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章末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本册综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

本册综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

本册综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理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3.掌握细胞分裂和遗传的基本原理4.掌握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和能量转化过程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1.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粘连蛋白、信号蛋白、酶类蛋白、氧化酶、酸性蛋白、核糖体第二节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细胞的分化和分裂–细胞分裂的类型、原理和变异2.细胞的遗传–DNA的基本结构、复制和表达3.细胞的周期和代谢–细胞分裂周期、代谢的三大作用第三节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和能量转化过程1.细胞的摄取和分解–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2.细胞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学习细胞消耗食物产生能量的方式和细胞利用能量进行工作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熟悉和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DNA的基本结构、复制和表达的原理3.学习细胞代谢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及其与生命活动和能量转化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该部分的内容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包括细胞分裂过程、DNA复制过程和细胞代谢规律等内容2.实验法: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相信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形成对细胞和细胞组成的认识,理解DNA的基本结构和复制过程,同时也能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学习细胞代谢过程的基本规律3.探究法:人教版生物系列教材强调“学以启迪”,“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生物最根本的方式”,因此,该部分内容也可以采用探究法进行课程设计五、教学评价1.课堂笔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DNA的基本结构、复制和表达等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进行详实的课堂笔记2.实验报告:实验内容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细胞的活动和功能,因此实验内容在教学评价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生需要完成实验报告,体现实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3.读书笔记:课外阅读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课外阅读能力,完成相关的读书笔记和思考题等六、教学反思1.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可能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际生活中、身边的例子进行实际引导。

高中生物同步教案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设计(1)(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同步教案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单元设计(1)(新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基本结构主题单元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言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悬念。

“学贵有疑”,因此本节课的导言我采用设疑的方法。

提出问题(1)不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高大的乔木,不论是低等的原生动物还是高智商的在座各位,都是由什么构成的?(2)细胞有什么功能?(3)细胞结构有哪些?(4)大家看到过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吗?(5)如果显微镜的视野有气泡,您能够区别细胞和气泡吗?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回答这些问题,而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而且学生也很熟悉,因此我主要采用提问的方法,(1)为什么树皮坚硬而粗糙,而动物的皮肤细腻光滑?(2)你认为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什么?让学生得出结论,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主要是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回忆细菌的细胞壁的成份。

教师点评后总结,注意点评学生的思维习惯。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它们没有生命活动的特殊功能。

能知道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就可以了,重点讨论的是“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边界是什么?这里的答案就只有一个──细胞膜。

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

2、细胞膜的功能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我主要采用探究学习法:(1)让学生亲自动手做煮熟的玉米种子与未煮熟玉米种子胚被红墨水染色的实验。

(2)将等量新下的的颜色鲜艳玫瑰花瓣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和20%的盐酸溶液烧杯中,几分钟后观察烧杯中变化?通过这些非常直观、形象、生动的实验,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就会充满好奇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仔细观察并积极思考,这时教师给与适当的指导,积极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有利于组织教学又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把难点分散、转化,便于学生接受、掌握细胞膜的功能,从而突破难点。

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分子与细胞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理解细胞膜作为细胞边界的重要性,认识其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和细胞识别等方面的功能。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4.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细胞膜研究在生物技术、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及其主要功能(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细胞识别)。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膜结构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以及如何通过其结构特点实现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三、教学资源•高中生物学必修人教版教材及教辅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PPT展示细胞膜结构图片、动画及功能介绍•实物模型或挂图:细胞膜结构模型•虚拟实验室软件(如条件允许):模拟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互动学习平台•相关科学文献、网络资源及视频资料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PPT和实物模型,系统介绍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细胞膜的功能及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实验演示法:利用模拟实验或视频展示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过程。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细胞膜在生物体中的应用,如药物输送、细胞信号传导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一张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水分子是如何进出细胞的,引出细胞膜作为细胞边界的概念。

•问题导入:提问“细胞膜是如何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同时又能进行必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 新课教学(一)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介绍历史背景:简述细胞膜发现的历史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展示流动镶嵌模型:利用PPT展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详细讲解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及糖类分子的位置和作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 必修1 3 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表格式)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 必修1 3 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表格式)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教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3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模型制作等内容。

课标要求:“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本节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习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之上的,与前两小节共同阐释了细胞内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细胞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最终让学生理解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染色体中的DNA携带遗传信息,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有效开展本节的学习是为后期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理解奠定基础,同时为学习基因表达的知识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县城普通高中高一上学期学生,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学习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学习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点,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细胞的整体结构和功能,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及学业质量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构建细胞核模型了解各部分结构,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通过分析经典实验,概括细胞核的功能,发展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制作各种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认同细胞的整体功能大于细胞内部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

4.通过中国科学家成功攻克体细胞克隆技术的世界难题,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教学难点: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课件教学、讲授演示法、建模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六、教学过程模型构建(4min)讲解构建模型的概念以及形式,并强调注意事项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学会构建模型的科学方法课堂小结(3min) 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总结本节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学会总结,形成巩固知识的习惯。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结构》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结构》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结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o学生能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中心体等细胞器的形态、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o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切片,识别不同细胞器的特征。

o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探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o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科学文献,理解细胞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生命奥秘的好奇心。

o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o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提升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点: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讨论法:小组讨论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实验法: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切片。

-案例分析法:分析细胞结构异常导致的疾病案例。

-多媒体教学:使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四、教学资源-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具:显微镜、细胞切片、投影设备-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多媒体资源:、细胞结构动画视频、科学文献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讨论和记录,确保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

-维持纪律:制定课堂规则,如举手发言、不随意走动,确保课堂秩序。

-激励学生:对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细胞结构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布置与细胞结构相关的练习题和阅读任务,巩固学习成果。

-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中设置细胞结构相关的题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

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

(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精品)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精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教案(精品)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

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

(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二)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

高中生物高中 分子与细胞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基本结构 章末复习 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高中 分子与细胞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基本结构 章末复习 教学设计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章末复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不仅仅是简单介绍有关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功能的知识,而是把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细胞,探讨组成细胞的各个组份是怎样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细胞的生命活动是怎样通过各组份的协调配合完成的,把细胞作为一个活系统来研究,把细胞学活。

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第一二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无机盐等分子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第三章内容也进行了新课学习,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并未有机的结合起来,未把一个细胞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希望通过这节复习课让学生能自己动手组装细胞,体验细胞是一个整体,一个活的系统。

通过结合自己所做细胞来回答老师的复习提问,把本章知识形成框架,解决问题。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导图或概念图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生物核心素养的体现本节内容是对必修一第三章的一个复习。

该节复习课意图改变传统的复习模式,希望学生通过亲手制作细胞模型,加深细胞是一个整体的体验,让学生养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

运用模型与建模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与理性思维,在模型建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各小组对模型的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运用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来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的理性思维。

最后通过展示知识归纳总结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模型建构与评价。

五教学策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和发展的过程。

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聍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因此本节复习课通过学生亲自建构模型,合作与讨论等完成对本章内容的复习。

六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新教材第三章教学设计细胞的基本结构

高中生物新教材第三章教学设计细胞的基本结构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1第三章教学设计细胞的基本结构高中生物新课程人教版实验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一)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对组成细胞的分子及其重要作用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这些生物分子固然重要,但是光有分子还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只有当这些分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细胞才成为基本的生命系统。

因此,本章对学生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有重要意义。

与其他系统一样,细胞同样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内部的调控机制。

细胞的结构复杂而精巧,各种结构组分配合协调,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

本章分为《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和《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三节。

本章教材分析教学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 理解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3.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

4.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细胞核中染色质和染色体相互转化的动态关系。

能力目标1.制作用于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生物材料临时装片。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3.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进行实验数据的解释。

4过学习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绘图的技能。

5在指导学生学习细胞微观结构时,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微观世界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通过学习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对学生进行适应、整体等生命科学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重点、难点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是教学重点。

学好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知识,对后续章节的学习影响较大。

细胞膜知识是学习生物的细胞代谢特别是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作用的基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统编版】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全章节教案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物质组成、细胞膜的探究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等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说出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科学思维: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社会责任: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3.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课前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PPT展示相关图片,引出问题:细胞中有无细胞膜的存在?材料: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结论: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质膜)。

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人们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逐渐聚集并且相互作用,演化出原始的生命。

在原始海洋这盆稀薄的热汤中,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秕,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实验分析:实验一:取A、B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清水和沸水,然后将新鲜的紫色苋菜叶分别浸入A、B两个烧杯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二:取数量相等的玉米粒两份,为A、B两组,将B组玉米粒煮熟,然后分别加入红墨水,几分钟后用缓水流冲洗两组玉米粒。

思考:实验一中B烧杯的水为什么变成紫红色?而A烧杯颜色不变?实验二中B组玉米粒为什么被染成红色,而A组的颜色不变?你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细胞膜的功能吗?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

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

而死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台盼蓝染色剂能够进入死细胞内,使其被染色。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细胞分泌化学物质,通过膜表面的受体传递信息。

(2)通过相邻细胞膜的接触传递信息。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相邻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来传递信息。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

课堂互动:这些诗句说的是细胞膜的什么功能?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是谁,奏鸣了生命的交响―――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啊,伟大的细胞膜呀!没有你,我会是何等模样!二、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材料1:19世纪末,欧文顿实验假说:膜是由脂质(磷脂)组成的。

材料2:1925年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

发现展开层后的脂单层面积是红细胞的表面积的2倍。

小知识: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观察在水中的分布情况: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

细胞膜的两侧都有水环境存在。

请大胆的推测和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环境中,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可能怎么排布?材料3: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明显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若油脂滴表面吸附有蛋白质则表面张力降低。

结论:细胞膜除含有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

材料4:20世纪40年代,曾经有学者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但直到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诞生,科学家用它来观察细胞膜。

1959年罗伯特森(J.D.Robertsen)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提出假说: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

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刚性结构,这显然与膜功能的多样性相矛盾。

膜静态模型不能解释下列现象:细胞的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受精时细胞融合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材料5:1970年Larry Frye等科学家将人和鼠的细胞表面膜蛋白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分钟,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

问题1:该实验表明什么?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问题2:根据已有的生物知识或生活经验,你能列举哪些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

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变形虫的伪足运动现象;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动物细胞吸水膨胀和失水皱缩;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等。

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又有学者提出一些关于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

其中,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三、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

2、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3、蛋白质分子的位置: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4、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思考:我们已经知道:生物膜的结构特性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那么结构和功能有什么关系?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反思:本节课课堂设计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了本节的既定目标,尤其是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究历程,学生参与度极高,积极参与讨论,师生共同构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但仍有很多细节方面值得推敲和优化,引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方面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为高中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3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中的内容。

该节包括“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学生认识细胞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章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并且在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认识到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互相联系的,本节课的内容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有丝分裂等内容打下基础,在整本教材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学习过有关细胞基本结构和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对叶绿体等部分细胞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细胞器的种类和名称认识不全,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各种细胞器,认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学生在此基础上可能会认为各个细胞器是相互独立,没有任何联系的,通过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能理解各个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进而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教学目标: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理解细胞器之间是协调配合的,进而认识到生物膜是一个系统,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通过学习同位素示踪法在分泌蛋白合成中的应用,学会观察并且能够推理得出分泌蛋白合成所需要的细胞器结构,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社会责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细胞器之间是协调配合才能高效运作,理解人与人之间也是需要合作才能事半功倍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的过程;教学难点:细胞器及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细胞器的种类,不同细胞含有的细胞器不同,这些细胞器拥有特定的功能,那么它们在行使各自功能时是独立进行还是相互关联的呢?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阅读课本51页思考与讨论,分析材料,推理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的细胞器及其顺序。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根据他们的合成部分和作用场所可以分为分泌蛋白和胞内蛋白(举例说明分泌蛋白和胞内蛋白)问:分泌蛋白是如何从细胞内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呢?我们该如何去追踪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呢?同位素失踪法(说明同位素的概念)引导阅读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图,并结合放射性颗粒移动的流程进行解析得出结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中所涉及的细胞器之间要协调配合。

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结合各种细胞器协调配合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思考总结。

通过刚刚对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的学习,各个细胞器膜之间有没有联系呀?他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通过囊泡的作用共同完成了分泌蛋白的合成,膜结构之间相互转化,因为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才能互相融合,所以我们就把这些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明确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膜结构构成了生物膜系统,以及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生物膜系统的作用:1.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起重要作用;2.膜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3.膜使各细胞器分成了小区室,使化学反应高效进行。

四、课堂小结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生物膜系统知识总结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

2.理解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2.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课前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细胞核。

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本节课请同学们重点掌握和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二、细胞核的功能资料1: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一种两栖动物)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

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

资料2: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

结果发现,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

而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如果这时一个细胞核被挤到了无核的一半,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

最后两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胚胎,只是原来无核的一半发育得慢一些。

资料3: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

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

无核得一半虽然仍能消化已经吞噬的食物,但不能摄取食物;对外界刺激也不再发生反应;在电子显微镜下,也会观察到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在退化。

有一半核的情况则大不相同,照样摄食,对刺激仍有反应,失去的伸缩泡可以再生,还能生长和分裂。

这时,如果用显微钩针将有核一半的细胞核钩出,这一半的行为就会像上述的无核的一半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