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医案选评共80页

合集下载

唐可清名老中医医案50篇

唐可清名老中医医案50篇

唐可清名老中医医案50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中医的认可程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

在众多中医师中,唐可清名老中医以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诊断方法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介绍他的50个病例,展示他的医术和疗效。

1. 病例一:李女士,40岁,患有顽固性头痛多年,经唐医师辨证,采用针灸和中药调理,两个疗程后头痛症状明显缓解。

2. 病例二:王先生,50岁,患有高血压多年,经过唐医师的综合治疗,包括中药、针灸和艾灸,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3. 病例三:赵女士,30岁,患有月经不调,经唐医师调理,服用中药和进行适量运动,月经恢复正常。

4. 病例四:刘先生,45岁,患有糖尿病多年,经唐医师的针灸调理,血糖水平稳定,减少了药物的依赖。

5. 病例五:杨女士,60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经唐医师的中药治疗,关节疼痛明显减轻。

6. 病例六:张先生,35岁,患有脱发问题,经过唐医师的针灸和草药疗法,头发得到有效生长。

7. 病例七:陈女士,50岁,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经唐医师的中药调理,症状明显改善。

8. 病例八:黄先生,25岁,患有胃炎,经唐医师的中药治疗,胃痛消失。

9. 病例九:刘女士,40岁,患有失眠,经过唐医师的针灸和调理,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10. 病例十:王女士,50岁,患有乳腺增生,经唐医师的中药调理,乳房肿块减少。

11. 病例十一:杨先生,30岁,患有颈椎病,经唐医师的针灸治疗,颈痛症状明显缓解。

12. 病例十二:赵女士,60岁,患有痛风,经唐医师的中药治疗,关节红肿明显减轻。

13. 病例十三:马先生,35岁,患有过敏性鼻炎,经唐医师的针灸和草药治疗,打喷嚏和鼻塞症状明显减少。

14. 病例十四:罗女士,45岁,患有脑梗塞后遗症,经唐医师的中药调理,言语和行动能力得到明显恢复。

15. 病例十五:吴女士,50岁,患有慢性盆腔炎,经唐医师的针灸和中药治疗,盆腔疼痛明显减轻。

16. 病例十六:李先生,40岁,患有高血脂,经唐医师的中药调理,血脂水平降低,心脏健康得到改善。

清史稿所载名医

清史稿所载名医

清史稿所载名医沿及高宗之世,风不替焉。

钦定医宗金鉴,荟萃古今学说,宗旨纯正。

於阴阳术数家言,亦有协纪辨方一书,颁行沿用,从俗从宜,隐示崇实黜虚之意,斯徵微尚矣。

中叶后,海禁大开,泰西艺学诸书,灌输中国,议者以工业为强国根本,於是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

或由旧学以扩新知,或抒心得以济实用,世乃愈以艺事为重。

采其可传者著於篇,各以类为先后。

卓然成家者,具述授受源流;兼有政绩、文学列入他传者,附存梗概;凡涉荒诞俳谐之说,屏勿载。

后之览者,庶为论世之资云。

吴有性,字又可,江南吴县人。

生於明季,居太湖中洞庭山。

当崇祯辛巳岁,南北直隶、山东、浙江大疫,医以伤寒法治之,不效。

有性推究病源,就所历验,著瘟疫论,谓:“伤寒自毫窍入,中於脉络,从表入里,故其传经有六。

自阳至阴。

以次而深。

瘟疫自口鼻入,伏於膜原,其邪在不表不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或表或里,各自为病。

有但表而不里者,有表而再表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於里者,有先表后里者,有先里后表者。

”其间有与伤寒相反十一事,又有变证、兼证,种种不同。

并著论制方,一一辨别。

古无瘟疫专书,自有性书出,始有发明。

其后有戴天章、余霖、刘奎,皆以治瘟疫名。

天章,字麟郊,江苏上元人。

诸生。

好学强记,尤精於医。

所著伤寒、杂病诸书,及咳论注、疟论注、广瘟疫论,凡十馀种。

其论瘟疫,一宗有性之说。

谓瘟疫之异於伤寒,尤慎辨於见证之始。

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益加详焉。

为人疗病,不受谢。

子瀚,成雍正元年一甲第二名进士。

霖,字师愚,安徽桐城人。

乾隆中,桐城疫,霖谓病由热淫,投以石膏,辄愈。

后数年,至京师,大暑,疫作,医以张介宾法者多死,以有性法亦不尽验。

鸿胪卿冯应榴姬人呼吸将绝,霖与大剂石膏,应手而痊,踵其法者,活人无算。

霖所著曰疫疹一得,其论与有性有异同,取其辨证,而以用达原饮及三消、承气诸方,犹有附会表里之意云。

奎,字文甫,山东诸城人。

王孟英医案分析

王孟英医案分析

王孟英医案分析原文何氏妇年未四旬,于庚戌冬患腹胀善呕,或云寒凝气(否)滞,宜吸鸦片烟以温运之,及烟瘾既成,而病如故。

或云冷积也,莫妙于(渐断)蒜罨。

往夏遂以蒜杵如泥遍涂脊骨,名曰水灸。

灸后起疱痛溃,骨蒸减餐,其胀反加,经乃渐渐。

招越医庄某治之,云劳损也,进以温补,病乃日甚。

复邀张凤喈(jie)、包次桥、姚孟斋诸人视之,佥云劳损已成,或补阴、或补阳,服至冬令。

便泻不饥,骨立形消,卧床不起。

今春请神方于各乩(ji)坛,皆云不治。

其夫因蒲艾田荐于许信臣学使,随任广东,家无主意,束手待毙而已。

蒲闻而怜之,为屈孟英一诊,以决危期之迟速,初无求愈之心也。

切其脉弦细数,循其尺索刺粗,舌绛无津,饮而不食,两腿肿痛,挛不能伸,痰多善怒,腹胀坚高,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昼夜殿屎,愁容黎瘁,小溲短涩而如沸,大便日泻十余行,脉色相参,万分棘手,惟目光(相凌)炯炯,音朗神清,是精气神之本实未拨。

病虽造于急中之急,却非虚损之末传也。

殆由木土相凌,为呕为(瞋)胀,洋烟提涩其气,益令疏泄无权,蒜灸劫耗其阴,更使郁(热闪烁)攸内烁,进以温补,徒为壮火竖(贴)帜而涸其津,溉以滋填,反致运化无权而酿成泻,固之涩之,煞费苦心。

余谓赖有此泻,尚堪消受许多补剂,纵临证心粗,不询其泻出之热而且腻,岂有肾虚脾败之泻,可以久不安谷而延之至今乎?夫人,气以成形耳,法天行健,本无一息之停,而性主疏泄者肝也,职司敷布者肺也,权衡出纳者胃也,运化精微者脾也,咸以气为用者也。

肝气不疏,则郁而为火;肺气不肃,则津结成痰;胃气不通,则废其容纳;脾气不达,则滞其枢机,一气偶愆,即能成病。

推诸外感,理亦相同,如酷暑严寒,人所共受,而有病有不病者,不尽关乎老小强弱也,以身中之气有愆有不愆也。

愆则邪留著而为病,不愆则气默运而潜消。

调其愆使其不愆,治外感内伤诸病,无余蕴矣。

今气愆其道,津液不行,血无化源,人日枯瘁,率投补药,更阻气机,是不调其愆而反锢其疾也。

疾日锢而腹愈胀。

唐可清名老中医医案50篇

唐可清名老中医医案50篇

医案1王某某,女,58岁。

病史:因胸前区闷痛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1周,经检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髙血压病2级。

曾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服药后腹泻,服右归丸则感胃脘不适。

医案:纳差,气短,胸闷,耳鸣,喉中痰多,疲乏无力,二便调,舌淡红苔浊,脉沉弱。

中医诊断:胸痹 脾胃虚弱,痰湿阻滞西医诊断: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方药:加味温胆汤加减处方:竹茹、法半夏、胆星各10g,枳壳、橘红各6g,云苓、白术、丹参各15g,党参30g,苡仁20g,甘草5g。

服上方7剂后,胸闷胸痛已不明显,纳食增加,精神好转,痰少。

继续以上方调治月余,明显好转。

【按语】胸痹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病,病机为本虚标实,心阴阳不足,痰瘀阻滞。

张仲景认为胸痹是由于胸阳不振,下焦阴寒邪气上乘阳位所致,即'阳微阴弦',故多以辛温通阳之剂治之。

而近代研究冠心病多从'瘀'字着手,强调活血化瘀。

唐老师认为胸痹确为本虚标实,本虚有心阳(气)虚、心阴(血)虚,标实主要为痰瘀。

本患者以痰浊为多,唐老师在仲景辛温通阳的基础上,加甘温健脾法,既益气,又温通化浊,以温胆汤加味为主方治疗,加党参或白术,健脾和胃,以绝痰源,甘温与辛温并用。

医案2刘某,男,68岁,初诊时间。

病史:胸闷痛,反复发作,已四年余,发作时多服用冠心苏合丸,疼痛得以缓解。

心电图检查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医案:胸闷且痛,心悸盗汗,虚烦不得寐,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腰酸膝软,舌光剥干裂,舌红,脉细数。

中医诊断:胸痹 心肾阴虚,心神失养西医诊断:冠心病 心绞痛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方药:左归饮合生脉散加减处方:大生地15g、北沙参10g、山萸肉10g、枸杞子12g、麦冬30g、山药12g、茯苓1 2g、炙甘草4.5g、赤芍10g、白芍10g、五味子3g、酸枣仁10g、丹皮10g、丹参10g、蒲黄10g。

效果:服药7剂后胸痛心悸未作,夜能入寐,舌体较前湿润,惟劳累和情绪不佳时仍有胸闷。

名家中医医案赏析

名家中医医案赏析

名家中医医案赏析(一)许叔微医案许叔微(1079一约1154),南宋著名伤寒学家。

字知可。

真州白沙(今江苏仪征)人。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进士,曾任集贤院学士,人称“许学士”。

幼时家贫,父母双亡,长而发愤攻读医书,遂精于医。

治病不求报答,救人不可胜计。

其精研《伤寒论》,强调伤寒治法当先辨明表里虚实。

主要著作为《伤寒百证歌》三卷、《伤寒发微论》五卷、《伤寒九十论》一卷,晚年将平生所用验方及医案,整理编成《类证普济本事方》一卷。

其《伤寒九十论》论后附案,可谓我国第一部医案之著。

感冒尝记一亲戚病伤寒、身热、头痛、无汗、大便不通已四五日,予讯之,见医者治大黄朴硝等,欲下之。

予曰:子姑少待,予为视之。

脉浮缓,卧密室中,自称甚恶风。

予曰:表证如此,虽大便不通数日,腹又不胀,别无所苦,何遽便下?大抵仲景法,须表证罢方可下,不尔,邪乘虚人,不为结胸,必为热利也。

予作桂枝麻黄各半汤与之,继以小柴胡,絷浆汗出,大便亦通而解。

仲景云:“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人里则不消矣。

拟欲攻之,当先解表,乃可攻之。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坚,实有燥屎,自可徐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邪人,协热遂利,烦躁之变,不可胜数,轻者因笃,重者必死矣。

”大抵风寒人里不消,必有燥屎,或大便坚秘,须是脉不浮,不恶风,表证罢,乃可下,故大便不通虽四五日不能为害,若不顾表而便下之,遂为协热利也。

(引自《普济本事方》卷九)评析:本案为许叔微治疗感冒验案之一。

本案既有表证,复有里证,许氏遵《伤寒论·伤寒例》的“当先解表,乃可下之”的原则,投以桂枝麻黄各半汤与之,继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汗便通而解。

该案是许氏在《伤寒九十论》中反复强调的“循次第”的临床意义及具体运用。

他说:“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

若不循次第,虽暂时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尚哉?若“治大黄朴硝等”下之,必将诸症蜂起,祸不旋踵。

中医八大医案

中医八大医案

中医八大医案展开全文医案之一:死则甘愿偿命!(清代名医徐大椿)徐大椿碰到一位病人:酷暑之天气,病人"暑病热极,大汗不止",而且"脉微肢冷,面赤气短"。

众医按"热症"来治,开出"寒凉之药"。

徐诊断完全相反,认为是"寒症",须"温热之药"。

--病人家人不知该听哪位大夫的话。

酷暑,病人大汗,似按"热症"来治更稳一些。

而徐则完全相反,万一有误,岂不火上浇油?!徐说:"哪里有不自信而仅作尝试的道理,如果病人出现问题,我愿意以死来偿命!"结果病人喝下徐的"大热之药",一剂药汗止;身体变暖,能够睡觉。

随调方,十天病愈。

徐之敢用大热之药,是因病人虽有"大汗、面赤"等热症,但也有"肢冷"等寒症,这是寒热并杂、真寒假热的病症,需要用"参附汤"这样的热性药物进行救治。

这是从"祛寒"的角度来说的。

从"补虚"的角度来说,病人因热而大汗不止而产生"亡阳"这种阳虚病症,需要用"参附汤"这样的补虚药物进行救治。

徐也很慎重地总结,如果病人不是有"肢冷"等寒症症状,则仍是热症,误用热性药物即死!原文:毛履和之子介堂,暑病热极,大汗不止,脉微肢冷,面赤气短,医者仍作热证治。

余曰:"此即刻亡阳矣,急进参附以回其阳。

"其祖有难色。

余曰:"辱在相好,故不忍坐视,亦岂有不自信而尝试之理,死则愿甘偿命。

"方勉饮之。

一剂而汗止,身温得寐,更易以方,不十日而起。

同时,东已许心一之孙伦五,病形无异,余亦以参附进,举室皆疑骇,其外舅席际飞笃信余,力主用之,亦一剂而复。

但此证乃热病所变,因热甚汗出而阳亡,苟非脉微足冷,汗出舌润,则仍是侨证,误用即死。

明清名医心悸病案赏析

明清名医心悸病案赏析

明清名医心悸病案赏析【医案1】肝胆气郁,心悸脉数,膈次不宽,久防失血。

川连、郁金、枣仁、柏子仁、泽泻、麦冬、茯神、山栀、杏仁,加葛根。

复,数脉和平,夜得安寝。

可见君火交阴,宜用丸子调理。

首乌、枣仁、茯神、泽泻、龟板、麦冬、莲须、女贞子、川黄柏。

丸方:洋参、麦冬、枣仁、柏子仁、丹皮、生地、茯神、龟板、金樱子、北沙参、湘莲、川柏,蜜水法丸。

(《壶春丹房医案·心悸》)按:此案乃因素体肝郁,日久化热伤阴,热扰心神所致。

其治之初郁热较为明显,宜以解郁清热、宁心安神为主,故用郁金疏肝解郁,黄连、栀子清心肝热,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宁心安神,泽泻引热下行,麦冬、葛根养阴生津,杏仁化痰宽胸。

经治疗后郁热得泄,症状减轻,改用滋补肝肾、清热宁心之法以善后。

【医案2】某右。

肝木不潜,痰湿遏阻,心中烦热,跳动不已,甚则泛恶,舌白口腻,目花头晕,防痉厥殊不可忽。

瓜蒌皮三钱(切),旋覆花一钱半(绢包),陈皮一钱,煨天麻五分,薤白头一钱半(去苗后浸),煅瓦楞子一两,姜竹茹三钱,干菊瓣一钱半,半夏一钱半,白石英三钱,朱连翘三钱,桑枝四钱。

(《吴门曹氏三代医验集》)按:此案乃因肝风内动,痰热中阻所致。

故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去白酒,通阳化痰,宽胸散结,加天麻、菊花、白石英、桑枝平肝熄风通络,旋覆花、陈皮、竹茹理气宽胸,和胃降逆,瓦楞子制酸和胃,朱连翘清热宁心。

【医案3】老僧悟庵。

心悸善恐,遍服补心养血之药不应,天王补心丹服过数斤,惊悸转增,面目四肢微有浮肿之状,求张治。

察其形,肥白不坚;诊其脉,濡弱而滑。

此气虚痰饮浸渍于膈上也。

以导痰汤稍加参、桂通其阳气,数服而悸恐悉除。

更以六君子加桂,水泛作丸,调补中气而安。

(《张氏医通·神志门》)按:此案乃因脾虚痰盛,阻滞心络所致,为本虚标实,以痰盛为标,以脾虚为本。

初起心悸明显,以标实为主,故用导痰汤祛其痰;心悸缓解后,以正虚为主,改用六君子汤补其脾。

【医案4】头晕多痰,心悸少寐,坎离不交也,以苦泄安神,自然安适。

清代御医曹沧州中风医案

清代御医曹沧州中风医案

清代御医曹沧州中风医案1. 从中医角度认识中风中风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均较高, 是中医四大难治性病证之一, 历代中医学家都将本病作为重要疾病进行研究。

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千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代名老中医(以下简称名中医) 承前启后, 治疗中风经验趋于成熟, 积累了丰富的成功医案资料, 并具有很高的学术和临床实用价值。

①【概念】中风(apoplexy)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

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留有后遗症;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

中风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仅有?僻不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其特点是发病急骤,变化迅速。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瘀血内阻。

常见的病因有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恣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

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

中经络,一般仅见肌肤麻木,口眼?斜,言语塞涩,或半身不遂,无神志障碍。

常见证型有:①风邪入中,经络痹阻型。

兼恶寒发热,苔薄脉浮。

治宜祛风通络。

方用大秦艽汤。

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

兼腰酸耳鸣,舌红脉细。

治宜滋阴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

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

兼痰多便秘,苔腻脉滑。

治宜通腑化痰,方用小承气汤加味。

中脏腑,除见中经络的症状外,还有朦胧思睡或昏愦无知等神志症状。

又可分为闭脱二证:①闭证。

证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多属实证。

属阳闭者兼见面红身热,苔腻脉滑。

治宜辛凉开窍,滋阴熄风,方用至宝丹和羚羊角汤。

阴闭者兼面白唇暗,肢冷脉缓。

治宜辛温开窍,豁痰熄风,方用苏合香丸和涤痰汤。

②脱证。

证见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尿遗。

多属虚证,治宜回阳固脱,方用参附汤。

一部名医家藏、名医评点、隐匿200余年的未刻抄本名医医案

一部名医家藏、名医评点、隐匿200余年的未刻抄本名医医案

一部名医家藏、名医评点、隐匿200余年的未刻抄本名医医案学过中医的人,想必都知道清代乾嘉年间名噪大江南北的名医王九峰(1753—1815)。

诚然,也有许多人研读过王九峰的医案,来源不外两处:其一,载见于徐衡之、姚若琴主编的《宋元明清名医类案(续编)》,书中列有42个王九峰医案病证项目;其二,载见于1938年由秦伯未编辑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书中病证项目与上书略同,仅删去“肝风”一项而已。

但是,上述二书所选医案大多为门诊方案,连诊者甚少,处方用药短少剂量,且多有修饰,未能很好地体现王氏医案原貌。

这次小编为大家介绍一部由海上名医张耀卿(1907—1973)收藏、程门雪(1902—1972)评点的《王九峰先生出诊医案》。

原书用红色条纹纸正楷抄录,长22cm,宽12.1cm,共四册,字体工整,完好无缺;大致保持原案面貌,原汁原味,一般未加修饰,大多保留姓氏、性别、籍贯或少数纪年等。

《王九峰先生出诊医案》书影正楷抄录姓氏、性别、脉案、用药剂量齐全正楷抄录,就诊日期详明程门雪先生眉批处《王九峰先生出诊医案》共载医案180余则,以使用补中益气、六味、八味、归脾一类方为最多,具有如下特色:其一,此集之长,极大多数系连诊长案,前后连贯,可以品味用药进退得失,应验与否,使从学者获取教益。

而已出版之其他《王九峰医案》,大多为门诊方案,连诊者甚少,处方用药短少剂量。

其二,九峰先生一代大家,娴熟经典,上祖《灵》《素》,下揽汉晋唐宋元明清及叶薛诸名家,临证应用,脱口而出,是诸经典书籍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之生动教材,便于后之从学者借鉴学习。

其三,王九峰擅长类中、虚劳、膈塞、癫厥、肺痿、肺痈、淋浊等疑难大证,于辨证用药颇有独到之处,如用雪羹汤、蔗汁、蔗心、藕汁、白莲藕、萝卜汁、橄榄汁、慈菇汁治顽痰壅阻,肺胃枯槁之膈塞证,达到祛瘀化痰,下气消食,甘凉润降之目的。

其四,阐明“精之藏处虽在肾,精之蓄泄却在心”“心相上摇,肾精下泄”“欲念妄动,精已离位”“心神过用,暗吸肾阴,不独拘于酒色也”等生理要素,发前人之未发,完善发展了中医理论。

明清名医治疗肺痈医案赏析

明清名医治疗肺痈医案赏析

明清名医治疗肺痈医案赏析【医案1】安徽按察使卞柳门,呛咳内热,痰味腥秽,将成肺痈,脉来滑数而实。

痰热销烁肺阴,清肃无权。

南沙参四钱,马兜铃一钱半,生苡仁四钱,生甘草四分,川贝母三钱,瓜蒌皮三钱,川石斛三钱,鲜百部三钱,牡丹皮二钱,甘菊花二钱,冬瓜子四钱,鲜竹茹一钱半,鲜竹沥二两。

连服十剂而愈。

(《费绳甫医话医案·肺痈肺痿》)按:此案乃因痰热壅肺所致,见于肺痈初期。

故用菊花、马兜铃、石斛、丹皮清热解毒,川贝母、瓜蒌皮、竹茹、竹沥清化痰热,薏苡仁、冬瓜子、百部、沙参、甘草润肺排毒。

【医案2】沈,左。

外感风温,内蕴湿热,熏蒸于肺,肺脏生痈,咳嗽胸膺牵痛,痰臭脓血,身热口干,脉滑数,苔黄。

重症也。

急拟辛凉清温,而化痰瘀。

薄荷叶八分,冬桑叶二钱,粉丹皮二钱,桃仁一钱,生甘草八分,桔梗一钱,银花五钱,连翘壳三钱,光杏仁三钱,象贝母三钱,生苡仁五钱,冬瓜子四钱,活芦根(去节)二尺,鲜金丝荷叶(去背上白毛)十张。

另单方:金丝荷叶一两(去毛打汁),陈酒一两,杏仁粉五钱,川贝粉五钱,炖温服之。

前方连服三剂,咳嗽、脓血均减,身热亦退大半,原方去桃仁及薄荷叶,加轻马勃八分,通草八分。

(《丁甘仁医案·肺痈案》)按:此案乃因风热外袭,邪热壅肺,热壅血瘀,蕴酿成痈所致,见于肺痈成痈期。

其治用银翘散合千金苇茎汤,去淡竹叶、豆豉、牛蒡子、荆芥、苇茎,加桑叶疏表达邪,丹皮、金丝荷叶(即虎耳草)凉血解毒,杏仁、浙贝母化痰清热。

服药三剂,即症状减轻,仍守原法以巩固疗效。

【医案3】己巳年(1809年)冬月。

堂伯兄,四十岁。

饮火酒,坐热炕,昼夜不寐,喜出汗,误服枇杷叶、麻黄等利肺药,致伤津液,遂成肺痈,臭不可当,日吐脓二升许。

用千金苇茎汤合甘桔法。

苇根八两,苦桔梗三两,桃仁一两五钱,薏仁二两,冬瓜仁一两五钱,生甘草一两。

煮成两大茶碗,昼夜服完碗半,脓去十之七八,尽剂脓成八九。

又服半剂,毫无臭味。

后以调理脾胃收功。

(《吴鞠通医案·肺痈》)按:此案乃因热毒壅肺,热壅血瘀,血败肉腐,痈溃脓出所致,见于肺痈溃脓期。

清代御医曹沧州中风医案摘选

清代御医曹沧州中风医案摘选

清代御医曹沧州中风医案摘选清代御医曹沧洲《医案》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临床参考文献,首刊于民国十一年(1923年),距今已70余年。

现根据原刊石印版本进行了初步整理,摘选其“中风”医案七则,供同好借鉴并研究。

1曹沧洲与曹氏医案简介曹沧洲,名元恒,沧洲为其号,江苏吴县人。

据《(民国)吴县志》等资料记载,曹家世代以医为业。

兄弟三人,元恒居长,次弟元福,官至河南巡抚,幼弟元弼,官至内阁中书。

元恒于光绪末年被征召至京城为御医。

清《清实录》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冬十月癸酉(1908年10月21日)载:“上疾增剧……谕令各省将军、督抚,保荐良医。

旋据直隶、两江、湖广、江苏、浙江各督抚,先后保送陈秉钧、曹元恒、吕用宾、周景涛、杜钟骏、施焕、张鹏年等来京诊视。

”同时被征召进京的还有陈莲舫先生。

曹氏于宣统年(1909年)前曾为陈莲舫先生编著的《女科秘诀大全》一书作序。

序中写道:“往岁,德宗病剧时,余与先生同应征召,赶赴京师,会晤于旅邸中,讨论方药,得聆清诲。

益信先生医学湛深,识见宏博,有非余辈所能异及也。

遄返后,余因应诊事光,不获常相亲炙,每引以为憾……吴中曹沧洲序于五峰书屋。

”曹氏医德高尚,谦虚近人的品格由此可见一斑。

曹氏身为御医,诊务繁忙,“远近求诊者,日以百计。

”生平著作不多,故鲜为人知。

曹氏《医案》共分上下两卷。

上卷主要记录了内科疑难杂症,下卷侧重记录了外科部分危症、重症以及沉疴痼疾。

全书共涉及43个病种,自中风、伤寒以及内、外科杂证,分门别类,包罗不紊,案句典雅,用药神妙,诚可谓医学之圭臬,临症之指南。

曹氏医案除了保持明、清时期的文法体例外,更重要的是继承和保留了汉·张仲景所提及诊“人迎脉、气口脉”的宝贵经验及传统的诊断方法,为较为复杂的病症及其临床辨证、处方、用药提供了综合分析的理论依据,拓宽了诊断沉疴痼疾的方法与思路。

同时也是曹氏“上溯仲圣,直造轩岐,洞恒一方,尽见症结。

历治内外各症,多着奇验”高超医术的真实写照。

清宫医案集成上下册

清宫医案集成上下册

清宫医案集成上下册作者:陈可冀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9月出版开本:16开1895页册数:全2册光盘数:0定价:498元优惠价:450元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

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本书系对我国现存之唯一宫廷医学载体——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上自顺、康,下迄光、宣,作出的全面系统整理研究。

包罗历朝帝、后、妃、嫔、王公大臣之病情医事,涉及内、外、儿、妇各科诸疾,分门别类,有案、有方、有评、有论。

本书第一次将先期出版之相关专著悉数汇集,以成全璧,勒为300余万字之巨著。

本书全面展现了清一代宫廷医学的医疗特征以及高峰水平,从中不仅可窥见有关长寿、种子、美容、养生等大内秘方,尤可学习到当年御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可供今日临床工作者之借镜。

此外,禁苑秘辛、皇家医事并有与政治风云相关者,也可供今日史学之研究,或可澄清某些历史疑云。

本书适合医学院校师生,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史学研究者以及一切对中医学和清代宫廷史感兴趣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陈可冀,1930年10年出生,福建福州人,1954年毕业于福建医学院(现为福建医科大学),是我国第一代中西医结合医学家;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研究,首先应用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研究其血小板及血栓素A2机理;研究冠心2号、赤芍甙、去甲乌药碱、元胡碱等获进展;最近10年研究活血化瘀方药防治冠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倡导并整理研究清宫原始医药档案三万余件。

详细目录《清宫医案集成》导论凡例清宫医案研究季钟朴教授序岳美中教授序邝安堃教授序郑天挺教授序溥杰先生序任应秋教授序邓铁涛教授序耿鉴庭研究员序《清宫医案研究》再版前言《清宫医案研究》导言顺治朝医案一顺治皇帝二苏玛拉奶奶康熙朝医案一康熙皇帝二十三阿哥(十三皇太子)病情三保寿阿哥病情四和硕纯禧公主病情五内阁大学士张玉书病情六大学士熊赐履临终病情七正黄旗内大臣颇尔盆病情八正黄旗一等侍卫那尔善病情九镶黄旗食阿思哈尼哈番俸硕色病情十镶黄旗二等侍卫井四勒病情十一直郡王福晋病情十二信郡王病情十三针灸治愈硕色足疾十四武英殿赫世亨病情十五御前一等侍卫海清病情十六正白旗一等侍卫僧图病情十七正黄旗包依护军参领莫尔洪病情十八正黄旗四等侍卫布勒苏病情十九理藩院右侍郎薦良病情二十总管梁琪病情二十一科尔沁公必里滚达赖病情二十二二等侍卫拉布都病情雍正朝医案一雍正皇帝二孝敬宪皇后三世子成滚札浦四喀喇沁王依达木扎布之病情与朱批五喇西服济吉丹药效的朱批六大臣侯陈泰(伤寒发癍治疗)七闽浙总督满保(噎膈病)八怡亲王(修合黄连膏)九太医院用人参药档乾隆朝医案一乾隆皇帝二令皇贵妃三颖妃四容妃五庆妃六悖妃七循嫔八定贵人九禄贵人十晋贵人十一揆常在十二三阿哥十三五阿哥十四十一阿哥十五十一阿哥福晋十六绵志阿哥十七绵勤阿哥十八十五阿哥福晋……清宫医案集成上下册清宫医案集成上下册清宫医案集成上下册本书系对我国现存之唯一宫廷医学载体——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上自顺、康,下迄光、宣,作出的全面系统整理研究。

清代名医何书田医案医话点评

清代名医何书田医案医话点评

清代名医何书田医案医话点评何氏医学肇始于南宋,至今已绵延了870余年,传承30代。

何书田(1774年-1837年)是何氏医学第23代世医,晚号竹竿山人,著有《杂症总决》《救迷良方》《竿山草堂医案》等10余部专著。

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赠其对联“读史有怀经世略,检方常著活人书”,可见其对何书田的推重之情。

秦伯未在《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谓其“医承世业,起疾如神,为嘉、道间吴下名医之冠”。

林则徐秦伯末兹选取何书田先生《竹竿山人医案》中的五则医案进行浅析,以飨同道。

01诊朝寒暮热,不忘审其生活起居同里周道士,年五十余,日为人诵经禳灾,出必五更,返必子夜。

深秋患寒热,浃旬不已。

有投小柴胡汤、平胃散等方者,病稍间,而朝寒暮热如故。

其子哀恳山人,遂步往。

见其神色困惫,六脉细濡无力,舌净微绛。

谓病者曰:此尔积劳所致,非外因证也。

经云:阳虚则生寒,阴虚则生热。

补其所虚,则阴阳和而寒热自已。

与黄芪、炙甘草、党参、当归、白芍等味,不数日即瘥。

∨按患者寒热不已,似病在少阳,故有医者投以小柴胡汤,或认为夹有湿邪,而用平胃散治之。

何书田先生察其神色困惫,舌微绛、苔净,六脉细濡无力,一派虚象,何以投祛邪之剂?并了解到病患每日为人祭祷消灾,五更即出,子夜方归,此病当为积劳所致,证属气阴两亏。

气属阳,阳虚则朝寒,阴虚则暮热,明此则治疗有方,故用黄芪、炙甘草、党参益其气;当归、白芍补其阴,阴阳和而寒热自除。

此案启示我们在临证中不仅要据症辨证,而且要对患者的生活起居了解透彻,以充分把握致病因素,全面掌握病情,有助于辨证的准确精当。

02平久嗽下利,功在立法败毒驱风丁丑春二月初,抵枫寓,贾玉之妇患白痢如涕,昼夜无度,胸脘胀满,不思纳谷,便粪则腹痛,兼之身热汗少,痰多喘嗽。

曾发疹瘰,四肢下身不到。

询其初起,腹痛数日,服燥湿导滞而复转利,又复经旬矣。

审其脉,两手俱见细浮而数。

意其元气素虚,若再迟延,恐难支持矣。

然既不可以扶元,又断不可以消导所能就愈也。

明清名医感冒病案赏析

明清名医感冒病案赏析

明清名医感冒病案赏析【医案1】协镇王公,生长蓟北,腠理闭密,癸卯秋,谒提台梁公于茸城,乘凉蚤归,中途浓睡,觉恶寒发热。

缘素无病患,不谨调养,过食腥荤,日增喘促,气息声粗不能安枕,更汗出津津,语言断落不能发声。

六脉洪滑,右寸关尤汩汩动摇。

以脉合证,知为痰火内郁,风寒外束,正欲出而邪遏之,邪欲上而气逆之,邪正相搏,气凑于肺,俾橐籥之司,失其治节,清肃之气,变为扰动,是以呼吸升降不得宣通,气道奔迫,发为肺鸣。

一切见证,咸为风邪有余,肺气壅塞之征。

若能散寒驱痰,诸病自愈。

乃用三拗汤(三拗汤中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

按此方治感冒风寒,咳嗽鼻塞。

麻黄留节,发中有收;杏仁留尖,取其能发,留皮取其能涩;甘草生用,补中有发,故名三拗)加橘红、半夏、前胡,一剂而吐痰喘缓,二剂而胸爽卧安。

夫以王公之多欲,误认丹田气短,用温补之品则胶固肤腠,客邪焉能宣越,顽痰何以涣解。

故临症之时,须贵乎谛审也。

(《旧德堂医案》)按:此案乃因风寒外束,兼夹痰滞所致。

故用三拗汤疏风散寒,宣肺平喘,加橘红、半夏、前胡化痰降逆,证药相符,故两剂即安。

【医案2】甲午,王子捷太史令媛感冒风寒,理宜解表和中,汗彻即愈。

前医误以犀角、羚羊角等药引邪入内,不能言语,病剧。

延余诊视,脉沉紧,用羌活汤加附子、肉桂,去黄芩、生地黄,一服能言,发出疹子而愈。

(《许氏医案》)按:此案乃因外感风寒湿邪所致,故用九味羌活汤加减,因内无郁热,故去黄芩、生地黄,内有沉寒,故加附子、肉桂,辨证与用药符合病情,故一剂而愈。

【医案3】某。

外感风邪,发热咳嗽,咽喉作痛。

宜祛风清热,兼以化痰。

桔梗一钱,生甘草五分,冬桑叶一钱,蝉衣一钱,薄荷一钱,连翘二钱,杏仁三钱,象贝三钱,云苓二钱,鲜竹叶三十片。

(《费伯雄医案·感冒》)按:此案乃因外感风热所致,故用桑菊饮去菊花、芦根,加蝉蜕、竹叶疏风清热,浙贝母、茯苓清热化痰。

【医案4】龚,左。

广厦纳凉,北窗高卧,孰料午睡正酣,汗孔值开,适逢沛然时雨,凉风骤至,寒气袭趋于腠理,顷刻之间灼热无汗,妄言狂躁。

明清名医治疗痉病医案赏析

明清名医治疗痉病医案赏析

明清名医治疗痉病医案赏析【医案1】马,左。

形寒畏冷,遍身骨楚,头项强痛,泛泛作恶,小溲短少,脉紧急,苔薄腻。

太阳、阳明两经同病,急与葛根汤散其寒邪,不致缠绵是幸。

粉葛根一钱五分,云苓三钱,炒谷芽三钱,川桂枝五分,姜半夏三钱,陈佩兰一钱五分,净麻黄五分,陈广皮一钱五分,炒香豉三钱,煨姜两片。

二诊,昨进葛根汤,得汗甚多,头项痛骨楚均舒,泛泛作恶已止。

身热头眩,口干欲饮,脉象弦数,苔薄腻黄,舌质红。

太阳之邪已解,阳明之热内炽,幸喜素体强盛,不致迁延。

今与桂枝、白虎,一以清阳明之热,一以肃太阳之邪。

川桂枝三分,赤苓三钱,炒谷芽三钱,生石膏三钱,江枳壳一钱五分,省头草一钱五分,天花粉三钱,苦桔梗八分,炒竹茹一钱五分,干芦根(去节)五钱。

(《丁甘仁医案·痉症案》)按:此案乃因风寒外袭,壅阻经络所致。

其治先用葛根汤加减以散寒解表,后以桂枝汤合白虎汤,解表清热,以巩固疗效。

【医案2】杨。

暑由上受,先入肺络,日期渐多,气分热邪逆传入营,遂逼心胞络中,神昏欲躁,舌音缩,手足牵引。

乃暑热深陷,谓之发痉。

热闭在里,肢体反不发热。

热邪内闭则外脱,岂非至急,考古人方法,清络热必兼芳香,开黑窍以清神识。

若重药攻邪,直走肠胃,与胞络结闭无干涉也。

犀角、元参、鲜生地、连翘、鲜菖蒲、银花,化至宝丹四丸。

(《临证指南医案·痉厥》)按:此案乃因暑热入营,灼伤阴津,筋脉失养所致。

其治用清营汤合至宝丹加减,清暑凉营,熄风开窍。

【医案3】吴启明之子,甫及周岁,发热呕吐,泄泻迸迫,烦躁不能少睡,大渴饮水不休。

医者误为脾胃不足之呕,虚阳发外之热,津液下陷之渴,与七味白术散。

一服,遂至两目上吊,角弓反张,肢体痉强,牙紧气促,唇口齿舌干燥而不可解。

余知此症,乃疫邪传胃,未经清解,以致协热下利,直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一服病气大退,再以小柴胡汤去半夏,加花粉,二剂而安。

(《得心集医案·痉厥门》)按:此案乃因湿热壅阻经络所致。

王孟英医案分析

王孟英医案分析

原文:何氏妇年未四旬,于庚戌冬患腹胀善呕,或云寒凝气(否)滞,宜吸鸦片烟以温运之,及烟瘾既成,而病如故。

或云冷积也,莫妙于(渐断)蒜罨。

往夏遂以蒜杵如泥遍涂脊骨,名曰水灸。

灸后起疱痛溃,骨蒸减餐,其胀反加,经乃渐断。

招越医庄某治之,云劳损也,进以温补,病乃日甚。

复邀张凤喈、包次桥、姚孟斋诸人视之,佥云劳损已成,或补阴、或补阳,服至冬令。

便泻不饥,骨立形消,卧床不起。

今春请神方于各乩坛,皆云不治。

其夫因蒲艾田荐于许信臣学使,随任广东,家无主意,束手待毙而已。

蒲闻而怜之,为屈孟英一诊,以决危期之迟速,初无求愈之心也。

切其脉弦细数,循其尺索刺粗,舌绛无津,饮而不食,两腿肿痛,挛不能伸,痰多善怒,腹胀坚高,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忧心忡忡),昼夜殿屎(愁苦呻吟),愁容黎瘁,小溲短涩而如沸,大便日泻十余行,脉色相参,万分棘手,惟目光(相凌)炯炯,音朗神清,是精气神之本实未拨。

病虽造于极中之极,却非虚损之末传也。

殆由木土相凌,为呕为(瞋)胀,洋烟提涩其气,益令疏泄无权,蒜灸劫耗其阴,更使郁(热闪烁)攸内烁,进以温补,徒为壮火竖(贴)帜而涸其津,溉以滋填,反致运化无权而酿成泻,固之涩之,煞费苦心。

余谓赖有此泻,尚堪消受许多补剂,纵临证心粗,不询其泻出之热而且腻,岂有肾虚脾败之泻,可以久不安谷而延之至今乎?夫人,气以成形耳,法天行健,本无一息之停,而性主疏泄者肝也,职司敷布者肺也,权衡出纳者胃也,运化精微者脾也,咸以气为用者也。

肝气不疏,则郁而为火;肺气不肃,则津结成痰;胃气不通,则废其容纳;脾气不达,则滞其枢机,一气偶愆,即能成病。

推诸外感,理亦相同,如酷暑严寒,人所共受,而有病有不病者,不尽关乎老小强弱也,以身中之气有愆有不愆也。

愆则邪留著而为病,不愆则气默运而潜消。

调其愆使其不愆,治外感内伤诸病,无余蕴矣。

今气愆其道,津液不行,血无化源,人日枯瘁,率投补药,更阻气机,是不调其愆而反锢其疾也。

疾日锢而腹愈胀。

清代中医名家治疗关节痹痛医案解读(二)

清代中医名家治疗关节痹痛医案解读(二)

清代中医名家治疗关节痹痛医案解读(二)我读《临证指南医案》之八十七今日医案,颇可玩味。

足见叶天士诊病之严谨,用药之精当。

此案为风温夹湿之痹症。

风、温皆为阳邪,湿为阴邪,两阳夹一阴。

风胜则肿,其症四肢流注肿痛,皮肤宣热,发红或不红,甚则黄汗流水。

《金匮要略》有麻黄加术汤治疗风寒夹湿痹症,【方药组成】麻黄 9克(去节);桂枝 6克(去皮);炙甘草3克;杏仁 6克(去皮尖);白术 12克。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治疗风寒夹湿痹证,身体烦疼,无汗等。

叶天士借用此方之意,化裁用之。

变风寒夹湿痹症而为风温夹湿痹症矣,此又一叶天士善用古方,灵活化裁,用其意而易其药的经典案例。

鼻头发亮,邪入阳明,法当宣通经脉,祛湿清热为治。

去麻黄之辛热发表,白术、甘草之温药呆滞。

加羚羊角、天花粉之清热凉血,桑枝、姜黄之通经活络,海桐皮、防己之祛风除湿。

二诊脉通湿去,症已渐安。

唯余热留恋,热灼津伤。

连翘、杏仁发散余热,玄参、绿豆皮清热解毒,花粉、梨汁退热生津。

三诊症又变幻,“晨餐颈汗,下午足寒,大便微溏”,此为上热下寒之症。

缘为风热伤津,津伤而心火独胜于上,水火不济,肾水独寒于下,成上热下寒矣。

《伤寒论》云: “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足下恶风……”。

又云: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

由此可见,凡火热盛于上者,必痹于下,而形成上热下寒之症。

然上热下寒之症,上热为真,而下寒却有真寒假寒之别。

观其一诊二诊,此症必无真寒。

前贤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阿胶、白芍、鸡子黄)治疗此症。

然本案已无大热,乃病后真阴不足,心火不能下交所致。

治当滋补真阴,稍佐宣通。

石斛、麦冬、沙参滋阴补液,川贝、陈皮、谷芽宣通脾肺。

天士三诊,从风、湿、热为痹,到湿去热孤,热灼津伤,最后水火不交,上热下寒。

病症层层递进,而天士用药,纷而不乱,法度严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