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自学考试00468德育原理试题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德育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事实的德育问题,另一种则是(D)

A、基于实践的德育问题

B、基于理论的德育问题

C、基于工具的德育问题

D、基于价值的德育问题

2、第一个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领域,成为道德社会学的“开山鼻祖”的是(C)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涂尔干

D、杜威

3、德育就其实践而言,主要采用的是(A)

A、大德育的概念

B、小德育的概念

C、宏观德育的概念

D、微观德育的概念

4、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其道德理想,并使人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和幸福。这指的是德育的(B)

A、教育性功能

B、享用性功能

C、个体品德发展功能

D、智能发展功能

5、原始社会德育的主要标识和特点(B)

A、宗教式德育

B、生活式德育

C、示范式德育

D、祭祀式德育

6、德育目的会对学生在观念上和行为上构成警示和规范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A)

A、规范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7、在学校德育中,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以及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指教师的(D)

A、社会角色

B、职业角色

C、行为角色

D、育人角色

8、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是(C)

A、三水平三阶段

B、六水平三阶段

C、三水平六阶段

D、六水平六阶段

9、德育课程的生活化取向主要体现在德育课程组织形式的生活化和(A)

A、德育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B、德育课程实施的生活化

C、德育课程评价的生活化

D、德育课程资源的生活化

10、道德教育的过程可以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中的任何一个心理要素开始,这说明德育过程的引入具有(D)

A、计划性

B、正面性

C、复杂性

D、多端性

11、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品德的德育方法是(B)

A、讲授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奖励与惩罚

12、德育理论走向实践,发挥实效的最直接形式是(D)

A、德育课程

B、德育过程

C、德育方法

D、德育活动

13、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C)

A、激发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动机

B、形成学生的道德能力体系

C、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

D、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4、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相关德育评价模式是(A)

A、决策模式

B、泰勒模式

C、应答模式

D、CSE评价模式

15、成长记录袋的主体是(B)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班主任

16、在德育体系中,规定了德育活动的价值方向,体现了一定社会和国家对德育的期望和要求的要素是(A)

A、德育目标

B、德育主体

C、德育内容

D、德育资源

17、教师对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要的是形成(A)

A、德育理念

B、德育主体意识

C、德育生态意识

D、德育创新意识

18、德育主体对于德育环境具有选择性和建设性,使社会环境更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这说明德育环境的(B)

A、普遍性

B、建构性

C、历史性

D、价值性

19、同辈群体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共有的价值体系和(C)

A、特定的组织体系

B、共有的行为体系

C、特定的表达体系

D、共有的语言体系

20、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具有普适性的道德原则即(B)

A、平等原则

B、公正原则

C、自由原则

D、自主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简述社会本位德育目的与个人本位德育目的的区别。

答:

(1)根据对德育主要是发挥社会价值还是个体价值的不同回答,形成了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和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两者各有合理性,但也有各自缺陷。(1分)

(2)社会本位德育目的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德育目的,(1分)核心内容是德育要使人社会化,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1分)

(3)个人本位德育目的是从学生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确定德育目的,(1分)主要内容是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和人格尊严,充分发展个体的个性和自由权利。(1分)

22、其他学科课程不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为根本目的的,为什么能对学生的品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答:

以知识传递为主要目的的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与道德教育是统一的,没有无教育的教学。(1分)学科课程蕴含着巨大的德育价值,是进行间接德育的重要载体。(1分)相比德育学科课程,学生对其他学科课程投入时间、精力更多,德育必须与学科课程“联姻冶”。(1分)学科课程中与道德、价值、人类命运、幸福等主题息息相关的内容是非常好的德育素材。(1分)学科课程的组织形式本身也是重要的德育资源。(1分)

23、简述德育过程和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答:

(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1分)

(2)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有:方向性原则;(1分)教育性原则;(1分)最近发展区原则;(1分)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相统一原则。(1分)

24、什么是学生品德评价?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

(1)学生品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品德要求和目标,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搜集到的品德信息进行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活动。(2分)

(2)学生品德评价的基本功能:导向功能,指品德评价将引导学生的品德朝着德育目标所规定的方向发展;(1分)诊断功能,指品德评价可以科学地鉴别学生品德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学校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供依据;(1分)强化功能,在评价学生品德时,教师通过扬善抑恶,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进而可以达到强化良好品质、抑制不良品质的教育效果。(1分)

25、简要评析价值澄清模式。

答:

(1)这一模式在几个方面是比较成功的:简单易行,容易被教师掌握和推广,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现实针对性;(1分)明确反对灌输,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分)

(2)这一模式在实践中也存在不足,受到批评:价值观上的相对主义否定了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使得学校德育陷入尴尬境地;(1分)对价值观概念的界定过于宽泛,许多问题甚至超出了道德的范畴;(1分)完全否定外部因素的作用,显得武断。(1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联系实际,谈谈德育对于学生品德发展的个体性功能。

答:

(1)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的品德发展客观具有的影响和作用。(1分)包括个体品德发展功能、个体智能发展功能、个体享用性功能。(1分)个体品德发展功能是德育的根本功能,智能发展功能是其副产品,享用性功能作为一种人生境界是较高层次的个体性功能。(1分)

(2)德育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指德育形成与发展个体品德的形式结构,包括个体道德认知、情感、信念、理想等;(1分)形成与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使社会的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反映在个体意识中;(1分)形成与发展个体品德的能力结构,包括对道德事物的反应能力和主观上的道德认识能力、意应能力、控制能力和决策能力等。(1分)(3)德育的个体智能发展功能指德育支配并制约着个体智能发展的方向,促进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实现,激发个体智能发展的动力和热情。(2分)

(4)德育的享用性功能指德育可以满足个体的内在精神需要,使人配享幸福生活。(2分)要求联系学生品德发展实际展开,如没有联系实际的酌情扣分。

27、根据家庭对学校德育的影响,论述学校应如何指导家庭德育环境的塑造。

答:

(1)家庭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家庭在个体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分)家庭对于学校德育的左右主要体现在对德育实效的影响上,实质上是对学生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1分)家庭对于学校德育的影响主要有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间接的方式是指家庭通过影响自己的孩子影响学校德育;(1分)直接的方式是家长与学校德育的

相关主体就德育的特定方面进行交流与沟通。(1分)家庭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因德育对象的特殊性而增添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复杂性;(1分)二是因家庭可以直接干涉学校德育的开展而增强了学校德育活动的不确定性。(1分)

(2)学校对家庭德育环境塑造的指导:指导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一是使家庭成员懂得家庭生活的健康运行不仅仅依靠物质条件,更需要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亲密关系;(1分)二是使家庭成员掌握营造良好家庭关系的方式。(1分)指导建构良好的家庭风气及家庭德育方式,一是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者要不断提升个人道德素养,构建良好家风;(1分)二是建构适宜的家庭德育方式,让家庭成员喜欢家庭德育而不拒斥。(1分)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28、案例材料

这是一位学生写的《国旗下讲话一一规范升旗仪式》:

国旗是一个国家及民族精神的象征。五星红旗代表了我们国家的尊严,寄托着我们对祖国的深情和敬意。升旗是一个严肃、庄重的仪式,在下面我们要保持安静,行注目礼、脱帽、放下手中的物品。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上,一个升旗队共36名队员,一共走了138个正步,138步中的“38”代表着我国抗日战争时使用的三八式步枪,五星红旗上升的高度为28.3米,代表着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共经历了28年又三个月。这些精确又饱含深意的数据,是为了让我们时刻铭记历史,心怀敬意。要知道,革命烈士们曾用鲜血换来现今生活的和平稳定。他们用生命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如今,我们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更应该铭记历史,更应该尊重我们的国旗,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古人云,法者,天下之准绳也。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国歌,国旗以及国徽,都是宪法规定的国家的象征和标志。维护国歌的尊严即使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而今天,随着社会多元化业态的加深,出现了随意编排国歌:不认真唱国歌等不尊重国歌的现象。这不仅仅是政治认同的缺失,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淡薄。可见,给国歌立法,有助于让公民坚守文化底线和道德底线,增强家国观念和公民意识。

为了让公民们真正从心底尊重国旗国歌,规范升旗仪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升旗仪式是庄严而隆重的。然而,在升旗仪式上,这些现象并不少见。比如:站姿不规范、仪容仪表不达标,随意与身边的人交谈、升旗仪式并未结束就早退,对升旗仪式抱以轻视随意的态度等。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我们理应尊重升旗仪式,并时刻端正自己的态度。升国旗时要立正站好,保持安静,行注目礼,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重视和尊重升旗仪式,培养公民的责任感。

在我看来,爱国不是只会背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字,不是在国庆日,公祭日时朋友圈的刷屏,爱国应该表现在每次的升旗仪式中!规范升旗仪式,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国家形象的维护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国歌和国旗从不只是一首歌,一面旗帜那幺简单。在危难关头时,它是我们的力量来源:在日常生活中,它是我们的心底之音: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它是“誓于国家共存亡”的冲锋号;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中,它是“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进行曲!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国旗国歌,还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升旗仪式。用行动证明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公民!

问题:请结合案例内容,运用有关理论与方法分析如何发挥仪式的德育功能。

答:

(1)德育活动是德育理论走向实践,发挥实效的最直接形式,具有实践性、主体性、生成性的特点。(1分)德育活动的主要功能有:为道德知识的实现提供实践场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动机、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2分)

(2)德育活动多种多样,仪式是常用的德育活动形式,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1分)学校仪式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参与者的体验与收获、加大学生在仪式中的参与、重视仪式的历史性与文化性。(2分)(3)要规范仪式的内容结构,体现仪式的庄重有序,有助德育目标的实现。规范的仪式包括仪式名称、仪式目的、仪式的时间与地点、仪式的参与者、仪式场景布置、仪式活动和注意事项等。(2分)

(4)将仪式内容与学生的行为、情感、精神等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各层面的品德养成。(2分)

(5)案例体现了升国旗仪式对学生的德育效果,如学生对国旗的意义理解,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并延伸至对国歌、国徽的尊崇,对恶搞国歌等乱象给予了抨击。(3分)案例还反映出了升国旗仪式不规范的问题,应该值得重视并加以纠正,使这一仪式发挥更好的德育价值。(2分)

【评分要求】要求结合案例内容分析,如没有结合的酌情扣分。

2021年4月自学考试00468德育原理试题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德育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事实的德育问题,另一种则是(D) A、基于实践的德育问题 B、基于理论的德育问题 C、基于工具的德育问题 D、基于价值的德育问题 2、第一个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道德领域,成为道德社会学的“开山鼻祖”的是(C)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涂尔干 D、杜威 3、德育就其实践而言,主要采用的是(A) A、大德育的概念 B、小德育的概念 C、宏观德育的概念 D、微观德育的概念 4、德育可以使个体实现其道德理想,并使人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和幸福。这指的是德育的(B) A、教育性功能 B、享用性功能 C、个体品德发展功能 D、智能发展功能 5、原始社会德育的主要标识和特点(B) A、宗教式德育 B、生活式德育 C、示范式德育 D、祭祀式德育 6、德育目的会对学生在观念上和行为上构成警示和规范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A) A、规范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7、在学校德育中,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以及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指教师的(D) A、社会角色 B、职业角色 C、行为角色 D、育人角色

8、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是(C) A、三水平三阶段 B、六水平三阶段 C、三水平六阶段 D、六水平六阶段 9、德育课程的生活化取向主要体现在德育课程组织形式的生活化和(A) A、德育课程内容的生活化 B、德育课程实施的生活化 C、德育课程评价的生活化 D、德育课程资源的生活化 10、道德教育的过程可以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中的任何一个心理要素开始,这说明德育过程的引入具有(D) A、计划性 B、正面性 C、复杂性 D、多端性 11、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品德的德育方法是(B) A、讲授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奖励与惩罚 12、德育理论走向实践,发挥实效的最直接形式是(D) A、德育课程 B、德育过程 C、德育方法 D、德育活动 13、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C) A、激发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动机 B、形成学生的道德能力体系 C、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 D、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4、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相关德育评价模式是(A) A、决策模式 B、泰勒模式 C、应答模式 D、CSE评价模式 15、成长记录袋的主体是(B)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班主任

全国2020年04月自学考试00468德育原理试题答案

全国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1-38 A.培养劳动者B.培养接班人 C.立德树人D.培养建设者 2.在实践中,德育主要采取的是大德育概念,但其核心内涵是指(B)2-45 A.培育受教育者思想品质的实践活动B.培育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 C.培育受教育者政治品质的实践活动D.培育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实践活动 3.德育目的问题指的是(B)2-46 A.“德育是什么”的问题B.“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 C.“德育干什么”的问题D.“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 4.德育产生的根本动因是(C)3-58 A.古猿向人类进化的需要B.人类在产生时所具备的生理状况 C.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D.人类在产生时所具备的心理状况 5.古代学校德育先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依次是(A)3-62 A.培养勇者、培养智者、培养从者B.培养智者、培养勇者、培养从者 C.培养从者、培养勇者、培养智者D.培养勇者、培养从者、培养智者 6.德育目的为德育提供总的指导思想或宗旨,规定德育的方向,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德育活动的(B)4-72 A.规范功能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7.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即(B)4-84 A.《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B.《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C.《中小学德育大纲》D.《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8.学校德育有中教师的育人角色包括教师在德育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以及人们对教师的(B)5-99 A.身份期待B.角色期待 C.功能期待D.价值期待 9.“三水平六阶段”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D)5-108 A.马斯洛B.弗洛伊德 C.皮亚杰D.科尔伯格

全国2020年10月自学考试00468德育原理试题答案

全国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提出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的比较系统的绅士教育思想的是(B)1-36 A.夸美纽斯B.洛克 C.涂尔干D.杜威 2.初步建立有关德育的基础理论,被视为“德育原理”在我国产生标志的是(B)1-36 A.梁启超的《德育鉴》B.吴俊升的《德育原理》 C.蒋拙诚的《道德教育论》D.姜琦的《德育原理》 3.德育是把外在的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一观点是(A)2-43 A.德育转化说B.德育内化说 C.德育内外化说D.德育建构说 4.具体德育实践活动已然产生的变化和结果指的是(D)2-47 A.德育本质B.德育功能 C.德育目的D.德育效果 5.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指导人们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德育功能是(D)2-53 A.经济功能B.文化功能 C.政治功能D.生态功能 6.德育的本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D)2-46 A.德育应该是什么B.德育实际是什么 C.德育本来是什么D.德育是什么 7.在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首要主题是(A)3-62 A.德性B.知识 C.能力D.习俗 8.德育目的只对学生的一般品德发展状态提出总体要求,而不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出非常具体乃至细致的规定。这指的是德育目的的(A)4-72 A.抽象性B.预期性 C.可能性D.共同性 9.我国古代儒家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卓越或完美道德人格的“圣人”“君子”,这一德育目的属于(C)4-77 A.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B.个人本位的德育目的 C.精英主义的德育目的D.平民主义的德育目的

2021年10月自考《德育原理》真题(00468)

全国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真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德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现代德育包括() A.原始社会德育和奴隶社会德育 B.奴隶社会德育和封建社会德育 C.封建社会德育和资本主义德育 D.资本主义德育和社会主义德育 3.为人的品德发展提供总条件和总背景的是() A.自然环境 B.社会大环境 C.教育环境 D.家庭环境 4.品德发展需要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间的矛盾不是() A.品德发展的外因 B.品德发展的内因 C.品德发展的动力 D.品德发展的主要矛盾 5.少年期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A.动荡性 B.情境性 C.适应性 D.成熟性 6.文明上网教育成为当前的德育内容,说明() A.商品经济对德育内容的影响

B.科学技术对德育内容的影响 C.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内容的影响 D.人际关系对德育内容的影响 7.公司招聘时除看重技术能力也注重人品说明() A.公司是以人为本的 B.品德对公司效益有重要作用 C.品德可以直接提高公司收益 D.品德好坏决定人的技术能力 8.将德育实施前后个体或群体的品德及其各个侧面的情况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及程度等情况的评定是() A.绝对评定 B.相对评定 C.内差评定 D.操行评定 9.影响学校德育内容的根本制约因素是() A.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B.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 C.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D.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 10.学校德育的内容包括() A.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 B.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价值观教育 C.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D.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11.影响德育方法性质和特点的根本性制约因素是() A.社会文化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最新4月全国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末选均无分。 1.关于德育原理和德育实践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德育实践经验产生德育原理 B.德育原理属于感性认识 C.德育实践经验属于理性认识 D.德育原理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抽象概括,是对德育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认识 2.《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 C.杜德海姆D.杜威 3.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柯尔伯格B.班杜拉 C.凯兴斯泰纳D.洛克 4.现代德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5.童年期(6、7岁一11、12岁)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A.适应性B.两义性 C.协调性D.动荡性 6.关于德育与科学技术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对德育的影响主要通过科学家开展德育实现的 B.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影响人们传统的思想、信仰和道德 C.德育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D.科学技术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 7.关于德育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德育目标是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B.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目的 C.德育目标是德育内容的具体化 D.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德育目标没有关系 8.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A.德育目的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B.德育目标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德育原则是( ) A.德育目标的具体化 B.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总和 C.德育科学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D.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科学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10.“语言说理法”主要包括( ) A.讲解法、谈话法、示范法、讨论法 B.讲解法、谈话法、示范法、阅读指导法 C.讲解法、示范法、陶冶法、讨论法 D.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 11.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班会、团队会B.生产劳动 C.各科教学D.课外活动 12.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包括( ) A.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B.自觉性、外烁性、涵育性、实践性C.他律性、外烁性、涵育性、实践性D.他律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13.属于家庭德育特点的是( ) A.指令性B.封闭性 C.被动选择性D.寓教于养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德育的( ) A.创造性特点B.长期性特点 2

自考00468德育原理考试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认为儿童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和改变的教育家是 A.班杜拉B.柯尔伯格 C.赞科夫D.凯洛夫 2.学校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集体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 C.道德教育D.劳动教育 3.现代德育的功能具有 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 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 4.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是 A.社会实践活动B.人际交往活动 C.理论学习活动D.信仰敬拜活动 5.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安排的意见或模式主要有结构迁移说、阶段连续说和 A.社会适应说B.螺旋循环说 C.社会建构说D.自我建构说 6.一般说来,德育并不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立即”、“马上”发生相应变化的,它往往呈现为 A.独立性B.滞后性 C.超前性D.不平衡性 7.为达到德育目的,实现德育内容,运用德育手段进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是指 A.德育方法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D.德育方针政策 8.制定德育原则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 A.德育科学规律B.德育原理 C.德育实践经验D.学生的品德心理特点 9.德育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是 A.教育者的教育水平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C.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D.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

10.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做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A.评比法B.品德评价法 C.奖励法D.操行评定法 11.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确立班集体的共同目标B.形成优良班风 C.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D.建立严格的班集体纪律 12.制约个人品德修养的条件主要包括社会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和 A.身体条件B.知识水平 C.智力水平D.自身的主观条件 13.品德测评的关键是 A.分析B.指导 C.运用D.系统化 14.儿童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特点的年龄阶段是 A.少年期B.童年期 C.幼儿期D.青年初期 15.管理手段具有强制性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16.家庭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A.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C.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D.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17.品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是 A.实践法B.陶冶法 C.评价法D.内省法 18.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要求德育要遵循人的品德发展的A.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B.稳定性和可变性规律 C.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规律D.持续性和连贯性规律 19.新时期我国德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程度,这反映了我国德育的A.统一性B.全民性 C.全面发展性D.整体性 20.学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A.协调各科德育关系B.控制纪律 C.规划目标D.组织德育活动

2022年4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真题试卷

2022年4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学校教育的灵魂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老双 D.美育 2.“产婆术"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提出这一教育方法的思想家、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奥古斯丁 3.德育是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这一观点是 A.德育转化说 B.德育内化说 C.德育内外化说 D.德育建构说 4.从德育本质的角度看,认为在德育中受教者所需掌握的是社会普遍价值下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情操,指的是 A.德育是规范化教育 B.德育是社会化教育 C.德育是个体性教育 D.德育是综合性教育

5.人类德育起源的物质基础是 A.人类已经从古猿进化为人类 B.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能力的增强 C.人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劳动关系和交往关系 D.人类在产生时所具备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 6.一个有效和合理的德育目的在具备理想性的同时需要具有现实性,需要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德育目的的 A.抽象性 B.预期性 C.可能性 D.共同性 7.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具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就是 A.德育目的 B.德育对象 C.德育目标 D.德育内容 8.教师不仅是知识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因而教师是 A.道德学习者 B.道德知识的传递者 C.道德示范者 D.德育活动的组织者 9.学生的品德行为分为两个层次,其中基于学生本能的需要,品德行为并非是目的,而是满足其本能需要的手段,这是 A.他律品德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育原理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揭示德育一般规律B.描述德育一般经验 C.分析德育与生产力的关系D.探讨德育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 C.班杜拉D.杜威 3.不属于 ...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A.爱国主义教育B.劳动教育 C.宗教教育D.民主和法制教育 4.下列德育方法选择合理的是() A.政治法纪教育主要以强制灌输方法进行 B.采取罚款解决班级卫生问题 C.小学生应多运用榜样进行教育,中学生教育可更多注重说理 D.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权利,教师可以把破坏课堂纪律的同学赶出教室 5.关于品德发展基本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素质对个体的品德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B.品德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年龄越大,品德也越完善 C.社会精神文化与品德的形成、发展无关 D.社会生活条件影响品德发展的现实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6.关于班主任对班集体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班主任就是班级“家长”,在班级中具有绝对权威 B.班主任的强制是班级纪律的根本保证 C.班主任以其人格魅力来影响班风的形成 D.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抓好学生的学习成绩,以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 7.关于德育与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德育原则的制定 B.商品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德育目标的确定

2022年全国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

全国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3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新旳研究成果觉得,德育原理旳研究对象是( ) A.德育特殊问题 B.德育一般问题 C.德育特殊规律 D.德育一般规律 2.马卡连柯教育思想旳核心是( ) A.共产主义教育 B.社会主义教育 C.国际主义教育 D.集体主义教育 3.广义旳德育涉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其中处在基本性层次旳是( )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法纪教育 D.道德教育 4.学校德育是随着学校教育旳产生而从原始形态旳德育中分化出来旳一种独立旳德育形态,它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人旳品德发展旳内因即动力是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旳( ) A.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之间旳矛盾 B.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之间旳矛盾 C.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之间旳矛盾 D.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旳矛盾 6.教师指引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结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旳德 育措施是( ) A.语言说理法 B.实际训练法 C.形象感染法 D.品德评价法

7.德育对社会意识旳制约影响作用一方面体现为( ) A.传递社会意识旳作用 B.优化、升华社会意识旳作用 C.控制社会意识旳作用 D.发明、发展社会意识旳作用 8.按学生品德形成发展旳顺序性和阶段性,社会思想道德旳内在逻辑和层次构造,将德育基本内容作系统连贯旳安 排,是指学校德育基本内容安排旳( ) A.程式化 B.制度化 C.序列化 D.固定化 9.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生互相影响和作用旳手段或中介物是( ) A.德育目旳和德育对象 B.德育内容和德育措施 C.德育主体和德育客体 D.德育评价和德育效果 10.德育过程旳真正开端和起点是( ) A.激发品德发展动机 B.提高品德结识 C.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D.锻炼品德意志 11.规定从学生旳年龄特性、个性特性和实际品德状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这一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12.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种班学生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旳教师是( ) A.校长 B.政教处主任 C.团委书记 D.班主任 13.班集体德育工作旳内容和措施是多种多样旳,有效地进行班集体德育工作旳前提和基本是( ) A.全面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评估学生操行 14.班级德育工作旳基本任务是( ) A.培养好班集体,教好全班学生,使她们形成良好旳品德 B.培养对旳旳集体舆论和优良旳班风 C.根据不同类型学生旳特点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协调班集体与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旳教育力量

2021年4月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2021年4月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2021年4月高度教育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教育家是 A.柯尔伯格 B.洛克 C.杜威 D.卢梭 2.德育原理形成发展的阶段顺序是 A.萌芽阶段→独立科学阶段→多样化阶段 B.萌芽阶段→独立科学阶段→真正科学阶段 C.独立科学阶段→分化阶段→真正科学阶段 D.多样化阶段→独立科学阶段→分化阶段 3.关于品德结构要素说法正确的是 A.知、情、意、行 B.知、情、行、信 C.知、信、意、行 D.知、情、意、信 4.学校德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人的品德发展具有 A.顺序性、均衡性 B.稳定性、同一性 C.顺序性、阶段性 D.差异性、均衡性 6.对德育起决定作用的是 A.上层建筑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社会意识 7.属于德育目标确定依据的是 A.社会需要、教育目的 B.社会需要、德育方法 C.教育目的、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德育内容 8.关于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角色说法正确的是 A.受教育者只是德育的主体 B.受教育者只是德育的客体 C.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也是德育的主体 D.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品德教育时,只是德育的主体 9.不属于德育方法选择主要依据的是 A.德育目标 B.德育内容 C.教师的个人愿望 D.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1O.少先队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是 A.周会 B.校会 C.晨会 D.队会 11.关于班集体说法正确的是 A.班集体是唯一的学生集体 B.班集体是分阶段逐步形成的 C.班级就是班集体 D.教师是班集体的核心人物 12.“吾日三省吾身”主要反映的自我品德修养特点是A.实践性 B.涵育性 C.控制性 D.内省性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主要反映的品德要素是 A.品德意志 B.品德情感 C.品德行为 D.品德认识

00468德育原理

00468德育原理 [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开始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时期是()。 A.学前期 B.学龄初期 C.青少年期 D.壮年期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2、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A.品德的活动 B.意志的活动 C.情感的活动 D.美感的活动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3、德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德育条件的千变万化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突出体现了德育工作的()。 A.广延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连续性 参考答案:B [填空题] 4简述德育目标的涵义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它对德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选择、协调、激励作用。 [单项选择题] 5、从教学论的意义来看,知识往往通过()习得,技能往往通过()习得,态度往往通过()习得。()

A.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 B.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接的教 C.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教的教 D.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 参考答案:B [判断题] 6、如果不考虑教的结果,只从意向性意义上理解“教”,道德是可教的。 参考答案:对 [填空题] 7《生命线》 参考答案:《生命线》丛书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个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第一部分:《设身处地》。含《敏感性》、《后果》、《观点》3个单元,其中的所有情境都是围绕人们在家庭、学校或邻里中经历的各种共同的人际问题设计的。第二部分:《证明规则》。含《规则与个体》、《你期望什么?》、《你认为我是谁?》、《为了谁的利益?》、《我为什么该?》五个单元,情境所涉及的均为比较复杂的群体利益冲突及权威问题。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含《生日》、《禁闭》、《逮捕!》、《街景》、《悲剧》、《盖尔住院》6本小册子,向学生展示以历史事实或现实为基础的道德困境。设计和使这些情境教材,目的在于:“提高个体对他人需要、兴趣、态度和情感的感知能力;鼓励基本技能特别是非言语沟通技能的发展;为更完善的私人关系打基础;通过发展联想体谅行为的各种变通方式的能力,增加个体作道德决定的自由;通过探究创造性活动中沟通风格与表达手段之间的关系,促进人际沟通。” [填空题] 8规范性用语 参考答案:当教师和学生谈论责任或义务,谈论什么是道德上对的或错的,总之在告诉学生该如何待人处世时,教师使用的是“规范性用语”,这种用语直接涉及行为,是教师规范学生行为常用的道德语言。 [填空题] 9简述惩罚与批评的关系。 参考答案:教师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否定性评价时,可能同时予以惩罚。但批评与惩罚毕竟不是一回事。如果说批评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基本手段,那么惩罚有时可能成为批评的辅助手段。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偶尔还会对学生实施惩罚。批评与惩罚相配合,可以起在抑制失范行为的作用。可见,批评对行为或态度的否定性评价,惩罚是伴随这种评价的外部刺激,是批评的一种辅助手段。关于惩罚主要有3种学说,即报应论、惩戒论和改造论,它们分别适用定

2021年全国4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00468

全国4月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取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诲漫话》作者是(B)1-9 A.马卡连柯B.洛克 C.杜威D.夸美纽斯 2.学校德育产生于(D)3-39 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D.奴隶社会 3.批判继承国内古代德育老式基本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A)3-51 A.建立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德育体系 B.继承民本思想和刚健有为思想 C.继承劳动人民德育思想 D.建立资本主义当代德育体系 4.在一定社会和教诲条件下,人品德发生、发展顺序,每一年龄阶段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是相似、稳定,这阐明人品德发展具备(B)4-71 A.顺序性B.稳定性 C.阶段性D.均衡性 5.关于“人品德”阐述,对的是(D)4-72 A.人品德是主观自生 B.人品德是先天神定

C.人品德是由环境机械决定 D.人品德是个体和环境互相作用成果 6.童年期小朋友品德发展重要特性是(A)4-75 A.协调性B.动荡性 C.适应性D.两义性 7.下列说法错误 ..是(B)5-86 A.德育社会性质是由经济基本决定 B.德育是由政治制度决定 C.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有制约作用 D.科学技术对德育有制约作用 8.德育目的客观性是指(C)6-98 A.德育目的存在形式是客观B.德育目的体现形式是客观C.德育目的内容和产生是客观D.德育目的不反映人主观愿望9.不同社会德育目的是不同,这阐明德育目的具备(C)6-98 A.历史继承性B.阶级性 C.社会历史性D.民族性 10.关于“德育内容”论述,错误 ..是(A)6-105 A.不同社会、不同民族德育内容没有差别 B.阶级社会德育内容具备阶级性 C.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可以有某些共同道德规范 D.德育内容具备历史性,不同社会德育内容不同 11.下列说法错误 ..是(B)7-117 A.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诲活动过程 B.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过程,两者没有区别 C.德育过程是将一定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品德过程 D.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人德性发展过程

2020年00468德育原理真题精选

2020年00468德育原理真题精选 [判断题] 1、德育网络具有的功能是单独的学校德育所不可能具有的。 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德育网络的结构形成德育新的格局,决定了它具有的功能,为单独的学校德育所不可能具有的。具体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能增强家长及社会各界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 [单项选择题] 2、一般而言,开始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时期是()。 A.学前期 B.学龄初期 C.青少年期 D.壮年期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3、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A.品德的活动 B.意志的活动 C.情感的活动 D.美感的活动 参考答案:A [判断题] 4、德育网络的功能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德育网络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仅体现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还包括能增强家长及社会各界培养教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开发、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力度;优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 [单项选择题] 5、德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德育条件的千变万化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突出体现了德育工作的()。

A.广延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连续性 参考答案:B [判断题] 6、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精神文明辐射、优化德育环境的作用指道德教育、道德同化作用。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精神文明辐射、优化德育环境的作用体现在:一是道德教育、道德同化作用;二是文化宣传、政策宣传作用;三是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填空题] 7简述德育目标的涵义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它对德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选择、协调、激励作用。 [判断题] 8、学校对德育网络中的教育工作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指通过在网络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方向。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学校对德育网络中的教育工作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实现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在网络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把握方向;二是利用学校优势,提高德育网络中成员的教育水平和活力。 [单项选择题] 9、从教学论的意义来看,知识往往通过()习得,技能往往通过()习得,态度往往通过()习得。() A.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 B.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接的教 C.间接的教、直接的教、间教的教 D.间接的教、间接的教、直接的教 参考答案:B [判断题] 10、相对而言,学校在德育网络中具有有利条件。

专升本00468德育原理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专升本00468德育原理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全国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 A、培养劳动者 B、培养接班人 C、立德树人 D、培养建设者 2、在实践中,德育主要采取的是大德育概念,但其核心内涵是指(B) A、培育受教育者思想品质的实践活动 B、培育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 C、培育受教育者政治品质的实践活动 D、培育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实践活动 3、德育目的问题指的是(B) A、“德育是什么”的问题 B、“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 C、“德育干什么”的问题 D、“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 4、德育产生的根本动因是(C) A、古猿向人类进化的需要 B、人类在产生时所具备的生理状况 C、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D、人类在产生时所具备的心理状况

5、古代学校德育先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依次是(A) A、培养勇者、培养智者、培养从者 B、培养智者、培养勇者、培养从者 C、培养从者、培养勇者、培养智者 D、培养勇者、培养从者、培养智者 6、德育目的为德育提供总的指导思想或宗旨,规定德育的方向,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德育活动的(B) A、规范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7、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即(B) A、《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B、《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C、《中小学德育大纲》 D、《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8、学校德育有中教师的育人角色包括教师在德育中的一整套行为规范,以及人们对教师的(B) A、身份期待 B、角色期待 C、功能期待 D、价值期待 9、“三水平六阶段”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D) A、马斯洛 B、弗洛伊德 C、皮亚杰 D、科尔伯格 10、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和主要组织形式是(A) A、德育学科课程 B、德育活动课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