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安庆开发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
![安庆开发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428e15df18583d04964596e.png)
1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1.1声环境现状评价1.1.1声环境现状特点根据现场踏勘,安庆新城东区地块建设现状,主要分为建成区和未建成区。
建成区主要企业是位于西南部的安庆电厂,环境噪声源主要是:道路交通、企业设备声源;未建成区现状用地多为农田,间有市郊老峰镇和长风乡部分村庄建设用地,主要声源是既有道路交通噪声等。
1.1.2噪声现状监测1.1.2.1监测点位本项目为区域评价项目,现状评价的目的是了解整个区域的环境状况,同时考虑到新城东区内大部分区域尚未建成,因此本次现状调查根据区域建设现状,采用下列方法,设点实测:(1) 建成区区域声级:建成区主要集中在新城东区西南部的电厂区,对该区域声环境的调查主要参考网格法设点,区域每隔500m设一个监测点(测点避让道路、企业固定源)。
(2) 未建成区区域声级:未建成区地域广阔、功能单一,区域调查采用按功能区、均匀设点的方法。
在新城东区沿长江区域、新城东区东部铁路以南区域、新城东区东部铁路以北区域的农田空地、村落农宅等分别设点监测。
(3) 建成典型道路交通噪声:主干道一侧约1.5km设置1个测点(不足1.5km 道路设1点);选择区域内其他已建非主要道路3~5条各设1点。
具体监测点布置见图7-1。
1.1.2.2监测方法区域、交通噪声监测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 区域代表测点,测点位置位于企业厂界1m外、距离既有通车道路150m以远、1.5m以上高度。
在已建区域、未建区域农宅测点中各选1个测点连续24小时监测,其他各点分昼、夜时段监测,每次连续采样10min。
既有道路交通噪声测点避开道路交叉口100m以远、距离道路红线10m~25m 范围(监测结果中标明)、1.5m以上高度。
监测同时统计车流量(分大、小车型)或经过列车数量。
非主要道路各选1测点连续24小时监测,其他各点分昼、夜时段监测,每次连续采样20min。
1.1.2.3监测因子区域噪声、交通噪声:Leq、L10、L50、L90、SD。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41584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c.png)
2022年-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标准规定的风险筛选值时,应采取()措施。
A.严格管控措施B.安全利用措施C.可以忽略D.严禁使用该土壤【答案】 C2、建设项目(除线性工程外)地下水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可采用公式计算法确定,计算公式L=α×K×I×T/ne中一般α取()。
A.1B.2C.3D.4【答案】 B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点污染源调查内容不包括()。
A.排放量B.排污许可证编号C.排放形式D.受纳水体水质状况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A.6个水样B.3个水样C.2个混合水样D.1个混匀水样【答案】 D5、(2019年)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B.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C.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企业D.不适用于铜镍钴尾矿的管理者【答案】 C6、某企业北侧无噪声敏感建筑物,南侧厂界20m处有一村庄,企业厂界处建有2.6m高围墙,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B.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C.南、北侧厂界测点均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1.2m以上D.南、北侧厂界测点均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7、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某类污水中污染物类型=2,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8,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
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答案】 B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型商场室内噪声监测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B.铁路施工场界噪声监测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C.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监测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环境标准》D.农贸市场边界噪声监测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答案】 D9、(2016年)下列炉窑中,其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A.电石炉B.炼焦炉C.废物焚烧炉D.水泥回转窑【答案】 A10、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某改扩建的中型建设项目,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在其拟建地周围50m内有一居住村庄,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fca8e8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2.png)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标准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定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方法,是环境保护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能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些基本原理、评价方法和技术,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培养目标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
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立体整合,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增强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强调对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了解,使学生具备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的专业能力。
1、专业能力(1)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环境标准的意义及其关系,能根据相关政策、标准,确定评价参数指标及控制程度。
(2)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知识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格式和要求。
(3)初步具备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污染源的来源、性质及分类,污染源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工程分析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4)初步具备主要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大气、水、生态等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级方法、评价范围的确定;现状调查和影响预测的基本方法与内容;掌握常见推荐预测模式的计算。
HJ2.4-20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a5e0290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c.png)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9660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1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5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22337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7247.1 声学户外声传播衰减第1部分:大气声吸收的计算GB/T 17247.2 声学户外声传播衰减第2部分:一般计算方法HJ/T 90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HJ 884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噪声 noise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频率在20 Hz~20 kHz的可听声范围内)。
3.2固定声源 stationary sound source在发声时间内位置不发生移动的声源。
3.3移动声源 mobile sound source在发声时间内位置按一定轨迹移动的声源。
12 3.4点声源 point sound source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成反比。
任何形状的声源,只要声波波长远远大于声源几何尺寸,该声源可视为点声源。
3.5线声源 line sound source以柱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的平方根成反比。
3.6面声源 area sound source以平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不随传播距离改变。
实验十二校园声环境质量现状测定与评价
![实验十二校园声环境质量现状测定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2fee72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a.png)
根据实验结果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提高校园 声环境质量。
实验背景
校园声环境质量对师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随着城市噪音污染日益严重,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其声环境质量对师生的身 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
国内外对声环境质量研究的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声环境质量的研究日益重视,相关研究涉及声源分析、噪音传播规律、噪 音控制技术等方面。
污染。
建议学校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 高师生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噪音防 护意识,鼓励大家共同维护良好
的校园声环境。
建议学校加大对噪音污染防治的 投入,引进先进的噪音监测设备 和技术,提高噪音污染防治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校园声环境特点
校园声环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区域的环境噪声水平存在差异。例如,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噪声水平相对较低 ,而校园周边道路和建筑工地的噪声水平较高。
校园声环境监测
为了了解校园声环境现状,需要进行噪声监测。监测点应覆盖校园内的不同区域,包括教学区、生活区、 运动场等。同时,还需要对校园周边的噪声源进行监测,以便全面了解校园声环境质量。
评价指标
主要考虑等效连续A声级(Leq)和最 大声级(Lmax)等参数,以反映校园 内声环境的整体状况和主要噪声源的影 响程度。
评价方法与流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评价方法:采用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校 园内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声环境质量测定。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流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实验十二校园声环境质量现 状测定与评价
目录
• 引言 • 校园声环境现状 • 声环境质量测定方法 • 声环境质量评价 • 结论与展望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d1f2dbfc77da26925c5b0dc.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4-1995声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Noise Impact Assessment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导则规定了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其它建设项目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应参照执行。
本导则的基本任务是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志环境的变化,并提出各种噪声防治对策,把噪声污染降低到现行标准允许的水平,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和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引用标准GB 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9660-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12525-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J 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HJ/T 2.1-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术语、符号3.1 术语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可听声。
3.2 符号见表1。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11-28 批准1996-07-01实施表1 符号一览表4一般规定4.1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4.2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基本原则4.2.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1)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4)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4.2.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为:4.4.2.1 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或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0类标准及以上的需要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声的环境评价导则与标准
![声的环境评价导则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c70a712af90242a995e523.png)
昼夜等效声级是考虑了噪声在夜间对人影响更 为严重,将夜间噪声另增加10dB加权处理后,用能 量平均的方法得出24hA声级的平均值,单位为dB, 记为Ldn
计算公式为: Ldn=10lg (Td×100.1Ld+ Tn×100.1(Ln+10) )/24
式中 Ld --昼间Td 个小时(一般昼间小时数取16)的等效声级, dB; Ld --昼间Tn 个小时(一般昼间小时数取8)的等效声级, dB;
计算方法:将测得的100个或200个数据按大小顺 序排列,第10个数据或总数200个的第20个数据即为 L10 ,第50个数据或总数为200个的第100个数据即为 L50 。同理,第90个数据或第180个数据即为L100
六、噪声评价的物理基础
(5) 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计权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是在有效感觉噪声级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评价航空噪声的方法。其特 点在既考虑了在24h的时间内,飞机通过某一固定点所 产生的总噪声级,同时也考虑了不同时间内的飞机对 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它不仅包括杂乱无章不协调的声音,而且也包括影响他 人工作、休息、睡眠、谈话和思考的音乐等声音。因此, 对噪声的判断不仅仅是根据物理学上的定义,而且往往 与人们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感觉反应有关。
3.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包括干扰人群正常活动的包括自
然噪声在内的一切声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环境噪声包 括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 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LA(t)——t时刻的瞬时A声级,dB(A); t2-t1——连续取样的总时间,min。
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 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这个声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30万吨己内酰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30万吨己内酰胺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fa3140253169a4517723a378.png)
表 1.5-2
环境要素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环境质量标准
目 pH CODcr BOD5 NH3-N 石油类 SS* 挥发酚 总磷 粪大肠菌群 DO 苯 甲苯 环已烷** TSP PM10 SO2 项 标准值 6~9 =20mg/L =4mg/L =1.0mg/L =0.05mg/L =20mg/L =0.005mg/L =0.2mg/L =10000个 =5 mg/L =0.01 mg/L =0.7 mg/L =0.1 mg/L 日平均:0.30 mg/Nm3 日平均:0.15 mg/Nm3 1小时平均:0.50 mg/Nm3 日平均:0.15 mg/Nm3
1.2 评价目的及评价工作指导思想
1.2.1 评价目的 ⑴ 针对项目的性质,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类比同类型项目,搞清项 目的污染因子,确定项目的污染源强。 ⑵ 在上述基础上进行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避免污染、减少 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污染防治措施。 ⑶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环保管理部门决策和建设单位 建设提供依据。 1.2.2 评价工作指导思想 ⑴ 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控制规划和技术政策,以技术成熟、经济合理为原 则,提出本工程的污染防治措施。 ⑵ 根据本工程和区域环境特点,在充分了解当地环境现状和深入分析工程污染 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现场监测,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数
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
5
标准值 1小时平均:0.24 mg/Nm3 NO2 日平均:0.12 mg/Nm3 苯 1小时平均:2.4mg/Nm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二甲苯 1小时平均:0.30mg/Nm3 (TJ 36-79) 氨 1小时平均:0.2mg/Nm3 甲苯 1小时平均:0.6mg/Nm3 参考《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 环已烷 1小时平均:1.4mg/Nm3 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 环已酮 1小时平均:0.06mg/Nm3 《声环境质量标准》 昼间60dB(A) 等效声级 声环境 (GB3096-2008)2类标准 Leq 夜间50dB(A) 注:*参考《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参考《前苏联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e1f0cad3169a4517723a3c3.png)
第二章 习 题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水中是1483 m/s ,钢中是6100 m/s) 解:由 C = λf (见p8, 式2-2) λ空气= C 空气/f= 340/500 = 0.68 m λ水= C 水/f = 1483/500 = 2.966 m λ钢= C 钢/f = 6100/500 = 12.2 m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 距离处测得声压p=0.6Pa ,求此处的声强I 、声能密度D 和声源的声功率W 各是多少?解:由 c p I e 02/ρ=(p14, 式2-18)= 0.62/415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见p23)= 8.67×10-4 W/m 2202/c p D e ρ=(p14, 式2-17)= 0.62/415×340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c=340 m/s, 见p23)= 2.55×10-6 J/m 3对点声源,以球面波处理,则在离点声源2m 处波阵面面积为S=4πr 2=50.3 m 2, 则声源的声功率为: W=IS (p14, 式2-19) =8.67×10-4 W/m 2 × 50.3 m 2 =4.36×10-2 W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 dB 、75 dB 和65 dB ,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三个声音互不相干,由n 个声源级的叠加计算公式:= 10×lg (100.1Lp1 + 100.1Lp2 +100.1Lp3) = 10×lg (100.1×70 +100.1×75 +100.1×65) = 10×lg (107 +107.5 +106.5) = 10×lg [106.5×(3.16+10+1)] = 65 + 11.5 = 76.5 dB该点的总声压级为76.5 dB 。
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41e1f4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f.png)
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声环境是指一个地方的声音环境状况。
它涉及到一个地区内听到的各种声响,包括来自自然环境、交通、工业和建筑的噪声等。
声环境现状调查是指通过对一个特定区域内各种噪声的测量和分析,来评估该区域的声环境状况。
声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如下:1.噪声源调查首先,调查员需要对该地区的噪声源进行调查。
这包括交通声、工业声、建筑声、社会文化活动声等。
通过对每个噪声源进行测量,可以了解每个噪声源的强度、频率和时长等信息。
这可以帮助调查人员了解噪声来源以及确定需要采取的措施来减少噪声污染。
2.声级测量调查员需要在声环境中选取标准测量点测量声级。
这些标准测量点涵盖了整个地区,并且应该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和公共事业设施等。
在每个标准测量点,调查员应该测量各种噪声的持续时间、强度和频率等参数,以便评估该区域的声环境是否符合标准。
3.问题识别和分析针对测得的噪声数据,调查员需要进行问题识别和分析。
这包括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定位噪声来源以及确定噪声对人们的影响。
这些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调查员确定哪些区域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降低噪声污染,例如采取建筑声屏障、路面隔音和增设绿化带等。
4.声环境评价调查员需要对该地区的声环境进行评价,以了解当前环境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情况。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来评估该区域的声环境状况,并确定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适当的政策和措施来管理并改善声环境。
5.建议与改进最后,调查员需要在报告中提出改进和建议。
这可以包括技术建议,如增设隔音措施或减少工业噪声排放等。
也可以包括管理建议,如实施限制噪声的法规或对噪声产生贡献的行业进行税收或罚款等惩罚手段。
这些建议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可行性和环保标准等因素。
总之,声环境现状调查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各种噪声源的测量和分析,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健康城市”将会更重视声环境。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982974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4.png)
第3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自然环境基本概况地理位置项目沿线所经过区域属吉安市中西部,吉州区、吉安县和安福县境内,沿线区域位于罗霄山脉中段以东,属山地丘陵区,地势东、西、南三面环山,南高北低,北部宽敞;参见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本项目沿线地形复杂多样,路线走向由东向西,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最高海拔黄海高程为126米;路线经过的范围内主要分布和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白垩系上下统、二叠系下统、石炭系下统、泥盆系上统;地质构造:路线经过的范围内主要分布和出露路线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上的一个次级构造,由一系列隆起带、凹陷带、断裂带和部分褶皱组成,岩层走向向东北与西方向偏移,多系地层与寒武系地区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地震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沿线地区均为Ⅵ度和小于Ⅵ度,桥涵及其它构造物均可不考虑抗震设防;水文、气候条件1水文路线经过地区主要为泸水河,属赣江水系;汇水面积大,地表水丰富,河流两岸阶地,地势平坦,地表长期积水,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地下水由河水补给;2气候沿线气温: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沿线风力、风向:全年最多风向——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最大风力9级;沿线气象条件:年平均降雨量1366mm, 全年平均无霜期278天;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由于改造公路路线沿吉福路原有线路,周围均为开发较为充分的地区,评价范围内野生动植物稀少;改造公路沿线区域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丘陵植被较为发育,植被以松、杉、竹、茶林为主,河谷平地基本为水田;土壤改建公路沿线地区地带性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一般较深厚,呈酸性,缺乏腐殖质和钙质,成土母质以第四纪红色粘土、第三纪红砂岩为主;耕作土壤以水稻土为最主要且是分布最广的农业土壤,旱地土主要有发育于河湖沉积物的潮土和黄壤、草甸土为主,多偏酸性;沿线地区主要土壤分布状况表;表沿线主要地区主要土壤分布状况农业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1999年末,吉州区拥有耕地面积12654公顷,其中水田11189公顷,旱地1465公顷;境内农作物总面积35294公顷,其中粮食作物21325公顷,油料6904公顷,棉花1公顷,麻类65公顷,甘蔗20公顷,中药材4公顷,蔬菜、瓜果类5227公顷,其他农作物1748公顷;1999年末,吉安县拥有耕地面积49737公顷,其中水田45026公顷,旱地4711公顷;境内农作物总面积10380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69606公顷,油料20139公顷,棉花31公顷,麻类691公顷,甘蔗1833公顷,烟叶40公顷,中药材266公顷,蔬菜、瓜果类7500公顷,其他农作物3694公顷;1999年末,安福县拥有耕地面积37265公顷,其中水田34148公顷,旱地3117公顷;境内农作物总面积89132公顷,粮食作物58420公顷,油料1353公顷,棉花40公顷,麻类33公顷,甘蔗31公顷,烟叶68公顷,中药材50公顷,蔬菜、瓜果类5495公顷,其他农作物3596公顷;根据对沿线地区的调查;1999年各地区各类农作物总产量详见表;表1999年各地区各类农作物总产量一览表单位:吨水土保持近几十年来改建公路沿线地区,特别是吉州区和吉安县,由于处于吉安经济开发程度较高地区,植被连年遭到破坏,局部地区山荒岭秃,红土裸露;但是,近年来,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积极运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及农业耕作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土流失,吉安市区和吉安县水土流失状况较为严重,安福县水土保持情况较好;水土流失成因分析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貌、土壤地质、植被等,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例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乱挖山、乱铲草皮等;水土流失现状评述项目区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总的来说,山多田少,全部高山、中山、低山、丘陵面积约占沿线区域总面积70~80%;且在山丘之间分布一些断陷盆地;这些地貌特征较易形成水土流失;沿线区域年平均降水在1400~2000mm左右,降水量在季节分布上也很不均匀,降水量多集中在4-6月份,而且多以大雨、暴雨形式出现,强大的降雨侵蚀力,导致表层土壤冲刷特别严重,冲刷量占全年总量的75%以上,在此期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项目沿线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情况,根据1997年江西省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调查结果,项目沿线各地区水土流失情况详见表;表改建公路沿线地区水土流失情况一览表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从公路沿线的现场踏勘情况看,车辆过往造成的扬尘情况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现有沥青路面破损以及部分路面系砂石路面所致;环境空气监测点设置本次评价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共布设1个监测点,监测点位置位于固江镇中心小学,该小学位于固江镇西,校门紧邻吉福公路,共有18个班、37位老师、800多位学生;采样点的布设详见附图三;监测项目环境空气监测项目为:NO2、TSP监测时间、采样频率和分析方法监测时间:2001年10月12~14日;采样频率:连续采样三天,NO224小时连续监测,保证18小时有效数据;TSP每天12小时6:00~18:00,上下午各一张滤纸,同时记录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采样分析方法见表;表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公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主要为农村地区、乡镇居民区以及商业、交通混杂区,即为二类区,环境空气现状评价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其表达式为:P i=C i/C oi式中:P i——i类污染物单因子指数;C i——i类污染物实测浓度;C oi——i类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根据污染物单因子指数计算结果,分析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论证其是否满足功能规划的要求,为工程实施后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预测分析提供依据;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环境空气监测统计结果见表;表环境空气监测统计结果及评价表从表中的统计结果来看,固江镇中心小学监测点的环境空气评价因子中NO2浓度值各项指标均未出现超标情况,标准指数均小于1,符合所执行环境标准;由于固江镇中心小学临近校门路段的路面情况较差,砂石裸露,测点位置在学校操场上,因此TSP监测值受过往车辆造成的地面扬尘影响有严重超标,其中最大监测浓度为m3,超标倍数达;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声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布点为了掌握公路沿线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采用“以点代线”的原则,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声环境敏感区如学校、村落、集镇等,进行实地调查与监测,同时观测现有公路的交通状况,现有公路的交通状况详见表,旷野区段不作监测;沿线环境声敏感点及监测布点见表及附图三;表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一览表监测时段与方法监测方法与频率按照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有关规定进行;每个监测点测2天,分昼间和夜间两个时段,同时记录敏感点情况人数规模、建筑物朝向等、主要噪声源、周围环境特征、车流量等;声环境现状评价评价标准对于公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居民集中建筑群,临路第一排建筑物前参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4类标准执行;对学校的教室室外昼间按60分贝要求,对医院住院部外昼间按60分贝,夜间按50分贝要求;评价结果现状监测结果见表;表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即利用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的等效声级Leq与所执行的标准相比较,确定声环境质量的好坏;结果表明:根据表,吉安至安福段交通量为辆/标准中型车,大型车的比例为%,枫田镇红园小学由于临路,声环境现状超标较为严重,安福至山庄的交通量较低,为604辆/标准中型车,山庄中心小学临路,且监测期间恰逢学校的运动会,声环境现状超标也较为严重,其中枫田镇红园小学昼间超标分贝,山庄中心小学超标分贝;其余监测点声环境现状较好;从沿线现场踏勘看,本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大型车比例高,且混合交通状况严重,一部分路段街道化严重;由此看来加快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公路的技术等级,保护公路沿线声环境质量已是当务之急;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述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根据“工可”,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吉安市区、吉安县和安福县;项目直接影响区主要经济指标见表;经济发展状况依据吉安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规定:“九五”期间为第一阶段,2001~2010年为第二阶段,经过吉安全体人民的努力,基本实现第一阶段的目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三番;第二阶段的目标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步伐,基本实现工业化,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时常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较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吉安市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递增%;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收入平均增长7%;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调整为2000年的::;区域交通运输现状调查吉安市2000年通车里程3381公里,项目影响区域内公路有赣粤高速公路、105和319国道,省道6条,国、省道公路里程公里,县乡公路通车里程1028公里;区域内路网技术标准低,路窄、弯急、坡陡、路面状况差,严重制约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另外,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影响区内机动车拥有量呈较快增长趋势,且公路的客、货运量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随着公路的改造,公路运输成本的降低和运输条件的改善,必将刺激沿线区域经济项目的开发和增长;。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的内容与要点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的内容与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693b93dd88d0d233d46a8c.png)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的内容与要点1 规范性引用文件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用到的技术导则和标准如下:HJ/T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2 术语和定义常用的基本术语如下:2.1 公路景观(highway landscape)公路本身形成的景观以及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展现在行车者视野中的由公路线形、公路构造物和周围环境共同组成的图景。
公路景观构成分为内部景观和外部景观。
2.2 公路内部景观(highway interior-landscape)公路路域范围内的工程构造物所构成的景观因子。
主要包含:特大桥、互通立交、隧道、跨线桥、路堑边坡、附属设施建筑物、声屏障等。
2.3 公路外部景观(highway exterior-landscape)公路路域外与公路及沿线设施关系较密切的环境景观因子。
主要包括自然、人文两种景观类型,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文物古迹等。
2.4 环境敏感区(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s)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a)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b) 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c) 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练习: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标准(1)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练习: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8aaddf1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9.png)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专项练习: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标准(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试卷与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建设项目既拥有固定声源,又拥有流动声源时,应()。
A. 只进行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B. 只进行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C. 分别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D. 只进行叠加环境影响评价答案:C2. 同一敏感点既受到固定声源影响,又受到流动声源影响时,应进行()。
A. 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B. 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C. 分别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D. 叠加环境影响评价答案:D3. 在声源发声时间内,声源位置不发生移动的声源称()。
A. 固定声源B. 流动声源C. 点声源D. 线声源答案:A4. 以柱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辐射声波的声压幅值与声波传播距离的平方根(根号r)成反比,此种声源称为()。
A. 面声源B. 流动声源C. 点声源D. 线声源答案:D5. 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声源近似为点声源的条件是()。
A. 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平均几何尺寸2倍时B. 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3倍时C. 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D. 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平均几何尺寸3倍时答案:C6. 在声场内的一定点位上,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这个声级称为()。
A. 倍频带声压级B. 昼夜等效声级C. A声功率级D. 等效连续A声级答案:D7. 在环境噪声评价量中"LWECPNL”符号表示()。
A. A计权声功率级B. 声功率级C.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 等效连续A声级答案:C8. 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
A. 昼间等效声级(Ld)B. 最大A声级(Lmax)C. 夜间等效声级(Ln)D. 等效连续A声级(Leq)答案:B9. 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量为()。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8856d9fc8d376eeafaa3117.png)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第一版)(32学时)习题解答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主讲教师:高永华二一年十月第二篇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部分第二章 习 题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水中是1483 m/s ,钢中是6100 m/s) 解:由 C = λf (见p8, 式2-2) λ空气= C 空气/f= 340/500 = m λ水= C 水/f = 1483/500 = m λ钢= C 钢/f = 6100/500 = m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 距离处测得声压p=,求此处的声强I 、声能密度D 和声源的声功率W 各是多少解:由 c p I e 02/ρ=(p14, 式2-18)= 415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见p23)= ×10-4 W/m 2202/c p D e ρ=(p14, 式2-17)= 415×340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c=340 m/s, 见p23)= ×10-6 J/m 3对点声源,以球面波处理,则在离点声源2m处波阵面面积为S=4πr2= m2, 则声源的声功率为: W=IS (p14, 式2-19)=×10-4 W/m2 × m2=×10-2 W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 dB、75 dB和65 dB,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三个声音互不相干,由n个声源级的叠加计算公式:= 10×lg + += 10×lg ×70 +×75 +×65)= 10×lg (107 + += 10×lg [×+10+1)]= 65 += dB该点的总声压级为 dB。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六节-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六节-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c7133c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1.png)
[单选题]1.某企业厂界背景噪声监测结果为50dB(A),企业两个声源单个开启时在厂界测得的声级均值为53dB(A)(含背景噪声值),该企业厂界噪声排放值为()。
[2017年真题]A.53dB(A)B.54.8dB(A)C.56dB(A)D.57dB(A)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进行边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新建的建设项目以工程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
企业单个声源在厂界测得的声级均值[53dB(A)]为单个声源的贡献值和厂界背景噪声值[50dB(A)]的叠加,可计算出单个声源的贡献值:101g(1053×0.1-1050×0.1)=50[dB(A)]则该企业两个声源的厂界噪声排放值为:50+101g2=53[dB(A)][单选题]2.在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时,对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需要()。
[2009年真题]A.采用不同的环境噪声测量量B.测量最大A声级和持续时间C.增加昼间和夜间的测量次数D.增加测量噪声的频率特性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对于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如道路交通噪声、铁路噪声、飞机机场噪声),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应增加昼间、夜间的测量次数。
其测量时段应具有代表性。
[单选题]3.某敏感点处昼间前8个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为55.0dB(A),后8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为65.0dB(A),该敏感点处的昼间等效声级是()。
[2012年真题]A.60dB(A)B.62.4dB(A)C.65dB(A)D.65.4dB(A)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等效连续A声级的数学表达式为:计算得:L eq=101g{(8×105.5+8×106.5)÷16}=62.4dB(A)。
[单选题]4.已知某一段时间内不同时刻的瞬时A声级,要求计算该时段内的等效声级,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2010年真题]A.算术平均法B.能量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调和平均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声级用来评价稳态噪声具有明显的优点,但是在评价非稳态噪声时又有明显的不足。
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考点(2)
![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考点(2)](https://img.taocdn.com/s3/m/3175b3f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e.png)
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考点(2)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考点3.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3.1掌握声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⑴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①调查CP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等。
②收集评价范围内1:2000~50000地理地形图,说明评价范围内声源和敏感目标之间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及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⑵现有敏感目标。
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的名称、规模、人口的分布等,并以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说明敏感目标与CP的关系(如方位、距离、高差等)。
⑶声环境功能区划和声环境质量现状。
⑷现状声源。
CP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超标或噪声值相对较高时,需调查区域内的主要声源的名称、数量、位置、影响的噪声级等。
有厂(或场、边)界噪声的改、扩建项目,应说明现有CP厂(或场、边)界噪声的超标、达标情况及超标原因。
3.2熟悉声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⑴收集资料法、⑵现场调查法、⑶现场测量法。
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的要求确定需采用的具体方法。
3.3掌握不同条件下声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原则⑴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包括厂(或场、边)界和敏感目标。
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还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
⑵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声源,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⑶评价范围内有明显的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或CP为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①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可能既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CP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在距离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设衰减测点。
②当声源为流动线声源,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
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精选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532c4f1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5.png)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30题)1、依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可进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处置的固体废物是()。
A.厨余垃圾B.平板玻璃厂的废玻璃C.电镀厂的含铬渣D.废弃的电子线路板【答案】 B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污染物排放的管理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给出工程组成及原辅材料组成B.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运行参数C.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和总量指标D.日常环境管理制度【答案】 D3、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2,地面水评价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10,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
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答案】 A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规划的层次、相近程度。
A.高于B.低于C.一致于D.不低于【答案】 C5、按《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夜间最大值不允许超过标准()dB。
A.1B.2C.3D.4【答案】 C6、(2018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验证内容不包括()。
A.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B.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C.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D.拟采取措施的清洁生产水平【答案】 D7、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标准分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排入GB3097一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B.排入GB3097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C.排入GB3838Ⅱ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D.排入GB3838Ⅴ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答案】 D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什么时间介入,并与规划方案的研究和规划的编制、修改、完善全过程互动。
()A.规划纲要编制之前B.规划纲要编制阶段C.规划编制阶段之后D.规划研究阶段【答案】 B9、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的废物是()。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7353f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e.png)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Ⅱ类场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
A.4.5mB.3.5mC.2.5mD.1.5m【答案】 D2、总则之评价基本任务:关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Ⅳ类建设项目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B.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多种影响类型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开展污染影响评价工作C.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地的建设项目应分别开展评价工作D.自身为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可根据需要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答案】 B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是()。
A.评价范围内的噪声源B.评价范围内的企业规模C.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划D.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布【答案】 B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数据来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7年改)A.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结合工程分析从严确定污染物排放量B.在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资料C.扩建项目的现状工程的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优先使用在线监测数据D.网格模型模拟所需的区域现状污染源排放清单调查按国家发布的清单编制相关技术规范执行【答案】 C5、某工厂技改前停止生产情况下,厂界外敏感目标处噪声背景值为47dB,正常生产情况下噪声级为50dB;技改后厂区噪声对该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53dB。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技改后该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影响预测值为()dB。
A.53B.54C.55D.56【答案】 B6、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基本特征是()。
A.标准管理B.综合管理C.定量管理D.监督管理【答案】 C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
最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辅导:声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要求
![最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辅导:声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77514c09b6648d7c0c7464c.png)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辅导:声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要求1.布点范围为充分了解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现状,布设的现状监测点应能覆盖整个评价范围,覆盖整个评价范围并不是要求评价范围内的每个敏感目标都要监测,而是要求选择的监测点,其监测结果能够描述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标,评价范围内的厂界(或场界、边界)和敏感目标的监测点位均应在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布设。
由于声波传播过程中受地面建筑物和地面对声波吸收的影响,同一敏感目标不同高度上的声级会有所不同,因此当敏感目标高于三层(含三层)建筑时,还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
2.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在实际评价中评价范围内有的没有明显的声源;有的有明显噪声源,如工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
布点时应根据声源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布点方法。
(1)评价范围内无明显声源,声级一般较低。
环境中的噪声主要来自风声等自然声,不同地点的声级不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2)评价范围内有明显的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或建设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声源种类釆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
①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既可能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
,也可在距离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加密设监测点,以测量出噪声随距离的衰减。
②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例如公路、铁路噪声,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
例如对于道路,其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可布设在车流量基本一致,地形状况和声屏蔽基本相似,距线声源不同距离的敏感目标处。
为满足预测需要,得到随距离衰减的规律,也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③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一般布设在距机场跑道不同距离的主要敏感目标处,可以在跑道侧面和起、降航线的正下方和两侧设点;设置的测点应能监测到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噪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声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5.3.1 评价范围内噪声敏感点现状调查
根据拟建项目工可资料及现场踏勘,本项目沿线共有10处噪声环境敏感点(均为村庄),其中主线有8处(均为村庄)和东宁连接线有2处(均为村庄)。
5.3.2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1)监测点布置
贯彻“以点代线”、“兼顾整体”的原则,根据路段、地形条件、距路距离、敏感程度等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在全线7处存在改扩建路段情况的声环境敏感点中选择5处(主线4处和东宁连接线1处)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和背景噪声监测,在全线3处新建路段敏感点中选择1处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背景噪声);设置1处衰减断面监测点位(帮宽段),1处24小时连续监测点位(帮宽段)。
详见表5-3-1。
表5-3-1 公路沿线声环境监测布点一览表
序号中心桩号名称布点位置执行标准现状代表性备注敏感点监测
主线
1 K59+580-K60+640
(新建路段)
太平川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一排民宅窗
前1m,高1.2m处
2类/ 背景噪声
2 K68+640-K68+790
(帮宽段)
闹枝沟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
按大、中、小型车
记录双向小时车
流量,同时监测距
道路500m外不受
交通噪声影响的
背景噪声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三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2类
3 K74+100-K74+350
(帮宽段)
神洞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闹枝沟村路右K69+950-K70+080(4a类区)
神洞村路右K73+960-K74+100(4a类区)
4
K85+600-K86+350
(裁弯取直新建段)
新城子沟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一排民宅窗
前1m,高1.2m处
2类/
5 K90+130-K90+500
(帮宽段)
石门里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
闹枝沟村路左K68+640-K70+200(4a和2类区)
新城子沟村路K86+640-K86+730(4a类区)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二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2类
东宁连接线
1 LK1+300-LK1+828
(帮宽段)
东宁镇蔬菜
二村
路左/村庄临公路第一排民宅窗前
1m,高1.2m处
4a类石门里LK0+500-LK0+900(4a类区)
按大、中、小型车
记录双向小时车
流量,同时监测距
道路500m外不受
交通噪声影响的
背景噪声
LK1+060-LK1+822
(帮宽段)
路右/ 11层楼房的1、3、5、7、9、11
层面向公路侧窗前1m处
4a类/
路右/ 11层楼房的1、3、5、7、9、11
层背向公路侧窗前1m处
2类
东宁蔬菜二村LK1+300-LK1+828(2类区)
石门里LK0+500-LK0+900(2类区)
衰减断面监测
1 主线K84+930 路左(帮宽段)
地形开阔,无其它噪声源影响处,分别设置距路中心线
20m、40m、60m、80m、120m 5个点位,距地面1.2m。
测定交通噪声随距离变化的衰减规律
24小时连续监测
1 主线K84+930 路左(帮宽段)在距路中心线40m处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
(2)敏感点监测方法及监测时间
①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有关规定执行,测量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
②监测频次:监测1天,昼、夜间各监测1次,每次连续监测20分钟。
(3)帮宽段24小时连续监测
①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
②监测频次:监测1天,监测每小时的连续等效A声级,给出昼间16小时(06:00至22:00)和夜间8小时(22:00至06:00)的连续等效A声级、L n和L d。
③监测要求:每小时监测同时按大、中、小型车记录双向小时车流量。
(4)帮宽段衰减断面监测
①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
②监测频次:监测1天,昼间2次,上、下午各1次;夜间2次,上半夜(22:00~24:00)、下半夜(24:00~6:00)各1次,每次监测20min。
③监测要求:5个监测点位同步进行;监测同时按大、中、小型车记录双向小时车流量。
(5)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
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具体见表5-3-2。
由表5-3-2可知,现状噪声监测结果和背景噪声(距道路500m外不受交通噪声影响的背景噪声)监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要求。
序号桩号
监测点名
称
监测位置
2016.10.14现状噪声监测结果 dB(A)(交通、生活噪声)
2017.4.6东宁蔬菜二村和主线新城沟子村、石门里现状噪声dB(A)(交通、生活噪
声)
2016.10.14背景噪声监测结
果dB(A)(生活噪声)
2017.4.6补测太平川村、东
宁蔬菜二村和主线石门里
背景噪声dB(A)(生活噪声)
执行
标准
昼
间
夜
间
是否达标车流量统计(辆/h)
昼
间
夜
间
是否达标
昼间夜间
昼间夜间
昼间夜间
大型
车
中型
车
小型
车
大型
车
中型
车
小型
车
主线
1 K59+580-
K60+640
太平川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
一排民宅窗前1m,高
1.2m处
——————————44.0 38.3 达标达标2类
2 K68+640-
K68+790
闹枝沟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
民宅窗前1m,高1.2m处
56.5 48.4 达标达标
10 6 18 2 0 8 44.2 38.5 达标达标
4a类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三排
民宅窗前1m,高1.2m处
52.5 42.3 达标达标2类
3 K74+100-
K74+350
神洞村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
民宅窗前1m,高1.2m处
48.1 41.6 达标达标 3 2 4 0 1 5 ————4a类
4 K85+600-
K86+350
新城沟子
村
路右/村庄临拟建公路第
一排民宅窗前1m,高
1.2m处
46.1 40.2 达标达标 3 3 9 3 0 6 ————2类
5 K90+130-
K90+500
石门里
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一排
民宅窗前1m,高1.2m处
53.5 45.1 达标达标
3 6 15 0 3 6 45.1 40.0 达标达标
4a类路右/村庄临公路第二排
民宅窗前1m,高1.2m处
51.0 41.9 达标达标2类
表5-3-2 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
序号桩号
监测点名
称
监测位置
2016.10.14现状噪声监测结果 dB(A)(交通、生活噪声)
2017.4.6东宁蔬菜二村和主线石门里现状噪声dB(A)(交通、生活噪声)
2016.10.14背景噪声监测结
果dB(A)(生活噪声)
2017.4.6补测太平川村、东
宁蔬菜二村和主线石门里
背景噪声dB(A)(生活噪声)
执行
标准
昼
间
夜
间
是否达标车流量统计(辆/h)
昼
间
夜
间
是否达标
昼间夜间
昼间夜间
昼间夜间
大型
车
中型
车
小型
车
大型
车
中型
车
小型
车
东宁连接线
1 LK1+300-
LK1+820
东宁镇蔬
菜二村
路左/村庄临公路第一排
民宅窗前1m,高1.2m处
55.8 47.6 达标达标
3 6 27 3 3 6 46.0 41.0 达标达标
4a类
LK1+060
LK1+822
路右/馨苑花园
11层楼房的1、
3、5、7、9、
11层面向公路
侧窗前1m处
1层49.8 43.5 达标达标
4a类
3层50.9 47.7 达标达标
5层46.0 43.0 达标达标
7层43.7 42.7 达标达标
9层42.0 40.9 达标达标
11层40.9 40.2 达标达标
路右/馨苑花园
11层楼房的1、
3、5、7、9、
11层背向公路
侧窗前1m处
1层44.3 39.8 达标达标
2类
3层45.5 42.1 达标达标
5层41.5 40.0 达标达标
7层40.2 38.9 达标达标
9层39.0 37.8 达标达标
11层38.5 37.0 达标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