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打印版含答案

2023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打印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有同学在整理宋元时期的历史人物时,搜集到了“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典故,与这些典故有关的人物是()A.宋太祖B.宋太宗C.铁木真D.忽必烈2.北宋名将狄青,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并迅速获得升迁。
但因与当时的国策相悖,他遭到众多文臣猜忌,最终被免去职务,抑郁而终。
文中提及的“国策”是指()A.分化事权B.重文轻武C.重农抑商D.重义轻利3.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规定:“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此规定()A.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B.限制了官僚等的特权C.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D.减少了财政收入4.下面是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②③①④5.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商业往来。
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多。
这种态势()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B.使辽宋夏长期处于战争状态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D.表明落后民族能征服先进民族6.下图是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该画作主要反映的是()A.北宋人民劳作的疾苦B.北宋时期的异域风情C.北宋商品贸易繁荣D.北宋政府重农抑商7.[2021 ·海南]唐代繁荣的陆路东西贸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唐的政治势力退出内陆亚洲而陷于衰落。
南宋建立后,国家的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成为南宋对外物质交往的主要途径。
材料的主旨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B.陆路贸易的阻断C.海外贸易的兴盛D.贸易路线的变化8.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1.收复建康2.取得郾城大捷3.“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4.“撼山易,撼岳家军难”A.卫青北击匈奴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D.朱温灭唐9.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迁入草原地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披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
这里的他是()A.赵匡胤B.赵光义C.赵普D.石守信2.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①机构重叠,权力分散,繁复而低效的政府②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③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书院教育发达④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宋朝时,下列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①契丹②党项族③女真族④蒙古族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4.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A.岳飞B.文天祥C.寇准D.秦桧5.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宋之交,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A.对敌人的仇恨B.对祖国统一的渴望C.对人民生活的同情D.揭露统治者的腐朽7.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A.赞美杭州的繁华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8.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指()A.赵匡胤和铁木真B.赵匡胤和忽必烈C.赵构和铁木真D.赵构和忽必烈2.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的计策起到的作用是()A.加速了宋王朝的统一进程B.使宋王朝免遭外族入侵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提高了宋王朝的行政效率3.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中写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主要表明()A.宋朝等级森严B.宋朝商业繁荣C.宋朝重农抑商D.宋朝重文轻武4.下面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A.规定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疆界B.形成了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C.维护了西北地区的发展局面D.客观上促进了宋辽双方的经济交流5.诗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词能够反映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6.他在抗金战火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这位“出色的将领”是()A.黄巢B.文天祥C.岳飞D.忽必烈7.对以下大事年表的解读,正确的是()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D.这一时期各民族政权并立8.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
七年级下历史第二单元考试试卷

七年级下历史第二单元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考试形式:闭卷考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建立西夏政权的是哪一个少数民族( )A .契丹族B .鲜卑族C .党项族D .匈奴族2、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北宋—赵匡胤B.辽--耶律阿保机C.西夏--元昊D.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3、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 )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②③⑤4、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金建立 ②靖康之变 ③辽灭亡 ④郾城大捷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④③②①D .①③②④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元旦6、下列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AA. B. C. D. 7、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澶渊之盟的签订 B .金灭辽 C .1141年宋金和议 D .金把都城迁到燕京8、在一次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见右下)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请问这幅名画是指( )A.《天王送子图》B.《清明上河图》C.《洛神赋图》D.《步辇图》9、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A .唐代B .元朝C .清朝D .新中国成立后10、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C.“苏湖熟,天下足。
”(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
”(明清·谚语)西夏 辽 北宋 西夏 金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辽 金南宋11、我国古代“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了世界面貌”的科技成就是()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④李春设计赵州桥A. 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12、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理藩院13、北宋时期,在哪一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四川 B.北京 C.广东 D.上海14、如果你生活在北宋,下列哪些现象是你无法看到的()A.在城市的瓦舍内,看滑稽戏杂技等节目B.在江南人们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C.在汴京买卖东西使用的是“交子”D.农民插秧使用一种新型工具叫“秧马”15、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A、行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中书省16、下列哪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A.建立蒙古政权 B.灭亡南宋和统一全国 C.正式定国号为元 D.相继灭亡西夏与金17、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 A )A.指南针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18、“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_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班级: 姓名: 成绩:1. 右图是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那么,你知道西夏政权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吗?A.契丹族B.匈奴族C.鲜卑族D.党项族2.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方式有很多。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的是谁?A.李渊B.杨坚C.武则天D.赵匡胤3.与北宋签订遭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西夏 B.金 C.辽 D.元4.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
最早创作于哪个朝代?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5. 下面是唐──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③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④③②6.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鼎盛的时期。
你知道唐朝之后我国进入哪段历史时期吗?A.宋B.三国C.南北朝D.五代十国7.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穌”,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8.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著作中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这里说的此城是指A.开封B.西安C.泉州D.大都9.“南海Ⅰ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Ⅰ号”从广州出发前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A.瓦子B.市舶司C.早市D.勾栏10.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功绩最主要的是什么呢?A.统一蒙古B.灭亡西夏C.建立元朝D.定都大都1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12.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A.唐朝B.元朝 C.明朝 D.清朝13.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A.黄帝B.禹C.舜D.启2.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
”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D.选举制,禅让制;公,家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A.炎黄战蚩尤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春秋争霸4.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奴隶制5.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邑C.齐桓公成为霸主D.韩赵魏三家分晋6.右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A.司母戊鼎B.利簋C.毛公鼎D.四羊方尊7.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8.下列成就中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是()A.青铜铸造B.铁制农具的使用C.牛耕技术的推广D.兴修水利工程9.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A.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10.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陈、蔡、虢、卫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反而被郑国打得大败,周桓王的手臂也被射伤,从此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2020-2021·广东·期中试卷)宋初,宰相赵普曾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向皇帝建议,治理地方要“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提出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A.杜绝官员贪腐B.提高皇帝地位C.增强地方权力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宋初,宰相赵普曾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向皇帝建议,治理地方要“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提出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
2.(2020-2021·广东·期中试卷)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派遣文官担任地方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可知,宋太祖任用文臣治理地方。
宋代建立后为改变之前藩镇割据的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是加强中央集权,A项不符合史实,不是削弱而应该是废除。
BC项是加强专制主义的措施,即加强皇权的措施,与文臣、武臣无关。
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有效防止了地方武臣割据现象,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正确。
故选D。
3.(2020-2021·山东·期中试卷)宋代在与辽、夏、金的长期战争后往往以送“岁币”的方式议和,最终被蒙古族所灭。
然而,宋代在文化上却成就辉煌,宋词光耀千秋,书法名家辈出。
由此观之,宋代()A.非常屈辱B.重武轻文C.重文轻武D.以文驭武【答案】C【解析】由“宋代文化上却成就辉煌,宋词光耀千秋,书法名家辈出”可知,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宋代注重文教事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但宋代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导致宋代最后被蒙古所灭,C符合题意;非常屈辱与题干的文化成就不符,排除A;重武轻文与宋代政策不符,排除B;以文驭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故选C.4.(2020-2021·福建·期中试卷)某节历史课上,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着“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统治状况()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北宋统治者为了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重演,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如“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重文轻武”是指抑制武将,提高文官的地位,“强干弱枝”是指将各地方军强壮之人都编入禁军,“守内虚外”是对外从进攻转为防守,把主要力量转向对人民的防范与镇压,这些举措有利于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但是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局面,故D正确,ABC排除。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已拍成多个版本的电视剧,剧中人物的身份比较复杂,如吐蕃王子、西夏公主、大理段誉、契丹人乔峰、宋人虚竹等。
据此判断与该剧故事有关的是()A.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B.唐朝的繁荣与开放C.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D.金与南宋的对峙2.《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下列图片与所记载的内容一致的是()A.白塔寺B.司南C.鸡鸣驿D.火铳3.《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材料中“与都省为表里”的“都省”指的是:A.中书省B.枢密院C.三司D.宣政院4.元朝的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B.忽必烈C.努尔哈赤D.阿保机5.与下图所示科学家沈括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对应的一项科技成就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C.印刷术广泛传播D.火药广泛用于军事6.下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B.北方人口比例越来越小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北方战乱使人口减少7.《清明上河图》(见下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至宝,普通百姓根本无缘一睹真容,现藏于故宫。
该画()A.作者是明清时期的著名画家B.以中日关系为题材,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C.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8.下图是一幅描绘南宋时期乡村货郎形象的绘画作品。
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一致的是()《货郎图》(局部)A.都市生活便利B.市民阶层壮大C.民族关系和睦D.商业贸易兴盛9.文物是物化的历史,迄今为止,在我国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年代最为久远的珍品是()A.东阳卢宅B.金华天宁寺C.金华八咏楼D.武义延福寺10.人口南迁给江南经济发展带来了()①大量的劳动力;①先进的生产工具;①先进的生产技术;①优越的地理环境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11.《资治通鉴》载:(西晋灭亡后)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附答案)

七下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A.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B.在边境重地设立藩镇节度使C.分化相权,强化君权D.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以强干弱枝2.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匈奴、契丹B.匈奴、女真C.吐蕃、女真D.吐蕃、契丹3.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
”材料表明()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B.江南地区的开发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D.闭关锁国的危害4.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产生于商业纠纷中B.是印刷技术进步的产物C.是民间交易的凭证D.只在少数富人之间流通5.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6.著名学者孙伟祥认为,“宋辽之间的澶州之战,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两个兄弟之间的纠纷,况且30万‘岁币’只是北宋两个县的收入,伤不了筋骨。
……不仅换来了近百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该学者认为澶渊之盟()①为宋朝赢得了和平的环境②促进了宋辽经济的发展交流③岁币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负担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A.东京B.临安C.应天D.建康8.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②辽③金④西夏⑤元朝A.①④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9.《宋史•岳飞传》记载:“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12~13课包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三[检测内容:第12~13课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面的这幅古画描绘了北宋东京城内,演出杂技、说书、唱曲等娱乐活动以及杂货零买和提供酒食之处。
图中的说书人讲得眉飞色舞,而听众听得聚精会神。
这种地方在当时叫)A.瓦子B.酒肆C.鬼市D.邸店2.穿越时光隧道,你来到宋代。
过春节时,你会遇到的情况有()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②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3.“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可能发生在()A.秦都咸阳B.汉都长安C.隋都长安D.宋都开封4.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最早出现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5.“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句中,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见到陌生人的情景。
这种清新自然且栩栩如生的描写出自()A.王昭君B.武则天C.文成公主D.李清照6.有一本史书,历时19年编撰而成,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
该史书是()A.《史记》B.《资治通鉴》C.《大唐西域记》D.《窦娥冤》7.唐以前“歌舞不相合,歌者不舞,舞者不歌”,自唐始歌者与舞者才稍稍相合至“元人造曲,则歌者舞者合(为)一人,谓之杂剧”。
可见,杂剧()A.出现于唐朝以前B.延续了歌舞相互分离的特点C.流行于盛唐时期D.是对歌舞艺术的沿袭与创新8.下列人物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有()①马致远②郑光祖③王实甫④白朴⑤李清照⑥关汉卿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④⑥9.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
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①造纸术②活字印刷术③雕版印刷术④转轮排字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0.转轮排字盘(如图)的发明,提高了活字印刷的排字效率,是排字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七下历史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
这体现的宋朝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政策B.重武轻文政策C.重文轻武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2.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A.宰相 B.通判C.转运使D.枢密使3.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回纥D.匈奴、回纥、吐蕃4.“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5.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阿保机——契丹B.元昊——西夏C.阿骨打——金D.铁木真——辽6.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A B.B C.C D.D7.明朝人文征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遗遇:“千城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9.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里的“匈奴”指代的是A.女真统治者B.突厥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10.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B.北方战乱频繁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融合加强11.“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A.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B.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12.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都护府B.理藩院C.宣政院D.市舶司13.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试卷(含解析)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 )A. 夏朝B. 秦朝C. 唐朝D. 元朝2.元朝时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分管全国军事事务的是( )A. 太尉B. 枢密院C. 御史台D. 禁军3.元朝时,直属中央的中书省管辖,被称作“腹里”的是( )①山东②山西③河北④河南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中央王朝在历史上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是在( )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5.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下列政权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的是( )A. 西周B. 秦朝C. 元朝D. 南宋6.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7.元朝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一份重要遗产。
以下对这份遗产叙述正确的是( )A. 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B. 创新了中央官职的设置方式,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C. 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统治D. 实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州政府的分权,使地方州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8.对西藏加强管辖,并使之成为正式行政区的是()A. 汉朝政府B. 唐朝政府C. 宋朝政府D. 元朝政府9.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
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建立了蒙古政权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③灭掉西夏政权④在中央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④10.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有效管辖,元朝时设立的机构是( )A. 宣政院B. 御史台C. 澎湖巡检司D. 枢密院二、非选择题11.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相对应的名称:A(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________B(都城):________。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
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评价的古代帝王是( )A.隋文帝杨坚B.唐太宗李世民C.宋太祖赵匡胤D.元世祖忽必烈2.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控制对军队的调动B.保持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D.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3.下表所示情况( )时期开宝(968—976年)至道(995—997年)天禧(1017—1021年)庆历(1041—1048年)宋朝军队数量37.8万66.6万91.2万125.9万A.体现了重文轻武政策B.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问题C.导致了民族政权并立D.加强了中央集权4.据史料统计,北宋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
宋朝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
据此可知,宋朝实行的国策是 ( )A.重文轻武B.科教兴国C.重农抑商D.休养生息5.王老师在历史课上画了一幅思维导图(如下),他的教学主题是 ( )A.民族政权的并立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开放的时代D.封建制度的没落6.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从这首诗歌中可以了解到的信息包括( )①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②印证了当时杭州的繁华、江南的富庶③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④北宋时期,南方农业有很大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在国内外市场同时得到开拓、商业规模远远超越前代的情况下,原先具有神奇魅力的铜钱这种交换手段,因其分量重又价值低而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北宋前期的川蜀地区率先登上商品交换的历史舞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附答案+详解):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35分钟】一、选择题(15题,共60分)1.北宋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而设置分权的官员是A.宰相B.通判C.转运使D.枢密使2.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回纥D.匈奴、回纥、吐蕃3.宋朝时,任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这体现出宋朝A.重本抑末B.重武轻文C.重文轻武D.重农抑商4.“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5.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
”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
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西夏②辽③金④蒙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7.下图便签记录的信息,反映的内容是A.契丹建国B.党项族的勃兴C.女真族的崛起D.蒙古族的兴起8.“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A.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B.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9.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都护府B.理藩院C.宣政院D.市舶司10.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以下事迹属于成吉思汗的是()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C.先后灭西夏、金、南宋,统一中国D.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11.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12.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
七年级历史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国国家产生的标志是()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建立C.西周的建立D.东周的建立2. 下表为商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内容可能是()朝代名称建立时间开国君主末代君主重要事件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纣A. 长平之战B.盘庚迁殷C.涿鹿之战D.国人暴动3.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
据此可知,分封制()A.强化了诸侯权力B.扩大了统治范围C.加速了西周灭亡D.确立了君主专制4.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结合此文可知,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外族入侵B.势力扩大C.人民反抗D.残暴统治5.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这里的“鼎”属于()A.礼器B.兵器C.酒器D.炊具6. 利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
这反映了西周青铜器()A.制造工艺高超B.有重要的史料价值C.分布范围较广D.种类丰富,数量众多7. 通过甲骨文字形举例表,可以发现甲骨文()A.字形不具延续和传承性B.最主要的造字法为假借C.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D.文字载体多数是青铜器8. 《管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其中提到,农夫必须有铁制的耒、耜、铫(yáo,古代的一种大锄),女工必须有针和刀,制车工必须有斤、锯、锥、凿,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
材料表明当时()A.铁器广泛应用B.战争非常频繁C.牛耕得到推广D.青铜不再使用9. “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搭配没有联系的是()A.女真族一完颜阿骨打B.蒙古族一松赞干布C.契丹族一耶律阿保机D.党项族-元昊2.建立与宋并立的辽、西夏、金政权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C.党项、女真、鲜卑D.匈奴、鲜卑、吐蕃3.交子的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农业生产出现新气象B.手工业生产兴旺发达C.商品贸易空前繁荣D.印刷技术世界领先4.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5.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6.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A.赵高B.李林甫C.秦桧D.杨国忠7.《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之一,郭靖和杨康是小说里面的两个重要人物。
你知道他们的名字与下面哪一事件有直接的联系A.西夏建立B.金灭北宋C.澶渊之盟D.元朝建立8.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开始于A.夏朝B.西周C.秦朝D.元朝9.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台湾府C.琉球巡检司D.台湾巡检司10.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A.北宋与金的争战B.南宋与辽的争战C.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11.下图所示民族建立的政权是A.辽B.北宋C.西夏D.金12.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
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A.澶渊之盟B.靖康之变C.宋金和议D.南宋灭亡13.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A.都护府B.市舶司C.中书省D.宣政院14.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历史故事会上,一组同学讲述了某位历史人物的三个典故:“扳倒井”“衮龙桥”“杯酒释兵权”。
他们还可讲述的关于这位人物的典故是()A.黄袍加身B.澶渊之盟C.靖康之耻D.岳母刺字2.据《宋史》统计,宋朝宰相133名,其中科举出身的123名。
州县长官也由文臣担任。
据此可知,宋朝政治的特点是()A.分化事权B.君主专制C.重文轻武D.中央集权3.王安石变法期间,仅河东路9州26县就治淤1.8万顷,使大量荒地变成良田;全国水利工程数量大大增加,得益的灌溉民田达到3600多万亩。
这表明王安石变法()A.促进了北宋农业的发展B.改变了北宋的积弱局面C.扭转了政府的财政危机D.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4.位于河南省濮阳城内御井街西侧的回銮碑是“澶渊之盟”的见证。
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5.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在进行“辽、北宋、西夏、金与南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项目化学习时,绘制了如下四幅政权并立示意图。
你认为正确的是()6.由于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因此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这说明宋朝()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兴盛C.商业贸易的繁荣D.文化生活丰富7.唐代繁荣的陆路东西贸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唐的政治势力退出中亚而陷于衰落。
南宋建立后,国家的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海外贸易成为南宋对外物质交往的主要途径。
材料的主旨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B.陆路贸易的阻断C.海外贸易的兴盛D.贸易路线的变化8.名篇佳作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表达了文人内心的愿望。
下面两首词表达的共同心愿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阿保机B.元昊C.赵构D.苻坚2.关于五代十国的实质,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末以来潘镇割据局面的延续B.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C.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发展D.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3.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与这句诗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杨坚B.李世民C.赵匡胤D.忽必烈4.下列有关宋辽议和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议和的背景是北宋军队在澶州之战中遭到失败B.宋辽议和的内容是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岁币C.宋辽议和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澶渊之盟D.宋辽议和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5.郭靖和杨康是金庸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来源于灭掉北宋政权的“靖康之变”。
灭北宋政权的是( )A.西夏B.蒙古C.辽D.金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该词反映的史实是( )A.宋军抗辽B.宋军抗金C.宋军抗元D.宋军反击西夏7.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南宋开始B.1141 年宋金达成协议C.郾城大捷D.南宋收复建康8.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图片,他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宋代政权巩固B.宋代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商业繁荣D.宋代农业发展9.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材料反映了宋代( )A.商业贸易的繁荣B.手工业的兴盛C.农业的发展D.文化的昌盛10.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有一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测试卷一、选择题(45分)1、建立西夏的党项族首领是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铁木真2公元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的杰出首领是A阿保机B忽必烈C努尔哈赤D阿骨打3、下列内容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相符的是A统一蒙古各部B率兵灭亡西夏C建立蒙古政权D结束了蒙古各部落间的混战4、定国号为元的蒙古统治者是A忽必烈B窝阔台C察合台D铁木真5、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舍生取义的是A岳飞B文天祥C陆游D辛弃疾6、元朝时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是A东京B临安C大都D南京7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在地方设立A郡B县C中书省D行中书省8元朝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不包括A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B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C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已同汉族融合D一个新的民族——蒙古族开始形成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A我国北宋时期的四川B我国北宋时期的东京C我国南宋时期的四川D我国南宋时期的临安10南宋的都城是今天的A苏州B杭州C南京D西安11两宋政府设立的市舶司,其主要职能是A管理对外贸易B监督船舶制造C管理国家财政D管理少数民族事务12、元朝时来华居住十几年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自A英国B意大利C西班牙D葡萄牙13、西藏在下列哪个朝代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14两宋时期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引自A菲律宾B南美洲C越南D印度15、宋朝时人们如果出门在外,需要住宿的地方应去A邸店B瓦子C勾栏D柜坊16、《史记》是一部()历史巨着A编年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17、《窦娥冤》的作者是A关汉卿B王实甫C白朴D马志远18、元代最着名的画家是A展子虔B吴道子C张择端D赵孟頫19、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A司南B地动仪C浑天仪D指南针20、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A隋朝B唐初C唐末D北宋21.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22.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B.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C.北宋答应给辽“岁币”D.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23.宋朝既是造船业发达的城市,又是着名的港口城市的是A广州、泉州B广州、临安C开封、临安D泉州、临安24.女真族是唐朝时期的(???)A.突厥???B.回纥???C.南诏???D.黑水靺鞨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测试试卷
七下历史第二单元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右书中的主角是
A.石守信
B.赵匡胤
C.赵构
D.阿骨打
2.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
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
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
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
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
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
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3.他(见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11月
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他
来自下列的哪个民族呢?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突厥
4.下面是唐──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②③④①B.③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④③②
5.右图所示的事件(澶渊之盟)发生于下列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A.宋太祖
B.宋钦宗
C.宋真宗
D.宋高宗
6.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
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
7.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
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行省 D.宣政院
8.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
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上述材料说明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9.百度百科:交子,是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发行的货币。
初始发明人为成都知府张咏。
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
那么,它出现于下列哪个朝代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唐朝
10.我国至今一直延用的县、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分别是在
A.秦朝、元朝 B.夏朝、唐朝 C.商朝、汉朝 D.西周、秦朝
11.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元朝”,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A B C D
12.忽必烈创设的宣政院除了负责管理全国的宗教事务还负责监管下列哪个地区?
A.西域
B.西藏
C.台湾
D.蒙古
13.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A.忽必烈
B.铁木真
C.阿骨打
D.阿保机
1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15.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表现的是
A.建立起地方监察机构 B.突破了“市”的时空限制
C.创制了木活字和铜活字 D.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词”
16.在右书中最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A.秦王扫六合
B.汉武帝大一统
C.贞观之治
D.澶渊之盟
17.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
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你知道下面这首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谁吗?
A.辛弃疾
B.李清照
C.关汉卿
D.苏轼
19.《清明上河图》是哪位画家的传世名作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仲景 D.张择端
20.2011年6月1日,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分别珍藏海峡两岸多年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展览。
下列画家及作品与黄公望同一时代的是
A. 顾恺之《洛神赋图》
B.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C.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D.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二、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
题号21 22 23
25 26
24
答案
21.元朝时民族融合不断发展,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22.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3.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24.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制瓷中心,其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美感。
25.《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6.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他写的《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长安的繁华景象。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27.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28. 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_________,加以管理。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烧制的_________,给人以别样的美感。
29.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末年,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是在时期。
四、材料与问答(共18分)
30.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是哪个政权的抗金名将?他在什么地方大败金军?
(2)图2是哪一个著名人物?请写出他流传千古的一句名言?
(3)图3是哪个政权的疆域图?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上述引文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抗元将领?
(2)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3)材料二中表明两宋时哪两个城市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2.阅读下列材料:
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活烧硬,成为陶字。
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
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
(2)根据材料指出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
(3)此项发明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ACDC BBCAA
11-20 CBBDB DBDDD
二、判断题
21-26 ABABBB
三、填空题
27.阿保机阿骨打
28.市舶司冰裂纹瓷器
29.唐朝宋元
四、材料题
30.(1)南宋,郾城
(2)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元朝,实施行省制度,都城是大都,西藏由宣政院管辖。
31.(1)文天祥南宋
(2)经济重心的南移。
唐朝中后期,南宋
(3)苏州湖州
32.(1)活字印刷术毕升;
(2)省时、经济;
(3)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