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业发展特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农业发展特点

宁夏虽是全国最小的省区之一,但农业发展特点鲜明:一是富有民族特色。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的生产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清真”品牌的开发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人均占有水平较高。粮食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5位;鲜奶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水平的6倍。三是特色优势日趋明显。清真牛羊肉、枸杞制品、乳制品、羊绒制品行销全国各地,宁夏是我国枸杞之乡,有“中宁枸杞甲天下”之说,“宁夏滩羊”、“中卫山羊”是宁夏特有种质资源。此外,马铃薯淀粉、酿酒葡萄和优质大米等产品在西北乃至全国都享有良好的声誉。四是农产品质量品质普遍较高。由于自然环境优良,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逐步推进,为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工流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证。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中上游,是传统的农业省区。农业人口412万,占总人口的70%,回族人口206.5万,占总人口的35%,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从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个自然生态区域,山川面积、人口基本各占一半。北部川区包括引黄灌区13个县(市、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沟渠如织,自秦汉开始就有着悠久的引黄河水自流灌溉的历史,久享黄河之利,旱涝无虞,农业发展水平很高,是西北地区农业的精华之地,素有“西部粮仓”“塞上江南”之誉。南部山区8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和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带,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是国家确定的扶贫攻坚重点地区之一。

一、农业资源情况

宁夏农业资源条件优越,特别是引黄灌区,为西部地区与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和伊犁河谷并称的西部“五大粮仓”,更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单产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水稻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麦套玉米亩产1000公斤)。被中外经济学家誉为“大有发展潜力的灌区”、“发展农业不可多得的地区”。

(一)土地资源充裕。全区耕地面积1655万亩,人均耕地近3亩,居全国第4位。尚有宜农荒地近1000万亩,是全国8个宜农荒地超千万亩的省区之一,有宜渔荒滩200多万亩。近年来,引黄灌区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不断扩大老灌区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中部干旱地区实施扬黄扩灌工程,先后兴建了固海扬水、盐环定扬水和“1236”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南部山区开展了高标准旱作水平梯田建设。

(二)草场资源广袤多样。全区草原总面积3665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53.7%,自南而北,依次分布着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等,其中以荒漠草原面积最大。作为全区自然植被主体的草原植被,植被覆盖度一般为30-60%,每亩鲜草产量180-300kg。2002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区境内实施封山禁牧,是全国第一个全区禁牧的省区。随着封山禁牧、退牧还草、草原围栏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草原植被得到了快速、稳定的恢复。

(三)水资源得引黄灌溉之利。宁夏全区年平均降水量305毫米,蒸发量1800毫米,主要水资源指标远低于全国,也低于西北各省区。但黄河贯穿宁夏13个县市397公里,年径流量325亿立方米,引水方便,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光热资源丰富。宁夏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属高热值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农作物高产、优质的理想区域。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14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5-10℃,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中北部3000-3300℃,南部2000-2400℃,昼夜温差13—15℃,无霜期140—160天左右。

(五)劳动力资源丰富,培训转移力度加大。全区乡村有从事农业的劳动力209.9万人,剩余劳动力近百万。近年来,自治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经济作为产业来抓,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建立农民工转移培训基地,开展了经常性、订单式和职业化的培训。每年有计划、有订单的对10万农民开展非农产业培训。这些措施的加强,为企业落户宁夏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宁夏虽是全国最小的省区之一,但农业发展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点:一是富有民族特色。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的生产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清真”品牌的开发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望建成全国“清真食品配送中心”,向全国各大中城市开发“清真牛羊肉快通车”。二是人均占有水平较高。随着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粮食、肉类和鲜奶人均占有量分别为500公斤、36公斤和80公斤,远远高出全国人均水平。三是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宁夏清真牛羊肉、乳制品行销全国各地,“宁夏滩羊”是宁夏特有种质资源。宁夏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水产品基地,特色养殖发展很快。宁夏是我国枸杞之乡,有“中宁枸杞甲天下”之说。此外,葡萄酒、马铃薯淀粉和优质大米等产品在西北乃至全国都有享有良好的声誉。目前宁夏40%的大米、40%的肉类、80%的奶产品、90%的枸杞销售全国市场。四是农产品质量品质普遍较高。由于地域区位优势,自然环境优良,宁夏农产品无污染、品质高。随着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逐步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产品和绿色食品发展迅速。截止目前,全区已认证绿色食品60个,无公害农产品130多个,认定无公害种植业产地150万亩,无公害畜禽产地规模822万头只。银川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国家37个主要城市的定期监测中始终保持在前10名。所有这些,都为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工流通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证。

(一)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稳步提高。2004年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25.5亿元,从农业内部看,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6.8%、畜牧业占32.8%、渔业占2.9%、服务业占2.6%。灌区、山区农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区的68%和32%,灌区居主导地位,以27%的耕地和42%的乡村人口创造了全区近70%的农村社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并提供了83%的农副产品。

(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经过多年地不断努力,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的水平。粮食播种面积1200万亩,其中,灌区500万亩左右,山区700万亩左右;夏粮500万亩左右,秋粮700万亩左右。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四大粮食作物。灌区小麦主栽品种“宁春四号”,为宁夏小麦专家裘志新所选育,是优质中筋小麦,被农业部认定为北方春麦区重点推广的最优质品种。水稻是传统的优势粮食作物,宁夏大米具有粒圆、色洁、油润、味香四大特点,有“珍珠米”之称。玉米是宁夏商品量最大的作物,基本实现优质专用化,近年来饲用玉米的推广,为畜牧业发展坚定了坚实的基础。马铃薯是南部山区主要传统粮食作物,随着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兴起和脱毒技术的推广,正在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三)畜牧业迅猛发展。宁夏山区有3665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场,是全国十大牧场之一,灌区有大量的粮食和农作物秸秆可以提供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在宁夏发展以清真食品为主的畜牧业得天独厚。2004年牛、羊饲养量100万头、1000万只。奶牛存栏18.6万头,奶产量46.9万吨,人均牛奶占有量是全国人均水平的6倍。生猪存栏117.6万头,家禽存栏1130.6万只。肉类总产25万吨,禽蛋产量7.8万吨。

(四)水产业继续稳居西北主导地位。黄河宁夏段在河套灌区形成了近200万亩宜渔荒地、86万亩天然水面、5万亩沟道流水水面,这些水域水质好,无污染,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淡水鱼类繁衍及生长要求。特色渔业、生态渔业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2004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24万亩,水产品产量5.6万吨。全区人均水产品占有量9.7公斤,居西北地区首位。目前,宁夏鲜活水产品总量的70%外销,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和水产品集散中心。

(五)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从2000年以来,宁夏农民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7.7%,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320元。

三、优势特色产业布局情况

近年来,随着自治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三化”战略的实施,2003年自治区制定了《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规划》,利用发展农业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一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开始形成,呈现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态势。

(一)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

奶产业主要分布在吴忠核心区、银川发展区。目前奶牛存栏近20万头,年奶产量近50万吨,全区共有乳品加工企业24家,年处理鲜奶能力91.4万吨,实际加工鲜奶3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