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 美术_立体的画面

合集下载

三年级美术下册立体画面教案

三年级美术下册立体画面教案

很高兴为大家介绍三年级美术下册立体画面教案,这对于学生们的美术技能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增强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立体画面的表现方法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的协调性,让学生们在创作中能够更加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立体画面的表现方法,如透视法等。

2.能够理解和运用不同元素之间的协调性,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二、教学内容1.复习二年级所学知识,如画面的构成元素,色彩、形状等基础知识。

2.介绍不同的立体画面表现方法,如利用透视法、阴影表现法等。

3.运用不同的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等,协调画面。

4.学习使用不同的画笔和颜料,在画面上进行运用。

三、教学流程1.复习二年级基础知识,让学生们回想起所学内容。

2.利用图例等方式,向学生们介绍立体画面的表现方法,如透视法等。

3.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实例,让他们自己进行创作,并指导他们如何使用不同的元素来协调画面。

4.布置练习作业,批改作业并提供反馈。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练习作业的方式,鼓励学生们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2.实践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实际练习,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画面构图和颜色搭配的美妙过程。

3.互动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们的不同想法和意愿,进一步指导他们的绘画技巧和思想。

五、教学评估1.通过练习作业的批改,评估学生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竞赛度。

2.通过作品展示和综合素质评估,衡量学生们在创作和审美方面的进步和成长。

3.通过课堂表现和交流,评估学生们的积极性、参与度和文字表述能力。

三年级美术下册立体画面教案是一门很有价值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们提高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在学习上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不同的美术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师们需要注重引导和指导,确保学生们真正地掌握所学内容。

线条构成的艺术奇迹: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美版第3课

线条构成的艺术奇迹: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美版第3课

线条构成的艺术奇迹: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美版第3课艺术是人类表达自己内在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带给人们恢复身心健康的愉悦感。

在三年级下册美术课中,我们学习的是“线条构成的艺术奇迹”,通过这一课程,我们将深入探究线条对于艺术构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线条的运用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门课中,我们通过幼儿儿童喜欢的讲故事方式,引导他们认识线条这个概念。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线条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在讲解线条的特点和分类后,通过一系列的三维结构线条练习,提高孩子们对线条的感知和掌握能力。

在基础打好后,我们开始进入不同媒材的实践环节。

在纸上画线条是最基础的线条实践,但如何通过线条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形态和人物的联系,就是十分考验美术创造力的内容了。

在这一环节,我们先通过名家经典人物画来学习线条表现形态和情感。

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参观博物馆、画展等,让他们去感受作品中线条所表达的情感和形态。

同时,在可塑性更加强的黏土、泥塑等材料上进行线条练习,极大提升了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让孩子们在手工制作的过程种中,加入线条来表达、塑造自己的作品。

到了更高阶段,我们也会引领孩子们进入建筑和设计领域,通过空间线条来塑造建筑风景,让孩子们了解到线条在建筑设计中的巨大作用。

在整个课程中,线条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线条的种类、表现和形态因素都次课程中涵盖,而且线条在艺术中创造奇迹的作用也得到了扩展。

线条的应用也融入到不少领域,让孩子们不仅学会艺术,也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创造性思维。

总体来说,线条构成的艺术奇迹是一门开拓孩子们想象的美术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孩子们创造新的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这一课程,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线条的含义和功能,也更易于体验、发挥创造力。

立体观感美术教案:利用有趣的形式,带领学生对不同构成形态的立体感进行理解。

立体观感美术教案:利用有趣的形式,带领学生对不同构成形态的立体感进行理解。

立体观感美术教案:利用有趣的形式,带领学生对不同构成形
态的立体感进行理解。

立体观感美术教案的关键在于利用有趣的形式,通过不同的视觉和手工技巧,引导学生对立体感的认识和理解。

这个过程的核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构成形态之间的差异,学会如何通过一些基本的技巧将它们转化为不同的表现形式。

立体感是指在画面或物体中巧妙地表现出物体的三维感,使其具有深度和立体感。

立体感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例如,透视、消融、叠加、重复、对称等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体感,教案中必须要包含各种形式的视觉和手工技巧,如画线、填充、构造、组合等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立体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

例如,可以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观察和记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学习,激发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可以通过采用比赛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到比较和竞争的氛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立体观感美术教案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立体观感美术教案中的有趣形式和互动交流使得学生不再受到传统教育方式带来的沉闷
和疲惫。

这种教育方式完全符合现今社会对于创新性,创造力和领导力的需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有益。

因此,立体观感美术教案是一种非常有价值和创新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立体感的构成形态,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未来,推广这种教育方式将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受益于这种教育方式,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立体的画面美术教案

立体的画面美术教案

立体的画面美术教案立体的画面美术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立体画面以及浮雕的艺术特点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身边的彩泥作为材料,将其加工成立体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通过彩泥来塑型,进行浮雕的创作。

教学策略:本课选择了立体画面作为教学内容,适合于三年级学生从低年级“平面表现”向高年级“立体表现”过渡期间的身心特点。

纸张的立体造型,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接触,对于浮雕,因为我校有开设仿酥油花的黏土校本课程,所以学生对此也有一些了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作出美观、有创意的立体作品。

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尝试发现──欣赏探究──分析演示──欣赏提升──联想创作”几个教学环节,通过尝试、探究、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制作立体画面的要点和制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出示两件作品,绘画和立体作品,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教师小结,引出浮雕极其特点,并引出课题——《立体的画面》。

4、出示课件图片——浮雕的作品《九龙壁》等请学生欣赏,结合生活中的立体画面,请学生说说立体的画面怎样制作?师生共同交流方法。

二、知识新授1、剪切法2、折叠法3、卷曲法4、雕刻法5、捏塑法(今天重点学习此种方法)6、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下这种立体的画面创作呢?师生共同欣赏这些方法制作的作品,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

7、教师演示捏塑法:(1)出示彩泥,纸盘,白胶等工具,这些东西你们都带齐了吗?这节课晁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用这些材料制作一张立体的画面吧?(2)教师演示制作步骤:(投影演示)在纸盘上绘制出你想做画面的草图。

(注意画面要饱满)用揉,搓,压等方法将彩泥做出需要的造型。

(注意颜色的搭配)用白胶拼贴在纸盘中,注意提醒孩子,要先帖远处的,再贴近处的。

第12课 立体的画面-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2课 立体的画面-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2课立体的画面-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立体的概念。

2.能够通过学习形体和空间关系,通过简单造型表现立体感。

3.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常用绘画材料和色彩基础知识。

二、教学重点1.立体概念的介绍。

2.形体和空间关系的学习。

3.简单造型表现立体感的实践。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具有立体感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讨论。

比如:盒子、球、圆柱等。

2. 知识讲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立体的画面。

在讲解中,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立体感强烈的画作,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立体感,从而对立体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对于形体和空间关系的学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比如水杯、书、笔等。

2. 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

3. 让学生模仿这些物体的形状,画出简单的图形,并表现出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

3. 练习实践在进行练习实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物品,进行仿造,表现出它们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具体实践步骤如下: 1. 学生选择器材,比如彩纸、颜料等。

2. 让学生按照自己对物品的感知,画出简单的形状。

3. 通过加深、加粗画线、浓淡变化和阴影表现,模拟出物品的立体感。

4. 总结归纳对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对于立体画面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总结归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绘画作品,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表现立体感。

由于是初学阶段,对于形体和空间关系的理解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

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注重形体和空间关系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湖南版(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全套PPT课件(247张)

湖南版(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全套PPT课件(247张)
返回
这位老爷爷玩偶,除了用到蛋壳制作 外还用到什么材料呢?
眉毛、胡子 胡子 衣服 拐杖
出★
有丰
趣富
卷筒纸 的 的
蛋材
壳料
毛线 偶 , 人能
!帮

彩纸



蜡笔
返回
分别说说这些小玩偶都用了哪些材料来 制作?你觉得材料运用得够巧妙吗?
返回
巧妙利用身边的材料
瓶盖
小礼帽
蛋挞盒
遮阳帽
包装袋
裙子
返回
学习活动: 巧妙利用各种材料,
泥板成型法较为自由,不需要很多工具便可成型, 是一种能很好地体现个人创意的陶艺成型方法。
学习体验
返回
第10课 拼泥板 活动一
请同学们动手捏一捏、拍一拍、做一做、玩一玩。
学习体验
返回
第10课 拼泥板 活动一
制作泥板是泥板成型的第一步,要制作一块好的 泥板可以采用手压法、滚压法、拍打法······
造型表现
返回
风的方 向有什么不 同吗?
返回
这幅画主要通过什么来表现风 ?
风真是变化莫测,有时温柔,有时霸气。虽 然我们看不见它,但却能用画笔抓住它。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学习活动: 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
象画一幅与风有关的画, 注意画出风来了的感觉。
返回
作业要求
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画一幅 与风有关的画通过描绘物体形 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 表现对风的感受。
造型表现
返回
第10课 拼泥板 活动二
学习活动二: 运用切割、拼接等方法,将多块泥板拼接成一个独 特的形象。
返回
返回

三年级美术下册《立体的画面》PPT精品课件,共21页

三年级美术下册《立体的画面》PPT精品课件,共21页

02
准备一张背景色的纸,放在最下面,根据
自己的纸贴画背景的不同,进行选取。
二、确定主题,构思立意
勾画草图,确定色调
3.选择材料,剪裁摆放
拼贴组合,调整完成
纸贴画作品
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画作品
纸贴画作品
展开想象力,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并说一说创作思路
小组作品展示与评述
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
作业
➢尝试用不同废旧材料制作立体的画面 ➢寻找生活中更多的立体画面


➢叠加、拼贴等方法
如何对材料进行加工?
纸 : 剪、折、拼、贴 橡皮泥: 揉搓不同形状、拼接
立体的纸贴画
➢ 纸贴画用多色纸(带有各种颜色、明暗、肌理的纸,如瓦楞纸、卡纸等)制作。 ➢ 纸贴画通过构思,组合,运用精细的剪工和拼贴工艺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具
有色彩丰富,明暗调子,光影透视的三维立体空间,具有各类画种的特点。
纸贴画作品欣赏
纸贴画制作步骤
01
材料准备
准备好工具,根据我们制作的纸贴画的图 案,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张即可。剪刀、胶 水、笔。
03
拼贴、调整
根据需要剪成不同的形状,用胶水将地面黏贴在背景 色的纸上合适位置即可。也可以先放在上面,看看合 不合适,等待整体图案出来后,在一起黏贴,以免设 计错误。
确定主题、图案材料的安排
《立体的画面》
浮雕作品欣赏
人民英雄纪念碑
昭陵六骏
浮雕的定义
➢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叫做浮雕。浮雕是雕塑 与绘画结合的产物,是半立体型雕刻品。
➢ 根据形象凸起的高低程度不同,又分为高浮雕和 浅浮雕。
生活中有哪些是浮雕作品呢?
➢平面
哪些可以作为制作立体画面的材料?

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4课《立体的画面》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4课《立体的画面》教学设计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立体的画面。
3.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再创作能力。
教学思路
在上节课认识了浮雕的基本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拓宽视野,拓展设计思路,将多种材料运用到浮雕制作的过程中,并将作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发现身边各种可利用的手工制作材料,并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感受浮雕作品的美感。学生不仅仅获得了学习的兴趣,还体会到自己制作立体画面时带来的喜悦之情。
自评: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你的作品怎么样?还可以怎么修改?
他评:还有哪位同学说说你喜欢哪件作品,你认为谁的作品最值得大家学习?或者想评价一下哪件作品?请大家大胆的说说理由。
师评:在这些作品中,老师觉得……每一件作品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能够从美术的审美角度评价浮雕的艺术之美,并在作品欣赏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创作思路,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从本节课的学生反应来看,教师在下一步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抓住美术学科生活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发散思维,真正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活动,从而也能更好的达成课堂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对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教学反思与改进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立体的画面》
课时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第14课《立体的画面》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三年级属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过度的阶段,教材选用立体的画面作为教学内容,适合于三年级学生从低年级“平面表现”向高年级“立体表现”过渡期间的身心特点。通过对前一课《彩线贴画》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用材料表现画面中点、线、面的方法,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材选择了《中国古铜镜》、《古希腊银币》和山西大同九龙壁三件浮雕作品以及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手工作品为欣赏图例,旨在让学生欣赏浮雕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创作立体画面的兴趣,获得对雕塑艺术的感性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进度表
第6课多彩的梦
2
清明节假
第7周
4.08—4.14
第7课变幻无穷的形象
2
第8周
4.15—4.21
第8课未来的建筑
第9课 难忘的朋友
2
第9周
4.22—4.28
第10课快乐的节日
2
第10周
4.29—5.05
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
1
劳动节放假
第11周
5.06—5.12
第12课多彩的窗户
2
第12周
5.13—5.19
4课时
3
第2课我们来下棋
1.了解棋的种类,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形象、生动的立体棋子,设计并绘制一张完整的游戏棋盘。
2.培养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和有条不絮的办事能力,并在活动中能尽情投入。
2课时
4
第3课生日快乐
1.学习人物画的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第19课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2
第19周
7.01—7.07
第20课认识图形标志
2
第20周
7.08—7.14
期末检测
2
教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目标要求
备注
1—2
第1课 森林王国
1.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加强学生的记忆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发掘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进度表
周 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教 时
备注
第1周
2.25—3.03

立体画面教案的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立体画面教案的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本文将针对三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计划进行详细介绍,其中重点着重于立体画面教案的设计和实施。

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立体画面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手法来创作立体画面。

2.教学内-立体画面的概念和特点;-立体画面的材料和工具;-创作立体画面的步骤和技巧。

3.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立体画面的构成要素;-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来创作;-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4.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立体画面的空间感知和质感表现;-帮助学生掌握立体画面的构成要素和创作技巧。

二、实施步骤1.热身活动让学生观察一些立体画面作品,了解立体画面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也可以让学生用纸板和颜料尝试模仿一些简单的立体画面作品,加深对立体画面的认识。

2.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立体画面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立体画面的构成要素和质感表现。

也可以展示不同材料和工具的用途和效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来选择和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具。

3.创作实践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分为几个不同难度的创作任务。

例如,可以先让学生用纸板和颜料制作一个简单的盒子,再让他们在盒子上实践一些立体画面的构成技巧,例如利用线条和形态感表现不同深度的空间关系。

还可以让学生在其他材料上尝试,如黏土、泡沫板、布料等,鼓励他们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4.总结反思当学生完成创作任务后,可以邀请他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体验。

老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评和指导,并鼓励学生收集和保存自己的作品,以备后续参考和交流。

三、教学评估在立体画面教学过程中,考察学生的主要指标包括:1.是否能够理解立体画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是否能够运用不同材料和工具来创作立体画面;3.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来创作。

可以通过出题目、口头回答、展示作品等方式来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

同时,老师也要注意评估学生的创意和表现方式,并鼓励他们在后续的创作中持续尝试和实践。

三年级美术摄影构图课件

三年级美术摄影构图课件

特写:是对被摄人物或景物的某一局部进行更为集中突出的再现。它比近景 的刻画更细腻、更具体。
第叁部分
艺术创作光线的造型效果来自• 1、逆光。又称背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后方。 能使被摄体产生生动的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 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与空间感。
• 2、顶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上方,如中午的阳 光。
• 3、脚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方,自然界常见于 水面的反光。
1、逆光
2、顶光
3、脚光
第肆部分
总结拓展
光影的运用
• 光不仅照亮了真实存在的物体,同时也产生了虚幻朦胧的影子。 在很多出色的摄影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摄影师是如何巧妙地运 用光和影,拍摄生动活泼、美伦美涣的照片
• “慈母手中线
• 西垂的落日散射着最后一缕阳光,年迈的阿婆还在专心地理着线, 全然没有注意到摄影师的存在。古色古香的大门映衬着阿婆辛勤劳 作的身影,虚与实,明与暗,光与影互相呼应,使画面充满了慈母 浓浓的深情,使每一位身处他乡的游子不免触景生情。
摄影构图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课件
第壹部分
情境导入
不同摄距的画面效果
• 拍摄距离的不同,会带来画面的不同效果,不同的景别具有不 同擅长的表现效果。一般分以下几种:
• 远景 • 全景 • 中景 • 近景 • 特写
第贰部分
探索新知
远景:被摄景物范围广阔深远,擅长于表现景物的气势,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强调景 物的整体结构而忽略其的表现。
全景: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擅长于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极其所处的环境特点。相对来说, 全景比远景有更明显的立体效果。
中景:被摄景物范围介于远景和全景中间,擅长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 的关系,以情节取胜。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2)如果将这个瓶子换个方向看,又会使你联想到什么?(师指生回答)2.引导学生自我尝试,小组交流观察物品想象所得。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可以用来创造的东西,只要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就可以创造出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艺术形象作品。

通过课前的预习收集,今天同学们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物品,现在请将你们带来的物品举起来,让大家互相看一看。

(1)观察体会物品的形象:看一看,想一想,你的物品的外形像什么?如果将你的物品换个角度看,它又像什么?(引导学生个人自我观赏,同桌相互交流感受,师指生回答)(2)小组讨论,如何添加:说一说自己将如何把物品变成新形象?怎样添加才使所变的形象更加生动有趣呢?同学们,通过对你所带来的物品外形的不断观察,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品可以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有趣的形象,其实,同一种物品也可以变化出多种有趣的形象。

那么,你将如何进行添加,使这些形象变的更加生动有趣呢?现在,请把你的想法与小组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一下,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小组讨论,交流感受)二、指导作画,想象创新1.指导学生依据物品形象特征,用线描画出基本形。

(师示范讲解、课件演示绘画过程)通过不断的观察、讨论,知道了怎样根据物品的基本形进行大胆地想象,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有趣的形象,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设计添画呢?首先我们要依据物品的外形进行写生,直接勾画出物体的轮廓,然后依据轮廓添画适当的内容,接下来可以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和添画相关的背景,使整个画面形象突出、构图饱满。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幅图,其实,这幅图也是告诉我们如何进行添画的整个过程。

(师示范讲解、课件演示绘画过程)2.引导学生依据写生画,想象添画创作新形象。

通过老师的演示讲解,同学们知道了绘画的全过程,现在我们来看看今天的作业要求。

(课件演示)作业要求:(根据各自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星级的作业要求)一要按照物品形状画出外形轮廓,使形象生动。

二要根据所画轮廓添画适当内容,使形象奇特。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4《立体的画面》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4《立体的画面》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4《立体的画面》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三年级美术教育中的第十四课,具体内容为《立体的画面》。

主要讲解画面的透视和立体感。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视觉固有模式和透视原理,并运用在自己的画作中。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以下内容:1.利用线条和色彩构建透视效果2.掌握画面的深度感和立体感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表现能力2.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欣赏美的东西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自觉备课习惯。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下:1.学习观察三维图案,并按照透视原理进行绘画,构建立体感。

2.进行创意绘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如下:1.进行立体图案的构建和表现。

2.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意识,进行自由创作。

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法:通过图示和实物显示教学内容,直观明了地让学生学习知识点。

2.示范演示法:引导学生一起跟着老师的动作和步骤进行实践操作,以加强学生的掌握能力。

3.体验式学习法:在教学中提供学生丰富的实践体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知识点。

4.合作式学习法: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环节,通过群体讨论、协同完成课堂任务,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热身(5分钟)1.安排拓展性课堂,通过“一图一口诀”等方式预热课程。

2.让学生自由绘画,鼓励学生表现个性,展示作品。

学习、理解课程主旨(5分钟)1.教师简单陈述本节课的主旨,并重复强调课程目标和要求。

2.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立体画作,然后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构造方式和表现手法。

学习课程内容(15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透视原理、线条的表现意义和利用不同色彩表达近和远的距离感。

2.从实际的场景出发,例如教室、图书馆等,让学生绘制相应的图案,并进行透视演示。

练习、巩固知识(15分钟)1.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参考若干个特定物体或图案,运用已学内容进行透视和立体感的演练。

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第四课怎么画

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第四课怎么画

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第四课怎么画摘要本文将介绍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第四课中的画画技巧。

通过本文的指导,学生们将学会如何画一个简单而又美丽的风景画,包括描绘山、树、草地和天空的基本要素。

具体步骤将一一详细介绍,以帮助学生们充分理解和实践这些画画技巧。

介绍画画是一项有趣且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第四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画一个简单但具有艺术感的风景画。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技巧,学生们将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步骤1. 准备工作在开始画画之前,确保你有以下材料:•一张白纸•铅笔•彩色铅笔或彩色水笔准备好这些材料后,你就可以开始画画了。

2. 设定画布在纸上使用铅笔轻轻地画一个长方形,作为你的画布。

这将是你整个画面的边界。

3. 描绘山选择你想要描绘的山的形状。

用铅笔轻轻地在画布上画出山的轮廓线。

记住,山的形状可以有很多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创作。

4. 填充山的细节在山的形状内部,使用彩色铅笔或彩色水笔填充山的颜色。

你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色彩来增加山的层次感。

5. 描绘树木在画布上的山的旁边,使用铅笔画出几棵树木的形状。

你可以画直接立在地面上的树木,也可以画倾斜或倒下的树木。

不要忘记给树木添加细节,如树干和树叶。

6. 填充树木的细节使用彩色铅笔或彩色水笔填充树木的颜色。

你可以使用不同的绿色来描绘树木的叶子,以使其看起来更加真实。

7. 描绘草地在画布的底部,使用铅笔画出一条水平的曲线,代表草地的边界。

然后,使用铅笔在曲线上方画出一些小的曲线和弯曲的线条,以模拟草地的茂盛和自然感。

8. 填充草地的细节使用彩色铅笔或彩色水笔填充草地的颜色。

你可以使用不同的绿色来描绘不同的草叶,以使草地看起来更加生动。

9. 描绘天空在画布的顶部,使用铅笔画出天空的形状。

你可以选择画一个晴朗的天空、多云的天空或者日落的天空。

根据你选择的天空类型,使用适当的颜色填充天空。

10. 填充天空的细节使用彩色铅笔或彩色水笔填充天空的颜色。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 变幻无穷的形象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 变幻无穷的形象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 变幻无穷的形象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生活中变化万千的物体、景象等形象特点。

2.能够了解造型表现中的动态、静态表现方法。

3.能够用简单的线条、色彩等形式表现物体动态、静态的形象特点。

4.能够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活中变化无穷的物体、景象等形象特点。

2.造型表现中的动态、静态表现方法。

3.用简单的线条、色彩等形式表现物体动态、静态的形象特点。

三、教学难点1.用简单的线条、色彩等形式表现物体动态、静态的形象特点。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准备好需要使用的带有动态、静态的图片、色彩笔和纸。

2.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等带有动态、静态表现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或描述图片中的动态、静态元素。

2.教师出示鲜花、草地等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表达它们的形象特点。

3.引导学生认识一些表现动态、静态元素的方法,如线条的方向、色彩的明暗变换等。

3. 学习新知1.教师告诉学生,在画画时,表达生活中各种变化的形象特点就要学习运用各种表现方法。

例如画花,想表达它在风中摇曳的样子,可以运用风的吹拂,画出花枝随风摆动的样子。

2.教师出示有变化特点的物品,引导学生感受物品内在的动态、静态变化,例如拍照时的多张照片,从中寻找物品形象的动态、静态变化。

3.教师让学生画出表现物体动态、静态的形象特点的示例,例如画一张带有渐变色彩变化的天空,或画一张半开放的花朵,表达花朵在风中摇摆的动态特点。

4.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物品,要求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色彩等形式去表现物品的动态、静态特点。

2.学生们用铅笔画出形象的线条,根据物品的动态、静态特点去涂上色彩,表达它的形象特点。

5. 课堂总结1.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画出来的作品。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例如物品的动态、静态表现方法、简单的线条、色彩等表现方法等。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根据生活中物品的特点练习画线条、涂色等表现方法,并在下一堂课上展示出来。

三年级下美术说课稿-立体棋-赣美版

三年级下美术说课稿-立体棋-赣美版

三年级下美术说课稿-立体棋-赣美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三年级下册美术内容中的“立体棋”,在其它省市也有类似的教材,但此版本为赣州美术版。

立体棋是一种基础的手工技能教学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观察能力。

本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立体棋概述;2、材料准备和工具、器具使用;3、制作过程详解;4、评价考察。

二、教学目的1.掌握立体构图、拼装和运用基本技能,以丰富个人艺术修养水平;2.注重手工实践,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审美水平;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立体艺术的情感,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立体构图”概念,掌握“拼装”和“运用”的基本技能;2.学生掌握材料、工具和器具的使用方法;3.学生培养良好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意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教师在全面展示制作过程中对学生严格的安全教育;2.学生在制作中要遵循操作步骤,固定立方体,粘贴每个部位,符合立体构图和视角。

四、教学材料和工具教学材料1.彩纸、压纹纸、白胶、剪刀、尺、笔等。

教学工具1.制作模板;2.量尺子、直尺、三角尺;3.剪刀、涂胶棒、白胶、胶带、泡沫球、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互动问答等形式回顾前置知识,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目的和设计。

第二步:教师示范制作教师在课堂上现场制作立体棋,全面讲解每个制作步骤和技巧,并重点介绍制作立体棋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及制作和运用的基础技能。

第三步:小组合作制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每个小组按照教师讲授的步骤和技巧进行合作。

同时,教师在实际制作中点拨指导,在巡回检查中引导学生遵守安全规范,精心制作。

第四步:制作评价教师在全面检查后,对学生的立体棋进行评价和反馈,注重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其创造力和技能水平。

第五步:结课总结教师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技能和知识点等方面,讲解课程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创新,并结合课程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三年级下册美术立体画面教案整合

激发想象力:三年级下册美术立体画面教案整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依靠于计算机和等高科技技术。

但是,我们不应该忽视我们人类自身最大的优势——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和创造力的源动力。

开发和提升孩子们的想象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

这正是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三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立体画面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激发想象力的应用。

一、教师讲解让我们从教师讲解开始。

在教师讲解中,老师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生动的视频和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加了解立体画面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介绍不同立体画面的形式和构成要素,如直线、曲线、空间等要素,让学生对立体画面有一定的了解。

二、引导创作在学生进行立体画面创作十分重要,这一步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发挥,启发他们的创造力。

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验和观察出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立体画面。

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笔、画刷、蜡笔等工具进行创作。

三、现场练习除了教师讲解和引导创作,现场练习也很有必要。

在现场练习中,学生有机会直接操作工具,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和创作的挑战。

老师可以在现场指导学生的作品,帮助学生进行调整和提醒,存在问题可以及时的给予改正。

四、分享展示学生们将自己的创作进行分享和展示。

班级可以组织展示会,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创作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品评。

在展示过程中,老师可以将优秀的作品进行讲解和评价,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加强自身的创作能力。

想象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优势,而立体画面则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想象力的手段。

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创作、现场练习和分享展示等环节,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第14课 立体的画面-人教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4课 立体的画面-人教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4课立体的画面-人教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画面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制作立体画面的基本技巧;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构思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立体画面的特点;2.制作立体画面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合理运用色彩和造型,制造出立体感;2.如何处理好画面中的背景和前景关系。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立体画面,让学生接着上一节课学习的画面观察技巧,进行观察,观察完毕后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立体画面的概念和特点。

2.讲授1.立体画面的特点立体画面是指可以让人感觉到距离、位置、广度等方面的画面。

它需要通过使用透视、色彩等技巧来创造出一种立体感,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2.制作立体画面的基本技巧制作立体画面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巧,例如:–透视法:利用透视关系的变化来表现画面的深度,包括单点透视法、二点透视法、三点透视法等;–色彩对比法:通过对比色彩的明暗差别来表现物体的深浅关系;–线条法:运用线条的方向和粗细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3.实践1.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如何通过透视法和色彩对比法来制作立体画面,在制作过程中,重点强调处理好背景和前景的关系,保证画面足够有层次感。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进行实践,手工制作出立体画面,同时将学到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4.总结反思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进行互动和讨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制作一张立体画面,并要求考虑色彩对比和线条运用的问题。

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进行摄影练习,尝试通过照片表现一些有趣的透视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立体画面的特点和制作技巧,并自行制作了一张画面。

不过,在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来提高制作水平。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更加精细化的教学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下册重点难点解析三年级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学段的第⼀年。

如果说第⼀学段美术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体现在转换学⽣在幼⼉阶段的游戏性⾃我表现的意识,以及⽤什么样的⽅法可以顺利引导学⽣过渡到表达性⾃我表现的意识上,并在保持写⽣美术学习与表现的兴趣基础上,开始尝试不断运⽤适当的技能技巧进⾏表现的话,那么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学段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明显加重,在第⼀学段尝试观察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认识的分量。

所以,第⼆学段美术课教学的重点,是在努⼒保持学⽣美术学习与表现兴趣的同时,让学⽣运⽤并认识美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年级的两册教材书也正是针对这个重点设置课程的。

因此,能够在认识的前提下如何适当运⽤技能技巧是三年级整体教学的难点所在。

对⽐第⼀学业段的四册教科书和前⼀册教科书,从课程题⽬上就可以看出本册教科书在美术表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上适度加重的设课意图。

这样的安排是为了帮助学⽣从第⼀学段的“游戏性⾃我表现”逐渐过渡到有明确的⽬的指向的“表达性⾃我表现”⽽这特别需要多样且适当的技能技巧作为⽀撑,这也是作为学⽣必修的美术课所要达到的⽬标之⼀。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弯成只注重技能技巧的学科性课程,⽽应该时时刻刻遵循视觉性,实践性,⼈⽂性和愉悦性四个原则,以循序渐进的⽅式,结合学⽣的兴趣和⽣活经验,以美术创作的形式逐步融⼊。

为此,本册课程的第⼀课仍然延续了趣味性很强的题⽬形式,以便学⽣充满兴趣的进⼊学习状态,⽽其后的⼏课则直接点题,从题⽬以明显地看出其中⽓馁釜底抽薪美术学科内容。

第⼆学段是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关键学段,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巩固兴趣的基础上,丰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所以,本学段的学习要求中属于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词语较第⼀学段明显增加,但是这绝不意味着需要更多对知识的记忆,⽽应该理解为对更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技巧的认识,从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也可以看出,设计应⽤的课程较第⼀学段明显增加,其⽬的同样是让淡定⽣在学习实践中更全⾯地认识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