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陕北秧歌剧的形式及特点

合集下载

校本教材—陕北秧歌

校本教材—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一、陕北秧歌简述陕北秧歌是我国汉民族主要民间舞蹈秧歌的代表流派之一。

它长期流传在陕北的广大地区,又叫“闹秧歌”、“闹红火”。

秧歌一词,从广义上讲是陕北民间文艺活动的总称,狭义上则指秧歌队在广场进行的集体歌舞表演。

1、陕北秧歌的分布与特点陕北秧歌主要分布在榆林的绥德、佳县、米脂、安塞、延安等县,以榆林的绥德和米脂两县为代表,被称作“绥米秧歌”;以延安的洛川秧歌,代表了陕北南部秧歌的艺术特点,从而形成了陕北秧歌的两大流派。

陕北秧歌是民间群众自娱性歌舞,多在每年春节和正月十五元霄节前后活动,各村秧歌活动时,参加人数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一、二百人。

陕北秧歌借助丰富多彩的场面与队形变化,抒发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勤劳质朴的高尚情操,热情奔放的情绪,生动活泼的舞蹈,质朴优美的歌唱,在高亢欢快的锣鼓和唢呐伴奏下,形成独特的艺术形象和风格特征。

2、陕北秧歌的分类陕北秧歌依其内容和形式可分为六种:(1)大场秧歌。

(2)小场秧歌,俗称“闹回回”。

(3)拜年秧歌,也叫沿门子秧歌。

(4)彩门秧歌。

(5)九曲秧歌。

(6)彩灯秧歌。

陕北秧歌在民间以它质朴,热烈的面目出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它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创新,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加的文化艺术。

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载入新文化的光辉史册。

二、分课时设计第一课时手位与手臂动作动作简介:手位与手臂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整个姿势的美观,它不仅在空手扭动中很重要,特别是挚道具时,如拿伞、扇、绸、巾时,就显得更重要,使用不当,就很别扭。

基础动作:1、山膀身体站直,双脚并跟呈“八”字,左臂弯回,手心向外托与腰(带)间,右臂伸直,略向下,手成“掌”形,脸微向左。

(见下图1)2、按掌身体站直,双腿靠扰,双脚并齐,左臂弯回手心向外托与腰(带)间,右臂向腰前弯屈呈60°左右,手掌心向下开掌形,脸微侧左。

(见下图2)3、托掌身体站直,双腿并拢双脚略分,左臂弯屈,手心向外托与身侧腰带下方,右手上伸微弯举上头顶,手呈“掌”形,脸向前平展。

小学生作文陕北大秧歌

小学生作文陕北大秧歌

小学生作文陕北大秧歌
星期天,我和作文班的同学们一起去王家坪革命旧址采风,我们看到了秧歌表演。

陕北秧歌是盛行于陕西省延安、榆林一带的一种地方传统舞蹈形式,它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通常于正月十五进行表演。

陕北秧歌队,以人数众多、气势宏大、节奏明快、红火热闹而闻名遐迩。

扭秧歌时,头、颈、肩、腰、胯、臂、腿,包括眼睛和指头尖在内,都会饱含激情地扭动、甩动、抖动。

其动作洒脱大方,简单易学,即强身健体,又热烈欢快,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冬季寒冷而漫长,每到逢年过节,扭秧歌便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

秧歌表演者有数十人,有的多达近百人,在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
陕北秧歌,正好展示了陕北人民性格淳朴、豪放的性格。

陕北秧歌剧的形式及特点

陕北秧歌剧的形式及特点

陕北秧歌剧的形式及特点【摘要】陕北秧歌以其特有的形式演绎和传递着陕北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与陕北人民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表达人们长期以来内心生活的真实感受。

本文通过对秧歌剧《兄妹开荒》的音乐特点、演出形式、历史意义以及艺术价值的论述,进一步深入地探索陕北秧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价值。

【关键词】陕北秧歌《兄妹开荒》表演形式艺术价值秧歌剧起源于我国民间的秧歌,而秧歌是中国民间歌舞体裁的一种,广泛地流传于北方汉族地区,大多数的秧歌演出均在传统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日。

通常在较大范围的广场进行表演,演出人员较多,气氛热烈,因其源于农民劳动生活中所唱之歌而得名。

秧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地域为特点的众多的艺术流派,其中又以陕北秧歌最具特色。

陕北秧歌以绥德、米脂、清涧、吴堡等地闻名,所唱曲调大多来源于民间小曲,最常用的有《岗调》、《银纽丝》、《对花》、《戏秋千》、《大挑菜》、《小放牛》等。

伴奏多用打鼓、小鼓、大锣、大拨、小锣、小拨和一对唢呐。

演唱时用板胡托腔,也有秧歌小戏,半说半唱,生活气息浓厚,常演曲目有《张良卖布》、《牧牛》等。

陕北秧歌舞蹈丰富,大场由一个“伞头”领舞,人们持有彩灯、绸布等道具,基本舞步有平走步、前走步、跳跃步、抖肩步、斜身步、十字步、圆场步等。

舞姿潇洒大方、活泼生动。

小场有2~8人表演“跑旱船”、“推小车”等节目。

表演顺序一般为:①引场;②安四门;③豁四门;④剁四门;⑤收场。

队形图案有“剪小股”、“牛眼睛”、“里外城”等。

陕北秧歌的风格健壮有力,节奏自由奔放,演唱富有典型的高原音调特色。

在抗日战争时期,陕北延安由于其政治优势,成为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在陕北具有广泛影响的陕北秧歌也被赋予了时代内容,开辟了它与“新音乐”此消彼长的冲突与融合的进程。

秧歌艺术紧跟时代步伐,追求传统与现代的高度结合,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以后,陕甘宁边区首先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在原有演出形式的基础上,从剧本内容、人物、化妆等表演形式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其中秧歌剧《兄妹开荒》就是其中的代表。

初中议论文:观陕北之秧歌论中华之崛起

初中议论文:观陕北之秧歌论中华之崛起

初中议论文:观陕北之秧歌论中华之崛起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秧歌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

而陕北地区的秧歌更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观察和研究陕北的秧歌艺术,不仅可以领略到其独特的魅力,还能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发展。

陕北的秧歌艺术凸显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坚毅的意志。

秧歌起源于农耕文化,是农民们在辛勤劳作之余表达内心情感和祈求丰收的方式。

陕北的秧歌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积累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舞蹈形式和节奏感。

农民们在繁重的劳作中,通过秧歌舞蹈来放松身心,减轻艰辛带来的压力。

这种坚持不懈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基石。

陕北的秧歌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陕北地区是黄土高原的核心区域,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

农民们必须互帮互助才能渡过难关。

秧歌舞蹈就是农民们在劳作之余自发组织的集体活动,通过舞蹈的形式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和合作能力。

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以集体智慧和团结互助为核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体现。

陕北的秧歌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和进取精神。

虽然秧歌源于古老的农耕文化,但陕北的秧歌艺术却经过了长期的演绎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秧歌舞蹈的动作优美流畅、节奏鲜明动人,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通过舞蹈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陕北的秧歌艺术成功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观察陕北的秧歌艺术不仅能够领略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能够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发展。

秧歌艺术凸显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团结互助和创新进取精神,通过学习和发扬秧歌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做出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光辉的色彩!。

民进艺术艺术-陕北秧歌

民进艺术艺术-陕北秧歌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 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 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 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 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的伞头改为工农形象持木制镰刀斧头,创造了 具有新内容的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 妻识字》、《十二把镰刀》等。
其中,“翻身秧歌”、“胜利腰鼓”等新 秧歌在全国得到普及。新秧歌有大场秧歌 《边区好地方》、扇秧歌《南泥湾》等,深 受群众欢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起着 鼓舞斗志,庆祝胜利的作用。1950年代民间 舞蹈方兴未艾,各地秧歌异彩纷呈,人们就
在秧歌前冠以地名以示区别。
下面我们来欣赏图片:
谢谢观看!
民间艺术
——陕北秧歌
一 、陕北秧歌介绍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 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 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 闹社火“等„
二 、陕北秧歌由来背景
陕北秧歌舞,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已有,原为 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记有 "春闹社,俗名秧歌。" 由此可知,秧歌源于社日 祭祀土地爷的活动。 清李调元《粤东笔记》云:" 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中插秧,一老 挝大鼓,鼓声一通,群竞作,弥日不绝,是日秧歌 "。故又有人指出,秧歌传自南方,是陕北的一种 外来文化。作家曹谷溪在《再谈陕北秧歌》中说: "陕北人闹秧歌,就是图个红火。每年正月二三开 始,几乎要闹腾一个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压 了锣鼓五音"。形式多样,是一种民间广场集体歌 舞艺术,表演起来,多姿多彩,红火热闹。
三、陕北秧歌分布
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 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 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秧歌最具代 表性。四、陕北秧歌类型ຫໍສະໝຸດ 陕北秧歌主要有: (1)大秧歌

(整理)校本教材——陕北秧歌简述上

(整理)校本教材——陕北秧歌简述上

第一章陕北秧歌简述陕北秧歌是我国汉民族主要民间舞蹈秧歌的代表流派之一。

它长期流传在陕北的广大地区,又叫“闹秧歌”、“闹红火”。

秧歌一词,从广义上讲是陕北民间文艺活动的总称,狭义上则指秧歌队在广场进行的集体歌舞表演。

一、陕北秧歌的分布与特点陕北秧歌主要分布在榆林的绥德、佳县、米脂、清涧、志丹、吴起、安塞、延安、甘泉、洛川等县,以榆林的绥德和米脂两县为代表,被称作“绥米秧歌”;以延安的洛川秧歌,代表了陕北南部秧歌的艺术特点,从而形成了陕北秧歌的两大流派。

陕北秧歌是民间群众自娱性歌舞,多在每年春节和正月十五元霄节前后活动,各村秧歌活动时,参加人数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一、二百人。

在各村秧歌队组织者(旧是由神会会长)的领导下,从农历年前准备,正月初二左右开始活动,俗称“起秧歌”(近年来有些地方从正月初七、八开始),正月十五天官赐福时举行大型表演,也就是最高潮时期。

陕北秧歌作为当地人民自己的歌舞艺术,必然要表现出陕北的人情风俗、生活情感,最先在农村是一项祀神的民俗活动,称传统老秧歌,属神会组织的,也有个人组织的,有不少人自幼参加,它通过谒庙、灯场等祈求神灵保佑,消灾免难,大吉大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表演形式有农家院落表演,有较大场地的表演。

后来又增加了村上集体和基层政府的统一组织形式。

它借助丰富多彩的场面与队形变化,抒发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勤劳质朴的高尚情操,热情奔放的情绪,生动活泼的舞蹈,质朴优美的歌唱,在高亢欢快的锣鼓和唢呐伴奏下,形成独特的艺术形象和风格特征。

二、陕北秧歌的分类陕北秧歌依其内容和形式可分为六种:(一)大场秧歌。

即在出演时和广场表演的秧歌。

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甚至几百人,气氛欢腾,场面热烈,为秧歌的主要表演形式。

大场秧歌也将“竹马”、“旱船”、“耍狮”、“舞龙”等夹杂在秧歌队伍中,更显得光彩夺目,妙趣横生。

(二)小场秧歌,俗称“闹回回”。

人数为二人,三人,四人,八人不等,表演节目一般是男女之间爱慕之情的嬉戏,融舞蹈、戏曲、杂耍为一体的表演。

陕北秧歌沿革的文化意蕴

陕北秧歌沿革的文化意蕴

陕北秧歌沿革的文化意蕴陕北秧歌沿革的文化意蕴陕北秧歌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陕北地区独具特色的一种舞蹈形式。

从古至今,陕北秧歌经历了数百年的沿革,其文化意蕴深远,是对陕北地区历史、生活和民俗的表达与记录。

陕北秧歌起源于农耕文化,与农耕生活密切相关。

最早的秧歌是农民在农忙之余,在互助劳作和丰收庆典等集体活动中跳的舞蹈。

秧歌以耕作、播种、插秧、收割等农耕动作为基础,并结合了五音、六律的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舞蹈形式。

通过身体语言和舞蹈动作,秧歌表达了农民对丰收和农耕文化的赞美和祈福之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陕北秧歌逐渐演变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在明清时期,陕北地区盛行的秧歌有“三蹦子”、“三十个大秧歌”等,这些秧歌通常以武术技巧为基础,注重舞蹈的技巧性和视觉冲击力。

而在20世纪初,秧歌开始向舞台艺术转变,崭露出具有独特韵味的艺术形式。

陕北秧歌的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陕北秧歌是对陕北地区农耕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秧歌中蕴含着农民对土地、天地万物的敬仰和感恩,对丰收和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在陕北农村,秧歌节是农民最热烈、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无论是纪念农田神、还是欢度丰收,秧歌都扮演着连接农民与土地、天地之间的桥梁。

其次,陕北秧歌是对陕北地区历史和民俗的记录和表达。

秧歌中的舞蹈动作和音乐元素,往往与陕北地区的农事活动、生活习俗和传统服饰等紧密相连。

通过舞蹈的节奏与姿态,人们能够感受到陕北人民勤劳朴实、热情豪迈的性格特点,以及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热爱之情。

此外,陕北秧歌还是对陕北地方特色的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

陕北秧歌的舞蹈动作独特、精彩纷呈,以其高亢豪放的节奏和欢乐的氛围吸引了无数观众。

在舞蹈中,以“起背”、“剪子腿”、“后翻腾”等动作为代表的技巧要求,展现了艺术家们的才思和艺术造诣。

最后,陕北秧歌还是陕北地区文化交流和交融的重要载体。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陕北秧歌不仅吸纳了中原地区的表演技巧和艺术风格,还吸引了众多俄、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艺术家,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陕北秧歌是陕西省北部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作为陕北地区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秧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元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当今社会,陕北秧歌正面临着传承发展的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

本文将从陕北秧歌的历史渊源、传承状况、发展现状和保护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对于这一传统文化的关注,促进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

陕北秧歌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古代,其起源与古代人们对丰收的祈福活动有关。

在农历年初一、二和农历正月十五等节点,人们以歌舞的形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在历史长河中,陕北秧歌逐渐演变成了一项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并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许多丰富的色彩。

陕北秧歌围绕丰收、祈福等主题,通过歌舞表演形式,反映出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

秧歌的起源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陕北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值得珍惜和传承。

陕北秧歌传承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随着农村人口的外流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陕北地区的传统农耕文化逐渐淡化,导致传统秧歌的传承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现代文化的冲击也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对陕北秧歌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由于陕北秧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口耳相传,缺乏系统的教学和传承机制,使得陕北秧歌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

为了促进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对陕北秧歌的文化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社会对陕北秧歌的认知度和关注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陕北秧歌,从而增强对其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健全的陕北秧歌传承机制,包括建立专门的机构或组织,组织专业人士对陕北秧歌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记录,编纂相关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开展陕北秧歌的培训和教学工作,培养更多的秧歌传承人才。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陕北秧歌是中国民间传统舞蹈艺术的一种,起源于陕西省陕北地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秧歌是陕北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舞蹈形式,它以男女青年为主要表演者,表演形式多样,舞蹈内容含丰富,被视为陕北地区民间文化的瑰宝。

秧歌不仅是一种舞蹈表演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延续。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文化的冲击,陕北秧歌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陕北秧歌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一、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历程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陕北秧歌成为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曾经载歌载舞,振奋人心。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陕北秧歌更是成为了革命传统和劳动美德的象征,被传承和弘扬下来。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陕北秧歌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1. 传承困难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陕北秧歌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难。

许多年轻人更加关注现代流行音乐和舞蹈,对传统的秧歌并不感兴趣,导致传承渐行渐远。

一些老艺人逐渐老去,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2. 缺乏传承机构陕北地区的秧歌传承受到传承机构的不足。

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对秧歌的传承有所关注和投入,但仍存在着传承机构缺乏的问题。

缺乏专门的传承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导致传承工作难以开展。

3. 缺乏市场推广1. 注重文化教育加强对陕北秧歌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提升人们对秧歌的认知和理解。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秧歌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活动,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激发他们对秧歌的兴趣和热爱。

加大对陕北秧歌传承机构的支持和投入,建立专业的传承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为秧歌传承人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比赛,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秧歌传承和发展当中。

秧歌传承与发展需要更多的市场推广,逐步开拓国内外的市场,使秧歌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提升其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借助文化交流活动、演出表演等形式,增强秧歌的市场竞争力。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

额理解的绥德秧歌的场子可分为南路场子和北路场子。

北路场子属于四十铺、薛家河一路的,男女搭配较轻快、活泼,亦称文场子。

节奏轻盈、脚步较虚、动作花哨,鼓点亦轻快。

南路场子则属薛家峁、崔家湾一路,与北路刚好相反,也称武场子。

节奏稳重、步步踏实、动作干净利索、有力,鼓点也跟着较重。

场子根据场地及情况进行二人场子、四人场子、八人场子表演。

南路场子内容主要有:单七锤、双七锤、三脚不落地、凤凰三点头、谢礼。

在表演中间可据个人能力进行穿插一些yingfeng(方言)自由表演。

以往每逢过年,秧歌队挨家挨户的拜访,俗称“排门子”。

各家各户适当表示一哈。

节日的气氛十分活跃。

“大秧歌”所有人在伞头的带领下排成一队,由伞头引领大家走各种阵型,有"龙摆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龙吐水"、"十二莲灯"等数百种排列法。

“转九曲“这个节目在正月十五。

这个貌似是绥德最大最全的九曲了。

其他地方也有可是据说均不如薛家峁的“宏大”。

最早是"四曲"后来发展成九曲的,也叫“九曲黄河阵“。

九曲形似迷宫,却又不同迷宫。

只要顺着灯走就可以走出去。

转九曲要选一个较宽敞的平地,将367根高粱秆(柱头)等距离栽成四方形阵图,将住头与柱头按一定规则用高粱秆连接起来。

一排栏与另一排栏栅之间留出弯弯曲曲的路,走过去再返回来,各有九道曲折。

每返回一次就向中心前时一次。

在柱头上安放由各家各户捐做的367盏油灯,中间柱头安放7盏,叫七星灯(现在全都是小彩灯)。

油灯一般是将白萝卜中间挖空,注满麻籽油,加棉花捻子点燃。

九曲像一个很大的城廓。

九曲回廊,设有重复路径,逐个看,大城廓内又分9个小城廊,而小城廓的门径、走向各不相同,有人便把九曲称为“九曲黄河阵”。

实际上九曲是道教阴阳太极图的变阵形式,一个大的太极图,当中包括9个小太极图。

转火塔塔、转灯塔这些节目也是在十五这一天的。

最新-陕北秧歌唱腔音乐初探 精品

最新-陕北秧歌唱腔音乐初探 精品

陕北秧歌唱腔音乐初探陕北秧歌是陕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与山东胶州秧歌、东北大秧歌并称中国三大秧歌。

陕北秧歌在语言形式上精炼且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民间口头性、文学性的特征。

其主要的演唱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演唱法,一种是即兴编唱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秧歌也逐渐由一种村落间的民间文艺渐渐发展成为城市化的群众广场文艺,甚至搬上舞台,成为陕北人民过年过节喜庆活动中的大型文艺活动。

其演唱在延续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些新的音乐元素,形成了多种唱腔形式,使传统陕北秧歌唱腔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分为独唱、对唱和齐唱三种形式。

独唱是陕北秧歌演唱中最具代表性、最核心性的一种演唱形式。

一般不单独演唱,而是在闹秧歌之中穿插演唱。

独唱者大多都由秧歌队伍中多才多艺、嗓音洪亮、出口成章的伞头来承担。

这种领唱式的独唱往往在谒庙秧歌、排门子及九曲秧歌中出现。

谒庙秧歌中它往往是由众演员双膝跪地,伞头站在神位前演唱,可称作“祭祀秧歌”,一般较神圣和庄重。

排门子秧歌它往往表现一些吉庆、慰问、祝贺等方面的内容。

这类曲调生动活泼,曲式方整固定,歌词一般不固定,由伞头根据所拜对象不同的身份、地位、职业、场地等触景生情、即兴编唱,往往形成了一曲多词的秧歌唱腔。

例如排门子秧歌中唱到:“走了一家又一家,这是一家好人家,为人正派人人夸,勤劳致富发”。

给人以亲切、自然、生动之感。

新时期的秧歌独唱不一定由伞头担任,可以由具有演唱才能的民歌手演唱,内容具有很强时代气息,其唱腔无论从唱法、语言方面都有所改变。

方言改为普通话,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当专业水准的表演唱。

对唱多用于彩门秧歌或小场子秧歌表演中,是陕北秧歌最具典型性、最具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

对唱一般是两个秧歌队之间问答式的演唱形式。

演唱者一般由两个秧歌队的伞头担任,根据固定的曲调,采取现场编词的形式,题材广泛,曲调丰富。

例如彩门秧歌中问者唱到:“二道彩门接亲朋,打上灯笼问长兄,秧歌起源什么人?为啥闹了这么火?”答者回应:“咱们都是陕北人,种田唱曲解乏困,又唱山歌吼道情,逢年过节求吉庆。

陕西秧歌文化调研报告

陕西秧歌文化调研报告

陕西秧歌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陕西秧歌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流传于陕西省及周边地区。

秧歌是一种集合了歌唱、舞蹈和表演的艺术形式,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能够展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调研旨在探索陕西秧歌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艺术特点以及对陕西地区文化传承的作用。

二、历史渊源陕西秧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其起源与农耕文化相关。

秧歌起初是农民庆祝丰收的一种方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

秧歌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宫廷娱乐和民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表演形式陕西秧歌的表演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单人独舞、双人对舞、群舞等形式。

表演过程中,舞者以动作矫健、身姿优雅的形态展现秧歌的特点。

同时,还常常伴有歌唱和乐器演奏,例如响板、钹等。

表演既有较多的固定动作和编排,又允许舞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即兴发挥。

四、艺术特点1. 犁地、播种、收割等农耕动作的模仿:陕西秧歌中常常出现对农耕动作的模仿,如犁地、播种、收割等,使得舞蹈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感。

2. 独特的服饰和饰物:秧歌舞者的服饰通常选用明亮的颜色,配以丰富的饰物,如彩虹伞、丝巾等,以突出表演的视觉效果。

3. 篇章结构的特点:陕西秧歌将舞蹈动作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组合和安排,形成篇章结构,使得整个表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五、对文化传承的作用陕西秧歌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形式,对于陕西地区的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秧歌的演绎和传承,陕西人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同时,秧歌也成为陕西地区多样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为地方的旅游业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经济效益。

六、结论陕西秧歌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为陕西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应加强对秧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1. 引言1.1 陕北秧歌的起源陕北秧歌是陕西省北部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据史料记载,陕北秧歌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最初是农民在田间劳作时为了娱乐和缓解劳累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歌舞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陕北秧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成为陕北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陕北秧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最初是农民在耕种和秋收时所创作的歌舞形式。

在古代社会,农民们靠着劳作来维持生计,而秧歌则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

秧歌的歌词多以农民生活为题材,歌颂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表达对丰收的美好祝愿,寓意着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希望。

秧歌的舞蹈动作也十分生动活泼,富有民间特色,展现出了陕北人民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陕北秧歌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改变。

但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陕北秧歌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作为陕北地区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纽带,陕北秧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陕北人民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陕北秧歌起源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深厚历史底蕴,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1.2 陕北秧歌的特点陕北秧歌是陕西北部地区独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陕北秧歌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音乐风格独特。

陕北秧歌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旋律优美,节奏跌宕起伏,充满激情和活力。

歌曲的编曲精湛,常常结合了二胡、琵琶、唢呐等传统乐器,使得整个表演更加生动震撼。

二、歌词朴实真挚。

陕北秧歌的歌词通俗易懂,常常描绘农村生活的琐事和感人场景,表达了普通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歌词中蕴含着对家乡、亲情和故土的深深眷恋,让人感受到乡愁和情怀。

三、舞蹈动作独特。

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不仅有声乐部分,还配有独特的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通常富有农民劳动的形象,如下地、拔秧、收割等,展现了农民的朴实和勤劳,给人以振奋和感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陕北秧歌是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特有的一种舞蹈形式,它源于古代农耕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秧歌舞蹈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朴实的民俗风情,是陕北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陕北秧歌在传承和发展上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陕北秧歌,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对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进行探讨时,我们需要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地域特色。

陕北秧歌起源于古代农耕生活,是劳动人民在耕作季节举行庆祝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陕北秧歌逐渐形成并传承下来,成为了一种具有独特乡土气息的文化遗产。

其舞蹈动作简洁而有力,表达了劳动人民对丰收生活的向往和祈祷。

陕北秧歌还融入了民间戏曲、音乐和诗歌等元素,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色。

了解陕北秧歌的发展历程和地域特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传承与发展的方向。

对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进行探讨时,我们需要关注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陕北地区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耕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与此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逐渐减弱,陕北秧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由于传承者的减少和传统技艺的丧失,陕北秧歌的传承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如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传承和发扬陕北秧歌,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陕北秧歌传承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要加强陕北秧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陕北秧歌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要加强对陕北秧歌传承者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他们的传承技艺和意识,确保陕北秧歌得到有效的传承。

要加强对陕北秧歌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推广陕北秧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秧歌的传承和发展中来。

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把陕北秧歌推广到更广阔的舞台上。

还要注重陕北秧歌的创新和发展。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

关于陕北秧歌的传承发展探讨陕北秧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秧歌是指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我国古代农耕社会,是人们在农事劳作之余进行娱乐的一种形式。

陕北秧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对于人们精神生活的深刻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

它包括秧歌队、歌儿和伴奏乐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集合了音乐、舞蹈、诗歌、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综合表演。

陕北秧歌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的命题。

从秧歌的起源开始,其传承发展一直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等原因,陕北地区农耕文化逐渐式微,使得秧歌的场景和表演对象发生了改变,从农田转移到了舞台。

这对于秧歌的传承有着一定的影响。

传统文化传承的路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是制约秧歌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秧歌需要与时俱进,与各种新的形式和风格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文化需求的变化。

传承人才的缺乏也是影响陕北秧歌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更加追求时尚和流行,对于陕北秧歌这种传统艺术形式的热爱程度在下降,导致传承人才的匮乏。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陕北秧歌传承的发展。

要加强对陕北秧歌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秧歌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人们对秧歌的兴趣和热爱。

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培养更多的秧歌传承人才。

要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使秧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要加强对秧歌队伍的组织和管理,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秧歌表演队伍,提高秧歌的艺术水平和舞台表现力。

总的说来,陕北秧歌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让陕北秧歌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陕北秧歌,让秧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

风格流派
• 陕北秧歌主要有"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大秧歌,是 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规模宏大,气氛热 烈,动作矫健豪迈,情绪欢快奔放,并伴有狮子、龙灯、 竹马、旱船、跑驴等社火节目,队形变化丰富,有"龙摆 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龙吐水"、"十二莲灯"等数 百种排列法。小场表演包括"水船"、"跑驴"、"高跷"、"霸 王鞭"等。也可根据动作风格和内容划分为"文场子"、"武 场子"、"踢场子"、"丑场子"等;其中"踢场子"为表现男女 爱情生活的双人舞,参加人数为偶数,成双成队,男待彩 扇,女舞彩绸,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需展示"软腰"、" 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龙爪穿云"、"金鸡独立"、"金钩 倒挂"等高难技巧,既刚健又柔美,既洒脱,又细腻。逢 年过节,城乡都组织秧歌队,拜年间好。村邻之间还扭起 秧歌互相访拜
• 比歌赛舞,热闹非凡。男角叫"挂鼓子"女角 叫"包头",过去均由男子扮演,"挂鼓子"的 动作朴拙,有武术的爆发力。"包头"的动作 质朴、活泼,具有农村妇女的特点。表演 虽有套路,但即兴创造的成分极大,充满 陕北农村生活的情趣。技艺精湛的演员深 受群众的喜爱,如李增恒扮演的"包头"形象 俊俏,表演洒脱、灵巧,有"溜溜旦"的艺名。
• 陕北地区 "闹秧歌"习俗由来已久。如陕北的绥德、米脂、 吴堡等地,每年春节各村都要组织秧歌队,演出前先到庙 里拜神敬献歌舞,然后开始在村内逐日到各家表演,俗称 "排门子",以此祝贺新春送福到家,这是古代祭社活动的 延续,十五日灯节这天,秧歌队还要"绕火塔""转九曲"。" 绕火塔"也叫"火塔塔",先用大石和砖垒起通风的座基,上 面再用大块煤炭搭垒成塔形,煤炭之间有空隙,填入柴禾、 树枝以便燃点。由于当地煤炭质量好,又有柴木助燃,所 以在十五日的夜晚点燃后,火焰照红夜空,秧歌队绕塔高 歌欢舞,非常好看。此习是古代"祀太乙""积薪而然"求火 消灾驱邪的遗风。此风俗在清代县志中有记载,如《绥德 县志》"并以煤块积垒如塔,至夜,然(燃)之,光明如昼。 "《米脂县志》"铺户聚石炭垒作幢塔状(俗名"火塔塔"),朗 如白昼。"可见此俗由来已久。

陕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文化价值探究

陕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文化价值探究

陕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文化价值探究本文主要对陕北秧歌的风格特征进行了探讨。

叙述了陕北秧歌的表演程式、技术特点、角色扮演、队形、音乐与唱词、服饰道具;探讨了陕北秧歌的文化特征:地域风情的浓郁性、动作队形的艺术性;肯定了陕北秧歌的体育文化价值,陕北秧歌既是一种群众娱乐活动,又是一项体育运动;增强人身心健康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促进地域旅游发展、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

又探讨了陕北秧歌的传承保护,陕北秧歌的发展推广与开发、陕北秧歌与现代体育的关系。

标签:陕北秧歌;风格特征;文化价值一、前言陕北秧歌是以舞蹈和音乐为载体,融诗歌、话剧和戏曲为一体的在陕北流传的舞蹈艺术总称。

通常以祭神、祭祖、祈福、驱邪、娱乐为目的在节日、祭日、庆典时进行表演,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

它和山东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并列为我国秧歌四大流派,主要流传在陕北高原区域(包括榆林和延安两市及广大农村)民间俗称“闹秧歌、闹社火、闹红火”,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陕北秧歌。

三、结果与分析1、陕北秧歌的风格特征(1)陕北秧歌的表演程式:陕北秧歌的基本表演程式是:一般正月初二开始起秧歌(近十几年也有村落提前或者推后)组织成立秧歌队,授予伞头。

秧歌队成立后伞头带领大家到谒庙烧香拜佛敬神,由伞头挥伞秧歌队开始起舞歌唱这个程序又称谒庙秧歌。

谒庙结束后伞头带领秧歌队在村子里挨家挨户上门拜访表演,又称排门子秧歌,也叫沿门子秧歌。

结束本村内部活动之后邻里村子之间开始进行互相拜访称为彩门秧歌。

最后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秧歌到了最高潮,开始扭大秧歌叫大场秧歌。

大场秧歌是秧歌表演场面最大的一种表演形式。

大场秧歌结束后,其它舞蹈节目一一登场表演最后大场秧歌再起开始转九曲。

秧歌活动一般在元宵节结束。

(2)陕北秧歌的技术特点。

陕北秧歌节奏欢快基本动作简单。

陕北各地民间扭法略有不同,但其基本动作体现了“扭,摆,走”的特点。

初中议论文:观陕北之秧歌论中华之崛起

初中议论文:观陕北之秧歌论中华之崛起

初中议论文:观陕北之秧歌论中华之崛起观陕北之秧歌,论中华之崛起
作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秧歌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尤其是陕北地区,秧歌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民族精神和文化记忆。

通过观察陕北地区的秧歌文化,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其独特的民俗艺术魅力,还可以从中窥见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

陕北的秧歌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特色。

从古至今,秧歌一直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而陕北地区的秧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而著称。

陕北秧歌集中体现了当地广大农民丰收祈福、生活欢乐的愿望,其舞蹈姿态和曲调更是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

观察陕北地区秧歌的表演,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跳秧歌的还会伴着各种乐器,如锣鼓和箫笛等,这些形式丰富多样的表演方式,更是为陕北地区的秧歌文化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秧歌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春蚕秧歌、建功秧歌等,这些歌舞文化不仅传承了当地的农耕文化和民俗传统,更凝聚了陕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从观陕北之秧歌,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底蕴和文化内涵,更可以体味到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意义。

正是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才使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奋进和崛起,也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壮大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陕北的秧歌文化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闪耀光芒,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继续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陕北秧歌剧的形式及特点
摘要:陕北秧歌以其特有的形式演绎和传递着陕北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与陕北人民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表达人们长期以来内心生活的真实感受。

本文通过对秧歌剧《兄妹开荒》的音乐特点、演出形式、历史意义以及艺术价值的论述,进一步深入地探索陕北秧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价值。

关键词:陕北秧歌《兄妹开荒》表演形式艺术价值
秧歌剧起源于我国民间的秧歌,而秧歌是中国民间歌舞体裁的一种,广泛地流传于北方汉族地区,大多数的秧歌演出均在传统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日。

通常在较大范围的广场进行表演,演出人员较多,气氛热烈,因其源于农民劳动生活中所唱之歌而得名。

秧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地域为特点的众多的艺术流派,其中又以陕北秧歌最具特色。

陕北秧歌以绥德、米脂、清涧、吴堡等地闻名,所唱曲调大多来源于民间小曲,最常用的有《岗调》、《银纽丝》、《对花》、《戏秋千》、《大挑菜》、《小放牛》等。

伴奏多用打鼓、小鼓、大锣、大拨、小锣、小拨和一对唢呐。

演唱时用板胡托腔,也有秧歌小戏,半说半唱,生活气息浓厚,常演曲目有《张良卖布》、《牧牛》等。

陕北秧歌舞蹈丰富,大场由一个“伞头”领舞,人们持有彩灯、绸布等道具,基本舞步有平走步、前走步、跳跃步、抖肩步、斜身步、十字步、圆场步等。

舞姿潇洒大方、活泼生动。

小场有2~8人表演“跑旱船”、“推小车”等节目。

表演顺序一般为:①引场;②安四门;③豁四门;④剁四门;⑤收场。

队形图案有“剪小股”、“牛眼睛”、“里外城”等。

陕北秧歌的风格健壮有力,节奏自由奔放,演唱富有典型的高原音调特色。

在抗日战争时期,陕北延安由于其政治优势,成为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在陕北具有广泛影响的陕北秧歌也被赋予了时代内容,开辟了它与“新音乐”此消彼长的冲突与融合的进程。

秧歌艺术紧跟时代步伐,追求传统与现代的高度结合,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以后,陕甘宁边区首先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在原有演出形式的基础上,从剧本内容、人物、化妆等表演形式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其中秧歌剧《兄妹开荒》就是其中的代表。

秧歌剧的题材内容大多取材都十分广泛,几乎涉及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反映广大农村阶级斗争的,反映当时解放区的生产、生活活动的,以及反映根据地军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革命斗争的各个方面,如《兄妹开荒》
就是反映当时解放区的生产斗争的。

为了响应党中央自给自足的号召,陕北解放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生产大运动,《兄妹开荒》的歌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

创作者采用边区人民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为出发点,引出了创作的第一条主线,A
部第一段歌词通过“雄鸡高声叫”,“太阳红又红等事物出发”,反映了劳动人民珍惜时光,抓紧生产的鲜明形象,A部第二段歌词,点明主旨,道出在生产大运
动的过程中,各行各业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人们把恢复生产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感觉到当一个农业英雄是无尚的光荣。

B部的两段歌词,“向劳动英雄看齐、加紧生产、不分男女、大家共同努力”均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号召作用。

宣传革命政策,号召广大的人民群众向劳动英雄看齐,加紧生产,巩固和维护根据地建设。

全曲的歌词并无过多华丽的辞藻,采用简单质朴、浅显易懂的音乐语言讲述了一个适合社会各阶层、不同文化层次人群需要的故事,开场部分男主角一边舞一边唱,给人一种幽默风趣的真切感,在风趣幽默的同时也不乏对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的准确描述。

通过故事的对白,完整地演绎了一出根据地人民群众真实的生产故事,不仅讲述了一个幽默真实的故事,更从一定程度上记录了中华民族的革命史和发展史。

全剧的形式和剧情都比较简单,只有两个角色,采用传统“领唱秧歌”与“走戏调”的形式进行演唱,用叙述式的演唱来表达剧情的发展。

采用旧秧歌中的“小场子戏”作为形式的基础,广泛地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以及话剧、舞蹈等因素综合创编而成的一种小型歌舞剧,是一种融戏剧、音乐、舞蹈等诸多因素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全剧的音乐是以陕北民间音调作为基础而创作的,它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同时又带有时代的特点,音乐淳朴有力、明朗乐观。

开头的旋律真实地模仿雄鸡的鸣叫声,接着诙谐幽默带有强烈舞蹈节奏的旋律进行拉开了全剧的序幕。

B部开头采用与A部完全不同的调式,表现出全民齐生产、加紧劳动的场面,真实再现了在革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农村革命青年的崭新形象。

它是将歌唱、舞蹈、对白、戏剧表演等成分综合而成的一种讲述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的歌舞短剧。


承民间秧歌的基本形式,不断的发展变化,从低级到高级,其间与多数民间艺术形式相结合,如:跑旱船、霸王鞭等。

《兄妹开荒》已脱离了传统秧歌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于广场演出的局限,随时随地均可演出,在当时文化艺术生活及其平乏的年代,可满足广大人们群众的精神需求,并能对革命政策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这种新型艺术形式具有众多的艺术价值:①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由诗歌、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成分组成,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②它是一种过渡性
的艺术形式,不断的发展变化,从只有锣鼓伴奏的民间舞蹈,发展为歌舞表演的民歌小唱,再进一步形成比较成熟的载歌载舞的形式到分扮人物的小型戏曲,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往往几种形式同时存在;③它是一种复合性的艺术。

秧歌剧的演出形式很少单独存在,大都与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演出。

④它是风俗性活动的一种产物,秧歌剧这种艺术形式打破了传统秧歌按照特定的时间、场合进行演出的局限,实用性较强;⑤全剧中的“歌”与“乐”,都是直接从民间小调与民间鼓吹乐中移植选用的,广泛吸收民间音乐的养料,在音乐风格上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在音乐上个性特征比较突出。

舞蹈部分更是具有典型的陕北秧歌的特色,为中国汉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秧歌剧是边区“文艺整风”运动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得到具体贯彻的产物,它为当时边区的文艺工作者如何与群众结合、如何更好地以文艺为武器来为当时的斗争服务,提供了具体的途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革命建设的理论和纲领起到了极好的宣传作用。

它为利用原来民间旧艺术的形式创造新的民族艺术形式,并为后来歌剧创作的成熟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树立了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文艺创作理念,对新中国文艺工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根据地革命文艺的蓬勃发展,训练了一只新的文艺队伍,对各种其它文艺形式体裁的民族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周扬.论秧歌.1944.
张建英,杜国生.定州秧歌.人民日报出版社.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文在线::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