重工业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1、基本任务: ①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一直都比较低。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 1954年9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一届“人大”选举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毛泽东、刘少奇当选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委员长
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
三、三大改造
阅读提纲
1. 2. 3. 4. 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 三大改造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三大改造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1954年
公私合营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和平赎买
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 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 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 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合营,企业的 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 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 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 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 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P 25畅想天地
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非常艰巨,为什么 能提前完成?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决策; • ②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 权; • ③三大改造的完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 ④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的努力; • ⑤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工业建设; •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极大地调动了广 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⑦苏联的大力援助。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请你用简明的语言, 归纳出“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的要点。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 重、商协调发展; 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三、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克拉玛依油田 沈阳飞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
内容 1954 原则
三大改造
时间 含义
形式 意义
1953-1956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有人对中国的经济做了 这样形象的比喻:工业是王二麻子,商业是林家 铺子,交通运输业是骆驼祥子。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 段话: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 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解放了农 村生产力
巩固政权
抗美援朝 1950-1953
1953年,中国有能力 赢得了相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了。 对稳定的 国际环境
一五年计划
时间: 1953-1957 基本任务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的 基 本 确 立
成就
第一部社会 主义宪法 第一届人民 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一部社会 主义宪法
195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时间:1954年 • 内容: ①选举国家领导人 • 国家主席——毛泽东 •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 ②通过第一部宪法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 类型:社会主义 • 制定时间:1954年 • 主要内容: ①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原则 ②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原则
社会主义公有制
内容
对农业的 改造 对手工业 的改造 对资本主 义工商业 的改造
5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 挥作用。
三、三大改造
1.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起止时间:1953年-----1956年 (2)形式: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 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民和手工 业者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和人民政府的 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
向当地人民代表了解人民代
表的活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有关情况。
3.1954年,毛泽东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注: 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 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 C ) 果是( A.颁布了《中毕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其中心 是(A)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宝山钢铁公司
正确决策;②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 革命运动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划任务非常艰巨,为什么能 ③三大改造的完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改变中国一穷二 够超额完成? 白面貌的热情和创造力;⑤《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的制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建 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⑥苏联的大力支援。
1954年,康藏公路通车
1954青藏公路通车
1957年,新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路通车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 2.会议成果: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贯穿 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第5课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参加合作 社农户
占全国 农民总 数(%)
参加高级 生产合作
社
占全国 农户总 数(%)
新疆乌鲁木齐郊区维吾 尔族农民报名入社
1.18亿
户
96.3
1.0742 亿户 87.8
问题:出现下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农业合作化运动
手工业合作化
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是什么方式?
手工业合作化
个人所有 赎买 国有(国营经济)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 公私合营
当堂练习
1.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胜利完
D 成是在 (
)
A.1949年
B.1954年
C.1953年初
D.1956年底
2.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
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
D 的词汇是(
问题一:新中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 义?是不是就标志着新中国从此就进 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实 现了当家做主,中国历史进入了新 纪元,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基本胜利,开始迈入到新民主 主义社会。
问题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社 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相吻合。
(1)时间:1954年起
(2)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 表居于领导地位
(3)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 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 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1956年1月,上海市工商界代表荣毅仁(左一)等 人,带着《申请书》步入申请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 业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1.(2010· 宁夏)“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 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0· 湖北咸宁)1957年,一座连接了南北交通 的长江大桥在什么地方建成?( ) A.武汉 B.沈阳 C.长春 D.鞍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_______________
统一战线 组织,继续发挥作用。 人民政协作为_________
三、三大改造
1.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956 年。 1953 年—______ (1)起止时间:______ 农业生产合作社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形式:通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集体化 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____ 道路。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赎买 。 (1)形式:_____
9.(2010· 福建莆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954年9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大会 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东北大会第一次会议 10.(2010· 山东泰安)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 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2010· 山东潍坊)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 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2010· 广东汕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 计划。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重点归纳
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1、国家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组成: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构成3、加强制度建设的意义: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至关重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安康、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
★5.1 基本经济制度(理解)★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必背)(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形式有哪些?(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 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本质区别是什么?(1)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2)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4. 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些经济形式?非公有制经济:(1)个体经济;(2)私营经济;(3)外资经济5. 我国如何对待不同经济形式?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 我国有哪些分配方式?(1)现阶段,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
(3)取得社会保障收入。
(4)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
7. 按劳分配的内容: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在现阶段,要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强劳动者报酬。
7.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生多少,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来调节。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8.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什么作用?(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
第5课课题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备课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难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教具准备教学程序个人随笔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背景:①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②国家经济情况有了根本的好转。
党和政府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2)过程:①一五计划②实施:1953-1957年③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④成就:超额完成:工矿业、农业、交通运输(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4年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等。
)2、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制定宪法: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2)一届人大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经毛泽东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赎买等多种形式进行的。
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习题01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习题01考点1:第一个五年计划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A、发展重工业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培养建设人才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2、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
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A、实行土地改革B、实行农业合作化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D、中共八大的召开【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兴建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其中心是()A、鞍山钢铁公司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C、沈阳第一机床厂D、宝山钢铁公司【答案】选A。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
”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选C。
5、1957年,一座连接了南北交通的长江大桥在什么地方建成()A、武汉B、沈阳C、长春D、鞍山【答案】选A。
考点2: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答案】选C。
2、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首次实现城乡选举的“同票同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5课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
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
解题思路: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 同创造的。从历史上各民族的关系思考。
提示: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 可分离的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等。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奠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5课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2.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 发展的重要意义。
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 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教案
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等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1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三大件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二、教学重、难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三大改造的完成。
三、教学过程;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采取老哪些措施?结果如何?学生讨论之后教师指出: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后,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导入新课1、教师用多媒体显示: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产量对照表.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重工业基础簿弱,远远落后于美国,也落后于印度。
2、教师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面对这种情况,你当时是党中央经济建设的顾问,你将怎样确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3、学生阅读教材之后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4、教师进一步提问:“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特点是什么?5、结论:基本任务——○1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重、商协调发展;○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教师提问:提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绩?(引导学生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归纳教材内容。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们在:○1工业上: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2交通运输业上: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武汉大桥提前通车等;○3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952年增加近30%.6、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武汉长江大桥(一)(二)(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汽车出厂(四)青藏公路7、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A、大会召开的背景: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时期;B、时间:1954年;C、地点:北京;D、会议的主要内容: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 二 历 史(第 5 课
主备:葛晓磊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时间:2 月 14 日
1 课时)
审校:周秀丽
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联想能力和归纳史实说明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四、自主拓展与运用
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难的可由学生讨论解决,或在老师的 指导下解决。老师也可补充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我国的“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我国独立的工业体系何时建立? 3.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与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什么关系? 4.在我国历史上曾经颁布哪些宪法性质的文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中国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之后,我们国家如何发展?党和人民 政府决定怎样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点拨
二、自主合作与探究
学生根据以下探究的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圈划相关重要内容。 1.我国什么时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什么?
2.第一个五年计划何时完成?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名称是什么?何时颁布的?
4.一届人大选举的国家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分别是谁?
5.毛泽东任命谁为国务院总理?
6.何谓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怎样进行的?三大改造有什么历史意义? .
三、自主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评、纠正、强调、补 充。师生互动,学生订正错误内容,完成“自主探究”部分的内容。
。
板 书 设 计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制度的 基本建立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三大改造
教 后 记
五、巩固练习
1.右下图反映的是刘少奇在一次会议上作宪法草案的修改报 告。以下各项中属于这次会议成就的是 A.通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通过了“863”计划 C.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D.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请根据下列内容的提示,列举建国后我 国农村发生的一些变化
⑴1950 年,我国农村进行了 。 ⑵1956 年在农村,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是 因为 的基本完成。 3.一届人大选举的国家主席是 ,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 任命的国务院总理是 。 4.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5. 年 。 标志着我国加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